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专题练习卷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1.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可以用来研究( ) A.古代官营手工业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C.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D.古代家庭结构的变迁 【答案】B 2.17世纪晚期的传教士估计,仅上海就有20万织布工人和60万提供纱线的纺织工人。广东等地的丝织、陶瓷业还主动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了专供海外市场的“粤缎”“粤纱”等。此史料印证了( ) A.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分工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C.海外贸易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D.东南沿海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答案】A 3.下图可以用来说明( )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B.传统农业精耕细作 C.中国农业独立发展 D.生产工具不断创新 【答案】B 4.小麦在史前时代即传入我国,但直到汉代才开始大规模种植。从农作物生理习性角度看,其原因可能是当时( ) A.发明了开沟和播种相结合的耧车 B.普遍采用了保苗抗旱的代田之法 C.出现了耕耙耱相结合的耕作技术 D.兴修了一大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 【答案】D 5.考古工作者在湖南、江西、河南、陕西、江苏等地区都陆续发现了许多春秋中后期的铁制农具,这表明当时( ) A.冶炼技术已较为成熟 B.冶铁业规模宏大 C.农业生产技术有较大提高 D.南北经济发展平衡 【答案】C 6.明朝时,原为“稻米之乡”的江苏嘉定县不产米,仰食四方;浙江吴会(今绍兴)仰食于盛产稻谷的江西赣州。这反映了明朝时东南地区( ) A.农业经营发生变化 B.农业发展极不平衡 C.长途贸易得到发展 D.经济重心地位加强 【答案】A 7.《旧唐书》记载,唐朝初年,中原地区“苍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这说明当时( ) A.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江南 B.北方地区仍没有得到有效开发 C.北方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D.北方农业落后是由于人烟稀少 【答案】C 8.读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由此可以推知( ) 省份 地点 铁器物种类 四川 绵阳 斧、锸、锛 四川 荥经 铁锄、曲炳刀、削刀 重庆 巫山 铁犁铧、长钎形器、铁削 重庆 涪陵 铁斧、铁锯、刻刀 重庆 云阳 铁削、铁锄 A.西南农业已逐步实现精耕细作 B.铁器成为西南主要生产工具 C.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 D.西南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答案】C 9.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东汉虽设有盐铁官,但只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助于( ) A.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D.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答案】A 10.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11%。这主要是由于明代中叶以来( ) A.手工业领域发生新变化 B.白银普遍流通,货币制度趋于规范 C.江南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D.农产品商品化加速 【答案】A 11.下表为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部分农具简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 ) 时期 整地工具 中耕工具 夏朝 耒、锛、铲、斧 锄、博 商朝 耒、锛、铲、锸、斧、析 铲、博 西周 耒、锛、铲、锸、斧、析、援 铲、罅 A.已经出现铁犁牛耕 B.木石等原始农具已不复存在 C.耕作方式不断进步 D.农业管理经验比较丰富 【答案】C 12.战国时,长梧地方守护封疆的人对子牢(孔子的学生)说,从前我种庄稼,耕地粗疏马虎,而庄稼收获时也就用粗疏马虎的态度来报复我,我来年改变了原有的方式,深深地耕地,细细地平整,禾苗繁茂、果实累累。材料表明( ) A.战国时生产力已有较大提高 B.耕作态度对产量有决定性影响 C.耕作技术水平低导致了歉收 D.当时的农业已经出现精耕细作 【答案】D 13.自明嘉靖以后,迎神赛会之风日趋兴盛,到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一些以丝绸为主的市镇,祭祀蚕花娘娘;一些镇、村祭祀“刘皇”,因为他能驱蝗虫,保丰收;还有一些崇奉能治病、出行保平安的神。民间崇拜的功利化倾向反映了( )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B.自然灾害影响了价值取向 C.市民生活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D.自然经济下的理想与诉求 【答案】D 14.北宋以后,北方水利工程项目日趋减少,南部各省如江苏、浙江、福建则快速增加,甚至明代的湖南与云南也增加了许多水利工程。下列关于上述变化的正确解读是( ) A.显示政府对南方农业生产的重视 B.水利工程大多位于人口迁出地区 C.可看出粮食作物生产中心的转移 D.上述省份都是工商业发达的地方 【答案】C 15.西汉早期的王侯墓,大多仿战国风格,注重高大坟丘,深邃墓室,多重棺椁,随葬品多为铜陶器。文景之后,模拟地上豪华府第建筑的风气开始流行,随葬品有玉衣、丝织品、金银器等。王侯墓风格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奢靡之风逐渐扩散开来 B.官营手工业日益进步 C.王侯拥有高贵的政治地位 D.政局稳定和生产发展 【答案】D 16.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全国兴修水利工程10 793处,其中两浙路修建1 980处。此外,还在东南沿海修筑了长达500余里的江北捍海堰和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工程等。这反映了( ) A.连年暴雨导致严重涝灾 B.水利政绩成为擢升依据 C.江南经济发展推动水利建设 D.人口大量增加需要新耕地 【答案】C 17.《汉书·地理志》记载,全国设铁官四十九处,有六处在今天河南境内,并且规模都比较大。如今发现汉代冶铁遗址共30多处,近半在河南。这反映出汉代( ) A.河南手工业最发达 B.冶铁由官府垄断经营 C.冶铁技术相当成熟 D.中原地区的经济领先 【答案】D 18.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图1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 B.图2可作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 C.图3反映了东汉时期地方政府对水利灌溉工具的重视 D.图4是西汉海昏侯发行的五铢钱 【答案】B 19.先秦典籍《周礼·考工记》中载:“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发明)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手工业( ) A.有独特的工艺造物文化 B.推崇行业间的分工协作 C.工匠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D.注重对生产工具的改进 【答案】A 20.据明朝万历《华州志》记载,陕西华州“郡之柳子镇,有千家铁匠,作刀剑剪斧之用,天下士大夫所共索,以为转相赠予者”。这表明华州柳子镇( ) A.铁业全行业资本主义萌芽 B.家庭手工业技术高超 C.冶铁开始采用机械化生产 D.铁业呈现出繁荣景象 【答案】D 21.“工之子恒为工。”《国语·齐语》;“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荀子·儒效》;“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唐六典》,这种古代手工业传承特点出现的根本原因( ) A.保护手工业发展和促进生产力进步的需要 B.我国古代手工业没有市场 C.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狭隘性 D.确保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 【答案】C 22.融入西方器形和装饰图案的中国瓷器在18世纪变得特别流行,各种各样的欧式元素都被原样复制到瓷器上,大多数图案是由欧洲客户提供的版面和素描。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瓷器成为中西贸易主体 B.外销成为中国制瓷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C.欧洲文化对中国瓷器的影响 D.中国瓷器注重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答案】D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初年南京地方政府规定:“机户不得逾百张(机),张纳税当五十金”,并由“织造批准注册给文凭,然后敢织”。此后,出现了“自此有力者畅所欲为”“遂有开五六百张织机者”。乾嘉年间,全城织机数已达“三万余计”,至道光时,仅缎机使“以三万计,纱、绸、线、绫织机不在此敌”,这些织机大部分受手工工场主的直接或间接控制。 ——摘编自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康乾时期,在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中,两极分化剧烈。在“东家夸三月之青,西家務四月之红,各以其先熟及美种为尚”的相互竞争下,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千枝”的大户。在竞争中,贫者破产而沦为雇工,富者积累资金而雇工经营。——摘编自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明清时期,以农业而言,生产工具基本上沿用宋元以来的一整套农具,耕作技术基本上还是宋代水平,和欧洲相比,18世纪中叶,处于乾隆鼎盛时期的中国社会生产力,已从总体上落于经过“工业革命”的西欧列强之后。 长沙京刀业行规规定:“一议外来京刀,内行外行,毋得发售,如违将货充公。” ——摘编自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初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答案】(1)表现: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作坊和手工工场的规模与数量有了较大增长;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原因: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商品经济的发达(商人集团和商业资本的迅速发展);废除匠籍制度,使手工业者脱离了世代承袭的劳役;国家赋役制度的改革,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了。 (2)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已经落后于欧洲;行会制度对手工业、商业发展的束缚。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牢固结合,限制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货币制度的落后与混乱滞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专制主义集权统治进一步强化;八股取士;传统文化以孔孟之道、纲常名教为核心,重义轻利、重儒轻贾的价值观念和自我封闭、自我陶醉的文化自大主义的影响。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后期起,古老的骆驼商道有了一条对等的海路。瓷器成为新途径的首选,方便、大宗、价值又高,能提高船东的利润。唐代瓷器注重异国情调、自然风格、雄浑的气质与彩绘的装饰。宋瓷则追求纹饰低调、比例均衡、形态流动、冷色系的单色色调,体现轮廓、釉色和纹饰完美整合,流露出一种文化孤芳的排外心理。元朝青花瓷的诞生是泉州穆斯林商贾和景德镇窑主共同推动的,接纳了西南亚地区(中东)的传统审美价值。明朝青花瓷工艺改进并流行。清初,珐琅彩进入中国,使瓷器用色逐渐涵盖彩虹的所有缤纷。 17—18世纪欧洲传教士和商人频繁往来于欧洲与中国,世界开始聚焦中国。耶稣会士的中国报告和以拉丁文翻译的儒家经典,陆续在法国出版,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中国瓷器的造型风格、优良质地及瓷器上的图案花式和绘画深受欧洲人喜爱,欧洲各国作坊加以仿造。1769年,英国玮致伍德建立陶厂,此后引进机器生产,并采用新式转印技术。他不仅采用景德镇的精密分工制度,还推出创新的管理方式和现代商业经营事项,如市场调查、报纸广告等。 18世纪中期后,熟悉中国的欧洲商人开始反驳耶稣会士描述的理想化形象,指出中国的官吏腐败衰弱的一面。西方知识分子很快转而反对中国,觉得不该把它视为西方社会的榜样;同样的,欧洲人也停止把中国瓷当成典范。18世纪末,欧洲瓷业将中国瓷器逐出国际市场,这与中国在世界事务上划时代的衰退同步进行,也与西方势力上升、前进成为全球重心的时序相互对应。 ——摘编自罗伯特·芬雷《青花瓷的故事: 中国瓷的时代》、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从唐朝至清朝中国瓷器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中国瓷器在欧洲命运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该变化的原因。 【答案】(1)特点:瓷器是中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具有时代特色:瓷器工艺演进与中外文化技术交流密切关联;影响了欧洲瓷业发展和欧洲文化;后来衰落,其发展变化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国运的兴衰。 (2)变化:由被欧洲仰赖到被逐出欧洲市场;由被欧洲追捧到被冷落等。 原因:欧洲作坊大量仿造瓷器;工业革命后欧洲制瓷业的生产技术、组织管理和商业运行均有革新;欧洲对中国认识发生变化;明清以后,中国瓷器业虽有工艺发展,但没有出现革命性变化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