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6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 2
2012届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 安徽铜陵二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德国制造”已成了世界市场上“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最近,德国机械及设备制造协会宣布,德国机械制造业出口继续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德国制造”长盛不衰呢?德国制造科技协会负责人莱布博士自豪地说,德国用化工、电器、光学等新工业产品赢得了市场,德国工业的基础就是“制造科技”。德国依赖其在传统技术和高新技术领域的雄厚实力,成为世界第二大技术出口国和欧洲创新企业密度最高的国家。 莱布博士认为,德国“制造科技”的不断发展,与政府的指导协调密不可分。为了使“制造科技”持续发展,德国确立了三大发展目标:“绿色制造”、“信息技术”和“极端制造”。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德国推出了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绿色制造计划”。德国目前已有60种类型、3500个产品被授予环境标志。其中水溶油漆自1981年被授予环境标志以来,出口量增加很多。2002年,一项总投资额达36亿欧元的“2006信息技术研究”计划也在德国推行。该项计划以纳米微电子技术、软件系统、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基础与服务的研发为支柱,旨在实现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此外,微型技术也成为德国提升制造业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极端制造是指在极端条件下,制造极端尺度或极高功能的器件和功能系统,集中表现在微细制造、超精密制造、巨系统制造等方面,如汽车安全气囊、医疗用的微管道试剂测试设备等。 “德国制造”根植于科研机构,科研“沃土”源源不断地为其输送养料。300多所高等院校、数以百计的研究机构,“制造科技”都是其研究的重点。在研发方面,德国已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专利数量居世界前列。同时,德国还制定了很多制造业的“德国标准”。据统计,“德国标准”每年为德国贡献约160亿欧元。 莱布博士指出,尽管国库资金紧张,但联邦教育和研究部今年增加了20%以上的预算,而去年教育研究经费达到93亿欧元。德国有一支将“制造科技转变成产品”的高水准技术工人队伍,而这离不开德国的技术教育。在德国人看来,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学历教育同等重要。 德国制造业正因为一直把科学技术创新当作提高制造水平的宝典才使自己一直立于不败之地,而且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下列与“德国制造”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德国制造的机械和设备质量高、信誉好,“德国制造”几乎成了一个品牌,而不仅仅是用来标明这些工业产品的产地。 B.“德国制造”之所以成为“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是因为有“制造科技”作基础。 C.德国机械制造业出口持续占据着世界第一的位置,从而为“德国制造”赢得了极高的信誉。 D.德国在传统技术和高新技术领域的雄厚实力,保证了“德国制造”的高质量。 2.下列对“德国制造”长盛不衰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德国是世界第二大技术出口国和欧洲创新企业密度最高的国家。 B.政府为制造业确立“绿色制造”、“信息技术”和“极端制造”三大发展目标,对制造业的发展进行指导和协调。 C.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科技研发的力度,保证技术水平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D.政府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3.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汽车安全气囊是德国制造业生产出的极端尺度的高技术含量器件。 B.德国政府在环境保护和资源问题上的清醒认识必将使德国制造业继续占据世界领先的位置。 C.高等院校是“德国制造”的科研“沃土”,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了大批高水平技术工人,可以说教育是德国制造业保持领先的根本原因。 D.德国制造业的成功启示我们,只有通过科学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制造水平,我国制造业才能赶上并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出口持续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与“赢得极高的信誉”两者应是互为因果的,不存在孰先孰后。 2、答案:A 解析:这是德国制造业繁荣的具体表现,而非原因。 3、答案:D 解析:A项,从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话无法推出这个结论;B项,推断过于武断了;C项,从本文看,认为是“根本原因”依据不足。 安徽皖南八校2011届高三摸底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画坛,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仿佛批评家是隔夜的麻辣汤,全部变了质。这实在是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我结识的批评家,几乎都是爱读书爱思考的高手,几乎都是有正义感的人物,也是自强不息的奋斗者。作为批评界的一员,反躬自问:画家蔑视批评家,肯定是有原因的。究其原因如下: 画是有形的诗,讲究直觉与意境。批评是无形的思,侧重理性与逻辑。诗与思是宿敌。柏拉图要把诗人逐出他的理想国,诗人对他也没有好感。儒家诗圣杜甫“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被儒家思想家朱熹颇为不屑地批评说:“道它作甚?”言下之意是很无聊很没有意思。 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语言表达的障碍,言不由衷是态度虚伪,词不达意是水平欠佳,言不尽意是效果有限。“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意思是话语不能贴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于是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卦象的延伸就是画,东汉刘熙解释说:“画,挂也。”古文挂、卦,音同义同而形似。这意味着古人认为画画比说话优越。 批评文章通常是即兴的随笔,与写意画相通。写意画家的作品,不经意的败笔很常见,如同颜真卿打叉画圈的行书或黄宾虹的乱笔,感觉很自然。批评家的文章却不能有败笔。批评家如果引经据典,会被讥之为卖弄;不引经据典,批评就成了知心话,说多了则假。这样的文本,又会被认为没有深度。如果形而上地议论,画家便指责批评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品。在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看来,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普通画家看批评家,也会像老板看老婆,越看越难看。 广义的批评既有指责,也有赞赏。凡是自大的画家无不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于是,偏重赞赏的批评,除了当事人之外,会受到画坛广泛的排斥,斥之为吹捧。反之,对于批评界的指责,画家又以外行为由加以抵制。 批评文章如果是艺术品的说明词,就降格为应用文。批评文章如果把作品视为直观的现实,就成了社会学、文化学的业余议论。批评家如果把作品作为解释的容器,可以装进不同的观念,画家会质疑:那我在那里? 晋唐以来的价值观,看重的是文章,其次是书法,最后是绘画。而今反过来了:画最值钱,书法其次,文章最贱。按照国营牌价,名人一篇文章的稿酬,相当于书法名家在宣纸上写一撇或名画家在画上滴一点。批评家与画家在社会回报上失衡,造成两者之间不平等的关系,画家怎能不看轻批评家? 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一个二三流画家的几件庸作,批评文章动辄几千字,比苏东坡评论二王、张旭、怀素、颜真卿、王维、李思训、吴道子等名家的文字加起来还长。不长就不学术的西式文本摧毁了一字千金、字字玑珠的传统,怎能让人器重? 大画家都是有思想的人物,如果涉足批评,肯定比很多批评家高明。又由于轻文重画是全社会的综合态度,致使进入批评界的一流人物实在是太少。就凭你那几个筋斗翻来翻去,他能看得上眼吗? 批评界的内斗削弱了自身。进入学术的前沿地带,批评界的老同事老朋友也很难形成共识,价值判断往往不一致甚至南辕北辙,容易发生冲突,让外界产生一盘散沙的印象。 来源:《中国书画》 彭德《画家为何轻视批评家》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画家轻视批主平家”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来源:高考资源网] A.画是有形的诗,批评是无形的思,诗与思是宿敌。 B.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话语往往不能贴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 C.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用。 D.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无法让人器重。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思想,卦象的延伸就是画,没有卦象就没有画,卦象其实就是画的起源,或者说卦象就是最早的画。 B.批评文章应是对艺术品的评价,但如果只是对艺术品的客观介绍,那就降低了批评文章的品味,成了应用文。 C.从价值观上看,当代的书画价值要远远高于文章的价值,这和晋唐以来中国长期形成的价值观截然相反。 D.大画家都是很有思想的,如果他们能写批评文章,一定会提高批评文章的品格,但是现在真正写批评文章的一流人物实在太少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其结果是批评文章越来越被画家轻视。 B.画家的作品可以有不经意的败笔,批评文章则不允许出现败笔。 C.画家总是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这无疑增加了批评的难度。 D.批评文章应学习一字千金、字字玑珠的传统,不应盲目效法西式方本。 参考答案: 1.C(此项与原文细节不符。原文“在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看来,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这只是某些画家的看法;“不会细微地体味作品”不属于“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的看法。) 2.A(“没有卦象就没有画,卦象其实就是画的起源,或者说,卦象就是最早的画”文中无据,属于主观臆断。) 3.D(A、因果倒置;B、扩大了范围,第四段原文是“写意画家”;C、扩大了范围,第五段原文是“凡是自大的画家”) 安徽合肥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艺精品与市场 张 晶[来源:Ks5u.com] 古往今来,每个艺术家都渴望自己的作品成为精品,具有不朽的魅力。“文章千古事”正是这种观念的表达。而在大众传媒时代和市场竞争中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认定精品呢?这是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艺术作品只有受到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才能成为精品,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然而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肯定是有问题的。市场有“一时”和“长久”之区别。我认为,精品是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要有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从而也具有了市场价值的潜质。 既然是文艺精品,就不能只是拥有当下的市场,而一定是也要拥有未来的市场。只有当下的市场而没有未来的市场,是不可能成为文艺精品的。到今天成为脍炙人口的文艺精品的,如《红楼梦》、《哈姆雷特》等,都拥有当时的市场,且拥有此后许多年代的市场。精品必定是具有能穿越时空并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 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具有穿越时空而又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呢?我看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文艺精品无论何种艺术门类或艺术体裁,通过一定的符号载体来表现人们的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观则是共同的。真善美作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追求是共同的。诗词、小说、戏曲、绘画、音乐、雕塑以至于电影电视中的精品,能够真正受到最广泛的喜爱的,无不具有真善美的普世价值。如屈原《离骚》、绘画《最后的晚餐》、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不胜枚举。 文艺精品,无论是叙事的还是抒情的,也无论是文学的还是其他门类的,都要显现出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对于作品情节的投入,首先是基于对人物性格的认同。叙事性文艺精品中主要人物都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深切同情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的,如《红与黑》中的于连就是如此。现在的电视剧更为突出。因为主要人物的性格丰富而与人们情感密切相关,才能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也才能使人们关注情节的发展;如果只有故事,没有丰富的、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人们很少甚至不会对它的情节发展有什么兴趣,这也是某些叙事类作品不能成为精品的重要原因。非叙事性的作品,没有人物和情节,但却是应该体现出作者的境界和人格魅力的,如王羲之《兰亭集序》、绘画《江山如此多娇》等。 文艺精品还应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的艺术门类有不同的艺术语言,即便是同一门类的艺术家,只要他是成熟的、有成就的艺术家,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艺术语言。同是诗人,郭小川和贺敬之的艺术语言不尽相同;同是画家,吴冠中和林风眠的艺术语言是不同的;同样是电视剧导演,李少红和高希希的艺术语言也颇有不同。人云亦云的模式化作品,不可能成为精品。具有艺术个性的作品,都有真正的艺术生命,也才能有市场,既有当下的市场,也有未来的市场。当代小说中,周梅森《国殇》、路遥《人生》等,可称为精品,都是以其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为其重要标志的。 在对当前文艺创作的分析中,注重文艺精品的市场化因素无可厚非。而依我的浅见,精品与人民的息息相关,也许和依凭于市场还不完全是一回事,或者说并不是志在市场才能出现精品,而是真正的精品拥有市场。 (选自《人民日报》2010年6月29日,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文艺精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艺精品是每个艺术家都渴望得到的,而且是需要艺术家们耗尽毕生精力去创作、去追求的艺术作品。[来源:高考资源网] B.文艺精品是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的小说、绘画等的艺术作品。 C.文艺精品是指那些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在当下市场有卖点过了若干年代后仍有市场卖点的艺术作品。 D.文艺精品是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具有能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并具有市场价值潜质的艺术作品。 2.下列各项,不属于“具有穿越时空而又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项是(3分) ( ) A.作品要具有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不管是叙事性作品还是非叙事性作品。 B.作品要蕴含着真善美的普世价值,因为真善美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共同的价值追求。 C.作品要有充分的娱悦价值和经济价值,既能让人读后感到轻松愉快,又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D.作品应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不同门类艺术语言不同,同一门类不同艺术家亦不同。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对待艺术作品的问题上,把精品与市场反应联系起来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B.到今天成为文艺精品的古代作品,都拥有当时的市场及其以后许多年代的市场。 C.具有真善美普世精神、密切联系人的情感、独特的艺术语言的作品,就是精品。 D.分析当前的文艺作品是不是精品,要依凭于市场化因素和人民性因素双重标准。 参考答案: 1.D。(A错在两点,一是没有揭示“文艺精品”的实质,二是“而且”后面的内容于文中无据。B错,该选肢由原文第2 段变化而来,从下文“然而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肯定是有问题的”来看,选肢的观点是“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因而是不正确的。C错,该项理解片面,只抓住了“穿越时空”,遗漏了“愈增其审美价值”这一本质内容。) 2.C(无中生有) 3.B。(A项,原文是“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肯定是有问题的” 。C项说法太绝对,原文说“至少有如下几点”,并不一定只有这几点,还可能有其他,因此具备了这三点并不一定就是精品。D项错在“要依凭于……双重标准”,“双重标准”的意思是对同一性质的不同事物用两种标准去衡量,如说甲见人就笑是和蔼可亲,而说乙见人就笑是假仁假义。这里的“双重标准”应改为“两条标准”或“两种因素”。) 北京密云二中2011届高三9月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6题。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讲“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其中的“无我之境”和“以我观物”是根据叔本华(德国哲学家)的说法提出的。叔本华认为,人在直观(直觉)中与万物无异,所以说“无我”,说“以物观物”,即指写直觉中的境界。直觉中的境界用触景生情来解释,是比较合适的。 从“无我之境”看,实际上就是触景生情。作者当时的心里比较平静,没有什么激情,王国维称这种心境为“物”,这时凭直觉去观察外物,他称为“以物观物” 。这时受到外界景物的刺激,激起感情,由于这种感情是由外物引起的,好像是从外物那里传过来的,所以“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实际上,触景生情的“情”还是作者本身所具有的,所以一接触到某种景物,又被唤起了。比方陶渊明《饮酒》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说“东篱”,说“悠然见南山”,显然有个“我”在,可见“无我之境”还是有“我”的。诗人在《归去来兮辞》里把自己的辞官归隐比做“鸟倦飞而知还”,所以看到“飞鸟相与还”引起了自己的感触,觉得气象很好,是触景生情。 元好问《颍亭留别》:“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诗人急于想归去,心情并不悠闲。可是他看到寒波淡淡,白鸟悠悠,很悠闲的样子,跟自己的心情并不相同。诗人于是把悠闲的物态写出来,用来同自己的心情对照,起到反衬的作用。当时诗人的心情并不悠闲,这种悠闲的感觉是外界的景物唤起来的,所以也是触景生情。这种情当然也是诗人所本有的,所以能够被外界景物所唤起。 “有我之境”指的是诗人当时的心情比较激动,把这种激动的心情加到景物上去,高兴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高兴,悲哀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悲哀,所谓“物皆著我之色彩”,构成缘情写景。像欧阳修《蝶恋花》:“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位女子因为她所想念的人在外游荡不归,无法留住,所以在“无计留春住”中感慨很深,非常悲苦。她把这种感情加到景物上去,把花人格化而去问它,又写花的飘零,来显示自己的感触。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作者遭到贬谪,把自己悲苦的心情移到景物上去。所以他看到的是孤馆锁闭,又是在春寒袭人的季节,更是冷寂凄切;听到的是杜鹃哀鸣,又是“斜阳暮”的时候,更显得悲苦。 (节选自《“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15.根据文章内容,指出下列说法中对王国维“无我之境”、“有我之境”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所谓“无我之境”是指“以我观物”,以致“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所谓“有我之境”指的是诗人由于心情的不同,诗的内容和感情色彩也不同。 B. 所谓“无我之境”是指人在对外界的直觉中与“万物无异”,因此说“无 我”;所谓“有我之境”即由于心情的不同,则在对景物的描绘中带上了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 C. 所谓“无我之境”是指外界景物刺激了作者原本平静的心而激起感情,这 种感情似由外物传来,达到“物我合一”。所谓“有我之境” 指的是诗人当时的心情比较激动,正好看到与自己心情相同的景物,于是合二为一,寓情于景。 D. 所谓“无我之境”还是有“情”的,这种“情”原本是作者自身所具有的, 只是由于外物的刺激被唤起来而已,所以,终归还是缘情写景。所谓“有我之境”即缘情写景,诗中景物所表现出的悲喜缘于诗人的悲喜。 16.结合本文作者的观点,指出下列诗句属“有我之境”的一项是 A.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B.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C. 片云天共起,永夜月同孤 D.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参考答案: 15.B 16.C 福建福州三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自由和科学 爱因斯坦 我知道,要对基本价值的判断进行争论,是一件有希望的事。比如,如果有人赞成把人类从地球上消灭掉作为一个目标,人们就不能从纯理性的立场来驳倒这种观点。但是如果有某些目标和价值是大家一致同意的,人们就能够合理地来议论达到这些目的的手段。现在,让我们来指出两个目标,凡是读到这篇东西的人大概都会完全同意的。 第一,为维持全部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所必需的资料应当由总劳动量中尽可能少的部分来生产。 第二,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固然是美满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但只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为了得到满足,人还必须有可能根据他们个人的特点和能力来发展他们理智上和艺术上的才能。 其中第一目标是要求增进一切有关自然规律和社会过程规律的知识,也就是要促进一切科学工作。因为科学工作是一个自然的整体,它的各个部分彼此相互支持着,虽然支持的方式还没有人能预料到。但是科学进步的先决条件是具有不受限制地交换一切结果和意见的可能性——在一切脑力劳动领域里的言论自由和教学自由。我所理解的自由是这样的一种社会条件:一个人会因为他发表了关于知识的一般和特使问题的意见和主张而遭受到危险或者严重的损害。这种交换的自由是发展和推广科学知识所不可缺少的,这件事有很大的实际意义。首先它必须由法律来保障。但单单靠法律还不能保证发表的自由,为了使每个人都能表白他的观点而没有不利的后果,在全体人民中必须有一种宽容的精神。这种外在的自由的理想是永远不能完全达到的,但如果要是科学思想、哲学和一般的创造性思想得到尽可能快的进步,那就必须始终不懈地争取这种自由。 如果要保证第二个目标,也就是要使一切人的精神发展成为可能,那么就必须有第二种外在的自由。人不应当为了获得生活必需品而工作到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从事个人活动的程度。而没有这第二种外在的自由,发表的自由对他就毫无用处。如果合理的分工问题得到解决,技术的进步就会提供这种自由的可能性。 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可以称为内心的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这种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但社会也能做很多事来促使它的实现,至少不该去干涉它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由鼓励独立思考来支持这种自由。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由此,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才有可能得到改进。 (选自《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赵中立、许良英编译) 1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3分) ( ) A.促进一切科学工作是达到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第一个目标的要求。 B.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理智和艺术的能力就能够得到发展。 C.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对于科学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法律的保障和全体人民的宽容精神对于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具有重要意义。 12.下列对第二种“外在的自由”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工作之余还是有可能从事个人活动,属于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来源:Ks5u.com] B.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是实现爱因斯坦所指的第二个目标的基本前提。 C.第二种“外在的自由”与第一种“外在的自由”相辅相成,都有助于科学的发展。 D.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是实现合理分工和技术进步的先决条件。 13.根据文意,可能影响“内心的自由”的主客观因素主要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1.B 12.D 13.①权威、社会偏见、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 ②社会(学校)的促进或干涉。 ③个人认识和自觉追求的程度。 福建双十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9分) 砚 铭 考 砚,是人们熟悉的磨墨工具,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黄帝时代是我国从原始氏族阶段向国家形成过渡的时期,当时,已经出现私有财产,人们把自己心爱的墨海——大砚,刻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拥有。砚铭,是刻在砚底、砚头、砚盖、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分的一种可长可短,亦诗亦文,不拘一格的自由文体。古人大多把格言、诗句、警句作为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力行。就是今人,也时闻有如此雅兴。因此,它也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它不仅能增加砚台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还是文物评定的标准和鉴定真伪的依据,故颇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砚铭也由最初简单表示所属关系的姓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记事咏物、说理寄情、言志叙怀的文学形式。《大戴礼记》所载的西周太公金匮砚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砚铭,是以文学形式写成的,其铭曰:“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得无白。”不过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体裁的砚铭,还是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作为文学形式的早期砚铭,大多数是就砚说砚,是文人用以品评和赞美砚的。到了宋代,人们喜欢用它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从此以后,言志寄情、赋诗颂词便成了砚铭创作的主流之一,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如文天祥写的砚铭:“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就属此类。 砚铭作为艺术品的出现,比作为文学作品要晚得多,它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宋末元初,我国篆刻艺术空前兴盛,砚铭在它的影响下,开始向艺术方向发展。在刻制技艺上,砚铭广泛地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大大地提高了砚铭的艺术欣赏品位。同时砚铭亦趋于完备,年款也较之前代更为普遍,并出现了在铭后加钤[注:盖(图章)]的新内容。从此,款记便成了砚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更增加了砚铭的装饰美。明清时期,赏砚之风日盛。当时金石书法名家辈出,他们中不少人自己动手书写和镌刻砚铭,如纪晓岚。为了把书法、雕刻和装饰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其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在书写和镌刻之前,都要对砚铭的全面布局、章法的疏密错落和刀法运用进行反复推敲,精心设计。砚面构图,因形而异,行、草、篆、楷,因砚而择,使其布局得体,和而不同。同时刀法的运用也力求做到笔画的顿挫、轻重、快慢、转折,要刻得生动自然,既有笔意又有刀味。不过,砚铭的书写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写作,囚受到砚面与雕刻过程的限制,制作者选用的铭文大多简短、扼要、精辟,因此砚铭虽短,却字字千金,均是砚铭者的真情流露,从而使砚铭的文学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真正成为既具观赏性,又具实用性的艺术品。 13.砚铭作为艺术品“兴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具体体现是什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2分) ( ) A.宋末元初,砚铭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提高了砚铭的艺术欣赏品位。 B.宋末元初,款记成了砚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更增加了砚铭的装饰美。 C.明清时期,砚面构图,布局得体,和而不同,刀法运用反复推敲,精心设计。 D.明清时期,砚铭简短、扼要、精辟,字字千金,能充分地表现砚铭者的真实情感。 14.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 ) A.古人大多把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力行,因此文物家一般把砚铭当作鉴定文物真伪的依据。 B.宋代,文人墨客用砚铭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C.砚铭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体裁,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内容上大多就砚说砚。 D.纪晓岚是清代金石书法名家中自己动手书写和镌刻砚铭的名家。 15.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现在,我国仍有文人学士把格言、诗句、警句作为砚铭的,且多有年款和图章。 B.散文能更好地抒情言志,从文天祥开始,宋代的砚铭大都用散文形式写成,一般不用诗词写砚铭。 C.砚铭大多能提高砚的价值,质佳的、传承可考的古砚则会有不同于一般艺术品和文物的潜在价值。 D.随着世界性收藏热的升温,带有优秀砚铭的砚,将成为当代喜欢收藏砚的人追求的对象。 参考答案: 13.D【分析】D项所说内容是砚铭的共性,不是明清独有。 14.A【分析】A项前后缺少因果关系。 15.B【分析】B项“宋代一般不用诗词写砚铭”的推论不成立,因为文天祥的砚铭虽用散文写成,其他砚铭用什么形式写成没有点出来。 广东常平中学2011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小题。 “和”之内涵与定位 李中华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随着该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的理念也逐渐趋于成熟。其成熟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和”与“同”两个范畴的对举;二是“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这两个重要命题的提出。 “和”与“同”两个概念的对举,是由西周末年郑国的史官史伯提出来的。据《国语•郑语》,郑桓公问史伯:“周其弊乎?”史伯回答说:“恐怕要必然走向衰败”。衰败的主要原因,是周的统治者“去和而取同”,即没有处理好“和”与“同”的关系,一味地追求“同”而抛弃“和”。在史伯看来,“和”与“同”是内涵不同的两个概念。“和”是“以它平它”,即不同的东西相加所形成的共同体;而“同”则是“以同裨同”,即相同的东西再加上相同的东西,无论加多少,最后还是绝对的单一体。因此,“和”体现的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多样性的统一,而“同”则是由相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单一性的简单同一。多样性的统一,能够使这个共同体“丰长而物归之” ,即丰富、发展并生成新东西。而单一性的简单同一,则只能是“同则不继”。《说文》:“继者,续也。”因此,“不继”则为“绝”,即不能产生任何新东西,从而使单一的同一体走向衰亡和灭绝。 史伯认为,这样的道理随处可见::如“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一种声音构不成动听的音乐,一种颜色构不成美丽的图画,一种味道构不成美味佳肴,一种事物则无从比较。 可见,“和”与“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对范畴,只有在两者对举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的内涵,这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和”是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据,也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也就是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这一命题的确切涵义。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晏婴,发挥了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的思想,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了“和同之辨”的内容。据《左昭•二十年》载:晏婴在回答齐景公“和与同异乎”的问题时,明确指出“和与同异”。他认为,“和”好比做羹汤或弹奏音乐,只有“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方能成为美味佳羹或动听的乐曲。如果一味地“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搏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晏婴以五味相济、五音相和的例子来说明“和同之异”“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即后来儒家所谓的“中庸”。意谓如果一道羹汤味道太淡,就增加调料,如果太浓,就加水冲淡。这样才能使汤的味道平正适中而增加食欲。如果用清水去调剂清水,谁还能去喝它呢?也如同琴瑟,如果老是弹一种音调,谁还能听它呢?由此晏婴得出一个结论:“同之不可也如是。” 春秋末期,处于社会急剧分化、急剧变动中的孔子,继史伯、晏婴等思想家的“和同之辨”,更明确地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后来所称的“和而不同”的哲学命题,把殷周以来蕴涵在六经之中丰富的“和”的思想资源,引进到儒家的思想体系之中,从而进一步启发了先秦诸子对“和”的深入讨论,遂使“和”或和谐理念成为中华文化的公共话语,并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 (《新华文摘》2009年第1期)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分) A.史伯提出“和”与“同”两个概念,标志着“和”的理念趋于成熟。 B.史伯认为周必然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是周的统治者“去和而取同”。 C.“和同之辨”体现了中国哲学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 D.晏婴说“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意思是“如果一道羹汤味道太淡,就增加调料,如果太浓,就加水冲淡”。 E.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的哲学命题反应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 13.下列行为,符合“和谐理念”的一项是(3分) A.与同学称兄道弟,经常投其所好,尽量不给他提意见,彼此相安无事,一团和气。 B.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90年代苏联解体,以美国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 C.伊朗落选的总统候选人穆萨维及其支持者,号召民众继续不顾政府禁令,参加原订于6月17日13时30分在德黑兰举行的“没有口号的沉默”新游行。 D.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聘请左派和激进派人士李大钊、陈独秀当教授,也请来身穿马褂、拖着一条长辫的复辟派人物辜鸿铭来教英国文学。 14.“和”与“同”两个概念的内涵有什么不同?(4分) 15.“和”的理念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4分) 参考答案: 12.A、E(5分) (A项,整合第一段“春秋战国……‘和’的理念也逐渐趋于成熟。其成熟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和’与‘同’两个范畴的对举;二是‘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这两个重要命题的提出”和第二段开头“‘和’与‘同’两个概念的对举,是由西周末年郑国的史官史伯提出来的”的信息可知是错误的。B项,由第二段中“据《国语•郑语》,郑桓公问史伯:‘周其弊乎?’史伯回答说:‘恐怕要必然走向衰败。’衰败的主要原因,是周的统治者‘去和而取同’”可知是正确的。C项,整合第四段“‘和’与‘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对范畴,只有在两者对举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的内涵,这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及最后一段的“和同之辨”可知是正确的。D项,由第6段对晏婴语意的解说可知是正确的。E项,由最后一段的相关信息可知,“和而不同”的哲学命题并不是孔子提出的,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也是后来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的,所以本项说法是错误的。) 13.D(3分) (和谐理念的核心是“和实生物”和“和而不同”两个命题。A项只有“和”而无“不同”,不符合和谐理念。B项两个阵营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C项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冲突,都不是和谐共处。只有D项蔡元培坚持“兼容并包”的办学方正请来不同思想的学者任教,使北大生机勃勃,符合“和谐理念”。) 14(4分) (1)“和”是不同的东西相加所形成的共同体,体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能够使这个共同体即丰富、发展并生成新东西;(2)“同”是相同的东西再加上相同的东西的单一体,是事物单一性的简单同一,不能产生任何新东西,从而使单一的同一体走向衰亡和灭绝。(每点2分) 15.(4分) (1)殷周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和”的思想资源;(2)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与“同”对举和“和实生物”命题。(3)春秋时晏婴扩展和深化了“和同之辨”体现“中庸”思想;春秋末期,孔子明确提出“和而不同”,将“和”的思想引进到儒家的思想体系中。(4)先秦诸子对“和”进行了深入讨论,使“和”成为中华文化的公共话语。 (每点1分) 广东潮州金山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摸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大陆翻译危局 “我真搞不懂,某某的作品那么差,怎么会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近两年来,在大大小小的文学论坛上常见的疑问。而在相关的回复中,总会有人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哪里是作家写得不好?是我们翻译的质量太差了!” 大陆每年出版的外国文学译著数量维持在千种以上。但是,“文学翻译大国”的光环,却遮不住译文粗劣、译者浮躁、批评缺位等问题。 香港著名翻译家黄邦杰先生指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内地翻译队伍的后继者似有不足之势。真是一语中的。曾经诞生傅雷、草婴、王道乾等优秀译者的中国,如今几乎没有几个叫得响的翻译家。 内地出版社的急功近利也是造成翻译质量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拿名著来说,许多国内的出版社喜欢炒作概念,追求短期效益。比如,在某个文豪诞生或逝世周年的时候,一窝蜂地出版此作家作品。这些重译本装帧精美,印刷质量上乘,但翻译质量与旧译本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 有些最新的翻译作品,甚至差到让人不忍卒读的地步——“硬译”过来的文字,不但谈不上优美和流畅,甚至连读懂都很困难。 与翻译质量的每况愈下相联系的是目前译者的尴尬境况。 20年以来,中国绝大多数职业的薪酬都翻了20倍,但翻译的薪酬只翻了1倍。1980年代初期,译书的稿费基本在千字30元人民币左右,而现在,平均翻译费也不过千字60元人民币。 著名的俄语翻译家草婴告诉记者,他的平均工作量是一天翻译1000字。“像我这样的译者,在这个时代是活不下去的。” 草婴说。对于现在的译者动辄两三个月翻译一本十几万字小说的速度,草婴并没有提出批评,反而说:“我能理解,靠翻译养家糊口很困难,只能依靠量了。” 问题在于,翻译还是一个对人的素质有极高要求的工种。一个外语系毕业的学生,甚至一个有海外生活经验的留学生,可以做大型会议的同传,却未必能胜任一部文学作品的翻译。翻译要求一个人既精通外语,又有良好的中文功底,还要对外国的人文历史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曾翻译《杜拉斯文集》等名著的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许均认为,翻译最重要的就是忠实于原著,而这种忠实在吃透原著精神内涵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除了扎实的双语功底和深厚的学养之外,翻译还要求译者有“灵气”。翻译是一种艺术、一种创作,而艺术创作总是需要灵性的。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是一个优秀翻译家的必备素质。 一方面是低廉的薪酬,另一方面是超高的要求,无怪乎如今优秀的译者寥若晨星。 那么,出版社为什么只给翻译者那么低的稿酬? 出版“新名著主义丛书”的万语文化公司总经理金浩先生说:现在出版一本译著,假定售价是20元人民币,印数是1万册,那么版权、翻译和印费的成本将占到总收入的40%。在这种情况下,一本译著的毛利相当有限,只有销量在七八千册以上才有可能赢利。他们公司出这套“新名著主义丛书”,总共亏了200多万元人民币。 这样,国内的出版社自然不会给译者更多的稿费,更不会像西方出版社那样,给予译者一定的版税。出版社将原因归咎于现在的人们不爱读书,尤其不爱阅读深刻的文学作品上。这话也许没错。但问题在于,如此一来只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读者的热情不高,出版社在策划图书时不敢冒险,开出的翻译稿酬无法吸引到高质量的译者,翻译出的作品质量低下,读者就越来越不爱读翻译作品了。 这样的循环进行到一个程度,造成的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情况。一些爱书人感叹于现在翻译质量的下降,而众多不知情的读者直接把矛头对准了那些作品的原作者。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现在国外已经没什么好作家了,海外的东西,不值一读,不必阅读。 这是真正的危险,是国内文化界必须正视的翻译危局。 1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6分) A、有人认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那么差,是因为我们的翻译质量太差了;而出版社则认为大家不爱阅读深刻的文学作品是翻译作品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 B、大陆每年出版的外国文学译著存在着译文粗劣、译者浮躁、批评缺位等问题。 C、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大陆的翻译队伍有不足之势,如今缺少叫得响的翻译家。 D、许多国内的内地出版社喜欢在某个特定的日子出版一些装帧精美,印刷质量上乘,但翻译质量低劣的译本。 E、一个优秀的翻译家不仅需要扎实的双语功底,而且需要有深厚的学养之气,灵性也是其必备的素质。 13、下列各项中,属于“优秀译者寥若晨星”的两个原因的是:(6分) A、20年以来,中国绝大多数职业的薪酬都翻了20倍,但翻译的薪酬只翻了1倍。 B、出版社急功近利,喜欢炒作概念,追求短期效益。 C、翻译对人的素质有极高要求。 D、现在的人们不爱读书,尤其不爱阅读深刻的文学作品。 14、文末说,“这是真正的危险,是国内文化界必须正视的翻译危局。”“这”具体指什么?这样的现状是怎样形成的? (5分) 参考答案: 12、C E (A错,还因为稿酬等原因。B错,以偏概全,不是每部译著都存在这样的问题。D喜欢的是炒作概念,而不是出版质量低劣的译本;原文是“这些重译本”翻译质量不可与旧译本相比,而选项是“译本”。) 13、A C(B是翻译质量下滑的原因之一,D是译者稿费低的原因。) 14、“这”具体指“一些爱书人感叹于现在翻译质量的下降,而众多不知情的读者直接把矛头对准了那些作品的原作者。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现在国外已经没什么好作家了,海外的东西,不值一读,不必阅读。”(2分) 形成原因:1、翻译作品销量有限,赢利稀薄,内地出版社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1分)2、翻译工作要求极高,而低廉的翻译稿酬无法吸引高质量的译者,造成译本质量低下(1分),3读者热情不高,出版社不敢冒险,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恶性循环,从而形成如此现状(1分)。 广东番禺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段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京剧的创新发展应尊重艺术表演规律 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规律,以及丰富辉煌的名家流派,都为京剧奠定了独树一帜的艺术特点,也形成了它与时尚艺术形式不同的品貌与魅力。面对当代观众与昔日观众在审美情趣上的变化.特别是纷繁多样的当代艺术的竞争,京剧面临着一个严峻课题。 京剧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必然是在坚守传统的前提下发展变化的活态艺术生命。事实上,京剧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变化、发展、创新的艺术创造史。一代代杰出艺术家成功的创造、超越了先辈的成就,推动了艺术的进步,葆有了艺术的活力。 京剧创新是具有独特规律的艺术创造过程。理想的京剧创新,应该是在尊重京剧艺术特点的前提下,赋予它时代性的审美发展。京剧艺术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背离本体而使人难寻其固有的形迹;京剧的突破应敢于尝试以前没有的新题材、新生活、新形式,但又不宜背离京剧所擅长的故事形态、表演特点而另起炉灶。在选择题材和采用艺术表现方法上,应首先充分尊重京剧艺术的本质,符合其表现特点,切合其创造方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创新的成功。 成功的京剧新作,应是在遵守京剧程式化、写意性表现规律的基础上,创造出体现当代美的作品。京剧在表现方式上的独特美学追求,是历代艺术家心血创造的结晶,是京剧艺术历经多个时代变迁而仍能魅力与价值犹存的关键。 遵循京剧特有的美学特点和艺术表现法则,应成为延续、发展京剧艺术的创造基础。实践证明,京剧艺术更善于表现故事性强的事件,更利于表达强烈明晰的情感,更适合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更长于用抒情和多彩的唱、念、做、舞、打的手段营造出其他艺术形式所没有的表演效果和欣赏魅力。这些年,京剧创新过程中的成功和教训都证明了这一点。 真正的京剧发展,应是在发扬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创造特征时,推出具有艺术创造力的新风格、新大师、新作品。京剧是以表演艺术为看点,以表演艺术家为创造中心的戏剧形式,它具有与电影、话剧那种以群体效果为追求的表演风格不同的,以主要人物和这个人物的剧中体现——主演和优秀演员为中心的突出个体的表演特质;同时它更具有主演功力与才力必然成为塑造人物、形成看点、吸引观众的核心的不可违抗的基本规律。正是这样的特点,使得京剧的创新发展,绝不能够离开表演艺术家的创造主体,它必须要以表演手段的精彩、表演风格的特点以及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独特表演魅力为创造的基础。实践证明,优秀的编导的创造性固然很重要,但终究不能代替表演艺术对题旨、故事、人物的承托,成就和实现编导智慧与追求的终极因素,仍是表演艺术和演员的创造成果! 京剧创新发展是一项历史赋予国人的光荣义务,也是国人对京剧文化延续光大理应做出的奉献。充分尊重京剧规律,科学严谨地继承创新,京剧艺术的积累才会丰富。 [节选自2009年9月3日《人民日报》]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京剧与时尚艺术形式不同的品貌与魅力是,京剧具有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规律,以及丰富辉煌的名家流派。 B.京剧要面对观众审美情趣的变化和纷繁多样的当代艺术的竞争,因此京剧必须另起炉灶,不断创新。 C.京剧艺术的魅力与价值犹存的关键,是因为京剧在表现形式上有独特的美学追求。 D.京剧是表演艺术和演员的创造成果,只有京剧艺术家的表演才能实现对题旨、故事、人物的承托。 E.因为充分尊重京剧规律,科学严谨地继承创新,所以京剧艺术的积累较为丰富。 13.下列对文中“表演艺术家”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表演艺术家的作用比优秀的编导更为重要。 B.京剧的创新发展,决不能离开表演艺术家的创造主体。 C.主演和优秀演员即是剧中表演艺术家。 D.京剧是以表演艺术家为创造中心的戏剧形式。 14.根据文意,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京剧的艺术特点。(4分) 15.整合文意,分点列出京剧创新发展应该尊重的艺术表演规律或特点。(4分) 参考答案: 12.B D(5分,只答对1项给2分。B、“另起炉灶”错误,否定了“坚守传统”;D、京剧的“成果”和“实现……承托”都应包括编导因素,该句否定编导的作用。说明:E项原句是条件关系,这两句也存在因果关系) 13.C(3分。C项不是所有的主演和优秀演员都是表演艺术家) 14.(1)京剧艺术善于表现故事性强的事件。 (2)京剧艺术善于表达强烈明晰的情感。 (3)京剧艺术更适合塑性格鲜明的人物。 (4)京剧艺术善于用抒情和唱、念、做、舞、打等手段营造重塑表演效果。(每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5.(1)京剧的创新发展,应该尊重京剧擅长故事形态和表演特点的艺术特点。(2)京剧的创新发展,应该遵守京剧程式化、写意性的表现规律。(3)京剧的创新,应该遵循京剧特有的美学特点和艺术表现法则。(4)京剧的创新发展,应该发扬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创造特征,推出具有大艺术创造力的新风格、新大师、新作品。(加点词语为重点内容,答对l点给1分。 共4分) 广东珠海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城市化的中国式歧义 秋风 城市化就是人口集中到城市居住,这似乎已成为常识。大量农民工因经济衰退失去在城镇的工作岗位,返回乡村,生活将陷入困境,于是,很多人提出,政府应当更为积极地推进城市化,“人口必须大规模集中在城市”。但是,这很可能是一个错误,一个已经造成巨大经济社会问题的错误。 城市化是什么?稍微观察一下当下中国就会发现,城市与乡村的最大区别是,城市存在较为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乡村则没有。人们之所以愿意生活在城市,就是看中了这些公共设施带给自己的收益。它意味着生活的便利、高效,也意味着文雅。这是城市对人们的吸引力所在。依据这一观察,人们当然可以说,要满足人们过上现代化生活的要求,就必须让人们集中到城市居住。 但是,如果考察一下其他国家,就会发现,其实,这些公共设施在乡村同样存在。即使稍微差一些,也不会差太多。这样的事实足以让人们反思关于城市化的理念。 确实,城市化意味着一系列现代公共品。它可以区分为有形的、无形的两大类。无形的公共品就是较为合理的治理制度安排,有形的公共品就是公用基础设施。它们共同支持了城市较为高效、便利的生产和生活网络。 从历史演化的角度看,在欧洲,这些公共品最早出现、发育并完备于城市。现代城市形成于中世纪,当时的城市是广袤的封建制网络中的孤岛。与当时的乡村地区相比,城市更为自由,较早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自治制度,当时有“城市的空气让人自由”一语。同时,城市因为聚集了商业、工业,并卷入更大范围的交易网络中,因而,财富的生产效率更高,因而也就更有能力建设便利的基础设施。这样,城市就率先“现代化”起来,城市也就成为现代文明的发育点,伦敦、巴黎、纽约等现代化的城市后来成为现代文明的标志。 然而,只要政府没有对知识、人力、资源的流动施加人为的法律与政治限制,则形成于城市的现代文明元素,必然逐渐扩展到乡村地区。如哈耶克所说,现代文明的特性就是具有“可扩展性”。这也正是欧美各国历史上所发生的故事。 确实,在这些国家,大量人口聚集到城市居住了,国民的城市化率相当高。但另一方面,乡村地区的人口并未继续生活在原来比较低劣的环境。相反,乡村地区也引入了城市的制度,建立了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 换言之,乡村也城市化了。乡村人口不必迁徙到城市,同样也能够享有现代的各种基础设施。这样一来,一个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生活,基本上不再是在幸福与痛苦、机会与困顿之间进行选择,不是全有或全无的选择——这其实根本不是选择。 相反,只有当城市与乡村的公共基础相近的时候,才有选择可言。城市与乡村自然地形成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它们各有优劣,当其基础设施相近的时候,人们方可各依性情进行权衡抉择。因而,人们看到,在乡村城市化的国家,既有人从乡村迁居城市,但也有人从城市迁居乡村。同一个人,一生也可以在城乡之间多次来回迁徙,因为人生不同阶段的追求不同。 城市化不等于人口大规模迁居城市。当然,在城市化发展之初,会有人口迁居城市的大趋势,但在中国,制度的不健全却使这种流动变成畸形的单向流动。户籍制度既限制人口从乡村流入城市,也限制人口从城市流向乡村。政府则基于现代化就等于城市化的理念,只在城市建设现代基础设施,基本遗忘了乡村。于是,在中国,现代化就只是城市的现代化。 长期实行这种城乡歧视政策的结果是,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城市永远是公共品供应充分的城市,乡村永远是公共品恶劣的乡村。 这样,乡村人口——尤其是其精英—— 被诱导长期地、大规模地迁入城市,哪怕他们在城市享受的公共品大打折扣。城市不断筛选、抽取乡村的精英,由此导致一个可怕后果:乡村丧失了自我发展的主体。 专家们说,进入城市就是乡村人口享受幸福的前提。就当下的现实而言,这说法完全正确。问题是,我们能够设想一个全部人口都迁入城市集中居住、从而根本就不再存在乡村的中国吗?乡村人口到城市谋求幸福的自由权利,城市和政府理当尊重。但与此同时,政府与整个社会恐怕也该反省,什么是城市化?乡村是否可以并且有权具备城市的那些公共品?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第11期,有改动)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的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两项是( )( )(5分) A.在当下中国,是否存在较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是城市与乡村的最大区别。 B.便利、高效、文雅的城市生活,使城市对人们具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 C. 就算城乡公共基础相近,城乡生活方式仍各有优劣,人们仍需权衡抉择。 D.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乡村的公共设施均稍差于城市,尽管差别不大。 E. 要满足现代人过上现代化生活的要求,就必须让人们集中到城市居住。 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现代文明具有可扩展性”的一项是( )(3分) A.乡村建立了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 B.乡村连通了城市的交易网络。 C.乡村精英大规模地迁入城市。 D.乡村地区引入了城市的制度。 14.“城市化的中国式歧义”, “歧义”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15.在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问题上,政府要怎样做才能解决好城市和乡村两方面的关系?请概括作者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12. D E (答对一项得2分,多选不得分。) 13.C 14.①城市化就是人口集中到城市居住;②大量农民工失业后返回农村,生活将陷入困境是由于政府推进城市化的措施不得力;③人口必须大规模集中在城市,要满足人们过上现代生活的要求,就必须让人们集中到城市居住;④现代化就只是城市的现代化。(4分,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15.①政府不要对知识、人力、资源的流动施加人为的法律与政治限制,不要让不健全的制度产生城市和乡村之间畸形的单向流动;②要使形成于城市的现代文明元素逐渐扩展到乡村地区,使城市文明对乡村具有“可扩展性”;③政府要在乡村地区也引入城市的制度,逐渐建立完备的公共基础设施;④政府要尊重乡村人口到城市谋求幸福的自由权利,也要防止乡村精英们大规模地迁入城市。(4分,答对一点得1分,大意符合即可。) 广西桂林十八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山寨文化:草根的新衣 王晓华 2008年,从山寨手机到山寨春晚,种种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的玩意开始理直气壮地登场亮相,并以顽强的草根品格赢得了人们的掌声。有些知识分子认为山寨文化表征着民间主体性的崛起。 “山寨”一词,据说起源于粤语,指“盗版”、“仿冒”、“克隆”之类的商业模仿行为。但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山寨”有两个意思:(1)在山林中设有防守的栅栏的地方;(2)有寨子的山区村庄。栅栏和寨子都是防护性存在,但它们都展示了对中心的反抗格局,昭示着底层的主权意识和主体性。由其本义可看出,山寨文化的山寨品格不仅在于复制中心、主流、精英的行为、话语、产品,更在于搭建自己的栅栏、寨子、领地、话语空间,形成自己的独立性、不羁品格、自治领域。 然而,当下的山寨文化并不具有足够的山寨品格,它们的主要特征是复制而非独创。如果山寨文化始终停留在复制阶段,那么,它就不可能拥有自己的领地、话语空间,难以培育底层的主权意识乃至主体性。而且,其解构功能也注定是非常有限的——从表面上看,山寨文化解构了中心、主流、精英的神话:山寨文化的复制说明小民也可以做同样的事,反证了中心、主流、精英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神圣、强大、高明。可是,这种弱化功能实际上是虚幻的:正如业余歌手翻唱明星歌曲只能增加明星的知名度,草根人士对中心、主流、精英的模仿客观上推动了后者的增殖、播撒、再生产。只要分析山寨春晚的运作过程,我们就可以清晰地领受到这种复制对主流的增殖、播撒、再生产机制:几个民间人士欲排演自己的春晚,貌似向央视叫板,实际却将央视春晚当作了原型、榜样、目标。他们的大本营位于首都绝非偶然,而是暗示了其真实定位和心态。几个居住在中心地带的人之所以要模仿央视春晚,是因为复制中心可以满足他们移情的需要。在这种一切向中心看的语境下,山寨文化不可能具有真正的山寨性——只有当山寨文化的创造者忘掉中心、蔑视中心、忽略中心而强调自己的地方性和个人性时,山寨文化才能真正山寨起来。这种去中心品格恰恰是当下山寨文化所不具备的,当下山寨文化建设者远未摆脱中心化的思维方式。这种以复制中心为基本特色的山寨文化缺乏真正的野性、原创性、主体性。与其说它表征着草根文化的崛起,毋宁说它暴露了其致命的贫乏。 从某种意义上说,山寨文化是草根阶层的新衣——衣服是有了,但不过是仿制品,草根们至多为它增加了若干装饰。它解构了有关民间-草根的神话——传说中的民间高手终于出山以后,其行为却让满怀期待者感到失望:他们依然未摆脱中心化的思维,其主要工作仍是模仿和复制,其创新性尚微乎其微。山寨文化的现状敞开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我们曾寄予厚望的民间文化很可能比主流文化更贫乏。民间对中心地带(权力主体)的模仿造就了无数个复制品。事实上,这种以关注和复制中心为生产机制的山寨文化与主流文化是同构的,二者并无本质区别。恰如《水浒》所昭示的,这种意义上的山寨文化时刻可能被主流“招安”,最终完全放弃其山寨性。处于民间的山寨文化以对中心的模仿表达了对中心的敬仰和归顺。它并非是反中心的,而是暂时未进入中心而已。因此,中国山寨文化的原罪在于它还没有足够的野性、个性、主体性,在于它尚只有借来的外衣,在于它还没有自己的灵魂和心脏。 山寨文化是草根显身的重要方式,它的不足也折射出中国缺乏真正的民间主体乃至我们所说的“社会”。因此,山寨文化的建设者更需要抛弃借来的新衣,让山寨文化真正山寨起来,以山寨文化的野性、个性、主体性推动草根力量的生长。 5.下列对现今的“山寨文化”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 A.现今的山寨文化并不像有的人认为的那样表征着民间主体性的崛起。 B.现今的山寨文化昭示着平民文化正在逐步解构精英文化,是对中心、主流、精英文化的一种强有力的挑战。 C.现今的山寨文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山寨文化,因为它并非是反中心的。 D.现今的山寨文化致命弱点是没有自身灵魂和心脏。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 A.山寨文化的野性在于不合常理,违背正统,反对精英,解构主流。 B.山寨文化的繁荣客观上成了精英文化增值、播撒和再生产的根本动力。 C.山寨文化要想具有完全的生命力,必须忘掉中心,丢掉对主流文化的敬仰。 D.《水浒》所昭示的梁山好汉被招安,预示着山寨文化必将被主流文化“招安”。 7.下列推断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 ( ) A.虽然山寨文化如今不具有足够的山寨品格,但却得到了人们的掌声,因此它能与主流文化抗衡。 B.现今的山寨文化虽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点品格,但只要山寨文化立足自身,找到自己的自治领域,就能成为主流文化。 C.山寨文化是草根现身的唯一方式,因此它折射出了中国缺乏真正的民间主体。 D.想要山寨文化富有生命力,山寨文化的缔造者必须抛弃借来的新衣,强调个性。 参考答案: 5.B 现今的山寨文化结构功能有限,客观上反而推动了中心、主流、精英文化的增值、播散和再生产。 6.C A“不合常理”的提法不准确;B“根本动力”的说法错误;D“必将被招安”过于绝对,原文是“可能”。 7.D A山寨文化还不能与主流文化抗衡。B山寨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它不会成为主流文化。C“唯一方式”说法错误,是“重要方式”。 广西桂林中学2011届高三8月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5—7题。 中国低碳经济 高考资源网w_w*w.k*s 5*u.c o*m ①按照气候组织的说法,中国已经领跑低碳经济。根据他们的报告,最能说明中国领跑低碳经济的行业当属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中国的风电装机在不到8年的时间里突破1千万千瓦,赶上印度,成为亚洲第一,预计到明年还将超越德国和西班牙,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榜眼”。 ②在此仅一周之前,中国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下称“电监会”)公开了一份中国的风电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这份报告在肯定中国风电发展成效的同时,毫不客气地指出了诸多问题。例如,中国的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与国外相比明显落后,仍局限于材料的选用和局部工艺改进,没有形成掌握风电整机总体设计方法的核心技术和人员队伍,变流器、轴承、变浆距等关键设备和技术主要依赖进口。此外,中国企业“组装”出的风机,产品质量和运行可靠性都存在问题,国产机组可利用率与国外同类机型的机组相比明显偏低。即使是气候组织,也指出中国企业与先进水平之间存在差距,中国风机制造的领头羊金风科技公司,研发费用“绝大部分用在了样机上,而样机成本的90%以上是零部件采购”。 ③被气候组织视为中国低碳经济另一亮点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同样不容乐观。的确,以无锡尚德为代表的一批光伏企业,已经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组件出口国。在2007年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时任美国能源部助理部长的Alexander Karsner曾举出无锡尚德的例子,试图说明中国的低碳技术已经很先进,并以此怀疑中国要求发达国家转让先进低碳技术的合理性。但无锡尚德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在光伏发电相关技术方面占据领跑地位。在光伏发电的上游,即多晶硅材料的生产中,中国企业也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关键技术和设备。更有甚者,一些多晶硅企业将四氯化硅等有毒的副产品直接倾倒,带来了严重污染。 高考资源网w_w*w.k*s 5*u.c o*m ④过去几年中,风电和光伏的超高速的增长,重复建设,容易埋下祸根。以风电为例,由于缺乏电网发展规划的支持,很多地方的风电无法外送。在中国西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300多万千瓦,但其风电的送出方式至今未落实。电监会的调研报告还描述了一个令人痛心的现实:由于风能资源评估偏差、风电场布局不合理、设备选型不当等因素,中国风电场普遍经营困难,甚至出现亏损。 ⑤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仍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那么,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开发清洁煤技术,理应成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中之重。但是,与建设新的风电场相比,开发清洁煤技术要困难得多。此外,如何降低建筑、交通等行业的能耗,控制其温室气体排放,同样影响着中国低碳经济的未来。w_w w. k#s5_u.c o*m ⑥实际上,气候组织的报告对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中国低碳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政策引导,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单纯依赖行政管理手段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将出现长期动力不足的情况。如果未来政策能更注重整体战略协调、更强调政策的可持续性和可执行性,鼓励技术研发和推广、推动市场化手段调节、促进商业模式和投融资方式创新,那么低碳市场将得到更快更稳的发展。” 5. 下列各项中,对“中国风电发展的问题”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w_w w. k#s5_u.c o*m A.中国的风电技术在核心技术、人员队伍和关键设备等方面,对进口依赖程度高。 B.中国企业“组装”出的风机可利用率与国外同类机型的机组相比明显偏低,说明国产机组产品质量和运行可靠性都问题大。 C.中国风机制造行业整体水平偏低,还停留在“组装”阶段。即使是金风科技公司这样的行业领先企业,也没有形成掌握风电整机总体设计方法的核心技术。 o*m D.由于风能资源评估偏差、风电场布局不合理、设备选型不当等因素,中国风电场普遍经营困难并且出现亏损。 6. 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 w_w w. k#s5_u.c o*m A.中国的风电装机在不到8年的时间里突破1千万千瓦,预计到明年还将超越德国和西班牙,这足以证明中国已经领跑低碳经济。 B.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组件出口国,意味着中国已经在光伏发电相关技术方面占据领跑地位。 C.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开发清洁煤技术,是当前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任重而道远。 D.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完全取决于政策的引导,必将会出现长期动力不足的问题。要想赢得更好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市场、技术和资金等资源的优化。 w_ o*m 7.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w_w w. k#s5_u.c o*m A.中国的风电和多晶硅“大跃进”,让国外的相关企业和设备提供商成为了大赢家。 B.光伏发电的上游企业在生产中可能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因此不能把光伏发电作为新的清洁能源加以大力推广。 C.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就连多晶硅材料的生产中,中国企业也仍然面临同样的问题。 D.中国的常规能源利用还存在着能效低、污染重等问题,靠单纯地发展新能源,并不能解决现阶段能源利用上的诸多问题。 参考答案: 5.C(解析:A“人员队伍”“对进口依赖程度高” ,说法有误;B颠倒因果之后,结果并不能说明“说明国产机组产品质量和运行可靠性都问题大”,而且“都”太绝对化;还有原文说“品质量和运行可靠性都存在问题”,并不等于“问题大”;D原文说“中国风电场普遍经营困难,甚至出现亏损”, 将其理解为“普遍经营困难并且出现亏损”,“甚至”不等于“都是”“并且”用错)w_w w. k#s5_u.c o*m 6.C(解析:A虽然气候组织认为中国已经领跑低碳经济,但从全文来看我国在人才、设备、技术等方面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并非处于领跑地位;B由原文第三段可知,中国在光伏发电相关技术方面也并没有占据领跑地位;D由原文第六段可知,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政策引导) 高考资源网w_w*w.k*s 5*u.c o*m 7.B(解析:有的光伏发电的上游企业直接倾倒有毒的副产品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理应加强环保要求,而不是因噎废食停止推广光伏发电,故推断有误) 河北魏县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2题。(满分9分,每小题3分)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和宋(南北朝时期的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正如沈德潜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说诗晬语》)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辉煌灿烂的,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10、下列对中国诗歌自身“调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调节功能”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种特性。 B.其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体现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五七言取代了四言。 C.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 D.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性情与声色的交互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1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随着《诗经》的时代结束,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 B.明代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 C.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D.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 1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不衰,在诗歌创作中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的状态,是重要原因之一。 B.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同时又重声色,体现了中国诗歌发展的趋势。 C.古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 D.从诗歌的发展来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有完美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就诗歌的灿烂辉煌。 参考答案: 10、C解析“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有误。[来源:高考资源网] 11、B解析 《文心雕龙》只指出转变后的状况。 12、C解析 不能因为二者的并存而否定语言形式追求对促进中国诗歌繁荣发展的意义。 河南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目。 文言之现代生命 21世纪,社会发展之迅猛令我们应接不暇。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学习文言是否有必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而且这一问题在今天越加凸显出来。很多人并不否认学习文言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但认为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他们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 其实,文言不是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者说它是改头换面,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其后;或者说它是体匿而性存。而且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语言的更新发展是无法脱离母体、阻断泉源的。“总而言之”“闻过则喜”“反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些文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 中国近三千年的典籍,都是用文言写成的。在这些典籍的滋养下,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得以形成,我们的面颊上深深刻印上了“中国”的印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文明一直延续没有断绝的就是中华文明,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言功不可没。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使地域辽阔、方言差异巨大、民族众多的中华大家庭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它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一个人拥有深厚的文言修养就可以使他的现代白话凝练、纯熟。毛泽东、鲁迅、周作人、胡适、朱自清等一批大家的白话文成就就是最好的说明。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信息时代,我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文言的学习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期,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二百篇经典文言烂熟于心,由易到难,由少而多,循序渐进,不仅能得到民族文化的滋养,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而且可以提升现代汉语的表达水平,获得文言阅读的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看似耗时多,效率低,实则事半功倍!而错过了诵读记忆的最佳时期,就将事倍功半,到那时文言的学习就真的会“时不我待”了! 1.下列对文言之“现代生命”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很多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学习文言,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使之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 B.文言并非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因为它是体匿而性存。 C.中国近三千年的文言典籍,滋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而且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D.学习文文言虽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但是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明的传承和延续,文言功不可没。 B.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 C.许多文言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在现代汉语中大量运用,可见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D.信息时代,人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民族文化的滋养。 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言戴上了现代社会的面具隐身其后,并不是说汉语言的更新发展已脱离了其母体。 B.中华大家庭虽然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差距巨大,但是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 C.文言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可以说,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D.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文言诗文,就可以达到循序渐进,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的目的。 参考答案: 1.C (A项只是表明学习文言文的态度,并非文言之现代生命。B项前后两句说的是同一个现象,没有因果关系。D项也是表明学习文言文的态度,且不符合本文的主张。) 2.B (B项少了“几乎”一词,过于绝对。) 3.D (D项“循序渐进”是方法,而不是目的。) 黑龙江哈三中2011届高三9月月考 灾难新闻的积极作用 西方媒体重视负面报道,其新闻主题多由“反常”和“冲突”构成,因而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享有重要地位。另外,西方记者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往往反映迅速、事实准确,不仅不隐瞒负面因素,而且还充分展示灾难细节,纵观普利策新闻奖历年获奖作品不难发现灾难新闻占有相当比重。 我国新闻媒体历来把正面报道作为新闻传播内容的主流。今天,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受新闻事业、新闻报道规律的支配以及政府支持、受众需要的推动,负面报道包括灾难新闻开始较多地出现在大众媒体的视野中。隐瞒数字和拖延时间的做法已经被多数记者抛弃。 不可否认,时至今日,国内新闻机构对灾难新闻的报道仍抱有很强的畏惧态度,至少有很深的戒备心理。其实,灾难新闻也有其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从中我们也可看出对灾难新闻应持的态度,应如何通过灾难新闻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等。 具体来说,灾难新闻有如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 首先,灾难新闻能减少谣言的传播机会。新闻反映现实,灾难新闻在报道内容与规模上与灾难现实发生的频率、影响是一致的。但是,媒介议程与真实世界是有差异的。作为客观报道的灾难新闻,也是与真实世界有差异的。但它不等于无根无据的谣言,相反,它与谣言是针锋相对的。 消除对灾难新闻的阻碍因素,能化解众多非常矛盾,而使灾难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向常规新闻转化。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对灾难事件的采访活动并非毫无限制,但主要的方面是合作和服务,争取新闻舆论上的主动权,减少谣言传播的机会,这种方式值得借鉴。如,瑞士航空公司1998年9月9日凌晨4时30分发生麦道——11大型客机坠毁死难229人的特大空难事故后,公司于清晨8时30分即主动举行记者招待会予以公布,而后连续两个星期,公司有关部门每天24小时都有人回答记者的问题,协助记者了解情况。公司妥善处理了公司历史上这起最大的空难事故,这种明智的做法也得到了新闻界的善意合作。后来的事实表明,瑞士航空公司仍保持了良好的声誉,并未因此事故而使公司发生信誉危机,这主要应得益于公司在灾难事件发生后,与媒体的主动合作。 其次,灾难新闻对媒体影响力的提升。灾难新闻具有很强的广告效应,是展示媒体实力、提高影响力的难得机遇。如在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中,香港凤凰卫视切断其他节目乃至广告,连续长时间进行现场直播和相关报道,使自己赢得了广泛声誉。内地一些地方电视台甚至直接转播凤凰卫视的画面。在“9•11”事件发生后,《纽约时报》迅速推出了题为“国家受到挑战”的特刊,通过新闻报道、评论、照片、漫画等形式,对纽约、华盛顿的恐怖袭击进行了全景式的连续报道,并就此事对全球安全局势的影响进行了综合性的阐述,反响强烈。在86届普利策新闻奖(美国传媒的最高荣誉奖)中,《纽约时报》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夺得了公众服务贡献奖、深度报道奖、国际报道奖、新闻评论奖、独家报道奖、突发新闻摄影奖和专题新闻摄影奖等7个奖项,这也是史无前例的。传媒如果在这些事件上保持沉默,就会被受众视为“无用”,将失去公信力和威信,丧失报道的权威性。 第三,灾难新闻成为衡量政府及传媒是否文明开放与诚信的试金石。从根本上说,文明社会、公民社会的政府要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它是公众利益的执行者。一个国家的媒体对灾难事件进行不全面、不充分甚至不真实的报道,很可能会造成该国在世界舆论上的被动。因此,要提升国家形象,改变传媒的形象,必须消除对灾难新闻的种种阻碍,实现开放。况且在现代条件下,要封锁消息已显得困难而被动。据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的抽样调查,上海市民第一次获知美国“9•11”事件的渠道依次为:电视57.3%、人际传播21.1%、广播13.3%、报纸6.3%、网络2.1%。传播的多元化、国际化显而易见。 天灾,不可抗拒。人祸,重在防范。灾难新闻能唤起人们去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因而要将它提到应有的地位,让它发挥更多的作用。我们的新闻是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理应在政治和民众之间建立沟通的渠道,真实客观地去报道真相,反思人们的行为,发挥社会守望者的功能。 (文章有删改,题目是编者加的) 1.下列关于我国媒体与西方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态度所做的比较,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新闻媒体历来把正面报道作为新闻传播内容的主流;西方媒体则重视负面报道,其新闻主题多由“反常”和“冲突”构成, B.今天,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灾难新闻开始较多地出现在我国大众媒体的视野中; 在西方媒体中,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享有重要地位,这已经由来已久。 C.今天,我国记者都已经抛弃对灾难新闻隐瞒数字和拖延时间的做法;西方记者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往往反映迅速、事实准确。 D.时至今日,国内新闻机构对灾难新闻的报道仍抱有很强的畏惧态度;而西方媒体报道灾难新闻不仅不隐瞒负面因素,而且还充分展示灾难细节。 2.下列关于“灾难新闻”的作用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首先,灾难新闻能减少谣言的传播机会,化解众多非常矛盾,从而使灾难新闻转化为常规新闻。 B.其次,灾难新闻能提升媒体的影响力。因为灾难新闻具有很强的广告效应,是展示媒体实力、提高其自身影响力的难得机遇。 C.第三,灾难新闻可以衡量政府及传媒是否文明开放与诚信。一个国家的媒体对灾难事件进行的全面、充分而真实的报道,定会使该国在世界舆论上占据主动。 D.其实,灾难新闻也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灾难新闻所持的不同态度,看到灾难新闻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 3.下列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瑞士航空公司在遇到了公司历史上最大的空难事故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声誉,主要是由于他们得到了新闻界积极主动而充满善意的合作。 B.在第86届普利策新闻奖评奖中,《纽约时报》因深度报道“9•11”恐怖袭击事件,而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这说明他们的实力高于同样报道此事的香港凤凰卫视。 C.要提升国家形象,必须消除对灾难新闻的种种阻碍,实现开放。因为一旦媒体在灾难事件上保持沉默,就会被公众视为“无用”,从而使国家在舆论上丧失主动权。 D.灾难新闻能唤起人们去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因而要给予它应有的地位。我们的新闻媒体理应真实客观地去报道真相,反思人们的行为,充当好社会守望者的角色。 参考答案: 1.C。 2.B。 3.D。 湖南道县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科学究竟能否被真正普及 钮卫星 ①科学的历史无疑就是人类智性进步的历史。那么科学普及的历史又呈现出什么样的景象呢?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约翰•伯纳姆在他的著作《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中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出人意料的科学普及史图景:起先科学是一种积极、进步的文化力量,但在逐渐兴起的美国消费文化中,科学慢慢地为新伪装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复活让出了一条通道,最终科学在大众层面上被迷信击败。 ②这样一部有点令人沮丧的美国科学普及史,对于中国现阶段的科学普及工作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当前中国的科学生长环境不容乐观。虽然“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这样的标语几乎张贴在了每一个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但是由于中国公众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科学素养相对缺乏,所以迷信有额外的生存维度。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迷信没有被真正破除干净过。至今走在居住区内和附近的马路上,还经常遇到泼洒在路面上的一团团药渣,这种乞求药“倒”病除的现象不能简单地被归类为一种无害的民俗——至少在污染环境这个层面上是有害的,它反映了老式迷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顽强生存力。 ③有一些古代迷信则以改头换面的方式继续留存着。譬如原本比较复杂的古代术数系统,现在退化为只通过某种方言对数字的发音来附会吉凶宜忌,如“4”谐音“死”是不吉利的, “8”谐音“发”是吉利的,等等。于是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数字就有了吉凶之分,人们选择号码时纷纷避凶趋吉。某省甚至把认为是不吉利的车牌号人为地删除,以便避免用得起小车的富人们花钱买不吉利。而把某些重要活动的举办时间定在“8月8日8时”之类,显然也是出于同样的心理。这些行为,无疑直接、有力地推动了迷信思想的流行,与科教兴国的国策和培养一种科学、理性的民族精神的努力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④在当今的报纸和电视节目中可以看到铺天盖地的这种对孤立科学事实的强调和对科学产品的推销。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航天技术的报道。媒体放弃了向公众普及有关飞船的飞行动力学和外太空高能物理环境的科学知识。航天活动基本上被看作一种政治活动而不是一种科学探索活动。媒体对飞船搭载物品的神秘性和尊贵性大肆渲染,似乎发射飞船的物质代价都被附加到了这些物品上。如果说是搭载植物种子,希望在高能环境中诱发基因突变,以改良品种,这还有一点点科学的味道——实际上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搭载种子以改良物种的效率和科学性往往被夸大;而一些搭载的纪念品、会徽、会旗等被赋予的价值和神圣性,则纯粹是巫术色彩的,是毫无理性基础和科学意义的。 ⑤在美国科学普及史上出现过一些既从事科学前沿领域研究、又热心科学普及的科学家,他们一般从文化和社会的层面用较宽的视野看待科学,他们出版科普书籍,为杂志撰写科普文章,把理性带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到了二十世纪这样的科学家从科普阵地上撤退了。反观中国的情形,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一群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现在有人呼吁,前沿科学工作者应该参与科学的普及,但应者寥寥,学术界远离科普的现状没有改观。 ⑥“科学太重要了,不能只交给科学家们去做。”这句话便是在强调公众应该更多更深入地参与到科学中去。同时科学也需要在更广泛的公众层面上被理解。因此,政府、科研机构组织者等应通过科学普及来让公众理解科学,做这件事尽管有很多困难,但还是值得和应该首先做的。 (选自《文汇报》,有改动) 13.下列有关“中国科学普及的现状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们将一团团药渣泼洒到路上,以乞求药“倒暠病除;人们选择电话号码、车牌号码 时以数字区分凶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知识和理性精神在大众层面上的普及。 B.从中国民众在日常行为中对迷信的延续,到目前中国的媒体对航天飞行的神秘性、尊 贵性和神圣性的倾心,作者认为目前社会已由传统的迷信步入新的迷信,科学启蒙任重道 远。 C.作者认为中国的航天活动应该是一种科学探索活动,而不是一种政治活动,而新闻媒 体在宣传上更应该注重对公众的科学启蒙。 D.前沿科学工作者参与科学普及的力度不够,响应者不多,是导致中国学术界远离科普 的现状没有改观的原因之一。 1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科学与迷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科学起先以积极、进步的文化力量冲破迷信的阻碍,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科学又为新伪装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复活让出了一条通道,最终 将被迷信击败。 B.本文将中国科普现状与美国科普现状进行了对比,从而鲜明地指出了中国科普现状的 问题本质,并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 C.对于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张贴“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标语,报纸和电视节目强调 孤立的科学事实等做法,作者认为这不足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破除迷信。 D.正是因为美国有既从事科学前沿领域研究、又热心科学普及的科学家致力于科学知识 和理性精神的普及,从而形成了目前的这种科学意识与理性精神深入美国公众心灵深处的 局面。 15.要实现“科学在中国真正普及的目标,中国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请联系全文简要作答。(6分) 答: 参考答案: 13.C(比照第④段“航天活动基本上被看做是一种政治活动而不是一种科学探索活动”。作者认为航天活动首先应该是一项科学探索活动,反对首先作为一项政治活动,并没有否定它是一种政治活动。 14.C(理由:A 项中“科学与迷信是对立关系”,最终将被迷信击败应为“最终将‘在大众层面上暞被迷信击败暠。B项并非指出问题的本质,而是问题的一个方面。D 项应加入时间限制“二十世纪前”至于“形成了目前的这种科学意识与理性精神深入美国大众心灵深处的局面”在原文中没有提及。 15.(1)新闻应该更为公正、客观地宣传科学知识和理性精神,尤其是应该加强对大众科学普及的力度。(2)科学家们不仅作为科学研究者,更需要成为科普的传授者,积极参与到科学普及之中,让科学在更为广泛的公众层面上被理解。(3)公众去除迷信思想,更为深入地参与到科学普及之中去。(4)政府部门必须在科学普及上不过分渲染政治色彩和追求形式,将科学启蒙落到实处,促使学术界、科研的管理者改变科普观念。(从文中提到的媒体、科学家、公众、政府四个角度回答,主要是前三个角度,指出其中的一个且理由充分可赋2分,答出其中的三个角度并分析合理即得6分。 湖南祁阳一中2011届高三暑期阶段性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尽管说,技术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由来已久,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技术却更多停留在工匠和下层民众的劳作技艺层次,未能成为精致的文化,并因此而为上流社会所不屑谈及。人们常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反映的就是社会主流思想对技术的忽视;《师说》中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虽不见得就是韩愈的想法,但是至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实际状貌。事实上,只是到了十九世纪,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技术比之前人们的想象要深刻得多。 一般而言,一种技术正在发挥其作用时,往往处在一个“自我隐蔽”的状态。就像我们所戴的眼镜,当它正常地发挥作用时,它往往是不被我们的眼睛所注意到的。我们的胃、大脑一刻不停地在工作,但是我们一般感觉不到它们的重要。只有胃疼了、病了,我们才会在它的存在而外,感觉到它们是比较重要的人体组织。所以,越是好的、合适的眼镜或越是健康的组织,我们可能越是注意不到它。庄子所言“得鱼忘筌”,收获了鱼,就忘掉了捕鱼的工具,大概也就是对当时一种比较普遍的世象的解说。因此,人们一般习惯认为,技术性的东西只是一些不自觉就会隐退的旁枝末节,当然也就难以发挥决定性作用。 另外,不管是在古代西方还是在古代东方,学术传统的重要特点就是不太去追究那些外在于我们的操作方式,而注重其内在的理路,注重道理的证明、推理和演绎。而证明、推理和演绎的过程,恰恰是不必诉诸外部经验即一般技术的。它们只是在自身内部进行,在思路、理路里面走。而那些与技术紧密相关的技术操作者往往置身社会底层,其对技术的推动作用的理解还缺少足够的影响力。因此,尽管技术也对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社会思想的主流仍然一直将思想作为人类最本质的特征。就像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笛卡尔也说,“我思故我在” 。帕斯卡更说,人就像一根芦苇,一滴水就可以把它压弯,所以人很渺小;然而他又说,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人因着自己的思想而获得尊严,成就伟大。 近代以来,一些传统开始慢慢改变。曾经作为人类思想的“外在者”的技术,也开始慢慢地进入到我们视野的中心。其实,技术恰恰是思想的一种显性延伸,技术凸显了思想的可贵与成熟。也正因为如此,技术的长足进步,也就仍然有赖于人类思想的深入和发展。 13.对文末“一些传统开始慢慢改变”中“传统”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技术更多的是停留在工匠和下层民众的劳作技艺层次,未能成为精致的文化。 B.技术性的东西只是一些不自觉就会隐退的旁枝末节,难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C.学术传统的重要特点是注重其内在的理路,注重道理的证明、推理以及演绎。 D.技术其实就是思想的一种显性延伸,技术的进步,凸显了思想的可贵与成熟。 14.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处于工匠和民众的劳作技艺层次的技术,一直未能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 B.在过去,眼镜、筌等技术性因素在生活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并不为人们所认识。 C.学术思想与技术实践的关系相对分离,是古代东方和西方学术传统中相似的特点。 D.近代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深刻意义,动摇了思想作为人类最本质特征的认识。 15.技术在过去长期被忽视,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根据原文内容分条概括。(6分) 答: 参考答案: 13.D(不是传统,是传统改变后的认识。) 14.C(A, “技术”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只是“未能成为精致的文化”,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B,人们当然知道其作用,只是当旁枝末节,没有发挥决定性作用。D,认识技术的意义,并不表示要动摇思想的价值和意义。) 15.①技术的自我隐蔽特征导致了很多人难以感觉到技术的重要性。②古代学术传统注重对理的证明、推理和演绎,影响了社会主流对于技术的正面肯定。③作为社会底层的技术操作者,其对技术的理解还缺少足够的影响力,难以促成人们对技术的广泛认同。(每个要点2分) 湖南桃江四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孔子的“仁”到宋明理学的“理”(或“心”),再到现代新儒学的“心”、“性”等。这种范畴的演变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思想资料上看,孔子的思想资料主要是《周礼》,而宋明理学除孔子著述、儒家经典外,还有道家、佛家的东西。现代新儒学除继承宋明理学的遗产外,还有西学的成份。这不同是思想资料多寡、丰贫的不同,更是社会时代的不同,因为这多寡、丰贫不是从头脑、观念中产生出来的,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变迁提供的。 孔子处于社会大变动时期,“礼崩乐坏”,周公那一套不再行于世。孔子虽四处奔走,讲学授徒,也没能奏效。持续到任用法家治国的秦始皇时代,儒学还处于低谷。孔子之被立为正统,是从汉代开始的。刘邦接受了陆贾马上取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建议,拉开序幕,到汉武时代推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文化策略奠定基础。但是,孔学并非像孔子儒家所创立的系统那样被原封接受,而是有一个从礼仪到其社会地位逐渐确立的过程。它适应建立新的中央集权和稳定社会的需要。刘邦刚当天子,君臣关系一如征战中的兄弟,一塌胡涂,是儒臣叔孙通制定的“朝仪”,才使尊卑贵贱的地位和交往通过法定的“仪”严格确立下来。刘邦之后,到文帝、景帝,礼仪虽有,但孔学不显,黄老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成为治国之道。到武帝刘彻时儒学才超越黄老诸家,成为“显学” 。之后,代之而起的是魏晋玄学的兴盛和佛学的崛起。被称为“三玄”的《周易》、《老子》、《庄子》,登上了时代的祭坛。“独尊儒学”的外在束缚不再存在,自由“空谈”的风气油然而起。如果说先秦的儒道互补以儒为主,那么在魏晋则是以道为主,严分亲疏,位主贵贱的礼仪受到双重挑战,它一方面表现在曹操的实践中,如求贤非求德,有才可重用;另一方面表现在名士们不拘小节,非圣无法的言谈中。 从汉的外在宇宙论到宋的内在心性学,有唐一代是一个关键环节。表面上看,儒、释、道同尊共奉,既始于唐也终于唐,但从深层看,却是封建社会三教合流——合到统治主流的一个开端——儒治世、佛治心、道治身。大批经由考试而进入各级政权的世俗地主阶级分子在新的局势支配下,不能再作注经的事业,也不能清谈哲理,而要为新政权的巩固和意识形态的转换作工作。在这种潮流影响之下,鲜有绝世独立的人,于是,塑造了一个儒、释、道互补共济的人格化身——白居易。旧唐书本传说:白居易“放心于自得之场,置器于心安之地。优游卒岁,不亦贤乎?”所谓:“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种桃花》)云云,不就是宋代祥意甚浓的苏东坡所津津乐道的吗?其实,从此已开了宋学的先声。 宋学之所以能以理学(程朱)心学(陆王)为正统,自有其社会的本身特征的原因。自北宋起,中国形成了权力空前高度集中的绝对君权,已没有别的力量能制约它。于是“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和“明天理灭人欲”就成了制约君权、训导百姓的不二法门。理学汲取了唐代盛行的佛教,融化在变 “外王”为 “内圣”的张力中。一切 “外王”都只是为了“内圣”,外王便成为次要的了。 新儒学产生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中国近代的被动、挨打的局面刺激造成的。新儒家尽管利用了西方的分析方法,对中国思想史粗疏笼统方面进行了改造,使之趋于明晰准确,但他们要求回到宋明理学、心学以“返本开新”,强调可从“内圣”(道德)“开”出“外王”,民主、科学却是南辕北辙。 13.对文中有关语句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来源:Ks5u.com] A.“一切‘外王’都只是为了‘内圣’,外王便成为次要的了。”这里指宋学强调“内圣”,一切“外王”只是为了“内圣”,而新儒学则强调由“内圣”开出“外王”,两者强调的重点完全不同。 B.“鲜有绝世独立的人”是说很少有只信奉一教教义的,大多数是像白居易一样儒释道互补共济,思想信仰三教兼容。 C.“这种范畴的演变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的“这种范畴”指的是孔子的仁学、宋明的理学和新儒学;“原因”有思想资料的不同和社会的变迁两个方面。 D.“‘独尊儒术’的外在束缚不再存在,自由‘空谈’的风气油然而起”意思是说“独尊儒术”的一切障碍不再存在,自由“空谈”的风气盛行,形成了儒道互补的局面。 14.下面的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孔学在战国和秦代并不被社会接受,就是刘邦之后的文景之治的时期也没有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B.唐代白居易是儒释道互补共济的人格化身,但个人生活态度仍以儒为主导。 C.孔子的儒学被社会接受“有一个从礼仪到其社会地位逐渐确定的过程”,这个过程从春秋到西汉时期才完成。 D.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来源于孔子的著述,而新儒学思想资料来源于宋学。 15.从第二段第三段看,儒、道、佛在先秦、魏晋、唐代的地位及其关系是怎样的?(不超过35个字)(6分) 参考答案: 13.D 14.A 15.先秦儒道互补,以儒为主,都处于低谷;魏晋儒道互补,以道为主;唐代儒道佛同尊共奉。 湖南湘西花垣边城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一15题。 手机成信息安全最大隐患 手机正以前所未有的扩张速度风行于世,进入社会每个家庭成员,而且政府组织、部门和军事机关也纷纷使用手机通话,其中的信息流量和质量大幅上升,手机间谍开始浮出水面。 以美国和英国为首的英语国家在冷战时期秘密建有一个名为“阶梯”的间谍网,它遍布全球的侦听站,可截获手机电话、电子邮件和传真。此外,美国政府还利用“阶梯”获取了有关日本汽车废气排放标准的信息、法国于1993年参加关贸总协定时的商业秘密以及1997年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重要信息。此后,只要有重大的商业事件发生,“阶梯”总是以网络、手机为主要手段获得重要的信息,使美国的企业在与世界上其他企业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去年3月,恐怖主义头子本•拉登的得力助手、“基地”组织的二号人物阿布•祖巴耶达赫也是因为使用手机暴露了自己藏身之地而落网。9月中旬,“基地”组织的另一重要人物,本•拉登的代理人拉姆齐,在对“半岛”电视台发表讲话72小时后,中央情报局通过他打出的卫星电话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将其逮捕。由此可见,使用手机通话易被窃听,那么不讲涉密内容或者不开机、待机也能泄密吗?当然可以,因为在待机状态,手机也要与通信网络保持不间断的信号交换,在这些过程中产生的电磁频谱,人们很容易利用侦察监视技术发现、识别、监视和跟踪目标,并且能对目标进行定位,从中获得有价值的情报。 手机在关机状态的泄密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使用者关闭手机,持有特殊仪器的专家,仍可遥控打开手机的话筒,继续窃听话筒任何通话内容。另一种是在手机制造过程中就在芯片中植入接收和发送功能。因此,这种手机虽然没有开机,但只要有电池,手机上的接收装置就能将其有效范围内的话音信息接收到,并可随时发送出去。通过地球同步卫星上的中继站或周边附近盟国的中继站,将信息传递到本国或盟国的地面处理系统。因此,惟一的保密办法就是在必要时将手机的电池取出,彻底断绝手机的电源,不然就将手机放在远离谈话场所的地方,避免遭到窃听。目前,我国市场上的移动电话芯片基本上都是进口产品。据有关专家介绍,一些手机具有隐蔽通话功能,可以在不响铃、也没有任何显示的情况下由待机状态转变为通话状态,从而将周围的声音发射出去。所以,一些发达国家的情报部门、军方和重要政府部门,都禁止在办公场所使用移动电话,即使是关闭的手机也不允许带入。 当前,国内外敌对势力和破坏分子千方百计地窃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情报,致使泄密事件时有发生,而且是触目惊心的,给党和国家及军队的信息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我们使用手机时,应严格遵守保密守则,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不该讲的事情坚决不能讲,自觉地保守秘密,杜绝一切泄密事故的发生。 13.下面对“手机泄密”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由于手机的大量使用,特别是一些重要部门也通过手机通话,其中信息流量大幅上升,手机间谍也“开始浮出水面”。 B.手机间谍通过网络、手机为主要手段获得政治、军事、商业等重要信息。 C.“阶梯”间谍网利用了网络、手机泄的密获得了重要的信息,使美国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D.手机泄密使得本•拉登的得力助手阿布•祖巴耶达赫暴露了自己的藏身之地。 1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手机通话所产生的大量信息,给手机间谍活动提供了土壤。 B.法国参加关贸总协定时的商业秘密及1997年召开的亚太经合会议的重要信息都是由于手机而泄露秘密的。 C.人们可以利用侦察监视技术发现手机的电磁频谱,并进行定位,以获取情报。 D.手机间谍得到信息后,就可以通过中继站将信息传递回去进行处理。 15.请简要回答手机关机、待机泄密的原因。(6分)[来源:高考资源网] 答: 参考答案: 13、B。【解析】不准确,因为“通过网络、手机为主要手段获得政治、军事、商业等重要信息”是“阶梯”间谍网所为。 14、B。【解析】根据原文,“法国参加关贸总协定时的商业秘密以及1997年召开的亚太经合会议的重要信息”是通过“阶梯”间谍网泄露出去的。 15、(1)在待机状态,手机与通讯网络保持信号交换产生的电磁频谱容易被发现。 (2)关机状态下也可以利用特殊仪器遥控打开手机话筒,窃听在话筒有效范围内的谈话。 (3)手机制造时在芯片中植入接收和发送功能,只要有电源,手机就可以接收和发送信息。 湖南雅礼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文艺领域愈演愈烈的“泛娱乐化”倾向,引起了高层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场“反三俗(低俗、庸俗、媚俗)”的大讨论正在展开。但愿这场讨论能使人们认清“泛娱乐化”的根源和危害,还文化界一个清新健康的环境。 “娱乐”是好是坏,难以一言以蔽之,因为它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涵义。在前现代语境中,“娱乐”是人们劳作之余,通过非生产性活动所带来的身心放松和调剂,以达到生理和精神的愉悦状态;在现代语境中,“娱乐”是人们从事生产性劳动之外的闲暇时间和活动。它不再是劳动的补充和调剂,而是人们生命本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的发展、丰富和完善的途径,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现代语境中,“娱乐”是一种人生观和生活态度,它是对于理性、正统、庄重感和仪式性的反叛、嘲讽、解构和消融,试图以反叛者的姿态,反对并解构一切正统的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前两种意义上的“娱乐”,对于当下生活具有积极的意义;而第三种“娱乐”大肆充斥我们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则绝非幸事。 近十多年来充斥文艺领域的“泛娱乐化”,不仅是市场力量的结果,也不仅是肤浅的时尚风潮,而是更具有深刻的社会和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根源方面,随着私人生活空间扩展和自由度增加,人们的恋爱婚姻、情感偏好、闲暇娱乐等成为私人生活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它们与个体的生活质量和人生幸福密切相关,因此吸引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同时,在“市场化”的“消费主义”浪潮之下,人们也更多关注个体的成就,追求个体的快乐;对于事关群体前途命运的严肃题材,则相应地表现出淡漠和疏离。这是“泛娱乐化”得以形成的“群众基础”,它一旦被市场化的、逐利取向的文艺创作“盯上”,以“三俗”为代表的“泛娱乐化”就很容易滋生蔓延。 在思想文化根源方面,则主要是受全球艺术发展趋势的影响,即西方发达国家发端的,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从严肃艺术向娱乐文化发展的倾向。在西方国家的后现代语境中,“泛娱乐化”具有独特的效应。但当它扩展到发展中国家,并大规模充斥于其文艺创作领域之后,就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在“娱乐至死” 的喧哗声中,一些需要严肃思考的重大命题难以开展,理性、人本的工业化城市化文明建构更为艰难,那些真正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人文关怀、具有高尚文化品格、反映主流价值、弘扬主旋律的优秀文艺作品,其生存和传播空间反而受到挤压,这是“泛娱乐化”真正的危险和吊诡之处。 文艺创作是精神活动的过程和产物,它折射出创作者和社会大众的心灵。沸腾而喧闹的娱乐看似繁华欢乐,但承载人们精神的心灵,甚至整个文化生态,都有可能在无度的娱乐中荒芜沙化。泰戈尔说:“当他微笑时,世界爱了他;当他大笑时,世界怕了他。”尼采也说,感到安全和愉悦的人,脸上会涌现出“精神的微笑”,那是对美好生活所藏匿的无数舒适感到惊讶的标志;相反,用尽气力、寻找一切机会放声大笑,恰恰是焦虑不安的表现。所以,呼唤思想和德性在文艺创作领域的回归,恢复一种有道德、有价值的社会生活,实在是“反三俗”的应有之义。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现象不属于“泛娱乐化”倾向的一项是 ( ) A.一位老报人说:有的厚厚一摞彩印报纸中,竟然没有文化副刊的版面;有的倒是挂着文化副刊的招牌,但里边都是一些扭捏作态的红粉佳丽或畸形变态的恋爱轶闻。 B.《唐山大地震》通过潜移默化的故事延伸,来讲述生命的可贵、人性的光辉。首日票房已超过3620万元,成为中国影史首日票房第一新高。 C.“两会”报道中出现了“追星意识”:赵本山的新衣服值多少钱;姜昆被索要签名的记者围住;黄宏到哪里,欢笑就到哪里…… D.江苏徐州市开展了“魅力教师”评选活动,入围者大多是青春靓丽的青年女教师,其中又以小学、幼儿园、舞蹈学校的年轻教师居多,占到了76%。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认识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艺创作只热衷于追求个体快乐,而淡漠和疏离严肃题材,就很容易堕入“泛娱乐化”。 B.“娱乐至死”盛行,思想和德性被挤压,隐匿着“泛娱乐化”真正的危险和吊诡。 C.后现代语境中的“娱乐”已给我们的公共和私人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D.在前现代语境中,“娱乐”是劳动和补充和调剂。 15.简要谈谈,为还文化界一个清新健康的环境,怎样遏制文艺领域愈演愈烈的“泛娱乐化”倾向? 答: 参考答案: 13.B.《唐山大地震》属于严肃题材类作品,关注的是深刻的人性。 14.C.原文是“第三种‘娱乐’大肆充斥我们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则绝非幸事”,C选项属无中生有。 15.①引导文艺创作努力消除只关注个体生活、个体成就和个体快乐的社会心理影响,多关注事关群体前途命运的严肃题材;②抵制西方“反娱乐化”思潮影响,严肃思考一些重大命题,多创作一些真正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人文关怀、具有高尚文化品格、反映主流价值、弘扬主旋律的优秀文艺作品,从而恢复一种有道德、有价值的社会生活。 湖南益阳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中国的梦想是什么——假如有中国梦的话。事实上中国是多梦的,但什么是“中国梦”,却是个困难而尴尬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愿意讨论一个使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梦想,这就是百年来的“现代化” 梦想。现代化梦想本身并不奇特,但落实在中国身上却成为一个沉重的梦。这个梦想本身就具有自相矛盾的性质,一方面,现代化梦想不是一个中国梦,而是一个西方概念,在文化和精神上说,现代化就是去中国化,现代化梦想就是对中国传统的否定,按照东方学的逻辑,中国的现代化梦想就是要把中国变成西方;另一方面,现代化梦想又是百年来几乎全部中国人的共同梦想,按照中国的“民心所向”原则,中国人人喜欢的就是中国的梦想,而且,中国所以选择现代化梦想又是因为只有一个现代化的中国才能够反抗和摆脱西方的霸权支配,就是说,只有把中国变成西方才能够抵抗西方而重新成为中国。 中国的现代化梦想甚至还有更复杂的性质,中国在构思“中国式的西方”时往往希望能够综合西方各种现代化模式的优点,而且还特别希望能够综合中西文化的优点,在这两种超级综合的原则指导下,中国的现代化梦想就总是重新创作了的“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在把中国变成西方的同时就是把“西方”改造得似是而非,貌合神离。以中国方式重新创作过的中国现代化梦想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不能理解“中国的现代化”在中国的实践中是一个灵活多变的概念,就不能理解中国。 中国现代化梦想的第一理由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经验,因此中国现代化梦想的第一要求就是要变成在物质上强大的中国,这一基本的要求一直到今天仍然是首要的要求。当然,“强大”不仅要求物质强大而且还要求精神强大,但在“精神强大”方面却有不同意见,许多中国人相信中国传统精神即使不是最好的也是足够好的,于是把现代化梦想局限于物质现代化;但有至少同样多的人认为需要精神的现代化,否则物质的现代化也不可能成功发展,至少不可能被正确地使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物质现代化在改变社会的时候并不仅仅是改变了物质水平,而是同时改变了精神风格,因为物质从来都不单纯是物质,而同时也是一种精神风格,一种迷恋物质生活的精神,于是,由物质直接扶植的现代化精神就比传统精神更有力量,这一点决定了中国传统精神的不利地位,以至于中国传统在谋生存的时候也要去迎合西方的观念。 13.下列对文中关于“中国的现代化梦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现代化梦想不是一个中国梦,而是一个西方概念。 B.中国的现代化梦想就是要把中国变成西方。 C.中国现代化梦想的意义在于反抗和摆脱西方的霸权支配。 D.现代化梦想是百年来全部中国人的共同梦想。 14.下列叙述,完全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 A.中国的现代化不利于中国传统精神的生存发展。 B.中国传统精神虽好但不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实现。 C.中国的现代化梦想就是要求物质现代化。 D.没有精神的现代化,就没有物质的现代化。 15.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中国现代化梦想的特点。(6分) 答: 参考答案: 13.D(文中第一段说“现代化梦想又是百年来几乎全部中国人的共同梦想”,D项的表述忽略了“几乎”一词,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14.A(BD两项不是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属于无中生有,C项表述绝对化,从第三段可以看出,作者在文中指出中国的现代化梦想不仅是物质现代化,而且还包括精神现代化。) 15.沉重、自相矛盾、复杂、灵活多变。 吉林实验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低碳消费方式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低碳消费方式是其重要环节。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消费方式回答了消费者怎样拥有和拥有怎样的消费手段与对象,以及怎样利用它们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问题。它是后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下,消费者消费理念与消费资料供给、利用的结合方式,也是当代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消费方式。这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低碳消费方式着力于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其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使人类社会这一系统工程的各单元能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均衡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使人类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更加科学化;使社会总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更加趋向于合理化。 低碳消费方式特别关注如何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权利。由于满足基本需要的人权特性和有限性,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情况下,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人们应该认识到:生活质量还包括环境的质量,若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最终会下降。在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消费者在消费品的选择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心态,根据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低碳消费的价值观,在决策过程中把低碳消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和影响因子,在实际购买活动中青睐低碳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低碳消费方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推行低碳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生产消费是指生产过程中工具、原料和燃料等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的消耗。非生产性消费的主要部分是个人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另一部分是非生产部门如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对物质资料的消耗。因此,推动“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1.下列对“低碳消费方式”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 B.低碳消费方式是当代消费者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地积极实现低价格、低污染和低排 放的消费方式。 C.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D.低碳消费方式是以“低碳”为导向,解决了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低碳消费方式关注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的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 本权利。 B.消费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所谓非生产消费就是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 C.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会受到心境与价值观的影 响。 D.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低碳消费是一 种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3.根据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低碳消费方式限制奢侈浪费,即使环境恶化,也能满足消费者个人的所有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 B.人们如果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低碳消费,就必然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环境日益恶 化的资源短缺问题。 C.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是团体还是个人,都在消费着各自所需的物质资料,因 此,从“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 D.推行低碳的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根本原因是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 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 参考答案: 1.C(A张冠李戴,原文是“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B原文是低能耗而不是低价格;D把未然说成了已然,原文是“着力于解决”,选项说成了“解决了”) 2.B(从原文最后一段可知,非生产消费还包括非生产部门对物质资料的消耗。) 3.C(A“所有”过于绝对,应是“基本需要”;B“必然可以解决”不当,原文无此意;D说法绝对) 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等思想家就提出了文艺大众化的主张,主要着眼于大众思想启蒙和改造国民性。后来毛泽东倡导文艺大众化,目的也在于唤起民众。改革开放初期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文艺运动,也是与新时期的再次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当进入市场经济和大众消费时代,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就变得更为多样化了,存在的问题也颇为突出和复杂。 在某些人看来,当今消费时代人们的生活目标不过是在物质生活上追求享乐,在精神生活上追求娱乐。于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被理解为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服务大众”也被具体化为“娱乐大众”。在这种价值导向之下,一个时期以来的文艺大众化,包括某些“大众化写作”、影视节目、网络写作和媒体文章等,也都普遍追求“娱乐化”,只要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赢得足够的销售量、收视率、点击率等等,似乎也就实现了它的最大价值。而一旦将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仅仅定位于“娱乐化”,惟“乐”是求,娱乐至上,就有可能导致种种价值偏向:轻则忽视文化娱乐的精神品位,遮蔽和消解文艺应有的多种功能;重则容易由“娱乐大众”滑向“取悦大众”、“迎合大众”,追逐低级趣味,从而陷入文艺低俗化的误区。实际上,当今有些人打着“文艺大众化”的旗号,背后所追逐的不过是他们自己的种种现实利益。为此,一些所谓“大众化写作”和影视媒体节目,一味迎合消费市场的低俗需求,不择手段地制造“娱乐”效果吸引大众,只要能诱导人们消费,不管是什么题材内容和人物故事,都可以按照“娱乐化”模式加以打造;不论是古代经典还是红色经典,都可以拿来“戏说”、搞笑乃至“恶搞”。在这样的“娱乐化”价值导向中,文艺大众化的基本精神被严重扭曲了。 毫无疑问,文艺大众化的确应当面向大众和服务大众,明确地说,“娱乐大众”本来没有什么不好,它也应当是“服务大众”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这里的问题在于:其一,“娱乐大众”是否可以无原则地取悦和迁就大众的娱乐消费需求?作为文艺生产是否可以只遵循“娱乐化”的市场规则而不管精神价值导向?这样的问题其实不言而喻。其二,“娱乐大众”是不是当今文艺大众化的惟一功能和价值取向?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除了娱乐之外,难道就没有精神世界进一步提升与丰富的需要吗?在我看来,当今时代的大众化文艺,除了“娱乐大众”,还有一个“引领大众”的问题,因为文化艺术的功能并不仅仅具有娱乐消费的功能,同时还具有精神引领的功能—— 究竟将大众的精神境界往健康向上还是低级趣味的方向导引,这并非一个可以忽略不顾的问题。 面向大众、服务大众,仍然是当今文艺大众化应当坚持的方向,但它的价值取向不能仅仅是娱乐大众,更不能容忍用抽空了审美精神的低俗化娱乐去取悦大众;往更积极的方面说,还应当倡导用健康向上的精神价值引领大众。 1.下列有关“文艺大众化”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反映着时代发展的特点。 B.最初文化大众化的提出是与思想启蒙密切相关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价值取向逐步多样化,存在的问题也显得突出与复杂。 C.进入市场经济和大众消费时代的文艺大众化与以往各时期的价值取向完全不同,担负的任务也不相同。 D.当代文艺大众化要服务大众,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就要与当今消费时代人们的生活目标与精神追求相适应。 2.下列说法不属于“扭曲文艺大众化基本精神”的表现的一项是 A.极力制造各种“娱乐”效果,吸引大众,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按照“娱乐化”模式打造各种题材内容与人物故事。 B.在“文艺大众化”的旗号下,以取悦大众,迎合大众为手段,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C.“娱乐大众”价值导向下的大众化写作、影视节目、网络写作和媒体文章等重视娱乐追求,以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 D.戏说、搞笑甚至恶搞古代经典与红色经典,追逐低级趣味,诱导消费。 3.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当今消费时代人们追求快乐,追求享乐。为满足人们的娱乐消费需求,出现娱乐大众化的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 B.当今正确的文艺大众化方向就是应该在注重娱乐价值取向、娱乐大众化的同时充分发挥文艺引领大众的作用。 C.文艺大众化不仅要满足大众娱乐消费需求,符合消费时代市场规则,还要关注精神的正确导向。 D.文艺大众化一旦出现价值偏向,轻则导致文艺应有的多种功能的消解,重则陷入文艺低俗化的误区。 参考答案: 1.C (当代的文艺大众化的价值取向只是呈现出多样,并不是与以前的完全不同,只是比以往要多些。) 2. C (在“娱乐大众化”的价值导向下,各种媒体形式重视对娱乐的追求是正常的,也是消费市场条件下所必须的,“重视”并不等于完全娱乐化。) 3. B (重点在“正确”两个字上,“引领大众”存在“将大众的精神境界往健康向上还是低级趣味的方向导引”两个方面,故末句应为“充分发挥用健康向上的精神价值引领大众的作用”。) 江苏启东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论述类文本(1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6—18题。 文学人类学:一门学科,还是一种方法(节选) 傅道彬 我们所说的文学人类学,究竟是一种批评方法,还是一个新的学科?如果它是一个新的学科,它到底是属于文学还是属于人类学?假如我们把文学人类学看成是文学和人类学派生出来的新学科的话。那么这样的划分尽可以不断地延伸下去,比如哲学人类学,历史人类学、民俗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等等,一门学科真到了无所不包的程度,那么它的存在价值也就值得怀疑了。其实大家说得很热闹的艺术人类学,结构人类学,进化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哲学人类学……说到底它们还都没跳出人类学的范畴,人类学提供给其他学科的只能是一种新的批评方法,而不是重新组合成一门新的学科。因此所谓文学人类学准确地说应是“人类学的文学”,也就是说对于文学而言,人类学是文学研究的新的批评方法,新的文化目光。 作为一种批评方法,人类学的精神实质是博大的世界目光,是科学的论证方法。人类学的目光要求跳出狭隘的地域限制,以一种俯仰天地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宏阔视野审视文学审视艺术,它对艺术的审视角度是人类的世界的,这就跳出了中国几千年来学术的偏狭。因为20世纪以前的中国文学研究始终未能摆脱经学的束缚,狭陋的视野使研究者不仅对世界知之甚少,即使是周边的少数民族也置若罔闻。而文学人类学带来的是世界的目光,这种深刻的世界目光具有重要意义。 从发源上看,人类学的发展是以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等现代学术的兴起为基础的,因此它代表了先进的现代科学证明手段。中国古代的文学研究往往是经验的和感悟式的:有限的证明手段也只能是从文献到文献,就经典论经典。考古学的发展,尤其是殷墟的发现拉开了中国人类学发展的序幕,由此确立了科学的证明方法,这就是王国维著名的“二重证据法”一一“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材料之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文学研究也因此跳出故纸堆而走向广阔的田野,走向鲜活的生活,文学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一向被视为文不雅训的神话传说及宗教民俗都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材料。 但必须指出,方法不是万能的,任何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人类学讲求贯通,但贯通的学术原则必须以博通的知识结构为基础,没有博通的知识而又强作解人,势必变成一堆杂乱材料的堆积,人类学联系的原则结果就变成了相似性的附会。 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另一个问题。是对文学审美性艺术性的忽略。文学是“有意味的形式”,说破意味是必要的,但决不舱因此忽视艺术形式的批评。多年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往形式里放置意味——经学的、社会学的,直至宗教学神话学的。人们之所以忽略艺术忽略形式,是因为真正的艺术批评真正的形式批评是艰难的,而愈是如此,我们愈是呼唤文学人类学的研究应提倡返归文学返归形式。 16.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顼是 ( )(3分) A.什么是文学人类学?作者认为文学人类学应该是文学和人类学派生出来的新学科,准确地说,应是“人类学的文学”。 B.“深刻的世界目光”指跳出地域限制,以一种俯仰天地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宏阔视野来审视文学和艺术。 C.“先进的现代科学证明手段”指中国的古代文学研究,由从文献与经典中获得材料转变为从考古学神话传说及宗教民俗等方面获得材料。 D.中国几千年来文学研究者的偏狭就是不懂得“文学是有意味的形式”,忽视艺术形式的批评。 17.文中说“对于文学而言,人类学是文学研究的新的批评方法,新的文化目光”,根据文意说说“新”在哪里? (6分) 18.作者认为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6分) 参考答案: 16.B(A“文学人类学应是文学和人类学派生出来的新学科”,原文只是一种假设,C“ 先进的现代科学证明手段”既要从文献和经典中得到材料,更要跳出故纸堆而走向广阔的田野,走向鲜活的生活。D.“偏狭”是只重视“文学是有意味的形式”,习惯于往形式里放置意味,而忽视艺术形式的批评。)(3分) 17.(1)研究目光新,研究目光发生了变化,由狭隘变为宏阔;(2)研究手段新,研究目光发生了变化,由经验和感悟式发展为“二重证据法”(每点3分)(6分) 18.①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没有博通的知识而又强作解人,势必变成杂乱材料的堆积,形成附会的结果。②忽略文学审美性艺术性,忽视艺术形式的批评。(每点3分)(6分) 江苏省南京2011届第一次学情调研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不言而喻,唐诗作为一部精神文化史的结果,以及借助强盛的国力和至多的人才而崛起的高峰,使得我们对它的研究,实际上是一种“高峰分析”。李白、杜甫作为高峰中的高峰,对他们的研究,因而也就成了“双高峰分析”,其间的极端重要性也就不能不辨。高峰时代是某种精神文化发育得最充分、丰富、完整和精深的时代,作为时代标志的高峰之高峰,则是该时代中最有才华内涵和形式创新能力的样本。双峰出现在盛唐,是中国文化史一大奇观。从漫长的时间维度着眼,往前,它意味着对以往一部诗史和文化史极其丰富深刻的接受;往后,它意味着对以后一部诗史和文化史的极其丰富深刻的被接受。 李杜诗学是以生命体验为核心的。杜甫有两句广为人知的诗,一句是自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句是称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前一句中的“神”字,并非所谓存在于彼岸世界的神,清人贺贻孙《诗笺》认为“神者,吾身之气也”,它是内在于人的心灵的特殊生命体验,标志着这种诗学带有浓郁的对生命世界的体验沟通的意味。前一句诗讲的是对诗史和文化史的广泛吸收,以及把这种吸收转化为诗的生命的情景。“破”字,既是“读破”,又是“破蔽”。破蔽还真,使诗人在充沛的元气中滋养出旺盛的主体创造欲望,对现实、人生有深刻透视,对历史、宇宙有透辟参悟,纵笔所之,自有“惊风雨”“泣鬼神”的力度。 这种充盈着生命、充溢着力度的诗学,体现了盛唐气象。雄奇是李太白的绝招。太白写黄河,黄河的大小缓急竟是那么随心所欲,可以是“咆哮万里出龙门”,可以是“黄河如丝天际来”,在心理时空中任意擒纵伸缩,显示出创造主体的非凡魄力和气象。清人宋征璧《抱真堂诗话》引舒章的话说:“‘大’字是(杜)工部的家畜。”杜甫比李白更加脚踏实地,但他也经常用天地、宇宙、乾坤、古今、万里、百年等词语,来包容自己的诗学魄力。“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这里的乾坤已经把外在的世界加以内化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显示了心理时空的无限舒展和巨大的内涵。这些都是一个时代精神探索元气充沛的体现。 对李杜诗学的探讨,既以这两位诗人及其作品为关注的焦点,但其讨论的过程和结果,往往超越了具体的诗人诗作,透视了一系列的精神文化现象和中国诗学的深层思维方式。双重高峰的研究,由于获得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的权威性的支持,它往往力图追求超越个别性而探讨普遍性。 (选自杨义《李杜诗学》,有删改) 15.为什么说李杜诗学“充盈着生命”、“充溢着力度”?(6分) 答: ▲ 16.作者运用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述李杜诗学“体现了盛唐气象”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答: ▲ 17.“双重高峰的研究”中“双重高峰”的含义是什么?从全文来看,作者认为“双重高峰的研究”的意义是什么?(6分) 答: ▲ 参考答案: 15.李杜诗学带有浓郁的对生命世界的体验沟通的意味,故“充盈着生命”;(2分) 对现实、人生有深刻透视,对历史、宇宙有透辟参悟,故“充溢着力度”。(4分,每点2分) 15.充盈生命:只答到“李杜诗学以生命体验为核心”给1分。 充溢力度:只答“在充沛的元气中滋养出旺盛的主体创造欲望”不得分。 16.(1)举例论证(1分):列举李白写黄河的诗句来表现李诗的“雄奇”(或:列举杜甫诗中常用的“天地”等词语,引用诗句写杜诗的“大”),体现盛唐气象;(1分) (2)引用论证(1分):引用清人宋征璧《抱真堂诗话》引舒章的话阐发杜诗体现的盛唐气象;(1分) (3)比较论证(1分):将李白与杜甫进行比较,论述他们的诗学体现了元气充沛的盛唐气象。(1分) 16.如果有学生把举例论证表述成“举例子”、把比较论证表述成“作比较”,不扣分。 答“对比论证”的不得分。 17.双重高峰:唐诗是一座高峰,李白、杜甫是唐诗中的高峰。(2分,每点1分) “双重高峰”的研究的意义:它提供了高峰时代中最有才华内涵和形式创新能力的样本;双峰出现在盛唐,是中国文化史一大奇观(或:往前,它意味着对以往一部诗史和文化史极其丰富深刻的接受;往后,它意味着对以后一部诗史和文化史的极其丰富深刻的被接受);它往往力图追求超越个别性而探讨普遍性(或:透视了一系列的精神文化现象和中国诗学的深层思维方式)。(4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4分) 17.“双重高峰“的含义:把李白、杜甫理解为是双重高峰的不得分。 江苏沭阳县修远中学2011届高三9月月考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请不要遗址公园化 冯骥才 说到遗址,便会想起那年埃及考察。埃及大地到处是公元前数千年的历史遗址,给人一种极强烈的文明的初始感、源头感。从开罗的金字塔到卢克索的国王谷——这些法老墓葬的遗址中,无处不是巨大的石雕碎块和灼热的荒沙。谁也说不清它们的历史,连这些坚硬的石雕究竟毁于何时,也无从得知;时间在这里仿佛失去长度。当历史走去时,没有留下任何寻找它的线索,只有问号。这些问号弥漫在残垣断壁碎石流沙之间。于是空茫、荒芜、寂寞和寥落,雾一样浓重地笼罩在遗址上;然而这才是远去的历史遗留在大地上特有的生命感——也是遗址独具的气质与魅力! 在罗马,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往往并不在城外或者更远的地方,而是在城中,与人们“生活”在一起;但从没人把这些草木丛生的大片大片残垣断壁视做垃圾,去动手清理。相反,把它们当成凝固的历史,有形的岁月,真正的城市文物,不敢去碰它,更甭说动它。罗马人懂得一根柱子倒了,是不能扶起来的,因为这是时间老人和历史巨人的行为。如果扶起来,修补好,历史时间随即消失。谁敢去改动历史?它残缺,却正好把另一半交给你去想象。 然而,在我们这里却被改变了。且不说,许多遗址正在被粗暴的施工所破坏;从河南的殷墟、西安华清池到京西的圆明园遗址,到处在动土动工,修筑围墙,植树种花,竖立雕塑,点缀小品,更有甚者则添油加醋地增添各种“景观”于其间,努力把历史遗址“打造”成一座座公园。 做这种事的人,完全不懂得遗址的价值就是它的“原生态”吗?不懂得文化和历史也有尊严、也是神圣不能侵犯的吗? 不可否认,我们一些将遗址公园化的人,可能对遗址的价值及必须恪守的保护原则不懂,但不懂得历史文化的人怎么能去管理文化遗产呢? 进而说,又决非仅仅是不懂;如果不懂,为什么要破费大笔钱财为遗址围墙造景、植树栽花呢?其目的无人不知,便是开发旅游,招引游客,图谋赚得更多银子。就这样,遗址正在一个个变成公园,变成赚钱的机器;历史被我们变成消费品了。 我们真的不怕没有了遗址的历史?不怕没有了令人敬畏与尊崇的精神性的文化而带来的浅薄与苍白——不怕那种腰缠万贯的浅薄和富得流油的苍白吗? (写于2010年6月,选自《文汇报》,有改动) 16.作者认为遗址应该具有哪些特点?(3分) 17.国内将遗址公园化的现象背后有哪些原因?(6分) 18.文章最后说:“我们真的不怕没有了遗址的历史?”请说说这句话有哪几点含意。(6分) 参考答案: 16.(1)空茫、荒芜、寂寞和寥落;(2)残缺;(3)让人产生对历史和文明的追思。(每点1分) 17.(1)不懂遗址的价值及必须恪守的保护原则;(2)一味追求经济利益;(3)缺少对历史文化的尊崇与敬畏。(每点2分) 18.(1)遗址公园化,是对遗址的破坏,让我们失去了真正的遗址;(2)没有了遗址,历史文化会变得浅薄和苍白;(3)用反问句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遗址公园化的担忧,呼吁保护遗址,保护历史。(每点2分) 江西莲塘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2010年,“东方主义”话语方式改变的契机 对近代中国影响及干扰最大的西方文化理论,是美国学者萨义德提出的“东方主义”。所谓“东方主义”是西方统驭东方的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由传教士开始,随着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扩大,到19世纪定形,建构成一种优劣对比的知识体系,通过教育、媒体以及留学生,向全球扩散,这种话语方式本质上就是强弱不对等所造成的。强者对弱者永远有说三道四的权力,反之则不然。它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弱者会被教育得产生“自认劣等意识”。 东方民族里,对“东方主义”的反省,伊斯兰知识分子较有成就,但也较为悲观。英国学者透纳曾经指出:“东方主义的终结,必经视野和典范的巨大重塑,但这种知识的重建只能产生在西方与东方政治关系出现主要改革的条件下,经济的改变需要权力的改变。”而显然今天的伊斯兰世界无法拥有这样的条件。退而求其次,透纳希望人们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保持“精神的冷静与慷慨”,抛弃东方主义赖以存在的人们自认劣等的前提,但这种话说得容易,要东方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保持慷慨不挑剔,那不是千难万难? 而中国人的“东方主义”经验,与伊斯兰世界相比,在归属程度上并不稍逊,在17世纪时中国犹为世界最富裕的国家,而后即每况愈下,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中国人均所得只有欧洲的0.75%,对人说三道四成了西方理所当然的特权,中国似乎有一种“中国性”这种较为劣等的元素存在,乃是中国落后、停滞的原因。 但这种情况近年来有了改变。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美国专家在谈到亚洲新秩序时开始有人提出中美“共管”,这就是现实权力改变所造成的自然结果。真正值得体味的,乃是弱者现实权力的改变,它必然会向话语权这个方向渗透。于是2009年《时代》杂志肯定起中国来,并认为中国的高瞻远瞩、重视教育和孝道等五点可堪借鉴。 话语的改变除了涉及权力外,也和话语双方的主观期待有关,因此外国的说法变了,是否希望中国慷慨地拿出外汇来帮忙?或是希望中国在减碳上让步?这些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只知道西方对中国的说法变了,这只是个开始。西方的“东方主义”说法流传长久且已建制化,要真正实现对异文化的尊重,非好几个世代不可。西方选择性地说中国好话,可以欣慰,但大可不必志得意满,西方和中国一样,要努力改变的多着呢!此外,西方对中国的话语方式逐渐改变,至少等于瓦解了中国的“自认劣等的意识”。往后中国人,特别是学术文化界脱离了“东方主义”的诅咒,已有可能更客观地对待自己。 8.下列关于“东方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西方文化理论中,美国学者萨义德提出的“东方主义”对近代中国影响及干扰最大。 B.“东方主义”是西方统驭东方的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本质上是强弱不对等造成的。 C.弱者“自认劣等意识”的存在,使得“东方主义”话语方式建构成了优劣对比的知识体系。 D.“东方主义”作为一种强者对于弱者的话语方式,它是由传教士开始,通过教育、媒体以及留学生等途径向全球扩散的。 参考答案: C:因果倒置。原文第一段中提到:“东方主义” 建构成一种优劣对比的知识体系,通过教育、媒体以及留学生,向全球扩散,它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弱者会被教育得产生“自认劣等意识”。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今天的伊斯兰世界依然无法改变自身在“东方主义”话语方式中的处境。 B.英国学者透纳认为,经济的改变要以权力的改变为前提,只有西方与东方政治关系出现主要改革,“东方主义”才能够终结。 C.中国人的“东方主义”经验,在归属程度上并不稍逊于伊斯兰世界,中国似乎有一种“中国性”较为劣等的元素存在,它造成中国的落后、停滞。 D.西方对中国的说法变了,和西方国家的主观期待也有关系,西方国家有何企图,我们不得而知。 参考答案: B:“经济的改变要以权力的改变为前提”错,原文“经济的改变需要权力的改变”,结合本段内容可知,是说东方在经济改变之后,寻求权力的改变,才会有东西方的关系的改变,“东方主义”才能终结。 10.下列对本文作者观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要东方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保持“精神的冷静与慷慨”,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不挑剔,这看似困难,实则容易。 B.西方对中国的话语方式的逐渐改变,使中国人不再有“自认劣等的意识”,并能够更客观地对待自己。 C.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了,西方开始选择性地说中国好话,比如《时代》杂志对中国的肯定,这说明弱者现实权力发生改变必然会向话语权方向渗透。 D.西方的“东方主义”说法流传长久且已建制化,要真正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还需要很长时间。 参考答案: C:A项“看似困难,实则容易”是对原文的错误理解。B项“使中国人不再有”“并能够”都过于绝对。D项“要真正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不正确,原文是“要真正实现对异文化的尊重”,可见文章强调的是“西方”对“东方”,不是“相互”的,“异文化”说成“不同民族”是偷换概念。 江西南昌二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潜规则的文化心理根源 “名实分离”的潜规则现象,在中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国的传统社会,长期以来就是一个“名实分离”的社会。而这与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息息相关。在这些深层文化心理气质中,包括:执著于人世与现世、重视历史经验与人际情感、轻视彼岸世界、反感抽象思辨的实用理性;追求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实现自身价值、根据情境定位人生目标与行为策略的价值取向与行动倾向;追求内向超越而不是外向超越,通过改变自身而适应世界的行为倾向;在经与权、常与变中的执两用中、不拘不泥的中庸思维;以及视社会和人际等级为合理、并作为具有差序性的人格观内化于心。这些文化心理又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得到塑造且维系,形成了一种百姓日用而不知或者熟视无睹但又在事实上主导人们行为的习惯。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过分膨胀的行政权力,尤其是王权对文化心理的构建力量。 具有普遍主义的规则很难行得通,因为对差等的默认与赞同已经成为一种心理需求,我们从根本就未想过要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而认为是规则适应人而不是人适应规则。在这样一种文化心理氛围中,很难产生现代法治所必需的“程序正义”的思想,对于杀人犯、贪污犯的态度“必欲杀之而后快”,而不必经过正当的程序审判,审判这种形式化的东西,并不触及我们认为的“正义的本质”。在义利之辩和公私之争中,义与公取得了道德上的绝对优先地位而不容置疑,义利之辩更成为君子小人乃至人禽的分野标志。在这种强大的文化力的制约下,社会生活中无可避免的利益之争只能转而以各种婉转扭曲的姿态迎合既定的文化价值品味。于是,阴奉阳违成为一种必须的存在策略,左右逢源成为人所追求的目标,拿捏分寸、练达人情更成为做人的必修课,需要活到老、学到老,终其一生,无所逃遁。 新中国成立以后,至少在观念上法律取代了行政权力和意识形态在社会整合和社会控制中的核心地位。但由于传统的巨大惯性,人们的具体行动往往依然遵照既有的模式,以一种完全被动的方式适应新的框架和规则。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是现代性的“入侵”,导致了“潜规则”的普遍“现身”和“显形”,“潜规则”不过是古已有之的陈规陋习在现代社会的“灵魂附体”、演变成“于今为烈”的表象。在这种表象之后,实质上意味着现代性规则对现代生活的全面渗透,以及传统文化心理在面对全新社会规则时的“内分泌失调”。 (《南开学报》2009年第4期节选) 6.对“程序正义”与“正义的本质”的性质差异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是“普遍主义的规则”与“社会道德认同”之间的差异。 B.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与对犯罪者“必欲杀之而后快” 不同文化心理。 C.是“人适应规则”与“规则适应人”的分别。 D.是“现代法治的程序审判”与“义利之辩成为人品的分野”的评判方式的不同。 7.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造成了过分膨胀的行政权力,尤其是王权力量,进而构建了“名实分离”的传统社会。 B.“潜规则”就是一种百姓日用而不知或者熟视无睹但又在事实上主导人们行为的、不具备正当性的惯习。 C.无可避免的利益之争只能以各种婉转扭曲的姿态迎合既定的文化价值品味,正是“程序正义”所起的作用。 D.“潜规则”的普遍“现身”和“显形”,意味现代性对传统文化心理造成巨大的冲击,“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潜规则”。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作为惯习的“潜规则”产生的文化心理可知,“潜规则”下的行为利益并不局限于经济利益。 B.当今社会,人们法律意识越来越强,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潜规则”的出现也随之愈演愈烈。 C.当人们实实在在地享受着法制社会进步的果实时,也不时窥视着社会规则的“灵活性”,以期能左右逢源。 D.现实生活中,坚守规则的人往往不受欢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被用来为“潜规则”下的权变作解释。 参考答案: 6 C 文中的“正义的本质”实质就是文化心理中的道德认同,“规则适应人”是“潜规则”的表象。 7 B(A 因果颠倒,是“过分膨胀的行政权力,尤其是王权力量” 造成了“超稳定结构”。 C 造成的原因是文化心理中的“正义的本质”。D 只是让早已存在的“潜规则”现身,并非“催生”。 8B “潜规则”不过是古已有之的陈规陋习在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身”和“显形”。是法律规范性的对照使其不正派特点显现出来。 江西南昌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功利性读书 祝勇 读书是爱书人自我满足的一种方法,实在没有太多值得夸耀的地方。它像呼吸.吃饭一样自然,所以,真正的读书人,并不张扬自己读得多。反过来,炫耀自己读破万卷的人,未必是真正的读书人。商务印书馆元老王云五先生仅仅将读书视为一种好玩的事情。这样的心态是健康的。读书就是一桩好玩的事情,一次轻松的自我放逐。无聊才读书,这话未必是错。因为正是读书,驱赶了清寂,使脆冷的心房获得了一层温润的苞衣。月长似岁,闲情难忍,如何是好?友人凸凹便在随笔中答曰:“就依自家所好,想办法‘消闲’:可与同道饮黄酒,或串门子道短长,或网开一面与人对弈,或入歌厅卡拉OK…… 但诸多妙法均有局限,须有物质,须有党朋,须有这方面的技艺和兴味。若首无物质,次无党朋,又无技艺兴味,居家枯坐,便只有向书乞援。不管是什么书,只要读下去了,凝滞的时光,便如涧底的暗流,兀自流走。”至于读书与人的精神境界究竟有着怎样的干系,这个不敢说。因为许多大字不识一筐的普通劳动者,内心亦温暖如秋阳下的田野;而有些肚肠冷于冰雪的大奸大佞,倒是饱读过诗书的。话虽如此,读书总还不失为一件好事,好书总是引人向善的罢——但愿如此。但是引人向善也罢,丰富智慧也罢,却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饭食使我们长大,而使我们长大的,却很难说是哪一天的饭食。 故而,读书的兴味,源于反复摩挲中生出的一股热情,是一份得到了开发的天性。读书的佳境,如同爱情一样,是投契,是相许,是沉浸,是融合,来不得半点强求与逼迫。或许正是出于爱书人共通的生命感受,我和林语堂先生一样,讲求性情,反对功利。12月8日——暂时尚无法搞清是哪一年12月8日——林先生在复旦大学演讲,题目是《论读书》,讲得痛快:“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或为做塾师,骗小孩……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亦有人拿父母的钱,上大学,跑百米,拿一块大银盾回家,在我是看不起的,因为这似乎亦非读书本旨。” 林先生所谈之功利性读书,于今未绝,相反,倒是更丰富了。学堂中的本本主义只是一种,其他各种心态,多系新形势下的新生事物,怕是连林先生都未曾料及。比如,为写作——当然,读书写作,本是一回事,读而后写,亦乃文人本分,只是,当下现炒现卖,做投机生意的,大有人在。常有炮制读书札记的高手,一本书尚未握暖,一篇宏文却早已挥就,急匆匆换稿费去了。这样对书,读与未读,区别不大;这样的文章,怕也值不了几个银两。其次,为装大瓣蒜,譬如某君,每每玄谈,皆胡言乱语,状若酒醉:“关于正在解构的后现代主义精神文本的反向叙述以及一种强势的文化互证……”让人觉着比爱斯基摩人的语言还难懂,不禁喟叹:真有学问!好歹总算是一种自我包装罢,没准会蒙上哪个傻瓜蛋,祝他成功。再次,为图省事。名著巨制,卷帙浩繁,通读起来,颇为费力,不如去读些随笔小品,或者一些轻松的短构,甚至一些文摘或者妙言集锦,轻而易举,便“知道”了许多东西。时日一久,经典长卷,便愈发懒得碰触。于是,约翰•克利斯朵夫便在布满蛛网的书架上熬白了头发,老黑格尔的坟头更是荒草成堆。最后,为赶时髦,人读我读,人云我云,怕是落伍,惟不考虑自我的失落。市面上流行的书是永远读不完的,跟踪追击,步步为营,力是费了,“好”未必讨得到,无非是把自己打扮得更入时一点,体会一下瞬间的浪漫罢了,待云烟散尽,眼前依旧空蒙。总之,跟着排行榜走,未必比泡图书馆高明。书有千种,人有千种,读书的感觉,亦有千种,只有读到符合自家心性.气质与欲望的书,才能倍感精神之至美;盲从于他人抑或媒体的牵引,常常会白费光阴。冷书热读,倒是别显几分生趣。一本书倘出版三五年后还有人读,此书便可刮目相看了。因而,在顾准潮退后研读顾准,在“王小波热”冷却后品味“王二”,未必不是一件美事。时间差若打得巧了,一定会有大收获。 让功利走开,纯然为了取悦心灵而读书,那才真叫享受。书不是挥鞭的强盗,不是高高在上的君主。瑟瑟的清风里,书是妩媚的情侣,温顺的马驹,是杯中的明月,更是幽畅的歌吟。书能让我们觉着活得很好,这就足够了。[ 16.请结合文章概括,作者对“功利性读书”有何看法?他认为读书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呢?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5分) 17.第3段中举例评述了“其他各种心态”,请用自己的语言分条概括一下有哪几种心态。(6分) 18.请结合原文,解释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义。(6分) ①凝滞的时光,便如涧底的暗流,兀自流走。 ②书不是挥鞭的强盗,不是高高在上的君主。 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好书总是引人向善的罢——但愿如此”的意思是好书提供了一扇向善的门,但进不进去却是人自己的事情。 B.“因为正是读书,驱赶了清寂,使脆冷的心房获得了一层温润的苞衣。”这是说读书使人不再寂寞,也使人不再害怕外界的诱惑。 C.打读书的时间差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书籍较之未经时间考验的书籍来说,其可读性和价值会相对较大一些。 D.在作者看来,读书是一种天性,是勉强不来的,因为读书是爱书人自我满足的一种方法。E.作者也是一个爱书人,因此才深知读书之乐。作者在劝慰真正爱书之读者的同时,也批评了功利性读书之人,也通过这两种读书的对比,阐述了读书的本旨。 参考答案: 16.①作者批评了功利性读书并揭露其种种心态。(2分) ②作者认为读书可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应该为性情爱好而轻松愉悦地读书,并认为读好书能引人向善,丰富智慧。(2分) ③从反面论证了应为取悦心灵而读书的主张。(1分)(意思对即可) 17.①为赶稿而作,换稿费而读书。②为装作有学问,骗人而读书。③为图省事读短构而不读经典长卷。④为赶时髦而读流行的书。(6分,答对3点给6分) 18.①运用比喻的手法说明读书可使人清除寂寞枯燥之感,而愉快地度过时光。(3分) ②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说明书籍不会给人压力,也不会使人产生距离感,书籍是能够与人心灵相通并且取悦心灵的伴侣。(3分)(言之成理即可) 19.(6分)B D B文中并无“也使人不再害怕外界的诱惑”之意。D项不成因果。 江西上高二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西方对中国三大偏见不攻自破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网站5月19日文章】题:西方对中国的偏见曲解未来(作者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基肖尔•马赫布巴尼) 我们正在进入世界历史的新时代。 西方对世界历史主导的终结,意味着我们需要丢掉西方文化视角来理解这个新时代。这将需要改变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西方人士的思维。而由于头脑中充斥着偏见,他们得出的往往是错误的看法。我将提出三个西方对中国存有偏见的例子来加以证明。 西方对中国想当然的第一个根本性破绽是认为中国最终会像其他所有成功的发达国家一样加入大西方计划,并且变得“与我们一样”。他们相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政府无法继续存在下去,“玫瑰”或“橙色”革命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西方的人口加起来约为8.6亿,而中国的人口有13亿。对历史傲慢的人才会以为西方文明大得足以同化中国文明。事实是,中国拥有属于自己十分发达而独特的文化,因此不会被西方同化。 西方对中国想当然的第二个根本性破绽是认为如果不成为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国家,中国就会崩溃。在此次金融危机高潮时,西方对中国政权将会崩溃的一厢情愿的想法有过最明显的流露。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西方媒体的报道声称中国经济增长的崩溃如何导致了4万多起抗议活动,并预测这些抗议将升级并把政府推翻。 几乎没有西方分析家指出这其中显而易见的破绽:它所依据的是这样一种成见,即中国人民会愚蠢到仅仅因为1年糟糕的经济表现而推翻一个给他们带来了30年世界最快经济增长的政权。同样,几乎没有人能想到,中国政府在处理经济危机方面表现得比西方国家能干得多。 西方想当然的第三个根本性破绽是认为中国无法和平崛起。他们认为正如19世纪欧洲新列强的崛起导致战争和冲突一样,亚洲新强国在21世纪崛起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对任何地区来说,经济危机才是真正的压力测试。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008年-2009年的大衰退是世界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遇到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倘若亚洲地区已经存在随时可能爆发的地缘政治对立,最近的金融危机本应已经点燃了导火索。 事实刚好相反,什么也没有发生。原因何在?因为亚洲国家有一种较强的政治共识,认为如果卷入地缘政治对立的零和游戏,它们就将放弃最好的发展机遇。因此,尽管存在对立,但所有国家都学会了如何处理。因此,中国的和平崛起既非侥幸,也非暂时现象,它是中国领导层高超的地缘政治处理能力的结果。 (选自《参考消息》2010年5月21日第8版) 6.下列对“西方对中国的偏见”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终结了西方对世界历史的主导,但由于西方人士头脑中的偏见,他们得出的往往是错误的看法。 B.西方认为中国最终会变得和西方一样,“玫瑰”或“橙色”革命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C.西方认为中国如果不成为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国家就会崩溃。 D.西方认为中国无法和平崛起,崛起过程中会导致战争和冲突。 7.下列有关“西方认为中国会崩溃”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西方认为,中国人口比西方多几亿,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政府无法继续存在下去。 B.有不少西方媒体预测,因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崩溃而导致的抗议活动的升级会把政府推翻。 C.中国人民不会因为一时糟糕的经济表现而推翻一个给他们带来了长期的世界最快经济增长的政权。 D.中国政府比西方国家在处理地缘政治方面表现得能干得多。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西方认为西方文明大得足以同化中国文明。 B.亚洲新强国在21世纪崛起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战争和冲突。 C.2008年—2009年的大衰退是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D.在最近的金融危机中,亚洲国家尽管存在对立,但所有国家都学会了如何处理地缘政治。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对世界历史主导的终结,意味着我们要从新的视角来理解这个新时代。 B.中国人口比西方多,中国拥有属于自己十分发达而独特的文化,由中国历史上蒙古族、满族等的汉化可知,西方是有可能被中国同化的。[来源:Ks5u.com] C.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可在2008-2009年在大衰退中,亚洲地区没有发生战争和冲突,说明经济危机可能导致战争和冲突,但没有必然性。 D.中国在21世纪崛起的过程中,特别是在2008—2009年的大衰退中没有和其它亚洲国家爆发地缘政治对立,说明中国是能够和平崛起的。 参考答案: 6.A(原文并没有说是“中国终结了西方对世界历史的主导”) 7.B(A项前后两句没有必然联系;C项“一时”应为“一年”,“长期”应为“30年”;D项“地缘政治”应为“经济危机”) 8.D(A项是“对历史傲慢的人”的观点;B项是西方的偏见;C项缺少限定语,应在“世界”后加“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遇到的”) 9.B(原文没有提到“蒙古族、满族等的汉化”问题,也没有谈及“西方是否可能被中国同化”的问题) 江西省奉新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周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12分 每小题3分) 中国思想界伸向传统文化的“橄榄枝” 如果说,五四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兴反传统力量,在与保守主义者的交锋中以大获全胜告终的话,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新兴的思潮则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亲和态度。 20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消逝最快的一个世纪。以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为先声,作为中华文明表征的儒教文明,在整整一个世纪内受到了持久的打击。1966年展开的“破四旧”活动,将这种打击发挥到了极致。及至上世纪80年代,中国与西方的巨大现实反差,刺激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西学东渐”渐成风流。在此一时期的知识分子眼中,中国之所以落后,很大程度上肇因于顽固的“传统”。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仍旧继续了其受批判的命运。 变化发生在90年代初。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淡出,学术突显”,“国学热”适时产生。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刘军宁,是较早提出“儒家传统未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障碍”的主张的人。在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他所称的“儒教自由主义社会”进行考察之后,刘军宁得出儒教可以和自由主义成功对话的结论。在他看来,破坏传统未必意味着现代化的必然实现,相反却可能导致价值体系的解体和文化认同的失落,从而损害到现代化秩序建构过程本身。 进入21世纪之后,主动向传统思想伸出橄榄枝者更是络绎不绝。时常参与政策制定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钢建,最近提出了“儒家宪政主义”——“仁义礼智信的宪政主义”的概念。而著名学者甘阳,最近也提倡文化“复古”,他认为,成功的改革必然顾及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国家环保局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策室主任杨鹏,在“老子与自由主义及执政学”的研究上颇有建树,老子的理念在其参与制定环保政策时也时常发挥作用。但当与记者谈到儒学时,杨鹏却表现出一种排斥的态度,对他的朋友——陈明和倡导“政治儒学”的“新儒家”蒋庆的很多观点,他也表现出不以为然。 从对传统进行重新审视的角度出发,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中国的未来开出了不同“药方”。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晓光提出“文化民族主义”理论,希望能够发动一场遍及全球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目标是,把儒学重塑为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遍及全球的现代宗教。刘军宁则对“五四”进行再思考,并认为当时的人们对传统存在错误认知。“他们认为可以离开传统,把传统变成一块白板,然后重新写东西。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他主张,中国传统虽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无法独立开发出一套适应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来,因此与外来文化的接轨与融合是必要的。他认为,“传统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其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会不断获得新的内容。” 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仍在,并且其观点的多样繁复甚至并不比近一个世纪前少,所不同的是,中国思想界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一种激烈的反传统情绪中走了出来。 15.下列对“儒家文化”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及作用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直到“五四”运动以前,儒家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文明的表征。 B.从“五四”运动开始,直至20世纪八十年代,儒家文化遭受了持久性的打击。 C.进入21世纪,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日益受重视,甚至在环保政策的制定中也时常发挥作用。 D.通过对传统进行重新审视,很多人认为儒家文化将在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16.下列不属于对“新兴思潮对传统文化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亲和态度”进行阐述的一项是 A.儒教可以和自由主义成功对话,破坏传统可能最终损害到现代化秩序建构过程本身。 B.传统文化虽然有价值,但无法独立开发出一套适应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来。 C.提倡文化“复古”,认为成功的改革必然要顾及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D.儒家传统未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障碍,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不断获得 新的内容。 17.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初期,传统文化受到打击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反传统”的认知与需要。 B.现在人们对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依然很多,可以用“百家争鸣”这个词语来形容。 C.文中谈到的人们给中国的未来开出的不同药方中,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重塑儒学的思想和主张。 D.传统的儒家思想现在已经超出哲学范畴,进入政治领域,参与到政策法令的制定中,成为了“政治儒学”。 参考答案: 15. C。原文说“国家环保局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策室主任杨鹏,在“老子与自由主义及执政学”的研究上颇有建树,老子的理念在其参与制定环保政策时也时常发挥作用。”老子思想非儒家文化) 16.B。(原文中刘军宁是据此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接轨和融合是必要的) 17.D。(尚未成为“政治儒学”) 辽宁本溪2011届高三暑期补课阶段考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围棋、象棋与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围棋和象棋。俗语有云: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其相通之处在于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由颜色不同构成两方以对垒拼杀。但再加考察,则大有区别。 先说围棋。围棋棋子除按颜色区别为黑白二方之外,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既无大小,又无分工,性能相同,地位相等。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而欲想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拥有两口“气眼”。“气眼”者,意即活动空间,且对方不得侵入,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根据地;而要有根据地,就必须有回旋的空间。这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 如出一辙:要想保地盘,就要使地盘联成一片;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为依托。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容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群体力量大于个体,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体现的是人类早期的追求目标和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 象棋则不然。它将棋子分为将、士、象、马、车、炮、兵等七种。胜负只取决于将帅之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遭不测(被将死),即使未失一子亦算失败。车可横冲直撞,所向披靡;马可腾越出击,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火力凶猛;士象则拱卫城池,以身护帅;兵卒则亦步亦趋,只进不退。就本领与杀伤力而言,将帅属于最为无能之辈,不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且不能越孤城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其余各子等级森严,贵贱分明:车乃棋中至宝,万不可轻弃。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远胜于炮;最为悲惨者就是兵卒,数量众多,因而弃之不惜;本领有限,因而作用不彰;只许前进,不能后退,因而前景暗淡,结局悲惨;拱到底则成“老卒”,几同无用。这是等级社会最为生动、最为集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象征和缩影。 围棋早于象棋。《博物志》云:“尧造围棋,丹朱善棋。”虽不可信,但其产生于严格的等级制度形成之前,应无异议。其各子平等,机遇相同的构思设计,就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而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加上“楚河、汉界”作为佐证,其生辰八字则大抵可定矣。 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不必为保全先行设定之统帅而煞费苦心,只需以全局形势为依据进行判断。而象棋弈者必须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而只是为了那位无能的统帅存活。将一人之存亡凌驾于群体安危之上,甚至要牵制作为局外人身份的弈者,这种游戏规则乃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规则的缩影,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从游戏法则角度看,围棋是在用加法,开始时空无一人,好生寂寞,而随着双方落子,棋子越来越多,最终则往往拥挤不堪,几无落脚之处;而象棋则用减法,开始时战阵严整,兵将齐全,而随着双方撕杀,棋子越来越少,到残局时诸子凋零殆尽,一片狼藉,最后往往仅剩孤家寡人,困守老城。真是两种感受,两种意境。 围棋和象棋反映出中国文化在不同角度、不同阶段逐渐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围棋的存在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存在着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考虑到中国古代的爱国情操一向以忠君行动来体现,象棋所表现出来的便可视为先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理念和誓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选自《阅读与写作》2008年第七期,有删改。) 1.下列有关“象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象棋的胜负只取决于将帅的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下象棋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死对方的将帅。 B.在象棋中,将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最为无能;车乃棋中至宝,地位最高,本领最大,万不可轻弃。 C.本领有限,作用不彰,前景黯然,结局惨烈的当属兵卒,是等级社会中处于最底层的生动具体的体现。 D.下象棋要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一切只为保老帅,这种游戏规则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围棋中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体现出人类的终极目标和平等价值观念。 B.象棋中马、炮地位相等,开局时炮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马可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二者各具威力。 C.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以全局形势为依据判断胜负。而下象棋只考虑统帅的存活,受限制多,没有主观能动性。 D.围棋和象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虽不同,但围棋体现的平等理念、民主精神与象棋体现的群体理念和牺牲精神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围棋必须要有自己的根据地,要有一个气眼,否则没有回旋的空间。因而下围棋就是要多造气眼多占地盘,地盘多者为胜。 B.围棋的产生比象棋早很多,在尧的时代就产生了围棋,而象棋则是在秦以后才出、现,“楚河、汉界”可以佐证,围棋更能体现中国早期文化的特征。 C.从棋子地位来看,围棋各子平等,机遇相同,体现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象棋各子地位不同,本领不同,体现出中国封建专制思想。二者的价值观念不一样。 D.下围棋就如用加法,棋子下得越多越好,最后要填满全部棋盘,不留一空;而象棋则用减法,棋子不断减少,直到将死对方为止,因而吃对方的子越多越好。 参考答案: 1.B.(象棋中将帅地位最高,车本领最大。) 2.D.(A.体现人类早期的目标而非终极目标;B.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C.说下象棋没有主观能动性无依据。) 3.C.(A.下围棋占领地盘,必须至少有两口各自独立的“气眼”。 B.尧的时代就产生了围棋不可信;D.围棋不能要填满全部棋盘,不留一空;象棋吃对方的子越多越好的说法也不对。) 内蒙古元宝山区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摸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文学的安静 周国平 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该奖的一位得主爱尔兰女诗人希尼写信给她,同情地叹道:“可怜的、可怜的维斯瓦娃。”而维斯瓦娃也真的觉得自己可怜,因为她从此不得安宁了,必须应付大量来信、采访和演讲。她甚至希望有个替身代她抛头露面,使她可以回到隐姓埋名的正常生活中去。 维斯瓦娃的烦恼属于一切真正热爱文学的成名作家。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成为新闻人物是一种灾难。文学需要安静,新闻则追求热闹,两者在本性上是互相敌对的。福克纳称文学是“世界上最孤寂的职业”,写作如同一个遇难者在大海上挣扎,永远是孤军奋战,谁也无法帮助一个人写他要写的东西。这是一个真正有自己的东西要写的人的心境,这时候他渴望避开一切人,全神贯注于他的写作。他遇难的海域仅仅属于他自己,他必须自己救自己,任何外界的喧哗只会导致他的沉没。 最好的作家懂得孕育的神圣,在作品写出之前,忌讳向人谈论酝酿中的作品。凡是可以写进作品的东西,他们不愿把它们变成言谈而白白流失。海明威在诺贝尔授奖仪式上的书面发言,仅一千字,其结尾是:“作为一个作家,我已经讲得太多了。作家应当把自己要说的话写下来,而不是讲出来。”福克纳拒绝与人讨论自己的作品,因为:“毫无必要。我写出来的东西要自己中意才行,既然由己中意了,就无须再讨论,自己不中意,讨论也无济于事。”相反,那些喜欢滔滔不绝地谈论文学、谈论自己的写作打算的人,多半是文学上的低能儿和失败者。 好的作家是作品至上主义者,就像福楼拜所说,他们是一些想要消失在自己作品后面的人。他们最不愿看到的情景就是自己成为公众关注的人物,作品却遭到遗忘。因此,他们大多都反感别人给自己写传。福克纳告诉他的传记作者:“作为一个不愿抛头露面的人,我的雄心是要退出历史舞台,从历史上销声匿迹,死后除了发表的作品外,不留下一点废物。” 昆德拉认为,卡夫卡在临死前之所以要求毁掉信件,是耻于死后成为客体。可惜的是,卡夫卡的研究者们纷纷把注意力放在他的生平细节上,而不是他的小说艺术上。 在研究作家的作品时,历来有作家生平本位和作品本位之争。十九世纪法国批评家圣伯夫认为作家生平是作品形成的内在依据,因此不可将作品同人分开,必须收集有关作家的一切可能的资料,包括家族史、早期教育、书信、知情人的回忆等等。普鲁斯特则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这种观点作了精彩的反驳。他指出,作品是作家的“另一个自我”的产物,这个“自我”不仅有别于作家表现在社会上的外在自我,而且唯有排除了那个外在自我,才能显身并进入写作状态。不管后来的文艺理论家们如何分析这两种观点的得失,一个显著的事实是,几乎所有第一流的作家都本能地站在普鲁斯特一边。 然而,在今天,作家中还有几人仍能保持着这种迂腐的严肃?将近两个世纪前,歌德已经抱怨新闻对文学的侵犯:“报纸把每个人正在做的或者正在思考的都公众于众,甚至连他的打算也置于众目睽睽之下。”歌德倘若知道今天的情况,他该知足才是。我们时代的鲜明特点是文学向新闻的蜕变,传媒的宣传和炒作几乎成了文学成就的唯一标志,作家们不但不以为耻,反而争相与传媒调情。新闻记者成了指导人们阅读的权威,一个作家如果未在传媒上亮相,他的作品就必定默默无闻。文学批评家也只是在做着新闻记者的工作,如同昆德拉所说,在他们手中,批评不再以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及其价值所在为己任,而是变成了“简单而匆忙的关于文学时事的信息”。其中更有哗众取宠之辈,专以危言耸听、制造文坛新闻事件为能事。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文学的安静已是过时的陋习,或者——但愿我不是过于乐观——只成了少数不怕过时的作家的特权。 (有删节) 14.文章开头为什么从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写起?(4分) 15.从全文看,“一切真正热爱文学的成名作家”对待文学的态度是怎样的?请概括作答。(6分) 16.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1)请解释文中“他遇难的海域仅仅属于他自己,他必须自己救自己,任何外界的喧哗只会导致他的沉没”这句话的含意。(4分) (2)作者为什么说“歌德倘若知道今天的情况,他该知足才是”?(4分) 17.本文指出,在研究作家的作品时,历来有作家生平本位和作品本位之争。你对这个存有争议的问题是如何看待的呢?请结合文中的观点,另举例子加以阐述。(4分) 参考答案: 14.(4分)①举出实例,具体写出作家成名后失去安静的烦恼;②引出话题,为后文谈论真正热爱文学的成名作家的追求作铺垫。(答出一点给2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15.(6分)①坚持全神贯注地写作。拒绝热闹;②认为作品的孕育是神圣的,不愿夸夸其谈;③主张作品至上,不希望成为公众关注的人物。(答出一点给2分,共6分;语意相近即可) 16.(8分)(1)写作是作家自己的事,任何人都不能替代作家进行创作(2分),喧嚣和热闹只会毁掉真正的文学家(2分)。(答出一点给2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2)因为当代社会中新闻对文学的侵犯远比歌德所处的时代严重,作者借此批判文学已失去安静的浮躁现实。(答出一点给2分,共4分;语意相近即可) 17.(4分)观点明确且能结合原文加以阐释,给2分;能举例分析且阐述合理。给2分,共4分。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示例1: 我认为研究作品需要了解作家的生平。因为了解生平有助于深入认识作家的性格及观点。(2分)比如鲁迅先生,立志学医,弃医从文的人生重大选择,都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这样更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鲁迅先生由救民之体魄到救民之精神的人生蜕变,从而更能读懂他文字中的郁愤和对国家,民族的痛乇肺腑的爱。(2分) 参考示例2: 我认为研究作品不需要了解作家的生平,因为作家只有在写作状态时,才会倾吐出真实的自我而真正成为作家,读作品便可以品作者。(2分)比哪安徒生的童话,美好真诚,充满对世界的热爱,读他的文字,你尽可经感受他内心的爱的渴望,而不必拘泥于他在现实生活的坎坷和孤独。 山东兖州2011届高三开学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当下文艺批评缺什么:批判精神不断弱化 赖大仁 文艺批评的基本性质与功能,并不仅仅在于对文艺现象进行描述与阐释,更重要的还在于,站在这个时代应有的价值立场上,对当代文艺现象进行审美评判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个时代的文艺发展趋向,给予规范与引导。当前的问题是文艺批评界自身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这种责任,由此造成了当今文艺批评的某些缺失,这种缺失或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少对当今文艺发展面临问题的研究。真正的文艺批评不能只就文艺现象谈论文艺现象,而要从时代需要出发,在对当前文艺现象的观照中,发现具有一定普遍性和趋向性的问题,对此加以评析讨论,辨明是非。随着社会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新世纪以来文艺现象显得更为复杂多样:一方面,网络文化、图像文化以及其他各种新媒体文化蓬勃兴起,与当代文学艺术相互影响渗透,并且在市场消费主义的作用下,文艺现象极为芜杂,乃至存在种种“乱象”,让人眼花缭乱迷茫莫辨;而另一方面,理论界一些人又不管现实情况如何,不断把西方流行的所谓“文学消亡论”、“艺术终结论”等各种时髦理论引进来大加炒作,把文艺界搞得莫名惊慌无所适从。面对这样的现实,当今的文艺批评有责任认真研究分析一下。 二是缺少对文艺价值观的认真探讨和积极引导。当今文艺已经充分开放多元发展,从创作题材到创作方法、文艺形式的创新都已经不成为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文艺究竟表现和传达什么样的价值观?究竟形成什么样的精神价值导向?毋庸讳言,在当今社会客观存在的享乐化、消费化、娱乐化、游戏化现象的影响下,一些文艺创作一味迁就满足这种现实需求,放弃了应有的价值立场,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价值观的迷乱;而文艺中这种迷乱的价值观又会反过来影响社会公众,导致社会价值观的更大混乱。面对这样的现实,文艺批评理应担负起价值引领的责任。 三是缺少抵制媚俗之风的勇气和批判精神。文艺批评的本质是评判,其中既包括对好作品的肯定性评价,更包括对不良文艺现象的严肃批评,从后一个方面而言,文艺批评不能没有批判精神,否则就丧失了它应有的品格和功能。实际上当今文艺界的消极现象仍然存在,媚俗之风比较盛行,然而文艺批评似乎并没有起到纠偏救弊的作用,批判精神不断弱化。另一方面也还有批评人格上的问题,缺少抵制媚俗之风的勇气,缺少作为批评家应有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对于真正的文艺批评来说,包容不能没有原则,宽容不能没有底线,一切都应以保证文艺的健康繁荣发展为价值诉求。 应当说,当今文艺批评所缺失的东西,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东西,是保证文学艺术健康繁荣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东西,值得我们文艺批评界反思。 (节选自2010年8月1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6.关于“文艺批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它不仅对文艺现象进行描述与阐释,还规范与引导对当代文艺现象进行的审美 评判与分析。 B.它要从时代需要出发,对在当前文艺现象观照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评析讨论,辨明是非。 C. 真正的文艺批评可以有“包容”与“宽容”,应以保证文艺的健康繁荣发展为价值诉求。 D.在当今社会客观存在的享乐化等现象的影响下,当下文艺批评批判精神不断弱化。 7.对于“文艺”与“文艺批评”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艺现象复杂多样,当今的文艺批评对这样的现实有责任认真研究与分析。 B.文艺批评中的批判精神是保证文学艺术健康繁荣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东西。 C.当今文艺现象中的媚俗之风较盛行,文艺批评应该起到纠偏救弊的作用。 D.文艺批评最应担负起引领文艺创作题材到创作方法、文艺形式的创新责任。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网络文化、图像文化以及其他各种新媒体文化的蓬勃兴起,带来了文艺现象的 种种“乱象”。 B.缺少抵制媚俗之风的勇气、作为批评家应有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是批评人格上 的问题。 C.在对好作品的肯定性评价及对不良文艺现象的严肃批评中,体现了文艺批评的 批判精神。 D.对当今文艺发展面临问题的研究,可以形成与建构正确的文艺价值观、社会价 值观。 参考答案: 6、【答案】C 【解析】A,见第一段第一句,“规范与引导”的是“时代的文艺发展趋向”。B,见第二段第一句,应是“在观照中发现的问题”而不是“在观照中出现的问题”。D、觅第三段,“在当今社会客观存在的享乐化等现象的影响下”文艺创作”出现了很多问题。而非直接导致“当下文艺批评批判精神不断弱化”。 7、【答案】D 【解析】此项表述文中无据,正确表述是“文艺批评理应担负起价值引领的责任”。 8.【答车】B 【解析】A,“网络文化、图像文化以及其他各种斯媒体文化的蓬勃兴起”不是文艺乱象的直接原因。具体内容见第二段。C,原文表述为“其中既包括对好作品的肯定性评价,更包括对不良文艺现象的严肃批评,从后一个方面而言,文艺批评不能没 有批判精神”。D,此种表述文中无据。“对当今文艺发展面临问题的研究”属于第 一方面的内容,“文艺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属于第二方面的内容。 四川达州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 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环境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实现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呈现出来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人事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节选自2009年12月3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5.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每个人的人生境界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区分出低级、高级、道德、审美等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D.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6.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C.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B “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 C “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 D“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的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的中心了。 参考答案: 5【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B项人生境界是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划分的,不是以年龄段划分的,“从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错;C、文中说:“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此,“是由四种境界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的”对。“由低到高”错,文中说“道德境界”“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 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高考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易错提醒】本题比较简单, 【备考提示】要理清文章结构,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筛选。原文内容与选项保持一致,选项与题干要能构成因果关系。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抓住本质特征。 6.【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道德境界”“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因此“求知境界”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是错误的,文中也没有相应的说法。 【高考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易错提醒】本题比较简单,考查几个词语的概念关系,一定要注意原文同题肢相对照。 【备考提示】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7.【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B“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错,文中说“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D“‘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错,文中说这一境界“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这就是关注自我。C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 【高考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易错提醒】本题比较简单,考查几个词语的概念关系,一定要注意原文同题肢相对照。 【备考提示】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转述内容要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云南省昆明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对影视教育的反思 ①今天,当我们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观来规划和实施人才战略时,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与反思影视这一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从而从根本上确立影视教育的价值。 ②影视教育的人本功能与价值是多方面的,对影视教育的定位,我们虽一贯偏重于审美教育,但更多的是关注其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的教化,而对其谐和知识、完善人格的意义却认识不够。 ③ 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达到尽可能的和谐,人的完整与否取决于这种和谐能力。所有的艺术,都必须诉诸接受者的审美情感。影视与其他艺术相比,具有更为强烈和直接的特点,它以其特有的传播方式、逼真的内蕴震撼力、强烈的视听综合感官冲击力,深入人的心灵。因此,影视艺术情感教育通过对影像的感知,让人在艺术的审美境界中身心情操得到滋润和感化的同时,实现知识结构的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融合统一,从而成就全面发展的人。 ④不同的技术方式和不同的媒介手段所产生的文化形式,必定促使其接受者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形成。自人类文化产生以来,其媒体形式的变化使人类的思维中介系统发生了从行为思维到语言符号思维进而到数字化思维的变革。早期的人类文化是以图像文化形式而存在的,语言文字的产生则使思维变成了线性的、连续的、规则的和逻辑的,这一变化使印刷媒介将具体情景置换成非情景、非具象、非对话语境的文字符号。读者在沿着语义的逻辑对文本进行解读时,总处于线性的逻辑思维中。而照相艺术、电影和影视的发明使得图像文化再度兴起,它以声形并至、时空兼备的视听语言体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模式。影视作品中不仅声响、构图、摄编等多套语言系统使观众在变幻莫测的声电光影和扣人心弦的情节欣赏中处于非线性的思维状态,而且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类不仅占有一个现实的世界,而且拥有了虚拟的世界。影像生产的复杂因素,决定了影视的图像文化语言的多义性、网络性和立体性,这一媒介文化势必在强化受众的非线性思维时对人类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方式产生根本的影响。 ⑤然而,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感官的偏见,导致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忽视非线性思维的培养。在对思维方式的认识上,孟子将心灵视为“大体”,即重要的;而将耳目感官视为“小体”,也即“次要”的。显然,在古代哲学家眼中,耳朵与眼睛这类感官不会思考,只能用“心”去思考。感性与理性、艺术与科学的分裂,造成了现代人的“大脑右半球功能缺乏症”,改变这一状况,坚持人文与科学的统一是我们今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 ⑥今天,休闲已成为一种体现生命价值、实现创造性生活的行为。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认识到休闲与教育的关系,因为休闲方式与休闲内容的选择是对休闲主体素质的检验,为自我完善创造条件。 ⑦在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休闲文化中,影视已经成为当代人首选的审美休闲文化形式。然而,今天的影视更多的是因休闲而存在,而其作为审美性休闲文化的价值,却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审美休闲文化的影视,不仅有欣赏和解读的价值,也是休闲文化中审美创造最好的现代方式,需要我们在休闲教育中提高受众的视觉素养。 6.下列不属于使影视教育具备自身特有的价值的条件和原因的一项是 ( ) A.影视的技术方式和媒介手段所产生的图像文化形式促使接受者处于非线性的思维状态。 B.影视的技术方式和媒介手段使人的思维中介系统发生从行为思维到语言符号思维进而到数字化思维的变革。 C.影视的图像文化语言的多义性、网络性和立体性在强化受众的非线性思维时影响着人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方式。 D.影视的图像文化形式以声形并至、时空兼备的视听语言体系使人的思维处于非线性状态。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对影视教育,我们关注其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的教化,却完全忽视了其谐和知识、完善人格的意义。 B.影视使观众在声电光影和情节欣赏中处于非线性的思维状态,更重要的是其数字化使人在占有现实世界的同时还拥有虚拟的世界。 C.影视艺术以其特有的传播方式、逼真的内蕴震撼力和强烈的视听综合感官冲击力而深入人的心灵。 D.孟子在思维方面的“大体”“小体” 说体现了中国古代重感性、轻理性,艺术与科学分裂、人文与科学不统一这些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接受者通过对影像的感知,在影视艺术的审美境界中身心情操得到滋润和感化,那么影视艺术就能实现其情感教育的目的。 B.作为审美休闲文化的影视,如果能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它不仅能使人通过自由和谐的休闲过程改善生活质量,还可能成为人自我完善的条件。 C.虽然总处于线性的逻辑思维中有一定的弊端,但这并不代表线性思维就应该完全被非线性思维取代。 http://www.ks5u.com/ D.影视的技术方式和媒介手段所产生的图像文化形式,使它必然与早期的人类文化的图像文化形式所产生的接受者的思维方式有着根本的不同。 参考答案: 6.B 7.C 8.D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作为符号的丧家狗(节选) 北大教授李零评孔子为“丧家狗”,这一惹眼词汇,引起热烈争论。不管是否懂《论语》,不管是否读《丧家狗》,以骂李零为卫道者有之,以骂儒家为捍卫自由者有之。 事实上,这种把孔子双重符号化的结果,便是人们用各种主义、派别的词汇,去肢解孔子的形象,肢解《论语》的精神,而在各自的符号泡沫中进行言辞争执。以至于“丧家狗”也成为一个符号,标出崇儒与反儒两种立场。而“丧家狗”的说法,不但解构了孔子作为“至圣”的形象,甚至解构了“先师”的价值,乃至把他降格为一个千疮百孔的公共知识分子。 李零在自序中这样概括孔子形象:“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惶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在历史上,孔子的形象,曾经被文学家披上“素王”的华衮,被专制皇帝戴上“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危冠,被康有为和孔教会推上“教主”的宝座,被冯友兰等哲学史家“祛魅”为“老教师匠”,到了李零的笔下,孔子被褪去一切神秘性、神圣性,变得时髦如我们所熟悉的“公共知识分子”。 如果仅此而已,尚不引人注意,李零接着又说:“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在现在的那些“怀抱理想”,却“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之中,恐怕没有太多的人,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丧家狗”这样一个“桂冠”。任何一个词语,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语义环境中彰显其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语境的变化,词语的语义也会产生变化。比如《论语•公冶长》里面,孔子赞扬宁武子,说他“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并评价他:“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这是“愚不可及”一词的源头。今天如果有人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中夸某人“愚不可及”,肯定要挨嘴巴。 孔子一生,心怀周政,惶惶奔走于列国之间,其道不彰,退而修六经。他的很多言论和思想,已经通过制度、习俗、语言符号进入人们的生活世界,成为汉语人共同的思想源头。从这一角度来看,孔子即便不是孔庙中皇冠龙衣的孔子,不是教堂里神圣无比的孔子,但其圣贤先师的地位,却是无可否认的。 解《论语》之书,起名为“丧家狗”,到底是为“丧家狗” 一词正名,还是矮化孔子,一目了然。如果解《圣经》的,因为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就理直气壮地起一个《死囚犯》的书名,解佛经的,因为佛陀四方行乞,便来一个《老乞丐》的书名,无论如何,都是解构过度。 8.下列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邦无道则愚”中的“愚”是指装傻充楞,与“邦有道则知”的“知”正好相对。 B.“愚不可及”一词在今天仍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继承了孔子彼时彼地的思想内涵。 C. 在孔子眼中,“邦无道则愚”的境界并非一般人所能达到。 D.孔子评价宁武子的典故告诉我们,时至今日,李零所言的“丧家狗”已不再是本原面目。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今天,孔子直接引发了崇儒和反儒两种立场之争。 B.人们用各种主义、派别的词汇,去肢解孔子的形象,肢解《论语》的精神,这说明人们把孔子符号化了。 C.以李零为代表,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知识分子均认同孔子是他们的鼻祖。 D.孔子已经被褪去神秘性、神圣性,被重新定位为我们所熟悉的“公共知识分子”。 10.李零评孔子为“丧家狗”的依据有哪些?(3分) 11.请用简洁的语言给文章补充一个合适的结尾。(3分) 参考答案: 8.选B。根据第五段段意,“愚不可及”的古义和今义大不相同。 9.选B。A项由第二段可知,引发两种立场之争的是《丧家狗》这本书。B项根据文章第二段,把孔子符号化的结果是肢解孔子及《论语》,这个肢解的过程自然是符号化的孔子;C项偷换概念,解构孔子为“丧家狗”的是李零,评说“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的也是李零;D项孔子被称为“公共知识分子”是李零的“杰作”。根据第六段信息可知作者观点----孔子“圣贤先师的地位”是无可否认的,绝非“公共知识分子”。 10.(1)孔子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但他不是圣,只是人,且出身卑微。 (2)孔子四处游说,唇焦舌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3)孔子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的百姓。如他那般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11.孔子不是符号,也不是“丧家狗”,而是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内核。肢解孔子是一种巨大的讽刺。 浙江省余姚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8—11题。(12分) 七音十二律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吗? 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是:十二音律和七声音阶在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还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所谓十二律,是中国古代的律制,律是指音调,比如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竹管.吹出十二个音调不同的标准音,用以确定乐音的高低,这十二个标准音就叫做十二律,它相当于现代音乐的十二个调。在一首乐曲中,我们一般只使用其中的七个音来构成音阶,即所谓七声音阶。公元1780年,传教士钱德明发表了一篇论文,认为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发明的七声音阶是从中国抄袭的。钱德明的观点.当即遭到了欧洲学者的排斥。法国人沙宛在1898年说,中国的音律是公元前4世纪由亚历山大东征军传入的。 1962年,李约瑟在他的书中说,音律的知识起源于古巴比伦,然后向东西两个方向传播,向东传入了古中国,向西传入了古希腊。在没有考古证据的情况下,人们仿佛默认了这样一个说法。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了大型编钟,这个有关音律起源的争论,又一次喧嚣开来。因为曾侯乙的双音编钟(即在一个钟上可以敲出两个构成三度谐和关系的乐音,这是要有成熟的音乐理论与精湛的制作工艺作为支持的),证实了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音律知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古希腊。这种在短期内所不可能达到的成就,使人们开始怀疑音律从古巴比伦传入的可能性。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把两个文明古国中音律方面的成就做一番比较。 从古巴比伦的苏米尔出土的陶片上,可以看到竖琴与琴师弹拨的图刻。这些文化遗物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间,很明显当时的弦乐已经有相当的发展。而多数科技史家认为,和谐音律的认识,最可能源于弦乐。在同时期的中国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商代出土的乐器种类开始增多了,但没有墓,有二十五弦瑟,十弦及五弦器。这些很先进的弦乐器,不是短时期内能形成的,也就是说中国弦乐器的起源,可能会更早,而源于商代的那些有多种发音的乐器,是可以做音律的测量与分析的。李纯一先生曾对商代不同地区的埙、编磬和编钟做了系统的研究,结论是,那时可能已具备了标准音概念,也就是有了十二律的音乐体系。 古代中国的音律和天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十二律是和十二个月对应的。在公元前14世纪的中国,有关闰月的制法已有初步的系统,商代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利用大小月.用一年十二个月并设置闰月来协调月相与季节的关系。在公元前6世纪以前,中国已经发明了十九年七闰制,并有系统地进行应用。而古巴比伦人掌握十九年七闰的规律是在公元前5世纪,比中国整整晚了一个世纪。这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中国从古巴比伦学习十二律音乐体系的说法。 另外,中国古代把二十八宿平均分为4组,每组7宿,分别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青红白黑四种颜色,以及龙乌龟蛇几种动物形象相配,称作四象或四律、四宫。曾侯乙衣服箱上的二十八个宿名,顺时针围绕着一个斗字,这个斗字代表着北斗七星。在西方,古巴比伦平面球形图的出现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1900年潘切斯教授利用大英博物馆收集的一些残片复原了平面球形星图。人们对照古巴比伦平面星图和中国的二十八宿,并没有一个直接相对应的含义,由此可以显示,古中国的天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独立生成的,这对十二音律及七声音阶的起源,有一个值得启发的参照。 8.七音十二律长期以来被默认为是西方创建的。下列对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西方学者始终认为音律的知识起源于西方,故而极力排斥传教士钱德明提出的古希腊七声音阶是从中国抄袭的观点。 B.法国人沙宛认为中国的音律是公元前4世纪由亚历山大东征军传人的。 C.李约瑟认为音律的知识起源于古巴比伦,向东传人了古中国,向西传人了古希腊。 D.从古巴比伦的苏米尔出土的陶片图刻上可以明显看出当时的弦乐已有相当的发展,而中国缺乏考古的直接证据。 9.原文以对中国古代乐器的研究为依据,倾向于否定七音十二律是从古巴比伦传人中国的。下列表述不属于原文推论依据的一项是: A.与古巴比伦音乐文物所属年代同时期的中国,已经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 B.曾侯乙双音编钟证实中国的音律知识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古希腊,这是短时期内不可能达到的成就。 C.从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弦乐器都很先进,说明中国弦乐器的起源应该更早。 D.李纯一先生对商代多种乐器的系统研究表明,那时中国可能已有了十二律的音乐体系。 10.下列对“古代中国的音律和天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大体上是对应的。 A.中国古代对十二音律和十二月相的认识大体上是对应的。 B.中国古代把七宿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这与七声音阶的构成并非巧合。 C.中国古代对音律的认识其实是应用了商代就有的对闰月的认识。 D.中国古代天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独立生成的,与之相应的七音十二律音乐体系也不大可能是传自西方的。 11.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使有关音律起源的争论有了新的依据。 B.对曾侯乙编钟的研究表明,至少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处于世界前列。 C.中国发明十九年七闰制比古巴比伦人早了一个世纪,因此中国对音律的认识可能也要早于古巴比伦。 D.对古中国和巴比伦音律成就的比较,说明其对音律的认识可能是各自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 参考答案: 8 9 10 11 D A C C 重庆八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木鱼馄饨 林清玄 ⑴深夜到临沂街去访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见多年前旧识的卖木鱼馄饨的老人,他开朗依旧,风趣依旧,虽然抵不过岁月风霜而有一点佝偻了。[来源:Ks5u.com] ⑵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临沂街,夜里时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一阵清越的木鱼声,总是响进我临街的窗口。那木鱼的声音非常准时,天天都在凌晨的时间敲响,即使在风雨来时也不间断。 ⑶刚开始的时候,木鱼声带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地望着窗外的长空,心里不断地想着:这深夜的木鱼声,到底是谁敲起的?它又象征了什么意义?难道有人每天凌晨一时在我住处附近念经吗?在民间,过去曾有敲木鱼为人报晓的僧侣,每日黎明将晓,他们就穿着袈裟草鞋,在街巷里穿梭,手里端着木鱼滴滴笃笃地敲出低沉但雄长的声音。我一直觉得这种敲木鱼报佛音的事情,是中国佛教与民间生活相契一种极好的佐证。 ⑷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着无力的飘闪的小雨,我正读着一册印刷极为精美的《金刚经》,读到最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段,木鱼声恰好从远处的巷口传来,格外使人觉得昊天无极,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来处。 ⑸那木鱼敲得十分沉重着力,从满天的雨丝里穿扬开来,它敲敲停停,忽远忽近,完全不像是寺庙里读经时急落的木鱼。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地穿过巷子,远远的,看到一个披着宽大布衣,戴着毡帽的小老头子,他推着一辆老旧的摊车,正摇摇摆摆地从巷子那一头走来。摊车上挂着一盏灯泡,随着道路的颠踬,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一直迷惑我的木鱼声,就是那位老头所敲出来的。[来源:高考资源网] ⑹一走近,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木鱼的敲奏,他的回答竟是十分简单,他说:“喜欢吃我的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他们就会跑出来买馄饨了。” 我不禁哑然,原来木鱼在他,就像乡下卖豆花的人摇动的铃铛,或者是卖冰水的小贩手中吸引小孩的喇叭,只是一种再也简单不过的信号。 ⑺是我自己把木鱼联想得太远了,其实它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劳苦生活的工具。 ⑻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说:“先生,你吃一碗我的馄饨吧,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不加一点葱菜,连大饭店的厨师都爱吃我的馄饨呢。”我于是丢弃了自己对木鱼的魔障,撑着伞,站立在一座红门前,就着老人摊子上的小灯,吃了一碗馄饨。在风雨中,我品出了老人的馄饨,确是人间的美味,不下于他手中敲的木鱼。 ⑼后来,我也慢慢成为老人忠实的顾客,每天工作到凌晨时,远远听到他的木鱼,就在巷口里候他,吃完一碗馄饨,才开始继续我一天未完的工作。 ⑽和老人熟了以后,才知道他选择木鱼作为馄饨的讯号有他独特的匠心。他说因为他的生意在深夜,实在想不出一种可以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致于吵醒熟睡人们的工具,而且深夜里像卖粽子的人大声叫嚷,是他觉得有失尊严而有所不为的,最后他选择了木鱼——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唤,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 ⑾木鱼总是木鱼,不管用什么角度来看它,它仍旧有它的可爱处,即使用在一个馄饨摊子上。 ⑿我吃老人的馄饨吃了一年多,直到后来迁居,才失去联系,但每当在静夜里工作,我仍时常怀念着他和他的馄饨。 ⒀老人是我们社会角落里一个平凡的人,他在临沂街一带卖了三十年馄饨,已经成为那一带夜生活里人尽皆知的人,他对自己亲手烹调后小心翼翼装在铁盒的馄饨很有信心,而他用木鱼声传递的馄饨也成为那一带的金字招牌。木鱼在他、在吃馄饨的人来说,都是生活里的一部分。 ⒁那一天遇到老人,他还是一袭布衣,还是敲着那个敲了三十年的木鱼,可是老人已经完全忘记我了,我想,岁月在他只是云淡风清的一串声音吧。我站在巷口,看他缓缓推走小小的摊车消失在巷子的转角,一直到很远了,我还可以听见木鱼声从黑夜的空中穿过,温暖着迟睡者的心灵。 ⒂木鱼在馄饨摊子里真是美,充满了生活的美,我离开的时候这样想着,有时读不读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节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改动) 16.从全文看,文章第○3段画线部分有何作用?(4分) 17.文章第○11段说“木鱼总是木鱼,不管用什么角度来看它,它仍旧有它的可爱处”,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表现木鱼的可爱?请分条概括。(6分) 18.文章围绕“木鱼馄饨”展开思路,请简要梳理文章脉络?(6分) 19.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卖木鱼馄饨的老人这一人物形象。(4分) 参考答案: 16.作用:(1)这些内容具体表现木鱼声很神秘,让作者产生了丰富的联想;(2)结构上为后面寻觅木鱼声的来源及发现卖木鱼馄饨的老人等情节作好了铺垫。 17.(1)清越的木鱼声带给我神秘的玄想;(2)木鱼声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心境变得空明澄澈(觉得昊天无极);(3)木鱼声沉重有力,可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致于搅扰他人;(4)木鱼声成了老人和顾客生活的需要;(5)木鱼声里寓含着老人美好的品质;(6)木鱼声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 18.文章脉络:文章开篇倒叙偶遇卖木鱼馄饨的老人的经历; 接着引出回忆,写凌晨听到木鱼声及产生的神秘玄想; 之后写夜读《金刚经》偶闻木鱼声后,寻觅声源与老人相识; 然后写熟识后了解到老人以木鱼声作讯号的真正原因,心生感动; 再后写迁居后对卖木鱼馄饨老人的怀念; 最后呼应开篇,卒章显志,作者铭记住生活中的美好。 19.(1)平凡勤劳(一袭布衣、30多年凌晨卖馄饨)(2)真诚朴实(馄饨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不加一点葱菜)(3)心灵高贵(用木鱼做讯号,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致于搅扰他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