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1高考历史热点考点整合
2011年高考历史热点套话整合 热点一、国家统一 1在中国古代,统一能成为历史发展主流的原因: 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及时调整是封建国家统一的根本原因 ②秦汉以来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④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⑤一批杰出人物如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等为国家的统一、巩固和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2、民族融合主要途径: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融合, ②社会改革促进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③“和亲”促进融合(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同一家”等) ④战争促进融合, ⑤国家统一促进融合 ⑥物质文化的交流(农牧业、手工业、先进生产工具、经验技术、土特产的交流等) 高考热点之二 三农问题 4、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②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③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④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7、关于重农抑商问题 ①实施的原因 a、农业产品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会加据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b、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而经营店铺、作坊等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 c、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 d、其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较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必然产物 ②表现: a、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汉初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抑制商人 c、隋唐沿用均田制,轻徭薄赋,实行租庸调制 ③评价: a、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 b、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出现,重农抑商的政策就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高考热点三、改革开放 1、我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分类 ①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变法 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 ③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④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汉族文化的变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2、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②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强弱对比 ③最高统治者的态度 ④改革的策略方针与用人是否得当 ⑤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 3、古代改革对我们的启示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与产物 ②革除社会弊病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③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 ④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必将遭到旧势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充满着尖锐的斗争 3、 经济建设方面的认识: (1)制定经济建设方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不能机械的照搬外国经验。 (2)发展经济必须符合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3)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防在首位。 (4)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 (5)防止“左“倾思想的泛滥。 中国现代的改革 1、改革的前提、内容、目的、实质 ①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②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③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④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①内容: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②意义: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b、农村改革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内容: a、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b、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②成效:城市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 1.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 2.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3.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 4.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5.此外,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还要看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高考热点四 科教兴国 1、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 ①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 ②生产的不断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生产的发展不仅为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要求 ③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④教育和科举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 ⑤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 ⑥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2、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衰落,整体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束缚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中国封建统治者历来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朝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压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和推广。 ④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⑤明清时期,欧洲的科技迅速发展 3、我国领先于世界的著名科技成就 提醒:特别注意宋元文化(繁荣原因、历史地位、表现等),其次是隋唐文化、秦汉文化 高考热点五 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盛世 二、盛世的一般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繁荣、文化繁荣、民族关系融洽、对外关系发达 三、盛世出现的一般原因: ①前朝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使统治阶级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即部分地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根本原因) ②封建统治者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如善于用人和纳谏,居安思危,励精图治等。 ③统治者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和措施,使社会比较稳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比较繁荣 ④统治者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国家统一,中外交流频繁。 ⑤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他们是盛世局面的直接创造者(直接原因) 四、对盛世的正确认识:封建盛世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繁荣,在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封建社会的进步。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变,尤其是广大农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没有变。统治者采取的了些宽松政策,从本质上讲是为缓和阶级矛盾,从而达到为维护其长久统治的目的 五、盛世给我们的启示: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②对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③人才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 ④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居安思危; ⑤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等等 高考热点六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问题 1、近代化与民族民主革命的关系(实现近代化与完成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近代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完成近代化任务。近代百年的历史证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 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掠夺和压迫,近代化就无法实现 2、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与西方相比,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①中国近代化存在一些先天的不利条件:现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近代化起步较晚,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 ②中国近代化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情况下起步的,不仅受到内部封建势力的压迫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剥削、排斥和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③一开始由地主阶级中洋务派领导,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近代化的领导权 ④近代工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小,地区分布不平衡,发展严重畸形。 3、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①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②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③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④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⑤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健 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 (2)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①农业是基础: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②政治是前提: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③对外开放、兼收并蓄是各国历史发展的经验。实践证明, 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放眼世界,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真正实现现代化。 ④知识、人才是关键:欧美等国凭借三次科技革命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我们要抓住机遇,实施科教兴国,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科学决策。 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近代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进步的社会思潮,而进步的社会思想推动了社会变革。要摆脱传统观念,解放思想,才能促进近代化的历程。 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近代化要跟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要有中国特色,才是近代化的正确途径。 2.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①缺乏资金、人才、技术:没有资本原始积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缺乏现代化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历史原因。 ②传统思想的束缚:中国封建势力强大,自然经济的阻碍;中国传统重农抑商思想影响,工商业发展受阻碍,人们思想不解放;闭关锁国政策;这些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③三座大山的压迫: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阻挠、破坏,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从根本上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④决策失误: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一般从轻工业,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同时,农业也相应变化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基础。而中国是从重工业开始的,农业一直是传统农业,拖了工业化的后退。 ⑤缺乏政治前提:发达国家工业化之前,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为工业化提供了保证。而中国直到新中国成立,无产阶级才掌握政权,开始大规模工业化。这就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 ⑥客观环境的制约:近代史上,战争、革命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不利于近代化的发展。 高考热点 社会风俗变迁 二.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风俗变迁的因素 近代中国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和婚丧嫁娶、社会礼仪等风俗习惯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原因如下: 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国家资本的注入,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明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了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 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这种影响是西方国家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客观方面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二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随着近代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如马路、自来水、电灯等随之发展起来,为近代物质生活和风俗的变迁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是维新思潮、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革命思潮的推动。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的革命色彩。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 和废止缠足等法令,都推动了剪辫与放足等新习俗的形成。 三.中国近代服饰风格和社会习俗演变的特点 (1)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推向内地和市镇。 (2)从过程看,从西方引进,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且中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渗透。 (3)从水平看,“断发”运动迅速,且彻底,但不缠足运动起步早,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 (4)从动力看,每一次习俗的变化,都与当时的社会运动有关,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注意《金榜》P115第13题。)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 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 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 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 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的过程 不否定过去则改革无从开始,彻底否定过去则社会进入巨大的不确定状态,其结果必定是每人追求短期利益,社会动荡,生产下降,所以改革的根本性难题是如何在否定过去和保持连续性之间维持平衡。 5.改革的结果 ① 成功:特殊的改革阶段转变成不间断的调整,即建立一种新制度,它能自我调整,释放出社会内的压力; ② 失败:改革导致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或压力的释放速度太慢,社会内部矛盾加剧,最后改革转化为革命; ③ 改革停留在表面层次,不愿触及较长期的利益关系,以致不断改变策略。改革成为时断时续,时而前进,时而倒退的胶着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维持很长时期,直到新的契机出现,从而转入成功或变为失败。 6.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 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 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 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 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 A、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B、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C、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农业、工业的发展,使俄国走向近代化。 D、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重工业迅速发展;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走上对外扩张之路。 E、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中国】: A、管仲改革:实现了齐国的富国强兵,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B、鲁国“初税亩”:取得了预期效果,鲁国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诸侯列国纷纷仿效。从税制改革的角度看它达到了预期目的,所以可以说是成功的。 C、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E、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F、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政治体制改革…… (3)失败的改革 外国: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 中国:魏文侯改革(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4)认识 ①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② 改革和变法不会一帆风顺,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③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④ 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⑤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 7.对政治改革成与败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和认识 (1)任何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其背景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适应。从适应的程度来看,一般有两种情况: ① 整体适应,局部不适应下的改革,这种改革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前提下对具体制度或政策的局部调整,是改良性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等。 ② 整体不适应,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确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种改革是革命性的改革,必然导致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如商鞅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等。 (2)凡是改革,都必然要触及一部分社会既得利益者或特权阶层,必然遇到阻力。革命性的改革,触及的是社会腐朽势力和没落阶级,斗争更为尖锐。 (3)改革有成败,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参见第6点。如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他们在北宋政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权势,坚决反对变法。 8.改革的启示 ① 改革的必要性。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 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 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 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9.评价改革的标准 对于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的评价要坚持如下标准: 1、 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 2、坚持历史的标准; 3、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斗争的观点; 4、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5、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 6、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作判断,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7.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10、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运动 (1)我们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 (2)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注】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按照教参观点,应该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如果按照此观点,则吴起变法是失败的,因为吴起死后,变法运动半途而废。 11.改革和革命的主要区别 1、背景不同:改革时社会背景相对平和;革命时社会背景相对动荡。 2、方式、力量不同:改革是国家和政府主动采用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方式 3、根本目的不同: 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革命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4、对生产力影响不同: 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在改革的同时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而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在革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生产力等进行重建,因此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12.中国封建王朝地主阶级改革成败规律 王朝初期改革容易成功,王朝中后期改革大多失败。这主要是因为:①王朝初期:新王朝建立决定了统治阶级必须恢复并发展经济,部分调整生产关系,这为新王朝的改革减少了阻力;王朝初期,统治者能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当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王朝初期的改革有强大的王权作保障中后期:统治阶级内部保守势力强大,既得利益者不愿改革;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某些政策调整和利益再分配的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制度和旧势力的顽强抵抗。 13.改革的艰巨性和多样性 所有改革无一例外都是在新旧势力激烈冲突和斗争的背景下展开,改革过程中,陈旧观念受到猛烈冲击,旧势力的利益受到影响,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会演变成生死较量,改革者必须以大无畏的勇气战胜困难,才能完成改革。改革也具有多样性,历史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改革,改革者要实现预期目的,只有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当时的历史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