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5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复习知识点必修一至三
必修一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__________________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 3.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4.根据细胞内有无以__________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细胞构成的生物叫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细胞构成的生物叫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______________,是能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生物。细菌中的绝大多数是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的_________生物。蓝藻和细菌等原核生物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构成。 6.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没有由__________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________________,但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___________。真核细胞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也是__________,它与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十分密切。 7.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_________________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________________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8.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中,__________是最基本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大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微量元素。 9.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有机化合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物是____________,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______。 10.糖类中的___________糖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发生作用,生成_____________沉淀;脂肪可以被_______________染液染成_______________(或被______________染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作用,产生_____________。检测生物组织中有关化合物产生特定颜色反应时,实验材料应选择__________颜色的材料。 第五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1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 12.水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包括:一部分水与细胞的其他物质结合叫做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叫做_____________,它是细胞内的____________许多物质溶解在这部分水中;细胞内的许多生化反应都需要有水参与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___________________中;水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把各个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_______________,运送到__________________或者直接排出体外。 13.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___________形式存在。 14.无机盐对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重要作用,如哺乳动物_____________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无机盐对维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常重要。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15.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并且都有一个_________和一个________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链接一个______和一个侧链基团(用_____表示),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的不同。氨基酸的种类约有_________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氨基酸互相结合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反应场所是_____________。一个氨基酸分子的________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__________相连接,同时脱去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___________。 17.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____________。由多个氨基酸分子_____________而成的含多个___________的化合物叫做_________,它通常呈______状结构,能盘曲、折叠,形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蛋白质分子。许多蛋白质含有几条肽链,它们通过一定的化学键互相结合在一起,这些肽链不是呈___________,也不是同在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上,形成更为复杂的空间结构。 18.蛋白质分子的种类繁多,这是因为________氨基酸的_________成百上千,氨基酸形成肽链时,________氨基酸的__________________千变万化,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及其________________千差万别,因此,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__是极其多样的,也就决定其在细胞中承担的___________也是多样的。 19.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它是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许多蛋白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_,如肌肉、羽毛、头发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有些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如______蛋白、_______蛋白;有些起______________作用,能够_________机体的生命活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细胞中的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__________________都是蛋白质;有些蛋白质有_______功能,如____________,可以帮助人体抵御病菌和病毒等 抗原的侵害。 20.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多肽链中至少含有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m条多肽链中至少含有_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由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组成的一条多肽链中肽键(脱去水分子)的个数=__________________;由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组成的m条多肽链中肽键(脱去水分子)的个数=_____________。由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组成的一条多肽链的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组成的m条多肽链的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21.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DNA;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RNA。 22.核酸是细胞内携带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在生物体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3.染色剂_________________使DNA呈现______色;染色剂______________使RNA呈现_______色。盐酸能够改变__________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_________与__________ 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4.DNA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内,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内也含有少量DNA,原核细胞的DNA位于_________。RNA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中。 25.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它是由一分子_______________,一分子________和一分子__________组成。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它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DNA和RNA共有的碱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NA特有的碱基是____________,RNA特有的碱基是______________。 26.DNA由____条_________________链构成;RNA由______条_______________链构成。 27. 绝大多数的生物的遗传信息贮存在_________中;部分病毒如HIV、SARS的遗传信息贮存在________中。 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28._______________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其分子都是由_______________三种元素构成的。 29.单糖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五碳糖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六碳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二糖由两分子单糖___________而成。二糖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被细胞吸收。植物体中的二糖有______________,它是由两分子葡萄糖合成;还有______________,它是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合成。___________是动物体中的二糖,它是由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合成。 31.植物体内的多糖主要包括作为储能物质的____________和构成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的___________。淀粉不易溶于水,必须消化分解成__________才能被人体吸收。纤维素很难被人体消化,草食动物也是借助消化道内的_______才能消化这些多糖。动物体内的多糖是__________,它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是人和动物的储能物质。 32.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____________,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与糖类不同的是,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_____于糖类,而______的含量更多。常见的脂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___________,此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作用。 34.脂质中的__________是构成细胞膜及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35.固醇类物质包括:__________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_________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__________能有效地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36.构成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_________, 每一个________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________连接成_________。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37.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 。 38.制备细胞膜是选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没有 。采用的方法是将细胞放在 ,把细胞 ,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就可以得到细胞膜了。 39.细胞膜的成分主要由 组成,此外还有少量 。其中,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 最丰富。 40. 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 越多。 41.在原始生命起源过程中,细胞膜将 ,产生了原始的细胞,并成为 。 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 。 42.细胞需要的 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或者 不容易进入细胞。 等物质在细胞内合成后, ,细胞产生的 也要排到细胞外;但细胞内的 等重要成分却不会流失到细胞外。 43.多细胞的生物体内,各细胞之间必须保持 ,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 ,也依赖于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 有关。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___________),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____________的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___结合,将_______传递给靶细胞;相邻两个细胞的________相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____________,如高等植物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44.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对植物细胞有 的作用。 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45.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 。 46.线粒体是 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 ”,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 。 47. 是 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 。 48.内质网是由 连接而成的 ,是细胞内 以及 合成的“车间“。 49. 对来自内质网的 进行 的“车间“及“发送站”。 50.核糖体有的 在内质网上,有的 分布在细胞质中是 。 51.溶酶体是 ,内部含有多种 ,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 。 52.液泡主要存在于 ,内有 ,含有 等物质,可以 ,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 。 53.中心体见于 细胞,由两个相互 排列的 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 有关。 54.细胞基质由 等组成。在其中进行 。 55.分泌蛋白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 中由 ,肽链进入 进行加工,形成有 。内质网可以 ,也就是鼓出由 ,包裹着要运输的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 , 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还能对蛋白质做 ,然后形成 。囊泡移动到细胞膜,与 ,将蛋白质 。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的过程中,需要 。这些能量的供给来自线粒体。 56.与能量有关的细胞器是 。双层膜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_____ 。单层膜的细胞器是 。 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含有少量DNA和RNA的细胞器是 ___ 。在植物细胞中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 。 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 。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特有的细胞器是 。与人体免疫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__ 。与植物细胞吸水、失水有关的细胞器是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 。 与蛋白质加工运输相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 。 参与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有 _______ 。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而高等植物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 ______。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的细胞器是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有 ________ 。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有 ___________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 。 57.健那绿染液可以使活细胞中的 呈现 ,而 接近无色。叶肉细胞中的 ,散乱分布在细胞质中,呈绿色、 。 58.生物膜系统由 构成。这些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 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 。 59.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 ,同时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 __________ 的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 上进行,这些化学反应需要 的参与,广阔的膜面积为 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细胞内的__________把各种 分开,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 地进行。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60.除了高等植物 和哺乳动物 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61.细胞核是 库,是 控制中心。 62.核膜是 膜,其上有 ,其功能是 __________ 63.核仁与 的合成以及 形成有关。 64.染色质由 组成,DNA是 的载体。 65.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是 。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66.原生质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__。 67.当_______________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通过_____________进入外界溶液中,使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都出现一定程度的__________。由于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____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_______________就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_______________现象。 68.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69.物质______________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_____________。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膜可以让__________自由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能通过。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70.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有的_________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________________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____________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和糖类结合形成的___________,叫做______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糖被与细胞表面的_________有密切关系(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72.物质进出细胞,既有______________ 的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也有____ _______________的运输,称为主动运输。此外,还有其他运输方式。 73.物质通过____________ 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例如: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__________ 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从 ______一侧运输到_____ 一侧,不需要______ 的协助,不需要_______ ,统称为 ________。 75.从_____ 一侧运输到______ 一侧,需要_______ 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例如_______________。 76.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和____。说明细胞膜___________。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7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细胞代谢。由于_________________,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 79.分子从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80.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___________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81.酶是_____产生的具有______的____,其中绝大多数酶是______,少数酶是______。 82.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______;具有_______即每一种酶只能______ __________。);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_________的条件下进行的。 8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酶活性。 84.在_____________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_____________,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_________________,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0℃左右时,酶的活性_____,但酶的空间结构_____ ,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__________。 85. 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称做自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做因变量。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 86.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_________。 8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对照实验。 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88.ATP是_____________的英文名称缩写。ATP分子的结构可以简写成______,其中A代表_____,P代表_____,~代表_________。ATP水解实际上是指______ _____________。所以说,ATP是细胞内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 89.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中的_____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____的那个P就就脱离开来,形成游离的_____,同时,ATP就转化成______(________)。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____可以接受_____,同时_________,重新形成ATP。 90.在ADP转化成ATP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对于动物、人、真菌和大多数细菌来说,均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绿色植物,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______;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_;根本能源是_______;储能物质是_________。 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92、细胞呼吸是指 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 ,生成 或 ,释放出 并生成 的过程。 93、酵母菌是一种 ,在 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 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 。 94、CO2可使 变浑浊,也可使 水溶液由 变 再变 。 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 性条件下与 发生化学反应,变成 色。 95、细胞呼吸可以分为 和 两种类型。 96、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 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这一过程必须有 参与,主要场所是 。 97、线粒体具有 膜,内膜的某些部位向内腔折叠形成 ,使内膜的 。周围充满了液态的 。线粒体的 和 含有许多种与 有关的 。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往往可以定向运动到 的部位。 98、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 ,其化学反应式可以简写 成 。 99、有氧呼吸过程可以概括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分子的 分解成2分子的 ,产生少量的 ,释放少量的 。这一阶段不需要 的参与,是在 中进行的。第二阶段是, 和 彻底分解成 和 ,释放少量 。这一阶段不需要 的参与,是在 中进行的。第三阶段是,上述两个阶段产生的 ,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 结合形成 ,同时释放 的 。这一阶段需要 的参与,是在 上进行的。 100、有氧呼吸是指 在 的参与下,通过多种 的催化作用,把 等有机物 氧化分解,产生 和 ,释放 ,生成 的过程。同体外燃烧相比,有机物在体内有氧呼吸是在 的条件下进行的;能量是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的;其中相当一部分储存在 中。 101、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概括地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第二阶段是 在不同的 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 和 ,或转变成 。两个阶段都是在 中进行。其化学反应式可以概括为: 、 。 102、无论是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是转化成乳酸,无氧呼吸都只在 释放 的能量,生成少量的 。 103、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做 。产生酒精的叫做 ;产生乳酸的叫做 。 第四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104、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 中,所以,可以用 提取滤液中的色素。绿叶中的色素不止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 中,然而,它们在 中的 不同: 高的随 在滤纸上扩散的 ;反之则 。这样,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 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开。 105、研磨绿叶时,加入二氧化硅有助于 ,加入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 。 106、分离滤液中色素结果在滤纸条上出现了 条色素带,从上向下依次是: 素( 色)、 素( 色)、 素( 色)、 素( 色)。其中 和 合称 素,含量约占 , 和 合称 素,含量约占 。 107、将绿叶中的4种色素溶液,分别放在 和 之间,从 中可以看到不同波长的光被吸收的情况: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 和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 。因为叶绿素对 光的吸收量最少, 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现绿色。 108、叶绿体的外表有 ,内部有许多 , 与 之间充满了基质。每个基粒都由一个个 堆叠而成,色素就分布在 上。叶绿体内有很多的 和 ,极大地扩展了受光面积。 109、叶绿体是进行 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 上,不仅分布着许多 的 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 。 110、光合作用是指 通过 ,利用 ,把 和 转化成储存着 的 ,并且释放出 的过程。 111、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 。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 下才能成功,植物体只有 才能更新空气。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叶先放在 放置几小时(目的是 ),然后让叶片一半 ,另一半 。一段时间后,用 处理这片叶,发现 的一半呈 色, 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这一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 外还有 。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 法进行了两组实验,第一组向植物提供 和 ,第二组向同种植物提供 和 ,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第一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 ;第二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 。这一事实证明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等用小球藻进行实验:用 标记的CO,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追踪放射性,最终探明了 在光合作用中的途径,称为 。 112、光合作用过程可以概括为反应式: 。 113、根据是否需要 ,光合作用可以概括为 和 两个阶段。 114、光反应阶段:叶绿体中的 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的用途,一是将 分解成 和 , 直接以分子形式释放出去, 则被传递到叶绿体的 中,作为活泼的 ,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促成 和 发生反应形成 。这样, 就转变为储存在 中的化学能,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此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 上进行的,必须有 才能进行。 暗反应阶段;绿叶通过 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进来的 ,不能直接被 还原,它必须先与植物体内的 (一种 )结合,这个过程叫做 。一个 分子被一个 分子固定以后,很快形成两个 分子。在有关酶的催化下, 接受 释放的能量并且被 还原,一部分形成 ,另一部分形成 ,从而使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持续进行。 115、光合作用强度是指植物在 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的数量。可以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 或 来定量地表示。 116、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空气中 的浓度,土壤中 的多少,光照的 和 ,光的 以及 的高低等。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 117.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即生物体的生长,既依靠细胞___________增大细胞的体积,还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细胞的___________。不同动植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一般___________________,器官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__________________。 118.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___________,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____________。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_____________细胞的长大。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9.单细胞生物体通过__________________而繁衍。多细胞生物从__________开始,要经过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逐渐发育为成体。细胞增殖是细胞重要的_____________,是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 120.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121.细胞周期是指_______________的细胞,从一次________________开始,到下一次______________时为止。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23.细胞周期大部分时间处于______________。它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______ ___________。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细胞有适度的__________。 124.分裂期是一个____________的过程,人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的主要特点为:染色质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逐渐解体;____________逐渐消失;从细胞的___________发出____________形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____地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期特点为: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排列在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上,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比较__________,_____ _____比较清晰,便于观察。后期:每个______________分裂成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开,成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由纺锤丝牵引着分别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就________________到了细胞的两极,使细胞的两极各有_________________,这两套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完全相同,每一套染色体与分裂前________________中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也相同。末期:染色体逐渐变成____________;同时_____________消失;出现新的_________和________;核膜把染色体包围起来,形成两个新的_____________;赤道板位置出现了一个____________,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_____________,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_____________。 125.动物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不同点是:第一,动物细胞有由一对____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_____在间期复制,成为两组。进入分裂期的______期后,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_________,其周围发出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__。第二,动物细胞分裂的______期不形成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把细胞__________成两部分,每部分都含有一个_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了两个子细胞。 126.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是将_____________的染色体经过_________(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______________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27.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变化,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8.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________、_________等的__________。染色体容易被________染料(如_______________)着色。通过________显微镜可观察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实验中进行解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漂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中通常是处于__________时期的细胞最多。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细胞的分化 129.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_____________增殖的后代,在形态、_______和__________上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___________,有利于提高各种___________的效率。 130.细胞分化的原因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不同. 131.细胞的全能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3.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已分化的动物细胞的_____________是具有全能性的,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做____________,如人的骨髓中有许多________________,它们能过_________________,不断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血小板,补充到血液中去。 第三节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134.对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不是一回事。从总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___________的过程。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_____________、结构和____________发生变化的过程。 135.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使细胞____________,体积__________,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__________。细胞内多种酶的_______________。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________,它们会妨碍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细胞内呼吸速率_________,细胞膜________改变,使物质_______________降低。 136.细胞凋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也常被称为细胞__________________,它与_________________不同。 137.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______________,维持________________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___________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第四节 细胞的癌变 138.癌细胞是指在机体中有的细胞受到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细胞中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恶性增殖细胞。 139.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具有以下特征: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________________;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发生显著变化;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之间的黏着性____________,容易在体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0.致癌因子大致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病毒致癌因子是指能使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 141.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_________________,控制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_____________________。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使原癌基因发生_____________,导致正常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42.减数分裂是进行_________________的生物,在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__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___________一次,而细胞_____________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比原始生殖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 143.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__________中形成的。睾丸里有许多弯弯曲曲的_____________,其中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__。精原细胞是原始的___________________。每个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__________的相同。 144.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__________,一条来自________,叫做________________,它们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由于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______________,因此,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__________。 14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 。 146.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精原细胞染色体_____,成为_____________;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形成的两个 ________________,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就形成了四个__________,它们要经过复杂的_________才成为精子。 147.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卵细胞是在_________中形成的。卵巢内部有许多发育程度不同的___________,位于中央的一个细胞就是卵细胞。 148.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主要区别是: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大的叫做_____________,小的叫做__________。次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_______和一个小的_____。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形成的极体也分裂为_______个极体。这样,一个_____________经过减数分裂,就形成一个____________和三个 _________。卵细胞和极体中都含有数目减半的染色体。不久,三个极体都____________,结果是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_____________。 149.受精作用是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相互识别、融合成为___________的过程。 150.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_______________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_______________,另一半来自__________________。 151.由于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____________组成具有多样性,导致不同配子______________的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___________,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_____________中进化,体现了_____________的优越性。 152.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 ___________________的恒定,对于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都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153.豌豆是_____________植物,而且是____________,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__________,用豌豆做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154.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____________ 。 155.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____________;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______________。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 156.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____决定的。每个因子决定着一种特定的性状,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为________________,用大写字母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_________________,用小写字母表示。 157.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___________。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___________。 158.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_,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个遗传因子中的__________。 159.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____的。 160.测交实验是让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杂交。 161.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_____________: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_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_________时,成对的遗传因子 _____________,分别进入不同的_________中,随_________遗传给后代。 第二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162.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YYRR和yyrr,它们产生的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__,表现为__________。 163.F1在产生配子时,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___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___种: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状表现为____种: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_______________。 164.孟德尔第二定律,也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__________和 __________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__________,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__。 165.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__________;与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__________,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__________,如:_________。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二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166.基因是由__________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__________上,因为________和__________行为存在明显的 ________关系。 167.在雌果蝇中,这对性染色体是_______的,用_______表示;在雄果蝇中,这对性染色体是________的,用________表示。 168.每种生物的基因数量,都要远远多于这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显然,一条染色体上应该有_______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______排列。 169.孟德尔所说的一对遗传因子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 170.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基因,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____________会随______________ 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_________中,独立地随_________遗传给后代。 17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____________上的__________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 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_____________自由组合。 第三节 伴性遗传 172.人类的红绿色盲的遗传表现与果蝇眼色的遗传非常相似,它们的 位于 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 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173.人类的红绿色盲属于 染色体 性伴性遗传病。其患者的基因型为 ,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的基因型是 。 174.补全以下遗传图解: : 表现型 比例 (1)亲代 女性正常 × 男性色盲 配子 子代 (2)亲代 女性携带 × 男性正常 配子 子代 表现型 比例 : : : (3)亲代 女性携带 × 男性色盲 配子 子代 表现型 比例 : : : (4)亲代 女性色盲 × 男性正常 配子 子代 表现型 比例 : : : 175.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 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 。这种遗传特点在遗传学上叫做交叉遗传。 176.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 染色体 性伴性遗传病。这种病受 基因(D)控制,当女性基因型为________ 时,都是患者,但后者比前者病轻。男性患者的基因型只有一种情况,即 ,发病程度与XDXD相似。因此,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的遗传特点是: 性多于 性,但部分女性患者病症较轻。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的后代中,女性 ,男性 。 177.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和人类正好相反,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 ,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性的 。芦花鸡羽毛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这是由位于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决定的,当它的等位基因 纯合时,鸡表现为非芦花,羽毛上没有横斑条纹。如果用芦花雌鸡 ,与非芦花雄鸡 交配,那么F1中雄鸡都是__________ 鸡基因型是 ,雌鸡都是 鸡基因型是 。这样可以根据羽毛区分鸡的性别。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78.一种细菌的菌体有多糖类的 ,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 ,叫做S型细菌;另一种细菌的菌体 多糖类的 ,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 ,叫做 细菌。 179.格里菲斯从第四组实验的小鼠尸体上分离了 ,而且这些S型细菌的后代也是 ,这表明 细菌在与________ 的S型细菌混合后, 为 细菌,而且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 的。于是格里菲斯推论: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________ 的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 ”。 180.艾弗里及同事对 细菌中的物质进行了 和 ,他们将提纯的 、 和 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____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 ,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如果有 分解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就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于是艾弗里提出了不同于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观点的结论: 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 的物质。 181.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 为实验材料,利用________________ 的新技术,完成了另一个更具说服力的实验。 182.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 在 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是由 构成的,头部内含有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就会在 的作用下,利用 体内的物质来合成 ,进行大量增殖。当噬菌体增殖到一定数量后,________ 裂解,释放出大量的噬菌体。 183.赫尔希和蔡斯首先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和放射性同位素_______ 培养基中培养 ,再用上述 培养 ,得到DNA含有 或蛋白质含有 标记的噬菌体。然后,用______________ 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 ,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 。搅拌的目的是使 在细菌上的________与 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 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 。离心后,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发现:用 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用 _ 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沉淀物中。进一步观察发现: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 ______________的DNA,但却不能检测到 的蛋白质。此实验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 进入到细菌细胞中,而 留在外面。因此,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 遗传的。 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184.虽然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是实验的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他们的关键设计思路是将 和 分开,单独直接地进行研究。 185.后来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了DNA外,还有 。有些病毒不含DNA,只含有 和 ,如 。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出来的 ,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但是,从这些病毒中提取出来的 ,却能使烟草感染病毒。因此在这些病毒中,______ 是遗传物质。因为 是DNA,所以说DNA是 。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186.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 和英国物理学家 揭示了 。 187.DNA分子是以4种 为单位连接成的 ,这4种脱氧核苷酸含有 四种碱基。 188.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1)DNA分子是由 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 方式 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 和 交替连接,排列在 ,构成 ;__ 在内侧。(3)两条链的碱基通过 连接成 ,并且有一定规律:A( )一定与 ( )配对;G( )一定与 ( )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 。 第三节 DNA的复制 189.DNA的复制是以 为模板合成 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细胞 和 ,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完成的。 190.复制开始时,DNA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 ,在 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 ,这个过程叫 。然后,以________ 为模板,在 等酶的作用下,利用细胞中游离的_____ 为原料,按照 ,各自合成与母链 的一段子链。随着模板链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在不断的延伸。同时每条新链与 的模板链盘绕成 。这样,复制结束后,_________ DNA分子就形成 的DNA分子。新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通过_______________分配到子细胞中去。 191.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 _ ________ 的过程,复制需要 、 、 和 等基本条件。DNA分子 ,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 _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192.DNA分子通过复制,将 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证了遗传信息的 。 第四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 193.一条染色体上往往有 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含有许多 ,一个基因是由成百上千个 构成。 194.遗传信息蕴藏在 中, 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 ,而 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NA分子的 和 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DNA分子上分布着多个基因,基因是 。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一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195.RNA与DNA的比较 元素组成 C、H、O、N、P等 分类 脱氧核糖核酸(DNA双链) 核糖核酸(RNA单链) 单体 成分 磷酸 H3PO4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含氮 碱基 A、G、C、T A、G、C、U 功能 主要的遗传物质,编码、复制遗 传信息,并决定蛋白质的合成 将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 蛋白质。 存在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少量在线粒 体和叶绿体中。甲基绿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吡罗红 元素组成 C、H、O、N、P等 分类 脱氧核糖核酸(DNA双链) 核糖核酸(RNA单链) 单体 成分 磷酸 H3PO4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含氮 碱基 A、G、C、T A、G、C、U 功能 主要的遗传物质,编码、复制遗 传信息,并决定蛋白质的合成 将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 蛋白质。 存在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少量在线粒 体和叶绿体中。甲基绿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吡罗红 比较项目 核酸 名称 基本单位 核苷酸 化学成分 碱基 五碳糖 磷酸 分布 空间结构 染色 196.RNA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7.转录是在____________内进行的,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模板,合成_______的过程。 198.转录的过程:第一步:DNA双链_______,DNA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第二步:游离的__________________随机地与链上的碱基碰撞,当核糖核苷酸与DNA的碱基互补时,两者以____________结合;第三步:新结合的核糖核苷酸连接到正在合成的_________分子上;第四步:合成的_________从DNA链上释放,而后,DNA双链恢复。 199.mRNA合成以后,就通过_________进入细胞质中。 200.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为模板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翻译。 201.翻译实质上是将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序列翻译成____________的_________序列。 20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作1个密码子。 203.密码子共有_______种,终止密码子有_____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_____种,其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2种。 204.每种密码子只能决定______氨基酸;1种氨基酸可以由_________________密码子决定。 205.将氨基酸运到“生产线”上去的“搬运工”是____________。 206.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________氨基酸。tRNA有________种。 207.tRNA链经过折叠,看上去像三叶草的叶形,其一端是携带___________的部位,另一端有3个碱基。每个tRNA的这3个碱基可以与____________________互补配对,因而叫_____________。 208.翻译的过程: 第1步:mRNA进入细胞质,与_________结合。携带氨基酸1的_________,通过与________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进入位点1; 第2步:携带氨基酸2的__________以同样的方式进入位点2。 第3步:氨基酸1通过与氨基酸2形成________而转移到占据位点2的tRNA上; 第4步:核糖体读取下一个密码子,原占据位点1的tRNA离开核糖体,占据位点2的tRNA进入位点1,一个新的携带氨基酸的tRNA进入位点2,继续_______的合成。重复步骤2、3、4,直至核糖体读取到_______________。 209.肽链合成后,就从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的复合物上脱离,经过盘曲折叠,形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蛋白质分子,开始承担细胞生命活动的各项职责。 210. 复制 转录 翻译 场所 模板 原料 条件 碱基互补配对方式 产物 第二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211中心法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例如:如果一个人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而缺乏_____________,那么这个人就不能合成黑色素,而表现出_________症状。 213、基因还能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例如:异常基因编码的血红蛋白组成的红细胞结构异常,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___________关系。 215、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216 .DNA分子中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引起_______________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17.基因突变若发生在_________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__________中,一般不能遗传。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通过___________传递。此外,人体某些体细胞基因的突变,有可能发展为____________。 218.易诱发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并提高突变频率的因素可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由于自然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基因突变可以_____________,因此,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______________。 220.基因突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1.基因突变的不定向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且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222.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_______________。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________________。 223.基因突变是______________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____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_。 224.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_______的重新组合。 225.基因重组包括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类型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6.基因重组是_________________的来源之一,对生物_________也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 227.染色体变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28.染色体发生的结构变异主要有四种类型:染色体中某一片段_______引起变异;染色体中______某一片段引起变异;染色体的某一片段_______到另一条________染色体上引起变异;染色体中某一片段___________也可引起变异。 229.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____________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改变。 230.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包括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的增加或减少和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_____________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231.细胞中的一组________________,在形态和功能上____________,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232.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叫做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叫做多倍体。 233.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__来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 234.秋水仙素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能够__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___。 235.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叫做单倍体。 第三节 人类遗传病 236.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___________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受______________控制)、_______________(受______________控制)和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引起)三大类。 237.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手段可以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 238.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_______染色体)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________________。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239、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杂交 育种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细胞工程育种 方法 通过___ 使亲本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再经过 和 用物理(如 )化学(如 )因素来处理生物 用 处理__ 的种子或 __ 后,经过 将一种生物特定的基因转移到 中 将不同种植物的 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 细胞,并将 细胞培育成 植株 原理 优点 操作简单,目标性强 提高 ,大幅改良某些性状,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 器官大 , 物质含量高 明显 生 物的性状,克服 ____ 克服 缺点 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操作复杂,成活率低, 可能引起生态危机 并没有表现出双亲遗传性状 实例 高杆抗 锈病小 麦和矮 杆易染 锈病小 麦杂交 产生 品种 用高杆抗锈病小麦和矮杆易染锈病小麦培育 品种 适用范围 生殖的动植物 几乎 的生物 植物 生殖的植物 微生物、动、植物 植物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40、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 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 。例如: 。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 ,并通过 将各自的 传给后代。 241、一个 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 ,叫做 的 。在一个 中,某个基因占全部 数的比率叫做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的改变。 242、 和 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 、 和 。其中 和 统称为 。基因突变产生新的 ,通过 过程中的 ,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 ,从而是种群出现大量 。由于 和 都是随机、 的,因此它们只能提供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 。 243、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在 的作用下,具有 的个体有更多机会 ,种群中相应的 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 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的 会下降。因此,在 的作用下, 会发生 改变,导致生物朝着 不断进化。 244、 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 并且产生 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 。简称 。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是不能 的,即使 ,也不能产生 ,这种现象叫做 。例如 。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 ,使得 间不能发生 的现象叫做 。例如 。不同 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 的现象叫做 。 和 都是常见的类型。 245、加拉帕格斯群岛的地雀是说明通过 形成 的著名实例。这些地雀的祖先属于同一个 ,从南美大陆迁来后分布在不同的岛屿上。由于各个岛上的地雀被海洋隔开,不同的种群就可能出现不同的 和 ,而一个种群的 和 对另一个种群的 没有影响。因此,不同种群的 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由于各个岛上的环境条件不同, 对不同种群的 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就有差别:在一个种群中,某些 被保留下来,在另一个种群中,被保留下来的可能是另一些 。久而久之,这些种群的 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渐出现 。 一旦形成,原来属于一个 的地雀,就成了不同的 。 246、任何一种生物都不是 进化的。不同 之间、 与 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 。通过漫长的 ,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 ,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 。 247、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 、 和 。 248、了解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 。最早的生物化石是距今35亿年前的 化石。在此后的大约20亿年的漫长岁月中,地球上的生物主要是海洋中的数量不多的 和 ,它们都是 。这一时期的生态系统是只有 和 的两极生态系统。在距今大约15亿年前, 出现之后, 作为一种新的生殖方式出现了。生物通过 ,实现了 ,这就增强了 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了。 必修3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249、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 。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 ) 250、 ( ) ( ) ( )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 ) 体液 251、 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52、 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 。 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53、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 。 254、血浆中约90%为 ;其余10%分别是 (约1%), (7%-9%),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如 )、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而组织液和淋巴中 含量很少。 255、渗透压是指溶液中 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 : 越多,即溶液浓度越 ,对水的吸引力越 ,溶液渗透压越 。 256、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 的含量有关。 257、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 和 。 258、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左右。血浆渗透压约为 ,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 。 259、 ___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60、正常机体通过 ,使各个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叫做稳态。 261、目前普遍认为,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62、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26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它是指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_______________变化作出的__________________。 264.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它通常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反射活动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 265.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____________后,由_____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66.反射的大致过程是:感受器的兴奋沿着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____传导;_________________随之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_______________的兴奋经过一定的_____________到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 267.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____________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___________也叫神经冲动。 268.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_______________。这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称为_______________。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的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由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__。而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仍然是_____________。在兴奋部位和为兴奋部位之间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局部电流。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____________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进行下去,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__________________。 269.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_______________。 270.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 271.突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_____________受到刺激,释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引发突触后膜_______________,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 273.由于______________只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能由_______________释放,然后作用于______________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_______________。例如:从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 274.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____________和脊柱椎管内的______________。 275.位于脊髓的_______________受脑中相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调控。 276._______________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77.______________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包括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8.大脑皮层__________的损伤会导致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如S区受损伤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279.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0.除了神经调节外,还存在着另一种调节方式—— 由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就是________调节。 281.常见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及生理作用 化学性质 种类 来源 生理作用 氨基酸的衍生物 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肽和蛋白质类 生长激素 促激素 促..激素释放激素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类固醇类 性激素 282.人体中血糖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消化、_________、_______的分解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转化,血糖的去向包括:_______________成CO2、H2O和____________,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化成脂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83.机体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激素调节糖代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二者的相互____________作用共同维持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高血糖素的_____________,胰高血糖素也是如此。 284.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________________。它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方式,对于机体维持___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285.人体抵御寒冷时,起重要作用的是甲状腺分泌的_______________,它可随________运到全身,几乎作用于体内__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___________。 286.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多少,又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当身体的______________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_______________传到_________,下丘脑就会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运输到______________,促使垂体释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SH运送到_____________,促使其增加_______________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__________下丘脑和_____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__________。这样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就不至于过高,可见甲状腺激素的__________调节,也存在着___________机制。 287.激素调节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__________,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________,以维持激素含量的____________。 288.激素的种类______、量__________,既不组成______________,又不提供______________,也不起________________,而是随体液到底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原有的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因此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_____。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289. 等化学物质(除 以外,还有其他 ,如 等,通过 传送的方式对 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290.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动物只有 ,但在人和动物体内, ______ 和 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29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29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一方面,不少 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 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看做 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 也可以影响 的发育和功能。 第四节 免疫调节 293.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___________,要靠____________ 。免疫调节是依靠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294.免疫系统是由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组成。 295.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人体有三道防线。_______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___________(如_________)和 ____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也不针对______________的病原体,而是对________________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_____________。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借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组成的。 296.病原体突破前两道防线后,第三道防线就紧急动员起来,产生专门抗击这种病原体的________——_______。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病原体表面的________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 297.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________。其中_______主要靠产生________“作战”,这种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_________“作战”,这种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98.体液免疫的大致过程是:大多数病原体经过_________等的_________,暴露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______,将______传递给________,刺激______产生________。少数抗原_________ 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______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__,大部分分化为________,产生______,小部分形成________。______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________________,进而被__________吞噬消化。_______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这种抗原时,能迅速_________增值分化,______产生_________________。 299.病毒会侵入机体细胞,有一些致病细菌如_________、_________等,是________在宿主细胞内的,而______不能进入宿主细胞。那么就要靠细胞免疫。________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_________,______可与被抗原入侵的________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________,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能够被________________。 300.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由于免疫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敌我不分”地将___________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这类疾病就是______________。 301.过敏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的机体, 在 _______接受________抗原时所发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特点是发作_______、反应_______、消退________;一般不会___________,也不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__;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2.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___________体内已经________或其他因素而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的功能。 303.免疫系统正式通过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30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向光性。 305.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金丝雀 草的胚芽鞘会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去掉胚芽鞘的尖端,则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锡箔罩子把尖端罩上,则_________________,如果罩上尖端下面的一段,则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6.詹森的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7.拜尔的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8.温特的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9.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________________。 310..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除__________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11.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_______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_______________,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312.由_____________产生,能从___________运送到____________,对植物的______________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___________,称作植物激素。 313.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些部位,_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______________。 314.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_________________运输到__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 315.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6.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处。 第二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第三节 其他植物激素 317、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 性:即能 ,也能 ;既能 ,也能 ;既能防止 ,也能 。 318、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 ;在浓度过高时会 ,甚至 。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 ,老细胞则比较 ;不同 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也不一样。 319、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 (NAA), 等,具有与IAA相似的生理效应。这些化学物质,成为 ,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使扦插枝条生根等。 320、除生长素外,植物体内还存在 、 、 、 等植物激素。 321、 植物激素种类 合成部位 主要作用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乙烯 322、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 ,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_______的合成,而_______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_______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 323、_________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_______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324.种群在___________________或单位体积中的________________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_________________。 325 .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_________________若干个_______,通过计数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种群密度的_____________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__取样,不能掺入_____________。 326.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取样法和__________取样法等。许多动物的__________能力强,范围______,不宜用__________来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捕获_______________,做上_______________后再______________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_到的动物中__________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________种群密度。 327.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不能反映种群______的变化趋势,还需要研究种群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其他数量特征。 328.出生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内_______________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数的比率。死亡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内_________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329.迁入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内_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迁出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内_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330. 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__________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331.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__________________的比例。例如,利用人工合成的______________(信息素)_________某种害虫的_________个体,破坏害虫的_________________,是很多______________不能交配,从而使该种害虫的________________明显降低。 第二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332.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______________。就是用来描述一个____________或它的__________的数学形式。一般步骤:①_____研究对象,____________;②提出________________;③根据____________用适当的_______________对事物的___________进行表达;④通过进一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对模型进行____________。 333.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__能更直观的反映出种群数量的________________。 334.生物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____”型。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________趋于_________的增长曲线,称为“___”型曲线。因为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___________,当种群密度增大时,______________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_________数量也会_________,这就使种群的_______降低,_____________增高。当死亡率增加到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种群的增长就会__________,有时会__________在一定的水平。 335.在环境条件不受__________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所能维持的种群_________________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又称_______值,此时种群增长率为____________。 336.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染病等。大多数种群的数量在___________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_______________甚至消亡。 337.酿酒和做面包都需要________菌,这些_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_(培养液)来培养。酵母菌计数时通常采用显微镜下观察并用______________计数的方法。 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 338.群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聚集在一定区域中__________________的集合。 339.群落中_________________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____。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是通过复杂的________________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40. 种间关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1.捕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 342.竞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的生物相互争夺_______________等,结果表现为相互_______________,有时表现为一方_______________,另一方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3.寄生是指一种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于另一种生物(________)的体内或__________,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如__________________。 344.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_________________在一起,_____________,彼此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植物与_______菌之间:植物供给________菌___________,而从其那里获得含_________的养料。 345.群落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有明显的_________现象。如森林植物的分层与对_____________有关。而植物的分层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6.群落结构特征也表现在水平方向上,如由于__________的变化、土壤_____和盐碱度的差异、__________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 347. 因为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_____________,而且身体____________,不适于用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进行调查。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时,常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即用一定规格的_________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___;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 348.群落是一个_________系统,它是不断____________。随着时间的推移,____________被另一个群落___________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__________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 349.演替包括两种:_________演替, 指在一个____________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植被、但被_____________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发生在_______________上的演替;另一种类型的演替是_____________,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___________,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________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的演替。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350.生态系统是指_______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 35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2.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① 非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②生产者,_________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等原核生物;③______________,动物,包括_________动物(即_____级消费者)、__________动物、___________动物和_________动物,;④______________,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_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__等_______生生物,如______________等。 35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制造的________中,从而被生物利用,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消费者通过自身的______________,将__________转化为无机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无机物排出体外后又被_____________重新利用,可见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而且对于植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具有重要作用;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分解成___________,如果没有分解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会崩溃。因此,三者之间是_____________、缺一不可的。 354.食物链可分成若干个营养级,第一营养级为______________即绿色植物,第二营养级为______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为_____级消费者……,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____________。 355.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______________叫做____________。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______________的重要条件,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就越____。 356.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357.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358.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都来自于_____________。这些能量绝大部分都被地球表面的大气层所吸收、散射和反射掉了,被生态系统的_______通过_______转化成为_________,_______ 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这样太阳能就_______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he zuo yong 359.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_________中以_______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_______用于生产者的________________等生命活动,_______在植物体中的有机物中。构成植物体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随着______________等被_______分解而释放出来;另一部分则被__________摄入体内,这样能量就流入了_______。能量流入第二营养级后,能量在第三、第四营养级的变化,与第二营养级的情况大致相同。 360._______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_______,这些能量是沿着_______逐渐流动。 361.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的研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_______,不可逆转,也不能循环;能量在流动过程中_______,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_______。 362.从能量金字塔可以看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_______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就越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_______营养级。 363.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_______,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关系,使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64.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__________形式进行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因此,碳循环具有_______________。 365.组成生物体的C、H、O、N、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_,又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其中的物质循环具有________,因此又叫_____________。 366.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_________;能量流动则不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是循环流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是同时进行,彼此互相依存,不可分割。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都离不开物质的________和_______等过程。物质作为_______的载体,使_______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_______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367. 化石燃料 厂房、汽车等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368.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通过_______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____________,也可以是__________。 369.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还产生一些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就是化学信息。如:________________。 370.动物的_______________,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即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可以体现为行为信息。如:___________________。 3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作用;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72.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73.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__或________自身结构和功能____________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74.________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375.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及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都存在着______________。 376.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的。 377.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____________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 378.生态系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恢复到________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 379.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____,食物网越______,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_______,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380.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的干扰(破坏)后,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是不一样的。 381.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_______,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保证生态系统内部_______________的协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