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模拟测试阶段性测试题21
阶段性测试题二十一 (必修三 综合评估测试)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2·苏北四市)(宋绍兴年间,官员张登)曰:“误矣,人只知以利对害,便只管要寻利去,人人寻利,其间多少事!‘利’字,只当以‘义’字对。”因详言义利之辩。([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这反映了当时( ) 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世人观念 B.教化民风成为官员主要职责 C.逐利避害成为社会行为准则 D.程朱理学已经成为官方哲学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人们追求“利”,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一则材料不能体现逐利避害成为社会行为准则,排除C项;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是在南宋以后,且材料中体现不出这一点来,排除D项。 2.(2012·苏北四市)王守仁(阳明)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答罗整庵少宰书》)这一言论( ) ①受南宋陆九渊的思想影响 ②主张通过内心反省获得新知 ③否定孔子儒家思想的地位 ④体现出一定的独立自由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王守仁的思想是对前代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仍然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并没有否定孔子儒家思想的地位,故排除③选B项。 3.明代一老者说:“世人尽道读书好,只恐读书读不了!读书个个望公卿,几人能向金阶走?……农工商贾虽然贱,各务营生不辞倦。”这一观念的出现说明了( ) A.商品经济发展 B.理学统治地位动摇 C.专制主义强化 D.科举录取人数太少 【答案】 A 【解析】 理学统治地位动摇与史实不符,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确立于明朝,排除B项。专制主义强化与史实相符,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科举录取人数太少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随着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工商业地位日渐突出,冲击了旧有的思想观念,致使“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有所动摇,出现了“农工商贾虽然贱,各务营生不辞倦”。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 4.(2012·信阳)孔氏族规中规定:“忤逆父母,凌辱尊长及纵容妻妾辱骂祖父母、父母,……,笞责三十。甚,革胙(祭品)除派。至大反常,处死,……”对这些族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合乎三纲五常 B.体现了儒家道德规范 C.体现宗法文化的延续性 D.有利于分配政治权力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体现的是族规,没有相关分配政治权力方面的内容。 5.(2012·临沂)《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这体现出中国人看待自己身体的出发点是( ) A.孝亲顺长 B.天人合一 C.三纲五常 D.宗法观念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与材料中观点最一致的明显是A项。 6.(2012·深圳)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造纸术的推广 D.印刷技术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由手抄本到同一种图书复本的出现,推动这一变化的是唐宋时期印刷术发展的结果。 7.道教曾被国外一些学者称誉为“世界上唯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以下能够佐证外国学者这一观点的是( )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火药的发明 C.纸的发明 D.指南针的发明 【答案】 B 【解析】 火药是道士炼制丹药时无意间发明的,所以能够证明道教不反对科学的是火药的发明。 8.(2012·盐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隶书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情感 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③“同光十三绝”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 ④楚辞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情感”的是草书,排除含①的选项即可确定B项符合题意。 9.(2012·德州)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的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 ) A.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B.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 C.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 D.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 【答案】 C 【解析】 A项与材料不符,排除;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主旨,排除B项;D项太绝对,排除D项;综合材料内容可知C项符合题意。 10.(2012·湖南联考)李红老师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上给同学们出了以下判断题,其中符合史实的有几个( ) ①人称战国思想家惠施学富五车,是指他旅行时也爱学习,五辆车上都装满了纸质书 ②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③《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的经典 ④《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A.2个 B.1个 C.3个 D.4个 【答案】 A 【解析】 中国发明纸是在汉代,①错;《诗经》是现实主义文学之源,③错。 11.(2012·济南)下图为希腊哲学发展简图,由甲图转向乙图的关键人物是( ) A.泰勒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答案】 B 【解析】 从乙图中获取信息:图中人物强调关注人生,强调理性(未经反省的生命不值一活)。结合所学可知,相关人物是苏格拉底。 12.(2012·安丘)他曾说“我象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为了追求真理,他不顾自己的利益、职业和家庭,他是个哲学的殉道者。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回答:“认识你自己!”材料中的“他”是( )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认识你自己!”结合所学可知“他”是苏格拉底。 13.(2012·莱州)“今试举卢梭民约之大经大法而列之:……群之权利,以公约为之基;战胜之权利,非权利也。” 材料反映了卢梭的思想是( ) A.天赋人权 B.社会契约 C.自由平等 D.人民主权 【答案】 B 【解析】 “群之权利,以公约为之基”体现了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 14.(2012·厦门)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工业文明的前奏”这一课题时,下列材料应该排除的是(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权利法案》 C.《哥伦布航海日志》 D.《物种起源》 【答案】 D 【解析】 本题是逆向选择题,《物种起源》发表于工业文明建立之后,故应选D项。 15.(2012·安徽联考)伏尔泰评价牛顿:“他是像一位深受自己的臣民爱戴的国王一样被安葬的。在他之前,是没有哪一位科学家享受如此殊荣的。在他之后,受到如此厚葬的也屈指可数。”材料中未能表达的信息是( ) A.崇尚科学尊重料学的社会风气已经形成 B.牛顿当时受到国葬般的礼遇 C.牛顿的科学发明受到人们尊重 D.体现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风貌 【答案】 A 【解析】 孤证不立,一则材料不能说明崇尚科学尊重料学的社会风气已经形成。 16.1792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出使中国,他在日记中写道:“ 当我们(欧洲)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以下不能作为“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证据的是( ) A.瓦特改良蒸汽机 B.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与发展 C.启蒙运动的发展 D.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的时间是“1792年”,而现实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前期,在马戛尔尼出使中国之后,故不能作为“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的证据。且D项是文学,不属于艺术和科学。 17.1957年,若名小说《在路上》在美国出版,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发问:“……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下列作品与《在路上》风格一致的是( ) A.《西风颂》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十日谈》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路上》的语言风格属于现代派,这与现代派戏剧《等待戈多》的语言风格一致。 18.《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 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C.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答案】 D 【解析】 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引起轰动效应,这说明电影艺术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题干中现象与大国强权意识和基督教文明无关,排除A、B两项;电影票房主要来自影片的内容而非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排除C项。 19.(2012·深圳)李大钊指出:“世界一切现象,无能逃于理法支配者。人事界的现象,亦不能无特种的理法,惟俟史家去发现它,确定它了。”李大钊认为史学研究重在( ) A.寻找社会规律 B.构建伦理道德 C.整理史实资料 D.探索革命道路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中的信息“史家去发现‘理法支配者’”,这体现了李大钊认为史学研究重在寻找社会规律。 20.陈独秀指出:“若一方面承认共和政体,一方面又要保存孔教,理论上实在是不通,事实上实在是做不到。”为此,他当时致力于( ) A.反对袁世凯复辟的军事斗争 B.宣扬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思想 C.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 D.创建无产阶级政党 【答案】 B 【解析】 针对尊孔复古的逆流,陈独秀等人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宣扬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思想。 21.(2012·济宁)英国诺丁汉大学一位学者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个思想确立了以后中国搞建设就有了方向,搞经济改革就有了方向。”作者对“这个思想”的评价是( ) ①给中国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②为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 ③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形成 ④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含④的C、D两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提出为中国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选②排除③。 22.(2012·漳平)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科学地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其核心内容不包括( ) A.正确、客观地评价毛泽东思想 B.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C.计划、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D.判断社会实践的标准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A项内容在1992年谈话中显然没有涉及。 2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根据这一原理,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①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②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③“双百”方针——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④《人间喜剧》——19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各种文化现象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者都正确。 24.(2012·湛江)古语云:“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能对这一自然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理论是( )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答案】 B 【解析】 古语能反映出潮涨潮落,而能解释这种朝涨夕落的是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里的万有引力定律,故正确答案为B项。 25.(2012·嘉兴)上海某县在1912年举行第一届小学联合国文竞进会,其中高小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题目分别是《说谋生之大要》、《个人自治说》、《说社会教育之必要》、《论现在小学生对于中华民国之责任》,全县有70%的学生参加。下列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区观念更新较快 B.学校教育趋向近代化 C.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新文化运动影响巨大 【答案】 D 【解析】 新文化运动发生于1915年,故与1912年的现象无关。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26题12分,27题13分,28题12分,29题13分,共50分) 26.(12分)(2012·丰台)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 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积极推行其政治主张,但却“累累如丧家之犬”,失望而归。 (1)孔子的主张为何在当时不被统治者采纳?(3分) 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2)董仲舒、朱熹是怎样“重新解说”孔子的?(4分) (3)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适应时代的需要怎样“重新评价”孔子?其目的分别是什么?(5分) 【答案】 (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孔子“仁” 的主张不符合统治者的需要;春秋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孔子主张恢复周礼,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周王室衰微,恢复周礼的主张缺乏政治保障。(3分) (2)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学说,主张实行仁政。(2分)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认为儒家伦理道德是社会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主张存天理,灭人欲。(2分) (3)康有为:认为孔子是改革的先师,其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2分)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孔子是维护旧制度旧道德的工具,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其目的是为了宣传民主科学,提倡新道德,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3分) 27.(13分)(2012·济南)世界文化丰富多彩,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当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国别 人物 观点或名言 古希腊普 罗塔哥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中国 孔子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和中国思想家的核心主张。(3分) 材料二 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人民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宗教生活。 ——《大国崛起》 (2)启蒙思想使人民产生了哪些“新的观念” 来看待国家、政权机构?(3分)这些新观念在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方面有哪些重大事件?(3分) 材料三 上图为一幅名为“文化火锅”的漫画。火锅里面写满了很多汉字,比如佛,功夫,礼,老舍,莎士比亚,爱因斯坦,道,仁,京剧等许多代表中国和外国文化的东西。 (3)谈谈如何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材料三所反映的文化融合现象。(4分) 【答案】 (1)希腊;强调人的价值(或人文主义;以人为本)(1分) 中国:重民(或:民本、仁政),重视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2分) (2)新观念: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三权分立,开明君主制、民主共和制。(3分,答出3条即可) 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分) (3)文化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融合有利于取长补短,促进共同繁荣。(2分)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注意保持文化的民族性。(2分) 28.(12分)(2012·台州)自国家出现后,便逐渐产生了关于国家的理论和学说。随着人类对国家认识的逐步深入,国家学说也逐步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而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天亲阳而疏阴,任德不任刑。……故刑者德之辅,阴者阳之辅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国家者,由人民之合意结契约而成立者也,故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其为效也,能确立法治之主格,以保团体之利益。 ——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 材料三 近来有一部分思想高远的人,或是相信个人主义,或是相信世界主义,不但窥破国家是人为的不是自然的,并且眼见耳闻许多对内对外的黑暗罪恶,都是在国家名义之下做出来的。……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我们便大声答道:我们爱的是人民拿出爱国心抵抗被人压迫的国家,不是政府利用人民爱国心压迫别人的国家。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 ——1919年6月8日陈独秀《每周评论》第二十五号 (1)据材料一、二,概括董仲舒与梁启超关于国家学说观点的不同之处。(6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关于国家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国家观产生的时代背景。(6分) 【答案】 (1)国家产生问题上:董主张君权神授;梁主张社会契约产生国家;在权力主体上:董主张主权在君;梁主张人民主权;在治国方式上:董主张德主刑辅(或德阳刑阴,德治为主、法治为辅);梁主张以法治国。(6分) (2)观点:国家应该平等、和平相处;国家应该为人民谋幸福;(2分)背景:帝国主义以爱国为号召,发动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北洋军阀政府反动卖国;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分) 29.(13分)(2012·潍坊)经济、政治发展影响、决定着文化的发展;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理学将伦理之理与物理之理、心理之理混为一体。朱子的穷学问也不是以穷学问为目的,而是以宇宙事物去证实他心中的伦理和道德。理学家的思想,……因其目的是“卫道”,表示其文化的保守性格,……他们的思想,……将人欲与天理对立,抹杀个人私利观,替以后专制皇权加强张本,其影响所及,达几百年。今日中国民法未尽展开,仍有以道德观念代替法律的倾向,也不能与宋儒无关。 ——黄仁宇著《现代中国的历程》 (1)据材料一,理学对儒家思想有哪些新发展?(4分)这些发展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2分) 材料二 清朝学者赵翼的《陔余丛考》,对历代正史中受儒家伦理熏陶而累世同居的、并受政府褒奖的孝义之家的代表人物进行统计,以宋朝的人数最多。 ——樊树志著《国史十六讲》 宋代士绅阶层人数增多,常常通过教育进行规训,以家规、家礼、族规、乡约之类的规定,通过童蒙读物的传播,甚至通过祭祀以及仪式中常常有的娱乐性戏曲、说唱,把上层人士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广泛地传递到了民众之中……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 (2)据材料二,宋朝时期怎样推动理学思想逐步深入到古代中国社会各地区、各阶层的?(3分) 材料三 纵观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史,可以发现,任何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背后都有深厚的文化支撑,技术和制度只是文化土壤上长出的智慧之果。(古代)中国高度重视和发展了领先世界的农耕文明,也创造了雄视天下的文化繁荣和经济积累。当西方国家借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推动工业革命而逐渐崛起时,中国因文化的保守和落后,错失了两次产业革命的机遇。30多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也肇始于思想和文化的解放,带动了制度的变革,促进了科技的进步,让中国抓住了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机遇,从而实现了工业的崛起和经济的腾飞,进一步印证了文化的力量。 ——《“文化兴国”战略与中华民族复兴》 (3)据材料三,说明中国实施“文化兴国”的理由是什么。(2分)你认为当今中国已具备了哪些文化兴国的条件?(2分) 【答案】 (1)发展:将伦理、物理、心理之理混同,以一切知识去证实儒家伦理道德;(2分)对立天理与人欲,抹杀个人私利观,以卫道为目的,文化性格保守。(2分) 影响:为皇权专制张本,以道德代替法律,影响中国近代法制化建设。(2分) (2)政府褒奖;士绅阶层的推动;通过教育推动;通过家规、乡约,童蒙读物,娱乐性的戏曲、说唱等形式进行普及。(任意3点给3分) (3)理由: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任何技术进步、制度创新背后都有深厚的文化支撑。(2分)条件: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提供的精神素材和物质积累;30余年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和技术支撑;中国经济转型、国民消费升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每点1分,任意2点给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