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导训练12及答案
2019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导训练(12)及答案 一、选择题 (2019·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依据图3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的差异 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C.植被覆盖率不同 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2.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间歇性抬升 B.持续性抬升 C.间歇性沉降 D.持续性沉降 【答案】1.D 2.A 【解析】 4.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的两个古河床沉积物显示乙地为河流阶地中的堆积阶地,沉积物高度不同、形成时期不同,显示其形成不是连续性的,排除BD。结合图示,该地貌是由于地壳间歇性抬升,河床裸露接受沉积形成的。 (一)由于地球自转的不均匀,科学家决定在2019年里多增加一秒。这多出的一秒钟,就加在国际标准时间6月30日的午夜。据此回答1~2题。 1.对于东八时区的我们来说,这一秒出现在7月1日( ) A.0:0:1 B.8:59:60 C.24:59:59 D.7:59:60 2.2019年,钟表加了一秒钟,主要是因为( ) A.地球自转周期短了一秒钟 B.地球公转周期短了一秒钟 C.地球自转周期长了一秒钟 D.地球公转周期长了一秒钟 解析:1.D 2.C 第1题,由材料可知,科学家将这1秒钟加在国际标准时间的6月30日午夜,国际标准时间为伦敦时间,伦敦时间为零时区区时,午夜为7月1日0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比伦敦时间早8小时,当伦敦时间为0时,北京时间为7点59分60秒,故选D。 第2题,钟表时间是按照地球自转周期来制定的,由于地球自转周期长了一秒钟,所以增加1秒钟,原本自59秒进入0秒,而此时增加一个60秒,是由于地球自转周期长了一秒钟,故选C。 (二)(2019·巢湖联考)2019 年7月7日当地时间下午1时,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在德国汉堡(53°33′N,10°E)举行,会期2天。日前汉堡正实行夏时制,时间拨快1小时。据此完成1~3题。 1.峰会开始时,北京时间为( ) A.7月7日20时 B.7月7日19时 C.7月6日21时 D.7月6日18时 2.峰会召开期间,正值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 ) A.夏至 B.小暑 C.大暑 D.立秋 3.与汉堡相比,会议期间北京( ) A.日落时间较晚 B.白昼时间较长 C.正午太阳高度大 D.自转线速度小 解析:1.B 2.B 3.C 第1题,德国汉堡位于东一区,与北京(东八区)相差7个小时,但是德国汉堡夏季采用夏时制,时间拨快1小时,即采用夏时制时汉堡与北京相差6小时,汉堡13时举行开幕式,北京时间应为19时,B正确。第2题,6月22日为夏至,7月7日与6月22日相差半个月,是夏至后的第一个节气,小暑,B正确。第3题,北京比汉堡偏东,日出和日落时间早;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汉堡纬度高,昼更长;北京距直射点近,正午太阳高度大,C正确;北京位于(40°N,116°E),比汉堡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 (三)(2019·成都一诊)下图为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某山地西坡各月降水量(单位:mm)随高度变化图。据此完成1~3题。 1.3月该山地随海拔升高降水量( ) A.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 B.先增大后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D.先减小后增大 2.影响该山地9~12月最大降水量出现高度和降水量变化的大气环流因素是( ) A.受西风带影响逐渐增强 B.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逐渐减弱 C.受东北信风带影响逐渐减弱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逐渐增强 3.该地山麓地带的自然带可能是( ) A.热带草原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解析: 1.C 2.A 3.D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3月该山地的降水量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特点。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山地9~12月降水量不断增加,且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 500 m左右的山腰地区,说明此段时间该山地降水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处盛行风的迎风坡。图中信息显示该山地夏季降水量很小,再结合材料“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某山地”可以判断,该山地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9~12月该山地西坡受西风带的影响逐渐增强,降水量不断增加,故A项正确;该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不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也不受信风带的影响,故B、C项错误;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故D项错误。第3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山地所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山麓发育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故D项正确;热带草原带是在热带草原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故A项错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是在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故B项错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不是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故C项错误。 (四)读世界不同地区人口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①②③④四地区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③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目前最可能是(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解析:1.D 2.D 第1题,从图中可直接读出。 第2题,③地区自1950年以后人口总量基本保持不变,表明人口增速缓慢,因此目前最可能为“三低”的现代型。 (五)(2019·湖北新联考模拟)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区域总人口]×100%。读1985~2019年广东、河南、云南、北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回答1~3题。 1.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省市是( ) A.广东、河南、云南、北京 B.北京、广东、河南、云南 C.北京、广东、云南、河南 D.云南、河南、广东、北京 2.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资源状况 C.国家政策 D.交通条件 3.2019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B.环境污染严重 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限制人口迁入 解析:1.B 2.A 3.C 第1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地1985~2019年的人口一直为净迁入,丙地的人口主要为净迁出,丁地的人口净迁移率在0附近,说明甲、乙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丙、丁两地;且甲地在2019~2019年的人口净迁移率明显大于乙地,因此甲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又高于乙地,故甲表示北京市,乙表示广东省,则A、D错误。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人口净迁出省份,因此丙表示河南省,丁表示云南省。 第2题,甲表示北京市,丙表示河南省,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故经济发展水平是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A正确。 第3题,乙表示广东省。2019年以前,广东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2019年以后,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降低、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提高,导致2019年以后,广东省的人口净迁移率回落,故C正确。 (六)成都的活水公园是一座以水保护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秉承“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和“人水相依”的生态理念,将雨水进行有效收集,展示被污染水体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如图为成都的活水公园。据此完成1~2题。 1.可以发展成都治水模式的城市是( ) A.乌鲁木齐 B.兰州 C.西宁 D.广州 2.建立活水公园的生态效益是( ) A.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B.降低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加快水体流动,有效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C.营造亲水型宜居城市 D.推广高科技的环保技术 解析:1.D 2.B 第1题,成都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发展活水公园是为了合理利用城市内的降水资源。广州降水量大,也可以发展成都的治水模式。 第2题,建立活水公园可充分利用水循环和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降低水的污染浓度。 (七)下图为根据雪季降雪频数划分出的我国降雪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常年多雪带的分布规律是( ) A.范围由南向北逐渐扩大 B.范围由东南向西北增大 C.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减少 D.主要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区、高山高原地带 2.我国不同地区降雪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水汽 B.塔里木盆地——纬度 C.山东半岛——冬季风、地形 D.青藏高原东部——太平洋水汽 3.有数据表明,青藏地区的积雪日数呈减少趋势,这种变化的最直接影响是( ) A.使岩石风化速度减慢 B.使地表植被类型发生变化 C.使冻土期延长 D.短期内使河流径流量增大 解析:1.D 2.C 3.D 第1题,结合图例分布可知,常年多雪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新疆北部、青藏高原地区和其他一些高大山脉地区,因此图中常年多雪带主要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区、高山高原地带。 第2题,东北地区降雪的形成主要与其纬度较高有关;塔里木盆地的永久无雪带主要是受内陆封闭地形造成的水汽输送阻隔的影响而形成的;山东半岛北部的多雪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位于冬季盛行风的迎风岸;青藏高原东部多雪带的形成主要与海拔和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输送有关。 第3题,积雪日数减少,地表岩石裸露日数增加,会加快岩石的风化;地表植被类型受多种因素影响;积雪日数减少,说明气温升高,会使冻土期缩短;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等多条著名河流的发源地,气温上升,短期内会使冰雪融水增多,从而使河流径流量增大。 (八)阅读表格资料,完成1~2题。 工业化进程与城市化率的经验数据 发展阶段 人均生产总值/美元 非农增加值比重/% 非农就业比重/% 城市化率/% 工业化初期(工业化起步) 600 65 20 10 工业化中期(工业化起飞) 1 200 80 50 30 工业化后期(基本实现工业化) 3 000 90 70 60 后工业化阶段(全面实现工业化) 4 500 95 90 80 1.结合表格中数据分析,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是( ) ①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率两者是正比关系 ②工业化发展必然会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③到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对城市化贡献度增大 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在后工业化时期非常紧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目前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快速城市化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特点是( ) A.我国各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都处于协调发展阶段 B.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有助于促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C.东部地区大城市的工业区外迁会导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降低 D.中部地区矿产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将导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降低 解析:1.C 2.B 第1题,工业化会促进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所以必然会带动城市化率的上升。两者大致呈正相关,但并非成正比关系。到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已占据城市三大产业主导地位。 第2题,我国目前各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并不都是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使西部地区得到更多工业投资和发展机会,其工业化的发展同时也会带动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所以C、D两个选项都不会导致相应地区城市化水平降低。 二、非选择题 (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区周围地区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东西岸沙漠化面积扩大。湖区盛行西北风,最大风力达9~10级。位于布哈河口的鸟岛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 (1)分析鸟岛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的原因。 (2)简述青海湖东部沙漠的形成过程。 (3)为抑制湖区西部沙漠化的不断扩展,请提出治沙措施。 解析:第(1)题,从湖泊水位下降和泥沙沉积(风力、流水)两方面分析鸟岛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的原因。第(2)题,按照“沙源→输送→沉积”的线索和湖中泥沙出露来描述青海湖东部沙漠的形成过程。注意要按照地理事物的内在逻辑顺序表达。第(3)题,注意设问中“湖区西部沙漠化”的限定,结合区域特征从生物、工程措施和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治沙措施。 答案: (1)入湖水量减少,水位下降;布哈河携带大量泥沙在河口沉积;西北风携带沙尘在此沉降;湖西岸吹离岸风,湖水侵蚀作用较弱;最终北、西、南三面湖底外露与陆地连在一起形成半岛。 (2)湖区盛行西北风,将西岸和北岸沙粒向东南方向搬运,受东部日月山阻挡后沉积,在滨湖平原形成沙丘;水下风沙堆积在湖水水位下降后,裸露形成沙地。 (3)布哈河流域内封山育林育草,营造防沙固沙林;设置石(草)方格沙障固定流沙;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控制农牧业生产规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