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小说试题分析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乙卷试题分析 文学类阅读文本《马兰花》是李德霞的一篇小小说,曾在“黔台杯”小小说大奖赛中获奖。小说写的是一个生活中十分普通的故事:在市场卖菜的马兰花借给麻婶600元,但麻婶还未还钱就生病去世了。这让开出租车的丈夫十分不满,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挂在嘴边。但是麻婶的女儿回到上海后,却从母亲的遗物中发现母亲借钱并未偿还的事实,主动偿还了欠款。小说在极其简单的日常生活故事中成功地刻画了马兰花的形象,歌颂了普通人善良质朴的美好品德,其思想上的正能量,在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具有积极的意义。小说篇幅虽短,但情节安排巧妙,人物描写细腻,语言简洁明快。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特色上看,将这篇小说选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试材料都是非常恰当的。为适合考试要求,易于考生的理解和把握,选用这篇小说时在文字上作了部分删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马兰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这笔钱。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事,还鼓动她到医院向麻婶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 B.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世故圆滑、反复无常。 C.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的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又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情。 E.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参考答案】E 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分析与鉴赏能力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也是文学类文本考试的重点之一。因此,本试题的设计,除了对小说内容进行理解概括,主要从所选文本的思想艺术特色方面提出问题,重点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与D级。 【试题分析】A项考察点是对小说人物的理解。三孬虽是小说中一个次要人物,却有着重要的结构性作用。麻婶借钱、生病住院 、死亡,是小说情节构成的基本要素,而麻婶并未直接出现,她的事主要是由三孬这个人物转出来的。因此,本项以三孬这个人物设置问题是有意义的。但是,本项的表述却是不正确的。本项认定三孬“爱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依据的是什么?依据小说开头的一段描写:马兰花刚从市场接回一车菜来,三孬就“急忙告知”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事,还“鼓动”她到医院向麻婶女儿要钱。这虽然是一个事实,但对事实的认定并不准确,请注意,这里使用了两个词:“急忙告知”与“鼓动”。事实上,原文说的是马兰花接菜回来,三孬就“凑过来说”,只是要告诉马兰花这样一件事,同时顺便告诉她应当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提一提。大家都在一个市场卖东西,麻婶突然生病住院了,互相通报一声,完全符合人之常情;让她跟麻婶的女儿提一下借钱的事,也只是好心的提醒,三孬的这些言行,并无歹意。因此,A项认定三孬“爱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依据的是一个不准确的事实,结论也是错误的。 B项考察点是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与鉴赏。细节描写是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常用手法,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这些细节确实有助于表现马兰花丈夫的某些性格特征,但是,这是否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世故圆滑、反复无常?从整个小说来看,马兰花的丈夫确实有些性情急躁,但从整个小说的描写来看,这个人并不世故圆滑,他让妻子向麻婶的女儿提提借钱的事,是怕“万一麻婶救不过来,找谁要去”?他的这一担心,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当下社会中确实存在着这样不讲诚信的事与人。为了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主要还是因为家庭比较穷困。至于说收到一千元汇款单后主动为妻子做饭,主要还是觉得自己误解了麻婶母女,也有愧于妻子,所以才用做饭这件事来表达自己的歉意,并非反复无常的表现。所以说B项的分析与鉴赏是不正确的。 C项考察点是对小说情节处理的分析与鉴赏。小小说由于故事比较简单,因此情节的处理,尤其是结尾的处理,一定要有新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小说是结尾的艺术。《马兰花》的结尾就有这种特点。因为六百元钱,马兰花与丈夫出现了矛盾,男人认定还钱无望,因此“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就是马兰花也不认为这事还有“峰回路转”的可能。她对丈夫说:“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就是这种心理的表现。就在故事毫无悬念、马兰花一家的生活逐渐回归正常的时候,忽然上海来信了,改变了事情的结局。以信作为结局,可以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确实是颇具匠心的安排。所以C项的分析与鉴赏是正确的。因为只是就结尾进行的分析鉴赏,是一个局部性的考察,2分。 D项考察点是对小说细微处写人艺术的分析。麻婶的女儿,是小说情节中的关键人物,但却仅仅在医院中出现了一次,而且没有展开,所以整体形象非常模糊,但通过她写给马兰花的信,却透露出她的某些性格特征,这正是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的一个表现,这是正确的。从来信中我们知道,麻婶的女儿从母亲的记事本中得知她借了马兰花的钱而且还没有还之后,主动给马兰花写信并还钱,知道马兰花一家住在租来的房子里,还提出把母亲的房子让给马兰花一家住,知恩图报,的确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但由此推断出她“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情”,就不合情理。这种说法的背后,意味着麻婶的女儿精于计算,不想让别人以为她沾了别人光。这是不对的,这实际贬低了麻婶女儿的形象。所以说,D项的分析与鉴赏,没有顾及到小说描写的全面内容,是片面的。但由于对小说于细微处写人的艺术有正确认识,也指出了麻婶女儿性格中比较准确的一面,所以只能得1分。 E 项是对小说思想主题的理解与概括。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并非人生中多么重大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极不起眼的小波澜,但读来却温馨动人,为什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处于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社会,由于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物欲横行,诚信失落,出现了令人痛心的道德滑坡现象,没有道德观念,没有诚信意识,借钱不还,甚至还故意骗人钱财的人与事时有出现,造成了传统伦理道德的失落与人际关系的紧张。马兰花并不是有着什么高尚追求的理想人物,她只不过做了一个普通人应该做的事情,却让人深为感动,说明我们社会中确实存在着道德缺失的问题。小说对马兰花传统道德品质的歌颂,对麻婶女儿诚信做人的肯定,虽然是对社会中正能量的弘扬,但也确实包含着对当下中国社会出现的不良现象的忧虑与反思。小说的这一思想主题,与正在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因此,小说虽然看似简单普通,但其蕴含的思想是深刻的,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这正是小说的深刻之处。E项的选择是正确的。由于本项需要结合整个文本以及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进行理解与概括,有一定难度,3分。 (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第一问: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第二问:①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②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命题立意】本题着重考查考生对从故事线索的角度,把握小说在情节设置与结构安排方面的分析鉴赏能力,具体考查考生联系作品的具体内容,认识小说线索的明暗区别,以及这样处理的好处,从整体上对小说艺术进行深入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小说明暗两线索是指哪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需要具体回答。什么是线索?所谓线索,是贯串在小说情节发展中的脉络,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把显示人物性格发展、揭示主题意义的各个事件联系成一个艺术整体,因此,任何小说都必须处理好线索问题。《马兰花》这篇小说虽然篇幅很短,不足1500字,但在线索的设置上却下了很大功夫,设置了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这也是小说的主要线索;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这也是小说的次要线索。 设置明暗两条线索的好处在哪里?回答这个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设置两条线索,是为了丰富小说思想主题的需要。小说已经有了一条明线,为什么还要设置一条暗线?所谓暗线,是指在作品中没有正面展开的故事内容。小说中麻婶母女还款的过程,在小说中没有直接叙述出来,而是通过三孬的话,以及上海来信的方式,间接叙述出来的,在小说中并不占重要内容。但是,这条线索的出现,对小说主题的传达却有着重要意义。虽然麻婶与她女儿着墨不多,但她们母女的勤劳、与人为善、诚实待人、知恩图报等品质,却已经通过马兰花在听说麻婶生病住院后的回忆,麻婶女儿写给马兰花的信中展现出来。麻婶母女的行为说明,马兰花的品质不是个别的,在其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着,她们与马兰花一起,共同谱写了人间有真情的美丽篇章。正是由于这条线索的存在,大大丰富了小说的思想主题。其次,为什么要把麻婶母女的故事作为暗线处理?因为这条线索不是小说的中心线索,对于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没有直接作用。但是,没有这条线索,那么主要线索也就无法进行,所以,这条暗线的设置又是非常必要的。正是在明暗两条线索的交织中,小说的情节更为集中,马兰花的形象也更加突出。 (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②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钱的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③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概括、分析和评价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所谓性格,是指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由于具体生活道路不同,一个人的性格会有不同的特征。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小说的主要任务,但在一篇短小的作品中,很难表现人物性格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因此,多展示其已经形成的、比较突出的性格特征。马兰花有哪些性格特征?首先是她的朴实善良。当她从三孬那里听说麻婶生病住院后,“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中午还买了一些水果,与丈夫一起到医院探望,这都说明她富有同情心,有着中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其次,善解人意。六百元钱当时对于这个贫寒的家庭来说,不是一个小数字,所以当丈夫提出去医院“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 时,她没有反对。到达医院后,看到麻婶的女儿十分伤心,就没有提借钱的事。为此丈夫非常不满,常常与她吵嘴,她理解丈夫的心情,知道他是心痛那六百元钱,所以对丈夫的不满,她也尽量忍让,这说明她是一个心地善良、肯为别人着想的人。再次,做人有原则。虽然她靠辛苦的体力劳动谋生,挣钱不易,但决不为区区六百元就做出伤害情义的事情,宁愿自己吃亏,也决不做让自己良心不安的事。对丈夫也是如此,她可以对丈夫的不满容忍,但她决不为了亲情而不顾良知,做出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他人的事情。可以说,马兰花不仅是一个具有传统美德、也有现代意识的当代劳动妇女形象。 (4)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分) 【参考答案】具体分析:①第一次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强忍泪水的背后,是受到丈夫指责后的委屈与隐忍;②第二次是“眼里含着泪”,含着泪水的背后,是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较的气愤与不满;③最后一次是“满眼的泪水”,满眼泪水的背后,是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埋怨的释然。 说明效果: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马兰花的人物形象,凸显了小说“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主题。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试题分析】马兰花三次流泪,对于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小说在描写她的流泪时,也表现出了比较高的艺术性。回答试卷提出的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三次流泪都不相同。这一问题不难回答,在小说中都有比较明确、具体的描写:第一次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第二次是“眼里含着泪”,第三次是“满眼的泪水”。其次,每次流泪,心情都不一样。回答这一问题,需要作一些比较深入的分析。第一次流泪时,并没有流出来,只是“在眼眶里打转”。为什么“打转”?这说明马兰花是在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当丈夫听说麻婶已逝,她的女儿也回了上海,看来还钱已经没有希望时,怒气冲冲地跑来指责她,临走时还踢翻了菜蓝子,这让马兰花很生气,但丈夫的指责与愤怒也确实是有原因的,并非无理取闹,所以,她心里虽然感到委曲,但也并没有与丈夫发生冲突,这表现了她与人为善的品性。第二次流泪时,表现为“含着泪”。为什么“含着泪”?说明她已经无法压抑了。六百元钱让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挂在嘴边,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马兰花是善良的,与人为善的,但也是有做人的原因的,也有着坚强的一面,所以,面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较时,她也会表达自己的气愤与不满。第三次流泪时,是“满眼的泪水”。为什么满眼的泪水?这说明她久被压抑的情绪终于爆发了。为了六百元钱,马兰花与丈夫产生了矛盾,尽管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也确实影响了家庭和谐,因此,当着麻婶的女儿来信后,她终于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丈夫可以不再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它挂在嘴边了。当然,更让马兰花感动的是麻婶的女儿,她不仅还了钱,还多给了四百,甚至把房子也让给自己住,知恩图报,让马兰花也进一步体会到了“好人有好报”的意义,这对她也是一种安慰与鼓励。自然,在这样的时刻,马兰花也会想起麻婶来,她的突然去世,令人惋惜。再次,三次流泪产生的艺术效果。三次流泪各不相同,第一次是“打转”,第二次是“含着泪”,第三次是“满眼的泪水”,一次比一次表现强烈,说明马兰花的情绪也在不断变化,正是在这种层层递进的过程中,马兰花朴实善良、与人为善、做人有原则的美好形象逐渐丰满起来,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思想主题也得到了充分表现。 第四大题 第四大题为实用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与文学类文本阅读本来是为体现高中新课改的选择性而设计的。经过几年考试实践,从实际效果看,选第四大题的考生远远超过选第三大题的,这是由两类文本性质的不同所造成的。为了解决三、四两大题不相匹配的问题,我们从2013年开始作了两方面改进,一是以“相关链接” 的方式使用非连续性文本,二是适当增加题目本身的难度系数。今年在这一命题思路的基础上,选择了学术自传,其意义在于:不仅继续适当提高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难度,以使实用类文本阅读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匹配程度得到提升,而且也使高考更加贴近我们阅读实用类文本时可能接触和考虑到的各方面信息,如作者与文本的关系、文本与语境的关系、文本的倾向性、信息的客观性及可信度、文本的文体性质及修辞效果等诸多方面,从而为未来考查实用类文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文体性质和交往功能、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理解和采信等改革措施提供契机。 本大题选文是朱东润先生的自传,发表于《文献》杂志1981年第7期。为了命题的需要,在尽可能确保文章风格和意思不变的前提下对原文进行了删改,同时增加了两条“相关链接”,一是节选了朱东润先生发表在《星期评论》1941年第15期上的《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一文中关于传叙文学概念的说法;二是节选了傅璇琮先生发表在《文学遗产》1997年第5期上的《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一文中对于朱东润先生的学术作风的评价。朱东润(1896-1988)原名世溱,江苏泰兴人,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传记文学作家。他1913年留学英国伦敦西南学院,1916年回国,先后在武汉大学、中央大学、齐鲁大学等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复旦大学教授。他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和古代作家传记写作,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中国文学论集》《张居正大传》《陆游传》《梅尧臣传》等。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研究和创作史上,朱先生是重要的倡导者、拓荒者之一,具有令人非常敬佩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根据测试的需要,我们选择了《朱东润自传》,并将原文删节为主要记叙他的传记文学观的形成过程及与其生平的关系,以突出他兼顾传记文学研究和创作的风采。 青年学生喜欢阅读传记作品,往往能从中获得知识的增益和为人处世的教益,甚至在精神气质上也会受到传主的影响。因此,帮助学生理解类似传记文学作品这样的实用类文本的文体、功能、修辞和倾向性,使学生面对这类文本提供的各种信息时能够理解到位并作出有效选择,是大数据时代相当重要的一项任务。选《朱东润自传》及相关链接作为阅读内容,在考查考生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的同时,无疑也有利于引导他们在更为宽广的社会情境和更为细致的文本语境中捕捉信息、理解信息、辨别信息和采信信息,使得他们更好地感受实用类文本传递的正能量,更为准确地理解个人、文章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成为慎思、明辨、笃行的当代青年。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朱东润自传 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B.“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 C.朱东润虽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 D.出于自己的现实关怀来选择传主,是朱东润传记文学创作的一贯原则。有学者总体上对此表示理解,但在态度上略有保留。 E.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但为了避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烦,还是在自传中采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 【参考答案】 D、B。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并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对主要观点和文章特色进行鉴赏评价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和D级。 【试题分析】 本题为多项选择题。从2009年开始,全国课标卷多项选择题借鉴美国PISA考试分层级给分的方法,即根据各个选项的难易程度,分别给3分、2分、1分和0分。值得注意的是,本题命题思路从前年开始作了调整,即A、B、C、D、E五个选项都是对所给阅读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在相当程度上除去了学生直接确定某一选项为恰当选项的弊病。但在匹配文学类文本方面,还有待于继续调整。因此,本年度本题五个选项的设置,既注重每个选项对材料的总体分析和概括,更注重材料中的一些细节与材料总体的关系,强调实用类文本的泛读必须和细读相结合,实用类文本所包含的信息虽然大体上是客观的,但有其主观性,不能毫无分辨地接受。 本题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两项。先看A项,原文第三段写道,“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A项的分析概括基本上是正确的,只是忽视了细节“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导致不仅不完全符合原文的意思,而且把最重要的原因“兴趣”给遗漏了,所以A项只能给1分。 B项分析的是本文的一个局部表述,考查的目的是通过细读文章的局部表述来理解文章所提供的事实描述背后作者的立场、思想和心态。“‘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如此分析,较为准确地说明了朱东润过去的经历一旦通过语言表述出来,即使是由本人表述出来,也已经不是他过去经历的本来面貌。“掺沙子”这样一个“近年的说法”的采用直接表明,本文的写作不可能与具体的历史语境和写作者的心态无关。不过,B项的分析虽然深刻,但也只是说出了本文的一个侧面,对于本文的客观性评价不足,因此选B项应该得分,但只能得2分。 C项是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原文一方面说《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外国传记文学作品可以作为范本,另一方面又说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意思较为复杂,说明作者采取的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批判性立场,并没有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一部作品。我们从逻辑上无法推导出“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的结论。因此,C项的分析和推断是错误的,选C项不能得分。 D项既是对本文整体内容的一个概括,也是对本文和相关链接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解,更是对相关链接中的观点的分析和评价,因此是对题目所给材料的一次整体和局部、字面和字里行间相关联的分析、理解和评价。本文最后一段在指出过去的传记作品都各有其得失的基础上表示在抗战期间,国家内忧外患,家庭非常困难,自己也生活艰苦,于是选择给拯救了明王朝危机的张居正写传,意味着朱东润是出于现实关怀选择传主。而相关链接②说“朱先生……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则说明朱东润出于现实关怀选择传主是一贯的,而说“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字面上的意思是对朱东润的“理解”,字里行间的意思则是一种态度上的保留。D项准确、深刻、细致地覆盖了本文和相关链接的核心观点,因此选D项者得3分。 E项是对本文所用的基本概念“传记文学”和相关链接①核心概念“传叙文学”之间关系的一种推断。首先,由于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所给材料中并无交代,而二者之间又颇有分歧,从逻辑上来说,不能凭空建立二者的关系。其次,相关链接①说的是“传叙文学”概念的使用可以避免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的分类的麻烦,与E项说法明显不符。因此,E项是错误选项,选E项不能得分。 (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如《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并比较它们的异同;②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析不同概念,如阅读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分辨史传、别传、自传、传叙文学等;③进行传记文学写作实践,如给张居正写传。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 本题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本文和相关链接①,自己梳理朱东润传记文学观形成的大致情形。朱东润在本文中提及《晏子春秋》《孔子三朝记》《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和中国古代文人写的传、行状、神道碑、“别传”等作品,一一指出它们的优点和不足,说明他广泛阅读了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作了精细的比较,在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认知什么是传记文学。当他在文中说史传和古代文人偏于歌颂传主的作品不是传记文学,说勃路塔克的作品不重个性、《约翰逊博士传》过于琐碎而《维多利亚女王传》过于简约时,则意味着他开始在理论上思考什么是传记文学。这导致他阅读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而辨析自传和传人的关系,提出传叙文学的概念,也与此密切相关。因此,朱东润还通过理论思考加深自己对于传记文学的认知。但朱东润认为感性的经验和理论的思考都必须付诸实践,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能算得上真正认识了什么是传记文学,因此他通过传记文学的写作亲身验证自己的传记文学观。 由于本文和相关链接给予信息的限制,本题不要求考生给出非常严密的答案,只需说明大致情形即可。本题也不是考查考生的具体行文,答案可以有所不同,意思答对即可。 (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参考答案】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实用类文本的文章内容、作者态度、风格、修辞性质等方面的理解、鉴赏和评价。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朱东润自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传记文学的,因此考生不难发现本文内容“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但难在将学术性的内容理解为传主的“学术经历”,是传记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游离于传记之外的学术讨论。 朱东润又将自己的学术经历和生平融合在一起叙述,不仅加强了关于传记文学的讨论与自传的有机关系,而且将自己对于学术研究的态度渗透到字里行间,很好地呈现了他自己的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也就是说,学术对于朱东润来说,是他的生平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他关切现实的一种方式。这进一步说明,学者的自传是特殊的,往往也就是一种学术自传。 或许是深知学者自传的特殊性,也深知学术话题的读者有限,朱东润有意采用了一种平易近人的叙述风格。从本文来看,可以发现作者用语平易,穿插使用口语,有问有答,如“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我写谁呢”等,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因此,传记的形态和学术的表述形态都是可以多种多样的。 以上这些内容,考生具体写法可以有所不同,意思答对即可。 (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分) 【参考答案】第一问:①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②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第二问:观点一:同意。①只有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且具有可读性;②人无完人,只有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才能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观点二:不同意。① 细致刻画个性需要史料支撑,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强调这一点,就会导致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作;②追求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不能有效凸显传主的个性。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实用类文本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试题分析】本题第一问考查的是考生对实用类文本进行综合的能力,第二问则较为开放,考查其对问题的判断和探究能力,给考生较大的空间。 在文中,朱东润说勃路塔克(今通译普鲁塔克)的作品重比较轻刻画,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分析,说明他认为传记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地刻画传主的个性;他又说《约翰逊博士传》因为细致而显得琐碎,《维多利亚女王传》因为着墨不多而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则说明他认为不能一味追求细致,要注意分寸。因此,朱东润认为“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 朱东润在文中说《史》《汉》有互见法,不能在单篇作品中看见一个完整的传主形象,而传记文学必须在单篇作品中把全部交代对传主的评价,又说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等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没有什么用处,而别传则没有阿谀奉承之辞,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这些说明他认为传记文学应该全面地、客观地评价传主。因此,朱东润认为“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考生如果同意朱东润先生的观点,就应当顺着朱先生的思路给出理由。给出理由可以从两个角度着手,一是简单说明朱的观点如何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二是简单说明按照朱的观点写作出来的传记有什么好处。前者是由因及果,后者是由果及因。考生更容易做到的探究是由果及因,故给出的参考答案是从效果上反向论证朱的观点。“细致”“入情入理”“个性”等要求都与阅读效果有关,故而可从“深刻印象”“可读性”方面答题;“信笔直书”“歌颂”与一个完整的人应该如何有关,故而可从“完整的人物形象”方面答题。 考生如果不同意朱东润先生的观点,就应当指出朱先生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并给出简单的理由。这同样可以从两个角度着手,一是说明朱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其理论前提值得讨论;二是说明朱的观点实用到传记写作的具体实践时,会有一些不足。前者是正面的理论探讨,后者是反面的零敲碎打。考生更容易做到的探究可能是反面的零敲碎打,故给出的参考答案是从反面论证朱的观点不能自圆其说的一些层面。“细致”“入情入理”“个性”与史料或材料的丰富程度有关,故而可从史料不足则可能导致不够客观甚至矫揉造作这些方面答题;“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与刻画个性的效度有关,故而可从追求全面则可能无法有效凸显个性这些方面答题。 本题在题干的设计上与往年有所不同,更加强调考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说往年本题的测试采取的是一种以试卷为主的测试方法,本年本题则试图作出微调,向以考生为主的测试方法偏移。因此,本题“参考答案”第二问提出的各个要点,都只是作为参考,鼓励有不同答案,“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这就为考生的创造性阅读提供了思考空间和发挥余地。 第II卷 表达题 第五大题 第五大题集中测试考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由3道选择题和2道主观题组成。该大题与2014年相比,题量相同,赋分总体相同,共20分。前面3道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包括成语使用、辨析语病和衔接连贯;后面2道表达题,其中语句补写题6分,图文转写题5分。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衔接连贯设题方式,与前几年相比有所更新,要求在特定语境中选出最恰当的一句。 下面对5道题分别进行解析。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 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 ,又和病人家属作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 ,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B.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C.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参考答案】 C 【命题立意】 该题重点考查考生辨析和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 正确选项是C项。A项、B项和D项都不恰当。本题给出了三个意义比较接近的成语“深思熟虑、老谋深算、深谋远虑”,这三个成语都有“考虑周全”的意思,但又有差别。其中“深思熟虑”偏重在考虑得非常深入细致,“老谋深算”偏重在筹划周密,常用来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深谋远虑”偏重在考虑得比较长远。在上面给出的三个句子中,第①句说的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主教练通过合理的战术安排,使自己一方在比赛中取得胜利的事情,用“老谋深算”比较恰当;第②句说的是一个医生确定治疗方案的事,强调考虑得深入细致,用“深思熟虑”比较恰当;第③句说的是经济发展的战略确定,前文有“早在……就”字样,偏重说制定政策时考虑得很长远,用“深谋远虑”比较恰当。因此,正确的选项是C 。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C.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参考答案】 B 【命题立意】 该题重点考查考生判断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 正确选项是B项。A项、C项和D项都存在错误,但病句类别有所不同。A项的错误在于语序不当。句子中的“从现在起到年底”作为状语,修饰的是动词“宣布”,而“宣布”这一事件持续的时间不可能很长。从上下文语义来看,“从现在起到年底”显然应该是“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持续的时间。也就是说,“从现在起到年底”的出现位置不恰当,应该调整语序,把它放到动词“宣布”后面,句子变成“国家大剧院宣布,从现在起到年底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就是正确的了。C项的错误是主谓搭配不当。问题主要出在后半句“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这个小句的主语是“人们”,谓语是“引起深深的思索”,而从上下文来看,引起思索的并不是“人们”,而是“这类形象”,原句显然不恰当。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这类形象会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D项的错误是主语残缺,“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的主语应该是“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把主语补上,原句就成为正确的句子了。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随着雾霾频发,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测试表明,一些城市空气中PM2.5的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而只要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 。有鉴于此,我国将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 A.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也能减少10% B.汽车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可减少10%,现有汽车的改造并不是必须的 C.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将减少10%以上 D.不管是否改造现有汽车,其尾气中的相关污染物排放都将减少10% 【参考答案】 A 【命题立意】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方面衔接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本题正确选项是A项,只有这一项与上下文的衔接最为恰当,整段文字为:“随着雾霾频发,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测试表明,一些城市空气中PM2.5的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而只要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也能减少10%。有鉴于此,我国将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准确把握上下文所给各句的语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二是比较所给各选项之间的表达差异,三是权衡上下文与选项的语意衔接关系。 整个文段的首句提出话题:油品质量与环境的关系引起了关注,接着具体说明使用汽油柴油的机动车尾气与空气质量的关系,进而说明使用新标准汽油柴油带来的环境改善情况,最后说明我国要在油品质量升级上采取推动计划。A项的“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也能减少10%”与上一句关系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总关系是一个充分条件关系:只要使用新标准汽油就能减少10%的尾气污染物排放;总关系里面涵括了一个假设让步关系:即使不改造汽车也能减少10%的尾气污染物排放。两个层次合起来形成“在甲条件下,即使不存在乙条件,也能实现丙目标”,这种条件和假设的结合,强化了使用新标准汽油的作用,既呼应了上面的“尾气”,又水到渠成地引发下文“我国将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 其他几项衔接都有问题。B、C、D几项看起来语意与A项相似,但各有表达的特别之处。从形式上看,B项与A项的不同主要在于改造汽车的内容后置,C项与A项的不同主要在于附加改造汽车作为肯定性条件,D项与A项的不同主要在于是否改造汽车不作为条件,这几项单独来看都能说,但放在文段中都有不足之处。 B项“汽车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可减少10%,现有汽车的改造并不是必须的”的表达方式是需要前提信息的,“现有汽车的改造并不是必须的”意味着前面曾也提及汽车改造问题,可是上文的话题只谈到油品,没有谈到改造汽车,且下文也没有谈到改造汽车的问题,故此项与上下文不接。C项“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将减少10%以上”的表达方式是需要下文呼应的,下文应该写成“有鉴于此,我国将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以及汽车改造行动”之类的表达,可是下文只是谈油品质量升级,没有谈汽车改造,所以该项与下文也不接。D项“不管是否改造现有汽车,其尾气中的相关污染物排放都将减少10%”的表达方式孤立地看是合逻辑的,但放在本文段中就需要添加“至少”之类的量度性词语,说成“不管是否改造现有汽车,其尾气中的相关污染物排放都将至少减少10%”,否则会有衔接的逻辑漏洞,属衔接表达不严密。 这道题表面看来只选一句,实际上考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更细致具体,对培养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特点、掌握语言逻辑,以准确运用语言,是很有价值的。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 ① 。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 ② ,还易于达到货比三家、快乐购物的目的。在信息多元化的 21 世纪, ③ ,完成购物,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习惯。 【参考答案】示例:①从而大大提高交易效率②除了大量节省宝贵时间③上网浏览商品信息 【命题立意】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 将答案示例填入该文段,整段文字为:“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大大提高交易效率。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除了大量节省宝贵时间,还易于达到货比三家、快乐购物的目的。在信息多元化的 21 世纪,上网浏览商品信息,完成购物,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习惯。” 本题需要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是与文段内容的推导、呼应所必须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文段的语意发展推递关系。该文段细分有三个意思,首先是说电子商务的价值,然后从电商价值例说上班族利用电商的好处,再从上班族拓开到一般消费者的习惯。 先看空缺①,①的前面是“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根据里面的电商价值、节省时间和空间等信息提示,可以推导出接下来的语句应该是跟交易效率提高有关的,补写语句“从而大大提高交易效率”中,“从而”体现了推导性,“提高交易效率”既是价值所在,也是节省时空的带来的效益结果,所以这个补写语句比较准确。再看空缺②,②紧接在“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后面,如果只看这一句是无法得到准确补写句的,须得再往前面第一层信息进行系联,上班族应该也是消费者,所以与节省时间有关,而②的后面有“还易于”的信息提示,这决定了空缺②既要与前面的节省时间有关,又要与“还易于”有关,所以“除了大量节省宝贵时间”这样的补写才是比较准确的。最后看空缺③,它不但与前面“信息多元化的 21 世纪”有关,也与前面第二层“货比三家”意思有关,所以应该补写浏览信息之类的语句,这样,“上网浏览商品信息”既呼应电商话题,又与商品信息浏览比较的内容相照应,是比较准确的。 该段关于电子商务的文字里面有三个空缺,三个空缺分布在三层意思里面。从表面上来看,给这段文字讨论的电子商务不一定是每个同学都熟悉的,但实际上只要综观全文,把握所给文字的核心话题,依据上下文的相关提示语和相关信息提示,准确地进行补写并不困难。 值得说明的是,电子商务在口语里常常简称为电商,电商的概念虽然有不同角度的定义,但其关键是依靠电子设备和网络技术进行的商业模式。它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已经提升到我国国家战略层面,是经济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事物。所以即使对于上网受限的人而言也不一定熟悉,是非常值得了解的经济生活之一。 17.下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参考答案】示例:该图由地球、清流、鱼、手和浊流构成。地球上各种鱼在清澈的水流里游动,人类之手正在阻挡排向清流中的污水,整个图形表达了人类保护水环境、拒绝水污染的决心。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用简明准确的语言进行图文转写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 】简明是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要求,简明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题用图文转写的方式来进行考核。答好这样的题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看出所给图形的构图特点,二是将图形所给信息按一定规律形成文字,三是注意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第一步是看图。这是一个可大体分为明暗两种情境的图,明的部分有一个圆形,圆形里面有经纬线、波浪线、鱼,圆形外面是一只大手,暗的部分是黑色的水浪。 第二步是用文字简明表达。限于题干所要求的字数,在用文字表达的时候,无法写出全部可能的细节,只能把所给信息用连贯的话语连缀起来表达。所以,首先在写构图要素时,可先将圆形与经纬线联系起来,再将波浪线与黑色水浪对比形成清浊的概念,然后有序并简明地写出“该图由地球、清流、鱼、手和浊流构成”,如果将这一句写成“该图构图要素很多,有水流、浊流,水流里有鱼,有地球球体,还有一只手”,则不是简明的表达。其次,在写该图形的寓意时,可先将图形分为清净的水环境、手、污水几个概念,清净的水环境是通过游鱼以及与污水的对比得出来的,图中三条不同的鱼表示不同种类,而水环境属于地球环境的一种,一只大手向着污水表示阻挡它流入清净的水环境中,这样,全图的保护水环境寓意就出来了。在此基础上再简化、明确一下,可以写成由具体到抽象、由局部到整体的文字表达:“地球上各种鱼在清澈的水流里游动,人类之手正在阻挡排向水中的污水,整个图形表达了人类保护水环境、拒绝水污染的决心。” 如果把这个图形的寓意写成:“圆形和经纬线代表地球,波浪线代表清流,鱼儿张着嘴代表在游动,整个表示地球的良好水环境,黑色的浪形表示浊流,泼向良好水环境代表水污染,手掌面对着浊流既表示阻挡污水又表示保护鱼儿,整个图形表示要保护水环境、拒绝水污染”,语意上更细致,但欠简明,显得琐碎。 文字叙述中要避免遗漏信息,还要注意语句的准确以及表达的连贯性。把图转换为文字解说需要经过理解的思维过程,作为理解层面的东西与作为文字表达层面的东西是有差异的,如果把这个图形的构成与寓意写成:“该图构图要素有水流、浊流,水流里有鱼,还有一只手,水流是有限的。很多鱼儿在有限的水里游,大手挡着黑流,保护了这个有限的水环境,我们应该更好地保护水环境。”看起来并不琐碎,但这里遗漏了地球信息,准确性与连贯性也有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这枚邮票票面上只有“保护水环境”的字样,为了不至于让考生遗漏经纬线与扁圆所勾勒的地球,题干上特意标出了“保护地球水环境”。 第六大题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和F级。 【试题分析】作文试题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坚持了在选材上贴近现实生活,在理解上没有太大难度,在立意上有多种选择等特点。所给材料是一则新闻报道,来源于多个媒体对同一事件、不同角度的报道。事件的基本信息是“女大学生举报父亲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打电话”。各类媒体的报导主要有以下一些角度:“女儿举报父亲”背后的爱与痛 / 看似无情实则大爱 / 好好劝说不必小题大作 / 这是一种“另类的爱” / 重罚比举报靠谱 / “中国好闺女”为何嫌奖金烫手 / 和谐以信任为基础,告密引起人人自危 / 媒体应秉持公德传播真相 / “理”上往来“举报父亲”,多少子女能做到? / 点赞“女儿举报父亲”也要反省自身 / 就算领了奖金,你也是“中国好闺女”……在 材料的筛选中,命题力求尽量保持事件原生态面貌,同时也隐去了一些枝节的信息,以便于学生“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整体的思考,而不致使注意力在旁逸斜出的信息中走向枝蔓和琐碎。 作为事实材料,作文题仅用140字概括了事件的基本面貌,其目的在于引导考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理解和判断。材料主体内容涉及的范围看似不大,但对这一事件可能产生的影响却有预设:第一,在材料的表述上,借用新闻报道中的“屡劝不改”、“迫于无奈”等说法,既证明事出有因,又拉近了考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有助于理解:事件虽特殊,道理却如常,显示出材料表述及解读的的平易性。第二,在立意的引导上,材料提供了不同行业及各类人物的反应,目的在于使考生对这一事件尽快聚焦,进而产生对话的需求感。例如:小陈利用微博私信进行的举报,警方的查实以及对老陈的教育和处罚,网友的点赞和媒体的报道等,由此也为下文提出写信的任务创造了条件。 具体分析整个事件有几层推进:第一层是23岁的女大学生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这一核心事件;第二层是警方对父亲给予处罚,及之后对这起事件——将私信公开到官方微博,使之变为公众事件;第三层是网友和媒体的加入,使这件事引发更大范围的讨论。这就使材料有了不同维度的讨论空间。 围绕核心事件,可讨论的内容有很多。其实如果抛开当事双方的关系,在高速上开车打电话就是违规行为,举报就应奖励,违规就该处罚,这一点在任何人看来都无可訾议。此事之所以引发争议,焦点就在于:女儿应不应该举报自己的父亲。在有着亲亲相隐的人伦传统的中国,女儿举报父亲违法,是否有悖伦理?能否称“大义灭亲”?可曾显“人性之恶”?是否是“情”与“法”之间的权衡与选择?以上这些都有辨析的必要。观察一件事的性质,不能脱离其起因、动机和结果。从材料看,女儿举报是在对父亲多次劝说未果下的无奈之举,其实质是通过提高父亲的违规成本,引起父亲对生命安全的重视,迫使父亲文明行车,其动机和目的都源于良善与关爱,而非动机不纯的出卖,甚至不是情与法之间的选择,而是借助“法”,珍视“命”,表达“情”。还可以更深层次地追问,这一“女儿举报父亲”的行为如果会遭遇曲解和误读,是否也是社会中信任有所缺失的表现?健康的社会舆论应避免恶意的揣度和不辨就里的指责。当然,女儿的做法是否就是最明智的解决办法,有没有意气用事的成分,还可以怎样更智慧地化解矛盾不使亲情受损,都可以成为进一步思考的内容。 此事的另一个观察角度,就是父亲在多次劝说后的依然故我。曾有报纸总结八大驾驶陋习,“开车打电话”便位列其中,这一类失范现象屡见不鲜。司机边开车边收发短信致过路老者死亡的悲剧就曾在身边上演,但也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0.1秒的决策中,人们选择了错误的行为方式,就是选择了侥幸,无缘无故地认为事故离自己很远。这种行为往小里说是忽视自己的生命安全,往严重了说是无视他人的生命安全。再深入地想一想,我们这个社会,不断有人抱怨缺少安全感,似乎集体处于对安全的焦虑之中,但同时又漠视着自己可能带给他人与社会的不安全,这种复杂心理不也是可以探讨的内容吗? 再有,文明出行一方面靠公民的道德自律,另一方面靠制度的约束管理。安全的维护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对公共秩序的维护人人有责。警方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将私信作处理后公之于众。可谓抓住契机,靠典型事件借公众舆论让遵规守法的理念深入人心。当然,除鼓励举报外,还有没有更有效的方式加强监管力度,也有可商讨之处。因为如果规定没有执行的力度,往往最终会使之陷入“法不责众”的尴尬,好制度会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之趋善避恶,学生也可据此向交通执法部门建言。 还有,网友和媒体在其中的作用也可构成观察角度。如果考生关注时事,对这一新闻有所耳闻,并有持续关注的话,就会发现不同媒体的舆论导向有别,如何有理有据地开展批评,避免借公共言论平台构成侵扰和伤害,将公共的讨论引向积极建设与反思,或许也有讨论的可能。 最后,归纳一下,选择这个材料的功能及意义 第一,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利于借助平凡生活推进立德树人。“举报”事件虽不多见,但生活中发生的“无可奈何” 现象却很普遍。这个作文的材料源于生活,又对生活理念提出挑战,考生在写作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对生活感悟的联想或调动,促使写作入情入理;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这个对事理进行思辨和判断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丰富自己的品德内涵。 第二,了解思想碰撞的意义,有利于促进文明社会的法规建设。“举报”事件反响强烈的背后,存在着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不同理解与碰撞。文明的概念在每个公民的心里有不同尺度的把握,说“开车时打电话有危险”能被广泛认可;说“开车时打电话不文明”就不能被广泛接受。说“别人举报别人”能被看做正常;说“女儿举报父亲”就被看做“奇葩”。其实,对“开车打手机”早有法规管理在先,可是当下开车人的自我约束能力还需要监督,文明的程度还不能因为法规的存在而达到自觉。 第三,认识传统观念的挑战,有利于提升对社会公正的判断。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社会,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手机,虽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大义灭亲”,但引发的震动也不小,所以会不可避免的遭遇曲解和误读。例如,在新闻引发的各种看法中就有批评女儿行为违反“人伦”的,指责女儿想出名的,正因为这个新闻事件中的理解与误解包含了新旧观念的冲突,因此这个材料才有思考和探究的价值。 第三大题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给出的阅读材料《塾师老汪》节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标题为命题者自拟,出于字数等方面的考虑,对所选文段略有删改,因此在题目中使用“本文”一语指代这一小说选段。 从长篇作品中截取一个段落,可以解决短篇作品的适用局限问题、扩大选材范围,同时也希望借助这一选材微调,鼓励学生在文学阅读方面关注文学作品的语境问题,引导他们阅读篇幅较大的作品,提高综合理解复杂文本的能力。 《一句顶一万句》发表于2009年,当时即赢得了文学评论界的高度赞赏,也得到了图书市场的极大认可,并获得当年的茅盾文学奖。这种上上下下的好评,很大程度上来自小说的叙事本身。小说上半部《出延津记》写杨百顺半生经历,为了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找到能够“说得上话”的朋友、亲人,他或主动或被动地变换职业、家庭、姓名,离开故乡延津,最终西往陕西;下半部《回延津记》写杨百顺养女巧玲之子牛爱国,内心怀着与祖辈相似的愿望,踏上从山西到河北、河南、陕西等地的寻找行旅。因此,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一部“漫游小说”。但与一般漫游小说不同的是,主人公的漫游经历虽仍是情节主干,却不断地被层出不穷的枝节藤蔓中止、缠绕、更改、重新整合。与其说这些旁逸斜出是为了衬托主线,不如说这也正是主线本身。三十余万字的篇幅里,出现了百多个人物形象,而每个人物背后,似乎也都隐伏着另外的故事。如此繁复琐碎的头绪,带来的是叙事难度和叙事趣味。从《一句顶一万句》中,一般读者可以读出传统“集锦式”小说如《老残游记》《儒林外史》等的文学趣味,评论家则更读出了小说整体“去历史化”基调之下的叙事冲动,即心灵史书写,将其解读为“中国人的千年孤独”。 塾师老汪,就是那百多个“次要人物”中的一个,杨百顺十几岁时曾在他的“种桃书屋”随听。杨百顺之于老汪,是一块不可雕的“朽木”;老汪之于杨百顺,也只是他生命“漫游”中的一个过客而已。所以老汪的经历,不必在小说中完全展开,但这个人物形象,已经活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塾师老汪 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 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 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 人:“有,咋说不出来呢?” 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 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圣人指的就是你们。” 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 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老范自家设私塾,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自带干粮就行了。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 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爱一个人四处乱走。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有时顺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夏天走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是乱走,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就不是乱走了。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筋。一天中午,东家老范从各村起租子回来,老汪身披褂子正要出门,两人在门口碰上了。老范想起今天是阴历十五,便拦住老汪问:“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 老汪:“东家,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 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老汪吃饭,吃着吃着,又说到走上。老汪喝多了,趴到桌角上哭着说:“总想一个人。半个月积得憋得慌,走走散散,也就好了。” 这下老范明白了:“怕不是你爹吧,当年供你上学不容易。” 老汪哭着摇头:“不会是他。” 老范:“如果是活着的人,想谁,找谁一趟不就完了?” 老汪摇头:“找不得,找不得,当年就是因为个找,我差点丢了命。” 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 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又说:“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 老汪的老婆叫银瓶。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汪一起张罗私塾。老汪嘴笨,银瓶嘴却能说。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嘴像刮风似的,想起什么说什么。人劝老汪:“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 老汪一声叹息:“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胡言乱语,何劝之有?” 银瓶除了嘴能说,还爱占人便宜,不占便宜就觉得吃亏。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非拿人两头蒜;买人二尺布,非搭两绺线。夏秋两季,爱到地里拾庄稼,碰到谁家还没收的庄稼,也顺手牵羊捋上两把。从学堂出南门离东家老范的地亩最近,所以捋拿老范的庄稼最多。一次老范到后院牲口棚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东家,把老汪辞了吧。” 老范:“为啥?” 老季:“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 老范:“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 老季:“不为老汪。” 老范:“为啥?” 老季:“为他老婆,爱偷庄稼,是个贼。” 老范挥挥手:“娘们儿家。” 又说:“贼就贼吧,我五十顷地,还养不起一个贼?” 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听到了。老宋也有一个娃跟着老汪学《论语》,老宋便把这话又学给了老汪。没想到老汪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 (选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擅长以经典文句的使用来表现人物性格,如老汪翻来覆去讲不清楚“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就说明了作为乡村塾师的他迂腐无能。 B.文中老汪每月两次的“乱走”令人备感困惑,直到端午节老汪酒后吐真言,暴露内心秘密,说出“总想一个人”时,才真相大白。 C.本文在人物关系的参照之中塑造老汪的形象,如他对学生、银瓶及老范等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言谈、态度,很好地表现了他的个性。 D.本文以白话口语为主,又掺入了方言和文言,读来别有风味,同时,这样的语言既契合老汪的身份和生活环境,也暗合他的尴尬处境。 E.本文虽只是选段,但故事情节相对完整,作者以简约沉稳的白描手法,生动地塑造了人物群像,展开了一幅北方村镇的风俗画卷。 【参考答案】 D、C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表现手法、赏析作品的内涵、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和D级。 【试题分析】本题为多项选择题,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两项。 本文的语言接近口语,也有意使用类似讲故事的语气来叙述,因此读懂并不难,难在理解的深入。第一题所要考查的主要就是理解层次的深浅。 A项着眼于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问题。应该说,通过以经典文句的使用来展现老汪性格,确是本文常用手法,除了“四海困穷”这一句,还有“吉人之辞寡”“有朋自远方来”“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等,这些文句的选择也确有匠心,能够与老汪的形象构成一种呼应关系。《论语·尧曰》“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最早出自《尚书·大禹谟》,大意是说,如果天下百姓都陷于困苦贫穷,那么上天给你的禄位也就永远终止了。一个潦倒的乡村塾师讲解这一文句,本身就具有一种张力感,何况他还“翻来覆去讲不清楚”。这里从表面看,老汪是“迂腐无能”的;但只要稍加思索,从老汪的生存处境来考虑,就会发现所谓“迂腐无能”的论调是周围的人对老汪的看法,也是他们嘲弄老汪的理由,而非本文要塑造的老汪形象。所以A项是错误的。B项的判断是个浅表性判断。老汪“乱走”是因为什么?是因为“总想一个人”,所以心里“憋得慌”,要通过“乱走”来舒解。这是对的,但只是答案的第一步,第二步的问题就是:这个人是谁呢?文中一直未有答案,离“真相大白”尚远。所以如果选这一项,只能酌情给一点点分。——事实上,如果阅读小说第三章全文,我们可以知道,这个人也是老汪人生的“说不清楚”之一,小说到底也没有一个确切的“谜底”;也正因如此,老汪的精神困境乃是一种内在孤独。当然,在这里B项仅凭本文就可以判断了。C项是正确的,考查的是对作品情节、结构方式的概括,难度稍大,所以答对的话给分可以多一点。老汪对学生往往“讲不清楚”,但对银瓶的“胡言乱语”则有“何劝之有”决断,显示出一种大智若愚般的达观;对老范的感觉,有从“说不清”到“有朋自远方来” 的变化过程,更可见其性格中的敏感。综合起来,老汪的形象才是丰满的。这一项对A项也有所呼应。D项考查对作品的语言风格的领会。这种能力是文学类文本阅读更为看重的,当然难度也更大。本文在口语中掺入文言、方言,读起来味道比较独特,这种阅读感受应该是考生能够体会到的,所以要点在于如何分析这种感受。其中“契合老汪的身份和生活环境”容易理解,“暗合”的部分则需要细究老汪身上那种格格不入的感觉,到底是怎样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老汪怎样就跟镇上其他的人区别开来了呢?外貌描写着墨不多,心理活动也很少直接涉及,那就主要是通过对话了。老汪说话,引经据典,文绉绉的,不仅是塾师身份使然,更重要的是话语背后的思维方式,使他与别人“说不清楚”,也就是处境的尴尬。此项与C项比起来,难度更大,所以选对的话给分更多。E项粗粗一读似乎是对的,因为我们经常遇到这样貌似正确的总结性评论套话,其实似是而非,没有经过仔细地推敲。一涉及乡土文学、传统手法,就往往想到“白描”,一说“白描”,就觉得“简约”,最后总结,也总是“风俗画卷”等等。可是本文恰恰不是这样的。其语言风格有意啰嗦,甚至饶舌、放肆,语感上追求对称或均衡,因此往往使用正反句,或者一个意思表述两次,比如开头的“像个读书人”“并不适合教书”,银瓶“买人几棵葱,非拿人两头蒜;买人二尺布,非搭两绺线”之类,比比皆是,何谈“简约沉稳”?说到“塑造了人物群像”,在本文中并不确切,银瓶、老范,甚至老季、老宋,虽然都寥寥几笔而跃然纸上,但仍然是以老汪为中心的。至于“风俗画卷”,在全书中因涉及多种手工业,确有背景之意,但在本文中并未呈现,更谈不上“展开”了。因此,本项是错误的。 (2)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自家设私塾而允许别家孩子随听,是个大方的人;②关注老汪的“乱走”,并尽力开导安慰,是个友善的人;③不再追问老汪的隐情,是个有分寸的人;④不因银瓶而辞退老汪,是个识大体的人。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评价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能否由表及里,从人物的言谈举止来推导人物性格特征乃至精神风貌。本文以刻画塾师老汪为中心,东家老范是个辅助性人物,他在本文中的每一次出现都与老汪相关。考生只要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顺次挑选出关于老范的部分,就可以回答这一问题了,因此难度不大。参考答案列出的四点中,第三点“不再追问老汪的隐情,是个有分寸的人”,稍稍需要一点细心,注意本文中“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也就可以回答出来。细心之外,如果能够抓住这个句子,领会一下语句背后可能隐含的内容,那么对老范的理解还会更深一步。 当然,目前给出的四项答案要点,都指向老范的正面形象,使得他像是一个没有缺点的扁平人物,这似乎是个缺憾。这个问题,首先与文本的删节有关。在原文中,老范聘请老汪、允许别家孩子随听,也有自己的原因:他的儿子脑子有点慢,也不愿意独自读书。当然,这种迁就儿子的小算盘并不影响他的“大方”“友善”“有分寸”“识大体”等特点。其次,老范这一形象在本文中是老汪形象的辅助,也就是说,他的性格特征是从老汪的立场和角度来看待的,这才能够将老汪体会到的“啥叫有朋自远方来?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落实到位。 此外,在考生看来,老范也许有其“负面”一面,比如他不追究银瓶的偷盗行为,不在意老汪的教书效果,都说明他是不负责任、稀里糊涂的,甚至是愚蠢的。如果这样回答本题,恐怕是不切题的。一则,我们不主张以现实考量来取代文学文本的解读;二则,还是涉及理解层面的深浅问题,即对文中“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这看似简单的一句,理解不够深入,没能体会到句子所隐含的老范的“城府”。 (3)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老汪自己孤独不乐,所以从《论语》中读出的也是孤独不乐,反映的是其个人心境;②老汪通过曲解《论语》来证明“圣人”也有同样的孤独感,以此抚慰自己的孤独;③结尾处老汪“发现”老范就是自己的朋友,虽常在身边却宛如远来,这也照应了他此前的理解。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着重考查考生体会作品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并综合起来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分析】 本题在本大题中应是难度最高的一题。通读《塾师老汪》,就阅读感受而言,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大约有两点:一是老汪的“乱走”,二是老汪如何讲“有朋自远方来”。尤其是后者,因作为结尾再次出现,颇有画龙点睛之感,无疑是理解本文的核心。但是,如果我们按照文本前半部分老汪对这一句尤其是“不亦乐乎”的感受与理解,来对照文本结尾部分老汪“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的感叹,就会发现老汪的逻辑前后并不一致。前面老汪对这句经典的解释绕来绕去,甚至绕到“圣人”“拐着弯骂人”,明显是对经典的曲解,读起来还让人感觉到其中还掺杂着老汪有点气急败坏的样子;而后面,老汪因老范的仗义之举则说出“这就叫朋友自远方来”,又让人觉得老汪“回到”了对经典的“正常化理解”。但一细究,还是有问题:老范并不是“远来”的朋友啊!那么,对老汪的这种前后矛盾、逻辑混乱,我们该怎么理解呢?最浅层的理解是:老汪果然是个“说不清楚”的糊涂塾师。按此理解,本文的主旨也就是描写了一个三家村冬烘先生如何可笑。但倘若如此,这样的阅读就是一次失败的阅读。所以,我们必须再次细考老汪对“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两度解读。两度解读的具体语境是不同的,第一度解读是说老汪教书很认真但徒儿们无心向学,师徒间彼此缺乏理解,老汪的教书生活很郁闷,“我讲你们也不懂”,所以他有很多“烦恼”;而结尾处的解读,则是听了老宋的转述,感动于老范的知己之言,“潸然泪下”,由衷地感受到朋友的温暖。这里,我们会发现,前后的不同与其说是逻辑发生变化,不如说是重心产生了偏移。前面重心在“不亦乐乎”的“乐”字,而后面重心在“自远方来”的“远”字。前面无论是老汪还是徒儿,对“有朋自远方来”并无歧见,歧见在于“乐”:徒儿们认为“圣人”很高兴,而老汪的惊人之论在于解读出“圣人”不“乐”。但后面的解读省略了“不亦乐乎”这半句,恰恰在于老汪以老范为“朋友”,他感到了“乐”,所以对“不亦乐乎”半句不再有歧见,从而将重心偏移至前半句“有朋自远方来”的体会上。他忽然“发现”原来身边就有一个朋友,这种惊喜感与好朋友忽然从远方来是一样的。所以就老汪与经典的关系而言,他并不是一个死板记诵经典的人,相反他理解的经典可供安身立命,是有生命力的,可以与自身的生活体验、生命感受息息相通。对老汪的这一理解,就会引导我们思考本文的主旨,乃是对内心孤独的深刻体验,对“有朋”人生的眷念不已。 当然,对考生而言,这种分析的难度过大,因此我们在命题时进行了调整,将基本结论放在题干中,明确告诉考生“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给考生指明了思考方向,考生只要能体会出老汪的心境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就大致可以回答出来。同时,这个题干设计也希望能够提示考生阅读本文的重要方法,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本文,在回答本大题其他题目时也能有一定的启发。 (4)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8分) 【参考答案】相似之处:①都温和善良,诚挚率真;②都有些懦弱,也比较落魄;③都有些书呆子气,喜欢引经据典来自我辩解、自我安慰。不同之处:①孔乙己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封建文化比如等级观念的压制,以及生活的窘迫;②老汪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内心的憋闷,即难以排解的孤独。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探究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试题分析】 实用类文本的阅读重在获取知识信息,与此不同,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重在唤起体验、联想。本题从这一点出发,考查考生的文学感受和联想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表述的能力。 读完《塾师老汪》,不难联想到鲁迅的《孔乙己》,这一阅读感受是普遍性的,即使考生一时联想不到,经过提示也不难马上将二者关联起来。二人之间的相似之处不少,题干又将其限定在“性情气质” 方面,避免了考生的联想过于广泛。所以回答出几处相似点,难度不大,倒是有些难在快速回顾《孔乙己》并将孔乙己形象“召唤”、表述出来。但好在有老汪作为对照、提示,总体上仍是不难的。参考答案给出的三点相似之处,第①②两点,考生可从两篇作品中举出不少例证,比如老汪的教书认真、不善与人争辩,孔乙己教导小伙计“茴”字的写法、给孩子们分茴香豆、哀求别人“不要取笑”等,从“温和善良”与“懦弱”两个不同的方面做出概括也较为容易。第③点难度稍大,但“书呆子气”还是很容易想到的,而且课文《孔乙己》中关于孔乙己“满口之乎者也”的注释,即为“说明孔乙己的书呆子气”。再加上第(1)题A项和第(3)题题干的提示,在例证方面,考生也应该可以想到老汪以“君子辞寡”、孔乙己以“君子固穷”等经典文句来回应、对抗别人的嘲笑,正是“书呆子气”的表现。 本题的探究意义,除了勾连教材内外这一点,还在于对“精神困境的不同根源”的思考。这一点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意蕴、作家的创作意图的领悟能力。老汪和孔乙己很相似,但到底是两个不同的形象。他们所处的时代、周遭环境、个人际遇、职业身份等都是不同的,最根本的不同,是人物形象背后的文化追问指向不同,也就是说,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不同的。关于《孔乙己》,当下鲁迅研究学术界的阐释当然会有一定的歧见,但是中学教材中的阐释应该是建立在一个共识的基础上的,即认为作品表现的是在新旧时代交替之际旧式读书人的悲惨命运,所以人的悲剧是在历史文化情势之下的悲剧。孔乙己的精神困境的根源是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文化的压制,比如等级观念、科举意识残留、国民性等,而显在表现就是这些制度或思想压制下孔乙己的贫贱生活。老汪则不然,他有职业、有家庭,周围的人虽然不都理解他,也会嘲笑他,但外部世界对他的压制并不明显,何况还遇到老范这样的“朋友”,所以他在镇上的处境,与孔乙己在鲁镇的遭遇,当然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孔乙己的精神困境表现为他的“颓唐”,老汪的精神困境则表现为他的“憋得慌”,这是发自内心的苦闷。结合老汪在文中的种种表现,尤其是他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独特解释,我们可以把这种苦闷指认为“孤独”。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Ⅱ卷试题分析 战争[美] 迈尔尼 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到了晚上,我简直什么也看不进。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9老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哈罗?” “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我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一再许诺为她保留,直到战争结束。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她说,“你好像很焦急。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 B.“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话中有话,既委婉地表达了“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又为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 C.得知事情真相时“我”只说了句“别说了,请你别说了”,就放下了话筒,这看似不合常情的表现,背后传达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悲哀。 D.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又精巧。 E.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 【参考答案】DC 【命题立意】分析鉴赏能力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也是文学类文本考试的重点。本试题的设计,重点考查考生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试题分析】A项考查点是对小说叙述人角色的理解。小说开头就写道:“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很显然,这一段文字意在说明,下面将要讲到的故事,是“我”的所见所闻,或者是“我”的亲身经历。本项据此说这“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似乎是正确的。但是,小说是虚构的艺术,小说中的叙述人“我”与小说的作者是有区别的,无论是小说中的叙述人,还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我”或许有着作者的影子,但与作者却有着根本的不同,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如果说这段文字“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还是正确的,但说它“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则是把叙述人“我”与作者混为一体了,因此是错误的。 B项考查点是对小说语言的分析鉴赏。语言描写是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内心世界的常用手法,小说中的“我”在与女主人公第一次通话后,对她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这句话确实话里有话,因为“我”作为一个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战士,畅快地跟人说话的机会或许不多,但说“好多年没有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就未必可靠了。很显然,“我”这样说,既有客套的成分,也委婉地表达出了“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透露出“我”作为一个长期生活于战争环境下的战士渴望与人沟通、渴望获得友谊的愿望。因此,B项说这句话委婉地表达了“我”对主人公的喜爱之情是符合人物实际的,但说它“为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则不明显,所以B项不是最恰当地选择,得1分。 C项考查点是对小说结尾的分析鉴赏。小说由于故事比较简单,情节的处理,尤其是结尾的处理,一定要有新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短小说常常被称作是结尾的艺术。《战争》的结尾就有这种特点。“我”从乡下回城后失去了与女主人公的联系,十分焦急,但得知事情真相时,“我”却只说了句“谢谢!别说了,请你别说了”,就放下了话筒。这个结尾看似不合常情,但此时无情胜有情,有一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魅力。事实上,这样的描写不仅真实,符合生活的辩证法,因为人们在最为悲痛的时候,却往往表现出令人意外的冷静,也符合艺术的辩证法,因为此时说什么话都无法表达“我”的情感,不说,反而更令人感动。因此,C项说“这看似不合常情的表现,背后传达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悲哀”,是正确的,2分。 D项考查点是对小说情节设置的分析鉴赏。“我”因受伤住进了伦敦医院,在给朋友打电话时,因为接线生偶然的失误却与一位普通市民相识,这本来是很普通的一件事,结果却演绎出一曲动人的爱情故事。奥秘在哪里?就在于小说情节设置上的巧妙。两个陌生人萍水相逢是意外的,但又是可信的,因为20世纪40年代的电话还比较落后,打电话时需要接线生转接,接错电话号码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陌生人通过电话相识相爱是意外的,但又是可能的,因为两人都处于战争中,都需要心灵的慰藉,因此很容易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正当他们走向爱的永恒彼岸时,悲剧却发生了,既是出人意外的,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当时的伦敦正处于战争十分激烈的时期,每天都会有爆炸发生。因此,D项说“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又精巧”,这样的赏析是十分正确的,3分。 E项是对小说思想主题的理解概括。发生在“我”与女主人公之间的故事,并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多么重大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极不起眼的小波澜,但读来却温馨动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通过一对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不仅真实地表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热爱,也真实地反映了战争对于普通人的伤害,虽然短小却意蕴深长。但是,这毕竟是一篇短小说,限于篇幅,它不可能也没有像那些长篇小说一样,描绘出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也没有表现民众的必胜信念,虽然它也写出了男女主人公对生活的乐观的态度。因此,E项的选择是不正确的。 (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②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③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思念儿子,真诚待“我”。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概括、分析和评价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试题分析】小说在刻画女主人公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所谓性格,是指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由于具体生活道路不同,人的性格也会有所不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小说的主要任务,但在一篇短小的作品中,很难表现人物性格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因此,多展示其已经形成的、比较突出的性格特征。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征?从小说的具体描写来看,主要有三种性格特征。第一,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关于这一点,小说有比较具体的描写:“我”与她通电话后,整整一天都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在处理电话“危机”时,她确实表现得很机智、得体且幽默,有着及时化解矛盾的能力。其次是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应当说这是一个不幸的女人,“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但是即使这样,她仍然乐观向上、热爱生活,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热爱文学,向往美好的爱情。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有意义。再次是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这主要表现在关心母亲,思念儿子,真诚待“我”上。儿子死了,尽管她很痛苦,还关心着母亲,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与“我”真诚相爱,却不放纵自己的情感,很有理性。总之,通过这些性格特征,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丽感人的城市女性形象。 (3)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②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真实;③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命题立意】本题从“电话”在连接人物、安排情节等方面的作用入手,着重考查考生对小说艺术构思的分析鉴赏能力。 【试题分析】小说的人物关系、情节发展,都是通过电话这个特殊的媒介连接起来的。“我”与女主人公是通过电话偶然相识的,两人的爱情也是通过电话聊天发展起来的,最后的悲剧也是通过电话暗示出来的。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是一种巧妙的艺术构思,这样处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萍水相逢的两个陌生人,因为一个错误的电话,竟将命运连在一起,让人感叹人生的复杂奇妙,同时也凸显了战争背景,因为这种偶然与必然的交错,在战争中更容易发生,当然,这也强化了小说情节的戏剧性。第二,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真实。电话交流,是一个十分隐秘的私人空间,何况他们的通话大多在午夜进行,所以更能够透露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有利于塑造更为真实的人物形象。第三,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主人公的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这有助于表达人物内心世界,但由于电话交流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制性,许多东西并不能直接描写出来,比如人物的身份,具体的经历,悲剧原因等等,这就给小说留下了较多空白,让人产生了很多的遐想,丰富和补充了人物的性格与思想主题。 (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参考答案】观点一:合适。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②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③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观点二:不合适。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②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争中的爱情,而不是战争;③小说情节设置以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战争只是引起情节变化的背景。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 观点一认为,用“战争”作题目是合适的,理由有三个。第一,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一般来说,题目与内容应当契合,但是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反常的现象,让人疑惑的同时,也会产生探究的欲望,反而强化了艺术张力。第二,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表面看来,战争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但事实上战争是一只无形的手,无论是故事、人物,都受到战争的制约。战争是小说故事发生的契机,如果“我”不在战争中负伤住进医院,如果“我”不是因为战争而渴望友谊,故事就不会发生。战争是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根源,如果伦敦不遭遇炸弹袭击,女主人公就不会遽然离世,因此离开了战争也就失去了小说构思的基础。第三,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这一点在小说开头的叙述中就暗示出来了:“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作为一个战士,军旅生涯的黯然结束,令自己失望是可能理解的。为什么对战争也很失望呢?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战争,都是血腥的,对社会、对人性都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因此,人类不应忘记战争,制止战争,这也正是小说的深刻之处。综上所述,用“战争”作为小说的题目是合适的。 观点二认为,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这样处理是不合适的,理由也有三个。第一,小故事冠以大题目,有故作高深之嫌,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题目与内容契合,是众所周知的创作原则,优秀的作家不仅讲究名实相符,也非常讲究题目的生动形象,像“战争”这样十分抽象的题目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战争”作为题目是不合适的。第二,这篇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争中的爱情,而不是战争。“我”与女主人公萍水相逢却又心灵相通,真挚相爱而又理智慎行,即使是在战争环境下,他们仍然有着美的追求,爱的向往,正是这种生命态度与乐观精神,感动了所有的人。第三,从情节设置来看,小说中以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的,“我”在战争中负伤住院,一度很失望,但因为与女主人公相识,也对生活有了信心。女主人公尽管婚姻不幸,还在战争中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但她不绝望,依然热爱着文学,追求着美好的爱情。战争中两个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构成了小说情节设置的骨干,而战争只是引起情节变化的因素,是背景,并未成为小说直接描写的内容。综上所述,用“战争”对小说命名是不合适的。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试题解析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锄 李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留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开头寥寥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西湾村人与煤炭公司“惊心动魄的谈判”,是小说中隐约可见的叙事背景,也是深刻的社会背景,巧妙地将六安爷的个人感受跟时代的变化连接起来。 C.小说中写到百亩园将要变成焦炭厂,往日的田园风光将会被“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景象所取代,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 D.关于六安爷锄地的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六安爷在百亩园劳作时惬意舒畅的感觉,这样的写法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 E.综合全文来看,六安爷的“平静固执”,说明他作为一个老人,一方面已经饱经沧桑,看透世事变迁,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 【参考答案】D、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表现手法、赏析作品的内涵、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试题分析】本题为多项选择题,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两项。 第一题所要考查的是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A项从小说重要而精彩的开头部分设题。寥寥几句对话,不仅点明了人物、时间、地点、事由,而且也写出了人物的态度,以及事由的背景。由此,六安爷勤劳质朴的老农形象已经展现出来,而他与村民对锄地一事的不同态度也传达了出来。选项对这个开头的解读,有三个点是不准确的,其一为“孤僻”,六安爷与村人态度不同,但他是以温和的口气来回应村人善意的劝阻,并不“孤僻”;其二为“分歧”,这个词语用来描述二者的不同,有些夸大;其三是“埋下伏笔”,下文的写作围绕六安爷的锄地展开,并未纠缠于他与村人的不同,“伏笔”也就无从谈起。所以A项是错误的。 B项考查的是对小说文本细致而深切的理解。西湾村与煤炭公司的谈判,是小说情节发生的背景,离开这一背景而写六安爷的“锄地过瘾”,这一行为也就变成了一个农民的自娱自乐,小说内蕴的悲剧性与时代感就会完全丧失。作为叙事背景,关于谈判的表述是轻描淡写、隐约可见的,而作为时代与社会背景,谈判的表述是深刻而不可或缺的。B项得2分。 C项的设题点是一个重要的细节,百亩园被煤炭公司收购,农业生产被工业生产取代,这篇土地上的景象自然也就发生巨大改变,将会出现“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场景。这里虽然只有区区一句话,但由此可以推知,作者对工业化社会的急遽推进是敏感的,他也更对当下的田园将芜忧心忡忡,因此其中势必也隐含着对乡村生态问题的思考,C项貌似有一定道理。但就本小说的主题来讲,其重心乃在于对“人与土地”这一关系的摹写,不能因为推论的合理性就将对小说主题的解读简单地“跨越”到“环保主题”上去。题干特意使用了“深化”一词,就是为了让考生领会这一层意思。C项是错误的。 D项考查对作品语言风格的领会能力,这种能力是文学类文本阅读最为看重的。对六安爷锄地的描写占了两个段落,是小说最核心的部分。这两个段落的语言表达突出了真切的身体体验,文字颇见功力,劳动的酣畅愉悦感被充分传达出来。然而,行文中那种人锄合一式的境界越是高妙,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也就越是浓郁。只要考生具备基本的文学感受力,判断这一选项是正确的并不难;由于这一选项属于正面考察文学文本的文字表述,赋分比B项更高,得分为3分。 E项考查对文学人物的理解。小说最后一句写到,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平静固执”可以视为对六安爷性格特征的整体概括。所谓“平静”,指的是六安爷接受了失地、失明的现实,作为一个老人,他似乎并不抗拒这样的“命运”,或者说他最大的“抗拒”也就是不求收获只要耕耘地“过瘾”,这种态度说明了他饱经沧桑;而所谓“固执”,则是指他不听从别人的劝告,不愿像别人那样坐享清福。从这一点来说,也可以认为六安爷是“保守”的,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E选项有合理性。但是,对文学人物的理解,最重要的理解方式,还是要看其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其实是含有情感与价值评判意味的,是肯定所谓“先进”并站在这个“先进”的价值立场上做出的否定式评价,这与小说的情感及价值取向有所偏离。如果以E项来解读六安爷,不算错误,但无疑是读偏了,因此本项赋分为1分。 (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②锄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③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④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综合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 【试题分析】这篇小说塑造了六安爷这样一位既遭遇大的时代变动又恰逢个人不幸遭际(即将失明)的农民形象,但标题却使用了他手中的农具“锄”,显然是有寓意的。从李锐的写作初衷来说,这是他的“农具小说”系列之一,他本来就是要以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农具为中心,来展示传统“风物”在当下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落败”,从而表现传统与当代之间的文化撞击;因此从小说的构思来看,以同时作为“物质”与“精神”的“农具”来命名,其实就是立意所在,具有一定的“主题先行”的意味,人物与情节是围绕“农具”来设置的,这篇小说以“锄”为题再自然不过。不过,题目命制的前提当然是考生不具备这一“前理解”的背景知识,考查的是考生对小说文本深层意蕴的体察能力。因此,参考答案中的①②③点,是“锄”的寓意的不同层次,也是递进的层次,考生回答出这三点,就可以获得满分6分。参考答案④,是考虑到由于文本的删改,原小说标题的明确性打了折扣,考生可能会尽量面面俱到地考虑“锄”这一字面信息,包括其词性。如果将锄理解为动词,即锄地,那么对小说的理解重心可能就从人物而转换到行为,即六安爷锄地这一举动背后的意义,“锄的寓意”也就转换为“锄地何为”,那么就是六安爷所说的“过瘾”,他以这种方式对土地、也对他一生的劳作生涯做了一个告别。这个得分点与第(4)题有一定重合,但如上考虑,考生有可能对此题做出类似回答,也应予以鼓励。 (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强调百亩园是西湾村人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②将百亩园抽象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③与下文百亩园的一朝被毁构成鲜明尖锐的对比。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着重考查考生体会作品重要语句、文段的丰富含意。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的感知及辨析能力,以及对文学风格的认知能力。这篇小说的文字整体比较质朴平实,与六安爷形象塑造是一致的。但在阅读过程中,读到有关百亩园历史的段落时,读者可以感到,此时的文风似乎略有变化,用辞略显夸饰,连续使用“几千年几百代”、“几千斤几万斤”、“几百万斤几千万斤”等数量大词,且以类似顶针方式将句子连贯起来,形成夸张铺排的文字风格,里面似乎涌动着一种情不自禁的感情力量。这就是叙述方法的“微调”。参考答案正是以由具体到抽象、由历史到现实这样的线索来拟定的,考生只要能够从文学感受出发、理出大致的思路就可以回答出来。 (4)“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六安爷层面:①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征;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瘾”,由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 小说主旨层面:①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②随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耕种的意义只剩下“过瘾”,令人叹惋又发人深思。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探究的能力。 【试题分析】“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在文中出现了三次,非常明显,这是小说的“题眼”,是小说最核心的句子。考查对这句话的理解,也就等于考查对这篇小说的深度理解。那么该如何来理解并分析这个句子?题干中给出了两点提示,或者说两条途径,一条指向六安爷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刻画,一条指向小说主旨的表达呈现。首先,看这句话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六安爷?这句话的出现有非常明确的语境,它是一句回应,针对的是村人劝阻六安爷锄地。如第(1)题A项所涉及,村人与六安爷的问答对话,已经透露了双方的态度。村人的“咳呀”中有点不耐烦甚至不屑,但仍然是关心的语气,是善意的劝阻;六安爷的回应呢,每次都是“平静地笑笑”、“不紧不慢地笑笑”,然后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他并不打算听从村人,而是依然故我地去锄地,所以他的态度是固执而温和的,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六安爷的基本性格特征。那么接下来,“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究竟是什么意思?还是要从与村人的对话说起。村人劝阻六安爷去锄地,除了天热、眼睛不便之外,还有一个实际的考虑就是“没有收成”,百亩园已经卖掉了,推土机随时都会开进百亩园,锄地不能带来收获,只能是白受累,——小说的结尾就“残酷”而真实地写到了这一既定结局,推土机开进了百亩园,即便那些“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终究还是会被推土机碾压而过——所以,“图啥呀”?六安爷回应说,不“图”收成,“图”“过瘾”。过什么“瘾”呢?只要通读全文,答案很容易找到,六安爷要过的无非是劳作的瘾。如上文对第(1)题D项的分析,六安爷锄地的两个段落,写得酣畅淋漓,写出了六安爷那种“过瘾”的感觉。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难道还没过够这种劳作“瘾”?这就涉及六安爷所遭遇的时代变化与个人生活了。一方面,百亩园即将变成工厂,六安爷将失去劳动场地;一方面,六安爷的眼快要失明,他将失去劳动能力。一个劳动者即将再也无法劳动,只剩下一点可以“过瘾”的机会了,其内心该是何其悲凉?“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是一句悲哀的话,我们可以由此体会到六安爷内心的隐痛。 理解了六安爷这一形象,再提升到小说主旨是顺理成章的。如第(2)题的分析,这篇小说刻画了六安爷这个人物,但不仅仅是为了刻画人物,而是通过刻画人物进行更深刻的反思,即“锄”在今天的意义及命运。扣住“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要考虑,锄地这种“瘾”究竟是什么?“过瘾”的意义何在?参考答案给出的两点,即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 一、【新课标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天嚣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 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辱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 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 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象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门别开得太大!” “找根棍子撑住!” 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他朝后看看。 “开啦! ”撤掉顶门柱,他慢慢移动门闩。 门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终于脱离了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 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 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 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 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还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侈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 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嗒嗒淌,馋人极了! 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学科&网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 至于送西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里。(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 B.被困队员身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进去”,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5.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答: 6.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答: 参考答案 4.B 5.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题更突出。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情节安排的技巧。可以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答题。 6.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②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③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试题分析:本题是针对小说的结尾设题,先明确结尾的形式,再从结尾本身的作用、情节上的作用、情感上的作用、主旨上的作用等几个角度答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