-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核按钮考点突破高考总复习
单元综合检测 综合检测1 1.(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2)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3)金块珠砾 弃掷逦迤 (4)浩荡离愁白日斜 化作春泥更护花 2.(1)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2)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 (3)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 (4)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 3.(1)声非加疾也 而闻者彰 (2)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3)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4)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4.(1)忳郁邑余侘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2)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3)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4)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5.(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2)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3)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4)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6.(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 (2)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3)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4)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7.(1)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 (2)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 (3)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弥津 (4)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8.(1)芳与泽其杂糅兮 唯昭质其犹未亏 (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修禊事也 (3)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4)迁客骚人 览物之情 9.(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3)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 (4)举酒属客 歌窈窕之章 10.(1)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 (2)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 (3)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4)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11.(1)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 (2)穷岛屿之萦回 桂殿兰宫 (3)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4)雁过也 却是旧时相识 12.(1)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2)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3)多于九土之城郭 管弦呕哑 (4)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13.(1)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2)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3)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4)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14.(1)骐骥一跃 功在不舍 (2)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3)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 (4)同予者何人 宜乎众矣 15.(1)鸷鸟之不群兮 自前世而固然 (2)宠命优渥 岂敢盘桓 (3)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4)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16.(1)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 (2)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3)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 (4)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17.(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欲辨已忘言 (3)但见悲鸟号古木 (4)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5)多于在庾之粟粒 (6)怎一个愁字了得 18.(1)匪我愆期 (2)形影相吊 (3)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骊山北构而西折 (6)佛狸祠下 19.(1)尔卜尔筮 (2)岁在癸丑 (3)噫吁嚱 (4)枫叶荻花秋瑟瑟 (5)举匏樽以相属 (6)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0.(1)偭规矩而改错 (2)羁鸟恋旧林 (3)畏途巉岩不可攀 (4)架梁之椽 (5)世人盛爱牡丹 (6)先天下之忧而忧 综合检测2 一、 1.B (求取。) 2.C (均为介词。拿,用。A.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B.连词,表递进,况且/副词,将要。D.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 3.A (②反驳徐偃之言;④皇帝对终军的肯定;⑤终军劝说越王及结果。) 4.D ("越王以及汉朝使者,均被杀害"不是"由于越相吕嘉弑君篡位",而是由于"吕嘉不欲内属"。) 〖参考译文〗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年轻时喜好学习,凭着广博善辩、会写文章,在郡中闻名。十八岁时,选为博士弟子。到郡府接受遣送,太守听说他有奇才,召见了终军,认为他确实奇异,与他结交。终军告别大守离郡,到长安上书论事。武帝认为他的文章很特别,拜终军为谒者,供职宫禁中。 元鼎年间,朝廷派博士徐偃到郡国巡视风俗。徐偃假称受诏,让胶东、鲁国煮盐铸铁。返京后,汇报情况,调为太常丞。御史大夫张汤弹劾徐偃假称受诏的大危害,按法是死罪。徐偃认为,《春秋》经义,大夫出国境,如果有可以安定国家保存万民的事情,可以自作主张。张汤能施加法律,却无法驳倒他。皇上有令让终军去审讯,终军反问徐偃说:"古时候,各个诸侯国习俗不同,百里之外.消息不通,不时有朝见天子和参加盟会之类的事情,安危形势,瞬息万变,所以有未得到君主诏令允许就自作主张的道理;现在天下统一,万里风俗相同,你在汉朝的国境内巡视,却说是出疆,什么道理?再说盐铁,各郡均有储蓄,国家不值得当作大事,你却用安定国家保存万民为托辞,为什么?"又反问徐偃说:"胶东南近琅琊,北接北海,鲁国西靠泰山,东有东海,从四郡得到盐铁,徐偃你估计四郡的人口田地数目,日常的用具器物食盐,不够用来同时供给二郡国吗?竟然假称受诏,自作主张,作威作福,顺从百姓心愿,沽名钓誉,这是圣明天子必须加以严惩的。"徐偃理屈辞穷,承认有罪该死。皇上认为他的反驳很好。 当初,终军从济南出发,进入函谷关,守关官吏给终军一个帛边做的符信。终军问:"要这干什么?"官吏说:"作为返回时的符信,回来要用这来合符的。"终军说:"大丈夫西游进京,最终也不会返回合符的。"丢下符信离开。终军巡视郡国,把他见到的对国家有好处的事情记下来,返回后上奏皇上,皇上很高兴。 朝廷要派遣使者出使匈奴,终军主动请求出使说:"我没有点滴之功,却能够供职宫禁,值宿警卫,领取了五年的俸禄。边境不时有警报,臣子应当披上战甲,拿起武器,冲锋陷阵,在前面开路。但因我能力低下,不会打仗,不能为国驰骋疆场。现在听说要派遣使者出使匈奴,我希望竭尽智谋精力,辅助使者,针对单于出谋划策,趋吉避凶。我年纪轻,才能低,不熟悉侍从官员以外的事,不能担当一方重任,私下很怨恨自己。"皇上认为终军的回答很出色,提拔他为谏大夫。 南越与汉朝和亲,朝廷就派终军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想让他入朝,与境内诸侯同等看待。终军主动请求说:"希望领取长绳子,一定要把南越王捆绑起来,带到朝廷。"终军于是前往说服南越王,南越王听从,请求将全国归属汉朝。南越的丞相吕嘉不想归属汉朝,出动军队攻杀南越王,南越王与汉使臣都被害。终军死时,才二十多岁,所以世人称为他"终童"。 二、 1.B (常:用作名词,常规,规律。) 2.D (于:介词,表处所,可译为"在"。A.也:①助词,表陈述语气;②助词,表判断语气。B.其:①人称代词,他们的;②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C.因:① 介词,依靠,凭借;②副词,就。) 3.B (见重:被器重。有让:有谦让的美德。A.①被赐姓的是高颎的父亲高宾。②共商对策,并非谦让。C.②表现高颎恪守礼节,并非"有让"。D.①论功行赏,并非"见重"。) 4.C (A.高颎"略涉书史",并非"博览群书"。B."一举平定叛乱"错误,高颎先攻破尉惇,再与宇文忻、李询等打败尉迥。D."贬谪诽谤高颎的右卫将军庞晃与将军卢贲等"和"称赞高颎"都是在平定陈朝之后。) 〖参考译文〗 高颎字昭玄,小时候聪明机敏,有才干度量,粗略地涉猎过一些典籍史书,尤其擅长辞令。父亲名叫高宾,背弃北齐归附了北周,大司马独孤信任用他为自己的助理官,赏赐他姓独孤氏。高祖掌握朝政后,素知高颎精明强干,又熟悉军事,富有计谋,于是任命他为宰相府司录。尉迥起兵造反,派儿子尉惇率领八万步兵骑兵进驻武陟。高祖命令韦孝宽去攻打他们,但军队到了河阳,却没有人敢率先进攻。高颎便请求自己去,这很合高祖的心意,于是派高颎前去。高颎接到命令便立即出发,派人去向母亲辞行,哽咽着上了路。到了军营后,他命令在沁水上架起渡桥,渡过河后,便烧了渡桥投入战斗,大破尉惇军。于是进军到邺下,与尉迥交战,再次与宇文忻、李询等设下计谋,因而消灭了尉迥。部队胜利归来,高颎陪高祖在卧室内欢宴,高祖撤下他用的幕帷赏给高颎。 高祖以受北周禅让方式当了隋朝开国皇帝,任命高颎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中大臣没有谁能与他相比,皇上常常叫他独孤而不叫名字。高颎想远远地避开权势,上书请求让位给苏威。皇上想成全他的美德,也就解除了他仆射的职务。过了几天,皇上说:"苏威在前朝隐居不仕,独孤颎能推荐给朝廷。我听说推荐贤者应受上等奖赏,怎么可以让他辞去官职呢!"于是命令恢复高颎的职务。担任新都的大监,新都的建筑格局、体制多出于高颎之手。高颎常坐在政事厅北面的槐树下处理政务,那棵树有碍整齐的行列,有关官员要砍掉它。皇上特别下令不许砍伐,以此告示后人。他受到器重到了这一地步。 开皇二年,长孙览、元景山等讨伐陈朝,命令高颎调配指挥各路军队。恰逢陈宣帝死了,高颎认为按照礼法不应讨伐有国丧的国家,上表请求调回出师的军队。萧岩叛乱的时候,高祖下诏让高颎到江汉一带安抚,深得民心。皇上曾经向高颎询问消灭陈朝的策略,高颎说:"算准他们收获的时机,暗中召集兵马,声称搞突然袭击。他们一定会聚集兵马进行防守,这样完全可以耽误他们的农时。敌方已经聚集了兵马,我军便解甲回家,再三施行此计,敌人习以为常。然后我方再次调集兵马,敌方必定不再相信,犹豫之际,我军便乘机渡江,上岸进行战斗,士气更能倍加旺盛。而且江南土层不厚,多是竹篱茅舍,所有的储积,都不用土窖。秘密派遣流动人员深入陈国,顺着风势放火焚烧粮草仓库,等敌方修建完毕,再次去放火烧它。不出几年,自会财力全空。"皇上采取了这个策略,陈朝人为此更加疲困不堪。开皇九年,晋王杨广大举讨伐陈朝,以高颎为元帅长史,全军的各种意见都取决于高颎。回师后,高颎因战功而加授上柱国。皇上趁此慰勉他说:"你去讨伐陈朝之后,有人说你要谋反,我已经把他斩了。我们君臣志同道合,不是这种像苍蝇样的奸谗小人所能离间的。" 此后右卫将军庞晃与将军卢贲等人,先后在皇上面前诽谤高颎。皇上对此很气愤,就疏远并贬谪了他们。皇上为此对高颎说:"独孤公像一面镜子,每每被磨治之后,更加皎洁明亮。" 皇上曾经随口让高颎与贺若弼谈论平定陈朝的事情,高颎说:"贺若弼先献了十条计策,后又在蒋山苦战破敌。我只是个文官罢了,怎么敢与大将军来论功呢!"皇上大笑,当时朝廷上下都称赞他能谦让。 三、 1.A (悚:使动用法,使……恐惧。B.享:指把祭品奉献给鬼神。C.道:名词用作动词,取道。) 2.C (且:副词,将要。A.乃:副词,①表条件,才;②表承接,于是,就。B.若:①如,好像;②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D.而:连词,①表修饰;②表转折。) 3.B (③介绍旅途行程情况,不属于"探幽访胜"。⑥叙述饮酒作乐的情形。排除含③⑥的选项即得正确答案。) 4.C (文中"萧然如在尘世之外"的是尧夫及大方,并不是作者等,而且没有提到"贬谪之苦"。) 〖参考译文〗 绍圣二年三月辛亥日,停留在下牢关。我和哥哥元明、巫山尉辛纮尧夫,依着山崖寻访三游洞。绕山在竹林中行走二百多步,发现一所僧舍,叫大悲院,只有五六间小屋。和尚很穷,不能为客人煎茶。访了大悲院,沿着小路,从上往下走了二里多路,到达三游洞。一条栈道盘绕山腹,往下看,深谷溪水令人害怕。一条小路穿过山腹,很黑暗,出了洞才见光明。洞内大约可容上百人,有石乳,很久才滴下一滴水。当中有空处,二丈多深,人可站立。曾经有一位道人闲居于此,因耐不得久住而离去。 到了壬子日,尧夫的船先启航,不等待,我们的船中午才抵达虾蟆碚。从船上看去,下巴和嘴很像虾蟆。我跟着元明探寻泉源,进入洞中,石气清寒,流泉激激。泉水从石的腰骨中间流出,像曲折盘旋的虬龙。洞中有块崩落下的大石,又平又阔,可以容纳几个人安坐。泉水顺着虾蟆背流到虾蟆鼻口间,才流入江中。泉水的味道不很甘甜,但冷得冰人牙齿。也许是泉源深、来源远的缘故吧!这天夜里,住在黄牛峡。 第二天癸丑日,船工用猪肉和酒祭献黄牛神。两只船上的人饮供神酒,都醉了。年纪大的船工要求歇一会儿,于是我才能同元明、尧夫扶杖在凉爽的树荫中游玩,观看了欧阳修的《黄牛祠》一诗,以及苏轼所记丁元珍梦中事,看见了一只耳朵的石马。取道从神祠的背后出来,见到一条石泉,很大。立刻叫仆人清除沙石,泉水将要变清了才往回走。 陆羽《茶经》记载,黄牛峡有茶可饮,因而叫船夫去买。有个老妇卖给我们一笼新茶,与枯草树叶无异,这是山里没有人喜欢从事茶艺的缘故。 癸丑日的晚上,宿于鹿角滩下。乱石好似堆在野外的粮垛,没有一点泥土。走在乱石间,看见尧夫拿着琴坐在石头上,他的儿子大方陪从在旁,萧然如在尘世之外。元明喊人拿酒并斟给尧夫,就大石作为几案床座。夜将尽,才见北斗在天中。尧无弹奏《履霜烈女》之曲。不久,风吹涛波,滩上发声汹汹,大方抱琴而归。 当初,我在峡州,向士大夫打听夷陵茶,都说粗糙苦涩不可饮。试问小吏,说只有僧茶味道好。试让他去购买,买到十饼,价格很公平。带到黄牛峡,把风炉放在树荫下,我亲自调控火候,把握水温,并用手掰开茶饼研摩匀整入水试味。把煎好的茶祭献黄牛神后,才斟给元明、尧夫,都夸说不减江南茶味。由此才知道夷陵士大夫仅凭外表评茶,可让人告诉傅子正。 综合检测3 一、 1.A (疾:勤苦、勤劳) 2.B (①是说公子异人的状况;④是说子傒有资格继承王位和士仓的辅佐,是吕不韦谋略的依据,而不是直接表现吕不韦的谋略;⑥是异人对父王的建议。) 3.C ("华阳夫人亲自赴赵接回异人"有误,原文是赵国送回异人。) 4.见"参考译文"画线处。〔(1)悦:喜欢。高:意动用法,认为高,译为"赞赏"。知:通智,聪明。(2)一介之使:一个使臣。存:抚慰。恐:担心。〕 〖参考译文〗 濮阳商人吕不韦到邯郸去做买卖,见到秦国入赵为质的公子异人,便回家问父亲:"从事农耕能获利几倍?"他的父亲回答说:"十倍吧。"他又问:"买卖珠宝能赢利几倍?"答道:"一百倍吧。"他又问:"如果拥立一位君主能获利几倍呢?"他父亲说:"这可无法计算了。"吕不韦说:"如果艰苦耕田劳作,并不能丰衣足食;如果拥君立国,就可泽被后世。我决定去做这笔买卖。" 秦国公子异人这时正在赵国为人质,住在聊城。吕不韦前往劝说道:"公子傒有继承王位的资格,他的母亲又在宫中。如今公子您既没有母亲在宫内照应,自身又处于祸福难测的敌国,一旦秦赵违背盟约,公子您的性命将难以保全。如果公子听从我给您谋划大事,请求回国,就能拥有秦国。我先替公子到秦国跑一趟,必定接您回国。" 于是,吕不韦前去游说秦孝文王王后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说:"阁下罪已至死,阁下可曾知晓?您门下的宾客无不位高势尊,太子门下却无一显贵的。而且阁下府中珍宝、骏马、佳丽多不可数。如今大王年事已高,一旦驾崩,太子执政,阁下则危如累卵,生死在旦夕之间。小人倒有条权宜之计,可令阁下富贵万年,稳如泰山,绝无后顾之忧。"阳泉君赶忙让座施礼,恭敬地表示请教。吕不韦献策说:"大王年事已高,华阳夫人却无子嗣,子傒有继承王位的资格,又有秦臣士仓的辅佐,大王一旦驾崩,子傒继位,士仓掌权,到那时王后的门庭必定长满蒿草,萧条冷落。现在公子异人才德兼备,在赵国为人质,没有母亲在宫中庇护,每每翘首西望家邦,极想回到秦国来。王后倘若能立异人为太子,这样一来,不是储君的异人也能继位为王,而无子的华阳夫人也因此有了日后的依靠。"阳泉君说:"是这样。"便进宫说服王后,王后便要求赵国将公子异人遣返秦国。 赵国不肯放行。吕不韦就去游说赵王:"公子异人是秦王宠爱的儿郎,只是失去了母亲照顾,现在华阳王后想让他作儿子。假如秦国真的要攻打赵国,也不会因为一个王子的缘故而耽误灭赵大计,赵国不是空有人质了吗?但如果让其回国继位为王,赵国以厚礼好生相送,公子是不会背弃大王的恩义的,这是以礼相交的作法。如今孝文王已经老迈,一旦驾崩,赵国虽仍有异人为质,也无法与秦国交好了。"赵王于是将异人送回秦国。 公子异人回国后,吕不韦让他身着楚服晋见华阳夫人。华阳夫人喜欢他打扮的样子,赞赏他很聪明,说:"我也是楚国人。"于是把公子异人认作儿子,并替他更名为"楚"。秦王令异人试诵诗书。异人推辞说:"孩儿自小生长于赵国,没有师傅教导传习,不长于背诵。"秦王也就罢了,让他留宿宫中。一次,异人乘秦王空闲时,进言道:"陛下也曾羁留赵国,赵国豪杰之士知道陛下大名的不在少数。如今陛下返秦为君,他们都惦念着您。可是陛下没有派遣一个使臣去抚慰他们,我担心他们都有怨恨之心。希望大王将边境城门迟开而早闭,防患于未然。"秦王觉得他说话极有道理,为他的奇谋感到惊讶。华阳夫人乘机劝秦王立之为太子。秦王召来丞相,下诏说:"寡人的儿子没有比得上子楚的。"于是立异人为太子。 公子楚做了秦王以后,任吕不韦为相,封他为文信侯,将蓝田十二县作为他的食邑。而王后称华阳太后,诸侯们闻讯都向太后奉送了养邑。 二、 1.C (丐:请求) 2.D 3.A ("非遇良辰不下笔"不等于"每次创作都必须选择晴爽月明的中秋良辰") 4.见"参考译文"画线处。〔(1)径:直接。趋:快步走。(2)书:写。顾:只是,但是。〕 〖参考译文〗 傅青主凭书画著称,但不轻易为人创作书画。曾经有个朋友来求画,傅青主说"画画虽是微不足道的技艺,但是要用画笔描摹自然,我每次作画,都要先选择时机,不遇良辰不会动笔。今天难以违背您的意思,就约定在中秋夜,如果天气晴爽,没有风而且月色明亮,就准备纸笔为您作画。" 到了那一天,天气果然晴爽,朋友很高兴,知道傅青主喜欢喝酒,就和他痛饮,从午后一直喝到太阳偏西才停止宴饮。于是让侍者研了浓墨,拼了两张几案,铺上一丈多长的玉版纸,又拿出铁界尺压在纸的四角,说等到月上东方,好拿着蜡烛作画。过了一会,月亮出来了,他很高兴,让侍者取来一大钵研好的浓墨放在旁边的几案上,让周围的人都退下,独自提笔作画。朋友站在远处窥视,只见他手舞足蹈,那样子像发了狂似的。朋友径直快步地走到他背后,用力抱住他的腰。傅青主狂叫起来,叹息说:"你败了我的清兴啊,怎么办!"于是扔掉笔揉烂纸停止作画。朋友见他满头是墨,汗如雨下,急忙拿水替他洗干净,派人送他回去。 京师打钟庵落成,庵里的和尚仰慕傅青主的名声,请求他题写庵上的匾额。因为那和尚品行不好,傅青主不答应。那个和尚深知甲某和傅青主关系很好,便用重金引诱甲某,让他向傅青主转求。甲某不敢贸然转求,又考虑到无法回报和尚,后来想到一个办法,于是买来好酒请傅青主宴饮,又预先作了一首五绝诗,把"打钟庵"三个字嵌入诗中,趁着微醉,自己拿笔写起这首诗,多次书写,又多次亲自撕毁丢弃。傅青主斜视他笑了起来,甲某说:"家中有个屏风,想写下这首诗刻在它上面,只是我不擅长书写。"当时傅青主已醉,便说:"我替你书写,怎么样?"甲某高兴地说:"非常荣幸。"傅青主马上要来纸张,放手写了起来。甲某请求说:"你既然赐予我书法,就再请你写下自己的名字。"傅青主笑着答应了。甲某挖下"打钟庵"这三个字交给和尚,和尚把它贴刻在门额上。 有一天,傅青主偶然从庵前经过,惊讶地发现匾额上题写着自己的名字,笔法的确是自己的,他注视着,沉思很久,忽然回忆起先前替甲某书写的屏风诗有这三个字,才醒悟到被甲某出卖了,于是就与甲某断绝交情。 三、 1.C (A.草:初稿,草稿。B.诚:副词,实在,的确。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屈:使动用法,使……屈节。) 2.D 〔者:助词,用在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名词性短语,可译为"……的人"。A.与:①动词,参与。②连词,跟,和。B.之: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他,指代敬宗。C.以:介词,①相当于"按照""依照"。如"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②相当于"用""拿"。〕 3.B (方严,指的是方正、严厉。①陈敬宗要求严查学风,能表现他立教"方严"。②陈敬宗对学生要求严格。③表现陈敬宗乐于从教。④表现陈敬宗教育学生,纪律严明。⑤表现陈敬宗酒量大。⑥表现陈敬宗仪态端庄。) 4.见"参考译文"中画线处。〔(1)为:是。诸:诸位,各位。表:表率。谒:晋见,拜见。何以:怎么,怎样。对:面对。(2)轻:轻易。容接:接见。兴起:兴奋,振作。〕 〖参考译文〗 陈敬宗,字光世,浙江慈溪人。永乐二年考中进士。被选拔为庶吉士,到文渊阁深造,参与编修《永乐大典》。该书编撰完成后,被授刑部主事。又参与编修《五经四书大全》,又修纂《太祖实录》,被授予翰林院侍讲一职。因为母丧而回家守孝。 宣德元年朝廷起用他编修两朝史实记录。第二年调任南京国子监司业。皇帝对他说:"侍讲这职务,由清正才俊担任;司业这职务,是硕师大儒的席位。职位虽然不高,但责任重大呀。"宣德九年,司业任期届满,被提升为祭酒。正统三年上奏章说:"按照旧例,各位监生按入国子监的时间长短,拨送给各个部门历事实习。近来,有些监生因事请假,耽误了好几年的时间,到了快拨送历事时才赴监(根本没有坐监学习),这实际上助长了奸猾懒惰的风气,请求按他们在国子监课业学习的多少来安排(外放历事的)次序。近来又有些监生贪图眼前小利,愿意改就杂职,造成了读书人的学风卑陋,这真不是小事,请求加以禁止。"皇帝同意了。 陈敬宗须髯美丽,容貌端正,步态稳健,力求用老师的规范约束自己。立了教规,革除陋习。六个监馆有读书人一千多,每当开堂听讲,或是设宴会餐时,都整齐有序,威严肃穆像朝堂上一样。士人稍有仪容上的失误,敬宗就让他们在堂下等待受责罚。下属害怕他的严厉,就用其他的事诬陷他,状告到司法部门。周忱和陈敬宗关系友好,说:"为什么不写奏疏来为自己辩白?"他替陈敬宗写了初稿,言辞显得曲意将就。敬宗吃惊地说:"这不是欺骗君主吗?"最终也没有上奏疏,他被诬告的事后来也终于真相大白。 到了要考查官吏政绩的时候,陈敬宗进京师,宦官王振想见他,让周忱示意。陈敬宗说:"我是各位监生的老师和表率,却私底下去拜见得势的宦官,那我还有什么脸面去面对各位监生?"王振知道不能使他屈节,就送给他漂亮的丝织品、羊、酒,求他抄写程颐的《四箴》,希望敬宗来回谢。敬宗写完,在后面署了名而已。把馈赠的礼品全部送还,最终也没有去见王振。王直当时是吏部尚书,随口对他说:"先生任祭酒一职很久了,想接下来推荐你做司寇。"敬宗说:"你是了解我的,现在能整天和天下有才华的人讨论切磋,难道不是快乐的事吗?" 敬宗生性爱喝酒,能喝几斗而不醉。襄城伯(爵位)李隆守备南京城,每次留敬宗喝酒,召很多歌伎在旁边。敬宗整天举杯喝酒,从不看一眼歌伎。他严肃稳重到了这种地步。 正统十二年冬天,请求辞去官职,未得到允许。景泰元年九月,和尚书魏骥一同告老辞官。住在家里轻易不外出。有被他接见的人,没有不因感动而振作奋起的。天顺三年五月辞世,享年83岁。去世后被授予礼部侍郎的官衔,谥号文定。 当初,陈敬宗和李时勉同在翰林院,袁忠彻曾经给他们看相,拉着两个人并排说:"二位日后功名将相等。"敬宗仪态魁梧,时勉相貌稍显丑陋,后来两人同时分别做了南京和北京的祭酒。时勉平和宽容,很得人心,敬宗则正直严厉。整个明代世人认为称得上贤明祭酒的,就只有南边的陈敬宗和北边的李时勉。 综合检测4 一、 1.D (尚:崇尚。成语"礼尚往来"中的"尚",就是"崇尚"的意思。) 2.D (①主要体现他的英勇;⑤受降后交给皇上处理。) 3.C (世祖还是把秦丰杀了。) 4.见"参考译文"中画线处。 〖参考译文〗 朱佑字仲先,南阳宛县人。少年丧父,回到复阳刘氏外婆家,来往舂陵,世祖(刘秀)和刘伯升都亲近敬重他。刘伯升任大司徒,任用朱佑为护军。到了刘秀做大司马,征讨河北,又任朱佑为护军,常常被亲近宠幸,居留于中军营中。朱佑陪刘秀吃饭时,认真地说:"长安政治混乱,您额中隆起有帝王之相,这是天命。"光武说:"叫刺奸将军逮捕护军!"朱佑才不敢再说。朱佑跟随刘秀征战河北,经常全力奋战冲破敌阵,刘秀任他做偏将军,封安阳侯。刘秀登帝位,拜任他为建义大将军。建武二年,改封堵阳侯。这年冬,和各位将领攻打淯阳的邓奉,朱佑部队失败,被邓奉俘获。第二年,邓奉被打败,于是脱衣露体通过朱佑投降世祖。世祖又恢复朱佑的官位并厚加抚慰赏赐。派他攻打新野、随县,都平定了。 延岑自从在穰县战败后,就和秦丰的将领张成会合,朱佑率领征虏将军祭遵和他们在东阳交战,大败他们,在战阵上杀死张成,延岑战败逃走依附秦丰。朱佑缴获官印97枚。进军攻打黄邮,使他投降,皇上赏赐朱佑黄金30斤。建武四年,朱佑率领破奸将军侯进等把秦丰包围在黎丘,在蔡阳打败他的将领张康,杀死张康。世祖亲自到黎丘,派御史中丞李由拿诏书招降秦丰,秦丰口出恶言,不肯投降。世祖返回,嘱咐朱佑计策,朱佑全力攻击秦丰。第二年夏,城中困厄,秦丰才带着母亲、妻子、子女共九人脱衣露体投降。朱佑用囚车通过驿站把秦丰送到洛阳,杀死了他。大司马吴汉弹劾朱佑废弃诏书接受投降,违背了将帅的职责,世祖不怪罪。朱佑返回,和骑都尉臧宫会师攻打延岑的余党阴县、酂县、筑阳三县的贼兵,全部平定了他们。 朱佑为人质朴正直,崇尚儒学。率领部队,多次接受投降,以攻克平定城镇为主要目标,不在意多杀敌人的功劳。又禁止士兵不得抢劫百姓,军人喜欢放纵胡为,大多因此怨恨他。建武九年,屯扎南行唐抵御匈奴。建武十三年,增加封邑,定封鬲侯,食邑7300户。建武十五年,到京师朝见,交上大将军官印,接着留在京城任奉朝请。朱佑上书说古代臣子受封,不加王的爵位,可以改各位侯王为公。光武立即实行。朱佑又上书说应当让三公都去掉"大"的称呼,以效仿古代经典。后来便听从他的建议。建武二十四年,朱佑去世。 二、 1.C (授:"授"通"受",接受。) 2.A (②是表现陆羽与人为信,③是说陆羽刻苦好学,⑥是说陆羽结交广泛。) 3.B (应该是: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号泣而归,表现了洒脱不羁的狂人性格;扁舟往来山寺,独行山中,体现了独来独往的隐士风范。) 4.见"参考译文"画线处。〔(1)执:坚持。释典:佛教经典。屈:改变。(2)若:如同,好像。有之:有这样的行为。羞之:为这样的行为感到羞愧。〕 〖参考译文〗 陆先生名羽,字鸿渐,不知是哪里人。也有人说他字羽,名鸿渐,不知谁说的对。他有着三国时王粲、晋朝张载那样丑陋的相貌,有汉代司马相如、扬雄那样的口吃病,但为人多才善辩,气量小而性情急躁,(处事)多自己做主。凡是与别人闲处,心里想往别处去,(往往)不说一声就离开了。有人怀疑他,说他性情多怒。等到与别人有约,即使相距千里,冰雪满路,虎狼挡道,也不会失期。 唐肃宗上元初年,在湖州苕溪边建了一座茅屋,闭门读书,不与非同道者相处,而与和尚、隐士整日谈天饮酒。常常驾着一条小船往来于山寺之间,随身只带一条纱巾、一双藤鞋、一件短布衣。往往独自一人走在山野中,朗读佛经,吟咏古诗,用手杖敲打树木,用手拨弄流水,流连徘徊,从早到晚,至天黑,游兴尽了,号啕大哭着回去。所以楚地人相互传说:"陆先生大概是现代的楚狂接舆吧。" (陆羽)才三岁就成了孤儿,被收养在竟陵大师积公的寺院里。从九岁开始学习写文章,积公给他看佛经及有关脱离世俗束缚的书籍。他回答说:"我既无兄弟,又无后代。穿僧衣,剃头发,号称为和尚,让儒家之徒听到这种情况,能称为孝吗?我将要接受孔圣人的文章,可以吗?"积公坚持让陆羽学佛教经典(的主意)不改变,陆羽坚持学儒家经典不动摇。积公由于矫正过去的错爱而变得毫无怜爱之心,用卑贱的工作对他一一进行考验:打扫寺院,清洁僧人的厕所,用脚踩泥用来涂墙壁,背瓦片盖屋顶,放三十头牛。没有纸可以用来学习写字,陆羽就用竹子在牛背上画着写字。有一天,向一位学者请教一个字,从学者那里得到张衡的《南都赋》,但不认识赋里的字,只得在放牧的地方模仿小学生,端正坐着展开书卷,嘴巴动动罢了。积公知道了这件事,唯恐陆羽受到佛经以外书籍的影响,离开佛教教义一天比一天远,又把他管束在寺院里,叫他修剪寺院芜杂丛生的草木,并让年龄大的徒弟管束他。有时陆羽心里记着书上的文字,精神恍惚像丢了什么一样,心如死灰,如木头站立,长时间不干活。看管的人以为他懒惰,用鞭子抽打他的背。陆羽因此感叹说:"唯恐岁月流逝,不理解书的意思。"悲泣不能自禁。看管的人认为他怀恨在心,又用鞭子抽打他的背,(直到)折断鞭子上的刺才停手。陆羽因而厌倦所服的劳役,撇下看管他的头目而离去,卷起衣服投奔戏班,写了三篇《谑谈》,以自身为戏班主要角色,表演木偶"假吏藏珠"之戏。 唐玄宗天宝年间,楚地人在沧浪水边大办宴会。地方官吏召见陆子,让他做伶人的老师。这时李齐物出任河南府太守,见到陆子,认为他不平常,握着他的手,拍着他的背,亲手把自己的诗集授予他。后来陆子背着书来到火门山邹先生的别墅,正值礼部郎中崔国辅出京到竟陵郡任司马,与陆子交游,共三年。 到唐肃宗至德初年,淮河一带人为避战乱渡过长江,陆子也渡过长江,与吴兴皎然和尚结成为僧俗忘年之交。(陆子)从小爱好写文章,多加讽刺或劝谕。见到别人做好事,就好像自己也做了这样的事;见到别人做不好的事,好像自己也做了不好的事而感到害羞;忠言逆耳,从不回避。因此俗人大多嫉恨他。 三、 1.C (雅:一向,素来) 2.B (①桓彦范做官的原因。⑤武三思所为⑥桓彦范被诬陷,遭流放) 3.C (表面看来是尊宠功臣,但从"令朝朔望"可知,这其实是削夺他们的实权。) 4.见"参考译文"画线处。〔(1)因:于是。为:替。未几,不久。(2)阴:暗地。逆:谋反。〕 〖参考译文〗 桓彦范,字士则,润州丹阳人。年少时因祖先的功勋调右翊卫,升为司卫主簿,不久提拔为监察御史,多次升迁官至中丞。 张昌宗勾结妖人占卜祈求鬼神祸福,图谋不轨。彦范进谏道:"昌宗违背浩荡的皇恩,心里怀着害人的恶意,胡乱预测天意,天神降怒,揭露他的罪恶。谋逆而不被惩罚,国家恐怕要灭亡,请把他交给三司拷问。"(他的谏言)不被采纳。 张柬之将诛杀张易之等,推举他共同商定计策。于是,让彦范、敬晖担任左、右羽林将军,把禁军交付他们带领。神龙元年正月,彦范、晖率羽林兵与将军李湛等千骑五百人讨伐祸国之人。让李湛到东宫迎接中宗到玄武门,彦范等攻破城门闯入皇宫。士兵们都擂鼓呐喊,当时武后在集仙殿,(彦范等)在廊下斩杀易之等。武后听到政变坐了起来。彦范进谏道:"上天的意旨要政事归还李氏。臣等恭谨地接受天意,希望陛下传位,万世不绝,这是天下(苍生)的幸运。"武后就躺下,不再说什么了。第二天,中宗恢复帝位,任彦范为侍中,并封为谯郡公,赏赐封邑五百户。 彦范上书劝诫中宗:"希望皇上以社稷为重,令皇后不要居正殿,在外朝干预朝廷政事。应当深居内宫,讲习女子的教化来辅佐天子。"中宗孱弱昏暗昏聩,亲近身边的侍从,不能有所省察,接纳他的意见。 当时武三思因为武后被贬而心怀怨恨,考虑这件事对武氏家族不利,而韦后一向为中宗宠信敬畏,三思与韦后通奸淫乱,于是为中宗出谋划策。没多久,解除彦范等(参与)政务(的权力)。五月,加赏彦范特进一职,封扶阳郡王,让他在每月初一和十五上朝。不久外调为洺州刺史,改任濠州刺史。王同皎谋划诛杀三思,事情泄露,三思暗地指使郑愔向朝廷告发,诬陷彦范等共同谋反,于是贬彦范为泷州司马。三思又写下韦后不为人知的恶行,在路边张贴,请中宗废掉韦后。中宗震怒,三思说:"这一定是彦范那些人所做。"(中宗)下诏有司审理他的罪过。大理卿裴谈请求立即诛杀彦范,家产户口没收入官。中宗曾已许诺他不死,于是就把他流放到瀼州,终身禁锢。三思又请求夷灭彦范等三族,中宗不从。三思就派周利贞假托君命杀掉他。周利贞追到贵州,遇到彦范,就把彦范绑在竹板上拖来拖去,皮肉全部脱落,再用棍杖杀了他,时年五十四岁。 睿宗即位,彦范等人的官爵一同被追复,赏赐封邑二百户,交付给他的子孙,谥号为忠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