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章末综合检测新人教版

第8章 城市与城市化 章末综合检测(八)‎ ‎(时间:45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吉林调研)下图为吉林市某年9月26日17时左右的热力地图(利用手机定位获取人流量制作成的地图,数值越大,人口越密集)。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最高数值出现在甲区域可能的原因是(  )‎ A.商业区    B.路口 C.医院 D.火车站 ‎2.热力地图数据可应用于(  )‎ A.火车站选址 B.医院选址 C.住宅区规划 D.肯德基选址 解析:第1题,甲区域人流量远高于其他地方,结合时间可知,最可能是商业区。路口人流量在地图上只能呈现点状,而不是面状;医院人流量一般不会是全市最高的;吉林市火车站并非大型铁路枢纽,人流量不太可能为全市最高。第2题,热力地图反映的是人口的流动状况,商业网点最关注人流高峰区域,以便更有效开展商业活动。肯德基可以利用热力地图数据进行选址。‎ 答案:1.A 2.D ‎(2018·贵阳适应性检测)下图示意我国中西部某地区的地租等值线分布,①②③三地分别为三个城市的商业中心且地租相等,相邻等地租线的差值相等。读图,回答3~4题。‎ ‎3.当N点地租等于M点地租时,H点地租可能(  )‎ A.小于E点地租 B.等于E点地租 6‎ C.大于F点地租 D.等于F点地租 ‎4.从地租变化的一般规律看,G地最可能是(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交通用地 D.农业用地 解析:第3题,①②③三地地租相等,则由中心向外变化幅度应相同,即M点与F点的地租相等。N点地租等于M点地租,则H点地租大于M点和F点,也大于E点,C项正确。第4题,由图可知,G地离商业中心远,地租低,且面积大,最可能是农业用地,D项正确。‎ 答案:3.C 4.D ‎(2018·郑州检测)读我国某城市的外部形态示意图,完成5~6题。‎ ‎5.该城市位于(  )‎ A.宁夏平原 B.河套平原 C.河西走廊 D.华北平原 ‎6.该城市的外部形态主要受制于(  )‎ A.铁路、河流 B.河流、地形 C.铁路、地形 D.耕地、林地 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市地处平原(海拔‎100 m以下),西北部背靠黄河(西南—东北走向),西部有南北向高铁,则可以判断位于华北平原,故选D。第6题,该城市的城区分布集中在黄河和丘陵之间的平原,故选B。‎ 答案:5.D 6.B 下图为江苏省某城市不同时期功能区分布图,该城市常住人口总规模2005年达60.5万人,2014年增至近百万人。读图回答7~9题。‎ ‎7.从2005年到2014年,该城市住宅区的变化表现为(  )‎ ‎①面积扩大、分布集中 ②在功能上出现分化 ③向西部和南部扩展 ④用地更加集约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 ‎8.该城市工业区布局变化的合理性体现在(  )‎ ‎①在空间上更分散,避免污染源过于集中 ‎②沿公路分布,降低运输成本 ‎③接近原料产地 ‎④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区污染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该城市水域面积的变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是(  )‎ ‎①调节气温和湿度 ②减轻土地盐碱化 ③提高蓄洪和防洪能力 ④减少水土流失面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第7题,比较两图可知,从2005年到2014年,该城市的住宅区面积明显扩大 ,且相对集中于公路西侧、商业区外围,整体向西部和南部扩展。第8题,读图可知,该城市的工业区主要沿公路分布,这样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此外,该城市位于东亚季风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将工业区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可减轻工业区的废气对城区的污染。第9题,比较两图可知,该城市的水域面积有所增加,这可以调节该城市的温度和湿度,同时可以增强其对河水的调节作用,提高蓄洪和防洪能力。‎ 答案:7.A 8.C 9.D ‎(2018·南京模拟)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C.地表径流量增加 D.降水量增加 6‎ ‎11.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延长径流集聚时间 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解析:第10题,地面硬化面积增多,阻碍了水分蒸发和下渗,地下径流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植被覆盖率降低,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降水量减少。第11题,由图可知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新的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中,出现了绿化带、渗水道路和城市集雨管网,路面硬化比例降低,土壤侵蚀增加;绿化带起到了滞流作用,延长了径流集聚时间,下渗量增大,有利于补充地下水。‎ 答案:10.C 11.B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8·济南模拟)读某城市建成区用地面积变化图(图甲)与该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比例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说出该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说明其20世纪6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趋势。(8分)‎ ‎(2)说出该城市的A、B、C三大城市功能区类型,指出形成这种功能分区的最主要因素。(8分)‎ ‎(3)分析该市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外迁的原因。(6分)‎ 解析:(1)分析图甲即可得出答案。(2)在经济因素作用下,城市由内向外一般会形成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3)分析老城区存在的问题及郊区的吸引力即可。‎ 答案:(1)该市土地利用以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公用设施用地为主。‎ 变化趋势:总体上,各类土地利用面积均呈上升趋势;21世纪初以来工业用地减少,住宅用地面积迅速增加。‎ 6‎ ‎(2)A为商业区(商业文化区);B为住宅区;C为工业区。‎ 经济因素(地租高低)。‎ ‎(3)老城区地价高,交通和环境问题比较突出;郊区地价低,环境好,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13.(2018·潍坊模拟)图Ⅰ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图Ⅱ为该城市计划建设的海绵城市示意图。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该城市拟在南部阴影地区新建重工业区,试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8分)‎ ‎(2)简述该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带来的效益。(10分)‎ ‎(3)西欧对海绵城市研究较早,但推广速度较慢。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解析:(1)结合图示信息,从自然资源、交通、水源和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2)从增加城市水资源数量、减少内涝、促进水循环、减缓热岛效应及减轻地表水污染等方面进行说明。(3)结合气候、河流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答案:(1)靠近煤、铁、有色金属矿产地,原料燃料丰富;邻近铁路线,交通便利;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区环境污染小;位于城区河流下游,不会污染城区水源;临河用水方便。‎ ‎(2)雨水收集利用,使雨水资源化;通过吸水、蓄水、渗水,减少地表径流,‎ 6‎ 有效减少城市内涝;促进水循环,增加降水量;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地面径流污染。‎ ‎(3)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各月分配比较均匀,不易形成洪水;河网密布,城市水体面积大,蓄水能力强;植被覆盖率高,调蓄洪水的能力强。‎ 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