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地理地理高考题型分类归纳
第一类、地理计算类: 第二类、分析区域环境特点、优势及评价: 1、分析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目的是为发挥优势,以便因地制宜地找出区域科学发展之路。 如:北京与巴黎的气候相比,其特点是夏热冬冷,年气温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水旱灾害较多。北京与广州气候相比年温差较大,雨季较短,降水集中于夏季7、8月,表现为大陆性较强。 2、分析区域的经济区位优势特点。 第三类、地理可持续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类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这一主线 答题的方向是:围绕主题说危机,谈不足,论缺陷;找原因、出对策。 1、 环境问题 如:我国黄土高原存在的生态问题有哪些?——人口压力大,土地负载重;毁林开慌,过度放牧,水土流失严重,地表破碎,千沟万壑;地处自然地理的过渡地带,旱涝灾害,地质灾害多发;生活贫困。 同理, ①、西北的地理主题往往是荒漠化、盐碱化问题; ②、西南的地理问题往往是石漠化、滑坡、泥石流、酸雨问题; ③、东北往往是黑土肥力保持和湿地保护问题; ④、江南往往也是水土流失、土地的立体利用问题。 ⑤、而近海则往往是海洋污染、生态破坏、休渔问题。 ⑥、城市往往也是考环境保护问题——城市病是如何产生的? 2、在科学发展观类的主题上地理则针对不足出对策(要实在) 强调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保护,从改善环境的针对性措施来看要合理、适度、均衡;清洁、生态、循环;全面、协调、科学。 “造林植草绿化、保护植被;减轻水污染”是最重要的,是画龙点睛之笔。 A、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来表述 如:试从“水源”角度分析北京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开源”:—— ①、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②、建设水库、地下水库、集雨水窖; ③、南水北调;开采地下岩层水; ④、防止水污染,废水回收,循环利用。 “节流”:—— ⑤、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工业节水设备和家用节水设备; ⑥、提高水价,增强节水意识; ⑦、分质供水; ⑧、加强水源的管理 。 B、农业地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主要从森林、草原植被和湿地、湖泊对气候、水源、土地及生物多样的保护和改善作用来回答。 如: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但从长远的意义来看,生态退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质量。简要分析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4分) 答为:①、(北方干旱荒漠化地区)生态退耕扩大森林、草原面积,在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②、(南方暴雨山区)在水土流失地区涵养水源,保护水土。(4分) ③、(河流中下游洪涝区)生态退耕扩大湖泊、沼泽面积,增加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水循环活跃, ④、(人地生态系统)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2分) 2、 某项工业、城市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地理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从资源的综合性、地理环境的普遍联系性出发,依照大气环保、水环境保护、土地环境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生物资源保护、城市环境保护等来设置采分点。 如:例一、从改善和保护地理环境分析再次启动开发环渤海新一轮开发应突出哪些问题?(14分) 答案:①(水源)防止新的开发潮导致工农业用水量过大,浪费水资源,污染水资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3分)。 ②(土地)环渤海地区淡水资源缺乏,防止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 ③(耕地)防止不合理利用淡水资源导致土壤沙渍化(3分) ④(大气)防止新的开发潮,矿物能源消费过大,导致大气污染严重(2分) ⑤(逆根源)控制北京、天津等特大城市的用地规模的人口规模。(2分) 例二、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看,山西省建设“能源大省”应走的道路是什么? ①对煤炭资源的开采要注意节约,要有计划开采,不能采富弃贫; ②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延长生产链,进一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③合理推放废弃矿石,及时实施以生物措施为中心的复垦工作; ④在开发煤炭资源过程中,注意对水源的保护。 (任答三点,给15分) 第四类、逻辑推理类——地理成因类: 自然环境有整体性和差异规律,因果关系规律。 资源环境优势、缺陷的形成,灾害的形成有其内在的原因。 注意用联系的观点,地理灾害的成因分析尤其应如此: 1、 自然环境特点 这类题先定位最为重要。 应注意图表中的数值,在平面地图中植被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以“水环境”为中心,围绕“气候——地形”这一重点的成因因子来分析。 如:气候分析可从 ①、气温高低:纬度、洋流、海陆分布、地形、人——植被破坏和城市热岛。 ②、降水多少:风压——环流形势(西风带、低压带、海风是多雨的),地形——迎风坡与背风坡,洋流——寒暖流,人——对林草湖湿地的破坏与保护”等多角度综合分析这类题目要排除雷同条件,突出主导因素来采点。 常用的考法: A、在小比例尺(多在选择题中、大范围平面图中),一般是考大地理格局因素即:纬度因素和风带、压带、季风因素; B、在大比例尺中(多在非选择题中、小范围平面图中)一般是考地理局地因素即:地形因素、洋流因素、海陆热力差异因素和人为因素;如台湾火烧寮成为我国“雨极”的原因。——这是小范围局地因素所致。回答要点是:临海空气湿润,水汽丰富;地形抬升致雨;西北来的冬季风经海洋变性水汽易达到过饱和。又如比较旧金山和洛杉矶的气候特点异同。——这是大地理环境因素所致。回答:同:两者均为地中海式气候,夏季高温雨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因均处于30°~40°N的大陆西岸。异:旧金山的雨季比洛杉矶长,年降水量较大。因为旧金山受西风控制时间长;洛杉矶比旧金山高温干旱季节时间长。因为洛杉矶受副高控制时间长。 2、地理灾害的综合成因分析:多从“天、地、人”三角度综合采点分析。 如试说明淮河夏季洪涝多发的原因和措施? 成因: a、天(气候因素)——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多暴水。 b、地(地形地貌因素)——扇形水系,汇水快;下游地势低平,又曾为黄河的洪泛区,河床高悬。 c、人(社会因素)——不合理地利用资源,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河床变浅;围湖围滩造地降低了河湖的调蓄能力。 3、地理事物时空特点成因分析。 应锁定应使用的地理原理,多为地理的物质运动原理,以大气运动原理、季节变化原理——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河水补给原理最为重要,应进行逆向推理演择解答。 ①、气候的变化、天气的变化:多从近地面的热力环流(风压流原理)进行分析“热(高温)低(压)升(气流上升)雨(成云致雨);冷(低温)高(压)沉(气流下沉)晴(干燥晴朗)”进行逻辑分析。如:某地云雨多,应扣住“大气运动降温—气流“升空”或向高纬流是什么原因?某地干旱少雨,应扣住“大气运动升温—气流“下沉”或向低纬度流是什么原因?某地“冷”是如何变冷的?“热”是如何变热的?又如:简要分析,秋冬季“霜打洼地”的原因?答:秋冬季夜晚大气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水汽易达到冰点;洼地通风量低,地面热量损失多。归纳起来:某地昼夜温差大的原因可能有:反气旋控制—晴天多,云量小;地处内陆,热容量大,变温快;天气系统转换了等。 ②、海上什么时候出行多与风浪有关。其逻辑关系为“温差大(如冬季)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海浪大 出行不便。”“温差小(如夏季)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海浪小 出行方便”。回答时倒推理行文。我国首次三大洋科考选择在2005年4月2日出航考察西北太平洋的理由是:4月份西北太平洋上,因东亚与北太平洋间温差小,气压差异小,季风弱,风浪小,可方便、准确科学地采样。 ③河水的补给。对于课文的知识点应孰知各个典型地区性的主要补给类型,特别是我国各个大区的补给类型。先定地区——南北半球、大气环流纬度带、海陆位置。根据材料定补给类型。我国东北是春季雪水、夏季雨不补给。江南是春雨西南风降水适量、夏季雨水大量补给。西北部是夏季高山冰雪水补给。华南是春季锋面雨、盛夏台风雨补给。地中海气候则是冬雨补给。 ④、季节的演变应注意: 第五类、地理事物分布规律: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说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 ①、“点”状分布一般“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如北京市城镇体系分布规律是西北较稀,东南较密。上海“宝山钢铁厂”分布在上海市区的东北方向,北临长江。 ② 、“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 如新疆的聚落(城市)分布特点是沿山麓、盆地边缘分布,在铁路沿线及大河出山口处较密集。又如“我国一月0℃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近似于与纬线不行,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③ 、“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如黄土高原分布范围是东起太行山、西至祁连山以东、北起长城、南至秦岭。 ④、“点、线、面”综合考虑解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