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复习效果检测06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总复习复习效果检测06含解析

复习效果检测(六)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4·南京调研)《耒耜经》记载:“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为评”。该工具是(  )‎ 解析:选D 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犁”分析,应为曲辕犁,故D项正确。A项是输水灌溉工具翻车;B项是播种工具耧车;C项是将水从低处运往高处的筒车。‎ ‎2.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东家采桑妇,雨来苦愁悲。蔟蚕北堂前,雨冷不成丝。西家荷锄叟,雨来亦怨咨。种豆南山下,雨多落为萁。”下列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体现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B.宣扬达观自娱的人生态度 C.体现唐代丝织业发展艰难 D.说明小农经济的富足情况 解析:选A 材料信息“东家采桑妇”“西家荷锄叟”,体现了唐代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故选A项。D项说法错误,B、C两项不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思想。‎ ‎3.(2014·盐城调研)《新唐书》卷165《权德舆传》记载,“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从本质上说明了唐代(  )‎ A.开始注重精耕细作       B.广泛引种经济作物 C.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解析:选D 从“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反映江淮农业经济开始超过北方,说明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完成。‎ ‎4.(2014·临沂模拟)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选D 唐朝的经济政策唐朝初年的规定,以家庭手工业产品交纳国家地租和代替服徭役,保证了农民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时也促进农户发展家庭手工业,故选D项。‎ ‎5.《始丰稿·织工对》中记载钱塘织工曰:“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此记载反映了(  )‎ A.明代钱塘地区织工极端贫困 B.明代钱塘地区丝织业发达 C.近代性质的雇佣关系出现 D.明代织工是个低贱的职业 解析:选C 根据材料“日佣为钱”“衣食于主人”可知,当时产生了近代性质的雇佣关系,这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体现,故选C。‎ ‎6.(2014·九江模拟)史籍记载,两汉初期,大工商业者“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可见该时期(  )‎ A.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 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 C.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 D.民营作坊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 解析:选A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一家聚众”“奸伪”,由此可以看出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故选A项。题干材料体现不出政府政策,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手工业生产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排除D项。‎ ‎7.(2014·广东六校联考)日本近代汉学家内藤湖南说:“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文中“宋代发生的商业革命”不包括(  )‎ A.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C.出现了区域性的大商帮 D.出现晓市、夜市 解析:选C 明清时期出现区域性的大商帮——徽商、晋商为代表,排除C项。‎ ‎8.(2014·广东十校高三联考)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  )‎ A.盐铁官营制度 B.“海禁”政策 C.商帮的出现 D.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选C 根据题干“政治权力型经济”应该强调的是对经济生活的政治管理,而明清商帮的出现反映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此题应该选择C。‎ ‎9.(2014·湖州模拟)清《长兴县志》记载:“宋罢镇将,置巡检寨,元、明因之,本朝因之。顾商贾之辏辐而繁,而巡检之额设较省。无他,生逢盛治,巷列千所,夜不闭户,罗店百族,道不拾遗也。”这反映了(  )‎ A.城镇商业功能增强 B.新的经济因素出现 C.百姓生活习俗改变 D.朝廷军事力量削弱 解析:选A 题干材料信息反映出,自宋朝至清朝,地方上“罢镇将,置巡检寨”,以加强对地方商业活动的管理和控制,这反映了城镇商业活动的发展。B、C、D都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 ‎10.明万历年间,江苏巡抚曹时聘奏疏道:“吴民生齿最烦,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坊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据此可知(  )‎ ‎①吴地人多地少 ②那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③曹时聘对机户与机工持认可态度 ④政府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由所学知识可知,明政府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含④的选项,故选A。‎ ‎11.(2014·南京调研)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的著名晋商,该家族“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  )‎ A.官商结合导致官场腐败 B.奢侈之风污染社会风气 C.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D.商业垄断阻碍社会进步 解析:选C 题干材料表现了中国古代商人将资金用于购田置地的现象,这种现象使得资金不能循环利用,影响了扩大再生产,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状态。‎ ‎12.(2014·临沂模拟)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清政府下令禁止人民前往南洋贸易。一位学者曾经指出:“沿海居民……深知水性,惯熟船务之舵工。水手不能胜任担负重物,以谋得一朝之食。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图目前糊口之计;其游手无赖,更无所事事。”这位学者认为海禁造成(  )‎ A.国家海防力量有所增强 B.科技发展逐渐停滞 C.政府无法掌握国际变化 D.人民就业机会缩减 解析:选D 依据材料信息“水手不能胜任担负重物”“或走险海中,为贼驾船”“其游手无赖”可以看出,海禁政策的实施使沿海居民就业机会减少,从而导致一些社会问题。A、B、C都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铁锄(1953年于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 管仲对(齐桓公)曰:“……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 夷斤斸,试诸壤土。”‎ ‎——《国语·齐语》‎ 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工冶铁。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在两千五百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锛、凿各种刀具,中国社会历史进入铁器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白云翔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用于土质粘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陈文华《农具发展史》‎ 材料三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注:状如钉耙,用于刨土。)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太湖地区农业史》‎ ‎(1)材料一中三则材料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的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你的理由是什么?(6分)‎ ‎(2)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的特点。其影响如何? (6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有哪些?(8分)‎ 解析:第(1)问考查的是对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概括。第(2)问考查的是对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影响的理解。第(3)问考查的是对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的理解。‎ 答案:(1)主题: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最有价值的材料:长沙出土的铁锄。理由:第一手材料(或实物史料)。‎ ‎(2)特点:耕作技术不断革新,由北方逐步向江南推广。影响:促进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产生,推动经济重心南移,促进农耕文明的繁荣。‎ ‎(3)变化: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劳动力过剩),养牛成本较高。‎ ‎14.(2014·荆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发端于唐宋之际的海洋发展路向,表明我国传统社会的运行轨迹,开始出现了由“头枕三河、面向草原”到“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历史性转折,到宋代出现了“诸蕃惟市舶仅通”的局面,海上对外贸易极其繁盛。东起日本、朝鲜,西到地中海和非洲东部沿线,欧洲、非洲、亚洲50多个国家与中国有贸易往来,宋代中国是亚洲一支最活跃的力量,以中国为中心,与欧洲和非洲连接在一起的亚洲多边贸易网络初具规模,指南针在地中海投入使用,大大促进了地中海交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 ‎——葛金芳《两宋社会经济研究》‎ 材料二 据《明实录》载,明太祖朱元璋对中书省说:“其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而薄来可也。”又说:“朕以海道可通外邦,故尝禁其往来。”明成祖说:“商税者,国家以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欲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万万矣。”自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正月起至次年三月止,赏赐贡使等项苎丝37 558匹,而全国司库每年额造仅25 741匹。据《皇明世法录》载,明政府下令,“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仗一百,物货船车入官。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后又下令,“片板不许下海,禁革双桅大船”。‎ ‎——丁长清《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史》‎ 材料三 中国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其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但外部世界却对中国兴趣甚浓。哥伦布航行的目标就是契丹,麦哲伦旅行的主要结果是马尼拉这块中西殖民地的建立,而到中国传教则成为耶稣会士的荣耀……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闭的儒家思想的明代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开始依附于一个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 ‎——(美)阿谢德《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宋之际我国外贸路径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世界意义。(9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明朝海外贸易的主要因素。(6分)‎ ‎(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当时世界形势,评述明朝的外贸政策。(5分)‎ 解析:回答第(1)问,原因要结合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后宋代在经济、科技领域的一些新变化综合思考和归纳。回答意义要结合世界历史的知识,一是宋代开辟的海上贸易通道对后来西欧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具有奠基意义,二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传到西欧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推动意义。回答第(2)问,首先要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进行概括和迁移,主要有三点,一是不计成本的朝贡贸易缺乏生命力,二是为维护明朝统治,实行“海禁”‎ ‎,三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封建经济的封闭性使然。第(3)问,对材料进行理解和评价是近年高考的新题型,材料三的主旨是在中外开始密切联系的背景下,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自我封闭,成为深刻的历史教训;在答题思路上要进行对比分析、中外联系。‎ 答案:(1)原因:经济重心南移,为发展海上贸易提供了前提;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指南针的运用,为发展远洋贸易提供了保障;北方战乱频繁导致传统的陆上贸易渐趋衰落等。意义:加强与欧非国家的往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世界整体发展;传播中国先进技术,促进西欧社会转型。‎ ‎(2)明朝政府不计成本以政治目的为主的官方朝贡贸易,成为明朝政府巨大的经济包袱;出于维护统治目的,明朝政府实行海禁;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导致对海外贸易需求有限。‎ ‎(3)15~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加强,世界开始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世界市场初现端倪,经济争夺明火执仗;明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限制了中外交往,扼杀了内部新经济因素的成长,从而导致中国社会经济的停滞与落后,在与西方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