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线索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知识线索

高考历史知识线索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端——先秦(距今约170万年到公元前221年)‎ 一、 经济方面:‎ ‎(一)农业 ‎1、农作物:商周有五谷;东周时延续。‎ ‎2、生产方式:商周庶民、奴隶集体耕作;春秋时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战国时,通过变法活动,秦国把“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用法律形式加以固定。‎ 3、 生产工具:商周是骨、木、石、蚌所制,极少量使用青铜工具;春秋开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到来。‎ 4、 生产技术:三代技术提升,商周人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绿肥等;春秋战国时,人们开始用牛犁耕并推广,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 5、 农田水利:三代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春秋战国时,加强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春秋 战国 水利灌溉 桔槔的普遍运用 水利工程 楚国孙叔敖在淮水上修芍陂;吴国修邗沟。‎ 秦国蜀守李冰修都江堰;‎ 魏国西门豹在漳水开西门豹渠;郑国在泾水、洛水间开郑国渠 (二) 手工业:‎ ‎1、青铜铸造:三代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商周最为繁盛。三代各有特点(参考教材);春秋时期:有更新的创造,如春秋中期的莲鹤方壶,还有金银错和雕铸艺术的发展。‎ ‎2、玉器的加工:商周时,精美、量多。如妇好墓中玉器有700多件。‎ ‎3、纺织业:西周时期,丝织业有平织物、斜纹提花织物、刺绣等。战国时期,有新发展,如长沙楚国墓地中的麻布织物,纤维相当细密。‎ 4、 陶瓷业:商周出现原始瓷器,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次飞跃。‎ 5、 漆器制造: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遗址中的红漆碗;商周达到较高水平,周用来制造车,装饰车身、车蓬等;战国时期有新成就,用夹纻技术。‎ 6、 酿酒:三代很普遍;商周很发达;战国时期,用曲造酒,是我国古代酿造技术的重要发明。‎ 7、 煮盐业:春秋战国时期,山西池盐、山东海盐(齐国桓公)、四川井盐等。‎ ‎8、《考工记》:战国时期手工业工艺专著,齐国官营手工业,工程技术发展史上世界领先。‎ (三) 商业、城市、交通 ‎1、商业:商朝重商,商民善于经商,称后世经商之人为“商人”,以贝为货币,商都为商业都市;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表现为:土特产品交流;中原市场形成;城市为商业中心;大商人出现;货币种类繁多。但是市场集中在城市,只有有钱人从事,商业不普遍。‎ ‎2、城市:三代都城是政治、交通中心;春战为商业中心,人口众多,如临淄、邯郸、郢等。‎ ‎3、交通:西周比商朝发达,建立大道,商周时道路沿途有旅舍,建立邮驿传递制度。春战时期,商品长途贩运成为可能,侧面反映交通发达。‎ 二、 政治方面 ‎(一)政权更替 夏朝:奴隶社会形成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商朝:奴隶社会发展时期。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西周: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二)都城状况 夏朝-相传是阳城(河南登封);商朝-初为亳(河南郑州)后迁到殷(河南安阳);西周-镐,称为镐京(西安);春秋各国都城,参见教材;战国时期:齐国-临淄(淄博);楚国-郢(荆州);秦国-咸阳(咸阳);燕国-蓟(北京);赵国-邯郸(邯郸);魏国-大梁(开封);韩国-郑(河南新郑);‎ ‎(三)重要的制度 ‎1、禅让制:原始社会的民主选举制度 ‎2、王位世袭制:奴隶社会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此制度一直延续到1912年清帝退位。‎ ‎3、井田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确立了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4、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也是一种地方行政制度。与郡县制、行省制度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地方制度。形成于西周,瓦解于春秋齐国桓公葵丘会盟。‎ ‎5、县制:体现了地主阶级要求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替代了分封制,出现于商鞅变法中。‎ ‎6、赋税制度:(1)春秋前各国的贡赋制度;(2)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它们都促使耕地由国有转向私有。‎ ‎7、军功受爵制:是对世袭制的否定。‎ ‎(四)分裂割据 ‎1、春秋争霸 争霸的都有哪些?齐国首先称霸的原因和影响分别是什么?明确争霸的性质。‎ 2、 战国兼并战争:明确其兼并的性质;几次大规模的战役。‎ 3、 对此时战争全面认识:促进统一;利于民融;加深人民灾难。‎ ‎(五)社会变革 1、 春秋改革 ‎(1)国家:齐国,鲁国。(2)性质:奴隶主局部调整生产关系的奴隶制性质的改革。(3)内容:调整赋税制度,确立法律条文。(4)作用: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 ‎2、战国变法 ‎(1)背景:四个方面。(2)主要变法:李悝、吴起、商鞅。(3)对商鞅变法的认识:时间、内容、作用、成功原因等。(4)我国古代的变革: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鲁国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唐朝杨炎两税法;宋朝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戊戌变法。新中国改革)‎ 三、民族关系 ‎1、战争方式:犬戎与西周;齐国提出“尊王攘夷”,北御夷狄,南制楚蛮等。‎ ‎2、民族融合:此时,对促进民融起到直接作用的因素是什么?民融对秦国统一全国的作用是什么?‎ 四、文化方面:特点:异常繁荣。原因:八个方面(教材上)‎ ‎(一)思想领域 回忆各位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分别是什么?分析各位思想家主张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理解他们的哪些主张是与时俱进的?理解、归纳此时期思想的特点(春秋:客观上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主观上消极为主,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战国;不同思想对抗、对立;积极思想为主,消极思想为辅;思想丰富多彩——百家争鸣)‎ ‎(二)文学方面 ‎1诗歌:《诗经》从编订时间、诗歌的时间范围、内容、精华部分、影响等方面复习;楚辞:《离骚》的特点、屈原在世界上的地位等方面复习。‎ ‎2、散文 ‎(三)艺术 ‎1、绘画:三个表现(教材);特点:形象、生动、技巧精湛;贵族化明显。‎ ‎2、青铜器雕铸:如莲鹤方壶。‎ ‎3、音乐:得到发展的表现:‎ ‎(四)科技方面 ‎1、天文方面;2、物理学:光学八条等;3、医学:扁鹊——脉学之宗,发明四诊法。切脉是最主要成就。《黄帝内经》——医学理论基础。‎ ‎(五)史学:《春秋》以鲁国为线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六)教育方面:官学为主:培养统治阶级人才。私学出现:招生范围扩大,教育的受众群扩大,推动了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 第二单元 秦汉(公元前221年到220年)‎ 一、经济方面 ‎(一)农业情况: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从侧面也可以看出汉统治者的重农政策。‎ ‎(二)手工业的情况 ‎1、丝织业的发展:这成为丝绸之路开通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大量丝绸传到西域地区和国外的广大地区。‎ ‎2、冶铸业发达:里面含有冶铁和冶铜。‎ ‎3、漆器制造业发达:漆器传到朝鲜。‎ ‎4、造船业发达:如海上丝绸之路。‎ ‎(三)商业、城市、交通 ‎1、商业:同少数民族和外国的商贸活动。‎ ‎(1)同少数民族间的贸易:同匈奴的互市;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各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进行商贸活动(教材)‎ ‎(2)对外商贸活动:如与朝鲜、日本、越南等以及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欧洲等交往。‎ ‎2、城市:长安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东沿海的港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3、交通:秦朝的交通:统一车轨;修驰道;两汉的交通:内地道路;陆上、海上丝绸之路。‎ 二、政治方面 ‎(一)政权更替 ‎1、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 统一条件:共有八个方面。过程分成三个步骤。疆域四至。历史意义(结束……局面,符合……要求,……奠定基础。为……恢复,发展,为……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符合……愿望。)‎ ‎2、两汉:西汉:公元前202年-9年;东汉:25年-220年。‎ ‎(二)都城 秦朝——咸阳(陕西咸阳);西汉——长安(西安);东汉——洛阳(河南洛阳)‎ ‎(三)重要的制度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两个方面;(2)形成的条件:从经济、理论、巩固统治等三个方面理解。(3)发展历程:(4)影响:此制度以宋朝为分界线,前期的影响积极为主;后期的影响以消极为主。具体如下:积极影响: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发展,利于国家统一;能有效地组织大规模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利于民族融合,边疆开发;利于古代人民创造灿烂文明。消极影响:专制容易造成暴政,腐败现象;钳制思想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等。(5)秦朝两汉此制的具体表现:秦朝:政治方面:皇权至上;三公诸卿制度;郡县制;秦律。经济方面:土地私有,按田亩纳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修驰道。文化方面:书同文;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两汉:政治方面:刺史制度;推恩令;附益之法;察举制。经济方面:编户制度。思想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2、监察制度:秦朝:御史制度;汉朝:刺史制度(略)‎ ‎3、地方行政制度:秦朝:郡县制,县下设立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免。汉朝:西汉初为郡国并行制,东汉末成为州、郡、县三级。‎ ‎4、选官制度:秦朝:军功授爵制为主,不完善。汉朝:察举制、皇帝征召制等。‎ 两汉察举制 朝代 创立者 选举人才依据 范围 原因 结果 西汉 汉武帝 才能、品德 吏民 求才 人才涌现盛世出现 东汉 门第族望 吏绅 豪强发展行政组织日益瘫痪 世家地主形成,官僚集团形成 ‎5、赋役制度 秦朝:国家依据户籍征发赋役、徭役。主要负担有:田租、户赋(重)、徭役(轻)‎ 汉朝:编户制度,是一种赋役制度,也是一种人口管理的政治制度。人民负担有:赋税(田租-轻、人口税、更赋-重、田亩附加税)徭役、杂役、兵役等。‎ ‎★明确汉朝赋役制度的影响。‎ ‎6、中央官制:秦朝:三公诸卿;汉朝:基本沿袭 ‎(四)农民起义——秦末农民起义 ‎1、原因:四个方面“徭役繁,赋税重,族诛连坐刑罚酷;土地兼并农民痛,揭竿而起闹运动”‎ ‎2、过程:略 ‎3、意义:第一次——休养生息——首创,是榜样——思想基础。‎ 三、民族关系 ‎(一)与匈奴关系:‎ 他们经济生活以畜牧业为主、游牧。在与中原接触中不断发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农业生产、铁器广泛使用、奴隶制国家形成。‎ 战国:侵扰燕、赵、秦北部,三国修长城。秦国:北击匈奴,占河套地区,修长城(全面评价长城,隋朝长城、明长城、长城抗战、国歌中提到长城……)。西汉初:和亲、贸易;汉武帝时:军事反攻(三次)争夺重点转移到西部(西域);汉元帝时:和亲、互市。东汉初:匈奴分裂,南匈奴归附,北匈奴威胁中原、河西走廊、西域。东汉前期:窦固、窦宪先后出击,打败北匈奴,其政权瓦解,对汉、西域威胁解除。‎ ‎(二)同西域各族的关系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作用:五个方面(必须明确)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西域内属的标志。(新疆地区)东汉:班超经营西域(明帝时)‎ ‎(三)同西南夷和百越的关系 ‎1、西南夷:指我国古代西南广大少数民族。西汉:汉武帝在西南夷地区设立郡。封当地部族为王侯、邑长。如夜郎王、滇王(图,高考测试过)末期,夷人叛乱。‎ 东汉:初期,重新并入汉朝的版图。‎ ‎2、越族 秦朝:统一全国过程中,南攻越族,修灵渠(评价,教材26页),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汉朝:把华东、华南地区的越人,总称为“百越”,汉武帝时,在两广地区设立九郡,加强管理。‎ ‎(四)秦汉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 南方开发如何加强;西部贸易、文化交流频繁;北边战争不断;交往方式多样(战争、和亲、互市、册封、设立机构、通使)以和为主周边民族发展不平衡。‎ 四、对外交往 ‎1对外交往的条件:六个方面;2、汉对外交往的特点:七个方面 ‎3、秦汉对外交往的情况表:‎ 朝鲜 日本 越南 安息 欧洲 其他地区 人员交往 商贸交往 ‎4、交通路线;主要有两条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西汉张骞通西域后开通(注意开通的条件、路线、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等)‎ 隋唐时期,尤其时唐朝,此陆上丝绸之路达到了鼎盛(明确具体路线88页,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中国丝织品、瓷器、造纸术,其他技术外传,还有很多文化传入。敦煌莫高窟的出现)北宋:衰落,北方战乱频繁。‎ ‎(2)海上丝绸之路 西汉武帝以后开通(具体路线)唐宋繁荣:(宋指南针的广泛使用,从侧面证明航海事业的繁荣)明清衰落:海禁、闭关政策;奥斯曼帝国兴起,征收重税,设立关卡。‎ 五、文化方面 ‎(一)秦汉文化大发展的原因;七个方面回忆 ‎(二)特点:理解每一特点形成原因 ‎(三)具体表现:‎ ‎1、科技:‎ 天文:西汉太初历、太阳黑子;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科学的解释;地动仪早于欧洲1700多年。数学:东汉《九章算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医学: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东汉《神农本草经》——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东汉末年名医华佗,神医,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称为“医圣”。‎ 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改进,(蔡候纸原料来源,特点)影响及其外传。(48页图)。‎ ‎2、哲学 西汉董仲舒思想(从四个方面认识,并加以评价,著作《天人散策》)东汉前期王充思想(内容。与荀况、范缜、王夫之等人思想比较)佛教:西汉末年传入,东汉明帝派人到中亚求佛经——白马寺。道教:东汉形成(核心内容。与战国、春秋道家的关系,人民的宗教)‎ ‎3、史学、文学、艺术 史学:《史记》——纪传体通史,黄帝到汉武帝。《汉书》断代史。‎ 文学:赋,西汉和东汉赋的不同特点;乐府诗的特点。‎ 艺术:雕塑:兵马俑。东汉成都说唱俑;洛阳杂技俑;秦砖汉瓦、瓦当。绘画:墓室壁画、帛画、木刻画、画像石(东汉山东)、画像砖(四川);音乐舞蹈:楚歌、楚舞、西域传入的乐器 ‎——琵琶、笳、箜篌等。‎ 第三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 一、经济方面 ‎(一)农业方面 ‎1、农作物情况 南方:品种增多;三吴、洞庭湖、鄱阳湖流域、成都平原是重要的产粮区,主要是稻米、兼有麦和粟。‎ 北方:主要是粟(水碓、水磨广泛加工谷物)‎ ‎2、农业生产工具 北方:灌溉工具翻车——马钧改进;谷物加工工具——水碓、水磨。‎ ‎3、农业技术、经验 南方:耕作技术进步、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北方:西北嘉峪关的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耕作方式,深耕细作,积粪肥田,传到南方;《齐民要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情况。(体现民融)‎ ‎4、农田水利工程 南方:水利兴修较多;北方:曹魏兴复许多渠堰堤塘,孝文帝下令有水田的地方,要通渠灌溉。‎ ‎5、土地状况 南方:土地大量开垦,但是土地开发不均衡。北方:略 ‎6、江南农业的开发 从时间、范围、表现(“垦技水品高”)、特点、影响、原因等方面复习 ‎7、经济重心南移的问题 过程:春秋:吴越开发 秦朝:利于岭南的开发 汉朝:利于西南、东南开发 魏晋南北朝: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隋唐经济重心在安史之乱后南移 北宋继续南移 南宋完成。‎ ‎(二)手工业方面 ‎1、特点:门类与秦汉相仿,发展“量种技”‎ ‎2、纺织业:主要是丝织业。‎ 吴国八辈之蚕,缫丝质量高;蜀锦行销吴魏。‎ ‎3、冶炼业;略 ‎4、采矿业:蜀汉天然气 ‎5、制瓷业:南方青瓷,形制美观。‎ ‎6、造纸业:南方建业、扬州。‎ ‎(三)商业、城市、交通 ‎1、商业;‎ 南方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2、城市;‎ 南方:建业、扬州、荆州、益州、建康(建业)扬州秦淮河。‎ ‎3、交通;‎ 国内交通发达,南北内地与边疆;中外交通发达——陆上、海上丝绸之路。‎ ‎(四)社会生活略 ‎(五)社会经济的特点 从四个方面掌握,重点是理解四个特点形成的原因。‎ 二.政治方面 ‎(一)重要的制度 ‎1、均田制 北魏孝文帝实行,这是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内容:国家把掌握的大量无主荒地,‎ 按人口分配给农民种,此制不触动地主原有的土地。隋唐也实行这种土地制度,后唐中期均田制无法推行。这是一种土地国有制。‎ ‎2、九品中正制 也叫做九品官人法。是东汉以来察举、征召制发展的结果。九品是衡量人才的九个等级,中心是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等级由他们评定。此制从三国时期开始到隋朝初期结束。‎ ‎3、士族制度 是大地主的代表制度,士族地位很高,官位可以世袭,他们左右此时政局的变动,是最为腐朽的地主阶级。‎ 此制的发展过程为:汉代萌生——魏晋形成——东晋南朝繁盛——南朝末年衰落——唐朝末年消亡。‎ 士族之外的地主称为庶族。‎ ‎(二)统治阶级灭佛 从灭佛的目的、典型代表、灭佛的评价等角度去掌握此问题。‎ 三、民族关系 总体发展的趋势是民族融合。‎ 注意:此时的民族融合既有北方的融合,也有南方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 巩固联系:此时期民族融合在经济、文化中有何表现?(经济:边疆的开发、互市经济、社会生活;文化:《齐民要术》、佛教的盛行、民歌、雕刻、音乐、舞蹈。)‎ 四、外交关系 如佛教文化的交流、外国音乐的传入、洛阳商品经济的发展(60页)‎ 五、文化方面 ‎(一)科学技术 重点理解“新”的含义和表现。‎ ‎1、数学:魏晋刘徽——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南朝祖冲之——精确算出——早于外国近1000年,《缀术》。‎ ‎2、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农牧业情况——体现民族融合;书中体现了作者重农思想,但是不能说是重农抑商,可以说是“重农轻商”。‎ ‎3、地理学:西晋裴秀——地图学家——《禹贡地域图》——绘图原则。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综合地理著作。‎ ‎4、机械制造:马钧 ‎5、医学化学:葛洪 ‎(二)宗教哲学 ‎1、道教:‎ 此时道教有何变化?(从对改变有贡献的人物、改变的内容等角度掌握)‎ ‎2、佛教:‎ 从迅速发展的原因(四个,小字)、评价(积极、消极)、反佛、灭佛等角度加以复习。‎ ‎3、唯物哲学的发展:范缜《神灭论》。从理论上打击佛教,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重大发展。‎ ‎(三)文学:最重要的特点是:承上启下。‎ 建安文学 田园诗 山水诗 民歌 南方民歌 北方民歌 代表人物 特点 代表作品 ‎(四)艺术成就 此时期艺术最突出的特点是:大方光彩;承上启下。‎ 书法 绘画 石窟 音乐 舞蹈 主要代表人物 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作品 特点 地区 思考:通过上述两个表格的填写,思考北方、南方文学和艺术成就有何主要特点?为什么?(南方成就大于、多于北方。原因:南方相对稳定,为文学艺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北民南迁,大量北方人才迁移到南发,提供了人才储备;自然环境的优越对人物心情的影响,易激发灵感。等等)‎ 第四单元 隋唐(581——907年)‎ 一、经济方面 ‎(一)农业经济 ‎1、农作物情况 江南圩田里适种高产水稻;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江南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2、农业生产工具 唐出现新的灌溉工具——筒车(解放人力)‎ 江东(长江下游以南)出现了曲辕犁,水田耕作,深耕。(80页图,也是江南进一步开发的原因)‎ ‎3、农业技术:圩田。‎ ‎4、水利工程:隋炀帝时期开通大运河,开凿广通渠,利于灌溉;‎ 唐朝工部下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兴修大量水利工程,如江南兴建、修复的水利工程超过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的总和。‎ ‎5、土地状况 圩田,放火烧山扩大耕地面积;‎ 认识围湖造田、向山要田的优劣,及对此的评价。‎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人口激增;平原基本开发;土地兼并集中现象严重。)‎ ‎6、隋唐时期农业发展的特点:以教材为准。‎ ‎(二)手工业的情况 ‎1、发展的特点以教材为主 ‎2、各种手工业行业(见表格)‎ 类别 产地广 规模大、量多 分工细品种多新 技艺高、融合外来技术 纺织业 ‎∨‎ ‎∨‎ ‎∨‎ 制瓷业 ‎∨‎ ‎∨‎ 冶铁业 ‎∨‎ ‎∨‎ 造船业 ‎∨‎ ‎∨‎ 制陶业 ‎∨‎ 除了上述几项最为突出外,此时期也出现了几门新的手工业部门:如印刷出版业、火药制造业、高型家具制造业等。‎ ‎(三)商业、城市、交通 ‎1、商业繁荣表现:水陆交通发达——私店、驿驴、大运河等内河航运;货币秩序稳定——隋朝五铢钱,唐朝开元通宝;城市农村市场的发达;国内外商人增多;商业城市大量涌现。‎ 特点:繁荣;政府从范围、时间上抑制商业发展;货币使用量大(统一、柜坊);商品经济向农村扩展;鼓励外商贸易……‎ ‎2、城市兴旺 政治、文化、商业中心——长安、洛阳(明确区分两城,抓住其最主要的特点记忆)唐朝后期,扬州是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原因、表现)成都(益州)是第二位。‎ 思维训练营:上述变化说明了什么?(经济重心南迁的表现;城市功能更加专门;城市政治功能与商业功能分离。)‎ ‎3、交通发达 水陆交通发达,对外交通发达,掌握具体路线。‎ 海路:‎ 登州→→→韩国 扬州→→→日本 广州→→→东南亚→→→南亚→→→波斯湾(西亚)‎ 陆路:88页注解2‎ ‎(四)社会生活:略 ‎(五)经济繁荣的原因;六个方面。‎ 二、政治方面 ‎(一)政权更替:‎ ‎1、隋朝:581年——618年 统一全国的原因:隋文帝政治清明,进行改革;民族融合;北方经济恢复、发展;军队建设;陈政治腐败,军队弱;佛教盛行——统一思想;南北差距减小;人民渴望。‎ 巩固政权的各项建设:‎ 制度建设:三省六部;科举制;府兵制;赋税制度;实行货币统一制度——五铢钱。‎ 工程建设:兴建两都;设仓库(洛口仓等);开通大运河(三点、四段、五水系,主观目的、评价、与秦朝长城的比较)修驰道。‎ ‎2、唐朝:618年——907年 ‎(二)都城:隋唐都是长安和洛阳。‎ ‎(三)重要制度:‎ ‎1、三省六部制:‎ 隋文帝时期创立,唐太宗时完善(明确分工,相互牵制)‎ 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驳回)‎ ‎ 尚书省(执行)→→→→六部(分工执行) ‎ 作用: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中国官制重大变革。‎ ‎2、科举制 科指考试科目;举指的是选举人才,也就是利用考试选拔官吏。‎ 历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分科考试选官――隋炀帝开始建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太宗增加科目,进士、明经为主(王安石时废除)――武则天,增加人数,首创武举,殿试――唐玄宗用高官主持考试,成为定制,地位提高。‎ 产生原因:经济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庶族地主经济势力增强;政治条件,士族地主大量存在,统治者抑制的要求;阶级关系,士族地主与庶族地主力量对比变化,庶族地主参政。‎ 评价:积极、消极。‎ ‎3、府兵制 西魏建立,特点两个――隋文帝改革,特点两个,作用五个――唐太宗调整,健全,表现三个方面――武则天衰落,原因三个方面――唐玄宗崩溃。‎ ‎4、募兵制:‎ 唐玄宗实行募兵制:内容:三个方面。影响:积极和消极方面。‎ 宋代的募兵制:冗兵、冗费的原因。‎ ‎5、租庸调制:‎ 隋朝萌芽:沿用前代的租调制,但是有三个方面的变化。‎ 唐朝实行:从内容、影响、结果掌握。‎ ‎6、两税法:‎ 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内容:一个标准,两种税(户税、地税),两个时间。作用:三个作用。结果:三个。最终结果:失败了。‎ 注意:与租庸调制的比较,主要是不同:五个方面。‎ ‎7、均田制:‎ 首创与北魏,隋朝唐朝推行,成为府兵制和租庸调制的经济基础,是一种土地国有制。‎ ‎(四)盛世局面:‎ ‎1、隋文帝:‎ 表现:政治清明,经济恢复,社会较稳定,国力日强;原因: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三省六部制,分科考试,府兵制,赋税制度的改革,兴建大兴城等。‎ ‎2、唐太宗贞观之治:‎ 表现:政治较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渐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原因:从四个方面掌握,“基础、教训、思想、人民”。‎ ‎3、开元盛世:‎ 表现:政治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空前繁荣。原因:从六个方面掌握:“基础、局部调整生产关系、人民努力、个人作用、重视人才、政局稳定。‎ ‎(五)几个重要人物:‎ ‎1、隋文帝的史实:建隋朝、统一全国、开创三省六部制、废除九品中正制、分科考试、改革府兵制、沿用、调整租调制、铸造五铢钱。‎ ‎2、唐太宗的史实:(1)政治方面: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2)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3)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还有:明确划分三省职权;增加考试科目。进士、明经为主;调整、健全府兵制;打败东突厥,实行开明政策;设立安西都护府;对回纥实行开明政策;设置瀚海都督府;与吐蕃和亲;与天竺友好往来。‎ ‎3、武则天的史实:重视农业生产;破格用人,自荐求官;反展科举制(武举、殿试);府兵制衰落;置北庭都护府。‎ ‎4、唐玄宗的史实: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大力发展生产;限制佛教;实行募兵制;大兴文治(用高官为科举制主考官,集贤院,广聚学者);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创《霓裳羽衣舞》。‎ ‎(六)农民起义:隋末农民起义:从暴政、过程、灭亡等几个方面把握。另外注意回忆秦隋的异同。‎ 三、民族关系:‎ 名称 发源地 何族祖先 兴衰 唐朝管理方式 突厥 战争、设立机构 回纥 设立机构、册封、和亲 靺鞨 册封、设立机构 南诏 册封 吐蕃 和亲、会盟 注意:理解唐太宗与汉武帝处理民族关系的相似点。‎ 四、对外关系:‎ ‎(一)对外交往发达的原因:从七个方面掌握。‎ ‎(二)对外交往的特点:看阶段特征。‎ ‎(三)具体情况:‎ ‎1、隋朝:与朝鲜半岛国家的来往;中日互遣使臣;与东南亚各国互派使者;中亚各国遣使到隋朝;与波斯互遣使节。‎ ‎2、唐朝:‎ 新罗 日本 东南亚 印度 中亚 波斯 大食 欧 非 政治交往 人员往来 贸易往来 文化交流 五、文化方面:‎ ‎(一)原因:从六个方面加以掌握,注意此知识点是2006年的试题答案点。‎ ‎(二)特点:世界领先;兼收并蓄;影响深远;全面繁荣。‎ ‎(三)科技新阶段:‎ 新 雕版印刷术 火药发明 天文历法 医学 建筑 表现 世界领先 隋表明,最早、确切日期 唐中期配方,末年用于军事,火箭 ‎《大》、子午线、先进科学思想。‎ 三个 两个和小字。‎ ‎(四)诗歌:‎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代表人物 陈子昂 山水、边塞、李杜 白居易 杜牧、李商隐 成就地位著作 革新先驱 李白诗仙,杜甫诗圣、诗史 ‎《新乐府》《长恨歌》‎ 咏史诗、成就大。‎ 特点 略 略 略 略 繁荣原因 六个方面 ‎(五)艺术成就:‎ 形式 表现 石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原因、主体艺术形式、世界上的地位)‎ 绘画 特点:各题材特点,代表人物、作品 书法 分期;代表人物;作品;特点 音乐舞蹈 特点、隋九部乐、唐十部乐《秦王破阵乐》健舞、软舞;《霓裳羽衣舞》‎ 第五单元 五代辽宋夏金元(907年——1368年)‎ 一、经济方面:‎ ‎(一)农业方面:‎ 契丹(辽):唐末以后,开始了农耕生活;阿保机统一各部后,提倡农业,从而促进了契丹族农业的发展;宋朝:从沈括“十二气历”可以看到农业的发展,还有农田水利法的实施;金朝:不断南侵,领土扩大,农业法展迅速,猛安谋克制的推行;元朝:从太史局的设立看到政府重视农业发展;《授时历》的编订,促进农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 ‎1、造船业:对外交往频繁(海上),造船业发达,使用了指南针。‎ ‎2、印刷业:教育发达,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科举制的发展,佛教的繁荣等因素影响。‎ ‎3、火药制造业:北宋政府在东京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曾打退蒙古军队的进攻,取得了局部胜利。‎ ‎4、冶铁业:此时战争频繁,从一个侧面证明冶铁业比较发达,从中原到边疆都比较发达。‎ ‎5、丝织业: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三)商业、城市、交通 ‎1、商业:两宋时期,商业十分繁荣,随之城市也繁荣起来,市民队伍扩大,从宋词、话本的繁荣可以看出。还有市易法。宋与辽、夏互市贸易繁荣。对外贸易繁荣。‎ ‎2、城市: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朝大都等。‎ ‎3、交通:海路交通;大运河修缮等。‎ 二、政治方面:‎ ‎(一)政权更替:北宋:960-1127年,亡于金;辽:916-1125年,亡于金;西夏:1038-1227年,亡于蒙古汗国;金朝:1115-1234年,亡于蒙古汗国;南宋:1127-1276年,亡于元;元朝:1271年-1368年,亡于农民起义。‎ ‎(二)都城:北宋-东京(河南开封),政治中心东移完成;辽-上京;西夏-兴庆;金-会宁,中都;南宋-临安;元朝-大都。‎ ‎(三)重要的制度:‎ ‎1、中央官制:北宋:沿用三省六部制,并把宰相的职权(执行权)一分为三,枢密院与禁军统帅相互牵制;辽:南北面官制,特点时蕃汉分治(注意两面官的职权)西夏:设立中书省、枢密院机构,分汉制官职和党项制官职;元朝:中央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监察,同时设立宣政院掌管宗教事务,西藏地区事务等。‎ ‎2、地方官制:北宋:文臣到地方做知州,又设立通判,相互牵制。各路设立转运使,文官到地方充任司法人员。司法权收归中央(联系现在死刑收归中央)。金朝:猛安谋克制,是地方行政组织。元朝:行省制度(112页地图),土司制度。‎ ‎3、选官制度——科举制:北宋:科举制比唐朝有进一步发展,表现:分级考试;殿试(武则天)成为定制;考试科目减少,进士科目最为主要;糊名法;录取名额增加。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废除明经,调整进士科考试内容,设立明法科;西夏:推行科举制选官制度。‎ ‎4、军事制度:北宋:更戍法:禁军定期轮换,将领不动,——“兵无常将,帅无常师”;将兵法:禁军固定在一定辖区,固定将领训练——军事实力加强;保甲法:农村住户――十家编为一保――保丁平时训练务农——战时编入军队作战——兵农合一地制度。西夏:部落兵制,全民皆兵。金朝:猛安谋克制(从此制度变化、性质、作用等方面掌握)。‎ ‎5、经济制度:主要是北宋,有:转运使制度(地方财权收归中央)、青苗法(时间、内容、影响)、募役法(商品经济发展)、农田水利法(成就最大)、方田均税法(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标准是土地地多少和肥瘠)、市易法(政府调控市场价格和商品流通的一种制度。联想新中国稳定物价、欧洲重商主义、垄断组织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6、教育制度:北宋重编教科书,以才授官,以资鼓励。‎ ‎7、文化制度:宋代:理学出现;辽:创立契丹文并推广;西夏:创立西夏文,并推广;元朝:八思巴文(蒙古文字)出现;‎ ‎8、监察制度:中央:元朝的御史台;地方:宋设立通判,监督知州。‎ ‎(四)各政权巩固统治的措施 ‎1、北宋初期:统一全国的战争(方针、采取此方针的原因、结局——局部统一);集中军权(收回禁军统帅权,一分为三;设立枢密院,与将领相互牵制;更戍法;强干弱枝,内外相制。)、集中行政权(中央:宰相执行权一分为三;地方:文臣地方做知州,通判相互牵制,三岁一易)、集中财权司法权、选官制度的发展等。‎ 对上述制度进行评价(积极、消极);‎ 启示:功过参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用的转折点。‎ ‎2、北宋中期: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3、辽(契丹):创立文字;发展农业,接受汉族的封建文化;扩张领土;实行“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4、西夏:建立政治制度;推行科举制;创立西夏文;汉制官职和党项制官职;实行部落兵制。‎ ‎5、金朝:实行猛安谋克制。‎ ‎6、元朝:中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新创机构)。地方:行省制度(新创制度),土司制度和澎湖巡检司。‎ ‎(五)几个重要的人物。‎ ‎1、宋太祖赵匡胤:建宋朝;订立统一全国的方针;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宋太宗:局部统一全国;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制订“守内虚外”的制度。‎ ‎3、阿保机:统一各部;发展农业、接受封建文化;创立契丹文;完善南、北面官制度;建立契丹政权。‎ ‎4、元昊:建立西夏;巩固政权的措施;与宋朝主动议和。‎ ‎5、阿骨打:抗辽;建金朝;推行猛安谋克制。‎ ‎6、岳飞:抗金(评价)。‎ ‎7、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对外征伐。‎ ‎8、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巩固政权的措施(中央;地方)。‎ ‎(六)三次议和:‎ 名称 和议政权 时间 主要内容 影响 澶渊之盟 ‎1005年 宋夏和议 ‎1044年 绍兴和议 ‎1141年 ‎(七)农民起义:略 三、民族关系:‎ 民族名称 契丹族 党项族 女真族 蒙古族 发源地 辽河上游 宁夏甘肃陕西 松、黑下游 蒙古高原 生活习俗 游牧渔猎农业 游牧 游牧 建立政权 ‎916阿保机 ‎1038年元昊 ‎1115年阿骨打 ‎1206蒙1271元 巩固政权 ‎106页 ‎107页 ‎109页 ‎112页 都城 上京 兴庆 会宁、中都 大都 政权变革 ‎1125金灭之 ‎1227蒙古灭之 ‎1234蒙古灭之 ‎1368农义灭之 与北宋关系 宋辽互攻 互攻议和 宋金攻辽 与南宋关系 岳飞抗金议和 ‎1276元灭之 四、对外关系:‎ 宋航海交通已经普遍使用了指南针,蒙古汗国对周边各国不断征伐,向西打到中亚、俄罗斯,向南打到印度河流域,日本开始侵略中国元朝沿海地区。‎ 五、文化方面:“有所发展”‎ ‎(一)原因:从九个方面回忆复习。‎ ‎(二)特点:从五个方面加以回忆复习。‎ ‎(三)具体情况:‎ ‎1、科学技术:(1)三大发明:‎ 印刷术 火药、火器 指南针 发明过程 外传 对中国世界影响 ‎(2)建筑:北宋李诫《营造法式》;辽代独乐寺、应县木塔;金代卢沟桥;元代大都。‎ ‎(3)沈括《梦溪笔谈》‎ ‎(4)郭守敬的天文学成就。‎ 1、 理学:从来源、代表人物、主张、实质等方面掌握。‎ ‎3、文学:‎ 文学类别 代表人物 风格 思想内容 繁荣原因 五代词 李煜 宋 词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辛弃疾 陆游 话本 元曲 关汉卿 ‎★精炼提升:中国古代改革、变法给我们的启示:(改革失历史发展的要求与产物;革除社会弊政是促进社会发展,国家强盛的手段,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时刻存在矛盾斗争;改革要不断深入,不断完善。)‎ 单元六 明清(1368——1840年)‎ 一、经济方面:‎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从八个方面掌握。‎ ‎(二)农业方面:表现在三个方面:1、棉花种植范围扩大;2、引进外国高产农作物新品种(国际条件——新航路开辟,世界各地联系加强;三个作用);3、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专业生产区域。)‎ ‎(三)手工业方面:1、发展的表现:从五个方面掌握,可以简化为“工具新,产品好;种类全,技术高;分工细,浆织造;规模大,产量高;资义萌,顺世潮。”2、具体的手工业行业:纺织业——嘉兴“纱绸机”松江棉纺织业;印刷业——彩色印刷品,双色套印技术;浆染业;冶铁业;采矿业;熬糖业;伐木业;采煤业。‎ ‎(四)商业、城市、交通:‎ ‎1、商业:有国内和国外之分。(1)国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快;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 ‎(2)对外贸易状况:闭关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2、城市:北京、南京明清时期是全国性商业城市,汇集了四方的特产(战国时期的中原市场的形成),全国还有数十座大的商贸城市(隋唐时期的打都会)‎ ‎●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传统政治性城市向商业城市发展;农村人口走向城市,使城市人口增加,规模扩大;明中后期,江南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变化。‎ ‎3、交通发达:国内交通发达,从区域间长途贩运和北京、南京汇集全国特产可以从侧面了解;海外交通:尤其是海上交通由盛到断绝。‎ ‎4、资本主义萌芽:从定义、明清时期的特点、与传统手工业的区别、在中国出现的有利条件、在中国发展缓慢的原因等方面加以复习掌握。‎ ‎◇中国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前途不同的原因:政治上:西欧城市自治权高,环境宽松;中国实现大一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统治者的政策上:西欧实行重商主义;中国实行抑商政策。外贸上:西欧外贸巨大发展,引起商业、价格革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实行闭关政策。思想上:西欧通过文艺复兴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中国用理学、心学禁锢人们思想。国内市场:外国市场大,人民购买力高;中国相反。‎ 二、政治方面:‎ ‎(一)政权更替:明朝:1368——1644年;后金:1616——1636年;清:1636——1912年。‎ ‎(二)都城:明朝——应天(南京)、北京;后金——赫图阿拉;清朝——北京。‎ ‎(三)重要制度:‎ ‎1、中央官制:明朝:A实行六部(权分于丞相),内阁制,利于加强皇权;B建立五军都督府,与六部中的兵部相互制约,五军都督府有统兵权,无调兵权,兵部与之相反,从而解决了帅权和皇权的矛盾。清朝:A沿用明的内阁、六部制,处理日常政务;B议政王大臣会议:起于后金,决定军国大事,使皇权受到限制;C南书房:分权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把中枢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集权;D军机处:雍正确立(人选、职权)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E理藩院成立。‎ ‎2、地方官制:明朝:地方废除行省,设立三司,相互制约,集权于中央;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土司制度,乌思藏的僧官制度。清朝:地方设立总督、巡抚;将军辖地、办事大臣辖地;土司(后废除)。‎ ‎3、选官制度——八股取士:从考试的内容、形式等方面复习。‎ ‎4、军事制度:明朝:中央设立五军都督府,兵部与之相互限制,地方设立都司管理地方军政,下面设立卫、所。后金、清朝:最突出的是八旗制度。从组织形式——军事;性质——军政合一、兵民合一;作用——促进社会发展(四个表现),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 ‎5、经济制度:明朝:一条鞭法。从目的、内容、作用、结果等方面掌握,认识此制度不是张居正首创;此制度与明朝经济发展的关系。清朝:A更名田:从创立者、作用(四个方面)等方面掌握。实质是变更土地所有制,不同于均田制。B摊丁入亩地丁银:从背景、内容、作用(五个方面)等方面加以掌握。‎ ‎6、文化制度:明清提倡理学、心学,实行文字狱。(129页)。‎ ‎7、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地方三司分权;设立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约;订立法律;设立厂卫,实行八股取士。清朝:统一全国,完善中央机构,设立军机处,达到顶峰,大兴文字狱,阻碍中国社会发展。‎ ‎(四)几个重要人物:‎ 人物 政治 经济 民族关系 外交关系 文化 明成祖 ‎125页/2‎ ‎134/1;136/1‎ ‎139/1‎ ‎145/1‎ 清顺治 ‎128/1‎ ‎136/1‎ ‎146/1;129/1‎ 康熙 ‎129/1‎ ‎130/2;132/1‎ ‎135/1;136/1;137/2‎ ‎133/1;141/1‎ ‎129/1;146/1‎ 雍正 ‎129/1‎ ‎130/1‎ ‎135/1;136/1;137/1‎ ‎129/1;146/1‎ 乾隆 ‎129/1‎ ‎135/4;136/1‎ ‎129/1146/1‎ 三、民族关系:‎ ‎(一)明朝:1、蒙古地区:明初:内地蒙古人与其他民族融合,草原瓦剌、鞑靼威胁明朝,后接受明朝的册封。中期:消极防御蒙古人,瓦剌到北京城下。后期:鞑靼俺达汗与明朝通好。2、新疆地区:瓦剌控制,关系不明。3、西藏地区:设立卫所,以藏治藏,设立僧官制度,对此地是间接控制。4、西南地区:初实行土司制度,明成祖时开始有地区有限制小规模的“改土归流”。5、东北地区:明初设立奴儿干都司加以军事控制,对当地女真人实行民族压迫。后期,后金政权和清政权进行反抗,明失去了对东北地区的控制。‎ ‎(二)清朝:1、蒙古地区:清初,“联蒙治汉”,控制漠南蒙古。三帝时,用70多年的时间粉碎了准噶尔贵族的叛乱,统一了天山北路,设立将军、参赞大臣等进行行政管理、军事控制,1771年,土尔扈特回归,被安置在科布多等地区。2新疆地区:1757年平定回部贵族叛乱,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1771年,土尔扈特回归,被安置在准噶尔盆地等地区;派兵到新疆地区,巩固边防。3、西藏地区:清初,双方关系密切。清朝入关后,清对西藏地区采取三大制度,加以控制:册封制度,(顺治册封达赖,康熙册封班禅)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4、西南地区:康熙平定三蕃(侧重点是在西南),雍正大规模“改土归流”(作用:加强……统治,改变……状态,促进……交流,利于……巩固和发展。)5、台湾地区:1683年澎湖水战,控制台湾,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 ‎6、版图(略)‎ ‎(三)明清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从四个方面加以复习。‎ 四、对外关系:‎ ‎(一)特点:教材有两个方面,补充几个:1、传统性外交达到鼎盛,如郑和下西洋。2、出现华侨潮,促进南洋开发。(是否可以理解为北民南迁的继续)3、外国侵略中国,中国人民开始了反侵略、反殖民的斗争。4、中国开始介绍、引进西方先进科学知识。5、清朝对外实行闭关政策,不利于中国的发展。6、正当贸易中,中国为出超,贸易顺差。7、西方侵略者开始从事鸦片贸易。‎ ‎(二)友好往来:主要指的是郑和下西洋,从目的、概括、步骤、准则、条件、评价、东西方差异等角度把握。‎ ‎(三)侵略和反侵略:抗倭、葡萄牙骗租澳门;收复台湾,对俄自卫反击战等。‎ 五、文化方面:‎ ‎(一)古典科技:‎ 著作 ‎《本草纲目》‎ ‎《农政全书》‎ ‎《徐霞客游记》‎ ‎《天工开物》‎ 类别 朝代 作者 主要内容 价值、影响 ‎(二)进步思想家:四个人的主张、影响分别是什么?注意:此时四人思想在明清时期不占主导地位,这与资本主义萌芽的状况有关系。工商皆本体现了民主色彩。‎ ‎(三)小说、类书、丛书:略 ‎(四)西学东渐:明朝:时间、打入中国原因、作用、明统治者的态度。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政策。‎ 中国近代史 单元一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世纪60年代)‎ 一、经济方面:‎ ‎(一)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具体表现参照教材8-9页,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两个封建经济特征解体理解。‎ ‎(二)农民绝对平均的经济:主要体现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有绝对平均的思想。关于《天》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掌握:《天》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其实施的目的为: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建立理想社会,巩固政权。《天》中土地分配的原则、方法;产品分配的原则、方法。《天》的评价。‎ ‎(三)农民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体现在《资政新篇》尤其是经济方面。但是此方案根本没有实行,为什么?(30页,中国但是的主题经济仍然是自然经济,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缺乏劳动力、资金、市场等方面的条件)‎ 二、政治方面:‎ ‎(一)中国社会状况:1、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两次鸦片战争,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内河航运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经济上也日益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上述现象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进一步加深。2、社会矛盾变化:由地主阶级——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人民大众的矛盾。●如何理解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近代史上的封建主义: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大买办等;人民大众:农民、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3、革命任务的变化:原先是人民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近代的革命任务是:人民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4、社会思潮:由理学、乾嘉学派变成提倡“经世致用”,开始向西方学习,主要是器物层次。5、中外关系:由闭关锁国变成了被迫开放。‎ ‎○注意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 ‎(二)阶级矛盾尖锐:主要表现为太平天国运动。1、原因:略;2、准备阶段:组织准备——1843年创立拜上帝教,目的是推翻清朝的统治;理论准备——宗教理论建设,三个来源(西学东渐),三篇文章;群众基础——冯云山在桂平县紫荆山发展会员,开展反封建斗争;领导核心——以洪秀全为核心的六人。3、兴起发展:“金田起义,东乡称王;攻占永安,分封爵王;政权初建,一片曙光。永安突围,继续北上,建都天京,喜气洋洋;政权终建,与清对抗。”4、巩固政权:政治方面:颁布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军事方面:北伐、西征、东征。‎ 北伐 西征 东征 背景 进入天京不久,清建立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围困天京 时间 ‎1853年 ‎1853年、1855年 ‎1856年 领导人 林、李 赖汉英、石达开 秦日纲、石达开 结果原因 失败;22页 先失利,后胜利 胜利 影响 牵制敌人配合西征、东征 巩固了天京大本营 达到全盛期 ‎5、转折、防御(略)6、失败、原因、意义:失败:1862年清军分三路进攻太平军,1864年天京陷落,运动失败。原因: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三个表现);战略上的失误。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教训:由于受到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农民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表现:(阶级局限性:思想上没有科学世界观、理论;政治上无正确的革命纲领,无建立先进的政权;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保持内部团结。时代局限性:时代指中国近代,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农民阶级石封建社会的产物,只有肩负反地主阶级的任务,而到近代反对外国侵略则力不从心,使得农民阶级在新的时代具有局限性)。性质、功绩(意义):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功绩:从五个方面加以复习。●太平天国运动与古代农民起义的不同点:时代背景不同;形式不同;领导人思想不同;纲领不同;失败原因不同;与外国人交往。‎ 三、外交方面:‎ ‎(一)列强侵华:1、发动战争:(1)第一次鸦片战争:A背景:中英双方情况对照表:‎ 中国 英国 政治 腐败(三个方面)阶级矛盾激化 建议会民主制 经济 资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然经济占主 最先完成工革,需原料和市场 军事 装备陈旧冷兵器时代 船坚炮利进入热兵器时代 外交 闭关政策 对外扩张 思想 文化专制理学乾嘉学派 启蒙思想科技发达 贸易 处于出超,顺差 处于入超,逆差 综合实力 大,日益衰落 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B、根本原因:满足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发展需要,把中国变成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C、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中国为什么在中英正当贸易终处于出超地位?鸦片流入中国对中国的危害有哪些?理解中国禁烟主持者禁烟的根本目的、准备、作用)D、过程:1840.6-1842.8(略)E、性质、结果:英国发动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中国战败。F、影响: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性质、矛盾、任务、思想、中外关系等。G、中国战败的原因: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注意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具体原因:英国蓄谋已久;清朝的落后;清统治者和战不定,组织不力;清统治者与民为敌,得不到广泛支持;英国相对发达。‎ ‎(2)第二次鸦片战争A、背景: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修约遭拒;未完全打开中国市场;中国内乱;克里米亚战争打败俄国,目光转向中国。B、根本目的: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C、借口:两个事件“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D、过程:两个阶段(1856、10—1858年为第一阶段,占广州——联军委员会——占天津,签约;1859—1860年为第二阶段,再占天津——烧圆明园——占北京,签约)E、性质、结果F、影响:俄侵吞中国北方领土(P13表P14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政治:丧失更多领土、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经济)G、失败原因H、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关系:是继续和发展的关系。继续:根本原因、性质、影响;扩大:侵华力量、时间、区域、条约数目、口岸、割地多少、主权丧失情况、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 ‎2、签订条约:明确时间、签约国、名称、内容、影响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1858年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9世纪80年代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理解“片面最惠国待遇”对列强享有各条约特权的作用。‎ ‎3、中华民族的抗争和探索 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抗击外国侵略的清军将领;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等。还有太平天国运动,初期打击清王朝,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肩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亚洲革命风暴),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探索:主要是一部分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救国救民的方法,可以理解为西学东渐的发展。‎ 四、思想文化——探索:‎ 主要表现为不同阶级开始向西方学习,但是只是局限在器物层面,而且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全面实践,这也是中国的探索。‎ 此时期,思想文化突出表现在新思想的萌发,它为洋务运动提供了思想的准备。‎ ‎(一)、新思想萌发的原因:‎ 思想基础——经世致用思想的提出;社会背景——民族危机出现,封建统治危机日重;客观条件——外国先进(他们看到的是器物层面)‎ ‎(二)、核心内容:‎ ‎“鸦片战争声声炮,林、魏、自珍下一跳,抛弃陈腐旧观念,注目世界新知探,关心时局匹夫心,寻求强国御侮道。”‎ ‎(三)、地主阶级思想探索:‎ 代表人 成就 评价 林则徐 鸦片战争前,设立译馆,编译图书,为抗英服务;鸦片战争中,仿制西方战舰,提出建立海军主张。‎ 积极:鲜明的时代性,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消极:封建纲常色彩,维护封建阶级统治。‎ 魏源 ‎《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姚莹 ‎《康輶纪行》‎ 徐继畬 ‎《瀛环志略》‎ ‎(四)、农民阶级思想探索:‎ ‎1、洪秀全宗教理论建设:‎ 引入西方基督教教义,提出人人平等的主张,宣传拜上帝。‎ ‎2、《资政新篇》——太平天国的施政纲领。‎ 何时颁布?处于太平天国什么时期?理解颁布的目的。内容涉及四个方面,教材材料中谈到的是什么方面?洪仁玕的阶级属性是什么?此纲领是什么性质的?洪仁玕作为农民阶级提出资本主义色彩的纲领,原因有哪些?(个人素质、时代要求——向西方探索道路,寻求真理)如何评价此纲领?如何理解它不能实施的原因?(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中国主体经济是自然经济,缺乏劳动力、资金、市场等关键因素)‎ ‎(五)《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 异:产生的背景不同;经济主张不同;群众基础不同;作用不同;反映的时代特点不同。相似:《资》继承了《天》反封建的一面,弥补了《天》在社会改革方面的空想性、落后性;都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单元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9世纪60年代—1901年)‎ 一、经济方面:此时期经济出现了多样性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 ‎(一)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被卷入到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同时自然经济解体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东部向中西部扩展)自然经济最先解体的地区也是最早出现新式经济的地区(为什么?)‎ ‎(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此时期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以《马》为界,分成两个阶段:甲午战争前,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侵略形式主要是掠夺原料、市场、劳动力等。甲午战争后,《马》规定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加速了列强对中国经济的侵略,从而变成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经济侵略的主要形式为:设立银行、借贷、修建铁路、办工厂等。为了更方面地侵略中国,《辛》中提出修改商约。‎ ‎(三)洋务企业: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内的洋务派在慈禧太后的暂时支持下,进行了一场旨在镇压人民反抗、抵抗外国侵略,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自救运动。旗号:自强、求富。‎ ‎1、军事工业:‎ 时间 旗号 著名企业 特点 ‎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自强 曾国藩——安庆军械所(第一个)‎ 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规模最大)‎ 左宗棠——福州船政局(最大的修理厂)‎ 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第一个满洲人)‎ 使用机器生产;制造了一些先进产品;官办封建性企业;技术受洋人控制,不能健康发展 ‎2、民用企业:‎ 时间 旗号 目的 著名企业 特点 ‎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 求富 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问题 李鸿章——轮船招商局(新式水运企业);唐廷枢——开平煤矿(第一个使用机器开采煤矿的企业);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使用机器生产;资本主义性质;客观上部分地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军事、民用工业地理分布有何特点?其分布的原因有哪些?(沿海、沿河的大中城市,且大部分在通商口岸。原因:自然条件优势;交通便利;自然经济解体早,阻力相对少;引进技术、设备方便……)‎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1、产生:(1)产生的原因:本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分解自然经济;洋务运动的刺激;先进中国人的努力。(2)时间、地区、企业:19世纪60、70年代;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山东张裕葡萄酒公司等。(3)影响: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无产阶级的状况。‎ ‎2、初步发展:原因:列强加剧侵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影响: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二、政治方面:‎ ‎(一)中国社会状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具体情况如下:‎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同时中国经济日益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甲午战争后,《马》签订,列强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走向联合。‎ ‎3、《辛丑条约》后,帝国主义以华治华,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央机构的调整:‎ ‎1、总理衙门的建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更便于列强控制清朝的内政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标志。‎ ‎2、海军衙门:管理80年代中期初建的三支海军。‎ ‎3、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4、设立外务部:由总理衙门改设,标志清朝中央机构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化。‎ ‎(三)资本主义政治模式的探索:‎ 早期维新派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派提出设立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但是没有实行;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建立合众政府,也就是建立民主共和国。‎ ‎(四)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1、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矛盾:起因:如何解决内忧外患。代表人物:洋务派——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顽固派——倭仁等。各自主张: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不同的表现:维护统治的方式、方法不同。最后的结果:洋务派暂时得到慈禧太后的支持。‎ ‎2、抵抗派和投降派的矛盾:在历次反侵略的斗争中反映最为明显。‎ ‎3、帝党和后党的矛盾:体现在戊戌变法中,最后,帝党失败。‎ ‎4、汉族与满洲族官员的矛盾: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是在洋务运动中。‎ ‎(五)民族矛盾尖锐:最为突出的就是义和团运动。‎ ‎1、兴起的背景:民族危机;反洋教斗争。‎ ‎2、兴起的标志:1898年赵三多攻打冠县教堂。‎ ‎3、口号及评价:“扶清灭洋”两个方面评价。小字说明此口号形成的过程。‎ ‎4、义和团运动的发展:从范围(山东-直隶-京津)实力(清朝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看:剿灭-招抚-合作抗击侵略-镇压)‎ ‎5、失败:(1)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农民阶级的落后性;“扶清灭洋”口号的失误。(2)评价:无法阻止中国在半殖民地深渊里沉沦;显示中国人民力量;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加速了清的灭亡;无统一领导、组织分散;封建迷信色彩浓厚。‎ ‎6、义和团与太平天国的比较:相似:A、时代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领导阶级——农民阶级;C、组织形式——利用宗教或封建迷信;D、结局——失败;E、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客观原因——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F、带来的教训——近代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G、作用——打击了中外的反动势力。‎ 差异:‎ A、具体背景不同;B、斗争水平不同;C、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D、对外国的态度不同;F、信仰的来源不同。‎ 一、 外交方面:‎ 本单元的外交仍然可以分为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一) 列强侵华:主要体现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等。‎ 1、 军事侵略:‎ ‎★甲午中日战争:(1)原因:A、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B、列强的支持;C、良好的时机;D、清政府不积极备战的政策。(2)爆发的标志——1894年7月日本袭击中国的运兵船。(3)清政府的政策:由李鸿章和慈禧的态度可以归纳。(4)四个战役、两个阶段、中方的政策、爱国的将、失败的影响等。(5)失败的原因:根本的和具体的。(6)性质:两个方面。(7)《马关条约》以及影响。内容——各地、赔款、开口岸、设工厂等;影响——从对中国、世界、日本三个维度思考;结论——《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的最严重的条约。(8)各方的态度:列强——三国干涉还辽(争夺与合作);中国——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原因:义和团运动的打击;列强为了瓜分中国。(2)过程:A、西摩尔从天津出发——廊坊、杨村受重创——回到天津租界。B、联军占领大沽口,清对外宣战——列强攻陷天津,建立具有殖民地色彩的都统衙门——占北京,分区占领。(3)结果:《辛丑条约》签订——内容和影响。‎ ‎◎思维训练营:此时期列强侵略中国的特点?(合作侵略;侵略重点在北方)‎ ‎2、政治侵略:主要体现在列强迫使中国签订的两个不平等条约。‎ ‎3、经济侵略:以甲午战争为界,分成前后两个时期。‎ ‎4、文化侵略:洋教盛行。‎ ‎5、侵华的三个阶段:19世界60年:和好、外交欺诈;19世纪70——80年代:加紧侵华;19世纪末20世纪初:瓜分中国,“以华治华”.‎ ‎(二)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 ‎1、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光绪自救——戊戌变法、爱国将领在战争中的表现。‎ ‎2、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3、资产阶级:改良派——戊戌变法;革命派——成立反清救国为宗旨的兴中会;‎ ‎4、无产阶级:早期的罢工斗争。‎ 四、思想文化:‎ ‎(一)地主阶级:1、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2、顽固派抵制外国事务。3、戊戌变法过程中,封建顽固势力发对变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反对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光绪皇帝则有限度地接受维新派的主张。‎ ‎(二)农民阶级:盲目排外,走向极端。‎ ‎(三)资产阶级:1、早期维新思想:从产生的时间、原因、代表人物、核心内容(经济、文化、政治)、评价(无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康梁思想奠定基础)等方面加以掌握。‎ ‎2、康梁的维新思想:核心——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西方文化、改革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特点——儒学和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结合;作品和作用——提供了理论准备。3、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 五、中国的近代化:‎ 近代化是指“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西里尔·E·布莱尔《比较现代化》)‎ 中国近代化的出现是中外文明碰撞的结果。‎ 本单元近代化的表现于三个方面: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发展;戊戌变法。‎ ‎(一)近代化的表现:‎ ‎1、经济上:(1)洋务运动中兴办的大量军事、民用工业,使用机器生产,最后没有达到“求强”“求富”的目的。(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发展:19世纪60、70年代产生,瓦解着封建经济。19世纪末,有了初步发展,促使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先天不足,造成后天畸形发展。(3)戊戌变法中,改良派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主张,但是没有实施。‎ ‎2、政治上:(1)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虽然没有根本变更中国的政治体制,但是却建立了新的机构(总理衙门和海军衙门)。(2)维新派进行了君主立宪制的探索。(维新变法——两个准备、标志、领导机构、主要内容、评价、失败、意义、教训、失败的原因等方面掌握)(3)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民主共和”的主张。‎ ‎3、军事上:(1)洋务运动中,基本建立了三只海军;(2)戊戌变法中,主张建立新式军队,添设海军,实行征兵制。‎ ‎4、思想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中传播西学,引进外国先进的科技,先进的政治制度,由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的转换。‎ ‎5、教育上:(1)洋务运动中发展了近代教育——学堂和留学生;(2)维新派:变法中的教育改革。‎ ‎6、外交上:总理衙门的建立等。‎ ‎(二)总体结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失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举步维艰。当时的中国没有实现近代化。‎ ‎★思考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其对它的评价。‎ ‎(三)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只有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只有先进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走科学革命道路,才能真正地实现国家的近代化。‎ 单元三 民主共和、实业救国(1901-1919)‎ 一、经济方面——实业救国。‎ ‎(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1、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略)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短暂的春天。(1)背景原因:A、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创造了条件;B、有利的客观条件——欧洲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政治侵略;C、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D、实业救国口号的号召,爱国者的努力;E、北洋政府部分相对宽松的政策。(2)发展状况:A、时间:1912——1919年;B、发展表现:工厂数量多、规模大、资金增多、地域范围广等。(3)著名的实业家:南张北周和荣氏兄弟。(4)特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表现如下:“一战期间是春天,时光短暂是特点;轻重(工业)均衡难实现,独立完整难上难;中比外资力量弱,独立发展不能盼;封建经济优势占,束缚民族(工业)大发展;纵观此间四表现,反帝反封最关键(反帝是关键中的关键)。(5)影响:A、无产阶级壮大(罢工次数多、工人人数增加、斗争水平高、影响大)B、民族资产阶级成熟——新文化运动的出现。‎ ‎(二)外国在华的经济:‎ 仍然是以资本输出为主,一战前,欧洲列强,尤其是英国居主导地位;一战期间,日美加大经济侵华,日本后来居上,超过了英国。‎ 二、政治方面:‎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的两主要矛盾趋向合流。而此时期的政治斗争主要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反对封建统治、争取民主共和而展开的。为此,资产阶级革命派于清政府和北洋军阀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一)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革命就是指武昌起义那三天;广义上的革命指从兴起到失败的全过程。‎ ‎1、兴起:阅读课(略)‎ ‎2、革命形势的发展:(1)组织发展:由团体到政党,主要表现在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上。(从成立的条件——四个、时间、地点、会议的内容——章程、领导人纲领和刊物等、性质、评价等方面掌握)(2)理论上的发展:革命纲领日趋完善——三民主义的提出。(从内容、核心内容、含义、评价等方面把握)(3)思想上的发展:革命思想战胜了改良思想——论战。(从时间、论战内容、实质、作用等方面把握)(4)军事上发展:特点——由点到面,全面展开。‎ 目的 起义名称 领导人 结局 评价 教训 作用 纲领不完整、无正规军、无发动群众 打击了清政府统治、促进了革命的发展 ‎3、革命高潮——武昌起义:(1)成功原因:必然性——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军事组织准备;偶然性——起义泄露、清军镇压等。(2)过程:略;(3)结果:湖北军政府成立(旧官僚夺权、立宪派参与其中);各省纷纷独立,立宪派、旧官僚投机革命。潜伏危机。‎ ‎★如何理解“独立”?‎ ‎4、革命成果——中华民国的成立、清朝的灭亡。(1)中华民国的成立:1)背景:A、帝国主义的政策:准备武装干涉——严守中立(原因、实质目的、找到袁世凯的原因);B、清政府的政策: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用议和、镇压的反革命两手政策。2)成立:时间、都城、国旗、纪元、领导、立法机构等掌握。3)政权性质:资本主义性质(思考哪些史实可以证明)4)措施:颁布法令、措施;对外政策;《临时约法》——时间、内容、目的、性质等。(2)清朝的灭亡:1912.2.12日(1636-1912)‎ ‎5、革命的失败:(1)袁世凯篡权:1)原因:列强支持、立宪派旧官僚的投机、革命派的妥协等;2)过程:逼迫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孙中山辞职,参议院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2.3月,袁世凯就任,迁都北京。3)孙中山等人的应对:小子有。‎ ‎(2)失败的原因及表现:表现: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没有实现。‎ 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缺乏群众基础;无彻底的革命纲领;缺乏武装力量;组织涣散;内部不团结;中外反动势力的破坏等。‎ ‎(3)性质、功绩:‎ ‎(4)教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反帝反封缺一不可,应该有机的结合。‎ ‎(二)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集中体现在反对袁世凯的斗争上。‎ ‎1、袁世凯的内外政策:‎ ‎(1)对内:政治上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军事上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制造“宋教仁案”——镇压二次革命——破坏民主制(选举为正式总统——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该内阁制为总统制——改总统选举法)——复辟帝制——镇压护国运动——取消帝制。(2)对外:举借外债,扩张个人势力。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内容、时间、影响)‎ ‎2、反袁世凯斗争:‎ ‎(1)议会斗争——和平:从宋教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入手复习,最后以失败告终。启示:和平的议会斗争道路行不通。‎ ‎(2)二次革命——暴力:原因:和平反袁世凯失败;袁世凯决定镇压国民党;宋教仁案。领导人:孙中山、黄兴等;首义地点:江西湖口(太平天国西征,石达开、曾国藩);起义地域(略);结果(略);失败的原因——力量分散;北洋军的强大;准备不充分。‎ ‎(3)护国运动:孙中山反袁世凯:两次《讨袁宣言》;梁启超反袁——《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护国战争——时间、领导人、首义地点、结局等。★袁世凯迅速失败的原因:举国反对;众叛亲离;民主观念深入人心等。‎ ‎(4)新文化运动——思想上反袁:‎ 提出民主、科学,对抗“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流。‎ 三、中外关系:‎ ‎(一)列强侵华:‎ ‎1、武装干涉:武昌起义后,列强准备干涉。具体参看学材。‎ ‎2、政治侵略:(1)以华制华:扶植清政府镇压武昌起义——扶植有实力的袁世凯,表面“‎ 严守中立”,实际上干涉中国内政,破坏辛亥革命,帮助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实——袁世凯死后扶植各派军阀。(2)日本欲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背景、内容、结果——为以后的华盛顿会议所打破;激化了日美矛盾。)‎ ‎3、经济侵略:利用一战大好时机,美日扩展在华的经济势力,改变了列强经济侵华的格局。‎ ‎(二)反侵略的斗争和探索:‎ ‎1、地主阶级:新政和预备立宪。‎ ‎2、资产阶级: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实业救国等。‎ ‎3、无产阶级:随着力量的壮大,罢工次数、罢工水平提高或增多。‎ 四、思想文化:‎ ‎(一)民主共和、实业救国:体现了当时政治、经济两个领域的主题思想。‎ ‎(二)尊孔复古:袁世凯利用人们辛亥革命后失望的情绪,诋毁民主共和,妄图使人们相信只有尊孔复古,中国才能得救。这是违背历史潮流的反动思想。‎ ‎(三)新文化运动:1、历史背景:政治、经济、思想等状况。(“反帝反封未完成,找寻新路靠启蒙。一战期间资义发,经济基础已奠定。西方思想播神州,民主共和埋心中。民国逆贼袁世凯,尊孔复古世难容。”)2、性质的认识: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是思想上反封的继续,是文化上的启蒙运动(戊戌变法是思想启蒙运动)。3、兴起:标志、人物、指导思想(前期)、主要阵地、活动基地。4、主要内容:共有四项,前三项是前期的,后一项是后期的。前两项和第四项是思想解放运动的表现,第三项说明是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前三项内容的关系是:中国要民主富强,就应该提倡民主科学,提倡民主科学,就应该反对封建专制,而封建专制是以儒家传统道德为思想基础的。因此要反对旧道德,为了更加广泛地宣传民主科学,提倡新的道德,就应该凭借大众易于接受的白话文形式去传播。5、影响:五个方面,学材上有。‎ 五、本单元的近代化:‎ ‎1、经济上:短暂的春天;2、政治上:地主阶级:预备立宪;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国建立;3、思想上:论战和新文化运动;4、教育生活上:中华民国成立后的法令中。‎ 单元四 民主革命的新曙光与大革命(1919——1927)‎ 一、经济方面:‎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1912——1919年虽有进一步发展,但是本单元,列强卷土重来,使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了。‎ ‎2、美日侵略加剧:尤其是日本,成为经济侵华列强中的最为主要的国家。‎ 二、政治方面:‎ ‎(一)五四运动:1、历史背景:(1)国际背景——两个方面。(2)国内背景——根本原因、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等。2、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3、经过:从两个阶段的中心、主力、斗争手段、影响、最后结果等方面加以复习。★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有用“初步”(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的人物未完成;)4、意义:五个方面。5、两个问题的比较:(1)新旧民主革命的比较:相似:社会状况、革命任务;革命性质。差异: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群众基础、结果前途、所属的革命范畴等。(2)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比较:相似:革命性质、革命任务、社会状况等;差异:领导阶级、规模、群众基础、结果、影响、指导思想等。‎ ‎(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中共是中国工人阶级和马克思主义结合的产物。‎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在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下,不断与工人运动结合,具体表现在两个阶段上:初步结合:各地建立共产党的早期组织。进一步结合:由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有组织地到工人中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 ‎2、中共成立的条件: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组织基础、干部基础——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3、中共的诞生:时间、地点、一大的内容(四个)、缺陷(奋斗目标不符合当时中国的现实,因此可以说中共并未创建完成)。‎ ‎4、中共的诞生的意义。‎ ‎★思考理解“新”的含义(领导阶级、群众基础、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新、革命道路新等)‎ ‎5、民主革命纲领制定:(1)背景:A、中共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而进行探索;B、列强协同侵华;C、军阀混战;D、共产国际、俄国的帮助。(2)制定——中共二大。(时间、地点、中心任务、会议内容(六个)、意义(四个))。‎ ‎6、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中共创立后,把工作重心放到城市,中心任务就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这促成了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标志: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 教训: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坚持进行武装斗争。‎ ‎(三)、国民大革命:‎ ‎1、准备——国共合作、黄埔军校。‎ 当时的准备分成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政治上指的是国共合作,军事上就是黄埔军校的建立。‎ ‎(1)合作的条件:A。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人们共同的愿望;B、二七大罢工后,中共认识到应该建立统一战线;C、国民党符合合作的要求(三个);D、共产国际的帮助——对中共的指导;对国民党的建议。‎ ‎(2)合作实现的过程:1921年马林与孙中山会晤,提出合作——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决定合作(三大的时间、地点、内容、评价等要掌握)——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同意与共产党合作(国民党一大应该从时间、地点、内容等方面掌握)。‎ ‎(3)合作的方针:党内合作。‎ 党内合作后,国民党的性质是什么?‎ ‎(4)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注意三个问题:A、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学材上的表格)B、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新三民主义体现了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实行的方法、手段和途径。C、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的关系(学材上有)。‎ ‎(5)合作的影响:统一战线的建立;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发展;扩大了中共的影响;为北伐提供了保障;黄埔军校的建立(从时间、特点、作用等角度把握)‎ ‎(6)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中共没有提出革命领导权的问题;国民党内部不统一,存在分裂的隐患。‎ ‎2、革命运动的兴起 ‎(1)标志:国民党一大后。(2)背景:列强卷土重来;军阀混战;国共合作;北京政变(略)(3)表现:1)孙中山北上、国民会议运动;2)五卅运动:A、概况:时间、原因、范围、主力军、首发地点、导火线、影响最大的——省港大罢工。B、上海五卅反帝运动:从领导、机构、条件、结果掌握。C、省港大罢工:1925―1926、地点、影响。D、五卅运动的意义:两个方面。3)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过程:两次东征—国民政府的建立—国民革命军的成立—统一两广。作用:为北伐提供条件 ‎3、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 ‎(1)北伐——反封建 ‎1)背景条件:帝国主义支持反动直系、奉系军阀联合,进攻冯玉祥,又准备南下进攻广州国民政府,国共合作——政治前提;黄埔军校——军事保障;五卅运动——群众基础;根据地的巩固——政治稳定的后方。2)目的、对象:略。3)过程:时间、革命中心的转移、两路北伐队伍进攻路线。4)胜利的原因:六个。(2)收回汉口、九江英国租界——反帝:背景——帝国主义干涉,制造惨案;注意:是国民政府收回的。‎ ‎4、革命运动的失败:(1)背景:帝国主义干涉;英美日派军舰到上海;制造南京惨案;国民党右派夺权;西山会议;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中共的退让——陈独秀、共产国际代表。(2)经过:两次政变是革命初步失败和最终失败的标志。(明确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谁的利益?国民党的性质有何变化?)(3)失败的原因、功绩、教训:原因分为主观、客观。功绩:两个方面。教训:“三个必须”。(4)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的比较:相似:失败的原因。性质;差异:所处革命阶段;领导阶级;目标不同;纲领不同;影响不同;群众基础不同等。‎ 三、中外关系:‎ ‎1、列强侵华: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镇压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五卅惨案;沙基惨案;万县惨案;一三惨案;南京惨案等。‎ ‎2、人民抗争探索:抗争——五四运动、大革命;探索——中共创建、国共合作等。‎ 四、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并存。‎ 单元五 国共十年对峙 一.经济方面: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显著。2、官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形成了四大家族。3、美国在华经济势力上升,冲击了日本在华的地位。4、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迅速。通过土地革命,形成了小农个体经济。并且为了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而进行了农业、工业的建设。‎ 二、政治方面:本单元的政治事件有两个:一是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一个是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红军被迫长征,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 ‎(一)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1、提出的背景:大革命失败,中共总结了三个必须作为自己的经验教训,但是革命斗争的重点仍然在城市。‎ ‎(1)城市中心道路的失败以及探索:1)南昌起义:从时间、领导人、部队名称、结局、意义(四个方面)、教训(城市中心道路的失败)。2)八七会议:从时间、地点、主持人、内容(五个)影响(三个)等方面复习。注意:八七会议影响中“新的出路”中的“新”的含义是什么?(土地革命、武装夺取政权、暴力革命、提出建立政权的主张等)。3)湘赣边秋收起义:明确其范围——全国;而湘赣边秋收起义规模影响最大——时间、领导人、部队名称、结果等方面把握。4)文家市会议:时间、地点(地图)、主持人、内容、影响(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5)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2)农村道路探索的初步胜利:指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从时间、1928年初;措施——游击战争、土地革命、工农政权、朱毛会师、红四军的建立。等方面掌握)正是综合了城市道路和农村道路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毛泽东创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2、理论的形成:(1)三本书:学材楷体字;(2)理论中提出的革命道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提出革命道路的依据:A、中国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B、大革命的影响,为军队、政权的建立提供了群众基础;C、全国规模形势是向前发展的(反帝反封的任务没有完成);D、相当力量的红军——必要条件;E、中共的正确领导——重要的条件;(4)理论前提、内容:前提——中共的领导;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5)评价: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3、理论的实践:三个方面。(1)武装斗争:A、1930年夏,建立根据地10多块,武装达到10 人。B、1930年底到1931年秋,面对敌人的“围剿”,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进行了三次反“围剿”,形成了毛泽东军事理论思想。C、1933年粉碎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D、1934年10月开始反对敌人的第五次反围剿但是失败。(2)土地革命:A、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B、土地革命的路线:1931年提出:内容、作用等。C、土地革命的作用:D、土地革命的实质目的:变更生产关系,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形式由一种土地私有到另外一种私有。(3)根据地建设:政权建设(略);经济建和(略)。‎ ‎(二)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背景、实质、表现(四围、五围、镇压国内民主活动和抗日活动等)‎ ‎2、中国共产党两次反“围剿”斗争:‎ 围剿 时间 围剿重心 中共指挥人 方针政策 结果 影响 四 ‎1933‎ 中央革命根据地 周恩来、朱德 学材小字 胜利 学材小字 五 ‎33.34‎ 中央苏区 博古、李德 冒险、保守 失败 长征 ‎2.红军长征:(1)原因:A、国民党反动派“围剿”;B、王明“左”倾的错误;C、为保存力量。(2)过程:“洒泪离别红瑞金,敌锁四道追人命。泽东建议群响应,强渡乌江占遵义。中央遵义扭时局,毛的领导得确立。会后红军忙整编,主席指挥赛神仙。四渡赤水过金沙,大渡河占泸定下。夹金雪山草地险,欢声笑语入甘陕。”(3)遵义会议:背景、时间、内容(四个)、作用(四个,4、提高了战斗力,为完成战略转移作了准备。)(4)长征意义:四个方面(主义长征精神)‎ 三、中外关系 ‎(一)日本侵华活动:1、九一八事变:(1)背景原因:四个方面——区别根本原因和历史原因的区别;(2)概况:时间,导火线等;(3)各方的态度:国民党反动派、中共、国际上、东北人民;(4)事件的影响:东三省沦陷;伪满洲国成立;中日矛盾上升;列强企图瓜分东北;冲击了华盛顿体系;抗日战争局部展开。2、占领热河省:1933年攻打山海关,何柱国抵抗失败,随后日占领热河省。3、侵略察哈尔:攻占多伦;4、侵略福建:与蒋介石镇压“中华共和国人民国民政府”;5、华北事变:略(记住中日民族矛盾升为主要矛盾)。‎ ‎(二)其它列强侵华:1、国联中列强妄图瓜分中国东北;2、干涉中国内政:略 ‎(三)国民政府政策: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华北事变后,抛弃华北政策——西安事变后,联共抗日。‎ ‎(四)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1、抗日民主运动兴起(特点:抗日反蒋)(1)中共抗日反蒋:抗日宣言——组织抗日武装——保卫察哈尔——《抗日停战协定》(2)东北人民:马占山抗日义勇军(3)爱国民主人士:1932年,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4)国民党爱国将领抗日反蒋:北方:冯玉祥;南方:李济深、蔡廷锴。2、抗日救亡运动高潮:(1)中共方面:1)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2)瓦窑堡会议:1935年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3)《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政治形势、中共当前的任务、中共的地位、作用等。4)领导一二·九运动:背景、口号(体现当时的主要矛盾)、影响(四个方面)。◆归纳角:近代史上促进中国人民觉悟的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大革命、一二·九运动等)5)西安和解。(2)民主人士:沈钧儒等发起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3)张杨国民党爱国将领——西安事变:从背景(五个)、目的、各种政治势力态度(日、英美、亲日派、亲英美派、中共等)、结果、影响(三个)。★拓展思维:一二·九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异同:相似:民族危机下的产物、学生是先锋、都有反日、抗议政府软弱;影响巨大等;差异:直接领导不同;影响不同;民族危机程度不同;成果不同等。◆国共十年对峙毛泽东的活动:挽救革命方面:A、八七会议上提出武装反蒋;B、秋收起义中,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C、三湾改编:党指挥枪;D、长征中与“左”倾斗争。探索革命道路方面:A、创建根据地;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提出;C、三次反围剿,初步形成军事思想;D、土地革命路线。抗日救国方面:A、确定方针、提出理论;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等。‎ 四、思想文化:1、中共“工农武装割据”思想;2、蒋介石不抵抗政策;3、“攘外必先安内”思想;4、中共抗日反蒋——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的思想。‎ 单元六 全面抗日八年(1937——1945年)‎ 一.经济方面:‎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区域可以分成三部分:东部的沦陷区;西南部的国统区;西北部的抗日根据地。‎ ‎(一)沦陷区经济:1、总方针、目的:总方针——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它的附庸经济;目的——以战养战。2、表现:(1)占耕地,低价收购农产品(2)工矿交通运输业:1)将重工业定为统制事业,日方控制2)轻工业,中日合办(3)金融业:占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建立银行、印军用票(4)苛捐杂税(5)掠夺劳动力 ‎(二)国统区经济:略 ‎(三)抗日根据地经济:1、“双减双交”政策:内容、作用。●与土地革命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有何不同?(承认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没有提出消灭地主阶级)根本原因(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2、大生产运动:目的、模范、作用(增加一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二、政治方面:‎ ‎(一)沦陷区的政治状况:1、日本“以华治华”政策——扶植汪精卫。(1)背景原因: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三个原因);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基于上述原因,日本调整战略方针,推行以华治华的政策。(2)新方针:抗日根据地、国民政府。(3)英美的态度:实行“绥靖政策”(4)结果:汪伪政权建立:两个时间:1938、1942;实质;各方态度——中共、国统区人民、华侨等。2、日伪的恐怖政策:华北:治安强化运动(并村、清查户口、良民证、保甲连坐等)。华中:清乡运动。‎ ‎(二)国统区的统治:‎ ‎1、五界五中全会。(背景、标志、路线、转向的原因)2、第一次反攻高潮:具体情况略。中共对策、军事进攻前,均是进攻后。3、皖南事变:1941年。(1)经过:(2)各方对事件的态度——中共:坚决回击(两个);民主人士:发起抗议运动;国际上:苏联斥责蒋介石、美英方对蒋介石)。(3)结果:两个方面。4、收回治外法权:1943年收回,1843年失去。(为了拉拢中国抗日)5、独裁统治:略。‎ ‎(三)抗日根据地的政治:‎ ‎1、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原则、政权建立的意义。2、中共七大:1945春天。背景、内容、(三个)作用(四个)。▲如何理解七大是中国民主革命中最重要的一次会议:A、肩负向国内民主革命转化的任务;B、中共更成熟;C、确定毛泽东为核心领导;D、统一全党的思想;E、意义重大。‎ 三、中外关系:主要是指日本全面侵华和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我们可以从中国抗日的三个阶段加以复习。‎ ‎(一)国共合作抗日:‎ ‎1、背景:两次事变(七七、八一三);2、合作实现的过程: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西安事变后,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中共、国民党政府的态度——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发表自卫宣言,中共改编军队——九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宣言,合作实现。3、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异同。‎ ‎(二)抗日的防御阶段:‎ ‎1、日侵略中国:(1)方针:速战速决;(2)史实: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进攻华北、华东、南京大屠杀、占领武汉、广州等地区。(3)结果: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2、国民党政府正面抗日:(1)方针、路线:方针——有攻有守;路线——片面抗战路线。(2)抗日史实:四次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3)结果:A、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B、都失败了(原因五个方面)。‎ ‎3、中共敌后抗日:(1)方针、路线:《论持久战》——持久方针;路线:1937年洛川会议——全面抗战路线;战术: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术;主战场:敌人后方(第一块记住);总后方:陕甘宁抗日根据地。(2)抗日史实: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平型关大捷;雁门关伏击;偷袭阳明堡机场等。(3)结果:打击日寇,促进相持阶段到来。‎ ‎(三)相持阶段:1、日本侵华:(1)新方针:(2)史实:沦陷区控制;1939-1940年,对华中、华南正面战场局部进攻;1944年,豫湘桂战役;从1941年开始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等。(3)结果:国统区——丧失近20万平方千米;根据地——造成困难局面。‎ ‎2、国民党正面战场:(1)方针政策(2)抗日史实:枣宜会战、豫湘桂战役。(3)结果:‎ ‎3、中共坚持抗日:(1)方针、战术、路线(学才有);(2)抗日史实:百团大战(从目的、时间、地域、评价等方面掌握)、反“扫荡”。(3)结果: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主战场。‎ ‎(四)反攻阶段:1、日本投降:原因、标志(投降书的正式签订)。2、国民党:抢占抗日胜利果实。3、中共:《对日寇最后一战》。‎ ‎(五)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意义——五个;原因——五个。★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结果不同的原因:国共合作;两个战场配合;群众基础;抗日进步性、正义性;正确的战略战术;国际援助;华侨支持等。‎ 四、思想文化方面:(一)沦陷区:奴化教育——学校(四个方面);社会;实质目的等。(二)抗日根据地:1942年整风运动(从目的、内容、作用、存在问题等方面掌握)‎ 单元七 人民解放战争 本单元分成四个时期:过渡时期1945年9月——1946年6月;防御阶段:1946年6月——1947年6月;反攻阶段:1947年6月——1948年9月;决战阶段:1948年9月——1949年10月。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1949年10月;人民解放战争:1946年6月——1950年6月。‎ 一.经济方面:1、解放区的经济;2、国统区的解决:崩溃、物价暴涨、货币贬值等。‎ 二、政治方面:此时期的政治情况指内战。‎ ‎(一)过渡阶段:1、特点:以政治斗争为主,军事斗争为辅。2、核心内容: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3、抗战后国内外形势:(1)国际上:A、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前言有三个),B、美国积极向全球扩张,力图控制中国称霸世界(扶蒋反共)。(2)国内:A、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B、蒋介石打出“和平建国”的旗号,实施独裁内战的方针,阴谋发动内战(原因,学材小字)C、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自由。4、重庆谈判:1945年8-10月。从目的、结果、协定的四项内容、意义(小字)等方面掌握。5、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核心问题、实质(是重庆谈判未解决问题的延续)、内容(五个)、意义(三个)。6、军事斗争: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解放区军民回击,有力地配合了重庆谈判。‎ ‎(二)防御阶段:1、内战爆发:1946年6月,明确爆发的标志。2、中共的指导思想、目标、作战方法:指导思想——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目标——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作战方法——运动战。此时期国民党对解放区进攻有两个阶段——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3、战果:全面阶段:1946年6——1947年3月,苏中七捷、莱芜战役、新开岭战役、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重点进攻:1947年3月——1947年6月,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孟良崮等战役,粉碎了敌人重点进攻,防御阶段结束。‎ ‎(三)反攻阶段:1947年6月——1948年9月。‎ ‎1、基本任务:外线反攻歼敌,内线收复失地。2、有利条件:A、防御阶段结束,敌我力量对比变化;B、土地改革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C、主动进攻,减轻解放区的压力;D、中原敌人防守弱,且地理位置重要等。3、外线、内线战事:(1)外线:三军呈现品字型挺进中原。作用(学材三个,4、减轻了解放区物力、财力的消耗。)(2)内线:主要是华北、东北、西北等解放区收复失地。4、反攻的意义:A、扭转全国战局;B、是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四)战略决战阶段:‎ ‎1、决战的背景条件:A、敌我力量对比变化;B、敌人重点防御;C、对东北举棋不定;D、解放区后方巩固,人民支持;E、军队士气不同。2、过程:三大决战(看学材后边的表格)3、决战胜利原因、作用:原因:A、人民群众大力支持;B、国统区地下党、群众的贡献;C、解放军英勇善战;D、中共正确的战略战术;E、国民政府腐败,军队士气低下等。作用:两个(空前、基本主力被消灭,奠定基础等)。‎ ‎(五)解放战争胜利:1、七届二中全会:(1)毛泽东报告内容:A、党的工作重心和工作中心;B、全国胜利的方针;C、基本政策、总任务;D、两个务必。(2)会议的意义。2、北平和谈:(1)背景:A、毛泽东提出“将革命进行到底”;B、蒋介石元旦“求和”声明;C、毛泽东提出和谈八个条件;D、李宗仁上台提出划江而治。(2)过程、结果:《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失败。(3)两次和谈的异同:略。3、解放战争胜利:渡江战役、占领南京。4、胜利的原因:国民党四个,中共五个。‎ 三、中美关系:扶蒋反共——扶李反共。‎ ‎▲知识简构:抗战后主要矛盾变化——争取和平民主——政治手段(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军事手段(防御阶段——全面、重点;反攻阶段——外线反攻歼敌、内线收复失地;决战阶段——三大战役。)——胜利(七届二中全会、北平和谈、渡江战役、胜利原因)。‎ 中国现代史 单元一 过渡时期的七年1949——1956年 中国现代史可以分成四个阶段: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革”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本单元是第一个时期,分成前后两个阶段:1949年——1952年时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时期;1953年——1956年,通过三大改造,人大召开,宪法制定,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一、经济方面:‎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从原因(三个)、表现等方面加以复习。‎ ‎(二)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 ‎1、土地改革:1950年6月——1952年底。(1)原因:新解放区没有进行土改,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2)目的:学材材料“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为工业化开辟道路。”(3)法律依据:《土地改革法》。(4)特殊政策: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作用:四个方面。(5)结果:1952年底,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基本完成。(6)作用:四个方面。‎ ‎2、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没收官僚资本是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饭官僚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没收的特点——比较完整地转化。作用:四个方面。‎ ‎3、稳定物价、统一财经:(1)稳定物价:原因(三个)、手段(两个)、作用(两个)。(2)统一财经:目的、三个结果、最终结果。(3)二者的关系:稳定为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统一是稳定的根本措施。‎ ‎4、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1)原因:四个,学材有两个,3、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4、无产阶级的核心任务决定的。(2)调整的核心内容:公私关系、劳资关系。(3)建国后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保存富农的政策——打击不法投机商人,稳定物价——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五反运动等。‎ ‎5、农村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劳模。‎ ‎6、城市民主、生产改革:‎ ‎7、恢复、发展情况:时间、表现、原因:A、人民努力工作;B、正确的政策;C、中共把恢复、发展经济作为工作中心;D、中共自身建设,发扬优良传统作风。作用: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三)经济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过渡时期总路线:(1)背景:人民政权巩固;抗美援朝胜利;国民经济根本好转。(2)目的:把中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3)核心内容:“一化三改”。‎ ‎2、“一五计划”:计划经济全面展开。(1)基本任务:(2)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A、基础薄弱;B、民族独立必然之举;C、苏联模式的影响;D、国际环境的影响。●先重工业:洋务运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第二次工业革命等;先轻工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等。‎ ‎3、三大改造——变更城乡生产关系。(1)农业、手工业改造:原因(小字)、方针、原则、方法、步骤(三步)。1955年加快速度,打破了原先的方针和原则。(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赎买政策(所有制的和平过渡;中共的创举)阶段——初级、高级、全行业。1955年达到高潮。‎ ‎4、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初级阶段:(1)标志:(2)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公有。(3)问题:‎ ‎(四)计划经济建设成就:1、表现:工业、农业、交通、生活水平等。2、原因:A、东北基础好;B、苏联帮助;C、人民的热情(劳模);D、资金保障;E、中共的正确领导;F、生产关系变更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等。‎ 二、政治方面:‎ ‎(一)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四个方面。‎ ‎(二)新中国的成立:1、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主要议题、内容(四个)、《共同纲领》内容、评价等。(如何理解《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规定了国家的性质。)‎ ‎2.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内容:两个;作用: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3、成立的意义:国内意义两个;国际上一个。‎ ‎(三)巩固政权的措施:1、基本解放全国:(1)追歼残匪:1950年6月基本完成。(2)和平解放西藏:1951年5月。 作用:大陆统一、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伟大成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政治基础。‎ ‎2、抗美援朝:1950.6-1953.7‎ 胜利的原因:A、经济有所改善;B、人口众多;C、苏联的援助;D、中方的正义性;E、美国战略重点在欧洲。作用:四个方面,学材上有。‎ ‎3、土地改革 ‎4、镇压反革命运动:1950-1951年。作用:A、秩序安宁;B、巩固了政权;C、配合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D、为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 ‎5、“三反”“五反”运动:1951年。‎ ‎(1)“三反”运动:范围——国家机关、企业;内容——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作用:教育……挽救……纯洁……抵制……。‎ ‎(2)“五反”运动:明确此次运动是在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后进行的。范围——私营企业;内容——反行贿、偷税漏税、偷工减料、盗骗国家财产、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等。作用:打退……打击了……教育……开始……监督……。‎ ‎(四)一届人大、宪法:‎1954年9月15日。1、一届人大:前提是什么?政协的地位有何变化?2、《宪法》内容、原则、作用。‎ 三、民族关系:1949-1956年。‎ ‎1、利用多种方式解放少数民族地区。(和平、武装斗争)‎ ‎2、旧中国各族状况:主要是经济落后。原因有历史的、地理的、旧的民族政策。‎ ‎3、新中国民族原则:三个、它们是层层深入的。‎ ‎4、跨入社会主义:1958年:政治上民主改革;经济上土地改革。‎ ‎5、民族间平等团结的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容、各自治区成立的时间),制度的作用。‎ 四、新中国的外交:1、国际环境:形成了新的格局;四个方面。最突出的特点。2、外交原则、内容、方针:原则——材料上有;内容——独立自主;方针——四个。3、外交新局面:(1)外交困境: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政策。(2)表现:A、与苏联等国建交;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作用);C、日内瓦会议;D、万隆会议(方针、作用、万隆精神——郑和)‎ 五、三个问题:‎ ‎1、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变更:1950年土地改革——互助合作——1953年改造。‎ ‎2、对城市生产关系的调整、变更:没收官僚资本——民主改革——三大改造。‎ ‎3、建国后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态度、政策:前面有。‎ 单元二 20年的探索1956——1976年 总说: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成,从此,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进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在此阶段,有政治方面的探索,也有经济方面的探索;有成功的探索,也有探索中的失误。‎ 这二十年的探索,主要是围绕着两个问题展开:一个是社会主义阶段下主要矛盾是什么?另一个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一、经济方面:‎ ‎(一)正确的经济探索:1、《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从目的、影响(小字,除了学材上的,还有“为‘八大’的召开和正确方针的制定作了准备”)2、中共“八大”——经济建设方针的制定,1956年秋,规定中国的性质、主要矛盾(实质)、主要任务、总任务、经济建设的方针、意义(共有四个)。3、八字方针1960年11月。背景、内容(“调整”什么呢?——工农轻重比例,也就是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4、七千人大会,1962年1月。成就(初步……;前后……大多数),结果(调整完成)5、周恩来调整政策:“文革”中,1971年。从背景、调整内容、结果等方面加以复习。6、邓小平全面调整:1975年。从开始领域、调整实质、结果等方面加以复习。7、20年成就:(1)前十年:表现:工业、农业、交通、高科技等;原因:中共正确领导;人民努力(劳模)等。(2)后十年:表现:工业、交通等;原因:学材上有。‎ ‎(二)错误的探索:‎ ‎1、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1958年。从目的(实现现代化)、内容、评价等方面复习。‎ ‎2、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1)原因:两个;(2)主要内容:(3)北戴河会议——推向高潮。(4)“左”倾四大标志;(5)影响:两个;(6)总评:学材有。‎ ‎3、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年。原因(三个)、表现(小字)。‎ ‎4、“文革”中经济动荡:1967、1968年。表现:机构……政策,制度……工人,干部……工农业总产值。‎ 二、政治方面:‎ ‎(一)正确探索:‎ ‎1、《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春。‎ 背景:三大改造后,敌我矛盾基本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凸显(罢工出现)。内容: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当前国家的政治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团结——批评——团结。作用:为整风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2.整风运动:‎1957年4月27日。‎ 内容:反官僚主义(执政党)、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目的:使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结果:提了不少好的建议,但是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乘机向中共、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进攻。比较:1942年整风运动与此次整风运动的比较(差异:所处时期不同;核心内容不同;目的不同;结果不同等)。‎ ‎3、反右派斗争:目的:分清大是大非,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特点:群众性。范围:全国范围。结果:扩大化了。‎ ‎4、二月抗争:1967年2月。略。‎ ‎5、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年9月。‎ ‎1969年4月1——24日九大,林彪被确定为毛泽东接班人,随后,加紧夺权。毛泽东进行回击,‎1971年9月13日外逃,飞机坠毁在蒙古共和国。影响:干部群众清醒,客观上宣告“文革”理论,实践上的失败。‎ ‎6、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1976年10月。‎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反对邓小平。四五运动——全国范围,北京最浩大。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粉碎: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领导粉碎。“文革”的评价、教训:(实事求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等)。‎ ‎(二)错误的探索:‎ ‎1、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原因:形势估计错误;人民内部矛盾当成敌我矛盾处理。影响:两个方面。‎ ‎2、“反右倾”斗争:北京、实质(“左”倾错误的发展)、范围(中共内部)、严重影响:(四个方面,阶级斗争深入到党内)。‎ ‎3、“文革”:导火线、开始标志、指挥机构、结束标志、评价、教训等。‎ 三、外交方面:‎ ‎(一)50、60年代外交形势:朝鲜战争后,中国希望美国从台湾海峡撤兵。美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发动侵越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同时,苏联也从北面威胁中国。‎ ‎(二)70年中国外交:‎ ‎1、中美关系缓和——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 ‎(1)原因:中方四个;美国两个。(2)过程: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发表公告——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上海《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全面正常化。(3)今天中美关系:台湾问题是关键。‎ ‎2、重返联合国:1971年10月。主要原因:第三世界的支持。‎ ‎3、中日关系缓和:1972年。(1)推动力;(2)影响;(3)现今中日关系:时冷时热,最终会走向缓和。‎ ‎4、三个世界的划分:中国外交义务。70年代初。‎ 四、国防建设:‎ ‎1、人民解放军任务:‎ ‎2、正规化建设:1949年10月开始。成立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合成军队组建;1955年义务兵役制;军衔制度。‎ ‎3、现代化建设:国防工业、国防科技为重点,1956年开始。‎ ‎4、革命化建设:提高政治素质(黄埔军校学生军的特点)。‎ ‎5、成果:‎ 知识结构:‎ 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全面建设(《论十大关系》:理论准备;中共“八大”:规模速度——正确:八字方针、七千人大会;失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矛盾——正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整风运动、反右派运动;失误: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反右倾”。)——“文革”(“左”倾错误;周恩来、邓小平和群众的抗争等)。‎ 单元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8年——2009年 总括:1976年,“文革”结束,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徘徊前进的局面,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局面,也就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局面。‎ 一、徘徊中前进的两年1976——1978年。‎ ‎(一)徘徊局面:略。‎ ‎(二)前进的局面:1、主要原因:1977年邓小平恢复工作、大力整顿。2、前进的具体表现:(1)教科文出现新面貌: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突出表现为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B、1977年底,恢复高考制度(与古代科举制度类比)。(2)经济恢复,有所发展:农业方面、工业方面、工人工资等。(3)思想方面: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A、原因:人民要求纠正“文革”错误;“两个凡是”错误方针。B、作用:“两种观点分正误,重立求是马义路。破除崇、教的束缚,解放思想奠基础。”‎ 二、政治方面:‎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1)背景:邓小平复出;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路线;“左”倾错误急需纠正;提出指导思想。(2)内容:五个。前两点重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四点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五点据顶恢复正确的组织路线。(3)意义:A、转折,完成……拨乱反正,……开端。B、进入新时期。C、基本路线思想……开始形成。D、第二代领导人集体形成。E、结束徘徊期。‎ ‎2、拨乱反正:此时期的拨乱反正工作涉及面很广,但是主要有两个方面:(1)组织路线拨乱反正:A、平反冤假错案:干部、民主人士、知识分子;刘少奇;为错划右派平凡(右倾何时平反?——七千人大会前后);B、调整、落实各种政策(小字有)。(2)历史问题拨乱反正: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 根本否定了“文革”‎ ‎3、十二大:1982年9月。(1)背景:A、工作重心转移;B、根本任务变化;C、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D、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为了把上述成果变化固定下来,有必要召开一次大会。(2)十二大:基本理论、意义:两个方面。‎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提出原因、内容(材料与民主革命胜利后经验加以比较)、作用(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等方面加以复习。‎ ‎5、十三大:1987年。初级阶段理论、基本路线、三步走战略。‎ ‎6、十四大:1992年。内容:A、90年代改革、建设任务;B、改革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高度评价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作用:为跨越新世纪做好了准备。‎ ‎7、十五大:1997年。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小字),作用:‎ ‎8、十六大:2002年,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9、十七大:2007年10月,提出科学发展观。‎ 三、经济方面:‎ ‎(一)经济体制改革(对内改革):‎ ‎1、实质目的: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改革的必要性:略(小字);‎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过程:人民公社体制——农业生产责任制(安徽、四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国范围、小字解说)——乡镇企业、非农产业。(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认识:土地公有——长期承包——农民获得生产、分配自主权——克服分配平均主义和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单一方式。(3)作用:两个方面。‎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5年。内容:单一公有制——公有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管理体制——间接、宏观。‎ ‎(二)对外开放:‎ ‎1、开放过程:1979年给广东、福建对外经济活动优惠政策——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开放新格局。‎ ‎2、开放内容:学材有。‎ ‎3、作用: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新旧中国开放的不同。‎ ‎(三)改革开放的成就:‎ ‎1、表现:农业、工业、对外贸易、科教文化、交通等(学材上地图)。‎ ‎2、原因:A、生产关系调整适应了生产力发展;B、国家正确方针政策(科教兴国);C、人民的努力: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E、资金的支持;F、国内外环境稳定等。‎ 四、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构想——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 ‎1、构想的形成: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叶剑英谈话——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2、“一国两制”含义:学材中,(注意:里面没有澳门)。‎ ‎3、作用:A、大胆创造性战略决策;B、是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 ‎(二)构想的成功运用:‎ ‎1、有利条件: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极大发展。‎ ‎2、两个声明的作用:解决问题;成功运用;提供范例。‎ ‎3、香港回归影响:四个方面。‎ ‎(三)海峡两岸交流:‎ ‎1、隔绝:1949年——1978年。‎ ‎2、交流:原因、交流内容等。‎ ‎3、问题:分裂势力,国际反华势力破坏。‎ ‎4、展望: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五、民族关系——共同繁荣:‎ ‎1、中央措施:支援;落实民族政策,改革开放。‎ ‎2、成果:农村、城市。‎ 六、外交关系:‎ ‎1、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学材从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2、“冷战”后中国外交:地位提高,成为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极”,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如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苏丹内战,环境问题、世界能源问题、阿富汗问题等。‎ 知识结构:“文革”结束——徘徊中前进(教科文、经济、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政治路线——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新格局——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一国两制”、新时期外交、民族关系,共同繁荣。组织路线——拨乱反正。‎ 世界近代史 单元一 手工工场时期的资本主义(14——18世纪末)‎ 本单元包括前两章的内容,第一章是第二章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也是一个新时期到来的准备阶段。‎ 一、经济方面——新航路开辟:‎ 本单元,将将情况如下: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但是自然经济仍是国民经济的主体。由于新航路开辟,欧洲出现了价格和商业革命,全球化趋势出现,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既然新航路的开辟对此时以及将来的经济影响巨大,我们经济方面重点复习它。‎ ‎1、新航路开辟的时间: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此时期被西方史学家成为“扩张的时代”。“发现的时代”“勘察的时代”。‎ ‎2、开辟原因和条件:‎ ‎(1)原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的要求;商业危机: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建立,使东西商路不畅;开辟动力:传播天主教(16世纪,利玛窦到中国明朝);思想准备: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传播,提供了思想准备。‎ ‎(2)条件:客观:生产力发展,知识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小字,五个方面);主观: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原因:A、中央集权完成;B、热衷传播天主教;C、地理位置优越;D、先进航海技术。)‎ ‎3、开辟的过程:结合学材上的表格、地图,明确以下几点。‎ l 开辟了哪些新航线?(到印度、美洲、环球航行三条)‎ l 都是哪些人做出了贡献?‎ l 西班牙支持开辟向西的航路,葡萄牙支持开辟向东的航路的原因。‎ ‎4、开辟的影响:‎ ‎(1)商业革命:三个方面。‎ ‎(2)价格革命:物价猛涨;欧洲此时有两次物价猛涨(一次是东西商路不畅,物品缺乏;一次是金银价值下降所致。)价格革命的影响: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封建主势力衰落;劳动人民日困。‎ 两次革命共同的作用:加速了封建制度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3)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4)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世界被发现。‎ ‎(5)欧洲一些国家开始殖民扩张。‎ 二、思想方面:‎ 随着资产阶级的经济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提高地位,必须解放人们的思想,其主要活动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一)文艺复兴:‎ ‎1、文艺复兴定义、实质、核心内容、评价。‎ ‎(1)定义:学材上(从时间、范围、领导阶级、目的等方面掌握)‎ ‎(2)实质:三句话: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兴起的标志;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3)社会思潮核心——人文主义。‎ 结合小字,理解人文主义的特点,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此时,人文主义侧重于反封建神学。‎ ‎(4)评价:正反两个方面。‎ ‎2、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1)原因:以学材为主,根本原因是第一条。‎ ‎(2)成就:分早期、鼎盛两个时期:早期——14、15世纪:文学——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艺术——乔托。鼎盛时期——15世纪后期、16世纪前半期;艺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思想——马基雅维利。‎ ‎3、西欧文艺复兴:(1)扩展到西欧的原因:三个;(2)成就:从英国、法国、德意志、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复习。‎ ‎4、文艺复兴时的科学:(1)原因:四个;(2)天文成就:托勒密——天主教的理论基础;波兰哥白尼——日心说;德意志开普勒——行星沿着椭圆的轨道运行;意大利伽利略——证明太阳中心说,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3)数学、物理学:小字有;(4)唯物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小字:培根、布鲁诺。(后来教皇向其道歉)。‎ ‎(二)欧洲启蒙运动:‎ ‎1、启蒙运动兴起:(1)时间、原因:17、18世纪;原因:西欧国家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西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封建制度成为资产阶级发展的障碍;自然科学的进步,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文艺复兴的影响等。(2)实质、核心内容:以学材为主。‎ ‎2、英国的启蒙运动:欧洲启蒙运动最早兴起于英国,贡献最为突出的就是两个人:(1)霍布斯:其思想的特点、主张(三个)、代表作品等(2)洛克:主张(两个)。‎ ‎3、法国的启蒙运动:‎ ‎(1)伏尔泰:主张(两个);(2)孟德斯鸠:观点(三个)、核心内容、作品。(3)卢梭:主要观点三个、代表作。(4)百科全书派:观点、影响(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 ‎4、影响:学材为主。‎ ‎(三)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相似:背景(资本主义产生或发展)、性质(资本主义)、影响(学材上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实质等。‎ 差异:具体背景不同;指导思想;内容;宣传方式;深远影响等。‎ 三、政治方面:‎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不断壮大的资产阶级展开了积极的政治斗争。主要是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由于各国革命都只是完成框架任务,因此我们把此时期革命称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本单元有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进行了革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1)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城市——手工工场的建立、发展(原因学材上有);农村——资本主义牧场、农场的出现,雇佣关系的形成(圈地运动推动)▲比较英国法国革命中对土地问题解决的不同途径以及影响。(英国:圈地运动,农民土地分离,土地集中,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国内市场。法国:土地分成小块售给农民。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但是阻碍了法国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2)领导阶级形成:城市:新兴资产阶级;农村:新贵族。(3)封建王朝的阻碍:(都铎王朝——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斯图亚特王朝——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表现有哪些?)(4)议会中形成反对派:实质上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新贵族间的矛盾。‎ ‎2、简单过程:(1)导火线——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2)开始的标志——1640年11月议会的召开(为什么这是开始呢?要求限制王权)(3)内战时期——1642年到1648年,两支军队、两个根据地、两个战役、一个结果 。(4)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时期):1648——1660年,政权特点:表面共和,实际是个人军事独裁。政权实质: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从措施的内容可以看到。(5)王朝复辟时期:1660——1688年,最终结果如何?(6)光荣革命:1688年,为什么称为“光荣革命”(没有流血,利用和平方式完成了反封建的任务)标志着英国革命的结束。‎ ‎3、君主立宪制(议会民主制)形成: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 1689年。‎ ‎4、革命的历史意义: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加以掌握。‎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合、曲折发展、借用了宗教外衣等。‎ ‎(二)美国的建立:‎ ‎1、背景和原因:(1)背景:政治:移民涌入,政治制度相对民主;经济:经济形式多种多样,资本主义经济居于主流。(2)原因:A、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共同地域、共同市场、共同语言、共同心理等)B、启蒙思想的传播(三个人的作用——潘恩)C、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独立性增强)D、领导阶级的形成(工商业资产阶级、种植园奴隶主)E、英国压制北美经济发展F、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1773年。‎ ‎2、过程:爆发的标志(1775年4月)——第二届大陆会议(1775年5月建军、建国)——转折(1777年)——胜利(1781年)——英国承认(1783年)。‎ ‎3、共和政体的建立:这与美国宪法与联邦政府的建立有关。(1)1787年宪法:从目的、内容、评价等方面复习。(2)联邦政府的建立:1789年。‎ ‎4、独立的意义:略 ‎5、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A、资产阶级于共同利益者联合领导革命;B、任务是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C、人民积极参加革命,但是程度不同;D、曲折;E、使资本主义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 ‎(三)法国大革命(1789——1794)和拿破仑帝国(1804——1815)‎ ‎1、大革命爆发:(1)原因:A、阶级矛盾;B、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封建专制制度阻碍;C、启蒙思想作了思想准备;D、财政危机;E、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2)导火线、标志:1789年三级会议召开是导火线,攻占巴士底监狱是标志(夺权)。‎ ‎2、第一阶段(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1)时间:1789——1792年(2)领导阶层:大资产阶级、自由派贵族(3)领导机构:制宪议会、立法议会。(4)成果:八月法令、《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等。(5)失权:原因、过程。‎ ‎3、第二阶段:(吉伦特派统治时期):(1)时间:1792——1793年(2)领导阶层:工商业大资产阶级(3)领导机构:立法议会、国民议会(4)成果:新的土地法、瓦尔密大捷(性质)、国民公会成立、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等(5)失权:原因、标志等。‎ ‎4、第三阶段:(雅各宾派统治时期):(1)时间:1793——1794年(2)领导阶层:中小资产阶级(3)领导机构:国民公会(4)措施成果:经济上摧毁封建制度、恐怖政策——政治、经济上;军事措施等(5)失权:原因(内部纷争,哪一派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热月政变 ‎5、大革命的意义:略 ‎6、热月党人执政府阶段:1794——1804年,从措施、评价(正方两个方面)失权等方面加以复习。‎ ‎7、拿破仑帝国:1804——1814年。内外政策、结局、评价等。‎ ‎(四)拉美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略 四、国际关系:本单元的国际关系主要是西欧强国的殖民扩张和一些地区的反侵略斗争。‎ ‎(一)早期殖民扩张:此时期主要是指西班牙、葡萄牙,还包括荷兰和英国等。‎ ‎1、西葡扩张的情况:从控制航线、在美洲、非洲、亚洲占有情况、特点(葡萄牙:学材由;西班牙:占有全境、种族灭绝、直接掠夺等)、共同点(掠夺财富)等方面加以复习。‎ ‎2、影响:对殖民地、对欧洲、对世界形势的影响三个方面加以复习。‎ ‎(二)北美反英国的殖民统治——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独立。‎ ‎(三)拉美独立:‎ ‎1、原因、条件:根本原因——西葡殖民统治(政治、经济、掠夺财富、经济政策等)历史条件:学材有四个方面。‎ ‎2、简单情况:1804年,海地摆脱了法国而独立,是拉美独立的第一国。西班牙属拉美独立分成两个阶段:墨西哥——伊达尔哥;南美——玻利瓦尔、圣马丁。葡萄牙属拉美独立:1822年巴西独立。‎ ‎3、胜利的原因:良好的国际环境、人民合力斗争、优秀领导、启蒙思想的影响。‎ ‎4、历史意义:三个方面。‎ ‎5、北美、拉美独立的异同:相似:A、根本原因、思想基础;B、直接目的;C、结果(独立);D、革命斗争形式;E、革命有双重性质(民族独立、资产阶级革命)。差异:A、斗争对象;B、领导阶级不同;C、发展前途;D、形成的政治格局不同(北美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拉美形成了不同的国家。)‎ ‎6、北美、拉美形成不同政治格局的原因:‎ 北美:宗主国是资本主义国家;领导阶级形成;初步形成统一的市场;统一民族形成;有独立的领导机构和旗帜。‎ 拉美:宗主国是封建国家;资产阶级不是领导阶级;没有统一的市场;没有统一的民族形成;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和领导人;没有统一的革命纲领等。‎ 五、主要矛盾:14——16世纪:地主与农民;17中——18末:资产阶级于地主阶级。‎ 单元二 蒸汽时代的世界(18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 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展开,人类进入了使用机器生产的“蒸汽时代”,生产力有了极大地发展,从而激发了政治领域中的三股进步思潮——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在此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一、经济方面:‎ ‎(一)英国工业革命:‎ ‎1、定义:从时间、工具的变化、最大的直接作用(促进生产力发展)、不是一个国家,而是由英国开始,扩展到其他国家的等方面加以复习。‎ ‎2、前提、条件: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条件:A、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圈地运动等;B、市场:海外贸易、殖民掠夺、殖民战争、圈地运动等;C、劳动力:圈地运动;D、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思考上述条件中哪一个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条件?(市场)‎ ‎3、简单过程:‎ ‎1765年的“珍妮纺纱机” 采煤 ‎(骡机、水利织布机等) 冶金 ‎ 动力(蒸汽)‎ ‎ 新的生产组织(工厂)‎ ‎ 形式形成 ‎ 机器 交通运输 ‎ 生产 (汽船、机车)‎ ‎◆工厂与手工工场的比较:(同:雇工生产;差异:工具、效率、生产状况——集中、分散。)‎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用机器生产机器。‎ ‎(二)工业革命的扩展:‎ ‎1、扩展的路线:18世纪末英国——欧洲大陆、北美——世界其他地区。‎ ‎2、情况:从国家、时间、不利因素、有利因素、成果等方面加以复习。‎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十个方面要记牢。‎ l ‎“统治基础”是指政治、经济方面。‎ l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与手工工场时期的重商主义相对而言。‎ l 为什么不叫“工业无产阶级”?(手工工场时期的工人不叫无产阶级,他们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如工具等)‎ l 东方从属于西方是“形成”而不是“刚刚开始”。‎ ‎(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时间、标志:19世纪中后期。1857年美国开始,引发了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2、原因:四个。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增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实力”。‎ ‎3、核心国家:英国(学材上有地图,小字必须看。)‎ ‎4、影响:从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地(两个)、全世界等三个方面理解掌握。‎ 二、政治方面:本单元突出的政治状况就是在工业革命影响下所形成的三股政治运动。它们分别是以资本主义革命、改革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运动;以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以亚洲革命风暴为代表的民族主义运动。其中自由主义运动是核心的政治活动。‎ ‎(一)社会主义运动:‎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诞生的条件: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经济危机、阶级矛盾尖锐)——社会环境;独立的工人运动兴起——阶级基础(原先附属于资产阶级运动);三大思想成果——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无产阶级政党的创立等。(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作用:促进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蓬勃发展。‎ ‎2、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有两个表现。(1)第一国际成立:从条件(三个)时间(1864年)、作用(理解“新”的含义——有组织的运动)(2)巴黎公社:背景——国际: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的推动。国内:工人队伍的壮大、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时间——‎1871年3月18日至5月底。措施——政权建设、社会经济方面(体现政权性质的具体表现)。影响——四个方面(了解就行)。‎ ‎(二)自由主义政治运动:‎ 这主要是指工业革命后形成的工业资产阶级为了工业资本的发展开辟道路而进行的各种革命和改革运动。如1848年革命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 重点是后者:‎ ‎1、俄国1861年改革:(1)原因:从国内外、主观四个方面加以复习。(2)内容:分成政治、经济两个方面。(3)评价:积极——(理解为什么会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市场、资金)消极——(理解不彻底的表现——经济: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政治:沙皇专制、地主阶级掌权。)‎ ‎2、美国内战——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原因:A、领土扩张(提供市场、资源、没有劳动力的扩大)B、西进运动(作用:理解如何有利于经济的发展?)C、南北矛盾(市场、原料、劳动力。理解双方焦点为何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因为奴隶制的存废关系到劳动力、市场、原料、掌控国家政权等问题。)D、废奴运动高涨;E、林肯当选总统——导火线。(2)简单过程:A、开始:1861年南方挑起战争;B、战初:南方胜利、北方失败;C、措施:《宅地法》——改变了土地所有制,解决了部分东部失业问题,有利于西进运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为北方提供了大量兵源。扩充兵力,调整部署。D、转折: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北方获得了战争的主动权。E、胜利:1865年。(3)胜利的原因:A、北方维护统一的行为时正义的;B、北方实力相对强大;C、正确的政策;D、人民的支持等。(4)评价:以学材为主。(5)两次美国历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起因——都是为了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都是打击的对象不同;性质——都是资本主义革命性质的,但是前者有民族解放的性质;阶段——前者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后者处于机器工业阶段;影响——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程度不同(一个迅速发展;一个利于美国经济起飞)。‎ ‎3、德意志的统一:‎ ‎(1)历史条件:从必然性(两个)可能性(六个方面)加以复习。(领导统一的阶级不是资产阶级而是容克地主)(2)简单过程:通过几个时间加以掌握:1864年、1866年、1870年三次王朝战争。1867年的北德意志同盟,统一了北部。1871年威廉一世称为皇帝,德意志统一完成。◆上册书中提到的重要战役——纳西比、马斯顿荒原、瓦尔密、滑铁卢、莱比锡、萨拉托加、阿亚库巧、色当、萨多瓦,还有后边的许多战役。(3)评价:从积极、消极两个方面加以评价。‎ ‎4、意大利统一:(1)历史条件:必然、可能两个方面。(2)过程:1859年、1860年、1861年,70年代初完成统一。(3)评价:略。▲德意志、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相似——根本原因、主要统一道路、都有一个中心国家和核心人物、都派出了法国、奥地利的干扰、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差异——具体道路不同、性质不同、是否借助外来力量。‎ ‎5、日本明治维新。‎ ‎(1)社会背景:经济: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发展;政治:幕府统治下的社会矛盾尖锐——农民与幕府矛盾、新兴地主与幕府矛盾、中下级武士与将军的矛盾、大和民族与列强的矛盾等。(2)武装倒幕:从几个时间加以掌握。1867年,倒幕派组成政府;1868年政府军队打败幕府军队,推翻了幕府统治。(3)明治维新:时间——1868年至70年代;目的——巩固新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建立近代化国家等;措施——A、政治方面:具体有两个方面(理解这些措施如何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 未定的政治环境、变更生产关系、劳动力、市场等。)B、经济方面:两个方面(农村和城市)。理解这些措施如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变更了旧的生产关系、提供了资金、国内外市场、技术、交通等,尤其是学材中的几幅图片应该有足够的重视。)C、军事方面:理解这些措施如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抵抗了外敌、使外部环境相对安定、对外侵略,从而开展了国外市场和掠夺原料、保证了兵源等。D、文教方面:理解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提出了旧思想、培养了大量人才,发展了科技等。(4)成功的原因:学材上有,四个方面。(5)评价:正反两个方面,以学材为主。(6)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异同:相似——背景相似(民族危机学西方)、目的相似(求强求富振家邦)、影响部分相似(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建立近代企业、新式军队、学堂等);差异——结果不同(一成功一失败)。(7)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异同:差异——背景(日本封建势力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国封建势力强,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领导力量(日本为倒幕派强大;中国维新派实力弱小)、具体措施(日本的全面有效;中国没有全面推行)、国际环境(日本有利;中国被瓜分,不利)。‎ ‎6、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的不同和原因:A、所处时代不同(一个是工场手工业时期;一个是大机器时代)B、领导力量不同(一个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一个是工业资产阶级和贵族)C、斗争方式不同(一个是暴力方式;一个是多种方式综合运用——暴力和改革方式并存)D、结果不同(一个是曲折幼稚;一个是顺利成熟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思想水平不同;阶级力量对比不同等。‎ ‎(三)民族解放运动 ‎1、亚洲革命风暴:(1)历史背景:三个方面;(2)主要事件:有五次,后三次是定点。(3)特点:双重性;范围广;无先进阶级领导;广大人民积极参加;指导思想落后;宗教色彩浓厚等。(4)作用:学材上有。‎ ‎2、印度民族大起义:从原因、经过、性质、影响等方面加以复习,作为次重点复习。‎ 三、国际关系:(一)工业革命后列强的扩张:1、背景原因:三个方面;2、扩张的情况:略;(二)民族抗争:略。‎ 四、主要矛盾:工业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金融贵族间的矛盾。‎ ‎●知识简构:‎ 工业革命(英国扩展到他国和地区) 机器大生产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状况变化: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发展;资本主义革命和改革——调整或变更了生产关系;资本主义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 单元三 电气时代的世界(19世纪70年——1917年)‎ 一、经济方面:‎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前提条件: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初步确立。条件——科学(电磁学、化学生物学成就)、资本(殖民掠夺、机器生产)、市场(国内、国外)、劳动力、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等。2、发明以及影响:(1)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西门子发明发电机,70年代可以发电机问世,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等。影响:A、电力成为二次新能源;B、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C、有利于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兴起。(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发明:煤气、汽油内燃机、柴油机、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影响:A、解决了交通工具发动机的问题;B、促进了汽车、飞机等制造业的发展、兴起;C、促进了石油工业发展、石油成为新能源。(3)电讯事业的发展: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的无线电报等。影响:A、可以迅速传递信息;B、加强世界各地经济、政治、文化的联系。(4)化学工业的建立:发明:煤炭中提出氨、苯、染料等、炸药、改良无烟火药、塑料、人造纤维等。影响:A、促进军事工业发展;B、工业原料大大增加;C、丰富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等。‎ ‎ 除上述之外还有对原有工业部门的技术改造,如冶金、机械制造业、造船业等。钢铁工业最为明显,成为建筑材料。3、特点:学材有。4、影响:(1)垄断组织的形成;(2)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3)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变化(重工业比重增大)(4)经济思想变化,国家干预经济思想出现;(5)资本主义制度趋向完善;(6)经济格局变化;(7)国际格局变化。5、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略。‎ ‎(二)垄断组织:1、原因过程:‎ 第二次工业革命 ‎ 生产社会化(生产集中)‎ ‎ 加强 生产力发展 到一定 垄 大企业达成 垄断 ‎ 程度 断 产量价格市场 组织 ‎ 技术创新 等方面的协议 ‎ 企业间竞争(资本集中)‎ 流通领域的有卡特尔、辛迪加;生产流通领域的有托拉斯。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2、评价:学材有。‎ ‎(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1、发展的特点:高速、发展不平衡。2、美国德国的情况:从两国发展表现、原因、特征加以复习。★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和启示:原因:政治稳定、国内市场、资金技术、资源、对外关系等。启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应该寻求政治稳定,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充足的资金和资源,重视高新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稳定的国际环境等。3、英国法国的情况:从两国经济发展状况、原因、特征入手加以掌握。4、俄国日本的情况:从两国经济发展状况、原因、特征加以掌握。◆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改革、对外扩张、工业革命、政府支持等)。明确日本对外侵略的过程:(1876——1894——1905——1910)以及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市场、资金、转嫁国内矛盾等)。日本经济的两次崛起(从时间、状况、原因等)‎ 二、政治方面:‎ ‎(一)自由主义运动:此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民主制度日益完善,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政治发展不平衡(A、民主化程度不同;B、占有殖民地的面积不同)。‎ ‎(二)民族主义运动——亚洲觉醒:从含义(反帝反封、民族民主运动)、标志、原因(两个方面)主要事件、作用、亚洲革命风暴与亚洲觉醒的比较。‎ ‎(三)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列宁主义诞生。‎ ‎1、原因条件:物质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级基础、组织基础、思想基础、列宁的个人努力等。2、诞生:标志、布尔什维主义的出现。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标志:1903年二大召开。‎ 三、国际关系:(一)列强瓜分世界:1、原因:A、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增强;B、原料市场投资场所。2、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1)组成:资本主义政治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2)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而确立。(3)形成过程:三个阶段。4、评价;积极、消极两个方面。‎ ‎(二)民族解放运动:有亚洲、非洲、拉美人民的斗争。‎ ‎(三)一战:1、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列强间的矛盾:注意:矛盾根源——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实质目的——争夺霸权、殖民地。具体矛盾:三对,最主要的是英德矛盾(表现在——欧洲商品市场、殖民地、海上霸权上等)。(2)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三国同盟:1879——1882年;三国协约:1892——1904——1907年。(3)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2、具体情况:从开始、性质、三个阶段、影响等方面加以复习。▲美国参加一战的原因(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战争准备等方面)3、一战给中国带来的影响:(1)为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无产阶级壮大。(2)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企图独占中国。(3)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民族意识增强。(4)巴黎和会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四、主要矛盾:列强间的矛盾。‎ ‎●知识简构:第二次工业革命(前提条件、表现、特点、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调整生产关系——经济不平衡、政治发展不平衡;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 世界现代史 单元一 一战后世界风雨二十七年(1918——1945年)‎ ‎ 一战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迅速,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建设成就斐然;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重新划分世界,形成了“凡——华体系”,世界暂时稳定,但是,经济危机带来了世界的动荡,政治、经济日趋不平衡,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以及人民的共同努力,二战胜利结束。‎ ‎ 一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两次,第一次没有在考试范围,第二次是20世纪30年代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 一、经济方面:‎ ‎(一)社会主义经济方面:主要指俄国十月革命后到二战前的经济,虽然个别时期不是社会主义经济,为了我们复习方便,我也把它们归纳到此处。‎ ‎1、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经济措施:从城市、农村两个方面复习。注意:主要是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城市:公有制为主体。农村 :是农民个体私有制经济。‎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内容(五个)、评价(积极、消极)、首要目的(集中全国力量保障军事胜利)、最终目的(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 ‎3、新经济政策:‎ 首先明确“新”的含义: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其次从背景(战祸、天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危害、政治危机)、标志、要点(四个方面)、评价(略)等方面掌握。‎ 思维训练营:‎ l 新经济政策下,苏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有哪些?(农民个体私有制、国有、私人占有、外资占有等)‎ l 苏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三大改造的本质差别是什么?(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l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苏俄采取何种途径向社会主义过渡呢?(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 ‎4、苏联的经济建设:(1)背景:七个方面(2)工业化:从方针、特点、成就等方面加以复习。(3)农业化:从方针、特点(行政手段)、评价(积极三个方面、消极)等方面加以复习。(4)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比例失调;生活受影响;农民积极性不高(中国农民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也不高,后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逐渐提高)5、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间:1936年(中国长征胜利)标志、特点(小字)。‎ ‎(二)资本主义经济方面:1、经济大危机:(1)原因:根本原因、人民贫困、分期付款——造成生产与市场矛盾尖锐、股票投机、自由放任政策等。(2)标志、扩展:1929年10月,华尔街股市崩盘。扩展:从行业、地域两个方面加以复习。(3)危机特征: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等。(4)影响:三个方面:资本主义世界、世界局势、对中国的影响等。2、罗斯福新政:(1)“新”的含义:政府全面干预经济。(2)主要内容:五个方面+直接救济(学材上的图片)。(3)评价:消极、积极(四个方面),以积极为主。(4)成功的原因:(资本主义发展要求、国情、民主传统、借鉴苏联计划经济的经验、潮流)。‎ ‎○资本主义中有计划,社会主义中也有 ,计划和市场只是一种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二、政治方面:‎ ‎(一)社会主义运动方面:1、十月革命:时间——1917年11月。背景——A、资本主义迅速发展;B、垄断组织作用大;C、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D、无产阶级革命的优势——主观的。E、“一战”造成社会矛盾尖锐。准备——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事件、十月会议。意义——五个方面;特点——四个(笔记上有)。政权巩固——‎ 形势、措施(革命后的政治、经济;对外措施、军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果。2、苏联的建立:背景(新经济政策)、时间(1922年)、巩固(1924年宪法,向社会主义过渡完成第一步)。3、政治建设:(1)背景:(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实现,公有制占支配地位)(2)苏联新宪法:时间、国体、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意义等。(3)两种体制:形成的标志(宪法颁布)、对两种体制的评价。联系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农村——城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个人崇拜——失误:从原因、确立的标志等方面加以复习。(5)大清洗运动:产生的原因(斯大林体制)、影响。联想中国的“文革”4、共产国际七大: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复习。‎ ‎(二)资本主义政治:“一战”后,经过“凡——华体系”的调整,资本主义政治相对稳定。但是经过大危机,各国政局不稳,世界局势动荡,最为突出的就是德国、日本法西斯通知的建立。‎ ‎1、德国法西斯专政统治的建立:(1)原因:经济危机影响;骗取社会支持、硬的军队、统治阶级支持、历史原因、战胜国的掠夺、工人运动的软弱等。(2)建立的标志:1933年1月希特勒就任总理,纳粹党掌握了国家政权,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3)德国内外政策:从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掌握。●思考上述措施能否缓解德国的经济危机?2、日本法西斯专政统治的建立:从原因、标志、内外政策等方面加以复习。▲德国日本法西斯专政统治的异同:相似:时机、垄断资产阶级、军队支持;对外侵占市场;国家干预经济;大量封建残余的保留等。区别:四个方面(笔记上有)。●美国与德日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从历史传统、凡——华体系的影响、经济状况、法西斯势力的强弱、领导者个人素质等角度复习。‎ ‎(三)民族解放运动:此时期民族解放运动分布范围广,亚洲、非洲、欧洲皆有,各国反抗的共同敌人就是法西斯国家。‎ ‎1、法西斯国家扩张的目的:转移国内矛盾、争夺世界霸权、占有更多的殖民地。2、埃塞俄比亚抗意:1935年10月(中国长征)——1941年。明确列强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政策:英法——绥靖政策(表现);美国——中立政策(实质)。3、中国朝鲜抗日活动:略。4、西班牙内战:起因——民主力量对抗国内法西斯力量的结果。各国的政策:德意——公开干涉、内战转为反法西斯的民族战争;英法美——不干涉政策(实质是绥靖政策);苏联等进步力量——援助。结果:失败。5、此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范围广、发对法西斯的侵略。‎ 三、国际关系:(一)列强干涉苏俄:学材4页。(二)“凡——华体系”:这是一战后,列强重新分割世界后形成的一种格局,具体分为两部分: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体系 确立的会议 ‎1919年巴黎和会 ‎1921-1922华盛顿会议 与会国 战胜国与战败国 战胜国 中心议题 德国问题 中国问题 具体性质 分赃 争霸 体系构成 对德、奥、保、匈、土和约 四、五、九 涉及的地域 欧洲、中东、非洲 亚太地区 维护工具 国联(时间、总部、内容、评价—强国利用;世界政治全球化的反映。)‎ 作用 四个方面 五个方面 存在的矛盾 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间;列强与殖民地间的矛盾 战胜国间;中国与列强(尤其是日本)‎ 瓦解的标志 德国侵占波兰 日本偷袭珍珠港 对中国的影响 五四运动 收回山东;国民大革命运动。‎ ‎(三)反法西斯民族解放运动:略。‎ ‎(四)二战:1939——1945年。1、原因:根本原因(矛盾)、经济危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矛盾激化的结果;绥靖政策;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反法西斯阵线弱小;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酝酿:(1)德日意对外侵略: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日本侵华;德意侵略西班牙;德国占有奥地利等。(2)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3)苏联“中立自保”《苏德互不侵犯条约》。3、经过:(1)爆发: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2)西线形势:德国进攻占领北欧、西欧诸国,攻灭法国,进攻英国。(3)扩大: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原因时间标志影响。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时间、过程、作用等。(4)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至1943年;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阿拉曼战役——1942年10月。(5)胜利:1943年意大利投降;1944年第二战场开辟;1945年德国投降;1945年8月日本投降。(6)关键的四次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5、性质:反法西斯正义战争。6、影响:六个方面。7、胜利的原因:反法西斯战争进步性;反法西斯同盟是保证;同盟国间团结协作、互相支援配合;轴心国力量分散,处于同盟国的包围之中。‎ ‎●知识简构:‎ ‎ 向社义 政治 ‎ 苏(俄):夺权-巩固--过 渡—建设 经济—社义制确立—问题 一战 社义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共产国际七大召开 反法西斯 ‎ 同盟 以后 民族解放:亚欧非等地反法西斯侵略 ‎ 德日专政—扩张 胜利 ‎ 资义:凡—华体系—稳定—大危机 矛盾—二战 ‎ 美英法民主—绥靖 ?‎ 单元二 二战后的世界1945——2010年 一、经济方面:‎ ‎(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 ‎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 ‎(1)二战后初期苏联经济:四五计划:时间——‎ ‎1946至1950年。成就:可以从工业、农业、国防、高科技等方面加以掌握。原因:国家重视、人民的努力等。存在的问题:从国家体制、政治生活、思想文化等方面加以复习。‎ ‎(2)赫鲁晓夫时期:进行了经济改革,重点在农业,取得了一些成效,最终失败(原因)‎ ‎(3)勃列日涅夫时期:同时进行了经济改革,但是重点放到了工业方面,军备力量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是,最终也是以失败告终。(原因)‎ ‎(4)戈尔巴乔夫时期:经济领域的改革困难重重。‎ ‎2、东欧各国的经济:‎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效法苏联而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为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保障。从50年代中期开始,各国纷纷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探索一条符合本国实际的经济发展道路,有的国家成功,有的失误,为80年的巨变埋下了隐患。具体情况略。‎ ‎3、中国不同时期的经济:‎ ‎1949——1952年是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1953——1957年制订了“一五”计划,开始建设成果显著。1956——1966年经济建设曲折发展;1966——1976年,政治运动波及到经济领域,经济发展受阻;1978——1992年,城乡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成果显著。1992年至今,努力建成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 ‎1、美国:‎ 分成五个时期,每个时期从特征、原因、状况或成果等方面加以复习。‎ ‎2、西欧:‎ ‎(1)西欧经济状况及原因:50年代初恢复——50、60年代发展迅速,经济走向联合。原因:从四个方面加以复习,学材上有。‎ ‎(2)联邦德国:从特点、原因、具体表现入手复习。‎ ‎(3)欧共体的建立:时间、原因(三个)、主要目标、影响(三个)。‎ ‎3、日本:从原因(六个方面)、表现、影响等方面加以复习。‎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A含义: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的有机结合;‎ B原因:五个方面;‎ C、过程:二工时产生,罗斯福运用,二战后广泛运用;‎ D、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E、特征:国家极大地干预经济发展。‎ F、评价:学材小字。‎ G、1973难经济危机表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节作用削弱;‎ H、80年代被“华盛顿共识”提倡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所取代。‎ ‎5、资本主义经济的四次快速发展时期:‎ A、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 B、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20世纪20年代;‎ D、20世纪50——70年代。‎ ‎(三)第三世界的经济——亚洲经济:‎ ‎1、特点:发展迅速并且不平衡。‎ ‎2、东亚和东南亚经济的发展:‎ ‎(1)发展的原因:“独立之后抓条鱼”。‎ ‎(2)结果:20世纪70、80年代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实现了工业化。‎ ‎(3)新加坡经济发展措施:三个方面:尤其是第一点必须结合小字加以说明。‎ ‎(4)韩国发展经济的措施:三个方面:先工业后农业,然后工业反哺农业。‎ ‎(5)泰国、马来西亚发展经济的措施:四个方面。‎ ‎(6)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略。‎ ‎3、南亚印度经济:措施: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成绩:工业、农业、科学技术等。‎ ‎4、西亚经济发展:‎ ‎(1)状况:三个不同一个特点。‎ ‎(2)产油国的政策:60年代走向联合(石油输出国组织);70年代发展经济——三个方面。(3)存在的问题和战争:问题:贫富差距大,穷国与富国矛盾大。战争:两伊战争。‎ ‎(四)冷战后的世界经济发展:‎ ‎1、经济全球化:(1)定义(2)主要原因:(六个方面)(3)评价:四个方面。(4)具体表现:世界贸易组织。‎ ‎2、经济区域化:(1)三个典型组织:明确三个组织的功能(性质)(2)作用:促成经济多极化格局。(3)评价:学材为主,积极为主。(4)与全球化的关系:两个方面。‎ ‎3、知识经济——动力:原因、时间、作用(两个方面)。‎ ‎4、可持续发展战略——新理念:含义、原因。‎ ‎5、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认可膨胀、生态不平衡、沙漠化、淡水缺乏、环境污染、气候恶化、恐怖主义、毒品贩运、艾滋病等。‎ 二、政治方面:(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情况:1、苏联历史上三次改革:‎ 名称 时间 侧重点 结果 启示 赫鲁晓夫改革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进行必要的经济体制改革等。‎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2、东欧各国的变革:‎ 国家 领导人 改革特点 启示 南斯拉夫 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实事求是;遵循市场规律独立自主 波兰 中央计划和企业自治相结合,扩大企业自主权 匈牙利 中央管理与商品关系,市场积极作用有机地联系 捷克斯洛伐克 社会主义民主、计划与市场结合,对外独立自主等。‎ ‎3、中国改革:略 ‎4、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明确巨变的第一个国家——波兰;用暴力手段剧变的国家——罗马尼亚。剧变的原因:从历史、内容、苏联、美国等因素,第二个是主要的。‎ ‎(2)苏联解体:过程: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影响)。八一九事件(影响)、《阿拉木图宣言》。原因:学材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的。影响:改变了欧洲、世界的格局;造成了一些国家分裂;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给社会主义运动以沉重的打击等。‎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 ‎1、阶级矛盾仍在;‎ ‎2、社会危机加深;‎ ‎3、极右势力沉渣泛起。‎ ‎(三)“冷战”后的世界政治的发展:‎ ‎1、冷战后的形势:特点——一超多强——最终到多极化。‎ ‎2、世界紧张、动荡:美国称霸、局部冲突。‎ ‎3、世界和平发展:略。‎ 三、国际关系:二战后的主要国际关系,指各国和各集团间形成的力量平衡。突出体现在国际格局的变动。‎ ‎(一)雅尔塔体系:‎ ‎1、形成背景:西欧衰落;唯美国的马首是瞻;美国:军事、经济、政治实力大增;苏联:政治、军事实力增强,与美国抗衡。‎ ‎2、定义、原则、主要内容。‎ ‎3、构成、矛盾、评价。(矛盾有:美苏矛盾;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社会主义内部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4、形成过程:(1)建立联合国:时间、总部、机构、宗旨、原则、与国联的比较等;(2)处理德国日本:有何相同?‎ ‎(二)两极格局:‎ ‎1、原因:两个方面。‎ ‎2、具体过程: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47年马歇尔计划提出——1949年北约的建立——1955年华约的形成,最终形成。‎ ‎3、两极格局下的斗争:‎ 朝鲜分裂、德国分裂、美国侵略朝鲜、柏林墙等。‎ ‎4、冷战:‎ 从定义、表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德国分裂、柏林墙等)等方面加以复习。‎ ‎(三)美苏争霸:‎ ‎1、格局的形成:赫鲁晓夫时,50年代后期起。‎ ‎2、三个阶段:‎ 时间 特征 表现 ‎50年代中—60年代初 缓和、紧张并存;优势在美国 ‎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 苏攻美守 ‎80年代 美攻苏守到关系缓和 ‎3、三个阶段美苏对华的政策:‎ 阶段 美国对华政策 苏联对华政策 第一个阶段 孤立、扼杀 支持到恶化 第二个阶段 关系正常化 边境冲突,关系严重恶化 第三个阶段 时好时坏 改善关系 ‎(四)两极格局瓦解:‎ ‎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亚非拉的发展,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