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数学高考试题精选——等比数列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届数学高考试题精选——等比数列

历届高考中的“等比数列”试题精选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计 50 分) 1.(2008 福建理)设{an}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若 11 a ,a5=16, 则数 列{an}前 7 项的和为( ) A.63 B.64 C.127 D.128 2.(2007 福建文)等比数列{an}中,a4=4,则 a2·a6 等于( ) A.4 B.8 C.16 D.32 3.(2007 重庆文)在等比数列{an}中,a2=8,a5=64,则公比 q 为( ) (A)2 (B)3 (C)4 (D)8 4.(2005 江苏)在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na 中,首项 31 a ,前三项和 为 21,则 543 aaa  =( ) A.84 B.72 C.33 D.189 5. (2008 海南、宁夏文、理)设等比数列{ }na 的公比 2q  ,前 n 项和为 nS , 则 4 2 S a  ( ) A. 2 B. 4 C. 15 2 D. 17 2 6.(2004 全国Ⅲ卷文)等比数列 na 中, 2 9,a  5 243a  ,则 na 的前 4 项和为( ) A.81 B.120 C.168 D.192 7.(2004 春招安徽文、理)已知数列 }{ na 满足 0 1a  , 0 1 1n na a a a     ( 1n  ),则当 1n  时, na =( ) (A)2n (B) ( 1) 2 n n  (C) 12 n (D) 12 n 8.(2006 辽宁理)在等比数列 na 中, 1 2a  ,前n 项和为 nS ,若数列 1na  也 是等比数列,则 nS 等于 ( ) (A) 12 2n  (B) 3n (C) 2n (D)3 1n  9.(2006 湖北理)若互不相等的实数 , ,a b c 成等差数列, , ,c a b 成等比数列, 且 3 10a b c   ,则 a ( ) A.4 B.2 C.-2 D.-4 10.(2007 海南、宁夏文)已知a b c d, , , 成等比数列,且曲线 2 2 3y x x   的顶点是( )b c, ,则 ad 等于( ) A.3 B.2 C.1 D. 2 二、填空题:(每小题 5 分,计 20 分) 11.(2006 湖南文)若数列 na 满足: 1.2,1 11   naaa nn ,2,3….则  naaa 21 . 12.(2004 全国Ⅰ卷文)已知等比数列{ ,384,3,} 103  aaan 中 则该数列的通 项 na = . 13.(2005 湖北理)设等比数列 }{ na 的公比为 q,前 n 项和为 Sn,若 Sn+1,Sn,Sn+2 成等差数列,则 q 的值为 . 14.(2002 北京文、理)等差数列 }{ na 中,a1=2,公差不为零,且 a1, a3,a11 恰好是某等比数列的前三项,那么该等比数列公比的值等 于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5、16 题各 12 分,其余题目各 14 分) 15.(2006 全国Ⅰ卷文)已知 na 为等比数列, 3 2 4 202, 3a a a   ,求 na 的通项式。 16.(2007全国Ⅱ文) 设等比数列 {an}的公比q<1,前n项和为Sn.已知 a3=2,S4=5S2,求{an}的通项公式. 17.(2004 全国Ⅳ卷文)已知数列{ na }为等比数列, .162,6 52  aa (Ⅰ)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Ⅱ)设 nS 是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证明 .12 1 2    n nn S SS 18.(2002 广东、河南、江苏)设{an}为等差数列,{bn}为等比数列,a1= b1 =1, a2+a4 =b3, b2b4=a3.分别求出{an}及{bn}的前 10 项的和 S10 及 T10. 19.(2000 广东)设 na 为等比数列, nnn aaannaT  121 2)1(  ,已 知 11 T , 42 T 。 (Ⅰ)求数列 na 的首项和通项公式; (Ⅱ)求数列 nT 的通项公式。 20..(2008 陕西文)已知数列{ }na 的首项 1 2 3a  , 1 2 1 n n n aa a   , 1,2,3,n  …. (Ⅰ)证明:数列 1{ 1} na  是等比数列; (Ⅱ)数列{ } n n a 的前 n 项 和 nS . 历届高考中的“等比数列”试题精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计 50 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 5 分,计 20 分) 11. 12n  ; 12. 3n23  ; 13. 2 ; 14.4 三、解答题:(15、16 题各 12 分,其余题目各 14 分) 15.解: 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 q, 则 q≠0, a2=a3 q = 2 q , a4=a3q=2q 所以 2 q + 2q=20 3 , 解得 q1=1 3 , q2= 3, 当 q=1 3 时, a1=18.所以 an=18×(1 3)n-1= 18 3n-1 = 2×33-n. 当 q=3 时, a1= 2 9 , 所以 an=2 9 ×3n-1=2×3n-3. 16.解:由题设知 1 1 (1 )0 1 n n a qa S q    , , 则 2 1 2 14 1 2 (1 )5(1 ) 1 1 a q a q a q q q         , . ② 由②得 4 21 5(1 )q q   , 2 2( 4)( 1) 0q q   ,( 2)( 2)( 1)( 1) 0q q q q     , 因为 1q  ,解得 1q   或 2q   . 当 1q   时,代入①得 1 2a  ,通项公式 12 ( 1)n na    ; 当 2q   时,代入①得 1 1 2a  ,通项公式 11 ( 2)2 n na    . 17.解:(I)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 q,则 a2=a1q, a5=a1q4. 依题意, 得方程组      162 6 4 1 1 qa qa 解此方程组,得 a1=2, q=3. 故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an=2·3n-1. (II) .1331 )31(2   n n nS .1 ,1 1323 13323 1323 1)33(3 2 1 2 122 222 122 222 2 1 2               n nn nn nnn nn nnn n nn S SS S SS 即 18.解:∵ {an}为等差数列,{bn}为等比数列,∴ a2+a4=2a3,b3b4= b3 2, 而已知 a2+a4=b3,b3b4=a3, ∴ b3=2a3,a3=b3 2. ∵ b3≠0,∴ b3=1 2,a3=1 4 由 a1=1,a3= 1 4 知{an}的公差 d=-3 8 ∴ S10=10a1+10×9 2 d=-55 8 由 b1=1,b3= 1 2 知{bn}的公比为 q= 2 2 或 q=- 2 2 当 q= 2 2 时,T10=b1(1-q10) 1-q =31 32(2+ 2) 当 q=- 2 2 时,T10=b1(1-q10) 1-q =31 32(2- 2) 19.(Ⅰ)解:设等比数列 na 以比为 q ,则 )2(2, 121211 qaaaTaT  。………2 分 ∵ 4,1 21  TT , ∴ 2,11  qa 。 …… ……5 分 (Ⅱ)解法一:由(Ⅰ)知 2,11  qa ,故 11 1 2   nn n qaa , 因此, 12 21222)1(1   nn n nnT  , 1112 1-n212 2)2(22- 21 222-2222 ]21222)1(1[-21222)1(2 2     nn n nn nnn nnn nn~ -n-n nnnnTTT   解法二:设 nn aaaS  21 。 由(Ⅰ)知 12  n na 。 ∴ 12 221 1   nn nS  …………8 分 ∴ 分 分 14 22 21 222 222121212 11 S )()(a 2)1( 1 21 121211121     n n)-n()-()-()( SS aaaaaaaaannaT n n nnnn n nnnnn        20.解:(Ⅰ) 1 2 1 n n n aa a   , 1 11 1 1 1 2 2 2 n n n n a a a a     ,  1 1 1 11 ( 1)2n na a    ,又 1 2 3a  , 1 1 11 2a   , 数列 1{ 1} na  是以为 1 2 首项, 1 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Ⅱ)由(Ⅰ)知 1 1 1 1 1 11 2 2 2n n na       ,即 1 1 12n na   , 2n n n n na   . 设 2 3 1 2 3 2 2 2nT     … 2n n , ① 则 2 3 1 1 2 2 2 2nT    … 1 1 2 2n n n n    ,② 由① ②得 2 1 1 1 2 2 2nT    … 1 1 1 1 1(1 )1 12 2 112 2 2 2 21 2 n n n n n n n n n             ,  1 12 2 2n n n nT    .又1 2 3   … ( 1) 2 n nn   . 数列{ } n n a 的前n 项和 nnn nnnnnnS 2 2 2 4 2 )1( 2 22 2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