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三 15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三 15

课时提升作业 三十三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建议用时:20分钟)‎ ‎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化率、工业化率和GDP的对比图,城镇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工业化率是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数据可判断 (  )‎ A.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间我国城镇化速度发展最快 B.1978~2008年间我国工业化速度发展最快 C.1978年以后我国工业化呈现下降趋势 ‎ D.201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最大 ‎2.2008年后我国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变化说明 (  )‎ ‎①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减弱 ‎②城镇化的发展抑制了工业化的提高 ‎③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有所提升 ‎④我国城镇化水平处于城市化发展的成熟阶段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 11‎ ‎1选D,2选C。第1题,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间我国工业化速度发展最快;1978~2008年,我国城镇化速度发展最快;1978年以后工业化率略有下降,但GDP迅速增长,故可判断工业增加值仍在不断增加,只是所占比重降低;结合工业化率的概念,可判断各年份中2012年工业增加值最大。第2题,2008年以后工业化率略有下降,但城镇化率仍持续上升,说明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减弱,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虽然目前我国城镇化提高的速度减缓,但我国城镇化水平仍远低于发达国家,还处于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 ‎  (2017·九江模拟)昌九一体化是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南昌是江西省的行政中心城市,九江是江西省的门户城市,两城地缘相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双核”。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昌九区域经济发展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 A.南昌市应发挥资金、技术优势,进行产业升级 B.九江市应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 C.昌九发展轴应发挥地缘优势,承接产业转移 D.生态“蓝肺”应发挥空气质量优势,发展光伏产业 ‎4.下列关于昌九一体化积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 ‎②有利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市化 ‎③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 ‎④有利于全省均衡发展,增强区域辐射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3选D,4选A。第3题,读图,南昌市是省会,有资金、技术优势,应发挥资金、技术优势,进行产业升级,A合理;九江市位于长江沿岸,应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B合理;昌九发展轴应发挥地缘优势,承接产业转移,C合理;生态“蓝肺”主要侧重于湿地环境的保护及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因此不能大力发展工业。第4题,昌九一体化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①对;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市化关系不大,②错;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③对;是区域内合作发展,不是全省均衡发展,④错。‎ ‎【加固训练】(2017·湖州模拟)下图为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2010年民用机场旅客吞吐量比较。完成(1)、(2)题。‎ 11‎ ‎(1)旅客吞吐量反映出 (  )‎ A.“珠三角”地区城市化水平高 B.“长三角”经济发展水平低 C.京津冀区域发展最不平衡 D.上海交通辐射能力最强 ‎(2)京津冀地区加快经济一体化的合理措施是  (  )‎ A.河北完善路网,提升产业承接能力 B.北京加强产业集聚,增强吸引力 C.天津外迁企业总部,缓解环境压力 D.河北以生态建设为重,美化环境 ‎【解析】(1)选C,(2)选A。第(1)题,读图,根据各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分析,京津冀区域旅客吞吐量差异最大,发展最不平衡;仅有吞吐量,不能表示“珠三角”地区城市化水平高;“长三角”经济发展水平高;北京的交通辐射能力最强。第(2)题,京津冀地区加快经济一体化的合理措施是河北完善路网,提升产业承接能力;北京加强政治文化职能,增强吸引力,产业分散出市区;天津增强工业职能,加强环境治理力度;河北以承接工业转移为重,加强生态建设,美化环境。‎ ‎  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举行。以互联网经济为特色的“杭州模式”成为全球经济创新增长可借鉴的路径。读杭州湾地区图,回答5、6题。‎ 11‎ ‎5.杭州发展互联网经济的先决条件是 (  )‎ A.水陆交通便利 B.产业基础好 C.信息网络发达 D.旅游资源丰富 ‎6.杭州与周边城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这大大降低了杭州制造业的竞争力。解决这一问题的应对措施有 (  )‎ A.压缩制造业规模 ‎ B.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 C.统筹区域产业规划 ‎ D.大力发展城际交通 ‎【解析】5选C,6选C。第5题,互联网经济主要依靠信息网络,故杭州发展互联网经济的先决条件是信息网络发达。第6题,杭州与周边城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因此相互竞争较强,导致生产成本提高,不利于区域整体发展,因此需要统筹区域产业规划,加强区域合作。‎ ‎7.(2017·曲靖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滇中城市经济圈,是指云南中部以昆明为核心,半径150~200千米,包括曲靖市、玉溪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四个州市组成的行政辖区,总面积94 558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4%,2008年该区域人口1 698.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7.4%。区内有铁路、高速公路和航空港相连。‎ 材料二 下图示意滇中经济圈在云南省的位置图。‎ 11‎ ‎(1)描述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地理位置。‎ ‎(2)分析滇中城市经济圈发展的有利条件。‎ ‎(3)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简述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解析】第(1)题,地理位置描述主要从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两个角度描述。读图可知,图中滇中城市经济圈位于云南省中东部地区(绝对位置);从邻省来看(相对位置),北与四川省相邻;东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第(2)题,城市经济圈的有利条件主要从交通、政策、资源等角度分析。材料中数据说明当地土地面积广阔,租金低,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从经纬度位置来看,纬度低,温度高,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区内有铁路、高速公路和航空港相连”说明交通便利;云南省通信管理局的公告说明信息网络完善;同时,结合所学知识,云南省矿产资源丰富,以及国家政策支持都有利于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发展。第(3)题,在滇中城市经济圈中一定要尽量避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好城市规划;产业结构一定不能单一化,要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一定要注意对环境的影响;在资源开发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注意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要协调整体与局部,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答案:(1)位于云南省中东部;北与四川省相邻;东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属北半球亚热带内陆地区。‎ ‎(2)国家优惠政策支持;地理位置优越;土地面积广阔,土地租金低;水热条件好;多山间盆地(坝子),地势较平坦;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及信息网络完善;经济基础较好。(任答五点即可)‎ ‎(3)城市规划问题;产业结构及布局问题;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问题;整体与局部问题;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问题。(任答四点即可)‎ ‎        (建议用时:25分钟)‎ ‎  (2017·宁德模拟)城市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下图示意城市集聚效应与工业化水平的关系,读图完成1、2题。‎ ‎1.伴随工业化水平提高,城市集聚效应 (  )‎ 11‎ A.逐渐增强 B.逐渐减弱 C.先增强后减弱 D.先减弱后增强 ‎2.城市集聚效应达到M点后,将可能出现 (  )‎ A.逆城市化现象 B.工业化水平下降 C.城市规模萎缩 D.农业人口增加 ‎【解析】1选C,2选A。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伴随工业化水平提高,城市集聚效应先增强后减弱。第2题,城市集聚效应达到M点后,工业化水平继续增加;城市集聚效应开始减弱,城市规模增加速度放缓;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但不是城市人口转为农业人口。‎ ‎【加固训练】‎ ‎(2015·安庆模拟)读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变化图,回答(1)、(2)题。‎ ‎(1)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1870~1948年,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 B.工业化速度快于城市化速度 C.属发展中国家 D.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2)③~⑤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 (  )‎ A.技术密集型产业 B.资源密集型产业 C.能源密集型产业 D.现代服务业 ‎【解析】(1)选A,(2)选D。第(1)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大,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快,城市发展不合理。该图反映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早,为发达国家。根据图中曲线可知,在1870~1948年该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增长。该国工业化水平先升、后降、再升。城市化发展速度快于工业化。第(2)题,③~⑤‎ 11‎ 阶段,该国工业化水平先降低后升高,但城市化水平一直提高,说明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第三产业,如现代服务业。‎ ‎  (2016·上海高考)重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条件,积极发展国际贸易。读下图完成3、4题。‎ ‎3.2009年到2012年,重庆商品出口中比重变化最大的产品产自于 (  )‎ ‎①资源密集型企业 ②技术密集型企业 ‎③资本密集型企业 ④劳动密集型企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重庆发展国际贸易的优势条件主要表现为 (  )‎ A.长江航运交通较便利 B.劳动力资源丰富,商品价格低 C.能源、矿产品产量大 D.农业较发达,农产品种类多样 ‎【解析】3选B,4选B。第3题,图示显示与2012年相比,2009年重庆出口商品中交通工具比重下降最大,交通工具制造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计算机及通讯技术上升比重最大,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第4题,重庆发展国际贸易出口商品以通讯技术及计算机为主,技术含量高,大多以空运为主,与长江航运无关;通讯技术及计算机产品,对原料需求量小;主要优势是重庆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商品价格低,可占据一定的国际市场。‎ ‎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近五年相关产业占地区生产比重及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回答5~7题。‎ 11‎ ‎5.据图可推知,该城市 (  )‎ A.轻工业所占比重上升 B.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发展空间较小 C.批发和零售业可优先培育为主导产业 D.主导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6.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该城市可采取的措施有 (  )‎ ‎①改善环境质量,引进新兴产业 ‎②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 ‎③利用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 ‎④培育新兴产业,取代传统产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依据城市化的推动因素,该地区城市化模式最接近(  )‎ A.珠三角模式 B.东北模式 C.温州模式 D.苏南模式 ‎【解析】5选A,6选C,7选B。第5题,①‎ 11‎ 皮鞋业是轻工业,从图中看轻工业近五年来增长率最高,说明轻工业比重上升;近五年来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增长率仅小于皮鞋业,发展空间大;批发和零售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小,不可能培育为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石油化工和石化产品制造业,但近5年增长率最低,优势不明显。第6题,该地区以石油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环境污染严重,应改善环境质量,引进新兴产业,而不是发展传统产业;该地区资源丰富,可利用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培育新兴产业,但新兴产业不一定要取代传统产业。第7题,从图中看该地区石油化工和石化产品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最大,超过60%,最接近东北模式;“珠三角”、温州、苏南地区矿产资源都不丰富。‎ ‎8.(能力挑战题)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6年北京市加力疏解非首都功能,进一步缓解“大城市病”,从而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伴随着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调整,一些非首都核心功能将被疏解,北京城市布局将迎来大变革,部分央企总部可能外迁。下图为京津冀地区图。‎ 材料二 2014年《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公布,河北省将打造京津保三角核心区,做大保定城市规模,以保定、廊坊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和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如图所示)。保定市定位:着力做优城市环境,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疏解。‎ ‎(1)简述央企外迁对北京发展的有利影响。‎ ‎(2)据图说明,与廊坊相比,保定功能定位的优势。‎ ‎(3)试分析廊坊市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区位条件。‎ ‎(4)城乡一体化是今后京津冀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试分析城乡一体化发展对河北地区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解析】第(1)题,央企外迁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从缓解交通、住房压力,减轻污染,调整产业结构等角度入手。第(2)题,结合保定城市的定位,即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疏解,故主要考虑环境、地理位置等优势。第(3)题,区位条件主要从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地价等方面分析。第(4)题,结合城市化的标志主要从城市人口增加、用地规模扩大,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 答案:‎ 11‎ ‎(1)缓解交通压力;减轻环境污染;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2)靠近西部山区,环境优美;地形平坦开阔,发展空间比较大;位于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市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 ‎(3)位于京津之间,地理位置优越,利于接受京津产业转移;交通便利;靠近京津,科技力量雄厚;市场广阔;与京津相比,地价低廉。‎ ‎(4)使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比重上升;改善基础设施,推进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就地转移;减少城乡差异,促进地区均衡发展。‎ ‎【加固训练】‎ ‎(2016·上海高考改编)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发展中相伴而行,城市化率、产业结构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 材料二 2012年崇明县GDP仅占上海全市GDP的1.2%。‎ ‎2012年崇明及全国三大产业比重/%‎ 产业比重 从业人员比重 崇明 全国 崇明 全国 11‎ 第一产业 ‎9.40‎ ‎10.08‎ ‎37.90‎ ‎33.60‎ 第二产业 ‎53.10‎ ‎45.27‎ ‎16.30‎ ‎30.30‎ 第三产业 ‎37.50‎ ‎44.65‎ ‎45.80‎ ‎36.10‎ ‎(1)概括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特点,并据表中数据归纳2012年崇明第二产业的特点。‎ ‎(2)分别说明2012年崇明第一、第二产业对其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3)上海市《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提出2020年崇明城市化率要达到70%。对此有专家建议,崇明应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并以此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强劲动力。评价这一建议的合理性。‎ ‎【解析】第(1)题,图中可以看出崇明城市化率远低于上海市,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产值和从业人员比重两个方面,对比其与全国的差异。第(2)题,从表中可以看出崇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较大,因此滞留的劳动力较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第二产业产值较高,但从业人员比重较低,第二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第(3)题,表中显示崇明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故能带动人员就业,也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 答案:(1)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低于全市和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低于全国平均值。‎ ‎(2)第一产业影响:崇明第一产业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 原因:以传统种植业为主,规模小,效率低,难以为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力。‎ 第二产业影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 原因:①以传统产业、乡镇企业为主;②布局零散,集聚程度较低,规模小。因此,第二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 ‎(3)通常,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崇明的第三产业不强,发展空间很大;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既可以促进崇明的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也可以有效地保持崇明优良的生态环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因此这个建议是积极的、合理的。‎ 1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