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配考点分类与详细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配考点分类与详细解析

‎ 2012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分封制 ‎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和理解。结合分封制的概况(分封形势图)可知鲁国是姬姓封国,晋两国不可通婚,可知①正确;燕国是姬姓封国,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可知②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国,晋宋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③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④正确。故选C项 ‎2.(2012年海南卷历史,3)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考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 ‎ ‎【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皇帝之称是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功过五帝、德高三皇”,因此,把三皇与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说明他认为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而且其并不仅仅满足于作人间最高统治者,还要将自己的权威罩上神的光环。A项说法错误;B、D项可体现,但与题意不符。‎ ‎3.(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13)《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 其表现有( )‎ ‎①战乱频仍 ②民族矛盾尖锐 ‎ ‎③刑罚严酷 ④土地兼并严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秦末农民战争 ‎ ‎【答案】D【解析】本题实际是重现秦朝的暴政与封建社会弊端的理解。秦朝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排除①②;秦中央集权制的形成,皇帝权力至高无上,出现刑罚严酷,而土地兼并现象是封建社会无法根除的,导致阶级矛盾的尖锐,D项正确。‎ ‎4.(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2)“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 )‎ 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 ‎【考点】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西汉解决王国问题) ‎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迁移与材料解读能力。根据题干提供材料可以看出地方诸侯不得参与政事,这实际上削夺政治权力,进而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项。‎ ‎5.(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考点】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的演进——三省六部制 ‎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结合题干可知唐高宗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分割了相权,从而达到了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故选B项 ‎6.(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13)图6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 A.唐长安   B.宋开封   C.元大都   D.明北京 ‎【考点】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的演进——中枢机构的设置 ‎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图片解读能力。从图中可以观察到“中书省”这一中枢权力机构,在元代只保留中书省,置于都城之内,总理全国政务,为最高行政机构。唐代实行三省制,宋代设置中书门下,明代废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受命于皇帝,故选C项。‎ ‎7.(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1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考点】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与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杜如晦认为科举制强调以文笔(文采)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但忽视了品行,这容易导致官员因品行差以致危害民生。可见杜如晦实际上强调选官要注重品行,故选D项。‎ ‎8.(2012年海南卷历史,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考点】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北宋的中央集权措施) ‎ ‎【答案】C【解析】题干主要反映宋代御史与宰相的关系变化,以此说明相权的削弱,皇权的加强,说明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御史掌握的是监察权,A项题干无从反映, D项不符史实;宋代以前的历代统治者为了加强皇权,致力于削弱相权,如汉代的“中朝”和“外朝”制度、唐代的三省六部制,B项排除。‎ ‎9.(2012年上海历史,9)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 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 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考点】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元朝中央集权的措施) ‎ ‎【答案】C【解析】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忽必烈始置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A项为元朝中书省。‎ ‎10.(2012年上海历史,10)下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该王朝是( )‎ ‎ ‎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考点】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汉代中央集权的措施) ‎ ‎【答案】C【解析】此王朝的疆域中通过河西走廊加强对西域的管理。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作为汉代西域最高军政长官管理西域。‎ ‎11.(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2)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 ‎ ‎【答案】C【解析】世袭制是的标准是血缘关系,排除A项;BD项是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科举制是用考试来选拨人才的一种制度,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促进了社会公平,C项正确。‎ ‎12.(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4)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唐宋政治) ‎ ‎【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输与官家事夷狄”体现了④项,“汝生不及贞观中”体现了③项,而①②无从体现,排除ABC项,D项正确。‎ ‎13.(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内阁的发展 ‎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题干中的“惟揣摹此样本为急”的这种依样画葫芦反映清代内阁官员拘泥规制,说明政治体制的僵化,故B项正确;A、C、D项题干材料都没有反映。‎ ‎14.(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2)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军机处的设置 ‎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可知军机处易于保密,而且便于皇帝宣召,故A、B项正确;“行走”即临时任命之意,可见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遴选军机处官员的才德标准,故选C项。‎ ‎15.(2012年江苏历史,4)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内阁的发展 ‎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嘉靖皇帝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C项错误。A项是科举制度,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B项错误;内阁地位虽有变化但始终是皇帝的咨询机构,职能基本未变。‎ ‎16.(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考点】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线索、规律的总结及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材料信息“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说明专制权力的不断加强,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错误于“产生的前提”;D项“专制制度的基础”说法错误。‎ ‎17.(2012年江苏历史,21)(13分)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7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 ‎【考点】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综合分析和材料解读能力。第(1)问汉晋的选官制度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科举制的进步性可以根据材料“能破朋党之私”“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士有应举之才”等信息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和所学分析科举制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作用。第(3)问根据材料 “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机会均等”“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等信息概括。‎ ‎【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2分)‎ ‎ 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5分)‎ ‎(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分)‎ ‎(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3分)‎ ‎18.(2012年上海历史,37)开国议政(14分)‎ 假设你是宋初的决策者,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决策之前,你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1)请你在文本框内的A、B两处填上恰当的文字。(8分)‎ ‎(2)综合以上因素,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6分)‎ ‎【解析】(1)A,借鉴宋太祖改革的内容回答,确立“重文轻武”的政策,防止武人专权。B,科举考试得官者的不断增加,会导致人浮于事,增加财政困难。(2)回答科举制度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积极作用:科举制将选拔人才的权力收归中央,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较武将更容易控制。消极作用:科举制造成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财政困难等难题。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加以说明,同时兼顾另外一种观点。‎ ‎【答案】(1)A.大力推行科举制可以提拔众多文官担任朝廷官职,形成一个以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防止武将专权。‎ B.①造成冗官、冗员,导致财政困难。②造成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8分)‎ ‎(2)·我赞同大力推行科举制。科举制的推广可以说利弊互见,但是对王朝的稳固来说是 利大于弊。它使得政权向士大夫开放,不但能以文官制约武官,更能增强士大夫对政权的认同感,有利于中央集权体制的稳固。虽然由此可能带来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等弊端,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对官员的监督考核加以改善,澄清吏治。‎ ‎·我反对大力推行科举制。大力推行科举制虽则可以选拔大量人才组成一个文官政府,以防范武将专权,但同时也会造成官僚机构膨胀,财政困难等难题,而且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可能缺乏行政经验,不善治理国家,对于中央集权体制的巩固其弊远大于利。限制武将专权可以通过军事制度改革予以解决,不必以扩大文官队伍来解决。过度重文轻武会削弱国家的军事实力。(6分)‎ ‎19.(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39)(6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等地陆续发现了南越王墓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岭南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材料一: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市),于通向内地的各关口屯兵,“绝道聚兵自守”。‎ 刘邦称帝之后,民生凋敝,无力南征,遂封赵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开通关市。南越国乘机发展,广泛使用铁器工具,海内外贸易也相当活跃。吕后执政,汉朝“禁南越国关市铁器”,赵佗遂自称南越武帝,举兵北犯,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吕后去世后,双方罢兵休战。赵佗又以财物收买附属于汉朝的闽越等部族,势力所及,“东西万余里”,“以兵威边”。赵佗以皇帝自居,“与中国侔(对等)”。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遣使对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予以谴责。赵佗迫于压力,表示“去帝制”,继续“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名”。‎ 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王赵兴入朝,“用汉法,比内诸侯”。南越国相吕嘉等杀汉朝使者及主张“内属”的南越王、王太后,“发兵守要害处”。公元前111年,汉军十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朝对岭南地区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平定南越的历史意义。(8分)‎ ‎【考点】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刘邦称帝之后,遂封赵佗为南越王”和所学可知汉朝实际上承认了它的半独立姿态,到吕后、汉文帝时期,双方多次交战,汉朝无力解决,再到汉武帝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最终在制度上得到解决。第(2)问结合所学和材料分析即可 ‎【答案】(1)变化:从承认南越国半独立状态到制度统一,从尽力维持和平到无力解决。 原因:汉朝社会经济状态从凋敝到繁荣;汉朝政治上从分封诸侯王到全面解决诸侯王问题,北方匈奴的威胁基本解决;南越国经济发展,分立的趋势明显。(12分)‎ ‎(2)结束了南越的分立局面;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管理;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发展。(8分)‎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19)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考点】古代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材料解读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审判官或仲裁官……接受金钱贿赂……处以死刑”说明《十二铜表法》注意限制贵族担任的法官滥用权力以避免司法不公,故选D项。A、B、C项材料无法体现。‎ ‎2.(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34)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考点】古代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运用能力。题干提供的案例可以看出提供确凿证据的原告却因辩论口误而败诉,致使原告正当利益没得到法律的保护,这说明当时罗马法缺乏灵活性,过于注重形式,故B项正确;A、C与史实不符,D项只是对案例的表象认识。‎ ‎3.(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7)罗马法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列司法理念中,明显违背罗马法原则的是( )‎ A.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 ‎ B.被告有权利在法庭上同原告对质 C.主要按照以往的习惯和判例进行判决 ‎ D.主要按照法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 ‎【考点】古代罗马法(内容) ‎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结合罗马法的发展历程、主要法律文献的相关内容或规定可知从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开始,罗马法形成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人制度”“协约自由原则”等司法理念。C项是在成文法诞生之前,明显违背了罗马法的相关原则。‎ ‎4.(2012年江苏历史,12)“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 ‎ 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 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 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考点】古代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有些条款……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说明②③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颁布时罗马处在共和国时期,①错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④错误,故答案为B项。 ‎ ‎5.(2012年海南卷历史,9)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 )‎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 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 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 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考点】古代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 ‎【答案】D【解析】《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成文法典,其制定说明罗马法从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因此,D项正确;‎ A项中的“社会各阶级”的说法错误;B项错误于“立法主导权”;C项说法错误,此应是在习惯法时期,‎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是限制了贵族的特权。‎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21)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 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 ‎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和理解运用。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的《权利法案》明确以法律形式确认了议会的立法权、国王征税与招募军队须经议会同意,但是英国国王作为国家元首依然拥有任命大臣的权力,故选D项。‎ ‎2.(2012年海南卷历史,11)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考点】英国责任制内阁制 ‎ ‎【答案】C【解析】题干中“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说明责任制内阁制度中的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首相与内阁成员共进退。因此,C项正确;A项“主要原则”说法错误;B项“享有平等权力”说法错误;D项“政党 之间的斗争”说法错误。‎ ‎3.(2012年上海历史,32)以下哪一情景最贴切地反映了“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 )‎ A.国王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由议会就税收问题展开辩论 B.议会起草有关税收的法律文本,提请国王裁决 C.议长宣布议会开会,并主持讨论本年度国家税收 ‎ D.国王每年盛装莅临议会,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与闭幕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 ‎ ‎【答案】A项3分,C、D项1分,B项0分【解析】君主立宪制的特征概括为“虚君”和议会主权,因此A项最全面,C、D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B项体现了君主专制,不符合题意。‎ ‎4.(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21)费城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这表明他主张( )‎ A.维护邦联制       B.加强中央权力 ‎ ‎ C.巩固联邦制       D.保障各州的权利 ‎ ‎【考点】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分析和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可知独立之初的美国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这种邦联体制虽然有利于保障人们的自由权力,但是由于地方权力很大,也给美国的发展带来众多问题,诸如各州之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等,邦联体制加剧美国动荡,因此要加强中央的权力。‎ ‎5.(2012年江苏历史,15)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 C.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D.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考点】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迁移和材料解读能力。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争议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裁决,说明联邦最高法院行使最高司法权,体现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因此A项正确,B、C项错误,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与选民意愿有关,D项错误。‎ ‎6.(2012年海南卷历史,12)在美国,自1856年以来,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次总统大选中,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这种情况说明两大政党( )‎ ‎ A.控制了美国政治生活 B.主宰了联邦政府 ‎ C.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一致支持 D.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 ‎【考点】资产阶级代议制——美国政党制度 ‎ ‎【答案】B【解析】题干反映了政党制度下的两党轮流执政现象,因此,B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C项错误于“一致支持”;D项题干没有涉及。‎ ‎7.(2012年上海历史,3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指出,“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 A.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 B.中央政府与地方分权而治 ‎ C.中央政府权威得到保障 D.各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 ‎【考点】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 ‎【答案】B项3分,C、D项1分,A项0分【解析】托克维尔的观点是既要加强中央的权力,又要保证民主政治,涉及到如何在中央和地方间分权,B项最全面;C、D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A项说法错误。‎ ‎8.(2012年上海历史,20)右侧是一幅题为“俾斯麦牌香肠”的漫画,它讽喻了俾斯麦的( )‎ A.武力统一政策 ‎ B.全球扩张政策 ‎ C.社会保障政策 ‎ D.欧洲均势政策 ‎【考点】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答案】A【解析】结合漫画的文字信息“血”和俾斯麦的政治经历可知“铁血”指武力和战争。统一前夕处于1862年9月被任命为普鲁士首相俾斯麦,运用“铁血政策”通过王朝战争结束了德意志政治上众多小邦的封建割据状态,完成统一,故选A项。‎ ‎9.(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20)法国大革命初期一首流行歌谣唱道:“把高个儿截短,把矮个儿拉长……”这种呼声化为图景就成了图7所示漫画,它表达的政治理念是( )‎ 图7‎ A.平等 ‎ B.自由 C.人权 ‎ D.博爱 ‎ ‎【考点】法国大革命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图文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材料高个截断,矮个拉长,要实现一样,每个人都平等的,故选A项。‎ ‎10.(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9)1793年初,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革命高潮中被送上断头台。与这一事件相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此法国废除了君主制 ‎ B.这一事件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结束 C.这一事件为拿破仑上台创造了条件 ‎ D.君主制的幽灵并未因此在法国消失 ‎【考点】法国大革命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和理解。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虽然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但是由于人们思想的保守,君主制的幽灵并未因此在法国消失:1804年拿破仑称帝,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1852年第二帝国建立都说明了这一问题。‎ ‎11.(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22)巴黎著名的协和广场曾几度更名,见证了法国革命的曲折历史。1793年时它名为“革命广场”,1795年改名为“协和广场”,1826年又改名为“路易十六广场”,1830年最终定名为“协和广场”。将这些名称与下列历史时期相对应,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波旁王朝复辟时期 ②七月王朝时期 ‎ ‎③雅各宾派专政时期 ④督政府时期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考点】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七月革命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识记和再现。‎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先后执政,1794年7月雅各宾派的统治结束;热月党人建立督政府;拿破仑失败后波旁王朝复辟,1830年建立七月王朝。‎ ‎12.(2012年海南卷历史,13)拿破仑帝国灭亡后,路易十八在反法联军的护送下重返法国王宫,波旁王朝复辟。路易十八颁布宪法,承认《拿破仑法典》继续有效。这表明复辟后的波旁王朝( )‎ ‎ A.恢复了革命前的封建政体 B.推动了法国大革命深入发展 ‎ C.实行了君主立宪制 D.继承了拿破仑的军事独裁政策 ‎【考点】拿破仑帝国 ‎【答案】C【解析】题干反映的是波旁王朝复辟后承认《拿破仑法典》的继续有效,要理解这一样现象,需要理解《拿破仑法典》颁布的意义和性质,它适应资产阶级需要而制定的,因此深深地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是人类历史上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用法律形式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虽然波旁王朝复辟了,但政体是君主立宪制,C项正确,A项与C项的观点显然是对立的,A项排除;B项说法错误,错误于“推动”;D项错误于“军事独裁政策”。‎ ‎13.(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20)法国大革命之所以在现代民主政治发展史上具有典范意义,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对“平等”原则的落实。这种落实的一个典型表现是( )‎ A.高度认同政党政治 B.不惜牺牲部分自由以保证平等 C.定期召开三级会议 D.通过三权分立以确立制衡原则 ‎【考点】法国大革命 ‎【答案】B【解析】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了反映资本产阶级自由、平等和博爱要求的《人权宣言》,雅各派时期,采取了恐怖统治维护革命成果,B项正解;ACD项不符题意。‎ ‎14.(2012年海南卷历史,28)(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总统由全体德意志人民选举之,任期为七年,可连选连任。德国总统掌握德国全部武装力量之最高统帅权。如某一邦不履行其依照德国宪法或德国法律所规定之义务时,德国总统得使用武力强制之。如德国境内之公共安宁和秩序受到严重扰乱或危害时,德国总统得采取必要之措施,需要时并得使用武力。德国总理和各部部长为行使其职责,应取得德国国会之信任,当国会以明显之决议对其中之一员撤销其信任时,该员应即退职。‎ ‎ ——摘编自德国“魏玛共和国宪法”(1919年)‎ 材料二 联邦总统由联邦大会不经讨论而选举产生,任期5年,只能连任一次。联邦政府由联邦总理和联邦各部部长组成。联邦总理根据联邦总统提名,由联邦议院不经讨论而选举产生,获得联邦议院过半数票者当选为联邦总理。外交事务、联邦财政等由联邦行政和下属行政机构予以管理。联邦国防部长对武装部队拥有命令权和指挥权。 ——摘编自《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1948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德国三部宪法中有关行政权规定的演变及其趋势。(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联邦德国基本法关于行政权的规定发生变化的原因。(5分)‎ ‎【考点】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迁移和材料解读能力。第(1)问首先要搞清三部宪法是指《德意志帝国宪法》、魏玛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德意志帝国宪法》下的德国实行的君主立宪制,规定普鲁士王国国王即是德国皇帝,而1919、1948年的分别人民选举的、总统,从权力和运行机制的变化来分析归纳。第(2)问根据材料一、二的时间信息,联系二战相关重大历史事件来分析。‎ ‎【答案】(1)演变:最高行政权由皇帝转到民选总统, 内阁由向皇帝负责转为对议会负责;(3分)总统行政权由联邦大会授予,权力缩小,任期缩短;内阁权力增大。(3分)‎ 趋势:行政权归属由国家 元首向内阁转移,由集权到民主。(2分)‎ ‎(2)鉴于纳粹上台执政的教训,防止独裁,避免民主被滥用。(5分)‎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考点】1840—1900年列强的侵华活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可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1854年提出“修约”要求以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而这一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这实际上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表明欧洲列强希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故选B项。其余三项不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65年)时间或史实不符。‎ ‎2.(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7)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1840—1900年列强的侵华活动—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危害 ‎ ‎【答案】A【解析】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外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关税,中国须同外国商定,中国逐渐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中国重新挽回这项主权。‎ ‎3.(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15)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这位将领是 A.秦日纲 B.陈玉成 C.李秀成 D.石达开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后期防御战) ‎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再现。根据信息“1862、上海、洋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李秀成攻上海遭洋枪队。C项正确。A、B、D项与题意不符。‎ ‎4.(2012年海南卷历史,14)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考点】义和团运动 ‎ ‎【答案】B【解析】教会因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而享有许多特权,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时,成为西方列强的帮凶,以及持特权欺压中国百姓,因此,教案频发的历史现象说明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B项正确;A、C、D项与题干中的“主要原因”不符,排除。‎ ‎5.(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16)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考点】《辛丑条约》 ‎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识记与再现。根据信息“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可知与《辛丑条约》的规定“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沿线”相对应。‎ ‎6.(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16)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考点】辛亥革命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分别从政治、法法律角度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同盟会在辛亥革命之前,不算其成功,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也不算辛亥革命的成果,故选D项。‎ ‎7.(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6)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塔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这反映出( )‎ ①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 ②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上 ③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就显著 ④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考点】辛亥革命的影响 ‎ ‎【答案】A 【解析】从题干中的“介绍两个月前”说明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图中文字“妇孺登艇,男子闻令即退”仅能反映出美国的公民教育的成就和妇女地位变化,不能反映民国初斯的中国,反映应是其倡导人性向上,因此,正确选项为A.‎ ‎8.(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5)图5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 )‎ 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 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国民革命运动 ‎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图片信息解读能力。根据招贴画的文字信息“中国国民党国民革命军”“打倒军阀”“农工商学大联合”等可以判断招贴画反映的是国民革命运动1924年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提出“扶助农工”),故选D项。‎ ‎9.(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13)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国民革命运动 ‎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化的障碍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国民革命运动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派军阀,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扫清了当时中国近代化阻力北洋军阀的统治。‎ ‎10.(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31)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B.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根据题干的时间信息“1920年”可知“俄国式的革命”指俄国十月革命,由题干中的“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可知中国革命必须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故C项正确;从时间信息上看,A、B项与题干的历史阶段特征不符;D项与题干观点(主张暴力革命)相悖。‎ ‎11.(2012年上海历史,26)下图是一张黄埔军校的毕业证书,它颁发于( )‎ ‎ ‎ ‎ 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国民革命 ‎ ‎【答案】B【解析】民国十四年即1925年,具体方法是:1912+14–1=1925年。‎ ‎12.(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17)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军神速,威震全国。1927年初,全国革命中心也随之北移至图6中的( )‎ 图6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局部)‎ ‎【考点】北伐战争 ‎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和识图能力。根据地理知识,A、B、C、D分别是上海、南京、武昌和南昌。依据题干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当时的全国革命中心在武昌,C项正确。‎ ‎13.(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18)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 )‎ 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       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 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国共十年对峙(军队名称演变) ‎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称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于1931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是1945年之后的称谓。故选B项。 14.(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8)1931年初,红一方面军开始侦察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1932年,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这一成功( )‎ A.确保了红军对敌处于军事优势地位 ‎ B.为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创造了条件 C.加强了革命根据地间的协调作战能力 ‎ D.有利于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国共十年对峙(工农武装割据) ‎ ‎【答案】B【解析】1930年10月国民党军队对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无疑对于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争取反围剿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国民党军队处于军事优势地位,1935年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AD项错误,C项与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无关。‎ ‎15.(2012年江苏历史,7)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 )‎ ‎ 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 B.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 ‎ C.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 ‎ D.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 ‎【考点】抗日战争——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的侵华 ‎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悲痛的心情源于“国家又濒于危亡”,这说明与民族危机有关。A、C、D项都反映的是国内矛盾,与国家危亡没有直接关系。B项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符合题意。‎ ‎16.(2012年海南卷历史,18)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这反映了抗战时期 ‎ A.文化教育重心的转移 B.文化统制政策的确立 ‎ C.文化教育的无序状态 D.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 ‎【考点】抗日战争 ‎ ‎【答案】A【解析】题干主要反映的是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的现象,说明战争的特殊时期文化教育得以南移,A项正确;B、C项题干无从反映;D项说法与题干相悖。‎ ‎17.(2012年上海历史,25)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国守军坚决予以反击,爆发了(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考点】国民党的抗日 ‎ ‎【答案】A【解析】‎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展开淞沪会战。双方在上海地区激战三个月。A项战场在华东上海,B项战场在山西(华北),C项战场在江苏北部,D项战场在华中武汉。‎ ‎18.(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8)‎1936年12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了 西安事变,而刊面人物选择的是正在视察军队的日本裕仁天皇。这反应出《时代》周刊( )‎ A.意在鼓动日本,实现东亚共荣 ‎ B.希望示好日本,结成美日同盟 C.主张压制中国,渗透美国势力 ‎ D.关注中国局势,担心中日战争 ‎【考点】抗日战争 ‎ ‎【答案】D ‎【解析】本题解题要从西方列强对法西斯国家的态度来分析。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在1936年是采取中立政策,A、B、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D项正确。‎ ‎19.(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18)1936年,沈钧儒等人发表《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强调“中国共产党于去年……主张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救国”。该“主张”最早见于( )‎ A.“八一宣言” 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国共合作宣言 ” D.《论联合政府》‎ ‎【考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答案】A【解析】关键信息:1936、主张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救国。本题是最佳型选择题,从时间上看,A项正确;BCD项分别是抗日1935年12月、1937年、1945年。AB项时间较为接近,容易出错,A项是1935年10月。‎ ‎20.(2012年江苏历史,9)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 ‎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考点】解放战争——战略反攻 ‎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和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1947年6月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战略反攻正式拉开序幕。,故选A项。‎ ‎21.(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9)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 )‎ 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 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 ‎【考点】解放战争——三大战役 ‎ ‎【答案】A【解析】关键信息:快点给他们和平。从题干材料反映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再结合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与相关事实分析,A项正确;BC项与题干无关;从时间信息上看,D项说法错误。‎ ‎22.(2012年上海历史,38)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12分)‎ 鸦片战争前中英实力的对比 ‎【解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在全球扩张。中国市场广阔,必然成为其经济侵略的对象。鸦片战争前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对华走私鸦片,引发中国的禁烟运动。这成为导致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因此,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答案】19世纪是西方向全球进行殖民扩张的年代,殖民势力已经渗透到亚洲。在西方国家中,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和市场,亟需打开中国的大门。此时的中国,在经历了康乾盛世的繁荣之后逐渐走向衰落,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西方主导的国际关系秩序与中国的朝贡体系产生了剧烈冲突。围绕着鸦片贸易,中英矛盾不断升级。可见,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及全球的扩张,体现了近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业文明的碰撞,在这样的大势下,鸦片战争无可避免地爆发了。(12分)‎ ‎23.(2012年海南卷历史,27)(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与此同时,从1935年冬开始,国民党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朗。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该宣言。‎ ‎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主要内容与中共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政策的不同之处。(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8分)‎ ‎【考点】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第(1)问旨在考查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分析归纳能力,材料共有四大内容,依据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不同点。第(2)问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共双方、人民的愿望和民族危机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1)取消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及农村土地革命的政策;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苏维埃政府改制;红军改编。(5分)‎ ‎(2)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 要矛盾;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双方政策的调整与相 互妥协;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社会各界的推动。(8分)‎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20)“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大炮”是( )‎ A.启蒙思想   B.生物进化论   ‎ C.空想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考点】《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诞生)‎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材料解读能力。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若干小排炮”指的是空想社会主义,进而推断“大炮”是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故选D项。‎ ‎2.(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21)《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 ‎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考点】《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诞生)‎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材料解读能力。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没有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工人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故选B项 ‎3.(2012年上海历史,16)在中学毕业作文中,马克思以“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目标,并倾注了毕生精力实践上述理想。他在19世纪40年代取得的实践成果是 ‎ A.参与第一国际的创立 B.出版《资本论》‎ ‎ C.声援巴黎公社的斗争 D.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考点】《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诞生)‎ ‎【答案】D【解析】马克思 于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昭示共产主义原则,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故选D项。其余三项时间明显不符,A(1864年)、B(1871年)、C(1859年出版《资本论》第一卷)。‎ ‎4.(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20)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美国内战时期 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 D.巴黎公社期间 ‎【考点】巴黎公社 ‎【答案】D【解析】 “告人民书”反对的是“帝国、君主政体”,排除A、B项;俄国二月革命目的是推翻沙皇政治制度,并不针对议会制度,因此选择D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5.(2012年江苏历史,16)《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之《四月提纲》‎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与材料解读能力 。结合《四月提纲》的内容和材料“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可知“国家政权问题”就是要从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建立新政权,列宁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故选B项。‎ ‎6.(2012年海南卷历史,20)1917年7月,俄国临时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共同结果是( )‎ ‎ A.催生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 B.临时政府日益陷入困境 ‎ C.为第一届人民政府成立创造条件 ‎ D.推动民主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 ‎【答案】B【解析】题干反映的临时政府对内对外的软弱无力,使其陷入困境,B项正确;A项在二月革命时就已产 生;未进行十月革命,C项与题干无关;D项应是四月提纲的提出,排除D项。‎ ‎7.(2012年上海历史,21)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 )‎ A.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 ‎ B.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 C.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 D.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的(巩固政权)‎ ‎【答案】B【解析】结合十月革命的背景可知当时俄国广大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获得“和平”与“面包”,《和平法令》宣布俄国退出一战,为赢得和平提供了条件,《土地法令》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满足了农民生存的需要,故选B项。‎ ‎8.(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21)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 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 C.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D.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之《四月提纲》‎ ‎【答案】A【解析】考查十月革命的进程。二月革命后,当时的苏维埃领导人支持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却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列宁在“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他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 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考点】新中国初期(过渡时期)的社会状况(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迁移。根据时间提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1954年),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目的在于颁布社会主义宪法和确立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政治),故选B项。其余三项时间明显不符,A项(1949—1952年)、C项(1956年)、D项(1956年)。‎ ‎2.(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6)“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考点】“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澳门回归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知识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根据 “21世纪……之前……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等信息判断材料反映的是1999年12月澳门回归,之所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强大,故选D项。‎ ‎3.(2012年江苏历史,10)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考点】“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与材料解读能力。部分台湾同胞的思乡之情反映了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台湾岛内仍然存在主张分裂倾向的势力,A项不符合史实;C项与题目没有直接联系,20世纪90年港澳回归,与题目时间不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B项。‎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外交 ‎1.(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14)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结合所学可知为了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3年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有利于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故选A项。‎ ‎2.(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18)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 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 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 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并推动会议取得成就,万隆会议上周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万隆精神的形成。故选A项。B、C项时间明显不符,这两次会议都不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会议,故D项错误。‎ ‎3.(2012年上海历史,30)“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这段话出自 ( )‎ A.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 B.乔冠华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讲话 C.邓小平出席中美建交招待会时的谈话 ‎ D.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讲话 ‎【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万隆会议 ‎【答案】A【解析】材料讲话意在强调与亚非国家和平合作。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下,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4.(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19)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 )‎ ‎①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     ‎ ‎②是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 ‎③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        ‎ ‎④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新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是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70年代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故只有①正确。‎ ‎5.(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5)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 )‎ ‎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 ②尼克松总统访华 ‎ ‎③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④邓小平访问美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发展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认再现和理解能力。结合所学可知①在中美关系改善之前(并且当时美国提出“双重”议案);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签署上海联合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8年签署中美建交公报,再次确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79年正式建交,中美关系扫除台湾问题障碍取得突破性进展;1979年邓小平访美国,此时在台湾问题上中美已经达成共识。由此正确答案为C项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2012年上海历史,27)“这条线以西的欧陆各国,一直根据自己的民族传统来解决战争所带来的诸多难题,没有受到英美等国的压力或胁迫。而这条线以东的欧洲国家的发展,则被打上了外国势力的明显印记。”上述内容出自( )‎ ‎ A.《开罗宣言》 B.《大西洋宪章》 ‎ C.《联合国宪章》 D.《马歇尔计划》‎ ‎【考点】冷战主要表现 ‎【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外国势力”指的是苏联,苏联控制东欧,美国控制西欧。此材料站在西方的立场上,抨击苏联对东欧的影响,说明美苏冷战已经形成,选D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表明美国在经济上援助控制西欧,对抗东欧的企图。‎ ‎2.(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23)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 )‎ A.第一次柏林危机 B.两个德国分立 ‎ C.联邦德国加入北约 D.共产党情报局成立 ‎【考点】二战后美苏冷战的影响 ‎【答案】C【解析】1954年10月23日,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签订了《巴黎协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西欧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政府曾照会23个欧洲国家和美国政府,要求他们不要批准《巴黎协定》,并建议召开欧洲集体安全会议,讨论“防止德国军国主义再起”等问题,并缔结《欧洲集体安全条约》,但遭西方国家的拒绝。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3.(2012年海南卷历史,23)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 )‎ ‎ 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 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 ‎ 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 D.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 ‎【考点】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欧洲一体化 ‎【答案】D【解析】从题干的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邦德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二战时,是法西斯国家,‎ 曾经入侵波兰,而波兰是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并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 说明局势趋向缓和,因此,D项正确;A项与题干无关;B项说法错误;C项无从体现。‎ ‎4.(2012年江苏历史,19)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 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知识迁移能力。题干材料反映了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积极谋求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结合所学可知这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力求改变“经济大国”“政治小国”形象,故选B项。‎ 必修一模块综合 ‎1.(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12)表1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 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 表1‎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考点】宋代的社会状况(阶段特征)‎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和理解。结合所学可知宋朝“重文轻武”,文人阶层膨胀;北宋初年政治改革使军事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导致国家官僚队伍迅速扩大;两宋的商业环境相对宽松,经济管理机构明显增多。活字印刷术发明促进了书籍和知识的传播。故选C项。‎ ‎2.(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16)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 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考点】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能力。法国大革命中的启蒙思想传播到亚洲,鼓舞其为争取独立而奋斗;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同时通过对外扩张最终确立对全世界的统治。“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强调的是具有世界影响力,故选C项。‎ ‎3.(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20)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结论 A 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将他卖为奴隶 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 B ‎1801—1844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7.1万增加到20万 ‎19世纪初,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C ‎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61.4%‎ 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已经在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D ‎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 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组织 ‎【考点】西方政治经济的发展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推理论证能力。A 项实际上是维护债权人利益;B项是城市人口增加因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大量工厂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人口增加与城市化没有必然逻辑关系;C项1860年俄国还是农奴制社会;D项20世纪初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说明资本和生产越来越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 ‎4.(2012年上海历史,11)日本《养老律令·学令》中规定学校须行“释奠礼”,以祭拜孔子。该规定最可能出现在 ‎ A.公元6世纪 B.公元8世纪 ‎ C.公元10世纪 D.公元12世纪 ‎【答案】B【解析】日本祭拜孔子说明日本社会受到唐文化的影响,而646年(大化元年)开始的大化改新就是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由此推断选B项。‎ ‎5.(2012年上海历史,8)下图为初建于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政厅,它是( )‎ ‎ ‎ ‎ A.市民通过行会组成的政治中心 ‎ B.市民与教会共同施政的中心 ‎ C.市民与庄园主共同施政的中心 ‎ D.市民与骑士联合执政的中心 ‎【答案】A【解析】中世纪后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这样的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存在的众多行会组织是城市中同行业的手工业者或商人的联合组织。市民通过行会组成的政治中心即市政厅来对城市进行管理。‎ ‎6.(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39)(26分)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少学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11月,威廉率1万多军队在英国登陆。詹姆斯二世召集大批军队,但当威廉的军队登、陆后却未去指挥。众叛亲离之际,他在‎12月10日逃往法国。‎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688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 ‎ ——屈勒味林《英国史》‎ 材料三 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背景资料 中国 清朝(1644—1912);中华民国(1912—1949)‎ 日本 明治天皇(1868—1912在位);大正天皇(1912—1926在位)‎ 印度 ‎1849年英国殖民者占领全境;1947年成立印度自治领 阿拉伯 ‎16世纪起为奥斯曼帝国统治;19世纪英国侵入;20世纪20—30年代开始独立 土耳其 奥斯曼帝国(14世纪—1922);土耳其共和国(1923—)‎ 伊朗 卡扎尔王朝(1796—1925);巴列维王朝(1925—1979)‎ ‎——据《辞海》等整理 ‎(1)中华民国建立时,除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外,世界上的共和国制国家寥寥无几。写出当时西方两个共和制大国国名的全称并简要评价其宪法。(10分)‎ ‎(2)辛亥革命中没有流太多的血,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的“光荣革命”。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综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的历史事实,并思考该事件为何被称为“光荣革命”。(7分)‎ ‎(3)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9分)‎ ‎【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民主政治、法国民主政治、辛亥革命 ‎【解析】本题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切入考查探求中西近代民主政治的相关事实,突出了历史学科考试的特点(突出现实性),注重史实的再现、分析与比较认识。第(1)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西方的共和国典型(美国与法国),然后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2)问实际上是考查史实再现和历史概念,结合相关史实回答。第(3)问首先要根据材料提炼 “不流血方式实现政权过渡”“共和制”“宪法”等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影响。‎ ‎【答案】(1)美利坚合众国。(2分)其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为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和三权分立制,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3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2分)其宪法是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3分)‎ ‎(2)斯图亚特复辟王朝倒行逆施。(1分)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率军来英国,并成为国王。(2分)詹姆士二世逃亡。(1分)没有流血而政治制度发生变革(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3分)‎ ‎(3)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分)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4分)中华民国是继美、法之后的共和制大国,也是亚洲最早的共和制大国。(2分)革命中没有流很多血,避免了人民的巨大牺牲。(1分)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 ‎(1分)‎ ‎7.(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36)(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公元499年,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我徂(cú往)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为而违前诏?”‎ ‎ ——《魏书》卷21《献文六王列传》‎ 材料二 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提出“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国民,合一炉以冶之,成为一大民族”;南京临时政府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作为国旗;在国家统一基础之上容纳中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 ‎1934 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中提出:“中国人民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己。”此后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于是“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 ‎ ——摘编自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 材料三 中国的少数民族公民不仅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公民权利,还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权益保障。……2000年实施西北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1)依据材料一指出魏孝文帝为何责备“留京之官”?说明了什么?(8分)‎ ‎(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两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10分)‎ ‎(3)材料三体现的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演进趋向,论述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12分)‎ ‎【考点】孝文帝改革、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民族问题为主线,考查社会热点问题——民族问题。 (1)要立足材料概括和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分析。 (2)孙中山认为汉、满、蒙、回、藏五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倡导“五族共和”,“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华民族武装起来,赶走侵略者,“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这些主张的进步意义从推动民主革命、维护国家安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角度思考。‎ ‎(3)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在政治教材中有介绍: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关系的演进趋势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可以从巩固国家统一、开发边疆、推动经济发展、丰富中华文化内涵等角度分析。‎ ‎【答案】(1)原因:仍然有人穿鲜卑服装;留京官员执行改革措施不力。(4分,每点2分) 说明问题:旧的风俗习惯难以彻底改变;孝文帝力主全面改革。(4分,每点2分)‎ ‎(2)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五族共和”;中国共产党主张各民族团结一致对外。(4分,每点2分) 进步意义: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各民族成员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民”;中国共产党完善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各民族共同抗战。(6分,每点3分)‎ ‎(3)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3分)‎ 影响: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共同开拓了广袤的疆域;共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9分,每点3分。列举相应史实,亦可酌情给分)‎ ‎ 2012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必修二)‎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商朝农业)与史学常识(史料)‎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与史料运用能力。根据时间信息“商代”可以排除B(西周到春秋中叶)C(春秋晚期);再根据史学常识(一手材料可信度高)和关键信息“牛耕”,A项虽是一手材料,但没有体现“牛耕”,故选D项。‎ ‎2.(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形态和土地制度)‎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樊氏庄园实行了农、林、牧、渔多种经营,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资至百万”说明樊氏庄园经济力量强大;“闭门成市”反映自给自足程度很高;草市是在乡村、城外交通便利处自发形成的商品交易场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正确答案为C项。‎ ‎3.(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15)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点6.97%。结合图4分析,正确的是( )‎ 图4 元朝行省图 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 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 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和图表分析能力。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53.63%,故A项错误;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53.63%,故B项正确;从材料数据无法得出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故C项错误;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加快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故D项错误。 ‎ ‎4.(2012年海南卷历史,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 ‎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答案】D【解析】从题干反映统治者“藉田”、“新蚕”‎ 的现象,以及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这样的仪式的历史现象,说明统治者重视农桑生产,这正因古代中国是农业文明,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D项正确;本题易因表面认识而误选A项,主要是无法正确解读“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信息;B项无从体现;C项说法错误,重农抑商是从秦国的商鞅变法始。‎ ‎5.(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11)《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 ‎①自然经济解体 ②家庭手工业发展 ‎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可知登州家庭棉纺织业相当普遍,生产的布料除自给外还卖到乡里的集市上,再由布贩转运卖到城市去,因此②③正确。①不符合史实、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正确选项为B项。‎ ‎6.(2012年江苏历史,2)《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主要手工业形态的特点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材料“攻木”“攻金”“攻皮”“设色”“刮摩”“抟埴”说明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7.(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3)图5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它( )‎ 图5‎ ‎ ‎ ‎①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 ‎ ‎②有助于我们了当时的文化生活 ‎③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 ‎ ‎④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成就 ‎【答案】B【解析】从题干图中说唱俑的形态与内容分析可知主要反映了手工业中的制陶技术和汉代的文化生活。图5是东汉说唱俑,并没有反映出汉代其它的娱乐方式,排除③,正确选项为B。‎ ‎8.(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12)图5所示是建于河南安阳的一位中国古代妇女的塑像。在她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 )‎ 图5‎ A.铁器 B.玉器 C.瓷器 D.漆器 ‎【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成就 ‎【答案】B【解析】本题基础知识的识记。解题在于能否正确解读信息。妇好是商代女性杰出人物。铁器、装饰品和漆器的制作技术都晚于商代,因此,正确选项为B。‎ ‎9.(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14)《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 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城市的变迁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信息“逋亡奸伪无所容足” “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可以看出从管理的角度来设计都城,A是在宋代,B材料中没有涉及,D项与史实不符。‎ ‎10.(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14)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城市的变迁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材料解读能力。“通宵不绝”的夜市说明市经营的时间被打破,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故A正确。北宋的市分散在城中,但与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分开的;文娱场所的经营者在材料无法体现(实际上多为私人经营);坊是居民区,市是商业区;,故B、C、D项错误。 ‎ ‎11.(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题干材料反映了明后期松江人绝大部分弃农而从事工商业活动的经济现象,,以致商人群体增加,农民比例减少,故B项正确;A、C、D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 ‎12.(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1)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 )‎ A.泉州 B.广州 C.扬州 D.庆元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古代对外贸易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和迁移理解能力。注意题干关键信息“马可·波罗”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元朝的对外贸易(因为马可·波罗在元朝时长期居住中国),而福建泉州港在古代被称为刺桐城或温陵,是我国对外贸易重要港口,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故选A项。‎ ‎13.(2012年江苏历史,3)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场景的是( )‎ ‎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市”的变迁(宋代商业的发展)‎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运用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宋开封城内商业的繁荣景象,从画面可以看出当时的汴京突破坊、市限制。A项坊市的隔离仍然存在,B、C项反映的是草市和夜市,与突破场景不符合,因此选D项。‎ ‎14.(2012年海南卷历史,7)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 ‎ A.理学思想的影响 B.专制制度的松弛 ‎ C.市民阶层的兴起 D.社会风尚的变化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朝商业发展的影响)‎ ‎【答案】D【解析】注意题干中限制词:直接反映。题干反映了明初生员穿玉色衣服、加饰表黑色边条到明后期的崇尚“妇人红紫之服”‎ 的现象,D项正确;A项题干无从反映,B项题干无从反映,说法也与史实不符;C项是题干历史现象所能反映的,这正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带来的社会风尚的变化,但与题意不符,排除。‎ ‎15.(2012年上海历史,4)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这表明( )‎ ‎ 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 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 ‎ C.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 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秦朝的商业)‎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识记与迁移。公元前217年秦朝已经统一中原地区,并以秦半两钱作为通用全国的法定货币,因而蚁鼻钱已经不能再中原流通,故选C项。‎ ‎16.(2012年上海历史,15)下图是明人绘制的《南都繁会图卷》,图中传自西方的事物是( )‎ A.老者的眼镜 B.门前的店幌 ‎ C.兴盛的商铺 D.商人的衣着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朝的商业)‎ ‎【答案】A【解析】B、C项在中国古代商业繁荣的城市已经出现,D项商人的衣着也是中国传统服饰,用排除法选择A项,眼镜最早出现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明朝中叶传入中国。‎ ‎17.(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与思想 ‎【答案】B【解析】本题材料解读能力。“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说明司马光重视商业流通的作用。材料没有体现谁重谁轻的问题,故选B项。‎ ‎18.(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概念的理解与迁移能力。结合重农抑商政策的概念可知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大都认为商人不从事工农业生产,不创造产品,对社会的发展没有贡献,所以贬低商人地位,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故选A项。‎ ‎19.(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考点】古代中国土地制度(限制土地兼并)‎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的原因是“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田宅逾制”,这说明汉武帝抑制豪强的目的是缓解土地兼并,故C项正确;“经济支柱”说法错误,A项排除;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监察属于政治手段,D项排除。‎ ‎20.(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 A.防止官商勾结 B.维持社会等级 ‎ 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B【解析】材料中唐太宗此话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为官的途径,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但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因此D项不正确,选B项。‎ ‎21.(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D【解析】山西人从事商业、农业、参军和读书人数量依次递减,雍正帝认为这样的社会风气很可笑,反映统治者对商业的歧视,A、C项错误;仍然有人希望学而优则仕,B项错误;因为追求财富,从事商业的人居首位,D项正确。‎ ‎22.(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39)(60分)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回答问题。‎ 材料三 表三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 ‎(3)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四 伴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国新发明的农机具大量出现并广泛应用,到1899年,近7万项农机具发明和农业技术得到美国专利局认证,仅播种机就达9156项。1862年颁布《莫里尔土地法》,政府拨地资财建立农学院。同年,美国建立农业部并坚持科研导向。1887年通过《海契法案》,展开建立高效农业产业的相关研究。各地纷纷举办农业展览会、组织农业协会、发行各种农业杂志,推广农业科技。1914年,国会批准《史密斯—利弗法》,从法律上确认此前的各种农技推广工作,并将它们纳入联邦、州、县三级管理结构中。 (据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4)根据材料四,评述美国政府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举措。(10分)‎ ‎【解析】第(3)问,表格中涉及到的生产工具、水利设施、历法和耕作技术等内容,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2小问,从我国人地关系、生产力和政策三个角度分析精耕细作的特点产生的原因。第(4)问,本题旨在考查信息获取与解读能力,依据材料分析第二次革命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依据:“美国新发明的农机具大量出现并广泛应用、美国建立农业部并坚持科研导向、‘各地纷纷举办农业展览会、组织农业协会、发行各种农业杂志,推广农业科技’、律上确认此前的各种农技推广工作”。‎ ‎【答案】(3)表现: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4分,每点1分,任答4点即可)原因:人多地少;(2分)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2分)重农抑商观念的长期影响。(2分)‎ ‎(4)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鼓励农业机械的发明创造,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实现;(3分)建立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科技化进程(4分);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法律保障。(3分 ‎23.(2012年海南卷历史,26)(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 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海禁”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第(1)问要求根据教材知识从内外因素两个方面概括明代海禁政策的原因;第(2)问需从政治形势的变化与政策的危害来分析,政策的调整是顺应时代变化的,带来积极影响,依据“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等信息分析归纳。‎ ‎【答案】(1)背景: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经济,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4分)‎ ‎(2)原因:敌对势力消亡; 影响沿海百姓生计;严禁政策已不合时宜。(3分) 影响:开禁促成 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变革。(5分)‎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2012年上海历史,12)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 )‎ ‎ A.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大洋洲 ‎【考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答案】C【解析】在葡萄牙人沿着非洲海岸探索航行的同时,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坚信地圆说,认为只要一直向西航行,也一定能到达中国和印度。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始横渡茫茫的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航行,终于到达了陆地,他以为这里就是印度。‎ ‎2.(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20)有学者认为:“没有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 )‎ A.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 B.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 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考点】早期殖民活动 ‎【答案】C【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逐渐获得殖民霸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C项正确;A项是在1607~1775年期间;B项应是在17世纪; D项是17世纪中期。‎ ‎3.(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21)图8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 图8‎ A.奴隶贸易的兴起 B.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 C.内燃机的应用 D.垄断组织的形成 ‎【考点】工业革命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与图表信息解读能力。根据图表时间“1841年到1870年”可以判断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到第二工业革命之间,因此英国经济发展与工业革命相关,故选B项。A工业革命前)、C、D项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 ‎4.(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20)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考点】工业革命 ‎【答案】A【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说过,“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题目材料大意: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使工业革命的进行成为必要,也是促使工业革命进行的直接原因。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最终确立西方国家在世界的领导地位。‎ ‎5.(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8)右图为英国工业革命时代阿克莱特于1771年建立的纺纱厂遗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该纺纱厂所利用的动力应该是( )‎ A.蒸汽动力 ‎ B.水力动力 ‎ C.水电动力 ‎ D.机械动力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运用能力。18世纪60年代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后来他又建立水力纺纱厂,A(1875年后)、C(第二次工业革命)、D(18世纪末)时间明显不符 ‎ ‎6.(2012年江苏历史,14)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考点】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图表分析能力。根据时间“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可知此时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新兴的棉纺织业在生产技术上出现革命性的变化(“珍妮机”)引发了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创造,进而对原料原棉的需求量增加,因此就会出现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不断增加,故选C项。A项材料没有反映,B项应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D项是机器生产。‎ ‎5.(2012年上海历史,14)受棉纺织厂管理改革的影响,曼彻斯特一家别针工场也对其生产模式进行改革,将原本由一名工人单独完成的制作工艺分成二十余道工序,致使别针的产量增长。类似的工艺改革普遍发生在( )‎ ‎ A.16世纪中叶 B.17世纪中叶 ‎ C.18世纪中叶 D.19世纪中叶 ‎【考点】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案】C【解析】18世纪中叶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棉纺织厂实行工厂化管理,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受它的影响,别针工场进行制作工艺的分工,每名工人单独完成一道工序,提高了工人的专业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故选C项。‎ ‎7.(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23)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 ‎③航线经过地中海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与运用。根据时间“1912年”采用排除法,电视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排除②;从英国到美国穿越大西洋,不需要经过地中海,排除③,故答案为B项。‎ ‎8.(2012年海南卷历史,2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 ‎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 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 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 ‎【考点】第二次工业命革命(影响)‎ ‎【答案】A【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广泛使用相对缩短了各地之间的距离,使得在效区居住也不会对工作带来不便,A项正确;B、C、D项与题干现象无关。‎ ‎9.(2012年上海历史,18)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 A.电力与蒸汽 B.电力与钢铁 ‎ C.蒸汽与煤炭 D.煤炭与钢铁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 ‎【答案】B【解析】1900年巴黎世博会上主要展出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工业成果,这也是此次世博会的物质基础,蒸汽、煤炭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电力与钢铁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符合题意。‎ ‎10.(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38)(25分)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 “(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 ——《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 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联系。(9分)‎ ‎(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10分)‎ ‎【考点】新航路开辟、西欧早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中美关系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解析】本题以日常生活用品切入考查世界经济交流(物质文明交流),切入点贴近生活,予以考生亲切感;把政治和经济模块和中外历史有机结合,主题明确,跨度大,突出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第(1)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6世纪”“17世纪”可以联系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与世界市场的出现。第(2)问考查工业革命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根据时间信息“(清末)”可以推断“旧工业”指的是传统手工业,然后结合教材分析工业革命推动下列强侵略对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冲击。第(3)问把中美关系的变化与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有机结合,根据两个时间节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2005年”,并结合中国的对外关系组织答案。‎ ‎【答案】(1)新航路开辟;西班牙为代表的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殖民贸易和掠夺);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6分)(2)传统手工业。(2分)英法等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国家;对外扩张,中国遭到侵略;(4分)采用机器大生产的洋货物美价廉,涌入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严重冲击。(3分)‎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4分)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6分)‎ ‎11.(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37)(32分)公司来了,世界变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限责任公司是近代最伟大的发明。少了经,就是蒸汽机和电力的重要性也会降低!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尼古拉斯⋅巴特勒 材料一 ‎(据CCTV节目组《公司的力量》、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等)‎ ‎(1)英国《1862年公司法》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公司在促进世界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8分)‎ 材料二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 ‎ ‎(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2)轮船招商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的?(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6分)‎ 材料三 1979年,招商局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试行干部聘任制、用工合同制、退休保障制度等改革。许多改革措施在全国得到推广。招商局还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和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组建了当今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从单一的航运企业迅速发展成综合性企业集团。到80年代末,招商局总资产达180多亿港元(70年代末仅为1.3亿港元),再一次创造了历史的辉煌。‎ ‎(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概括招商局创造“两次辉煌”的相似原因并予以说明。(12分)‎ ‎【考点】近现代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 ‎【解析】本题以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为切入点,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准确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问意义从材料一中反映公司由“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到“市场组织、每个公民都享有的权利”的变化来分析;作用则从现代公司对科技、企业生产制度和人们思维和生活习惯等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来分析。第(2)问从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洋务运动的创办民用工业的原因,以及洋务运动的影响。第(3)问归纳轮船招商局的历史阶段性发展特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原因。‎ ‎【答案】(1)意义:催生了现代公司,为个投资公司提供法律保障。(2分)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制定行业规则和标准,引领管理制度变革;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8分)‎ ‎(2)背景:工业革命后,西方公司的示范;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4分) 作用:引入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有利于吸引投资,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开创了近代民族航运业,抵制了外来侵略,维护了民族利益;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工商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6分)‎ ‎(3)面对困境,求变求强。第一次: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第二次:“文革”导致国民经济的严重困境。抓住机遇,促进发展。第一次:抓住工业革命和政府推动洋务的机遇;第二次: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和政府推行改革开放的机遇。大胆探索,改革创新。第一次:引入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筹资发展;第二次:大胆探索公司管理改革,推进制度化建设。(12分)‎ ‎12.(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灯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探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 ‎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10分)‎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9分)‎ ‎【考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运用和综合分析能力,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第(1)问根据时间信息“1868年”,结合从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第(2)问从时间信息“20世纪”入手列举与之相关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即可。第(3)问从技术进步对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带来的积极作用角度分析。‎ ‎【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出现);城市交通状况日益复杂(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和种类增多)。(6分)‎ ‎(2)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新式交通工具不断出现;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产生普及;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应用。(10分)‎ ‎(3)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规则意识,法制观念,行为方式)。(9分)‎ ‎13.(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庞。——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 材料二 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丝、茶、瓷器、绸缎、铜器、雕花器和景泰蓝等。1889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正中可见“大清国”三字,门口对联有“中国有圣人”、“此乡多宝玉”字样。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国村内的中国戏院,带有明显西方风格。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中国馆是满族王公住宅的复制品,摆有中华圣母像。“中华圣母”着慈禧太后服饰,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圣母左手抱着中国服饰的耶稣。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西湖48景相册等获金奖,另有中国绘画作品42件,包括唐朝吴道子、宋朝马远、明朝唐伯虎等人的作品。‎ ‎——摘编自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 材料三 世界博览会主题概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博会上中西展品的特点,并分析中国展 品特点形成的原因。(12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和20世纪世博会所体现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12分)‎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古今经济发展、现代世界经济发展 ‎【解析】本题一世博会引入考查中外经济、科技发展。第(1)问从时间可以推断是工业革命后,1851年英国完成率先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英国举办第一届世博会,从一个侧面反映世界联系的加强。这届世博会对英国而言,提升它的国际影响力;对世界而言,为各国科技产品提供展示的平台,加强彼此交流。第(2)问中国展出的是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中华圣母像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说明有西方色彩。中国展品特点形成的原因从农业经济繁荣、手工业技术先进、近代工业落后等方面分析,有西方色彩的原因是中西方联系加强。第(3)问两次工业革命关注的是科技和工业的发展,到20世纪“通过竞争获得和平”“人类的进步与和谐”成为主题,说明人们更注重和平、人与自然的和谐。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美苏冷战的敌对紧张,让人们呼唤和平。工业发展带来的污染让人们更加关注环保问题,思考科技带来的影响。‎ ‎【答案】(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世界各国联系加强。意义: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影响;开创举办世博会的先河;提供了各国展示文明成果的重要平台,‎ 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经济文化交流。(8分)‎ ‎(2)特点:中国:以传统工艺、美术、手工业品为主;有西方色彩。西方:以先进科技成果、工业品为主。‎ 原因: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农业文明高度发达,手工业技术精湛;现代化滞后,工业发展程度低;中西文化交流增强。(12分)‎ ‎(3)变化:19世纪关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20世纪更关注人类和平、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因:世界大战造成的灾难;科技作用的两重性受到关注;冷战凸显对抗的危险;经济全球化,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导致环境、资源问题;技术革命展示了新的发展前景。 ‎ ‎(12分)‎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 ‎1.(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16)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 ‎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 ‎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运用和材料解读能力。由材料内容可知在重庆商人购买外洋商品中,钱庄充当了介绍人,中间支付者的角色,因此钱庄在帮助洋货打入中国内地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故选D项。‎ ‎2.(2012年江苏历史,5)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 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考点】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图文信息获取能力。根据材料信息“金陵机器制造局”,“匠心运用,造成快枪”可知①③正确,②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私人投资的近代企业,④错误,故选A项。‎ ‎3.(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6)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袁世凯 ‎【考点】洋务运动 ‎【答案】B【解析】李鸿章是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元老,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筹办北洋海军,管辖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和山东三省海域,洋务运动中创办军事民用企业,兴办新式学堂,耗费巨资筹办的北洋海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这与他在战争中的避战求和政策有关。‎ ‎4.(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18)下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速 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和图表信息解读能力。从统计示意图中可以看到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有增有减,故A项错误;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超过了1937到1940年的发展水平,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介绍沿海工业发展概况以及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C、D项错误。‎ ‎5.(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30)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实业救国”思想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和材料信息的获取能力。从时间信息与张謇的状元身份入手,理解“捐弃抽恃,舍身喂虎”的含义。B、C、D项题干无从反映。‎ ‎6.(2012年江苏历史,8)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 )‎ 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 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 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实业救国”思想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和材料解读能力。“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说明财富过分的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快的上海离不开内地的发展,这说明上海市长注意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 ‎7.(2012年海南卷历史,16)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一)农产商品化的加速,(二)纯封建制渐归消灭,(三)高利贷制变本加厉,(四)地权集中、农民离散,(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可以看出该文的主线是( )‎ A.生产关系的变革 B.商品经济的发展 ‎ 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D.金融资本的发展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 ‎【答案】A【解析】生产关系即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题干反映的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A项正确;题干中“农产品商品化的加速”能体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只是某个方面,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C项与A项对立,题干无从反映,C项排除;D项与B项同理排除,其可从“高利贷制变本加厉”中反映。‎ ‎8.(2012年上海历史,17)19世纪80年代的上海诞生了一批由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这些企业集中在( )‎ ‎ A.石油化工业 B.冶金采矿业 ‎ C.机器制造业 D.轻工纺织业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答案】D【解析】中国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因此民族资本家主要以投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轻工业为主,A、B、C项属于重工业,D项属于轻工业。‎ ‎9.(2012年上海历史,19)根据右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64至1895年中国( )‎ A.国库白银储备 ‎ B.领水外轮吨位 ‎ C.铁路里程数 ‎ D.茶叶出口额 ‎【考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答案】B【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和1895年《马关条约》的巨额战争赔款加剧清政府财政困难,国库白银储备日益减少,排除A项;中国铁路的出现是1876年英美商人修建的沪淞铁路通车,1864年铁路在中国还不存在,排除B项;19世纪末资本输出成为主要侵略方式,茶叶出口额变化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 天津城区示意图(1936年)‎ ‎10.(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13)(19分)阅读材料,参看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金朝开始,随着北京成为都城,地处海河与南、北运河交汇的三岔河口一带的天津,很快发展成为北京调运漕粮等生活物资的中转枢纽和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舟车攸会,聚落始繁。” ‎ 材料二 开埠前的天津是一个封建性 城市。开埠通商后,天津很快发展为我国最早建立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的城市之一;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商业和港口城市、北方最大金融中心。 ‎ 材料三 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商企业。1903年,政府开始部署建设以大经路为轴心的新城区,仅20年,新城区就成为天津新的政治、文化核工业中心。 ——摘编自罗澍伟《近代天津城市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图中A、B、C三区开始形成的时间和原因。(6分)用一例近代史实说明天津是“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2分)‎ ‎(2)分别举例说明材料二天津的“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依据材料二,分析开埠通商对天津发展的意义。(5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的背景。(2分)依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初期天津发生的主要变化。(4分)‎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解析】本题以天津的地方史切入考查天津从古代到近代经济的发展,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第(1)问结合材料一概括可知天津发展成为中转枢纽和军事要地,可知A区在金朝时期形成;材料二开埠通商等信息可知是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形成租界,即B区;从材料三政府开始部署建设以大经路为轴心的新城区可知在政府政策实施过程中形成了C区;第(2)问天津开埠通商后,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在此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使天津向近代城市发展;第(3)问1902年八国联军退出后清政府接管天津,仅仅20多年天津进一步发展,城区不断扩大。‎ ‎【答案】(1)A区:金朝;漕运中转。B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埠通商。C区:1903年;政府措施。(6分)例如,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清政府妥协。(2分)‎ ‎(2)天津机器制造局、开平煤矿、有轨电车。(3分)促使天津向近代城市发展。(2分)‎ ‎(3)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八国联军退出天津。(6分)变化:城市管理开始近代化;金融和工商业进一步发展;城区扩大。 ‎ ‎(4分)‎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19)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护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上述场景出现在( )‎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 C.抗美援朝时期 D.大跃进时期 ‎【考点】一五计划(背景)‎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和材料解读材料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武汉工人和鞍山钢铁厂工人大量生产军备物资,这明显与军事有关;再结合所学可知鞍山钢铁厂兴建于一五计划期间(1953—1957年),与此时间相符的只有抗美援朝(1950—1953年),故C项。其余三项明显与材料信息或时间不符。‎ ‎2.(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考点】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时间信息“1958年”结合时代背景分析:1958年中国开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以致农业遭到严重破坏,粮食供应不足;因此,D项正确;A、B、C都与史实不符,因为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72年中美一直处于对峙状态,而50年代末中速关系逐渐恶化。‎ ‎3.(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4)下图介绍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 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国家工作人遵纪守法 ‎【考点】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从“通用粮票”“1963年”等信息可知当时中国票证供应制度,这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折射,故选B项。‎ ‎4.(2012年海南卷历史,25)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 )‎ ‎ A.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B.制止单位铺张浪费 ‎ C.节约经费发展生产 D.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考点】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探索——八字方针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根据时间信息(196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提及措施的实施背景是“左”的错误、三年自然灾害、苏联取消对华的援助,当处在三年困难时期,物质紧缺,故A项正确。‎ ‎5.(2012年海南卷历史,24)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 ‎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考点】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五计划 ‎【答案】A【解析】“一五”计划隐含着时间信息,题干反映的是“一五”计划的重工业发展重点放在东北地区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有:东北重工业基础好、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和地理位置优越(靠近苏联),A项正确;B、C、D项与题干无关。‎ ‎6.(2012年上海历史,28)档案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人口每年增长都在千万以上。可是196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减少了1000万。影响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 ( ) ‎ A.三大改造 B.中苏关系 ‎ ‎ C.文化大革命 D.“三面红旗”‎ ‎【考点】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D【解析】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以致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人口出现负增长。‎ ‎7.(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18)表2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 表2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 ‎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0%‎ 消费水平 农村 ‎8.9%‎ 城镇 ‎4.5%‎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图表解读能力。根据图表所示时间“1979—1984年”可以排除A(21世纪初)、C(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高于城市,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故B项符合题意,而消费水平增长率高低不能说明消费水平高低,故D项错误。 ‎ ‎8.(2012年上海历史,29)右图中的农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因为他即将( )‎ A.加入人民公社 ‎ B.分得土地 ‎ C.承包土地 ‎ D.加入合作社 ‎【考点】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国民经济的恢复(土地改革)‎ ‎【答案】B【解析】从图中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可以判断反映的是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运动,此次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D项出现在社会主义改造中,A项出现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C项出现在改革开放后。‎ ‎9.(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2)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运用。根据时间信息“1992年”联系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可知南方谈话突破了计划与市场仅是一种手段的思想禁锢,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进而出现“下海经商”潮流,,故A项正确;B、C、(20世纪80年代)与题干所处的历史阶段不符。D项是1992年以后。‎ ‎10.(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9)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D【解析】个体工商业属于私营经济,改革开放后允许它的发展说明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D项正确;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没有改变,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因此ABC项错误。‎ ‎11.(2012年江苏历史,11)‎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 ‎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考点】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可知1949—1976年中国照搬苏联的经验,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在意识形态对抗的影响下,中国在相对封闭的背景下开展经济建设,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中国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贷款,这个过程反映的是中国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变化。‎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17)‎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迁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题干引用的报纸内容反映出外国的商品出现在中国市场上,引发国人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项;材料无法证实《上海新报》是否为国人办报,故排除B项;售卖西方商品并不能说明百姓衣食住行西化,故排除D项。‎ ‎2.(2012年江苏历史,6)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考点】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材料可知南京临时政府虽然下令改变与共和政体不相符合的一些旧称呼,但“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说明被告和法官心里的等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3.(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6)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塔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图6)。这反映出( )‎ 图8‎ ①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 ②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上 ③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就显著 ④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考点】近代社会生活 ‎ ‎【答案】A【解析】从题干中的“介绍两个月前”说明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图中文字“妇孺登艇,男子闻令即退”仅能反映出美国的公民教育的成就和妇女地位变化,不能反映民国初斯的中国,反映应是其倡导人性向上,因此,正确选项为A.‎ ‎4.(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7)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表2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部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迁 ‎【答案】C【解析】从表2中吴虞在成都主要消费是在衣食住宿上,而在北京的主要消费是在娱乐享受上,说明其消费结构有所变化,C项正确,表2仅能反映吴在两的消费情况,ABD项题干无从反映。‎ ‎5.(2012年上海历史,39)妇女与教育(12分)‎ 材料一 1912年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 学校 地点 特色 中央女校 北京 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 神州女学 上海 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 女子法政学堂 上海 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学宗旨。‎ 材料二 1914年,教育总长汤化龙发表他对当时女子教育的看法:“民国以来,颇有一派人士宣导一种新说,主张开放女子之界限,其结果致使幽娴女子提倡种种议论,或主张男女同权,或宣导女子参政。……盖谓该校在今日,不但毫无利益,而反有巨害。”‎ ‎ 问题:基于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国初年社会的认识。‎ ‎【解析】材料一中北京、上海出现了女子学校,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妇女得以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公民权利的社会成员,获得了工作和参政的权力。材料二中教育总长汤化龙对女子教育持反对意见,认为这样有百害无一利。民国初年处于近代中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两种相反的观点体现的是民国初年新旧思想的激烈冲突。‎ ‎【答案】 民国初年处于近代中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妇女权利的变化正是这一时期社会变迁 的缩影。辛亥革命创立了中华民国,肯定了人的基本权利,倡导男女平等。妇女得以从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公民权利的社会成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纷纷兴办了女子学校,不但教授她们适应社会的各类知识、技能,而且还以培养妇女参政为宗旨。但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守旧势力依然强大,社会上对新式女子教育出现了异议,尤其是在袁世凯执政时期,教育总长汤化龙的言论即为一例。这体现了当时新旧观念的冲突。‎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1.(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21)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 )‎ 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     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 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     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 ‎【考点】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结合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经济危机)可知改善工人待遇有利于扩大内需和缓和阶级矛盾,故正确答案为A项。当时美国国内就业压力极大,故排除B项;恢复生产需要吸纳大量存款,故排除C项,当时农产品大量积压,故排除D项。‎ ‎2.(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23)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 )‎ A.亦滞亦胀凯失灵(凯,指凯恩斯主义)‎ B.紧缩货币出新招 C.减税减支零通胀 D.又陷“四高”难逍遥(“四高”,指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 ‎【考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结合所学可知里根政府执政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当时在反思20世纪70年代初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以致“滞胀”现象的基础上以供应学派为依据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但即使是减税减支也无法实现零通胀,C项错误。‎ ‎3.(2012年海南卷历史,22)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 B.工党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 ‎ C.人们担心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 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强烈不满 ‎【考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西方福利政策的发展 ‎【答案】B【解析】从时间上看,A项是与史实相符的,但不是工党获胜的原因;因战争给社会经济带来破坏,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工党在竞选中提出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抓住了社会要求,取得了民众的支持,B项正确;C、D项与题意不符。‎ ‎4.(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表2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 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 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 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 ‎【考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图标信息解读能力,结合提供的图表可知政府解散财阀,政府和公共机关在资本结构中占有一定比例,A项解读错误;从外国法人所占比例可以看出B项解读正确,从金融机关所占份额一直上升,C项解读正确;个人持股从61.3降低到40.1,逐渐减少,D项解读正确。‎ ‎5.(2012年江苏历史,23)(14分)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 (资料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 材料三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5分)‎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2分)‎ ‎(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5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2分)‎ ‎【考点】罗斯福新政、西方福利政策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知识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第(1)问地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相关措施概括回答,至于背景结合罗斯福新政背景回答。第(2)根据材料二表格信息可知收入在50到80英镑的低收入者得到救济,收入有所增加;儿童津贴保障了儿童利益。第(3)问要分析概括材料二、三尤其是材料三明确社会福利存在的弊端。第(4)问具有开放性,结合材料、前面三个问题联系现实生活分析得出政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制定和实施者。‎ ‎【答案】(1)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3分)‎ 背景:经济危机;贫困(失业)。(2分)‎ ‎(2)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2分)‎ ‎(3)原因:挫伤工作积极性(惩勤助懒);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5分)‎ ‎(4)角色: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福利支出的承担者。(2分)‎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22)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考点】斯大林模式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题干引用观点型材料认为“苏联的制度”虽然存在弊端,但使得苏联快速地实现了工业化,结合所学可知学者所指的是斯大林模式的作用,故选C项。‎ ‎2.(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22)表1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表1‎ 年代 ‎1925—1927年 ‎1928—1932年 ‎1933—1937年 年均粮食产量(万吨)‎ ‎7527‎ ‎7360‎ ‎7290‎ A.地广人稀 B.自然灾害频发 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 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 ‎【考点】斯大林模式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运用和图表分析能力。从统计表格的时间“1925—1937年”可知此时期是斯大林执政,从表中信息苏联的粮食产量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这与斯大林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的政策有关,故选C项。‎ ‎3.(2012年江苏历史,17)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 ‎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考点】新经济政策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再现、理解及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所学及材料信息 “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可知“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故选D项。A项错误;与社会主义改造没有关系,,新经济政策仍然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排除B项,C项与材料“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矛盾。‎ ‎4.(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29)(16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6分) ‎ ‎(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6分) ‎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4分) ‎ ‎【考点】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罗斯福新政 ‎【解析】本题以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时政背景考查20世纪各国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突出历史学科的功能和考查考生对核心知识的再现、理解和比较分析能力。第(1)问考查比较分析能力,结合材料和所学相关知识从过渡方式、所有制结构、计划与市场的利用等角度分析回答。第(2)问考查观点评析与论证能力,首先从材料提炼观点“淡红色的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论证。第(3)问注意题眼“经济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从计划与市场的作用全面分析。‎ ‎【答案】(1)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 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6分,每点2分) ‎ ‎(2)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举一例说明即可)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举一例说明即可)(6分,每点3分) ‎ ‎(3)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社会主义也应有市场调节,斯大林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取消市场调节,虽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从长期来看,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 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罗斯福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增加经济中的计划成分,缓和了经济危机。(4分,每点2分)‎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2012年江苏历史,18)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 ‎①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 ‎②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 ‎ ③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 ‎④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和题干信息“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贷款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说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主导了世界银行、强化了对国际金融的影响力以及方便其商品输出,故②④正确。结合所学可知①③错误,故答案为C项 ‎ ‎2.(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23)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反映了( ) ‎ ‎①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②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   ④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或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材料解读能力。美国认为“法国利用美元兑换黄金”是一个政治问题,是因为法国这种做法是摆脱美国控制的表现,故①分析正确;美国认为“法国利用美元兑换黄金”是一个经济问题,是因为法国这种做法会减少美国的黄金储备,进而削弱布雷顿森林体系所确立的美元地位,故③分析正确,由此正确选项为B项。法国不是不结盟运动参与者,故②错误,④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3.(2012年上海历史,35)《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到‎1999年1月1日,即可开始实施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最迟要在‎1998年7月1日建立独立于各国政府之外的欧洲中央银行,英国和丹麦不受这一时间表的限制。这表明欧元( )‎ ‎ A.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结果 ‎ B.是入约各国经济主权让渡的结果 C.尚未成为欧盟所有成员国的统一货币 ‎ D.加强了各国以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能力 ‎【考点】欧盟 ‎【答案】B项3分,A、C说明项1分,D项0分【解析】欧元的问世、欧洲中央银行的建立是入约各国经济主权让渡的结果,材料主要反映这一点,选B项最佳;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的中心地位,欧元问世的背景是该体系的瓦解,英国和丹麦不受这一时间表的限制说明尚未成为欧盟所有成员国的统一货币,A、C项正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规定体现政治手段干预经济,D项错误。‎ ‎3.(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22)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时的六个国家,除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还包括图7中的(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 C.①③④ D.②③④ ‎ ‎【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一体化)‎ ‎【答案】C【解析】本题从时间入手,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法国、英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依据所学知识,1967年,英国还未加入欧共体,C项正确。‎ ‎4.(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23)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除建立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普遍性一般国际组织联合国外,区域性的国际组织也大量涌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 B.大国强权政治主导着国际关系 C.民族主义政治诉求不断高涨 ‎ D.联合国政府调节机制效力不足 ‎【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60、70年代日本和西欧崛起,使以美国为主的世界经济格局向美国、日本、西欧相抗衡的三极格局转变;随着世界政治和军事局势的日趋缓和,国际斗争的焦点逐渐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各大国为了增强实力,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都不失时机的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因此,A、B、C不符合题意。“联合国政府”说法错误,联合国本身是一个国际组织,D项排除。‎ 图6 2009—2010年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率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比较 ‎5.(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22)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作为新兴经济体,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图6反映了( )‎ ‎①金砖国家经济都持续高速增长 ‎ ‎②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都超过发达经济体 ‎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 ‎④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运用和图表分析能力。从图表可以看出巴西、俄罗斯在2009年都出现经济的负增长,①错误;金砖国家属于地处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非地域临近国家,不属于地区性经济组织,③错误。2010年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超过了发达经济体2.7%的增长率,金砖国家作为地区新兴经济体,它们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②④正确,故选C项。‎ ‎6.(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11)下图中,一个科威特人脚穿网球鞋,背驮电视机,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图片反映了( )‎ ‎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 ‎②全球性的文化渗透 ‎③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④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有力的推动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全球化的分析理解能力。从题干和图片材料可知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发展,由于在全球化中欧美发达国家占有优势,他们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渗透西方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故①②正确。③说法与史实不符,④从材料中无法体现。‎ ‎7.(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35)图5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在( )‎ 图5‎ ‎ ‎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考点】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运用和图表分析能力。从图中可知亚洲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急剧增加,日本所占比重也有所增加,而其他工业国、非洲和拉美等呈减少的趋势,说明世界贸易集中于亚洲地区,因此,C项正确;A、B、D项在图表中没有反映。‎ ‎8.(2012年江苏历史,20)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右图是2000年出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该漫画反映了( )‎ ‎ ‎ ‎ A.中国加入WTO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 ‎ B.中国申请加入WTO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 ‎ C.加入WTO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强垄断地位 ‎ D.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 ‎【考点】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的加入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和漫画解读能力。根据漫画出现的时间和标题可知“最后的贵族”代之中国,根据漫画的文字信息“真以为我不怕你呀”“某垄断企业”可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故选D项。‎ 各模块综合题 ‎1.(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37)(36分)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 材料一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 材料二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荀子》)‎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2分)简述道家和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图11 南通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所谓的“南北通州”是指北京通州和江苏南通,它们均与大运河关系密切。但在近代以后,随着运河漕运的停止,北通州及运河沿线大多数城市衰落,南通州却未停止发展的脚步。1898年南通大生纱厂创办,并获得20年方圆百里内独办企业的特权,税收负担较轻。此后建立的大生港承担了航运功能。到20世纪20年代大生资本集团形成,包括棉花种植、碾米、造船、纺织机器制造、发电等企业及银行。其间,南通还创办了师范、农科、商业、纺织等学校,兴建了博物苑、剧院、公园等公共设施。 ‎ ‎(2)阅读材料三和图11,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南通经济发展的原因。(8分) ‎ 材料四 自19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道的问题,美国国会一直存在争论,1817年和1822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了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案,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但联邦政府的权限从改良河道扩大到流域治理、防洪灌溉,又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其间,仍有很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干预了各州的权力。1935年全国内发生洪灾,100多项防洪议案提交到国会,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 ‎(3)结合所学,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角度,对材料四进行解读。(12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 “水与人类文明进步”关键词表 三峡水利工程 筒车 新航路开辟 轮船招商局 第聂伯河水电站 海上马车夫 北洋水师 罗盘针 水力织布机 海上丝绸(陶瓷)之路 ‎(4)阅读上表,从“水与人类文明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10分)(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考点】百家争鸣、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综合运用分析能力和材料解读能力。第(1)问有关道家与儒家思想的思想注意立足材料概括,至于道家与儒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实际上就是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第(2)问以南通为例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充分挖掘材料信息和图片相关的地理信息。第(3)问结合美国政治的权力制衡,从纵横制衡角度解读材料反映的现象;第(4)问可以从多角度分析,但要言之有理。‎ ‎【答案】(1)材料一体现出了道家的“辩证”思想;材料二体现出了儒家的“仁政”思想。(2分)‎ 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革。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造成井田制瓦解,各国纷纷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从而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分封制。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争霸,促成了思想上百家争鸣的局面。(4分)‎ ‎(2)南通依托江海,毗邻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经济发展。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和实践活动,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清政府予以政策扶持,使其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相对完善,有利于城市经济持续发展。(8分)‎ ‎(3)材料表明,最初由于美国宪法没有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流,导致总统两次否决国会提出的议案。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对宪法相关条例的解释,解决了联邦政府可以治理河流的法律问题,但是仍然没有理顺联邦和地方在治理河流方面的权力关系,所以国会仍陷于长期争论。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自然灾害,客观上要求联邦政府更多干预地方经济事务;罗斯福新政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这一切为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创造了条件。‎ 以上内容表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特点是权力制衡。权力制衡一方面表现为中央机构之间的三权分立,另一方面表现为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割。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某些方面,联邦政府的权力有扩大趋势。(12分)‎ ‎(4)示例:‎ 主题:水与社会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筒车、水利织布机、第聂伯河水电站 添加的关键词:漕渠 简要阐释:中国古代,修建漕渠,使用筒车灌溉农田,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水利织布机等,解放了劳动力,工业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电力成为社会经济与生活的重要能源。第聂伯河水电站是水利发电的代表之一。‎ ‎ 2012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考点】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的思想)‎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材料“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说明此学派代表地主阶级,反对贵族特权、主张社会变革、倡导重农抑商。结合所学可知是法家思想,故正确答案为D项。‎ ‎2.(2012年海南卷历史,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 ‎【答案】B【解析】题干中反映的战国时期孟子的有关施政中君民关系的论述,其认为统治者能做到“礼、义、信”则民治,因此,B项正确;A项是儒学思想可以体现的,但与题意不符,如民贵君轻、君舟民水;C项是荀子观点,题干无从反映;D为孔子思想,题干也无从反映。‎ ‎3.(2012年上海历史,31)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 ‎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考点】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的思想)‎ ‎【答案】C项3分,B、D项1分,A项0分【解析】孔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影响四季万物;韩非子认为天是永恒的,不会消亡;“天法道”,老子用“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即天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三者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B、D项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上述观点是针对天人关系提出的,不涉及政治主张,A项错误。‎ ‎4.(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考点】宋明理学——心学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从关键信息“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可知王阳明强调正心诚意,故D项正确;A、B、C项都对题干的曲解。‎ ‎5.(2012年海南卷历史,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 ‎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 ‎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考点】宋明理学(主要思想)‎ ‎【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首先排除B、D项;题干认为 ‎“阳生万物”,而何为“生”呢?“生,仁也”,其主要阐释的是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A项正确;如果对“阳生万物、阴成万物”不能正确解读,及把握内在关系:生,仁也。易错选C项。‎ ‎6.(2012年海南卷历史,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考点】宋明理学(背景——三教合一)‎ ‎【答案】D【解析】魏晋时期,儒学发展受挫,面临来自于佛教的冲击。题干中“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和、友朋之信”正是儒家的伦理道理,而题干斥责佛教导致“隔、乖、旷、绝”的后果,说明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D项正确;A项具有夸大佛教传入的影响,说法错误;B、C项无从反映。‎ ‎7.(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4)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 A.限制君权 B.削弱相权 ‎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废除三省六部制 ‎【考点】明清进步儒学(黄宗羲的思想)‎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材料解读能力。题干提供的观点强调宰相制度的的存在有利于制约君权,换而言之废除宰相制度导致君权极端化。这说明观点主张限制君权,故选A项。‎ ‎8.(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12)(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7分)‎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4分)‎ 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 ‎(4)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2分)‎ ‎【考点】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汉代儒学、宋明理学)‎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与理解、材料解读能力。第(1)问立足材料可知分别是儒家的“仁政”、道家的“无为”、法家的“法治”。在此基础上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历史背景。第(2)问根据材料可知董仲舒强调“大一统”,其思想的影响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从材料可看出唐代由于实行开放政策,对外交往频繁,因而思想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第(4)问从前三问得出寻找规律,得出结论: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丰富。‎ ‎【答案】(1)主张: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3分)‎ 背景: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4分)‎ ‎(2)思想特征: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2分)影响: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分)‎ ‎(3)特点:多元性(兼收并蓄)。(2分) 原因:唐朝实行开放政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等。(4分)‎ ‎(4)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在吸收融合诸多文化因素中发展和丰富。(2分)‎ ‎9.(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39)(27分)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对scienc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作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 ——摘自《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 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那一个人惟一形态,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4分)‎ ‎(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12分)‎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8分)‎ ‎(4)从“经济”、“中学”、“粉丝”3个词语中任选1个,说明其含义或用法的历史变化。(3分)‎ ‎【考点】科举制、宋明理学、明清进步儒学、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中体西用”思想;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西方民主思想的发展 ‎【解析】本题以话题引入考查中西思想的发展与交融,跨度大,注重线索梳理和综合分析。(1)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宋明理学(程朱理学),解答时注意关键信息“宋人文集”和设问中的提示“程朱理学”,在此基础上联系相关知识分析。第(2)问实际上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历程及阶段特征,学习西方内容的变化可以结合信息“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从事科学,讲求政艺”“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概括,在此基础上结合19世纪中叶到民国初年中国思想演变的背景(政治、经济、思想等)分析。(3)考查西方民主思想的变化,注意答题角度“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第(4)问具有开放性,注意根据第(2)(3)问总结分析思路,明确答题角度(含义或用法变化过程及原因)‎ ‎【答案】(1)与科举制相关。(2分) 目的:“究天理”(或明道德(宣传封建伦理道德),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秩序。(2分)‎ ‎(2)内容变化:从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和经济工业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启蒙(思想观念解放)。(4分)‎ 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3分)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2分)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3分)于是提倡科学精神,寻求思想解放。(2分)‎ ‎(3)代议制度建立;(2分)代议制民主具有优越性,如可适用于地广人多的国家;(3分)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选民范围日益扩大;并扩展到更多国家。(3分)(若答出“古代西方直接民主弊端和具有代议制民主性质的民主制度的借鉴;西方民主思想家和政治家对民主探索深入的反思等可酌情赋分)‎ ‎(4)本问总分3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如,“粉丝”在开始是指一种食品,后引申为影迷、追星等。(1分)这一变化实际上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过程中思想的解放(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和社会生活时尚化。(2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第(4)问,指出一个时期的含义或用法,给1分,指出两个及以上时期的含义或用法,给3分。‎ ‎10.(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38)(26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材料二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 材料三 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10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9分)‎ ‎(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7分)‎ ‎【考点】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孔子、老子、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古希腊人文主义的起源、维新思想(康有为、严复的思想)‎ ‎【解析】本题以思想的交融与解放为主题切入、以主要思想家为载体考查中外思想发展。第(1)问考查基础知识的积累,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即可。第(2)问立足材料概括,关键在于抓住关键信息,如,李贽“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顾炎武“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等。第(3)问考查维新变法思想,从材料信息“改制……孔子”可以推断是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增强了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至于严复的思想结合课本知识回答。‎ ‎【答案】(1)孔子:仁、礼、中庸;(3分)老子:道、无为、小国寡民。(3分)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2分)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2分)‎ ‎(2)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3分)顾炎武:注重实学,经世致用;(3分)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3分)‎ ‎(3)康有为。(1分)《孔子改制考》。(2分)翻译《天演论》;(2分)宣传、提倡进化论、成为维新派的理论武器。(2分)‎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19)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 ‎【考点】文艺复兴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与理解。根据题干材料信息“15世纪”“佛罗伦萨”“复活”可以判断为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文艺作品其实对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传承。故选B项。A、C、D项分别对应的是故希腊罗马、16世纪的德意志宗教改革、17—18世纪。‎ ‎2.(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8)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考点】宗教改革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可知教皇代表认为在信仰《圣经》的同时需要其他方面的支撑,只有这样信仰才能稳固,故C项正确;A项题干无从反映;根据所学可知两者都没有否认信仰的必要,故B项说错误;D项只是材料反映信息的一面。‎ ‎3.(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19)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 )‎ A.抨击愚昧 B.倡导平等 C.讽刺贪淫 D.推崇人性 ‎【考点】文艺复兴 ‎【答案】D【解析】伊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斯的代表人物,“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反映了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的思想,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D项正确。ABC项不符题意。‎ ‎4.(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8)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答案】C【考点】宗教改革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可知教皇代表认为在信仰《圣经》的同时需要其他方面的支撑,只有这样信仰才能稳固,故C项正确;A项题干无从反映;根据所学可知两者都没有否认信仰的必要,故B项说错误;D项只是材料反映信息的一面。‎ ‎5.(2012年江苏历史,13)“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 A.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亚 C.马丁·路德 D.伏尔泰 ‎【考点】启蒙运动——主要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强调理性、批判教会和封建制度,这是启蒙运动的内容,因此选择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 ‎6.(2012年海南卷历史,10)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 )‎ ‎ A.以民意制约权力 B.以道德制约权力 ‎ C.以权力制约权力 D.以权利制约权力 ‎【考点】启蒙运动——孟德斯鸠的思想 ‎【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是三权分立,因此,C项正确;权力与权利是有区别的,如 果不能区别两者区别或者粗心而错选D项;AB项是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 ‎7.(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15)“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 ‎【考点】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理解和比较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宗教改革反抗罗马教会的权威,否认教会和教士在信仰中的中介作用,强调个人自由;启蒙运动反抗封建专制权威,强调个人自由,崇尚理性,重视法制保障民主制度。因此B、C、D属于启蒙运动,A项是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共同点。‎ ‎8.(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37)(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材料三 ‎ 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14分)‎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阐述的观点。(12分) ‎ ‎【考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材料解读、综合比较分析和论证分析能力。第(1)问结合所学从经济、政治等角度分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历史条件。材料二的基本观点抓住关键信息“财富的日益增长”“经济生活的需要”“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概括即可。三次运动的共同精神实际上是比较归纳其共同点。第(2)问考查论证分析能力,首先要明确材料论证了物质活动和精神与制度发展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论证观点。‎ ‎【答案】(1)历史条件: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古典文化遗存丰厚;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经济掠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典型的君主专制激发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抗。(9分)‎ 基本观点:鼓励追求财富;主张适应现世生活,提倡个人奋斗;反对政府干预经济。(3分) 共同精神:人文主义。(2分)‎ ‎(2)能结合材料和史实,言之成理即可。‎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2012年海南卷历史,8)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 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 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 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 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考点】古代中国科技技术(制约因素)‎ ‎【答案】B【解析】题干反映了康熙在“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 准确”后,才“复用西洋历法”说明其审慎地接受外事物,B项正 确;A项“全面接受”过于绝对化,说法错误;C项无从涉及;题 干材料仅限于历法,因此,D项“西方文化超越中国”说法错误。‎ ‎2.(2012年上海历史,13)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约4‎ 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 )‎ ‎ 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 ‎ 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 ‎ 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 ‎ 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 ‎【考点】古代中国科技技术——印刷术 ‎【答案】A【解析】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发明、研制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印刷的大量书籍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传播,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2012年江苏历史,1)“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 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 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 ‎《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 ‎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 ‎【考点】古代中国文学的时代特征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与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可知《诗经》中的“十五国风”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故选A项。‎ ‎4.(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迁移。题干中的故事具有世俗化的特征,这是因宋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D项正确;A、B、C项都无法从题干中反映。‎ ‎5.(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13) 《说文解字》释读为:“大册也。”今人认为似手捧册置于架上。该释读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材料相关的是( )‎ A.甲骨 B.丝帛 C.竹木简 D.石碑 ‎【考点】古代中国汉字的演变 ‎【答案】C【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根据提供的象形文字和解释容易判断选C项。‎ ‎6.(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12)2010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的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图3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 )‎ A B C D ‎ ‎ ‎【考点】古代中国的汉字与书法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结合各种字体的特点可知A、B、C、D项分别为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故选C项。‎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1.(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20)在古代,通才式的大师频出,而进入近代后此类大师越来越少。一般认为,达·芬奇是“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重要原因是( )‎ A.在人类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 B.古人的成就达到相当高度后,后人很难超越 C.古代学者少,评价目标集中;近代以来学者多,大师难以被公认 D.近代以来的科学把研究对象分为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加以研究 ‎【考点】近代科学的发展(特点)‎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 同时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间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凭借个人能力很难全面掌握,故选D项。‎ ‎2.(2012年上海历史,18)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 A.电力与蒸汽 B.电力与钢铁 ‎ C.蒸汽与煤炭 D.煤炭与钢铁 ‎【考点】电气时代——成就 ‎【答案】B【解析】1900年巴黎世博会上主要展出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工业成果,这也是此次世博会的物质基础,蒸汽、煤炭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电力与钢铁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符合题意。‎ ‎3.(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2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它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既有不同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这具体表现为( )‎ A.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 ‎ B.科学和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学科越来越少且分工越来越细 ‎ D.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考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阐释历史事物的特征,D项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相符;A项在前两次技术革命就已具有;B项应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C项“学科越来越少”说法错误。‎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3)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考点】维新变法思想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题干材料“中国并不在中央”就是要劝导中国人摒弃“天朝上国”观念,故选D项 严复翻译的西学著作 《天演论》‎ ‎《原富》 《法意》‎ ‎《群己权界论》‎ ‎…… ‎ ‎2.(2012年上海历史,23)从右侧的书目看,严复的翻译主要涉及哪一领域? ( )‎ A.宗教文化 ‎ B.科学技术 ‎ C.社会理论 ‎ D.文学艺术 ‎【考点】维新变法思想(严复)‎ ‎【答案】C【解析】《天演论》宣传的是社会进化论思想;《原富》即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宣传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法意》即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宣传三权分立思想,《群己权界论》即穆勒的《论自由》宣传自由主义,都涉及社会伦理问题。‎ ‎3.(2012年海南卷历史,15)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 的代表人物是( )‎ ‎ A.林则徐、魏源 B.康有为、梁启超 ‎ C.孙中山、章太炎 D.陈独秀、胡适 ‎【考点】维新变法思想 ‎【答案】B【解析】“不中不西即中即西”反映的是康有为学说的特点:把中国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因此,B项正确;A项是地主阶级抵抗派;C项资产阶级革命派;D项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派。‎ ‎4.(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21)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 A.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 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 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答案】B【解析】题干反映康有为认为法国大革命带“杀戮”的严重后果,致使各国纷纷“行立宪之政”,说明康有为主张改革,因此,B项正确,A项无从反映;C项与题干不符;D项题干能反映,但与题意不符。‎ ‎5.(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17)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 (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 A.自强与求富 B.进化与革新 ‎ C.改良与革命 D.民主与科学 ‎【考点】新文化运动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注意题干提及的五四运动是广义概念,这场知识最光荣的运动是指新文化运动,打倒偶像要求民主,启蒙要科学,不迷信,具有理想思考判断的精神。故选D项,其他选项与材料。‎ ‎6.(2012年上海历史,22)“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 )‎ ‎ A.戊戌变法时期 B.清末新政时期 ‎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考点】新文化运动 ‎【答案】D【解析】新文化运动较为彻底地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同时宣传了西方的民主和科学,因此新文化运动时期西方的各种学说得到迅速传播,一部分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布尔什维克主义找到支持者”。‎ ‎7.(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28)(20分)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严复(1854~1921)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2为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表2‎ 时间 主要活动 ‎1867年 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 ‎1871年 在“建成”“扬威”舰实习 ‎1877年 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 ‎1879年 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 ‎188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 ‎189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材料二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 ——严复《原强》(1895年)‎ ‎(1)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6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严复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6分)‎ ‎(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8分)‎ ‎【考点】维新变法思想 ‎【解析】本题以历史精英人物引领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切入视角新颖。第(1)问以历史人物的经历考查严复思想的成长背景,注意表格中的时间,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2)问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比较分析能力。材料二中严复主张“治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增强军事实力)、“治本”(开启民智,提高国民素质),结合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比较。第(3)问注意限制角度“客观原因”,一般从社会基本状况(政治、经济、文化)分析。‎ ‎【答案】(1)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西学东渐,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创建海军,兴办新式教育。(6分,每点2分)‎ ‎(2)洋务派主要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严复认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只是治标,提高国民素质 才是治本;与洋务派相比,严复的进步之处在于主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6分,每点2分)‎ ‎(3)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薄弱;保守势力强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8分,每点2分)‎ ‎8.(2012年江苏历史,22)(13分)史家有时会修正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十多年前草写《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时候,我所看见康氏的著作不过是现在所看见中的一小半。他的思想,我既不能有全面的认识,也不曾作深入的剖析。因此我的论 断不免有舛误的地方。例如我说:“康氏以立宪为保皇之手段,故其所号召者为假民权。托孔子以为变法之口实,故其所号召者为假维新。”多看他的著作,细研他的思想之后,我发现这个论断几乎与真相恰相反背。现在我认为这两句话可以改为“康氏以保皇为立宪之手段,其所号召者为渐进之真民主。谓孔子为改制之圣人,其所企求者实为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我现在的看法……可以说是遵行“过则勿惮改”的古训。 ——萧公权《问学谏往录》‎ 材料二 萧公权于1940年写作《中国政治思想史》时,亦不免认为康有为反对革命。……直到后来看到大批有关康氏的原始材料,才摆脱……(某种)史观的阴影,对康氏有新的认识,所谓“假民权”、“假维新”,原来都是真的。 ——汪荣祖《康有为论》‎ 材料三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件事也许有某种意义: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的内涵。(4分)‎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9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考点】维新变法思想(康有为的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分析能力。第(1)问“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的内涵,就是“其所号召者为渐进之真民主”‎ ‎,即由君主专制逐步过渡到君主立宪制,宣传西方的民主政治学说。第(2)问首先要从材料提炼观点(史家的历史认识受到掌握的史料的多少、理解的程度以及史观的影响,存在认识的偏差,要及时的修正历史认识,同时史家的认识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在此基础上进行论证。史家的历史认识受到掌握的史料的多少、理解的程度以及史观的影响,存在认识的偏差,要及时的修正历史认识,同时史家的认识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萧公权在读完大批有关康氏的原始材料、作深入的剖析后,对康有为认识的改变就说明了这一点。‎ ‎【答案】(1)内涵:抨击专制皇权;提倡君主立宪制度;宣传近代西方学说;政治制度变革和思想启蒙的双重目的。(4分)‎ ‎(2)略(6分)‎ ‎9.(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0‎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中体西用”思想、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图表解读和综合分析运用能力。本题为开放型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但解题时须注意冲击与反应的对应关系,围绕材料观点,按要求答题。 【答案】略。‎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2012年海南卷历史,17)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 ‎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 ‎ 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 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 ‎ 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 ‎【考点】三民主义的发展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信息获取与解读的能力,从题干中反映孙中山非常关注俄国十月革命,由“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可判定C项的正确性;A项时间与题干不一致,是在20年代;B项说法错误的,俄国人的路是社会主义,而孙中山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D项说法错,1918年中共并没有实现第一次合作。‎ ‎2.(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2)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考点】毛泽东思想(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材料解读能力。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已经根据国情形成“工农武装割据”道路,这摆脱了俄国革命模式,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故选D ‎3.(2012年海南卷历史,19)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 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 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考点】七届二中全会 ‎【答案】B【解析】由时间信息可知,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是解放战争获得胜利的前夕,结合其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转移的内容说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阶段基本结束,B项正确;A项无法与史实不符;C项无从体现;D项应是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4.(2012年江苏历史,11)‎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 ‎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考点】邓小平理论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可知1949—1976年中国照搬苏联的经验,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在意识形态对抗的影响下,中国在相对封闭的背景下开展经济建设,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中国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贷款,这个过程反映的是中国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变化。‎ ‎5.(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38)(37分)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陈嘉庚说:“今日国势危如累卵,所赖以维持者,惟此方兴之教育与未死之民心耳”。黄炎培也说:“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曰求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厥惟教育。”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 材料三 1952年一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图14‎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材料四 邓小平在向外宾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由来时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 ‎ ——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据材料一概括两人共同的救国主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此类主张的积极意义和无法实现的原因。(8分)‎ ‎(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8分)‎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15分)‎ ‎(4)据材料四,分析改革开放与邓小平所阐述的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6分)‎ ‎【考点】20世纪初的中国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解析】本题以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主题,以近现代历史人物为载体考查了近现代民族复兴之路,跨度大、范围广,但突出核心基础知识的考查,解答的关键在于熟悉基础、读懂材料。第(1)问其主张根据材料“惟此方兴之教育”“厥惟教育”概括,然后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第(2)问立足材料和材料来源的时间提示入手归纳分析。第(3)问考查图表分析能力,根据时间和曲线变化,结合相关经济方针政策和实践分析。第(4)问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答案】(1)主张:教育救国。(2分)‎ 意义: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是进步的爱国的。(3分)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此类救国主张无法实现。(3分)‎ ‎(2)背景:三大战役胜利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内涵:解放全中国;开展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建设。(8分)‎ ‎(3)变化:总体上是增长的。50年代持续增长;50年代末60年代初下降;60年代中期恢复。(3分)‎ 主要原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一五”计划完成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自然灾害等;(4分)制定并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6分,每点2分) 原因: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建设经验;任务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6分,每点2分)‎ ‎(4)关系:在总结不同历史时期各种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的成功的重要保障。(6分)‎ 第七、八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9)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理性主义 ‎【考点】19世纪以来西方的文学艺术。‎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时间信息“18世纪末19世纪”和关键信息“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可以判断是浪漫主义文学,故选A项。注意B项应为19世纪中期。‎ 必修三模块综合 ‎1.(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1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考点】百家争鸣、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智者学派)、宋明理学、启蒙运动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比较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墨子针对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局面提出 “兼爱”“非攻”“尚贤”,表达了小手工业者反对战争、提高社会地位的诉求。智者学派主张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宣扬理性和科学;制。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体现了哲理思辨的倾向。可见①③体现了功利主义,故选A项。‎ ‎2.(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14)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 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 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 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考点】中西文化对比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可知顾炎武(1613—1682年)生活于明末清初,英国哲学家洛克(1632—1704年),两人大约生活与同一时期,即17世纪。郭守敬生活于元代,大约是13世纪,牛顿是17世纪的科学家;曹雪芹生活与18世纪的清朝中期,薄伽丘是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关汉卿生活于元代,大约是13世纪,莎士比亚(1564—1616年),故选A项。 3.(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37)(32分)留学生在国家发展和国际交往中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留学生享受唐政府的优待。为了照顾外国和其他民族的学生,特设宾贡科,考中者称宾贡进士。宾贡进士以新罗、大食、渤海等国的留学生为多。宾贡进士在唐朝可入仕做官,如新罗留学生崔致远十八岁考中进士,后在唐淮南节度使军中任职。各国入唐学生对国际交往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在长安招聘人才,交结其他国家使节,搜集或出资购买书籍,特别是他们将学习、了解的唐文化与典章制度传播于各国,从而更增加了盛唐气象的国际色彩。 ——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 材料二 玻利瓦尔在书信中写道:“我被送到欧洲学习。……我研究过洛克、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等人。”玻利瓦尔研究者比拉认为:“近代法国作家和哲学家的作品给了他以最坚实的文化知识。孟德斯鸠的作品主要给玻利瓦尔以思想上的启迪,而卢梭的著作则引起他感情上的共鸣。”玻利瓦尔访问意大利期间,到蒙特萨克罗远足,想到罗马的光辉和贫困,激动得脸色骤变,宣誓要为美洲的独立献身。可以说,这就是解放者诞生的时刻。‎ ‎——摘编自[委内瑞拉]奥古斯托·米哈雷斯《解放者》‎ 材料三 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东渡日本,重新探索救国真理。1901年,邹容离开重庆前往日本。到日本后,邹容一面勤奋地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理论和历史,如《民约论》、《法国革命史》等书;一面积极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在日本期间,他还写成《革命军》一书初稿,回国后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署名出版。章太炎为之作序,称许《革命军》为“义师先声”。 ——摘编自周勇主编《重庆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入唐留学生增加唐朝国际色彩的表现。(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罗在教育和科技方面受到唐朝哪些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玻利瓦尔的思想来源和奋斗目标。(4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玻利瓦尔作为“解放者”的巨大贡献。(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邹容在日本留学期间的活动,(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邹容等留学生所传播的革命思想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4分)‎ ‎(4)简要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应如何发挥留学生归国人才的积极作用。(4分)‎ ‎【考点】本题以留学教育为切入点,考查中西方的政治与科技文化知识,旨在考查综合比较分析能力。‎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依据材料有效信息概括归纳即可; 第二小问考查唐朝的教育和科技知识点,依据所学知识,列举相关内容即可。第(2)文的第一小问依据“我研究过洛克、孟德斯鸠、卢梭、伏尔泰等人”、“宣誓要为美洲的独立献身”来概括;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简述其对民族解放运动的作用。第(3)问的第一小问依据“勤奋地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理论和历史、积极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来归纳;第二小问从他的《革命军》著作的历史意义来分析。第(4)文思想积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入唐留学生来自多国;宾贡进士在唐朝入仕做官;推动了国际交往;将唐文化与典章制度传播于各国。设立国学,教授儒学;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 ‎(2)欧洲启蒙思想;争取美洲独立。领导了西属南美独立运动,推翻了西班牙在南美的封建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 ‎(3)学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历史;投身民主革命斗争;著《革命军》。为以后革命军的兴起制造了舆论;为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作了思想准备。 (4)略 ‎4.(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39)(60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时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刘汉王朝进入了全盛时期。丝绸之路开辟后,异国的礼俗、音乐、杂技,也跟着驼群的足迹,注入中土,使汉文化艺术鲜花繁集,灿烂夺目。汉代哲学以其雄浑的气魄和阔大的模式为以后中国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方向。当世界上还有不少国家或民族尚处于原始蒙昧之中时,汉代的科学在总体上超过了同时代任何民族之成就。 ‎ ‎ ——摘编自韩养民《秦汉文化史》‎ 材料二 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在世界上一直处于卑下地位,人家看不起中国人……‎ 一九四九年,中国人确实站起来来了……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何况我们自己还耽误了二十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1992年)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朝文化兴盛的表现。(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所及的地区。(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的任务和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4分)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十四大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6分)‎ ‎【考点】本题以民族复兴为主题,综合考查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汉文化艺术鲜花繁集,灿烂夺目、哲学以其雄浑的气魄和阔大的模式、‘当世界上还有不少国家或民族尚处于原始蒙昧之中时,汉代的科学在总体上超过了同时代任何民族之成就’”来分析归纳。第(2)问依据“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分析奋斗目标;改革开放,党的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答案】(1)文化艺术异彩纷呈;哲学气魄雄浑、模式阔大;科学居世界领先地位。(6分)汉朝成为当时东方一大文明中心;突破了东亚的范围,远及欧洲和非洲。(4分)‎ ‎(2)发展生产力;从建国起,用一百年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4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6分)‎ ‎5.(2012年江苏历史,22)(13分)史家有时会修正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多年前草写《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时候,我所看见康氏的著作不过是现在所看见中的一小半。他的思想,我既不能有全面的认识,也不曾作深入的剖析。因此我的论 断不免有舛误的地方。例如我说:“康氏以立宪为保皇之手段,故其所号召者为假民权。托孔子以为变法之口实,故其所号召者为假维新。”多看他的著作,细研他的思想之后,我发现这个论断几乎与真相恰相反背。现在我认为这两句话可以改为“康氏以保皇为立宪之手段,其所号召者为渐进之真民主。谓孔子为改制之圣人,其所企求者实为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我现在的看法……可以说是遵行“过则勿惮改”的古训。 ——萧公权《问学谏往录》‎ 材料二 萧公权于1940年写作《中国政治思想史》时,亦不免认为康有为反对革命。……直到后来看到大批有关康氏的原始材料,才摆脱……(某种)史观的阴影,对康氏有新的认识,所谓“假民权”、“假维新”,原来都是真的。 ——汪荣祖《康有为论》‎ 材料三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件事也许有某种意义: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的内涵。(4分)‎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9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考点】维新变法思想(康有为的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分析能力。第(1)问“制度与思想之一体维新”的内涵,就是“其所号召者为渐进之真民主”,即由君主专制逐步过渡到君主立宪制,宣传西方的民主政治学说。‎ 第(2)问首先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史家的历史认识受到掌握的史料的多少、理解的程度以及史观的影响,存在认识的偏差,要及时的修正历史认识,同时史家的认识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在此基础上进行论证。史家的历史认识受到掌握的史料的多少、理解的程度以及史观的影响,存在认识的偏差,要及时的修正历史认识,同时史家的认识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萧公权在读完大批有关康氏的原始材料、作深入的剖析后,对康有为认识的改变就说明了这一点。‎ ‎【答案】(1)内涵:抨击专制皇权;提倡君主立宪制度;宣传近代西方学说;政治制度变革和思想启蒙的双重目的。(4分)‎ ‎(2)略(6分)‎ ‎6.(2012年海南卷历史,33)(12分)世界遗产荟萃 博学的商族后裔孔子,坚信“周因于殷礼”,却因商代“文献不足征”,周代“郁郁乎文”、而“从周”。历代儒者言必称三代,但面对《史记》《尚书》中保存的不到五千字的商代历史记录,语焉不详。从19世纪末开始,学者认识到一些药用“龙骨”上的刻划是商代文字遗存,称这些刻在龟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为“契文”、“殷契”、“卜辞”,从而引发了搜求与研究热潮。王国维利用零散的甲片,考订商代先公先王,认定《史记》关于商王世系的记载基本准确,并大体揭示出殷商的制度变迁。20世纪20年代,“甲骨文”成了定称。随着1928年开始的殷墟遗址科学发掘,出土了15万片以上的甲骨,编辑出版了《甲骨文合集》。经过数代学者的努力,从甲骨文五千多个单字中释读出一千余个。学者们发现,甲骨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总结的汉字造字六法,在甲骨文中已体现得相当充分;诸如“王大令众人曰协田”等句子表现的语法结构,与后世古文几无不同。“甲骨学”已聚集起众多学者,对甲骨文丰富内容的研究,使我们对于殷商的了解远比孔子更为清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发现甲骨文的意义。(8分)‎ ‎(2)根据材料,指出“甲骨学”的内涵。(4分)‎ ‎【考点】史学常识——史料佐证 ‎【解析】第(1)问,依据:“王国维利用零散的甲片,考订商代先公先王,认定《史记》关于商王世系的记载基本准确,并大体揭示出殷商的制度变迁”、“使我们对于殷商的了解远比孔子更为清晰”分析。第(2)问,从文字学与历史学两个角度分析。‎ ‎【答案】(1)证实了《史记》等文献有关商代的记录;丰富了有关商代的历史文献;将有准确文字记载的历史大大推前;为研究汉语言文字提供了宝贵 的第一手材料。(8分)‎ ‎(2)整理甲骨文,识读甲骨文,深入探究殷商历史。(4分)‎ ‎7.(2012年上海历史,40)伏尔泰眼中的中国(25分)‎ 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1.5亿人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 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儿女孝敬父亲是国家的基础。在中国,父权从来没有削弱。……一省一县的文官被称为父母官,而帝王则是一国的君父。这种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把这个幅员广大的国家组成一个大家庭。他们的孔子不创新说,不立新礼;他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吏。我们有时不恰当地【把他的学说】称为“儒教”,其实他并没有宗教,他的宗教就是所有皇帝和大臣的宗教,就是先贤的宗教。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世界上曾有过的最幸福、最可敬的时代,就是奉行孔子的律法的时代。 ——节选自伏尔泰《风俗论》‎ ‎(1)伏尔泰对中国文明的描绘主要以什么时代为依据?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 ‎(2)根据材料,概述伏尔泰笔下的中国形象。(6分)‎ ‎(3)你如何评价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15分)‎ ‎【解析】(1)依据材料中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的身份,推测出伏尔泰描绘的中国文明的时代。(2)材料中“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是对科举制度的赞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说明中国较有完善的法律;“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对中国伦理道德和法律的赞美;儒教不是宗教,更加理性。(3)评价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抓住关键:伏尔泰的作为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赞美中国文化是有他的现实目的,借用中国文化中的部分内容为法国国内的启蒙运动、反封建斗争服务。‎ ‎【答案】(1)明清时期。①因为西欧传教士大批进入中国是在明清时期。②中国人口是在明清时期过1.5亿的。‎ ‎(2)中国的君主和政府很开明,有完备的官僚选拔体制;中国有完善的法律,法律是建立在良好道德基础之上的;中国尊崇孔子学说,没有宗教迷狂。‎ ‎(3)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是对文化他者的一种理想化诠释,是其将自身的理想与信念投射于他者的结果。‎ ‎8.(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40)(30分)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的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在中国古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域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 ‎(1)阅读上面材料,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欧洲中世纪和中国古代地图的功用。(4分)说两种地图所反映的社会思想背景。(4分)‎ ‎【考点】中国古代与欧洲中世纪的比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从材料可以得出地图在欧洲与中国使用的不同,并分析原因。‎ ‎【答案】(1)欧洲中世纪地图主要用于宗教宣传;中国古代地图主要用于世俗事务。(4分)欧洲中世纪地图反映出当时基督教神权思想居于社会统治地位;中国古代地图反映出中国中心论的思想。 ‎ ‎(4分)‎ 史学常识选择题 ‎1.(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考点】史学常识——史料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与史料运用能力。根据时间信息“商代”可以排除B(西周到春秋中叶)C(春秋晚期);再根据史学常识(一手材料可信度高)和关键信息“牛耕”,A项虽是一手材料,但没有体现“牛耕”,故选D项。‎ ‎2.(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15)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考点】史学常识——史学研究方法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研究方法。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获得丰富的史料就更能接近真相。诗歌是特定的时期社会风貌在文学领域的反映,它可以作为历史研究的间接史料,但间接材料用于历史研究要有所甄别,故选D项。‎ ‎3.(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16)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其中句读错误的是( )‎ 西人立国具有本 ①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 ②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 ③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国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 ④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 ⑤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 ⑥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 ⑦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A.①②⑥   B.①③⑥      ‎ C.②④⑤        D.③④⑦‎ ‎【考点】史料阅读方法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史料解读能力。其中题干材料认识到西方之所以强大,不只实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而且发展近代科学技术。①错误,句读应该是在“末”后,“本末”是一个词;③错误,句读应该是在“用”后;⑥错误,句读应该是在末“用”后,“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表明中国只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改变政治制度;故选B项。 4.(2012年上海历史,1)在古代世界的文明成果中,被视为王权象征和灵魂安息之所的建筑是( )‎ A.长城 B.二里头宫殿 ‎ C.金字塔 D.帕特农神庙 ‎【答案】C【解析】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二里头宫殿是中国最古老、也是最早的帝王宫殿,宫殿遗址向人们展示了昔日奴隶制夏王朝的繁华;帕特农神庙是伯利克里执政时期为了歌颂雅典战胜波斯侵略者的胜利而建,显示雅典人对其城邦的保护神——雅典娜女神的尊崇。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灵魂安息之所,同时也是法老王权的象征。‎ ‎5.(2012年上海历史,2)《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 ‎ 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 ‎ ‎ 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 ‎【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从夏到西周“鼎”的迁移,“鼎”被赋予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问鼎中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鼎”被赋予国家权力的象征,符合题意。‎ ‎6.(2012年上海历史,2)对于研究古代特洛伊战争具有第一手史料价值的作品是( )‎ ‎ A.《希腊史》(格罗特著) B.影片《特洛伊》‎ ‎ C.油画《帕里斯的裁判》 D.《荷马史诗》‎ ‎【答案】D【解析】格罗特是十九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史学家,他的《希腊史》是根据之前有关特洛伊战争的文献写作而成,属于第二手史料,B、D项属于影视、艺术作品,有主观加工的成分;公元前12世纪末,特洛伊战争爆发。到公元前8世纪,荷马把有关特洛伊战争的短歌、传说整理加工,创作了《荷马史诗》。因此《荷马史诗》作为记录特洛伊战争的作品更为可靠。‎ ‎7.(2012年上海历史,5)①在公元前44年的罗马牧神节上,执政官安东尼两次把王冠戴在恺撒的头上,都遭到了人群的抗议。②于是恺撒取下王冠,把它存放在朱庇特神庙。③在那一天,他没有获得皇帝称号。④事实上自公元前49年起,恺撒己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共和制名存实亡。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解析】①②③是对当时历史事件的记录,属于历史史实;“恺撒己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共和制名存实亡”,④是对①②③中历史史实的解释,属于历史解释。‎ ‎8.(2012年上海历史,6)有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道:“这座城市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陡峭的岬角上,……这座城市由两扇海上大门保护着,可以禁止无论从爱琴海还是从黑海来的敌船的通行。”“这座城市”是( )‎ A.君士坦丁堡 B.雅典 ‎ C.威尼斯 D.麦加 ‎【答案】A【解析】“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上”“从爱琴海到黑海的通道”,根据这些地理位置的限制,可知是君士坦丁堡。‎ ‎9.(2012年上海历史,34)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 ‎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答案】D项3分,A、B项1分,C项0分【解析】傅斯年的观点是:各地各时的直接资料和其他学科作为研究工具,可以增加历史研究的客观性,而不是个人的主观推断,D项最全面;A、B项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历史学不一定涵盖各种学科,C项错误。‎ ‎10.(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2)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 )‎ A.工作器具 B.工作内容 ‎ C.工作职责 D.工作性质 ‎【答案】A【解析】考查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 ‎11.(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 )‎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答案】B【解析】考查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每个时代文学创作都有其独创性,诗在唐朝、词在宋朝发展到顶峰。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 。反映王国维推崇古代的,轻视现代的观念。‎ ‎ 2012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类解析(选修)‎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1.(2012年江苏历史,‎24A)(10分)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3分)‎ ‎(3)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3分)‎ ‎【考点】梭伦的背景、内容、评价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分析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概括为平民受到奴役;“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概括为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至于其弊端带来的危机可以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第(2)问在注意限制角度“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基础上结合所学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梭伦的阶级立场和“中庸特点分析,它对后世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结合课本回答即可。‎ ‎【答案】(1)弊端:平民受到奴役;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2分)‎ 危机:导致贵族与平民、贵族与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矛盾的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阻碍经济发展。(2分)‎ ‎(2)措施: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3分)‎ ‎(3)根本原因:阶级利益的对立。(1分) 观念:公正观念;法治观念。(2分)‎ ‎2.(2012年上海历史,36)梭伦的大盾(12分)‎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中对梭伦改革做了如下描述:当梭伦完成上面所述的宪法时,平民时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他既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和游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年之内,将不回来,因为他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法律,大家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而且这时他的境遇也很不顺适。……因为平民期待他制订法律,重新分配一切财产,而贵族则希望他或恢复以前的制度,或只是略加变更;但梭伦双方都不讨好,尽管他如果随意袒护一方,就有成为僭主的可能,他却宁愿遭受双方仇视,而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 对于上述情形,不但大家的看法都一致,而且梭伦自己在诗中也这样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1)为何梭伦认为自己可以离开城邦十年不回?(3分)‎ ‎(2)梭伦为何不向平民和贵族任何一方解释法律?(3分)‎ ‎(3)根据材料,你认为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因素有哪些?(6分)‎ ‎【解析】(1)材料中的解释是:他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法律。透过现象看本质,梭伦执政时期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即使他离开了雅典,其他政治人物的作为也改变不了法律制度。(2)梭伦不向平民和贵族任何一方解释法律,原因是他的改革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向任何一方解释法律,都有可能偏袒,影响法律的公正性。(3)改革要处理好平民和贵族的矛盾,改革就是利益相关者的博弈;梭伦改革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维护了改革的成果;梭伦作为杰出的政治改革家,对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贡献不可忽视。‎ ‎【答案】(1)①因为梭伦认为他留下的法律制度是根本的保障,他个人的去留无关紧要。②因为梭伦认为法律至上,个别政治人物的作为改变不了法律制度。‎ ‎(2)因为平民和贵族都有各自的利益,梭伦要保持已制定法律的公正、严肃性。‎ ‎(3)①贵族与平民利益之间的博弈;良好法制的建立;杰出政治人物的作用。②公民守法精神;良好法制的建立;杰出政治人物的作用。‎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1.(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35)(10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4分)‎ ‎(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6分)‎ ‎【考点】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比较分析能力。第(1)问关键在于抓住两次改革的社会背景分析,举例依据教材内容即可。第(2)考查比较分析能力,第一小问结合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内容进行提炼;第二小问注意在比较基础上找出共同作用。‎ ‎【答案】(1)商鞅变法: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如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郡县等。(举一例说明即可)(2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落后的鲜卑族文化和先进的中原文化之间的矛盾,如实行均田制、推行汉化政策等。(举一例说明即可)(2分)‎ ‎(2)不同:商鞅变法创设新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借鉴中原文化。(2分)相同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4分,每点2分)‎ 第三单元 孝文帝改革 ‎1.(2012年上海历史,7)“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 ‎ A.东周平王 B.东汉光武帝 ‎ C.曹魏文帝 D.北魏孝文帝 ‎【答案】D【解析】下诏迁都洛阳,民众死后葬于河南,不再迁回故地,都成为了河南洛阳人,促进了民族融合。符合这些信息的只有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五单元 欧洲宗教改革 ‎1.(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41A)(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德意志)“所在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1520年)‎ 材料二 《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 ‎ ——克利斯坦《宗教改革》‎ 材料三 《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 ‎(1)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量这么大?(7分)‎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 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了“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8分)‎ ‎【考点】欧洲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脱离那暴虐的教皇,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世俗的事由世俗当局处理”概括。第(2)问涉及对相关历史阶段的历史特征的理解;第(3)问考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答案】(1)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实行政教分离。(2分)‎ ‎ 原因: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印刷术的应用。(5分)‎ ‎(2)理解:路德原本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2分)力量:国王、诸侯等;人民群众;卡尔文(加尔文)等教会人士。(6分)‎ 选修一模块综合 ‎1.(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45)(15分)‎ 材料 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公元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钱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泉”。“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10分)‎ ‎【考点】王莽改革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社会矛盾加剧”等信息分析归纳。第(2)问从材料中的“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等分析改革的弊端说明原因。‎ ‎【答案】(1)缓解社会危机,树立“新”朝形象,巩固政权。(5分)‎ ‎(2)复古而不切实际;频繁多变,币种紊乱,造成社会经济混乱;任意规定币值与兑换标准,掠夺百姓财富,加剧社会动荡。(10分)‎ ‎2.(2012年海南卷历史,29)(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35年,法国国民收入比1929年减少30%,企业倒闭1.1万家,失业人口超过80万。法西斯组织活动猖獗,对法国民主制度构成严重威胁。法国社会党、激进社会党和共产党共同组成了人民阵线,参加大选。1936年6月,以社会党人勃鲁姆为总理的第一届人民阵线政府成立。法国共产党虽未入阁,但表示全力支持勃鲁姆的各项政策。‎ 勃鲁姆政府执政后,开始实行改革。它规定一般工人的工资可提高7~15%,待遇极差的工人的工资可提高2~3倍,允许工人和职员在不减薪的情况下每周工作40小时、每年两周带薪休假,并要求完善集体合同制度。政府还着手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对失业工人的帮助,对法兰西银行实施监督,把部分军工企业收归国有,建立全国铁路公司等。这些改革措施对法国经济的复苏起了一定作用。勃鲁姆政府的政策遭到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有大约600亿法郎被从银行提出,其中280亿法郎被转往国外。与此同时,左翼政党内部就取缔法西斯组织等问题发生激烈争执。1937年2月,勃鲁姆宣布因财政困难,暂时停止执行人民阵线的纲领。‎ ‎ ——摘编自[法]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人民阵线政府成立的背景;指出勃鲁姆改革的措施与罗斯福新政的共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勃鲁姆改革的作用。(4分)‎ ‎【考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入手,抓住材料中反映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现象,并联系相关事实分析背景;材料勃鲁姆改革的措施有:提高工人工资、缩短工时等待遇和福利,国有化、监管行业等,结合罗斯福新政比较分析共同之处。第(2)问需辩证的看待这一问,从材料中的“这些改革措施对法国经济的复苏起了一定作用”、“勃鲁姆宣布因财政困难,暂时停止执行人民阵线的纲领”说明具有一定成效,但最终还是失败。‎ ‎【答案】(1)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法西斯势力活动猖獗;左翼力量形成联合。(4分)共同之处:针对经济危机;实行国家干预政策;提高工人待遇和福利;监管银行。(4分)‎ ‎(2)对法国经济复苏起到一定作用;遭到大资产阶级反对,来取得明显的改革成果;阻止了法西斯势力上台。(4分)‎ 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三单元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1.(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41B)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享受英国习惯法的保护,包括由附近地区陪审团审讯的权利、举行公开集会以讨论群众疾苦的权利、向英王请愿的权利,是殖民地人民的天赋权利。‎ ‎       ——第一届大陆会议《殖民地权利宣言》(1774年)‎ 材料二 13个主权国家既彼此争斗,又一起同联邦首脑斗,必然会很快地同归于尽。可是,如果我们能制定出一部充满活力的开明的宪法,实行严格的相互钳制和相互监督,我们就完全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恢复我们的尊严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               ——华盛顿·欧文《华盛顿传》‎ ‎(1)指出材料一所述宣言与《独立宣言》对美洲政治属性认识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7分)‎ ‎(2)材料二所述独立后的美国政治局面,是如何通过“充满活力的开明的宪法”改变的?(8分)‎ ‎【考点】《独立宣言》;美国民主政治的构建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第(1)问考查比较分析能力,首先根据材料概括《殖民地权利宣言》有关美洲政治属性的表述,在此基础上与《独立宣言》进行比较。 第(2)问考美国的1787年宪法的相关内容。‎ ‎【答案】(1)差异:前者是殖民地;后者是独立国家。(2分)‎ 原因:前者对宗主国英国存在幻想;(2分)后者幻想破灭,走上独立战争道路。(3分)‎ ‎(2)改变:改变邦联制为联邦制;确立三权分立体制。(8分,每点4分)‎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专制的斗争 ‎1.(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17)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他所指的“新希望”是( )‎ A.利用义和团     B.颁布明定国是诏   ‎ C.预备立宪     D.南北和谈 ‎【考点】清末“预备立宪”‎ 图5‎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清政府晚期革命力量风起云涌,清政府摇摇欲坠,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酝酿改革,企图实行“预备立宪”,欺骗国民,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故选C 项。 2.(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17)图5为民国年间的漫画,画中人物指的是( )‎ A.袁世凯 B.段祺瑞 C.张勋 D.溥仪 ‎【考点】维护共和的斗争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迁移和漫画解读能力。图中人物留有辫子和文字信息,由此联想到张勋于率领“辫子军”进入北京复辟,其复辟丑剧在万人唾骂声中收场,故选C项。‎ ‎3.(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36)(10分)以下是选自‎1911年11月2日的《神州日报》的一段文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建联邦共和大国。……条乞亿兆同胞,军民一心,速迎天机,各守公法,速建共和立宪国。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 ‎               ——《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电》‎ ‎(1)据材料,概括指出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理由。(5分)‎ ‎(2)结合史实,说明伦敦华侨建立“共和立宪国”的愿望是否真正得以实现。(5分)‎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辛亥革命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和材料解读能力。第(1)问考查材料解读归纳能力,根据材料概括即可。第(2)问注意时间提示“1911年11月”,然后结合当时中国国内政治形势和袁世凯的政治倾向分析。‎ ‎【答案】(1)他们认为袁世凯做临时大总统,有利于调和矛盾,稳定局势,有利于推翻帝制,实现民主共和,可以避免外国干涉。(5分)‎ ‎(2)没有真正实现。(1分)袁世凯践踏民主,实行独裁,中华民国名存实亡;(或答出两条具体史实也可)(2分)袁世凯取消共和,复辟帝制。(2分)‎ ‎4.(2012年海南卷历史,30)(12分)‎ 材料一 1907年,梁启超在日本组织立宪团体政闻社,创办《政论》杂志,发表了政闻社宣言书,其中提出,“无国会之国,则责任政府终古不成立;责任政府不成立,则政体终古不脱于专制”。鉴于目前的政治状况,“君主代政府负责任之结果,一方面使政府有所诿卸,而政治未从改良;一方面使君主丛怨于人民,而国本将生摇动”。 ——摘编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材料二 各省谘议员多数北上,集议如何进行立宪之法……其第三次请愿书中,措词则甚激昂……系谓政府如再不允所请,则吾辈将倡革命矣。更不料清廷因此震怒,立下明谕,勒令代表等出京还里。各代表闻此乱命,亦极愤怒,即夕约集报馆中,秘议“同人各返本省,向谘议局报告清廷政治绝望,吾辈公决秘谋革命,并即以各谘议局中之同志为革命之干部人员。若日后遇有可以发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即竭力响应援助起义独立”。‎ ‎ ——摘自丁文江编《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立宪派的政治主张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立宪派在推翻清朝统治中的作用。(6分)‎ ‎【考点】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解析】第(1)问依据“无国会之 国,则责任政府终古不成立;责任政府不成立,则政体终古不脱于专制”概括分析政治主张;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入手分析时代背景。第(2)问需从政治和思想两个方面分析立宪派的反封建积极作用。‎ ‎【答案】(1)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建立国会和责任制政府。(2分)背景: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立宪派与革命党论战。(4分)‎ ‎(2)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推动了民主潮流高涨;领导立宪运动,为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在宣传斗争中具有妥协性。(6分)‎ 第七单元 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 图7‎ ‎1.(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23)图7是某个历史时期的欧洲部分地区示意图。下列各项历史事件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是( )‎ A.普法战争爆发 B.第二国际建立 C.两德统一完成 D.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 ‎【考点】第二国际建立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认再现。从图中“奥匈帝国”“德国”等信息可以判断这是普法战争之后的欧洲政治地图,时间应该是1871年—1918年,因为1871年普法战争后,普鲁士完成德国的统一,故A不正确;1990年两德统一完成,1991年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此时“奥匈帝国”已经不存在,故C、 D排除;1889年第二国际建立,正好在这一时间段内。‎ ‎2.(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46)(15分)‎ 材料一 第三十条 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中国国民党代表大会闭会时,其职权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之。‎ 第七十二条  国民政府设主席一人、委员若干,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委员名额以法律定之。‎ ‎          ——摘自《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年6月)‎ 材料二 中国国民党在国民大会未举行以前,为准备实施宪政起见,修改国民政府组织法……(二)国民政府委员由国民政府主席就中国国民党内外人士选任之。‎ ‎(三)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政府之最高国务机关。‎ 附注:(一)国民政府主席提请任各党派人士为国府委员时,由各党派自行提名,但主席不同意时,由各该党派另提人选。‎ ‎(三)国府委员名额之半,由国民党人员充任,其余半数,由其他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充任,其分配另行商定。‎ ‎   ——摘自《政协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1946年1月28日)‎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有关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不同之处。(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关于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实质变化及其主要原因。(9分)‎ ‎【考点】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比较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第(1)问从两则材料的出处和内容分析比较不同之处。第(2)问由时间信息入手,联系重庆谈判史实,分析归纳。‎ ‎【答案】(1)以宪法形式规定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行国民大会职权,国民政府委员全部以国民党人充任;以各党派政治协商形式确认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国民政府委员会中国民党人和党外人士各占一半。(6分)‎ ‎(2)实质变化:改变国民党一党独裁,建立名党派联合政府。(3分)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变化;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与国内民主运动高涨;国际因素制约。(6分)‎ 选修三——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1.(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14)(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化学工业的卡特尔化是按照以下途径进行的: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 ‎1904年,六个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了两大卡特尔。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1)材料一中的“卡特尔”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工业部门。(5分)  ‎ 材料二 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1870至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为15%。  ——王珏《世界经济通史》(中卷)等 ‎(2)依据材料二,归纳1870至1913年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7分)‎ 材料三 1899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 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对我们来说,没有强大陆军,没有强大海军,而要获得幸福,那是万万办不到的。” ——王春来等《16-19世纪世界史文献选编》‎ ‎(3)材料三中皮洛夫表达了什么意向?为实现这种意向德国做了哪些准备?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6分)‎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解析】本题考查一战爆发的背景,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综合分析能力。第(1)问“卡特尔”是垄断组织的一种形式;第(2)问德国经济发展特点立足材料概括,发展原因结合所学从政治、科技、对外关系分析。第(3)问实际上是分析德国崛起的外交政策的调整及影响结合所学火大即可。‎ ‎【答案】(1)垄断组织。(2分)化学工业、电力工业、汽车工业。(3分)‎ ‎(2)特点:经济飞速发展,增速超过英法老牌国家;1913年,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超过英国,但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低于英国。(2分) ‎ 原因:德国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领先;德国殖民地少,所占世界市场份额相对小。(5分)‎ ‎(3)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市场。(2分)扩军备战、结成军事同盟。(2分)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分)‎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世界 ‎1.(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21)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和约签订前,德国曾试图对该和约作有利于本国的修改,但遭拒绝,因此不得不()‎ ‎①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 ②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③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 ④支付协约国大量赔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凡尔赛和约》‎ ‎【答案】B【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②③不属于和约的内容,其分别是在法西斯上台执政时和二战后出现的历史现象。‎ ‎2.(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47)(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培育,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9分) ‎ ‎【考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比较分析能力。第(1)问联系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依据材料中“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来分析归纳。第(2)问从国家利益角度来分析,并结合材料中的“它们自身同样会趱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进行分析概括。‎ ‎【答案】(1)不同:有限度的赔款,以便德国恢复;苛刻的巨额赔款,彻底削弱战败国。(6分)‎ ‎(2)原因:认定德国的战争责任;汲取一战教训,反对民族利已主义和战胜国的掠夺;将欧洲视为一个整体;预见到和约的灾难性后果,避免战争的重演。(9分)‎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1.(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10)1940年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讲话中说:“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害怕,”“必须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随后不久,美国 A.通过了新的《中立法》 ‎ B.通过了《租借法》‎ C.与英国共同发表了《大西洋宪章》‎ D.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可知1935年美国通过《中立法》,1939年修改《中立法》;为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援助,“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 。1941年初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1941年8月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宣言》,故选B项。‎ ‎2.(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22)下边漫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 A.“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C.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争结束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国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和图片解读能力。根据时间“1943年”,结合所学可知A、B、C、D项分别发生在1944年6月、1943年7月、1943年5月、1943年,故项与图片提示的题目不符。‎ ‎3.(2012年上海历史,24)“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宣言中“野蛮和残暴的力量”指的是( )‎ A.德、日、苏 B.德、意、日 ‎ C.德、苏、奥 D.德、意、奥 ‎【答案】B【解析】选自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内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利用极端的战争手段在全球的扩张,威胁到世界的和平,乃至这个人类社会文明,反法西斯同盟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这种“野蛮和残暴的力量”。‎ ‎4.(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22)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后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也会在下院为恶魔说几句好话”’。这反映出丘吉尔( )‎ A.愿意承担绥靖政策失败的责任 ‎ B.希望尽快开辟第二战场 C.认为支持苏联符合英国利益 ‎ D.力主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答案】C【解析】考查二战期间英苏关系的变化。之前丘吉尔站在反苏的立场上,“恶魔”指当时的苏联。丘吉尔要在下院为苏联说几句好话,说明他主张缓和与苏联的关系。1940年苏德战争爆发,德国法西斯的扩张威胁到英国的利益,英国做出政策调整。‎ ‎5.(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2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曾经扩展疆域,把国界向西推移了几百千米,建立了所谓“东方战线”。此事始于( )‎ A.德军侵入波兰之际 B.法国被迫投降之际 C.英国遭受空袭之际 D.苏德战争爆发之际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西线的形势 ‎【答案】A【解析】识记层次,难度不大。30年代后期,苏联面临纳粹德国侵略的威胁,力图改善西部边界的防御地位,在德国入侵波兰后的‎1939年9月17日,苏联发表声明,称波兰国家已不复存在和要保护波兰境内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遂出兵波兰,占领波兰东部并将其并入苏联。BCD项不符合史实。‎ ‎6.(2012年海南卷历史,31)(12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 ——日本《停战诏书》(‎1945年8月14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停战诏书》发布的历史背景。(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停战诏书》对侵略战争的辩解。(7分)‎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第(1)问从材料的引文的时间信息入手,结合相关重大历史事物,并日本自身及世界反法西斯的斗争来分析归纳。第(2)问依据“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来分析。‎ ‎【答案】(1)德国战败;《波茨坦公告》发布;美国在广 岛、长崎投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中国抗日力量大反攻;日本已无力抵抗。 ‎ ‎(5分)‎ ‎(2)回避了侵略中国和东南亚的事实;美化战争目的;掩盖侵略本质,推卸战争责任;没有写明“无条件 投降”;将投降辩解为挽救人类文明;不利于反思战争罪责等。(答出其中四点,即可得满分)(7分)‎ 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 ‎1.(2012年海南卷历史,23)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 )‎ ‎ 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 ‎ 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 ‎ 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 ‎ D.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 ‎【考点】和平与发展——欧洲一体化 ‎【答案】D【解析】从题干的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邦德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二战时,是法西斯国家,‎ 曾经入侵波兰,而波兰是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并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 说明局势趋向缓和,因此,D项正确;A项与题干无关;B项说法错误;C项无从体现。‎ 选修三模块综合 ‎1.(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37)(10分)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人们对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撇开经济进步而单纯依靠军事力量换来的和平是短暂的,而且也是徒劳的。 ——保罗·肯尼迪《联合国过去与未来》‎ 结合一战后和二战后西欧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短文,谈谈你对材料所述主张的认识。(10分)(要求:①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考点】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形势 ‎【解析】本题考查论证分析能力。观点型试题要注意首先从材料提炼观点,然后结合相关事实予以佐证。材料的观点是维护和平不仅强大的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结合相关史实论证即可。‎ ‎【答案】本题属于观点型开放性题目,在提炼观点基础上分析论证即可。参考答案如下:‎ 观点:维护和平不仅建立在强大的军事实力的基础上,更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史实可以选择: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他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在他任内,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但是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1991年苏联解体。‎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16)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 ‎ ①崇尚儒家文化 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 ‎③延揽汉族文士 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A.①②③ B. ①③④ ‎ C.②③④ D.①②④‎ ‎【考点】康熙帝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清朝是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全国政权,存在满汉矛盾。康熙帝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而崇尚儒家文化是提升汉文化,故②错误,选B项。‎ ‎2.(2012年海南卷历史,8)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 ‎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 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考点】康熙帝 ‎【答案】B【解析】题干反映了康熙在“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准确”后,才“复用西洋历法”说明其审慎地接受 外事物,B项正确;A项“全面接受”过于绝对化,说法错误;C项无从涉及;题干材料仅限于历法,因 此,D项“西方文化超越中国”说法错误。‎ ‎3.(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5)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这表明康熙帝( )‎ A.对西方文化的力量已有警觉 ‎ B.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 C.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 ‎ D.已经感受到西方化的巨大压力 ‎【考点】康熙帝 ‎【答案】A【解析】关键信息:中国恐受其累。从康熙晚年的时间信息入手,结合中国在世界所处的地位来理解,A项正确;B、C、D项题干无法反映,排除。‎ ‎4.(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14)史载:“今海宇承平已久,户口日繁……人丁虽增,地亩并末加广。应令直省督、抚,将见(现)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永为定额。”最早实施这一政策的皇帝也曾( )‎ A.册封五世达赖 B.平定三藩之乱 ‎ C.首次征收地丁银 D.接见过渥巴锡 ‎【考点】康熙帝 ‎【答案】B【解析】从题干中的“勿增勿减,永为定额”可知这位皇帝是康熙,B项正确。A项是顺治;C项是雍正;D项是乾隆。‎ ‎5.(2012年福建文综历史,‎41C)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五年(1727年)知府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称:“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据统计,台湾归统时约有人口20万左右,到嘉庆中期,总人口已达200万之众。‎ ‎——陈锋等《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二 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36人、训导23人,台湾县儒学教谕36人、训导25人,凤山县儒学教谕34人、训导11人,全部都是福建人。 ——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 ‎(1)材料一中“台湾归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指出材料二所述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政治意图。(7分)‎ ‎(2)据上述材料,评述康熙帝统一台湾对加强闽台经济、文化联系的积极作用。(8分)‎ ‎【考点】康熙帝 ‎【解析】本题把热点问题(台湾问题)、地方史结合考查理解、归纳、分析能力。第(1)问注意材料时间“雍正五年(1727年)”,结合当时清朝有关统一的内外状况分析“台湾归统”‎ 的历史背景和台湾设一府三县的政治意图。第(2)问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归纳即可。‎ ‎【答案】(1)背景:镇压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统一已成历史趋势;殖民入侵,威胁清王朝的统治。(4分,每点2分)‎ 意图:加强对台湾的管辖。(3分)‎ ‎(2)作用:经济上,大量移民进入台湾,缓解了福建沿海人口和生活压力,促进了台湾经济开发;文化上,输送福建教育人才,促进台湾文化教育发展。(8分,每点4分)‎ ‎6.(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鸦片烟流行内地,大为风俗人心之害。节经降旨严饬稽查,而此风未经革除。总由海口守巡员弁(官兵)卖放偷漏,以致蔓延滋甚……且止查禁海口洋船,而于民间私熬烟斤,未经议及。嗣后如有洋船夹带鸦片进口,并奸民私种罂粟,煎熬烟膏,开设烟馆,文职地方官员及巡查委员,如能自行拿获究办,免其议处。其有得规故纵者,仍照旧例革职。‎ ‎——《上谕档(道光朝)》(1823年)‎ ‎(鸦片)每岁易银至数百万两之多,非寻常偷漏可比,若不极力严禁,弊江河所终极。死后该省通市,务当恪守定例,只准易货,毋许易银。 ——《上谕档(道光朝)》(1829年)‎ 同心合力,不分畛域,上紧查拿,毋得稍形松劲……即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吸食,不知悛改者,亦著一体查拿,分别处理。‎ ‎——《上谕档(道光朝)》(1838年)‎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道光皇帝对鸦片问题的认识及措施。(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道光皇帝的禁烟政策。(6分)‎ ‎【考点】道光帝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评析能力。第(1)问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进行概括归纳。第(2)问要辩证地去看待禁烟政策,积极与局限性都要分析。‎ ‎【答案】(1)认识:严重败坏社会风气,腐蚀官吏,白银外流危及财政。(3分) 措施:禁止民间制作、贩卖鸦片;严禁走私进口;不许以银易货;惩罚办吸食者。(6分)‎ ‎(2)措施较全面,取得一定成效,虎门销烟;具有正义性;鸦片战争后具有妥协性。(6分)‎ ‎7.(2012年海南卷历史,32)(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公元1161年,金帝完颜亮撕毁与南宋之间的和议,击溃宋淮河一线守军,直赴长江北岸的西采石。中书舍人虞允文奉宋高宗之命前往东采石犒劳长江南岸的宋军。“时敌兵实四十万,马倍之,宋军才一万八千”。宋军溃散之余,新的指挥系统尚未成立,军无斗志,部队“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道旁”。虞允文“立招诸将,勉以忠义”,部署防御。有人说“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可能招致杀身之祸。虞允文表示:“危及社稷,吾将安避!”在其感召下,“士殊死战”,最终连败金军,挫败其渡江南下的企图,虞允文随后拜访养病的两淮宋军统帅刘铸,刘铸说:“朝廷养兵三十年,一技不施,而大功乃出于一儒生,我辈愧死矣。”诸路宋军继续出击,宋金重新走向和谈。 ——据《宋史·虞允文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采石之战的历史意义。(6分)‎ ‎(2)根据材料,简评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中的作为。(6分)‎ ‎【考点】抗金名将虞允文 ‎【解析】第(1)问根据关键信息 “最终连败金军,挫败其渡江南下的企图”“宋金重新走向和谈”,运 用用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来分析。第(2)问依据材料 “立招诸将,勉以忠义”,‎ 部署防御。有人说“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 战”,可能招致杀身之祸。虞允文表示:“危及社稷,吾将 安避!”评析 ‎【答案】(1)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激发了南宋军民抗金斗志;阻止了金军的南下,有助于江南社 会经济的继续发展。(6分)‎ ‎(2)面对危局,指挥得当,以少胜多;勇于担当,敢于突破体制束缚,不计较个人得失。(6分)‎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1.(2012年江苏历史,24B)(10分)‎ ‎ 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一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 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一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7分)‎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3分)‎ ‎【考点】孔子、柏拉图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理解、比较分析和材料解读能力。第(1)问孔子、柏拉图在社会秩序和个人品德的共同点。第二小问根据课本内容分析即可,第三小问结合课本列举。第(2)问根据材料二提示从社会变革角度分析。‎ ‎【答案】(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2分)‎ 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2分)‎ ‎ 品德:智慧;勇敢;自制(节制)。(3分)‎ ‎(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3分)‎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 ‎1.(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39)(22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1)20世纪上半叶,孙中山和甘地分别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经济主张。请比较两者经济思想的异同。(8分)‎ ‎【考点】孙中山、甘地、‎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比较分析能力。结合学生对孙中山与甘地经济主张的比较。注意两人都是本国近代化中的代表性人物,两个人的经济思想都带有时代的特色。‎ ‎【答案】(1)相同点:两者都反对西方殖民掠夺,主张本民族的经济独立。(2分)‎ 不同点:孙中山希望实现国家现代化;甘地则希望回归传统经济生活。孙中山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甘地则主张发展传统手工业。孙中山有比较系统的现代化经济发展方案——《实业计划》;甘地发展经济的方案稍显简略。(6分)‎ 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1.(2012年上海历史,16)在中学毕业作文中,马克思以“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目标,并倾注了毕生精力实践上述理想。他在19世纪40年代取得的实践成果是 ‎ A.参与第一国际的创立 B.出版《资本论》‎ ‎ C.声援巴黎公社的斗争 D.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考点】马克思 ‎【答案】D【解析】马克思于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昭示共产主义原则,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故选D项。其余三项时间明显不符,A(1864年)、B(1871年)、C(1859年出版《资本论》第一卷)。‎ 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 ‎1.(2012年江苏历史,‎24C)(10分)‎ ‎ 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夏王朝存在与否颇有争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夏文化的探索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碳十四测年数据(选样)‎ 考古文化遗存 标本编号 标本年代(公元前)‎ 龙山文化晚期 SA98122‎ ‎2030~1965‎ 二里头文化第一期 XSZ104‎ ‎1880~1840‎ 二里头文化第二期 ZK5253‎ ‎1685~1610‎ 二里头文化第三期 ZK5249‎ ‎1610~1555‎ 二里头文化第四期 ZK5255‎ ‎1560~1529‎ ‎(资料来源:《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 ‎ 材料二 二里头早期文化层直接叠压新砦期的地层。……新砦遗址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有外濠、城墙和内濠三重防御措施,中心区的高地上发现一座东西长‎92.‎‎6米、南北宽‎14.5米的大型浅穴式建筑遗址,其性质……是祭台,此处出土了铜器残片……等高规格遗物。 ——赵青春《新砦考古的回顾与展望》‎ ‎(1)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认定夏朝的起讫年代为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据此你认为材料一中哪些考古文化遗存可以成为探索夏文化的对象?(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新砦遗址已经出现了哪些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砦遗址的发现对于破解夏文化之谜的价值。(5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考古发现的二里头文化中心区在哪里?鉴于有关夏代文献记载极其简单,因此探索夏文化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3分)‎ ‎【考点】二里头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史学常识和知识的理解运用。第(1)问专家组认定夏朝的起讫年代与龙山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一二三期标本年代都有重合的部分。第(2)问材料中出现城堡遗址、祭台、铜器残片。新砦遗址的发现对于破解夏文化之谜提供实物证据。第(3)问二里头文化中心区依据教材内容回答。鉴于有关夏代文献记载极其简单,需要实物证据加以佐证。‎ ‎【答案】(1)文化遗存:龙山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一、二期(一、二、三期)。(2分)‎ ‎(2)文化现象:城堡;祭台;铜器(青铜器)。(2分) ‎ 价值:新砦文化把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紧密连接起来;为了解夏代早期的历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3分)‎ ‎(3)中心区:河南中部(西部);山西南部(西南部)。(2分)‎ ‎ 方法:考古成果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1分)‎ 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1.(2012年江苏历史,24D)(10分)孙中山先生曾说:“长城之功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长城之利,烽燧明而野易清也,攻拒久而兵易集也,粟入多也,生息繁也,小举之莫能犯也,大举之易于调伏为应援突击也,虏归之难而不敢深入也。 ——(明)尹耕《塞语》‎ 材料二 南京罗缎铺,苏杭绸缎铺,潞州绸铺,泽州帕铺,临清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 ‎ ——(明)万历《宣府镇志》‎ 材料三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1368~1644),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世界遗产委员会 材料四 我看见一段段长城得以修复。可是简单的、粗暴的修复,惟一的作用就是让长城失却了历史,同时失却了灵魂!我就只喜欢拍那些真实的、残缺的、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长城。因为,那是历史,那是美的语言,那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财富。‎ ‎ ——陈长芬《仰望长城》‎ ‎(1)据材料一,概括长城的作用。(2分)‎ ‎(2)材料二反映了长城关口张家口互市贸易的情形,从中你获得怎样的历史信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评价长城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样评价的依据。(3分)‎ ‎(4)据材料四,指出保护长城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及其原因。(2分)‎ ‎【考点】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长城 ‎【解析】本题知识的理解、材料解读和知识运用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二概括互市贸易情况,结合所学分析原因。第(3)问艺术价值结合所学说明理由。第(4)立足材料和现实分析。‎ ‎【答案】(1)作用:便于军事防御;保护边民正常生产生活。(2‎ 分)‎ ‎(2)历史信息:边关贸易繁荣。(1分)‎ 原因:长城内外经济的互补性;历朝政府设置边贸市场。(2分)‎ ‎(3)依据:长城是建筑艺术的典范;长城诞生了众多传说故事;长城留下了大量诗词歌赋。(3分)‎ ‎(4)原则:真实性。 原因:尊重历史。(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