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M高考生物仿真试题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MAM高考生物仿真试题二

试卷类型:A ‎2003年MAM高考生物仿真试题(二)‎ MAM: M-March A-April M-May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7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中琼脂块1和2按图中位置被转移至刚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上,几天后的结果应是以下哪一项 ‎2.下图表示在有风和无风的两种条件下,蒸腾速率与气孔大小之间的关系,在图中哪一点蒸腾作用速率与气孔大小无关 ‎3.将甲绵羊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乙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再将此卵细胞植入丙绵羊的子宫内发育,出生的小绵羊即“克隆绵羊”,此“克隆绵羊”‎ A.基因型与甲相同,性别一定与甲不同 B.基因型与乙相同,性别一定与乙相同 C.基因型与丙相同,性别一定与丙相同 D.基因型与甲相同,性别一定与甲相同 ‎4.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当原生质体融合成一个细胞后,需要诱导产生出细胞壁,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高尔基体 B.线粒体、高尔基体 C.叶绿体、线粒体 D.线粒体、内质网 ‎5.将人的胰岛素基因,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转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结果在大肠杆菌细胞内产生胰岛素,说明:不同种生物共用一套 A.遗传信息 B.遗传密码 C.DNA D.RNA ‎6.在人体的肝脏和骨骼肌中含量较多的糖是 A.乳糖 B.淀粉 C.糖元 D.脂肪 ‎7.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物是很有前途的,如将从大肠杆菌得到的磷酸三脂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与用微生物降解比,其作用不需要适宜的 A.温度 B.水分 C.pH D.营养 ‎8.有关糖类的生理作用的下列概括中,有错误的是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 B.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C.糖元是所有生物体储备的能源物质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9.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质渗出,会造成局部 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 ‎10.农民常用树叶沤肥,要想得到较多的N、P、Mg等元素,应选用 A.嫩绿树叶 B.衰老树叶 C.两种均可 D.无法确定 ‎11.在天气晴朗的早晨,摘取一植物叶片甲,于105℃下烘干,称其重量;到黄昏时,再取同一植株着生位置及叶片形状与甲基本相同的叶片乙,同样处理,称其重量,其结果是 A.甲叶片比乙叶片重 B.乙叶片比甲叶片重 C.两叶片重量相等 D.不一定 ‎12.下列细胞中没有线粒体的是 ‎①神经细胞②枯草杆菌细胞③蓝藻细胞④成熟的植物细胞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对于染色体和DNA分子的关系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DNA分子数目加倍时,染色体数目也加倍②染色体数目减半时,DNA分子数目也减半③染色体数目加倍时,DNA分子数目也加倍④DNA分子复制时,染色体也复制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4.下图为某学生所绘制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简图,其中不正确的是 ‎15.用发酵工程生产的单细胞蛋白可作食品添加剂,甚至制成“人造肉”供人们直接食用。这种单细胞蛋白是 A.单个植物细胞培养得到的高纯度蛋白质 B.单个动物细胞培养得到的高纯度蛋白质 C.通过发酵获得的大量微生物菌体 D.单个细菌细胞合成分泌的蛋白质 ‎16.利用酵母菌生产酒精,投放的最适原料和产生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 A.玉米粉和有氧 B.大豆粉和有氧 C.玉米粉和无氧 D.大豆粉和无氧 ‎17.可作为硝化细菌的碳源、氮源及能量来源的物质是 A.含碳的有机物、氨、光 B.含碳的无机物、氨、氨 C.含碳的有机物、氨、氨 D.含碳的无机物、氮、氮 ‎18.糖尿病病人的尿多,产生这一症状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球的通透性提高 B.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过高,影响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C.肾小管病变,使重吸收功能产生障碍 D.原尿量过多,肾小管无法大量吸收 ‎19.右图为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则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 A.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B.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C.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D.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20.马(2N=64)和驴(2N=62)杂交形成的骡子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 A.马和驴的染色体不能共存 ‎ B.染色体结构发生了变化 C.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D.马和驴的遗传物质有本质区别 ‎21.白粒玉米自交系与黄粒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得F1全是黄粒玉米,F1自交所结果穗上同时出现了黄色籽粒和白色籽粒。对F2出现两种颜色不同的籽粒的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A.由于F1是杂合体,其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 B.F1能产生两种雄配子和两种雌配子,受精作用后产生三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后代 C.F1黄粒玉米包含有白色玉米的隐性基因,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后,受精作用中两隐性基因纯合而出现白色籽粒性状,因而出现了两种不同颜色的籽粒 D.玉米的黄色对白色为显性,F1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重组,因而产生了白色籽粒性状 ‎22.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aa的个体占4%。基因型A和a的频率分别是 A.57%、43% B.36%、64%‎ C.18%、82% D.92%、8%‎ ‎23.在生态系统中有关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单向的 B.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上获得的能量越少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越多 ‎24.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A.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几率较低 B.鲈鱼有时捕食鲈鱼的幼鱼,这有利于鲈鱼种的维持 C.自然界中的猴群经过争斗建立了优劣等级制度,并依此占据资源,这种对种的保存是有利的 D.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对一个种有利,但会使另一个种消失 ‎25.紫茉莉枝条颜色的遗传不正确的是 ‎ A.♂绿色×♀花斑→F1绿色 B.♀白色×♂花斑→F1白色 C.♀绿色×♂花斑→F1绿色 D.♀花斑×♂花斑→F1绿色、花斑、白色 ‎ ‎26.下列黏性末端属于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而成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二)多选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7.下列结构和物质中,不是蓝藻和衣藻共有的是 A.DNA B.RNA C.核仁 D.细胞膜 E.细胞壁 F.染色体 ‎28.维持内环境稳定有关的生理活动是 A.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乳酸上升 B.干渴时尿量明显减少 C.人少量失血后,血量很快恢复正常 D.炎热的夏天,人体内产生的热引起发汗而使体温不至于上升 ‎29.下列关于糖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可以合成脂肪和各种氨基酸 B.糖酵解由糖元开始时比葡萄糖开始时的获能效率高 C.胰岛素可以促使葡萄糖合成肝糖元和肌糖元 D.胰高血糖素可以加速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 ‎30.不含有较多脂类成分的结构有 A.线粒体 B.中心体 C.内质网 D.叶绿体 E.液泡 F.高尔基体 G.核糖体 ‎31.人体内水的来源是 A.食物 B.人体内物质氧化分解 C.饮料 D.氨基酸分子连接成蛋白质 ‎32.基因工程常用的受体细胞有 A.大肠杆菌 B.枯草杆菌 C.支原体 D.动植物细胞 MAM高考生物仿真试题(二)‎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80分)‎ 注意事项: ‎ ‎1.第Ⅱ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Ⅱ卷总分 得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80分)‎ ‎33.(9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口蹄疫是目前国际上最重要的动物传染病之一,一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兽疫局列为甲类(危害最严重)动物传染病中的第一种疫病。口蹄疫是猪、牛、羊等偶蹄动物都能感染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口腔粘膜和蹄部皮肤发生水性疱疹,因此被称之为“口蹄疫”。病原是一种滤过性病毒。口蹄疫是现代农畜传染病中最复杂、最受重视的疫病之一。由于其病毒寄生广泛,传染性较强,如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传播极快,往往能造成在广大地区流行,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又因人类亦可感染本病,因此在公共卫生上亦有重要意义。‎ 问题一:‎ ‎(1)口蹄疫的病毒是________。‎ A.DNA B.RNA C.蛋白质 D.DNA和RNA ‎(2)从口蹄疫的流行特征看,传染源是指________,传播途径是________易感染者是________。‎ A.分泌物和排泄物 B.直接接触 C.牛、猪、羊 D.幼畜 材料二 谈虎变色——炭疽热 ‎①炭疽热(又名炭疽、炭疽病),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发的急性传染病,牛、马、羊最易感染的“牲口病”之一。‎ ‎②炭疽杆菌属于一种“芽孢杆菌”,这个名词的意思是:在环境恶劣时候,细菌内部会有一小部分浓缩起来,周围形成几层坚硬的“壳”(“芽孢”),“壳”内的生命活动变得非常缓慢,环境条件一变好,“壳”内的部分会像“发芽”一样长出来繁殖。‎ ‎③炭疽热通常在感染炭疽杆菌3~5天后开始发病;经常与牲畜接触的人有时会患“皮肤炭疽”,那是一种不痛的溃疡,但非常难以治愈。如果吃了死于炭疽热的牲畜的肉,会患“肠炭疽”,严重得多。不管哪一类炭疽热,没有得到正确及时的治疗都会发展成“败血症炭疽”或“肺炭疽”,很容易引起死亡。‎ 问题二:(1)炭疽杆菌属于哪类生物?________(原核、真核)‎ ‎(2)孢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炭疽病传播的三种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6分)下图表示男性在45℃的室内安静状态下的体内温度、皮肤温度和出汗速率的变化,第25 min时(图中T)此人大量饮入冰水。‎ ‎(1)解释0 min~25 min的体内温度与皮肤温度的不同________。‎ ‎(2)如图所示,饮用大量冰水,能导致皮肤温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何引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可以得出结论:控制出汗的温度探测器不位于皮肤。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12分)下图表示研究人体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成分差异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要求被测试者通过2吸入气体,通过3呼出气体。‎ ‎(1)实验装置存在错误,指出哪两根玻璃管应变短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次呼吸后,烧杯X和Y内溶液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如果用含有指示剂甲基橙的NaHCO3溶液代替图中Ca(OH)2溶液,几次呼吸后,烧瓶X和Y内的颜色将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 ‎(4)从(3)中可以得出关于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成分的区别是________。‎ ‎36.(8分)为检测光质(不同波长的光)对衣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现提供如下材料:红、绿、白3种颜色的40W灯泡数个,试管数支,足量衣藻,pH试纸,石蜡油,NaHCO3溶液。请你通过完成下面的实验设计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开始步骤为:按右图所示组装好实验装置,放在20℃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1)写出后面实验设计的主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预测并简要分析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不改变实验方法和材料的情况下要提高实验效果应________。‎ ‎37.(8分)湖南省淑浦一女青年在自家的一株桃树上,发现一枝条上结的桃比其他枝条上的桃果大、味甜、成熟期早。就向育种专家袁隆平请教如何保存这一优良性状并扩大栽培,在袁隆平多次予以指导后,该女青年培育成了新桃树品种,请问:‎ ‎(1)该变异枝条的产生应属于何种变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袁隆平传授给该女青年的技术应是 A.杂交育种技术 B.诱变育种技术 C.单倍体育种技术 D.嫁接技术 ‎(3)从生殖的类型来看,该技术应属于________生殖,它的优点是________。‎ ‎38.(9分)请根据下列材料设计一个证明酶是蛋白质的实验。‎ 实验材料:5%的NaOH溶液、3%的CuSO4溶液、鸡蛋、人的口腔唾液、水、小烧杯、玻璃棒、试管、滴管和滴瓶、脱脂棉。‎ 实验原理: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与硫酸铜反应产生紫色物质(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如能证明酶也能发生双缩反应,证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实验步骤:‎ ‎(1)‎ ‎(2)‎ ‎(3)‎ ‎(4)结果观察:‎ 结论:‎ ‎39.(14分)炭疽热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它可引起动物组织水肿,粘膜出血,造成动物死亡。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畜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实验绵羊用毒性已削弱的炭疽芽杆菌制剂注射,这些绵羊感染后没有发病。四天后,对实验绵羊用毒性极强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注射,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绵羊全部正常生活。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绵羊在第二次注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后没有发病,其原理是体内产生了________,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细胞分泌产生的。与之合成和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免疫。‎ ‎(2)炭疽杆菌的细胞类型是________细胞,它与酵母菌细胞的差别表现在________。‎ ‎(3)炭疽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 ‎(4)我们认为该实验过程不足以严密论证以上结论,请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实验设计原则、步骤、预测结果。‎ ‎①实验设计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5分)如下图是一个家系中一种遗传病的遗传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遗传病。‎ ‎(2)如A个体与一个无亲缘关系的人婚配,那么他们将要生的第一个孩子患此病的概率是________,若继续生第二个孩子患此病的概率为________。‎ ‎(3)如A个体与近亲结婚,那么他们将要生的第一个孩子患此病的概率是________,若继续生第二个孩子患此病的概率是________。‎ ‎41.(9分)为验证“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 ‎,三位同学进行了实验设计,下列是实验的基本思路。请分别指出三个实验思路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为什么?再写出你的设计思路。‎ ‎(1)实验一: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容器进行培养。对照组容器内只盛有蒸馏水,实验组盛有用蒸馏水配制的镁盐溶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并对溶液通气,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 ‎(2)实验二: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栽培在盛有砂性土壤的容器中(砂性土壤肥力均匀,容器符合实验要求),对照组浇以蒸馏水配制的镁盐溶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 ‎(3)实验三: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大豆幼苗,栽培在盛有砂性土壤的容器中(砂性土壤肥力均匀,容器符合实验要求),对照组浇以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元素的完全营养液,实验组浇以不含镁离子的完全营养液。两组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比较两组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 ‎(4)下面由你进行实验设计,请写出你的设计思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