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考点模拟训练卷物质的制备
物质的制备
1.下图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 )
A.铜屑和稀硝酸 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
C.浓氨水和生石灰 D.碳酸钙和稀盐酸
答案 D
2.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瓶中盛满水,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H2
B.瓶中盛适量浓硫酸,从A口进气来干燥CO2
C.从B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NO2
D.瓶中装满水,A口连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测量生成O2的体积
答案 C
3.某地污水中含有Zn2+、Hg2+、Fe3+和Cu2+四种阳离子。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从该污水中回收金属铜的方案如下:
A.三种实验方案中都能制得纯净的铜
B.乙方案中加过量铁粉可以将四种阳离子全部还原
C.甲方案中的反应涉及置换、分解、化合、复分解四种反应类型
D.丙方案会产生环境污染
答案 D
4.用铁制备较纯净的三氧化二铁,下列实验方案最好的是( )
A.使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缓慢氧化
B.铁在氯气中燃烧,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
C.使铁溶解于稀硫酸,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
D.使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
答案 B
5.某化学兴趣小组小组为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铜铝混合物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二:铜铝混合物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A和溶液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
B.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大
C.方案一可能产生氢气,方案二可能剩余铜
D.实验室中方案二更便于实施
答案 B
6.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从Fe(OH)3胶体中过滤出Fe(OH)3胶粒
B.用图2所示装置蒸发掉CuCl2溶液中部分水制得CuCl2·2H2O晶体
C.用图3所示装置从CH3OH与C2H5OH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乙醇
D.用图4所示装置从C2H5OH与C2H5OOCCH3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乙酸乙酯
答案 C
7.如图装置,将溶液A逐滴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不褪色
B.若A为醋酸溶液,B为贝壳,C中盛过量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
C.若A为浓硫酸,B为Na2SO3固体,C中盛石蕊溶液,则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lCl3溶液,则C中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 C
8.下图所示的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
B
C
D
验证化学能转
化为电能
验证温度对平
衡移动的影响
验证铁发生
析氢腐蚀
验证非金属
性:Cl>C>Si
答案 B
9.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饱和Na2CO3溶液的pH
B.通过观察右图中导管水柱的变化,验证铁钉生锈的主要原因是吸氧腐蚀
C.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说明溶解度:Fe(OH)3
Br2
B
浓氨水
碱石灰
AgNO3溶液
AgOH具有两性
C
浓硫酸
Na2SO3
FeCl3溶液
SO2具有还原性
D
稀盐酸
Na2CO3
Na2SiO3
非金属性:Cl>C>Si
答案 C
11.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部分已略去)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H2OH
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做Cl2对NaOH溶液的喷泉实验
制取少量氨气
装置或
仪器
答案 C
12.某小组在验证反应“Fe+2Ag+=Fe2++2Ag”的实验中检测到Fe3+,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
向硝酸酸化的0.05 mol·L-1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
(1)检验产物
①取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Ag。
②取上层清液,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
(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Fe3+,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Fe3+,乙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针对两种观点继续实验:
①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溶液颜色变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取样时间/min
现象
ⅰ
3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ⅱ
30
产生白色沉淀;较3 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 min时加深
ⅲ
120
产生白色沉淀;较30 min时量少;溶液红色较30 min时变浅
(资料:Ag+与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
② 对Fe3+产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设:
假设a: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Fe3+;
假设b:空气中存在O2,由于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Fe3+;
假设c:酸性溶液中NO3-具有氧化性,可产生Fe3+;
假设d:根据_______现象,判断溶液中存在Ag+,可产生Fe3+。
③ 下列实验Ⅰ可证实假设a、b、c不是产生Fe3+的主要原因。实验Ⅱ可证实假设d成立。
实验Ⅰ:向硝酸酸化的________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不同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3 min时溶液呈浅红色,30 min后溶液几乎无色。
实验Ⅱ:装置如图。其中甲溶液是________,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结合方程式推测实验ⅰ~ⅲ中Fe3+浓度变化的原因:______。
【答案】 加硝酸加热溶解固体,再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或者加入足量稀盐酸(或稀硫酸),固体未完全溶解) Fe2+ Fe+2Fe3+=3Fe2+ 4Fe2++O2+4H+=Fe3++2H2O 白色沉淀 0.05 mol·L-1 NaNO3溶液 FeCl2溶液(或FeSO4溶液) 按图连接好装置,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分别取电池工作前与工作一段时间后左侧烧杯中溶液,同时滴加KSCN溶液,后者红色更深 溶液中存在反应:①Fe+2Ag+=Fe2++2Ag ,②Ag++Fe2+=Ag+Fe3+,③Fe+2Fe3+=3Fe2+。反应开始时,c(Ag+)大,以反应①②为主,c(Fe3+)增大。约30分钟后,c(Ag+)小,以反应③为主,c(Fe3+)减小
13.以Na2SO3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探究盐的性质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
实验[来源:Z|xx|k.Com]
试剂
现象
滴管
试管
2 mL
0.2 mol·L−1 Na2SO3溶液
饱和Ag2SO4溶液
Ⅰ.产生白色沉淀
0.2 mol·L−1 CuSO4
Ⅱ.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
0.1 mol·L−1 Al2(SO4)3溶液
Ⅲ.开始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产生白色沉淀
(1)经检验,现象Ⅰ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O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Ⅰ:____________。
(2)经检验,现象Ⅱ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42−,含有Cu+、Cu2+和SO32−。
已知:Cu+Cu +Cu2+,Cu2+CuI↓(白色)+I2。
①用稀硫酸证实沉淀中含有Cu+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②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32−。
a.白色沉淀A是BaSO4,试剂1是____________。
b.证实沉淀中含有Cu+和SO32−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已知:Al2(SO3)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经检验,现象Ⅲ的白色沉淀中无SO42−,该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①推测沉淀中含有亚硫酸根和________。
②对于沉淀中亚硫酸根的存在形式提出两种假设:
i.被Al(OH)3所吸附;
ii.存在于铝的碱式盐中。
对假设ii设计了对比实验,证实了假设ii成立。
a.将对比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步骤二:_____________(按上图形式呈现)。
(4)根据实验,亚硫酸盐的性质有___________。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__________有关。
【答案】(1)2Ag++SO32—=Ag2SO4↓。
(2)①加入稀硫酸后,有红色固体生成;②a. HCl和BaCl2溶液。
b.在I-的作用下,Cu2+转化为白色沉淀CuI,SO32-转化为SO42-。 (3)①Al3+、OH-。
②a,b、V1明显大于V2。
(4)还原性、水解溶液显碱性;两种盐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性质和反应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