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复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模拟试题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3分) 图甲和图乙表示黑龙江省同江市(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湿地、耕地及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图甲与图乙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 A.1956—1976年,耕地面积与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1956—2000年,湿地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 C.1976—1986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致 D.1986—2000年,湿地面积与总人口数量的变化呈正相关 2.与1976年相比,2000年同江市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是 ( ) A.劳动力短缺 B.低温冷害更严重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小 D.洪涝灾害更频繁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研究小组,沿图甲所示A、B、C、D四地进行生态调查,图乙是他们调查某地后所作的一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据图回答3~5题。 3.图乙所示生态特征最可能是下列哪种人类活动引起的 ( ) A.滥采矿产 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 D.过度放牧 4.图乙所示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图甲所示哪一地区 (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5.若B地要发展种植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应注重发展 ( A.绿洲农业 B.河谷农业 C.节水农业 D.高效农业 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6~8题。 6.植被覆盖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7.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因素不包括 ( ) A.地形 B.降水 C.风力 D.洋流 8.有关我国土壤侵蚀的区域问题,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流水侵蚀最严重 B.东南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侵蚀不明显 C.西南地区降水多,水土流失最严重 D.东北土壤冲刷严重,黑土肥力下降 读某区域30年前和现在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9~11题。 9.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水污染 10.造成该主要环境问题的原因是 ( ) A.过度砍伐森林 B.过量引水灌溉 C.过度开发沼泽 D.城市化过度发展 11.图示地区森林资源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A.保护耕地 B.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 D.保持水土 左图为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 丁 1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 乙地区沙化 C. 丙地区荒漠化 D. 丁地区植被改善 读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回答以下14-15题。 14.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说,该图可以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 A.黄土高原地区 B.华北平原地区 C.西北内陆地区 D.南方低山丘陵区 15.为避免该区域土地的进一步退化,下列做法合理有效的是 A.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C.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乱砍滥伐 D.广泛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第 8 页 共 8 页 表1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图5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16~17题。 表1 土地覆被类型 面积/万hm2 沙 地 468. 7 草 地 58. 8 盐碱地 32. 1 耕 地 16. 6 沼泽地 10. 7 建设用地 1. 4 16. 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 治理盐碱地 B. 退耕还草 C. 保护沼泽地 D. 植树造林 17. 该区域可能位于 A. 云贵高原东部 B. 松嫩平原中部 C. 黄土高原中部 D. 内蒙古高原西部 下表是贵州省典型石漠化研究区特征对比数据表,据此完成18~19题。 研究 区 地貌 类型 海拔(m) 坡地比例(%) 气候 类型 年降雨量(mm) 石漠化等级 人口 密度 (人/km2) 农业 发展 模式 鸭池 高原 山地 1 320~ 1 735 44;25 温凉 湿润 863 潜在- 中度 513 粮食 种植 红枫 湖 高原 盆地 1 240~ 1 450 30;10 湿润 1 200 轻- 中度 259 生态 畜牧 花江 高原 峡谷 440~1 410 73;41 干热 1 100 中- 强度 147 经济 林 注:坡度比例是基于GIS平台从地形图上提取的,分号前后分别为>15°和>25°坡地。 18.贵州省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干旱 B.山地地形 C.石灰岩地质 D.水土流失 19.下列关于研究区的治理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石漠化治理方法相同,但不同区域应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农业发展模式 B.植树造林、生态修复是石漠化治理的核心 C.生态畜牧和经济林模式能带来良好的经济与水土保持效益 D.强度石漠化区域应以水土保持、封禁治理为主 下图为世界某种资源主要分布地区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该种资源最可能为 A.煤炭 B.石油 C.淡水 D.热带雨林 21.该种资源的减少会导致 A.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 B.全球变暖速度加快 C.干旱呈全球化趋势 D.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22~23题。 (1)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A. 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 (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 8 页 共 8 页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图9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时风速的影响。完成24-25题。 ① 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②下层有灌木的阔叶密林③下层无灌木的针叶密林④下层无灌木的针叶孤立林 24. 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5. 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A.① B.② C.③ D.④ 读“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以下26-28题。 26.“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指的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a、b、c、d四地适合建坝进行小流域治理的是( ) A.a地 B.b地 C c地 D.d地 27.近年来,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可能引发图示地区的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①处修建水平梯田发展粮食生产 B.②处开垦草地发展种植业 C.③处开垦草地发展林果业 D.④处修建梯田发展种植业 28.下列治理图示地区的基本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A.扩大农业用地,建成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B.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C.改善天然草场植被,合理放牧,保护草场 D.矿区存好表土,大力复垦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公里,全线有140公里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完成29~30题: 29.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用来防沙、治沙,是因为 A.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B.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 C.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 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30.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 ) 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 二、综合题 31、结合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1月4日,英国《晚报》发表文章,称中国的治理 沙漠化运动取得历史突破。截止到2010年的5年间,中国的沙漠面积 每年减少1 717平方公里,估计中国有53万平方公里沙漠土地可以得以恢复。 第 8 页 共 8 页 材料二 见右图 (1)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主体位于_______ __(省区),从自然区来看, 该山脉以东是________ __,以西是___ _______。 (2)B地区是内蒙古的科尔沁地区,试分析荒漠化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4分) (3)C地区荒漠化的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是什么?(4分) 32.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1)~(3)题。 重点开发区是指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应该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是指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必须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 下图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城市和矿产分布图。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图中甲、乙和丙阴影区分别被列为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和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 (1)简要分析甲区域为重点开发区的有利条件。(8分) (2)图中乙是阿尔泰山地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区,说出该区的主要生态功能并说明限制其开发的原因。(8分) (3)丙区的主要生态任务是荒漠化的防治。在沙漠边缘的绿洲,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8分) 33 .读下图,回答下面问题。 (1)世界上的荒漠带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2分) (2)图中以B为代表的荒漠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3)图中B、D、E三处荒漠带直逼海岸的原因是什么?(2分) 图2-1 世界荒漠带分布 (4)水资源利用不当是造成A区域荒漠化的一个主要原因。请简述该区域水资源利用不当的方式及其后果。(6分) (5)B地沙漠不断向南扩展的人为原因是什么?(3分) 第 8 页 共 8 页 (6) 如何才能防治B地荒漠化进一步扩展?(至少答出3点,共3分) 34. “大漠风尘日色昏”,唐代边关诗人的出塞诗又成了2012年3月中旬北京等全国半数省区恶劣天气的写照。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0日11时,沙尘天气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甚至波及我国的宝岛台湾。 材料二 根据鄂尔多斯的草原状况,公认的标准为每30亩草场能养一只羊,但在2000年前后,每7亩草场就养一只羊。整个鄂尔多斯市的山羊养殖峰值达到750万只,超过当时鄂尔多斯草场的理论载畜量近300万只。 材料三 见右图。 (1) 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 (2) ②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为防治这些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至少两点) (6分) (3) 试分析我国华北地区春季沙尘天气多发的主要原因(至少写三点)。(6分) (4) 图中③地区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 简述该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和主要治理措施。(12分) 35.[2014课标Ⅰ,36(2)(3)(4),1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5分) (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 第 8 页 共 8 页 (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6分) 36.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 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1分) 材料一 “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 “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图”。 (1)西辽河属于________(内、外)流河。西辽河流域的过渡性位置决定了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试举例说明西辽河流域的过渡性位置。(7分) (2)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__________重要林业生态工程地带,该工程对改善环境最显著的作用是什么?(4分) (3)请描述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并分析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4分) (4)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6分) 第 8 页 共 8 页 31. (1)内蒙古自治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 过度农垦,破坏植被。 (3)斑点状的荒漠化圈 水井周围集中了大量牲畜,过度放牧。 32解析 第(1)题,重点开发区是指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应该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因此应围绕这些方面对甲地进行合理分析。第(2)题,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是指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必须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因此应围绕这些方面对乙地进行合理分析。第(3)题,丙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该地区资源丰富,但森林和水资源不足,因此在开发利用中一定要注意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营造绿洲边缘的防护林;在绿洲外围设置沙障;调整农牧业结构;加强药材开发管理;禁止过度开垦;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过程中重视环保等。 答案 (1)甲区域位于天山北坡(麓)地区,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加之冰雪融水补给,水资源较丰富,环境承载力较强;(绿洲)农业发达;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亚欧大陆桥”经过,交通便利;城市密集,城市化(工业化)基础好。(2)乙区的重要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该地区森林、山地草原广阔,植被覆盖率较高;水资源丰沛,是额尔齐斯河等河流的发源地;目前草原超载过度,草场植被遭到破坏;对北疆地区绿洲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3)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营造绿洲边缘的防护林;在绿洲外围设置沙障;调整农牧业结构;加强药材开发管理;禁止过度开垦;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过程中重视环保等。 33答案:(1)热带荒漠 温带荒漠 (2)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炎热干燥,同时该地受来自内陆东北信风的影响,增加了干燥程度。 (3)B、D、E三处都位于中低纬度大陆西岸,沿岸均有强大的寒流经过,而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造成荒漠带直逼海岸。 4)内陆河流上中游用水过多,造成下游河湖干涸,荒漠面积扩大;绿洲地区由于超采地下水,植被枯萎,土地沙化;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5) B地南缘的热带草原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过度放牧和滥垦滥牧,致使不少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6)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严禁过度放牧和滥垦滥牧,划区轮牧,规定更合理载畜量。增加国际社会的扶贫力度,不断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环境保护意识。 34. (1)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2) 过度放牧,滥垦草原 规定合理的载畜量;退耕还林还草;营造三北防护林。 (3) 自然原因:春季北方地区升温快、降水少、蒸发旺盛(气候干燥);冬春季节我国北方地区多吹西北大风(大风)。(或答丰富的沙源和西北风向东南方向吹送,导致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发生沙尘天气。)人为原因:西北地区过度放牧、破坏植被,导致土地退化、荒漠化和沙化。(沙源丰富)。 (4) 水土流失 成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地表冲刷侵蚀严重 措施: 退耕还牧、还林;大力植树造林、种草(生物措施是关键);修建梯田、打坝淤地,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农业措施或工程措施) 35、答案 (1)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2)(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3)(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36解析:第(1)题,根据西辽河的地理位置可作出判断。第(2)题,西辽河流域处于我国“三北”防护林地带,该防护林主要起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第(3)题,该地区土地类型的变化可以通过材料二图示看出,其变化原因主要分析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第(4)题,通过上述变化可以看出该地存在破坏草地、过度开垦等人为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 第 8 页 共 8 页 答案:(1)外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过渡地带;温带森林带与温带草原带的过渡地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 (2)“三北”防护林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3)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增多;草地、未利用土地、水域减少。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加,把大量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开垦为耕地。 (4)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破坏草原;过度开垦,土地沙化;不合理排灌,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 第 8 页 共 8 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