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0年高考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

‎2010年高考 《经济生活》基础知识 第一课 货 币 一、货币的本质 ‎(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基本属性,或商品的二因素)‎ ‎ 商品 (背诵划线部分)‎ 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劳动产品)。‎ 商品交换表面上是物与物的交换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商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交换。注意:商品和货币不是同时产生的,商品的出现比货币要早得多。‎ 分析商品必须运用从现象到本质、从形式到内容的方法,把握商品的基本属性。‎ 最简单的商品交换现象: 50个西瓜=1件衣服。‎ 说明二者一定有“同质的东西”,因为只有同质的东西,才能进行“量”的比较。‎ 分析(1):首先,我们发现,二者都有用,都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也就是说,二者都具有使用价值。商品交换时所比较的是不是它们的“有用性”,是不是说二者的用处一样大呢?‎ ‎1,商品的使用价值。 (理解,背诵划线部分)‎ ‎(1)使用价值的含义:是指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即有用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区别于“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区别于“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生活中,考虑商品的“质量”,就是从使用价值的角度考虑的。‎ ‎(2)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的“同质的东西”。商品交换时比较的不是使用价值。‎ 不能说50个西瓜的用处等于1件衣服的用处。反对“使用价值决定论”。‎ 分析(2):其次,我们发现,“西瓜和衣服”都是劳动产品,都耗费了人类劳动,商品的“同质的东西”、商品交换时所比较的是不是耗费的人类劳动,是不是说二者耗费的劳动量相等呢? ‎ 不同商品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都耗费了等量的人的体力和智力--即无差别人类劳动。‎ 结论: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的“等价”是指价值量相等。‎ ‎2,商品的价值。‎ 对商品价值的研究,包括:价值是什么(价值的质或价值实体),价值的大小(价值量),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这里先研究:价值是什么,价值量和价值形式,放在后面研究。‎ ‎(1)价值的含义(即“价值的质”或“价值实体”):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商品的社会属性。(牢记)‎ ‎※ 理解:(不需硬背)‎ A,“无差别人类劳动”或“抽象劳动”:就是不考虑劳动的形式,而把它们转化成人的“体力或智力的耗费”。‎ B,“凝结在商品中”:就是通过交换得到社会承认。就是别人愿意用他的劳动交换你的劳动。‎ 付出了劳动不一定有“价值”;付出了多大劳动不一定就有多大“价值”。是否有“价值”的关键在于“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能否“得到社会承认”。商品生产者实现“惊险的跳跃”就是指“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能否“通过交换得到社会承认”。‎ C,“得到社会承认”还有个“承认多少”的问题,这属于“价值量”的问题。有几种情况:①“不承认”,即废品,没有价值 ‎,如:破塑料桶,买的是塑料而不是桶,承认的是塑料而不是桶的价值;②“部分承认”,即次品,折价品,有部分价值;③“全部承认”,即合格品;④“附加承认”,即精品、名牌产品,有超额利润。‎ D,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指价值是商品所具有其他劳动产品不具有的,能够把商品和其他劳动产品区别开来的因素。即有价值一定是商品,没有价值就一定不是商品。‎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它不是商品天然具有的,而是存于在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中。不进行交换,就不需要考虑“价值”。‎ 综上所述,可以把“价值”理解为:经过交换得到社会承认的、生产商品耗费的体力和智力。‎ ‎(2)“价值”是内在的、本质的。必须通过“价值形式”才能表现出来。‎ ‎ “价值”不能自己表现自己,必须通过其他商品表现;不是通过感官而是通过思维被发现的。‎ ‎“价值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货币”,货币是价值形式。价格也是价值形式。‎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理解、背诵划线部分)‎ ‎(1)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或二因素),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就不成为商品。A,没有价值就一定不是商品。(相互统一)‎ ‎※ 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不是商品。但不一定没有使用价值,如:不是商品的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理解并牢记划线部分)‎ ‎(2)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对立的,任何人不能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对立)‎ 二者在时间空间上是分离的。得到了使用价值(收货)就必须让渡出价值(付钱);得到了价值(收钱)就必须让渡出使用价值(付货)。‎ 习题:1,企业为什么要重视产品的质量?‎ 因为,①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②重视产品的质量,才能使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得到社会承认,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才能实现从商品—货币的“惊险的跳跃”。③否则,就要亏损甚至破产,所以,企业要生产质量上乘、适销对路的商品。‎ 习题:2,如何理解人们总是追求“物美价廉”的商品?‎ 因为,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二者缺一不可。②“物美”是考虑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廉”考虑的是商品的价值或价格。③交换时,不是只考虑一个方面,而是不断寻找“物美”(使用价值)和“价廉”(价值)的最佳结合点。‎ 习题:3,现实中,质量好的商品总是价格高,“价高”是因为“物美”,对吗?‎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认为使用价值决定价格,犯了“使用价值决定论”的错误。‎ ‎①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但不同的使用价值满足人的不同需要,不能进行量的比较,“物美”只是交换的前提。②商品交换是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高”是因为,质量好的商品一般耗费了更多的劳动,价值量大,因而价格高。③现实中,还有很多质量好,但价格并不高的商品。可见,“价高”不是因为“物美”,而是因为“价值量”大。④这种观点看到了使用价值在商品交换中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二)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商品的价值必须通过其他商品表现。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时期,当人们固定地用金银等贵金属来表现商品的价值时,货币就产生了。货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产物。 ‎ ‎1,货币的起源(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牢记)‎ ‎(1)物物交换阶段。这是最早的商品交换,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理解)‎ ‎(2)一般等价物出现。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商品交换的发展,交换的难度增加。‎ ‎① 一般等价物:用来表现其它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商品。‎ ‎② 一般等价物与货币的区别:货币是固定的,即由金银充当。而一般等价物则不是固定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一般等价物:贝类、牲畜、布匹等。‎ ‎③ 一般等价物出现后,商品交换的形式:商品— 一般等价物 — 商品。(理解)‎ ‎(3)货币出现。在长期的交换中,贵金属金银逐渐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就产生了。人们以货币作媒介进行交换,即商品— 货币 — 商品。(理解、背诵划线部分)‎ ‎2,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含义: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背诵)‎ ‎(2)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牢记)‎ ‎※ 为什么货币会固定在金银上,金银为什么最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 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因其本身的物理化学属性,如:体积小价值大、便于保存携带、易于分割、不易贬值等特点,逐渐被人们普遍接受,成为货币。‎ ‎※ 货币是一种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货币的价值就是生产金银所耗费的人类劳动,由生产金银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货币的使用价值就是货币的职能。‎ ‎(三)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指货币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具有五种职能,其中,基本职能有两种: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所谓基本职能指的是从货币产生就具有的,而其它三种职能,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 ‎1,价值尺度。‎ ‎(1)价值尺度的含义:指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它商品的价值大小的职能。(简记)‎ 货币出现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给商品“标价”,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表现。货币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有价值。‎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非常重要,谈到价格,第一反应就是考虑价值)‎ ① 价格的含义:通过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在货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 ‎②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牢记)‎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价格表现价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注意:影响价格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果题目涉及到价格,第一反应就是考虑价值,凡是出现了:价格变化的“决定因素”、“根本原因”、“最终原因”等,一定要选“价值”、“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等。切记:供求或其它因素,只是“影响”价格的因素,不是决定价格的因素。‎ ‎2,流通手段。(理解,背诵划线部分)‎ ‎(1)含义: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分为买和卖两个阶段。‎ ‎(2)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公式为:商品-货币-商品。‎ ‎(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物物交换。可以说,商品交换分为物物交换和商品流通)‎ ‎(3)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货币。‎ ‎3,货币的三种其它职能:(理解,背诵划线部分)‎ ‎(1)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财富被保存起来。‎ ‎(2)支付手段: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支付租金、工资、利息、税款等。‎ ‎(3)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商品、支付国际收支、财富转移等。‎ ‎(四)纸币及其发行量。‎ 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货币。货币的内容,即货币的含义、本质。货币的形式,从最初的金银条块不断发展,出现了纸币,今后,还可能发展为电子货币等其它形式。‎ ‎1,货币形式的发展:(1)金银条块,天然的→(2)铸币,国家按一定规格铸造发行的→(3)纸币→(4)电子货币,未来可能的货币形式。(了解)‎ ‎2,纸币的含义:国家(或地区)发行的,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牢记)‎ 理解:① 在经济学理论中,纸币只是价值符号,不是货币,没有价值。但在日常生活中,货币一般就是指纸币。② 纸币的职能或使用价值,就是充当交换的媒介,之所以有这种职能,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保证的。③ 纸币理论上是不能作为财富贮存的,现实生活中贮存纸币,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④纸币理论上也不能作为世界货币,但现实中某些经济发达、国家信用强的国家发行的纸币,被各国所接受,具有世界货币的功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人民币的逐渐具有区域性货币的功能,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3,纸币的发行量。‎ 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是客观的。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1)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牢记)‎ ‎ ‎ ‎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 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 = ———————————————————— (背诵) ‎ ‎ 货币流通速度(或流通次数)‎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或小于这个限度,都会影响人民生活和经济秩序,“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过少”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阻碍商品流通,可能导致通货紧缩。‎ ‎(2)通货膨胀 (理解,背诵划线部分)‎ 表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持续、全面的物价上涨现象,通常在经济过热时出现。‎ 原因: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是引发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投资过大、需求膨胀等也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其他原因)。‎ 影响:物价持续、全面上涨,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3)通货紧缩 (理解,背诵划线部分)‎ 表现:社会需求不足,持续、全面的物价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原因:纸币的发行量小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会引发通货紧缩。‎ 影响: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物价持续下跌,导致企业生产能力过剩,生产经营者不敢投资,消费者不敢消费,银行不敢贷款,整个经济处于萧条状况。‎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应该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加以消除。‎ 如何防止和应对通货紧缩、经济增长放缓?(理解背诵)‎ ‎①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③积极扩大内需。要较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④要鼓起勇气和信心。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是良好和稳定的。‎ ‎(五)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理解背诵)‎ ‎1,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今天,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各种经济活动、生产与生活都离不开货币,不能视金钱为罪恶如粪土。‎ ‎3,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要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致富,要爱惜劳动成果,要把钱用到需要的地方,用到有意义的事上。‎ ‎4,要坚决反对“拜金主义”,反对“金钱万能论”,要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一)信用工具。(理解,背诵划线部分)‎ ‎1,经济往来中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后者主要是通过银行转帐结算 ‎2,信用卡。注意:使用信用卡结算属于转帐结算。‎ ‎(1)功能: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最常见的是银行信用卡。‎ ‎(2)信用卡的优点:方便、安全、简化手续、节省劳动。‎ ‎3,支票 ‎(1)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银行给予存户空白支票,由存户签发给受款人。‎ ‎(2)种类:转账支票,用于转帐结算,由付款单位开给收款单位到银行转帐。‎ 现金支票,由付款单位开给收款人到银行支取现金。‎ ‎(二)外汇和汇率。 (理解,背诵划线部分)‎ 国际经济交往需要使用外汇。当前外汇主要有:美元、欧元、英镑、德国马克、法郎、瑞士法郎、日元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人民币成为外汇的趋势已经出现。‎ ‎1,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汇率分为:外汇汇率和本币汇率。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理解,会选用)‎ 如果100单位外币兑换更多人民币,就叫做:外汇(对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对外汇)汇率下跌;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 如果100单位外币兑换更少人民币,就叫做:外汇(对人民币)汇率下跌,人民币(对外汇)汇率升高;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 特别注意:试题可能反过来用100单位人民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币,要懂得换算。还要注意,题目说的是“外汇汇率”还是“人民币汇率”,要分清楚。‎ ‎ 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理解背诵)‎ ‎(1)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2)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注意:凡是讲到“积极意义”,都要记得用“有利于”。‎ 习题: 如何正确看待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的影响。(理解背诵)‎ 积极影响:有利于 ①中国对国外商品的进口。②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③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④中国的国际购买力增强。‎ 消极影响:①降低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极大的伤害。②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③ 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④中国所持有的美元资产大幅度缩水。‎ 第二课 价 格 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商品的价值量。(理解,背诵划线部分)‎ ‎1,价值量的含义: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也就是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量的大小,价值量以劳动时间来衡量。(理解)‎ ‎2,生产同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各不相同,社会对于同种商品,只承认同一的价值量。(理解)‎ ‎3,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牢记)‎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称: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理解) “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主要看大多数生产者使用的设备、工具。‎ ‎“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主要看大多数生产者的技术、技能。‎ ‎“平均的劳动强度”,主要指大多数生产者的劳动紧张程度,或劳动的频度,勤劳懒惰程度。‎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市场竞争中,通过无数次交换形成的,不是计算得来的。(理解)‎ 如:甲乙丙丁分别用5、6、7、8小时生产同样的商品。①这种商品的价值量是相同的,而不是4种;②不能将4个时间相加再除以4。材料必须具体给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量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关系。(牢记)‎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理解)‎ ‎(1)社会劳动生产率。‎ 含义: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分类: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2)六个概念之间的几对重要关系。(只考一对一的变化,不考两个以上的变化)‎ 六个概念: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全部商品价值总量、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六个概念间共十五对关系,必须掌握以下几对重要关系。‎ 推导时要用到的重要公式: 全部商品价值总量=产品数量×单价。‎ ‎▲ “单价”与“社时”成正比。▲“社时”与“社率”成反比。▲“单价”与“社率”成反比。‎ ‎▲“个时”与“单价”无关。▲“个率”与“单价”无关。‎ ‎▲“社率”与“总价”无关。 设“社率”提高,则:总价(不变)=产量(增)×单价(降)▲“个率”与“总价”成正比。设“个率”提高,则:总价(增)=产量(增)×单价(不变)‎ ‎▲“个时”与“总价”成反比。设“个时”减少,则:总价(增)=产量(增)×单价(不变)‎ 其他关系:有兴趣的话,按上面的方法,自己去推导。‎ 特别注意:计算题,一般都是考“反比例”关系。不能简单推论。建议一律用“反比例函数公式”计算,即:y=k∕x。‎ 例如: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或价格)每件为100元,现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现在该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或价格)每件为多少元?计算结果为80元,而不是75元。(设社率x为1,提高25﹪则为1.25﹪,k为100,则y为80)。‎ ‎5,社时,个时,个率对商品生产者意义重大,可谓生死攸关。(理解,见习题)‎ 习题: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要不断改进设备技术、保守机密、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减少(个别)劳动时间?‎ ‎(1)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对同种商品只承认同一的价值量,无论生产商品的“个时”是多少,都只能按“社时”决定的价值量出售。‎ ‎(2)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个率”高于“社率”,“个时”低于“社时”,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就处于不利地位。‎ ‎(3)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了,即“社率”提高了,则“社时”缩短了,“单价”就降低了,原有的利益、优势就消失了。‎ 获利的内在动力,竞争的外在压力,驱使着商品生产者不断地改进设备技术、保守机密,采取一切办法,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减少(个别)劳动时间。‎ 习题:铝制品、电脑、轿车、家电等商品的价格为什么会大幅度降低?‎ ‎(1)商品的价值量由“社时”决定。“社时”与“社率”成反比。生产上述商品的“社率”极大地提高了,“社时”大幅度降低,上述商品的价值量就大幅度下降了。(2)价值决定价格。上述商品的价值量大幅度下降,必然导致其价格大幅度降低。‎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狭义)‎ 影响价格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涉及价格,第一反应就是: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可以理解为:价值是价格变化的决定因素;供求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其它各种因素是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 ‎1,供求直接影响价格,供求不平衡时,会引起价格变化。(理解,背诵划线部分)‎ ‎(1)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买者与买者竞争,卖方处于有利地位,是谓“卖方市场”。‎ ‎(2)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卖者与卖者竞争,买方处于有利地位,是谓“买方市场”。‎ ‎※ 供求平衡时,价格与价值相符合,但这只是理想状态,或是短暂的。供求变化非常复杂,就算社会总供求平衡,但是,在各个局部、各个领域、各个时段,也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平衡。‎ ‎(3)供求和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供求会影响价格,价格反过来也会影响供求。‎ ‎※ 供求会影响价格,导致价格上下波动;价格波动反过来也会影响供求变化,使供求关系在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之间循环往复,达到总体平衡。‎ ‎2,影响价格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各种因素通过改变供求,间接影响价格。(背诵)‎ 包括:消费心理、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宗教、习俗、纸币发行量、国家价格政策等。‎ ‎(三)价值决定价格。 (背诵)‎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价格表现价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在一般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背诵)‎ ‎※ 现实生活中,价格波动的两种情况。‎ ①价格在供求和其它因素的影响下,上下波动,但这种波动总是发生在一定范围,如图一。‎ ②另一种情况是,价格大幅度波动(通常是下跌),如图二,其原因不是供求或其它因素,而是社率提高,社时大幅度降低,商品的价值量减小,从而导致价格大幅度下跌。‎ 图一: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受供求关系影响)‎ 图二:价格因价值变化而大幅波动。 此类商品如:铝制品、电脑、轿车、家电等。‎ 小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由价值决定,直接受供求关系的影响,间接受其他多种因素影响。这样形成的价格,既反映商品价值,又反映供求关系,对消费者生活和企业的生产都具有灵敏的引导作用,使资源得到优化合理配置。(背诵)‎ ‎(四)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1,价值规律的地位和气作用的范围: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存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起作用。(背诵)‎ 作为规律,它是商品经济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它通过一定的现象或形式表现出来,它不是人通过感官认识的,而是通过人的思维发现的。‎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牢记)‎ 特别注意:不要漏掉“围绕价值”!理解上面两个图形的区别。下面分析 为什么~?‎ ‎(1)价格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经常会上下波动,高于或低于价值。(背诵)‎ 分析:生活中,我们通过对某种商品价格简单的调查,就能绘制出其价格变化曲线。这是通过感官就可以认识的现象或形式。‎ ‎ 价格波动曲线 ‎(2)价格波动总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不会无限地上涨或下跌。(背诵)‎ 分析:如下图,如前所述,价格因供求变化产生波动。但为什么只在一定范围波动?什么东西使它不会无限地上涨或下跌?‎ ‎(3)从较长的时间看、从总体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相符合。说明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交换是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背诵)‎ 分析:“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图 商品的平均价格 商品的价值 价格波动曲线 ‎ ‎ 我们正是通过上图的分析,通过思维,发现了价值规律的存在。‎ 结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惟一表现形式。(背诵)‎ ‎※ 现实生活中,从单个交换过程看,价格与价值相符合(即等价交换)的情况非常少(只在上图的交叉点),但从从一段较长的时间、从总体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相符合,即等价交换。所以说,“等价交换”是通过无数次的“不等价交换”实现的。‎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牢记)‎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4,价值规律的作用。(背诵划线部分)‎ ‎(1)调节生产规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通过竞争、价格和供求的变化,对资源进行配置。价值规律象一只“看不见的手”,及时、准确、灵敏地引导着生产者和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各部门的配置。市场调节是价值规律的一个最重要作用。‎ ‎※市场或价值规律如何配置资源?参见“供求-价格-生产,相互制约关系图。”‎ ‎※消极作用: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导致浪费及社会生产的破坏。‎ ‎(2)刺激企业改进生产技术,积极创新,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出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从而使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得更大的降价空间和市场份额,在竞争中就能处于有利地位。‎ ‎※消极作用:保守秘密、阻碍科技的传播与进步,导致垄断的产生。‎ ‎(3)促使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使资源转移到效益好的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消极作用:容易带来企业破产、工人下岗、贫富差距扩大等社会问题。‎ 习题:国家、企业和个人应该如何发挥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减少其消极影响?(理解背诵)‎ ‎(1)政府应加快市场体制改革,建立统一大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应加强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固有的缺陷。企业应树立市场意识,注重质量;树立竞争意识,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市场占有率。‎ ‎(2)政府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建立创新性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化工业道路,把技术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企业应树立科技意识,依靠科技开展创新,加强管理和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3)政府应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建立健全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环境,加强再就业培训。企业应树立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积极应对企业兼并。个人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个人素质,开拓就业领域。‎ 二,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本节研究价格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可以把价格对生活的影响理解为对需求的影响,对生产的影响理解为对供应的影响。‎ ‎(一)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理解,背诵划线部分)‎ ‎1,价格变动会引起对既定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一般说,价格↑需求量↓;价格↓需求量↑。‎ ‎※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对价格本身就比较低的商品影响也比较小。‎ 商品的需求量还与消费预期有关,消费者如果预期商品价格还要下降,会减少现在的需求。‎ 消费者如果对经济发展的预期信心不足,也会减少现在的需求(不敢消费)。‎ ‎2,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对既定商品的需求。(相关商品,包括替代商品和互补商品)‎ ‎(1)替代商品的价格↑需求量↓,会引起既定商品的需求量↑。反之,~。‎ ‎※ 功用相同或相近的商品,称为互为替代商品。如:西装和夹克、鱼和肉等。‎ ‎(2)互补商品的价格↑需求量↓,会引起既定商品的需求量↓。反之,~。‎ ‎※必须组合起来共同满足人们需要的商品,称为互补商品。如:汽车和汽油、桌子和椅子等。‎ ‎(二)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即价值规律的作用) (理解,背诵划线部分) 1,价格变动能调节生产,即调节资源配置。‎ ‎ “供求-价格-生产,相互制约关系图。”(用自己的话准确表述)。‎ ‎2,促进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个率”高于“社率”,“个时”低于“社时”,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 ‎3,促进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从而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 第三课 消 费 一、消费及其类型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理解背诵划线部分)‎ ‎1,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①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增长快,消费增长就快。(消费与收入成正比)。‎ 所以,提高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② 消费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消费与收入预期成正比)。‎ ‎※预期收入高,消费水平可能就高,相反,预期收入低,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所以,要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对预期经济发展的信心。。‎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收入差距密切联系。(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收入差距成反比)。‎ ‎※ 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就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总体消费水平就会提高。所以,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解决城乡、地区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2)物价变动会影响购买力,影响消费。(物价与消费成反比)。‎ ‎※ 在人们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消费水平下降;反之,物价下跌,购买力则普遍提高,消费水平提高。‎ 所以,要提高消费水平,还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保持稳定物价。‎ 习题:从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的角度,谈谈如何扩大内需。‎ ‎2,消费水平还受多种其他因素影响。‎ 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服务等 ‎(二)消费类型 (理解再认)‎ 消费按不同标准划分,有不同的类型。(注意:划分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不要混淆)。‎ ‎1,按照消费对象划分: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无形商品)消费。‎ ‎2,按交易方式划分: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注意其区别)。‎ ‎(1)钱货两清的消费,是人们最常用的交易方式。交易一旦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一次性发生转移。‎ ‎(2)贷款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大宗耐用消费品及服务,所有权与使用权逐渐发生转移。‎ ‎※ 贷款消费,以信用为基础,是消费者预支未来的收入,来满足当前的需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贷款消费对提高生活质量,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增长起重要的作用。所以,要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贷款消费。当然,要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要讲究信用,按时还贷。‎ ‎(3)租赁消费。租赁消费,商品的所有权不变,而获得该商品一定期限的使用权。‎ ‎3,按消费的目的划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将逐渐增加。‎ ‎(三)消费结构 (理解)‎ 消费结构是衡量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消费结构反映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 消费总量或消费额也是衡量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重要指标。生存资料、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比例,也反映消费水平。‎ ‎1,什么是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的构成,及其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消费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简记)‎ ‎2,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是反映消费结构的指标。一般说,这一系数越大,表明消费结构层次越低,生活水平越低;系数越小,表明消费结构层次越高,生活水平越高。 (理解,背诵划线部分)‎ ※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家庭消费总支出×100%。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绝对贫困国家;50%~59%的国家为勉强度日(我们称之为温饱型);在40%~49%为小康水平;在20%~39%为富裕水平;20%以下为极富裕国家。‎ ※ 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的比例变化,也反映消费结构的变化。‎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要求记住4种消费心理的名称,以及如何对待,)‎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如何对待:消费是否从众,要具体分析,不可盲目从众。‎ ‎※ 特点: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利: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弊: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良性发展和个人生活。‎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如何对待:求异要考虑社会认可,考虑代价;不提倡过分标新立异。‎ ‎※ 特点: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利: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如何对待:攀比是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不值得提倡。‎ ‎※ 特点:夸耀性、盲目性。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如何对待:求实是理智的消费心理,值得提倡。‎ ‎※ 特点:符合实际,讲究实惠。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 ‎※开放性题目:商家可以利用哪些消费心理,进行促销活动。‎ ‎(二)正确的消费原则。 (背诵) 4个原则。‎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即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做到适度消费。‎ 一要反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二要反对抑制消费。‎ ‎※ 过分抑制消费,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影响人的发展;从社会角度看,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如果过分抑制消费,会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的原则。避免盲目从众。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的倾向。要有合理的消费结构,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要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绿色消费的含义: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消费,(简记)。绿色消费的特征:“5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原则。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艰苦奋斗作为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是永不过时的。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无论是国家建设还是个人生活,都应该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当然,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是具体的消费行为、消费模式,不能与合理消费对立起来。‎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生产与消费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原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牢记 注:凡是谈到关系,一定包括两大方面,即A对B的作用和B对A的作用。不要漏掉后者。‎ ‎(一)生产决定消费。 (背诵)‎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从根本上,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 总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重要原理)‎ 做选择题时,必须分清材料具体体现的是上述4个方面中的哪一个方面。‎ ‎(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背诵)‎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消费促进生产发展。‎ ‎1,只有产品被消费了,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2,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3,消费刺激生产,新的消费热点能带动新的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和生产积极性。‎ ‎5,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生产过程是起点,起决定作用;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有着重要影响;消费是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三)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背诵)‎ ‎(1)理论依据: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现实原因: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大力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 ‎(3)现实意义: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主义建立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摆脱落后局面,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怎样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背诵划线部分)‎ ‎(1)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不断完善各项基本制度,让中特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3)坚持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更加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 ‎(4)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加快科技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也称为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或称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牢记)‎ ‎※ 注意区别: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包括3 项基本制度:一是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二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三是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制度。‎ ‎(一)公有制为主体 ‎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背诵)‎ ‎2,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背)‎ ‎(1)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它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背诵)‎ ‎(2)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背诵)‎ 注意区别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含义: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农村的主要是经济形式,并广泛存在于城乡的工业、服务业中。 与国有经济的区别:“全体”与“部分”(简记)‎ ‎※特别注意:我国农民是集体经济下的劳动者,不能误认为农民属于个体经济。农村中,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生产经营方式,容易使人误认为个体经济。‎ ‎②集体经济的作用: (简记)‎ 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发展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的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作用。 ‎ ‎(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 (背诵)‎ 注意: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的联合体,不是一种所有制经济。其中属于国家、集体所有的那一部分资产才属于公有制经济。如果国家或集体控股,可以从总体上看作公有经济。‎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及其表现 ‎ ‎(1)公有制的地位: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体地位。(牢记)‎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表现。 (背诵)注意区别于:国有经济的地位及其表现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占支配地位。 ‎ ‎4,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背诵)‎ ‎5,如何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理解) ‎ ‎(1)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2)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1,我国现有的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背诵)‎ ‎(1)个体经济 :(简记)‎ 个体经济是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的经济形式。(与私营经济的区别,形式上可以看雇佣人数,以雇佣8人为界限)‎ ‎(2)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经济形式。(简记)‎ ‎※ 私营经济以雇用劳动为基础,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剥削。‎ ‎(3)外资经济: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简称“三资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简记)‎ 注意:某个人可能是处于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中,要具体分析。如:国企职工又自己开个小店。‎ ‎2,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发展方针。‎ ‎(1)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背诵)‎ ‎(2)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理解)‎ ‎ 在发展生产,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增加个人和国家收入,提高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方针。 (理解)‎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其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三)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1,国有经济的含义: (简记)‎ 是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以国家所有的形式)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是与较高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与集体经济的区别:“全体”与“部分”‎ ‎2,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 ‎(1)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它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背诵)‎ ‎(2)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作用的表现。 (背诵) 注意区别于: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① 表现在控制力上。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即控制经济的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 ‎②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 ‎ ‎※ 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理解,背诵划线部分)‎ ‎1,坚持这一制度,归根到底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根本原因)‎ ‎2,这一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具体原因)‎ ‎3,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 怎样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背诵划线)‎ ‎①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深化国企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②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③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一、企业 ‎(一)企业的含义。‎ ‎1,企业定义: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简记)‎ ‎2,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简记)‎ 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各种不同所有制企业,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其他的市场主体和经济活动的参加者还包括:消费者、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团等 ‎3,企业的形式。 (简记)‎ ‎(1)个人独资企业。这是经济生活中最常见、数量最多的企业形式。‎ ‎(2)合伙企业。如XX律师事务所、XX经济师事务所,XX商店。‎ ‎※个人业主制、合伙制企业都是非法人制企业。不能以企业而必须以业主个人的名义,从事经济活动,以个人的全部财产对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3)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的典型的形式,数量不是最多,但地位作用最重要。‎ ‎※企业与公司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公司从内容上从本质上是企业,公司是企业的最重要形式。‎ ‎(二)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 ‎1,公司的定义: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理解)‎ 公司是法人制企业。公司制具有的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 ‎(1)独立法人地位。以公司的名义,从事经济活动。‎ ‎(2)有限责任制度。以公司的全部财产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3)公司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 ‎ 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及其董事会,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务。‎ ‎ 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负责公司日常经营。‎ 监督机构:监事会,监督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 ‎※法人:法人是组织,在法律上把组织视同自然人,可以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 ‎2,股东的权利和义务。 (简记)‎ 权利: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所有者等。义务:股东以其出资额或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即不能要求退股,但股份可以转让。‎ ‎3,公司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 (背诵) 联系热点分析 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4,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背诵)‎ ‎ 无限责任公司:公司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公司信用最高。‎ ‎※公司的形式 两合公司:部分股东承担无限责任,部分股东承担有限责任,信用较高。‎ ‎ 有限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 有限责任制度:股东以其出资额或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1)有限责任公司 (简记) 注意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 特征:2个以上50个以下股东;注册资本最低限额3万元;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财务状况不必向社会公开;股东和公司都承担有限责任;股权转让较困难,须得到其他股东同意。‎ ‎※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如果不能证明公司独立与个人财产的,则必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2)股份有限公司 (简记) 注意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 特征:2人以上200人以下股东发起,股东人数无上限,注册资本最低限额500万元,资本须划分为等额股份,上市公司财务须向社会公开,股东和公司都承担有限责任,股权可自由转让。※ 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比表的注释。‎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股份不能自由转让,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股票可以自由流通或转让,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股票可以更方便地流通转让。‎ 并不是所有的股份有限公司都是上市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中只有一部分公司是上市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申请上市,必须符合条件并经国务院证券监管机构核准。‎ ‎※ 有限责任的例外:股东滥用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须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 (三)公司的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公司的经营和发展。怎样才能成功?(背诵,开放性题目)‎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战略定位准确,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在价格、质量、服务水平、品牌等方面占据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3,诚实经营,正当竞争,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要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接受政府和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4,合理利用企业兼并,扩大企业规模,优化资源的配置,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四)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理解,区分二者,说明意义)‎ ‎1,企业兼并:指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 ‎※ 企业联合(强强联合):指优势企业间为增强竞争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的合营合并。‎ ‎2,企业破产: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进行破产结算的现象。‎ ‎3,正确对待企业兼并和企业破产 (背诵)‎ ‎(1)积极意义:企业兼并和破产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中客观存在的现象。它有利于扩大和增强优势企业的规模、实力;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强企业的风险意识和经营管理;淘汰落后企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因此,要加快并规范企业兼并重组,培育中国的企业集团。‎ ‎(2)消极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会造成下岗失业问题,会给劳动者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应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保持社会稳定。‎ 二、劳动者 ‎(一)劳动与就业 ‎1,劳动和劳动者:劳动是创造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背诵)‎ ‎2,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背诵)‎ ‎(1)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经济发展、国家繁荣、人民富裕、社会稳定的基本保证,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必须把劳动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2)就业使财富被生产出来、社会得以发展;使劳动者获得报酬,使劳动力不断再生产出来。‎ ‎(3)就业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我国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人口总量大,劳动力相对过剩;劳动力素质不高,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3,如何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背诵)‎ ‎(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改善就业结构;实施扩大就业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2)社会和企业,要加快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努力改善就业环境;要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和就业培训,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 ‎(3)劳动者个人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在既定的岗位成才;发扬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开拓就业领域。‎ ‎(二) 劳动光荣 (理解)‎ ‎(1)劳动是创造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在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光荣属于劳动者。‎ ‎(2)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要树立热爱劳动、劳动光荣、尊重劳动、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 ‎(三)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背诵,会结合材料运用)‎ ‎1,树立自主就业观。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选择就业。‎ ‎2,树立竞争就业观。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主动适应市场需要,在竞争中就业。‎ ‎3,树立职业平等观。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扎实工作,在既定的岗位成才。‎ ‎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灵活选择多种渠道就业,发扬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开拓就业领域。※ 个人的全面素质。包括: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丰富的专业、综合知识和技能;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四)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劳动法》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基本法律。 (简记)‎ ‎2,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理解,简记)‎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3,劳动者要自觉履行劳动义务。 (背诵划线部分)‎ 履行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4,如何实现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背诵)‎ ‎(1)党和政府必须严格执法,落实政策加强监督,切实保护劳动者权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企业要遵纪守法,遵守劳动合同制度,尊重劳动者,自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3)劳动者个人,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依法维权。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要懂得维权的各种途径,不能采取极端的方式。‎ ‎※ 维权途径包括:投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向法院起诉)等。(背诵)‎ 第六课 投资和理财 个人投资的品种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本课讲述的只是其中的几种。其他还包括购买房产、黄金,投资艺术品、投资古董等。自主投资创业也是重要的投资方式。‎ 一、商业银行 ‎(一)储蓄存款 ‎1,概述。 (简记划线部分)‎ 是最普遍最常见的投资方式。储蓄机构主要是各商业银行。储蓄目的多种多样,都能获得利息。‎ ‎2,储蓄的种类。 (简记,了解特征)‎ ‎(1)活期储蓄:可随时存入或提取,不约定存期。存取的金额和次数不受限制。‎ ‎(2)定期储蓄:约定期限,一般不得提前支取。收益高于活期储蓄。存期越长,利率越高。‎ ‎3,储蓄存款的利弊。 (背诵) 比较储、股、债的利弊,运用于设计投资理财方案。‎ 利:① 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② 银行信用度较高,投资风险低。‎ 弊:① 利息收益一般低于股票、债券。② 通货膨胀时易贬值。‎ ‎※ 国债的风险低于储蓄存款,且利率高于存款利率。但它不是定期固定发行的,且流动性(转让变现)比存款差。‎ ‎(二)利息、利率与本金。 (理解,会计算)‎ ‎1,利息:银行因使用储户的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简记)‎ ‎2,利息的计算: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利率。公式: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注意:可以从利率算利息,也可能从利息反算利率。‎ ‎3,利息收入要按规定的税率向国家纳税。注意:居民实际得到的利息必须扣除利息税。‎ ‎※ 利息税的变动(开征、停征)对经济生活有何重要影响? (理解,背诵)‎ ‎① 利息税的变动属于国家税收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的经济手段。‎ ‎② 当经济增长滞缓、需求不足、通货紧缩时,通过开征利息税,可以引导居民减少存款,增加资金投放,促进生产扩大,刺激需求增长,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时,暂时停征或减征利息税,可以引导居民增加存款,加快资金回笼,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③ 国家通过利息税的变动,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4,利率。指一定期限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存贷款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拟定,国务院批准,各金融机构不得擅自变动。 (简记)‎ ‎※中国人民银行,也称中央银行,是国家金融管理机构(类似金融部),不是一般意义的银行。‎ ‎※ 存贷款利率的调整对经济生活有何重要影响? (理解,背诵)‎ ‎① 存贷款利率由政府规定。利率调整属于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的经济手段。‎ ‎② 当经济增长滞缓、社会需求不足、通货紧缩时,通过调低存贷款利率,可以引导居民和企业减少存款,扩大贷款,增加资金的投放,促进生产,刺激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当经济过热、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时,通过调高存贷款利率,可以引导居民和企业增加存款,减少贷款,加快资金的回笼,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③ 国家通过对利率的调整,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商业银行的业务。‎ ‎1,商业银行概述。 (简记划线部分)‎ 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理解,背诵划线部分)‎ ‎(1)存款业务:是银行的基础业务。‎ ‎(2)贷款业务:是其主体业务,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主要有工商业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 ※ 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费用-其他(如税收等)‎ ‎(3)结算业务:为经济活动中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和工具的服务。银行对此收取服务费用。‎ ‎3,银行的其他业务:债券买卖和兑付、代理外汇买卖、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简记)‎ ‎4,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理解,背诵划线部分)‎ ‎(1)为经济建设筹集分配资金,纽带作用。(2)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信息,帮助决策的作用。(3)国家通过银行对企业和各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监管作用。‎ 二、投资 (理解、记忆几种投资理财方式的特点;能根据提供的材料,设计投资理财方案)‎ ‎(一)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投资方式。 (背诵,用于设计投资理财方案)‎ ‎1,发行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筹集资金的最重要方式,也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简记)‎ ‎2,股票和股权概述。 ‎ ‎(1)股票的性质:出资人持有的股份凭证。 (简记)‎ ‎(2)股权(股东权利):即股东对公司的所有权,这是一种综合权利,包括:参加股东大会,参与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红利。注意:“一股一权”而非“一人一权”。‎ ‎(3)股票的流通转让和证券市场。 (简记)‎ 股东不能要求退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可以自由流通或转让,但不上市的股票很难转让。‎ 证券市场特指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只有上市,股票才可以更方便、更自由地流通转让。但股票上市须经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审批,条件很严格。‎ ‎(4)影响股价的因素:公司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国家政策、经济状况等。‎ ‎3,股票的收益和风险。 (背诵,用于设计投资理财方案)‎ ‎(1)收益:① 股息和分红。来源于公司利润,有盈利才有。②(短期炒股)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③(长期藏股)股票升值带来的收益。注:股票面额不等于股票价格。‎ ‎(2)风险:① 公司亏损或破产,就没有股息甚至本息全无。②(短期炒股)股票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③(长期藏股)股票贬值造成的损失。股票价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债券——稳健的投资方式。‎ ‎1,发行债券是企业或政府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一种较为稳健的投资方式。(简记)‎ ‎2,债券。性质:债务凭证,发行和购买债券是一种合同约定。 (简记)‎ ‎3,债券的种类。‎ ‎(1)国债: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政府债券。(背诵利弊,用于设计投资理财方案)‎ 利:以政府信誉和税收作保证,风险最小,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流通转让方便。‎ 弊:不是定期地固定地发行,不易购买到。收益低于其他债券和股票。 (背诵)‎ ‎(2)金融债券: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发行。风险和收益均小于企业债券,流通性较好。(背诵)‎ ‎(3)企业债券:由企业发行。风险较大,利率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流通性较差。(背诵)‎ ‎4,股票与债券的比较 (背诵,用于设计投资理财方案)‎ ‎(1)二者都是常用的重要投资方式。股票的特点是高风险、高收益同在,债券则较为稳健。‎ ‎(2)股票是入股凭证,股东不能要求退股。债券是债务凭证,按合同约定偿还。二者都可以流通转让。‎ ‎(3)一般认为股票收益大于债券,但股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债券的收益则是合同约定的。‎ ‎(4)债券的安全性高于股票。从破产清偿顺序看,是先债务后股份。‎ ‎※ 基金:通俗地说,就是间接地委托专家替我们投资理财。(理解,用于设计投资理财方案)‎ 利:专家经营、专业管理。弊:不能保证绝对盈利;无论盈亏都须费用;存在信用风险。‎ ‎(三)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 区别于社会保险 ‎1,商业保险概述:是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只有保险公司才能经营保险业务。商业保险的类型,包括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 (简记)‎ ‎2,商业保险的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背诵)‎ ‎3,利弊:具有规避风险的保障功能,体现互助精神。但没发生约定的事故,就没有回报。背诵。‎ ‎※ 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实施的,为解决多数社会成员共同需要的、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的、最迫切的保险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其费用大多由个人、企业、政府共同负担或由政府负担。社会保险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范畴。 (背诵划线部分)‎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分配包括三个领域:‎ ①满足个人(个体社会成员)的需要,即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七课讲述这个方面。‎ ②满足集体或组织(部分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即集体收入的分配。课本省略了这方面内容。‎ ③满足国家(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的集中分配,即国家收入的分配。第八课讲述这个方面。‎ 一、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牢记) 区别于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两方面:①按劳分配为主体。②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生产决定分配。坚持这一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背诵)‎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基本国情是坚持这一制度的根本原因。‎ ‎2,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分配制度。‎ ‎(二)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背诵划线部分)‎ ‎1,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这是由公有制为主体所决定的。‎ ‎※ 按劳分配的内容: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多劳多得。‎ 理解:①按劳分配的范围只是在公有制经济中。注意:国企工人的工资、农民土地承包得到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②作“各项必要扣除”后,进行分配。③“以劳动为尺度”与“按劳动要素分配”(国企和私企的工资)有本质区别。④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是“按需分配”。‎ ‎2,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客观原因 (背诵划线部分)‎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2)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3)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理解)‎ ‎(1)收入与付出的劳动直接联系,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是对几千年来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3)体现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三)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主要是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但还包括其他形式。“福利性收入、社保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属于“非劳动收入”。‎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其个人所有。‎ ‎2,按生产要素分配,即: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属于“非劳动收入”‎ ‎(1)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管理等要素。 (背诵)‎ 注意:但凡出现以下情况,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理解,会判断)‎ 私企和外企中(非国企)工人的工资奖金;私营和外资企业主的经营利润;利息股息收入、租金分红等;土地使用费;凭借技术信息等知识产权取得的收入;凭借管理才能而取得的收入。‎ ‎(2)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重要意义。 (背诵)‎ ‎① 是对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 有利于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为什么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示例:选用和概括的能力)‎ ‎①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国情以及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这一分配制度。‎ ‎② 按劳分配为主体,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体现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③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上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本世纪初,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调整为“兼顾效率与公平”。十七大,调整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一)收入分配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背诵)‎ ‎2,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背诵划线部分)‎ ‎3,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背诵)‎ 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4,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区别于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背诵)‎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保证。‎ ‎(2)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重要举措。‎ 当前,主要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防止两极分化。‎ ‎(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分配中的“效率原则”的含义。 (理解)‎ 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经济活动的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分配中的“效率原则”的含义:就是要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充分调动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 区别于: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背诵划线部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与基础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贫穷。‎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只有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2)效率与公平又存在矛盾,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 ‎3,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背诵划线部分)‎ ‎(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又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既要鼓励创业致富,又要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附:国民收入的三次分配:‎ 初次分配:指在物质生产领域的分配。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预。‎ 再分配:指在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分配,主要途径是:1,国家预算,即通过国家财政收支进行分配。2,劳务费用。即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者通过提供劳务得到收入。‎ 三次分配:慈善公益事业,客观上起到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被称为第三次分配。‎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国家收入的分配,征税与纳税)‎ 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保障国家各项职能的有效行使,开展经济、文化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国家必须直接掌握一定的收入。财政是一种分配关系,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一、财政收入与支出 ‎(一)财政收入的构成。‎ ‎1,什么是财政 (再认)‎ ‎(1)财政的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财收和财支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对社会产品的集中性分配。‎ ‎(2)国家财政预算和决算: (再认)‎ 国家财政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 国家财政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国家预算由政府(国务院、地方各级政府)提出,经全国人大、地方各级人大审查批准后执行。‎ ‎2,财政收入的构成。 (背诵划线部分)‎ 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包括: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简称税、利、债、费。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普遍形式、最重要来源。‎ ①税:凭借政治权力取得,最主要,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 ②利:凭借财产所有权取得,包括:国有企业的税后利润和参股企业的股金分红 ③债:包括内债和外债。借入的款项列入当年的财政收入,到期还款时列入当年的财政支出。‎ ④其他:包括国家提供服务取得的收费,罚没收入,公用事业收费的部分。‎ ‎(二)税收与财政的关系: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普遍形式,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背)‎ ‎(三)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背诵)‎ ‎1,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决定性因素。因此,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分配政策直接影响财政收入,国家的分配政策必须合理。‎ 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财政支出。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 (理解)‎ ‎(五)财政支出的构成。 (背诵划线部分)‎ ‎1,经济建设支出:重点用于基本建设和支持农业。‎ ‎2,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这部分支出今后将适当增加。‎ ‎3,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要通过改革尽量减少,国防支出应保持适当比例。‎ ‎4,社会保障支出:构建完善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谐社会。将会大大增加。‎ ‎5,债务支出:略。‎ ‎(六)财政收支平衡。‎ ‎1,财政收支关系。有三种情况: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国家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背诵)‎ ‎2,财政收支平衡:当年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背 ‎※财政收支相等的情况几乎不存在。‎ ‎3,财政盈余:是指当年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理解)‎ ‎4,财政赤字:是指当年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理解)‎ 二、财政的作用。 (背诵。新、旧课本的答案都可以,新课本比较简单)‎ ‎(一)财政的作用。 (背诵划线部分,会识别,能结合材料说明)‎ 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的经济手段。‎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国家财政,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是其基础。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其重点。慈善事业、商业保险是其补充。(理解)‎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重点支持资源严重不足的行业、不发达地区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二)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 区别于“货币政策” (理解,会识别)‎ ‎1,扩张性财政政策,也称为积极财政政策或赤字财政。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的经济手段 ‎(1)目的:刺激总需求增长,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2)运用的时机:经济增长滞缓、社会总需求不足、通货紧缩时。‎ ‎(3)内容:①国家预算,增加财政的各项支出;②税收政策,增加税收收入。③财政补贴等。‎ ‎2,紧缩性财政政策,也称为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的经济手段 ‎(1)目的:抑制总需求增长,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2)运用的时机:经济过热、社会总供给过剩、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时。‎ ‎(3)内容:①国家预算,减少财政的各项支出;②税收政策,减少税收收入。‎ 三、税收及其种类。‎ ‎(一)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1,税收的含义。 (理解)‎ 税和税的征收。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 ①‎ 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即国家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基本、最理想、最普遍形式。②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③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收,不是凭借财产权,也不是凭借提供的服务。④税收必须依照相关法律,不能随意征收。‎ ‎※我国税收的性质:社会主义国家代表人民的利益。税收的使用是为人民的利益服务,人民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参见财政支出)。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2,税收的基本特征。 (理解,能结合实例判明)‎ ‎(1)强制性。指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收。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不是凭借财产权(取得利润),也不是凭借提供的服务(取得规费)。‎ ‎(2)无偿性。指不直接返还给纳税人个人,也不直接对纳税人个人付任何代价。‎ 但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具有总体上的返还性。‎ ‎(3)固定性。指有税必有法,事先以法律形式规定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批准不得随意改变。‎ ‎(4)“税收三性”的关系: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缺一不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征税;无偿性要求税收具有强制性作保障;无偿性和强制性又决定了税收必须具有固定性。 (理解)‎ ‎3,税法。有国必有税,有税必有法。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理解)‎ ‎(二)增值税。 (理解,背诵“作用”)‎ ‎(1)征税对象:增值额。‎ ‎(2)纳税人:3种单位和个人:①销售货物的。②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③进口货物的。‎ ‎(3)增值税的意义或作用: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三)个人所得税。 ‎ ‎1,征税对象:个人所得,即个人的纯收入。‎ ‎2,纳税人: 3种个人。 (理解)‎ ‎(1)在我国境内有住所的。(2)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 特别注意:这两种人无论是在我国境内还是境外,只要有所得就要纳税。(属人原则)‎ ‎(3)在我国境内无住所或居住不满一年的,只需对从我国境内的所得纳税。(属地原则)‎ ‎3,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按税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个人所得税的显著特点:“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 (背诵)‎ ‎4,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意义。(背诵,能结合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说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四、依法纳税。‎ ‎(一)树立纳税人意识。 (背诵)‎ ‎1,树立纳税人义务意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爱国的具体表现。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集体、个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国家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税收为物质基础。公民享受国家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自觉诚信纳税。‎ ‎2,树立纳税人权利意识。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税收的征收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检举,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 ‎(二)四类违反税法的行为。偷、欠、骗、抗。 (理解,会识别)‎ 这些行为,依据其数额或情节,可能是一般违法行为,也可能是犯罪行为。‎ ‎1,偷税。关键词:有意违反,欺骗、隐瞒等方式。‎ 偷税数额较大或两次以上的,构成犯罪,追究刑事责任。任何偷漏增值税的行为都构成犯罪。‎ ‎2,欠税。关键词:超过期限、拖欠。欠税一般不构成犯罪。‎ ‎3,骗税。关键词:骗取税收优惠。骗税主要是骗取国家出口退税,这种行为构成犯罪。‎ ‎4,抗税。关键词:使用暴力、威胁手段。‎ 对抗税行为不考虑其税额,而是考虑其行为,视其情节和危害程度,确定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 ‎(三)对违反税法行为的处罚: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罚款,甚至追究刑事责任(理解)‎ ‎※ 发票是税务管理的基础和依据,关系到税款的征收。发票也是购物的凭证。索要发票是为国家税收作贡献,也关系到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权利。‎ 第九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主要讲述经济的运行机制,资源的配置方式。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不断完善和发展。‎ 一,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一)市场与计划 ‎1,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合理优化地配置有限的资源。 (简记)‎ ※ 资源: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如劳动力、生产资料、技术、信息等。‎ ※ 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即对资源的使用作出安排,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 (背诵)‎ ‎(1)市场调节(市场如何进行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主要是通过竞争、价格和供求的变化,由市场来安排和调整。市场象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即价值规律)在引导着生产者和经营者,调节着人财物(即资源)在全社会各部门的配置。‎ ‎※ 市场调节就是价值规律自发地起作用,进行资源配置。联系“生产、供求、价格相互制约关系图”,其中的“生产扩大”“生产缩小”就是资源的配置。‎ ‎(2)计划调节:指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制定计划合理配置资源。即国家宏观调控。也称“看得见的手”。 (理解)‎ ‎(3)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必须将计划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背诵)‎ ※ 市场调节主要在微观范围内发挥作用;国家计划调节主要在宏观范围内发挥作用。‎ ‎3,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 ‎(1) 市场经济: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运行方式(计划调节为辅)。(背诵)‎ ‎(2) 计划经济:即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运行方式(市场调节为辅)。(理解)‎ ‎※ 可以通俗地理解: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正如人有两只手,缺一不可,以右手为主、左手为辅的叫“右撇子”; 反之叫“左撇子”。不妨把市场经济叫“市场撇子”,把计划经济叫“计划撇子”。市场经济有计划,计划经济也有市场。区别在于谁为主、谁为辅。‎ ‎(二)市场调节及其局限性。(背诵)‎ ‎1,市场调节的优点(积极作用):(对比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背诵)‎ ‎(1)市场通过价格涨落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2)生产经营者在利益驱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结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背诵)‎ ‎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背诵,会识别)‎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不是在任何领域都能发挥作用的。如:枪支弹药、危险品、毒品等。‎ ‎(2)市场调节固有的弊端: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即使在市场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 ‎① 自发性:即利益驱动。在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下,生产者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是从社会需要出发安排生产,甚至采取非法手段牟利。其结果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导致贫富分化。‎ ‎② 盲目性:指生产者只能了解局部的、短期的市场信息,不可能全面掌握市场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趋势。其决策和生产根据利益,一哄而上一哄而退,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 ‎③ 滞后性:事后调节,有时间差,当生产者对生产进行调节时,已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总之,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结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背诵)‎ 注:划线部分要重点掌握。对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要求理解,能从材料中识别。‎ ‎(三)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保证。 (背诵)‎ ‎1,市场经济需要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背诵)‎ ‎2,市场规则的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 (背诵)‎ 市场规则的一些具体规定:①市场准入规则。②市场竞争规则:禁止地方保护主义、非法垄断、非法竞争。③市场交易规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禁止强买强卖、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 (理解)‎ ‎3,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背诵)‎ ‎(1)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国家怎么做。。‎ ‎(2)经济活动参与者必须树立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公民怎么做。‎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背诵)‎ ‎ “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 (背诵)‎ ‎(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通过竞争、价格和供求的变化,引导生产者和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即资源)在全社会各部门的配置,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 ‎(2)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点。 (理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①经济关系市场化;②企业行为自主化;③宏观调控间接化;④经济运行法制化。‎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背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国家与人民的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同时,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所以,宏观调控可以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 ‎※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也进行宏观调控,但因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往往是软弱无力的。‎ ‎(二)宏观调控 ‎1,宏观调控的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理解)‎ ‎2,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背诵)‎ ‎(1)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加强宏观调控。‎ ‎(2)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①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不是在任何领域都能发挥作用的。② 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3,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背诵)‎ ‎(1)促进经济增长。(2)增加就业,(3)稳定物价。(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宏观调控的手段:联系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判断出属于什么手段。(背诵)‎ ‎(1)经济手段:也叫“经济杠杆”,它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间接地影响和调节经济。而不是直接下达命令、指令来干预经济活动。‎ ※ 经济手段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包括:国家预算,即国家财政收支政策,如“增加或减少政府各项支出”;税收政策,如“增加或减少税收”。财政各种补贴等。货币政策,包括:利率,信贷,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等。经济手段还包括: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汇率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价格政策等。‎ 一般说,只要背景材料中出现了上述具体的关键词句,就判断为经济手段。‎ ‎(2)法律手段:一般说,只要材料中出现了“法、法规”等,就判断为法律手段。‎ ‎(3)行政手段:一般说,只要材料中出现了“命令、指示,勒令、规定”,“直接,强制、禁令”等,就判断为行政手段。‎ 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跨入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十六大(2002年11月)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十七大进一步作了系统全面的阐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保证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一)全面小康的目标:包括经济目标,政治目标,文化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背诵)‎ ‎1,20世纪末,我国实现了总体小康。(识记)‎ ‎(1)“三步走”战略的基本内容。(背景知识,了解即可)‎ ‎1987年4月,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第一步,是在8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GDP)翻一番,人均达到500美元,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进入小康社会。第三步,到下世纪50年代,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简称大“三步走”战略。‎ ‎(2)20世纪末,我国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达到总体小康,进入了小康社会之门。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里程碑,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奇迹。(背景知识,了解即可)‎ ‎※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之路:(背景知识,了解即可)‎ 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两个阶段。②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通过10年的艰苦努力,实现了总体小康。③21世纪初,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 ‎2,总体小康的表现。(了解)‎ ‎(1)从微观上看,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温饱问题已经解决,消费已经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群众部分地区向比较富裕型消费迈进。‎ ‎(2)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GDP平均年增长率9.9%。多种重要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3,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与全面小康还有很大区别。(背诵)‎ 所谓“低水平”,是指我国刚刚进入“小康”门槛,人均GDP水平不高,2000年底,只有800多美元(从800—3000都是小康),还有相当比重的人口温饱没有完全解决。 (了解)‎ 所谓“不全面”,是指只是从经济方面看总体达到了小康标准,侧重于物质文明,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生活、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全面小康,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 (了解)‎ 所谓“发展不平衡”,是指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全面小康,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将惠及十几亿人口。 (了解)‎ ‎4,党的十六大(2002年11月)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涵义:(理解)‎ 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具有更高的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涵盖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科教文化、社会和谐、人民生活、生态环境、国际影响各个方面。‎ ‎※ 新“三步走”发展战略 (背景知识,了解即可)‎ ‎1997年,十五大提出了到下个世纪中叶,跨度达50年的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一”是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小康社会的初期阶段。实现GDP比2000年翻一番,使全国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即宽裕型小康),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是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这是小康社会的中期阶段。到建党100年时(2021年),GDP比2010年再翻一番,使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进入殷实型小康或全面小康社会。‎ ‎“三”是从2020年到2050年,这是小康社会的后期阶段。到21个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具有中等发达水平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1,经济建设的目标 (简记,再认)‎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不平衡的。 (简记,再认)‎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落后地区要加快发展。‎ 二、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 要求: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能结合国家方针政策和具体事例进行分析。‎ ‎※ 十六届三中全会(2004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十七大,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性质地位、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1,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背诵)‎ ‎2,科学发展观的地位。(背诵)‎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背诵)‎ ‎(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2)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4)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8个统筹)。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 ‎4,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背诵)‎ ‎(1)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2)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3)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4)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促进?要求理解并能结合情境材料说明。(背诵)‎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理解)‎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理解)‎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理解)‎ 补充:‎ 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一、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代表了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简记,关键字:相互依赖、相互联系)。‎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多方面,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理解)‎ 懂得分析材料,看是表现生产全球化还是贸易全球化还是资本全球化。‎ ‎(1)生产全球化。指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如:产品由许多国家共同生产、加工、组装。‎ ‎(2)贸易全球化。指国与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不包括互相间的投资和技术转让。 ‎ ‎(3)资本全球化。指国与国之间的相互投资。如相互投资办企业,互相参股或购买股份。‎ ‎3,跨国公司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识记)‎ ‎(1)跨国公司:指在本国拥有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拥有子公司或分公司的国际性企业。(了解)‎ ‎(2)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积极影响。(了解)‎ 在全球范围内,利用世界各国的优势,组织生产和经营,促进了生产要素(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如何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背诵)‎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积极作用)‎ ‎(1)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推动了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2,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消极影响)‎ 发达国家具有经济、技术、信息、资本上的优势,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这种状况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 3,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消极影响) 4,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 二,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一)世界贸易组织 ‎1,世界贸易组织(WTO) (简记)‎ ‎(1)世贸组织的地位: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2)世贸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的积极作用:(简记)‎ 组织多边谈判,制定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冲突的场所。‎ ‎(3)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 (理解,会识别)‎ 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 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 最惠国待遇简单地理解为:一个缔约方在贸易方面给了另一个缔约方某种优惠或特权,那么,这种优惠或特权就自动地无条件地给予所有缔约方。最惠国待遇原则是成员必须严格遵守的。‎ 国民待遇原则简单地理解为:在民事权利方面,缔约方保证另一方的公民享受与本国公民同等的待遇。各缔约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决定是否给予其他缔约方国民待遇。‎ ‎2,中国与世贸组织。‎ ‎(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简记)‎ ‎(2)中国入世的积极意义。 (理解)‎ 入世带来了机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的收入与生活水平。实践证明,入世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3)中国入世面临的严峻挑战。 (理解)‎ 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国内市场竞争结合在一起。竞争更加剧烈,面临的经济风险会明显增加。对外经济依赖度加强,国际经济波动大大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等。‎ ‎(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理解)‎ 这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2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正确的决策,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背诵)‎ ※ ‎“全方位”:就是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所有国家开放。 (理解)‎ ※ ‎“宽领域”:就是对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市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广泛领域对外开放。‎ ※ ‎“多层次”:就是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发区、沿海、沿江、沿边、内陆中心城市等多种形式、多个层次对外开放。‎ ‎3,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途径。 怎么做?(背诵)‎ ‎(1)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 ‎(2)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3)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4)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维护经济安全。‎ ‎(5)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基点。‎ ‎4,“引进来”的新要求。 (背诵)‎ 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5,“走出去”战略。‎ ‎(1)“走出去”战略的含义。 (理解)‎ ‎“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的新阶段、新层次。是指通过到国外投资办厂(购买股份)、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2)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 (背诵)‎ 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