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 新人教
2011届高考语文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标准、步骤。 3、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标准、步骤。 教学难点: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四、教学过程: 教 师 的 组 织 和 引 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导入:文言文翻译即是一个高考的难点也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必考点。今天我们来系统的学习一下文言文语句的翻译。 二、文言文翻译的考点 (一)考点解读: 《考试大纲》强调:“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1、积累性的:关键词语(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2、规律性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 (二)高考链接(2009年山东高考题) ①【原文】: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句中的“信”作动词,讲信用。 【翻译】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 ②【原文】: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 句中 的“止”是使动用法,使……停留。 【翻译】:吴起出门,遇见一个老朋友便留他吃饭。这个老朋友说:“好啊。” ③【原文】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翻译】: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句中的“信”指相信。 提问: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解读与备考】: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就是准确无误,通畅顺达,自然得体。要做到准确无误,必须熟练掌握一定量的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语法现象。 二、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和原则 (一)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信:信实准确,即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文句畅达,即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找一生朗读大屏幕考点解读部分 学生回顾上节课练习的2009年山东高考题。 结合考点解读试题 找一学生回答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学生齐回答翻译的原则 解 读 实 例 让学生找出省略部分 重点讲解“调”的几种情况 让学生找出删除部分 学生找出古今异义词并做解释 学生回顾其他词类活用的例子 让学生读考点引起注意,加深印象 进一步对高点理解。 回顾以前学习的知识加深理解 加 深 理 解 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内容 检查学生的习题完成情况并做指导 雅:语言优美,即要求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提问:文言文翻译翻译的原则有哪些?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坚持对译。 字字有落实,句句有对应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 三、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审:审清采分点即两类考点。(关键词语、语法现象) 切: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 连: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誊:逐一查对草稿纸上的译句后字迹清晰地誊写到答案卷上。(“三清”“三不”的原则。) 四、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 翻译的具体方法----留 适用范围 示 例 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专有名词, 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朝代名、器物名、 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2)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翻译的具体方法----换 适用范围 示 例 1、用双音节词换单音词 2、用本字词义换通假字 3、用普通话词语换文言词语 (1)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疏远、信任 (2)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询---都 翻译的具体方法----补 适用范围 示 例 1、补出省略的语句或成分。 (1)以相如功大,拜 为上卿。 (2)项王则受璧,置之 坐上。 翻译的具体方法----调 适用范围 示 例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句式。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翻译的具体方法----删 适用范围 示 例 删去同义连用的实词,某些虚词,偏义复词中的陪衬词等。 (1)噫吁戏,危乎高哉! (2)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当然只掌握这些方法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个增分点: 五、增分提示: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学生回答倒装的几种情况并分析 学生找出委婉说法并做解释 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并完成后面的练 学生爬黑板展示自己的答案 答题指导 展示答参考答案案 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并完成后面的练 学生爬黑板展示自己的答案 答题指导 展示答参考答案案 让学生齐读歌谣并做解释 明确答案和自己的答案做比照 找出问题所在 检查学生的习题完成情况并做指导 明确答案和自己的答案做比照找出差距 编成歌谣有助于记忆 加深理解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 译文: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见识浅,委屈自己,降低了身份。 ②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译文: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看。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译文: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3、注意古汉语特殊的句式 〔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威)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比,谁更厉害?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译文:(被敲打时)发出铿锵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这样。(定语后置)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 译文:不能通晓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4、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译文: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我而去;到了四岁,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原想守节的志向。 5、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 译文: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疆。 ②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比喻) 译文:我进入函谷关后,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 以上我们学习了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标准、步骤。和翻译的具体方法以及翻译的几个增分点。下面结合我们今天所学习的知识做一番实战训练。 文言文翻译实战训练 (一)宋王出逃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后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兄曰:①“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曰:②“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 (选自《吕氏春秋》) (1)国危甚矣,若将安适?(2)乡之死者宜矣 检查习题完成情况。 答题指导: 第一句“安适”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安,哪里。 第二句,“乡”“向先前。译时可调整句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 答案 : (1)国家的形势非常危险,你准备到哪里去? (2)先前探报军情说敌军来了的人真该死。 (二)贾谊 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①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②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③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文帝召以为博士。 (《汉书·贾谊传》) (1)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 (2)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3)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 答题指导 : (1)重点考查实词“属”的翻译和状语后置句式。 (2)“秀才”为古今异义词。 (3)故:旧时。事焉:侍奉他,意即“向他学习”。“征”前省略主语,须补上。 答案 : (1)凭借擅长背诵诗书写文章在郡里闻名。 (2)河南太守吴公听说他才学优秀,就召他到自己的官署,非常地宠爱(他)。 (3)(吴公)旧时与李斯同乡,并且曾经向李斯学习过,(皇上)就征召吴公担任廷尉。 总 结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作业:同步练习39页,4-6题 布置作业 巩固提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