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实验类型整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实验类型整理

高考实验(遗传试验外)专题资料 Ⅰ、代谢类实验 一、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类 ‎1、只考察呼吸作用类实验 ‎(1)考察呼吸作用原料、产物,能否进行,场所或细胞呼吸方式(呼吸商)实验 练习1(呼吸作用能否进行):为探究脊蛙(去脑,保留脊髓)肌肉是否能进行呼吸作用,请依据所给的实验。装置(K为止水夹)和材料,在给出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探究实验,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完成问题。 ‎ 材料和用品:刚制备的去内脏脊蛙、导线、手摇感应电机等 ‎ 方法步骤: 步骤1:将A、B两根导线插入乙瓶瓶塞,将A导线下端的小钩,钩在刚制备的去内脏脊蛙背部肌肉上,带皮的蛙后肢接触食盐水,B导线的下端也接触食盐水,用凡士林密封瓶口;‎ 步骤2: ‎ 步骤3: ‎ 步骤4: ‎ 结果预测和结论: ‎ 该实验能否证明肌肉是否进行无氧呼吸,为什么?‎ ‎ ‎ 练习2(呼吸作用场所):细胞内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为丙酮酸的分解。为探究该反应发生的场所,甲、乙二同学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的方法:‎ 步骤一:取新鲜肝脏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为单个细胞。‎ 步骤二:用含‎14C标记的C6H12O6及完全营养液培养肝细胞一段时间。‎ 步骤三:离心得到细胞质基质及线粒体基质,分装在标号为1、2的两支试管中。‎ 步骤四:取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两滴,分别滴入两支试管内。‎ 现象:1、2两支试管变浑浊。‎ 结论:丙酮酸的分解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又发生在线粒体中。‎ 乙同学的方法:第一步同甲步骤一,第二步同甲步骤三,第三步待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完成后,老师指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是错误的。请分析其结果出错的原因。‎ ‎(2)现给你如下试剂:‎14C标记的丙酮酸及完全营养液(不含糖)、清水、吸管若干、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继续乙的实验,探究丙酮酸水解发生的场所。‎ 步骤三:取等量且少量的试管1及试管2中的溶液分别置于编号为A、B的两支试管内,再取等量的‎14C标记的丙酮酸及完全营养液(不含糖)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内。‎ 步骤四: 。‎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 现象:A试管出现浑浊,B试管不出现浑浊。‎ 结论: ‎ ‎②现象: 。‎ 结论: 。‎ ‎③现象: 。‎ 结论:丙酮酸的分解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又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练习3(细胞呼吸方式):现有下列装置(锥形瓶中为两个小烧杯,玻璃管中为某有色液体)若干个以及正在萌发的种子、NaOH溶液、清水等材料,请设计一实验验证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1)实验原理:                      ‎ ‎(2)实验步骤:‎ 第一步: 取三个该装置,分别编号为1、2、3,在1号、2号装置右边的烧杯中放入等量萌发的种子,3号装置右边的烧杯中放入等量的死种子;‎ 第二步: ‎ ‎ ;‎ 第三步:在相同适宜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 。‎ ‎(3)实验现象: ‎ ‎            ‎ 练习4(呼吸商): 生物呼吸作用的底物(有机物)种类及含量的差异,会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比发生差异,这可用呼吸商表示:呼吸商(Q)=,‎ 为了测定种子萌发时的呼吸商,现准备了3只玻璃瓶、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蚕豆种子、10%的NaOH溶液、NaHCO3、清水等。1号玻璃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由于发芽蚕豆种子(已消毒)的呼吸作用,1号玻璃瓶内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滴向左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是 。‎ ‎(2)1号玻璃瓶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蚕豆的呼吸商,由此还要利用2号玻璃瓶来测定发芽蚕豆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某一种气体的变化。请根据1号图及题干中的器材与试剂,说出2号图装置与1号图的不同 ,以此可以测出 量。‎ ‎(3)若1号装置测出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X,2号装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Y,则呼吸商计算式为: 如果呼吸商小于1时,说明 。‎ ‎(4)为了纠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须设3号装置。应对3号装置作何处理: 。‎ 如3号装置的墨滴在实验后向右移动量为Z,则氧气实际消耗量应为 。‎ ‎(5)如果该发芽的种子已带一定量的小叶,要了解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并还利用上述装置1,则需要注意:‎ ‎ 1)实验的变量因素是 ;实验试剂选用 ,理由是 。‎ ‎ 2‎ ‎)在十分合适的某光照强度条件下,实验进行一定时间,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A,则该墨滴一定向 移动。‎ ‎3)如要知道较高光照强度下真正的光合作用气体变化量,还需进一步的实验操作是 。真正光合作用的变化量是 。‎ ‎(2)考察呼吸作用条件实验(影响因素)‎ 练习5(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之外因):左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所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满了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了适量的酵母菌,将装置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下初始液面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单位:mL)‎ 时间(min)‎ ‎4℃‎ ‎10℃‎ ‎20℃‎ ‎35℃‎ ‎55℃‎ ‎90℃‎ ‎5‎ ‎0‎ ‎0.2‎ ‎0.4‎ ‎0.7‎ ‎0‎ ‎0‎ ‎10‎ ‎0‎ ‎1.0‎ ‎1.3‎ ‎1.2‎ ‎0.1‎ ‎0‎ ‎15‎ ‎0.1‎ ‎1.9‎ ‎2.2‎ ‎2.8‎ ‎0.2‎ ‎0‎ ‎20‎ ‎0.2‎ ‎3.1‎ ‎3.3‎ ‎4.4‎ ‎0.3‎ ‎0‎ ‎25‎ ‎0.3‎ ‎4.0‎ ‎4.5‎ ‎5.0‎ ‎0.4‎ ‎0‎ ‎(1)该同学作了以下四种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 )‎ A、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B、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C、氧浓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 D、氧浓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2)假设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则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 的量。‎ ‎(3)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 ,实验过程中应该用 方法控制温度,不可直接加热。对于在‎90℃‎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你认为原因是 _ _。‎ ‎(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以便消耗装置中的 。‎ ‎(5)写出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反应式: ‎ 练习6(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之内因):在培育啤酒酵母菌时,科研人员得到因线粒体缺失导致的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在育种中发现,在有氧条件下培养,该型酵母菌形成的菌落比正常酵母菌的菌落要小三分之二。‎ ‎(1)下列关于突变型酵母菌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 A.从结构上来看,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的结构 B.从生理上来看,突变型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无法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 C.从菌落上来看,突变型的菌落小最可能是因为细胞的体积变小 D.从菌落上来看,突变型的菌落小最可能是因为细胞生长速率变慢 ‎(2)将等量的呼吸缺陷型酵母菌和正常酵母菌分别在有氧条件下培养,测得正常酵母菌产气量的变化如下图中曲线a所示,回答问题。‎ ‎①请根据以上操作,写出该实验目的:验证 ‎ ‎②预测实验结果:在图中用虚线画出呼吸缺陷型酵母菌产气量的变化曲线。‎ ‎(3)若甲同学的研究主题是探究线粒体缺失对酵母菌繁殖速度的影响,观测指标是相同时间后观察计数实验组和对照组酵母菌的数量。请写出实验所需的用具: ‎ ‎(4)若乙同学的研究主题是:验证因线粒体缺失导致ATP供应不足,所以突变型菌落比正常小。设计如下实验,A、B、C组中都加入了适合酵母菌生长的培养液,另外提供给你蒸馏水、适宜浓度的ATP溶液。请完成下表中各组还需加入哪些溶液、菌株类型、培养条件及预测实验结果:‎ 组号 还需加入溶液 菌株类型(正常/突变)‎ 是否通气 预测实验结果 A空白对照组 B实验组 C条件对照组 ‎(5)生物工程常需分离酵母菌和Taq耐热细菌,分离方法常用选择培养基,例如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请提出从含大肠杆菌、酵母菌和Taq耐热细菌的培养液中分离酵母菌和Taq耐热细菌的方案。‎ ‎①分离酵母菌: ‎ ‎②分离Taq耐热细菌: ‎ ‎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一起考察 练习7(气体变化造成浮力改变1):某实验室将水稻幼苗固定于无底反应瓶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是根据比重浮沉的原理,由称量浸没在液体中的A瓶所受浮力的改变值测量气体量的改变。利用该装置可以测定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导致的瓶内气体容积的变化。调节天平平衡,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光照15 min后,指针向 (左、右)偏转,原因是 。接着进行遮光处理,指针将 ,原因是 。‎ 练习8(气体变化造成浮力改变2):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的光合作用实验。利用打孔器对爬山虎和石榴的幼嫩叶片打孔,获取一批直径为‎0.8cm的叶圆片。设法使叶圆片内细胞间隙中的气体排出、叶圆片沉到蒸馏水中,置于黑暗中待用。取4支试管,按下表中“处理”的步骤操作,之后将4支试管同时置于60W的白炽灯下,各试管与白炽灯的距离均为‎20cm ‎,观察叶圆片上浮的情况。实验结果见下表中的“结果”。‎ 试 管 ‎1号 ‎2号 ‎3号 ‎4号 处 理 溶液(10mL)‎ 蒸馏水 ‎1%NaHCO3‎ 蒸馏水 ‎1%NaHCO3‎ 植物种类 爬山虎 爬山虎 石榴 石榴 叶圆片数(均沉入水底)‎ ‎4‎ ‎4‎ ‎4‎ ‎4‎ 结 果 第1片叶圆片上浮的时间 ‎/‎ 第78分钟 ‎/‎ 第100分钟 第4片叶圆片上浮的时间 ‎/‎ 第140分钟 ‎/‎ 第211分钟 实验结束时沉没水底的叶圆片数 ‎4‎ ‎0‎ ‎4‎ ‎0‎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试解释2号和4号试管中的叶圆片上浮的原因: ‎ ‎ 。‎ ‎⑵试解释1号和3号试管中的叶圆片到实验结束时仍沉没水底的原因: 。‎ ‎⑶为什么不同植物的叶圆片在相同条件下上浮所需的时间不同?有的同学认为是由于不同植物的叶圆片重量不同,有的同学认为是由于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不同,有的同学认为是由于不同植物的叶细胞间隙大小不同(细胞间隙越大积聚气体的速度越快)。同学们利用电子天平测量相同数量的爬山虎和石榴的叶圆片重量,发现两者等重。那么,应如何针对上述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如果你是小组成员,请你简要说明实验思路。‎ ‎① ‎ ‎ ;‎ ‎② ‎ ‎ ‎ 练习9(强度测定):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强度。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装置。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A A B C D E F B 死的转 基因作物 D E F A为开关 B为玻璃钟罩 C为转基因作物 D为烧杯(内装有NaHCO3或NaOH溶液)‎ E为红墨水滴 F为直尺 甲装置 乙装置 Ⅰ.实验步骤 (1) 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 ‎ ‎② ‎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2) 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 ‎ ‎② ‎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3)实验操作30分钟后,记录甲装置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实验30分钟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测定植物呼吸作用 甲装置 ‎ (填左或右移)1.5厘米 乙装置 ‎ 右移0.5厘米 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 甲装置 ‎ (填左或右移)4.5厘米 乙装置 ‎ 右移0.5厘米 Ⅱ.实验分析:‎ ‎ 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g。那么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 g/小时。白天光照15小时,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 g。(不考虑昼夜温差)‎ 练习10(光合速率测定1):回答下列Ⅰ、Ⅱ两小题:‎ Ⅰ.右图表示某农作物叶片细胞内有关代谢示意图。其中A、B、C代表细胞结构,①、②、③、④代表物质。请据图回答:‎ ‎(1)结构B中进行的主要生理作用包括两个阶段,则①参与反应的是 阶段;若该细胞突然停止②供 应,则短时间内B中C3化合物含量将 。(填“上升、下降、不变”)‎ ‎(2)④代表的物质是 。‎ ‎(3)该条件下细胞每小时消耗4×10-5molO2,释放7×10-5molCO2,则相同时间内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C6H12O6的比例是(假设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均消耗C6H12O6) 。‎ ‎(4)在南方初夏的晴天,水分供应充足等自然情况下,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达到一天中最高值后不再升高,限制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若在大田中种植,改善该因素的有效措施有(写出一项) 。‎ ‎(5)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措施有多种。如同一块土地由一年之内只种植和收获一次小麦,改为一年之内收获一次小麦后,又种植并收获一次玉米;这种做法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是因为延长了 _。‎ ‎(6)某同学欲测定植物叶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速率,作如图所示实验。在叶柄基部作环剥处理(仅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于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1cm2的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量。M处的实验条件是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3小时(不考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测得叶片的叶绿体光合作用速率= ‎ ‎ ‎ ‎ ‎ 环剥后的叶柄 上午10时移走的叶 圆片(干重x克)‎ 下午4时移走的叶 圆片(干重y克)‎ 叶圆片(干重z克)‎ M ‎ ‎ 练习11(光合速率测定2):黑藻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生植物。因其取材方便,常作为生物学实验的材料。下图丙表示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间、叶绿体与线粒体间气体交换,图丁表示光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图丙中光系统Ⅰ、光系统Ⅱ位于[ ] 中,在光系统中的能量变化是 。‎ ‎(2)图丁中曲线的意义是: 。‎ ‎(3)图丙中由②进入叶绿体中的CO2与 结合形成三碳分子,随后发生三碳分子的还原,此过程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 和 。‎ ‎(4)如图甲所示,如果适当缩短光源与实验装置的距离,则单位时间内黑藻放出的气泡数量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5)黑藻的叶肉细胞处于丙图状态时,对应图丁曲线中 。‎ ‎(6)如果其他条件不变,CO2浓度增大,B点往 方向移;如果A点时CO2释放量为a µmo1/m2·s,C点时的CO2吸收量为b µmo1/m2·s,则在C点时O2的产生量为 µmo1/m2·s。‎ ‎(7)图丁中限制A~C段黑藻的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C点以后限制黑藻的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练习12(光合速率测定3):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 _位置处(左、右、相同)。‎ ‎(2)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字母) 。‎ ‎(3)当图乙植物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 毫升(假设随光照的增强,植物体的温度不变)。若此时植物叶片的呼吸商(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与消耗O2的比值)为0.8,那么植物光合作用除自身呼吸提供的CO2外,还需从外界吸收CO2 毫升。 ‎ ‎(4)绿色植物叶绿素的合成是否与光照有关?某生物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请利用玉米幼苗及其它用具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健康玉米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标记为A、B;‎ ‎ ; 。‎ 实验结果和相关结论: ; ;‎ ‎ 。‎ 练习1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树林中,阳光穿过枝叶的空隙,会在地上投下圆形的光斑,它们随着太阳的偏移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下图显示在人工光斑照射某植物叶片前后,实验测得C02 吸收速率和02 释放速率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回答:‎ ‎(1)描述光斑开始照射后的5 秒内,02释放速率和C02 吸收速率的变化: 。‎ ‎(2) CD 段02释放速率迅速恢复原水平的原因是 ,C02吸收速率延续了一段时间后才下降,原因是 。‎ ‎(3)光斑实验研究表明,制约02释放速率的因素是 。‎ 练习14(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2)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多个兴趣小组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实验材料和用具:100mL量筒、20W至500W的台灯、冷开水、NaHCO3、黑藻等等。‎ 实验步骤:‎ 排水管①‎ 止气夹②‎ ‎⑤止水夹 ‎④止水夹 ‎③排水管 可乐瓶 三通 量筒 ‎①准备6套如图所示装置, 编号为1—6。‎ ‎②在瓶中各加入约500mL0.01g/mLNaHCO3溶液 后用冷开水充满。‎ ‎③取6等分黑藻分别放入1-6号装置。‎ ‎④将6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用20W、50W、‎ ‎75W、100W、200W和500W的台灯等距离 地分别照射1-6号装置,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⑤ 30min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体积。‎ 实验结果:‎ 不同光照条件下氧气的释放量(mL)‎ 组次 ‎20w ‎50w ‎75w ‎100w ‎200w ‎500w 一 ‎1.8‎ ‎5.0‎ ‎9.0‎ ‎12.0‎ ‎21.0‎ ‎19.0‎ 二 ‎1.8‎ ‎5.3‎ ‎8.0‎ ‎11.5‎ ‎20.0‎ ‎18.0‎ 三 ‎2.0‎ ‎5.0‎ ‎8.0‎ ‎12.0‎ ‎20.0‎ ‎19.0‎ 均值 ‎1.87‎ ‎5.1‎ ‎8.3‎ ‎11.83‎ ‎20.3‎ ‎18.70‎ 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列出实验中的控制变量(写出两个即可): 。 ‎ ‎(2)该实验操作步骤中不合理之处,请加以改进(改进一处即可) 。‎ ‎(3)实验中所加的水为什么要经过烧开? ‎ ‎(4)根据装置图,上表中各组次的实验数据是如何读出的? ‎ ‎(5)将实验处理结果绘成柱形图。 ‎ ‎(6)上表中测得的氧气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其原因是 ‎ ‎(7)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 ‎(8)通过该实验还不能够确定最合适黑藻生长的光照条件,该如何开展进一步的探究呢? ‎ 二、遗传与分裂类题型 练习15(遗传与分裂综合题):已知鸟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即雌性个体用ZW表示,雄性个体用ZZ表示,假定雏鸟要能活下去,必须有一个Z染色体存在。现有某家禽的一个优良品系中,出现一种遗传性的白化症,科研人员通过对5只有关的雄性个体进行检验,发现其中3只带有白化基因。当这3只雄性个体与无亲缘关系的多只正常雌性个体交配时,得到 221只幼禽,其中54只是白化的,而且全是雌性。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白化症的遗传是 染色体 性遗传。为了消除非白化幼禽中的白化基因,并且要尽量多保存其他个体,科研人员该怎样操作?               。‎ ‎(2)该家禽的卵有时能孤雌生殖,孤雌生殖的发生,可能有三个原因:①如果孤雌生殖发育的子代雌︰雄为   ,则卵没有经过减数分裂,仍为二倍体;②如果孤雌生殖发育的子代雌︰雄为 ,则卵被极体受精;③如果孤雌生殖发育的子代雌︰雄为   ,则是染色体加倍造成的。‎ 请结合减数分裂知识用遗传图解表示原因②可能的过程。‎ 三、变异类题型 练习16(遗传变异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 科学家发现:在两栖类的某些蛙中,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如果让它们的蝌蚪在‎20℃‎左右发育时,雌雄比率约为1:1。如果让这些蝌蚪在‎30℃‎左右发育时,不管它们原来具有何种性染色体,全部发育成雄性。‎ ‎ (1)不同温度条件下发育的蛙的性别表现有差异,这说明:‎ ‎ 。‎ ‎ (2)问题:较高的温度是改变了发育着的蝌蚪(XX)的性染色体而使之改变性状,还是只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呢?‎ 请你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只说出大体操作思路即可)‎ 材料、用具:同一双亲产生的适量的蛙受精卵、相同的饲料、显微镜、各种试剂等。‎ 实验步骤:‎ ‎①取同一双亲产生的适量的蛙受精卵,平均分成两份,处理:‎ 实验 甲: ,‎ 对照组 乙: 。‎ ‎②在每个组中随机选取若干只成蛙编号(如1—20,要求样本足够大),分别从其体内选取有分裂能力的细胞进行处理,制成装片 ;‎ ‎③在显微镜下观察 并进行统计。 ‎ ‎④预期实验结果并进行实验分析:‎ a 实验预期:甲乙两组实验的装片被观察到的蛙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是XX:XY≈1:1‎ 结果分析: 。‎ b实验预期: ;‎ 结果分析: 。‎ ‎(3)若温度只改变了蛙的表现型,则30℃条件下发育成的雄蛙在其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最多为 条;若其中含XX的雄蛙与正常条件下发育成的雌蛙交配,在正常条件下后代性别有 种。‎ 练习17:科学家研究发现,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受某些调控基因的调控,该调控基因能激发所有动物细胞大量增殖。为探究该调控基因是存在于细胞质中还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科研人员做了如下的实验设计,请你继续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方案:(注:癌细胞能传代培养,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如何观察细胞形态不作实验设计要求)‎ ‎(1)用 分别处理癌细胞和小鼠肝脏细胞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 ‎(2)分别使单个癌细胞和单个肝脏细胞 。‎ ‎(3)将 重组融合得到细胞甲,将 重组融合得到细胞乙。 ‎ ‎(4)取两只培养瓶分别编号A、B,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 ‎(5)取等量的重组细胞甲和重组细胞乙,分别放入到A、B两个培养瓶内进行培养。‎ ‎(6)观察并记录A、B两个培养瓶内的细胞形态变化。‎ 预期3种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若实验结果为 ,则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 ‎②若实验结果为 ,则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质中。‎ ‎③若实验结果为 ,则调控基因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四、鉴定物质或药物毒性类 练习18:‎ ‎“每天一斤奶,‘结石’中国人”已经成为时下最为火爆的流行语,人们用这种诙谐的方式表达对奸商的不满。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网络收集到有关三聚氰胺的资料如下:科学家通过动物毒理学试验表明:以大剂量三聚氰胺给小鼠灌胃的方式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用红外微光谱仪检测灌胃后死亡的小鼠,发现输尿管中均有大量晶体蓄积,部分小鼠肾脏被膜有晶体覆盖;若用连续加有三聚氰胺的饲料喂养小鼠13周,进行亚慢性毒性试验,小鼠基本不会死亡,但是当剂量超过63毫克/公斤/天时,红外微光谱仪检测到小鼠肾小管管腔中会出现晶体,且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明显升高。该小组同学为了验证三聚氰胺污染的食品可导致动物肾结石的发生,结合上述资料设计了亚慢性试验方案,补充完整相应的试验步骤、预期结果:‎ ‎(1)材料用具:鼠龄一致、发育正常、体重、健康状况相近的雌雄小鼠各40只,普通饲料,三聚氰胺,红外微光谱仪等。‎ ‎(2)试验原理:三聚氰胺可以引起小鼠肾结石,可以用红外微光谱仪检测结石是否存在。‎ ‎(3)试验步骤: ①取上述材料中的试验小鼠,平均分为甲、乙两组,每组雌雄各20只。‎ ‎②甲组每天定时饲喂加有三聚氰胺的普通饲料,乙组 。‎ ‎③ 。‎ ‎④3周后, ,并统计分析数据。‎ ‎(4)试验结果预测与结论:‎ 结果预测: 。‎ 结论:三聚氰胺会导致肾结石的发生。‎ ‎(5)该生物兴趣小组严格按照上述试验方案操作,结果两组都没有产生结石。写出两个可能的原因及改进方法:① ‎ ‎ ‎ ‎② ‎ 练习19: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某电镀厂排水口采集重金属污染液l00OmL。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和器材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 实验材料和器材:水稻种子:试管:培养皿;纱布:尺子(l‎00mm);蒸馏水;恒温光照培养箱,温度设定为‎28℃‎,光强度为200O Lux);(实验材料和器材的数量不限)‎ ‎ 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器材.请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分析。‎ ‎ (1)方法和步骤:‎ ‎ (2)结果预测和分析:‎ 练习20: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不同浓度香烟浸出液对水蚤的影响”的课题研究。他们已将香烟和蒸馏水按照1︰1的重量比浸泡24小时,过滤后的滤液作为原液。如果你是其中一员,请设计一张表格用于在实验时记录数据。‎ 生物生长条件类 练习21(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1):为了探究植物的生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的实验:选取相同的花盆和同样的植物,按下表给定的条件进行。‎ 号码 选用的土壤 浇水量 光照时间 施肥量 说明 ‎1‎ 壤土 ‎+ + +‎ ‎+ + +‎ ‎+ + +‎ ‎+ 号的个数代表浇水量的多少或光照时间的长短或施同种肥料的多少 ‎2‎ 粘土 ‎+ + +‎ ‎+ + +‎ ‎+ + +‎ ‎3‎ 壤土 ‎+ + +‎ ‎+ + + +‎ ‎+ +‎ ‎4‎ 粘土 ‎+ + +‎ ‎+ + + +‎ ‎+ +‎ ‎5‎ 壤土 ‎+ + +‎ ‎+ + + +‎ ‎+ + +‎ ‎6‎ ‎(1)若要比较研究1、2号盆植物的生长情况,我们可以将课题定名为: ‎ ‎(2)若要研究不同施肥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应将 号和 号植物生长情况作比较。‎ ‎(3)若根据2号和4号植物的生长情况,能否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 。为什么? ‎ ‎(4)若要选择4号作为研究浇水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请你在表格“6”所提供的空格内填上你认为合理的土壤种类、浇水量、光照时间和施肥量。‎ 练习22(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2):某兴趣小组用水培法栽培植物,下列是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Ⅰ.实验过程中甲、乙、丙三组学生在配制无土栽培培养液时,粗心的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少加了一种含铁和含镁的试剂,只有丙组按配方配齐了全部元素。三组学生分别用配制好的营养液培养三株生长状态一致的枝条,移至阳光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只有C组长势良好,甲、乙组都出现了黄化症。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何通过直接观察的方法判断出甲、乙两组枝条分别缺哪一种元素?‎ ‎ ‎ ‎②请再举一种简便的生物学实验方法判断出甲、乙两组枝条分别缺哪一种元素?‎ ‎ ‎ Ⅱ.现将长势完全相同的三个枝条置于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并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研究叶面积与蒸腾作用的关系,并完成实验的设计。(其它实验设备自设)‎ ‎(1)该探究实验课题以_______ ________的变化为观察指标。‎ ‎(2)实验步骤:‎ ‎①将甲、乙枝条分别作___ ______、___ ____处理;‎ ‎②将丙枝条作___________ _____处理;‎ ‎③三组装置置于____________条件下一段时间,记录实验结果。‎ ‎(3)预期最可能的结果并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练习23:“某小组在完成探究“温度是否会影响酶的活性”这个实验后提出一个问题:“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是否真的如教材所示,呈规则的、左右对称的抛物线呢?希望通过定量实验进行探究。以下是小组内同学们的讨论:‎ 甲同学提出:可通过测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消耗量来测定酶的反应速率;乙同学提出:先用酒精灯加热来制造高温条件,用排水法记录反应速率,实验装置如图1;丙同学指出乙同学提出的实验方案有不合理的地方,温度过高酶会失活。他经过重新思考,定出了新的实验方案:先让酶由低到高预热成系列温度梯度,并与之相对应地加入过氧化氢,用排水法记录反应速率,实验装置如图2。 ‎ 请回答:‎ ‎(1)你认为甲同学的方案是否可行 ,因为 。‎ ‎(2)小组采用了丙同学的实验方案,用系列温度梯度进行实验,得出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结果见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反应速率 ‎0.38‎ ‎0.42‎ ‎0.45‎ ‎0.5‎ ‎0.7‎ ‎1‎ ‎0.55‎ ‎0.25‎ ‎0‎ 请你根据上表数据,在答题卷的坐标纸中绘出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 ‎(3)若用新鲜土豆研磨液代替上述新鲜猪肝脏研磨液,能否会出现上述表格中类似的数据? 。‎ ‎(4)以上实验说明酶的催化作用需要 。‎ ‎(5)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 ‎ 微生物代谢类实验 练习24:为研究酵母菌发酵的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mI。蒸馏水和少许0.1%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溶液,直至溶液呈蓝绿色时为止。(当环境偏酸性时,BTB溶液呈黄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否可以去掉②号试管? 。请说明理由:               。‎ ‎(2)①号试管的现象是 ,其作用是 。‎ ‎(3)该实验中需要等到煮沸的葡萄糖液冷却后才能加酵母菌,原因是 。‎ ‎(4)图乙中哪条曲线能正确表示气泡释放速率的变化? 。‎ ‎(5)若要证明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所产生的,就需要设置一个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应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做哪些改动? 。‎ 练习25:探究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 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发现了某种细菌(记作R)的周围其他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他们把R细菌接种到专门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他们除去R细菌,用该培养基再培养其他细菌,结果其他细菌仍然不能在这个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R细菌与其周围细菌之间的关系,叫做          。‎ ‎(2)于是,该组同学假设了以下“造成R细菌的周围其他细菌不能生长和繁殖”的可能原因,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哪一项 ( )‎ A.R细菌占据了其他细菌的生存空间  ‎ B.R细菌吞噬了其他细菌  ‎ C.R细菌产生了不利于其他细菌生存的物质  ‎ D.R细菌更容易吸收培养基中的物质 ‎ ‎(3)参照上述题目中给出的有关材料,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对第(2)题所作的选择进行验证,简述你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 。 ‎ 第二步               。‎ 第三步            。‎ 第四步              。‎ 练习26:生物体的长大是靠细胞数量增多,细胞体积增大来实现的。但是细胞不能无限增大。在“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中,用含酚酞的琼脂块代表细胞,探究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 ‎(一)方法步骤如下:‎ ‎(1)用小刀将含酚酞的琼脂块切成三块同样大小边长为‎3cm的立方体,编号1、2、3。‎ ‎(2)将上以上三块琼脂块样品,浸入0.1%、0.2%、0.3%的NaOH溶液中,处理10分钟。‎ ‎(3)浸泡期间不要用勺子翻动琼脂块和挖动其表面。‎ ‎(4)戴上手套,取出琼脂块样品,吸干浮液后,分别将每一样品切成两半,观察切面,测 量每一切面上NaOH扩散深度,记录结果并分析。‎ 请找出实验中错误之处 ‎ ‎ 。‎ ‎(二)分析结果:某同学通过实验计算出样品相关数据入下表:‎ 琼脂块样品 表面积(cm2)‎ 体积(cm3)‎ 比值(表面积:体积)‎ ‎1号 ‎54‎ ‎27‎ ‎2:1‎ ‎2号 ‎24‎ ‎8‎ ‎3:1‎ ‎3号 ‎6‎ ‎1‎ ‎6:1‎ ‎ (1)据表回答:三个样品中NaOH的扩散深度比较如何? 。‎ ‎ (2)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 。由此可反映出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 Ⅱ、调节类实验 一、动物生理调节类实验 练习27(药物对动物调节的影响1):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过多,容易引起有机磷中毒,患者表现为肌肉震颤不止,严重者会死亡。原因是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抑制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 )的分解。(1)有机磷农药作用的结构是       ,此结构中兴奋传递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请你利用下列实验材料来验证有机磷农药的毒害作用。‎ 实验材料:两个临时剥制的相同青蛙神经—肌肉标本,放电装置,有机磷农药,两个培养皿,生理盐水等。‎ 实验步骤:① 取两个培养皿,编号1、2,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将青蛙的神经—肌肉标本浸泡在生理盐水中。‎ ‎②用电刺激神经—肌肉标本,肌肉组织兴奋收缩,并及时舒张。‎ ‎③在1号培养皿中滴加适量的       ,2号培养皿中滴加      。‎ ‎④一段时间后,                   ,观察标本的情况。‎ 实验现象:1号表现为      ,‎ ‎2号表现为 。‎ 实验结论: 。‎ 练习28(药物对动物调节的影响2):为了验证药物氯丙嗪能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机体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的基础上,补充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并分析实验结果。‎ 材料和用具:健康成年小鼠、小鼠笼、电子体温计、注射器(1ml)、恒温箱(可设置温度)、0.03%氯丙嗪、生理盐水(备注:答题时对具体仪器的使用细节、注射剂量不作要求。小鼠正常体温为37±1℃。)‎ ‎(1)实验步骤:‎ ①将生理状况一致的6只健康成年小鼠编号为1、2、3、4、5、6,分为甲(1、2号)、乙(3、4号)、丙(5、6号)三组,其中1、3、5为实验组、2、4、6为对照组,用电子体温计测量并记录每只小鼠的正常体温;‎ ‎②……‎ ③注射后将甲组小鼠置于已设置成‎10℃‎的恒温箱中,乙组小鼠置于已设置成‎39℃‎的恒温箱中,丙组小鼠置于室温(‎25℃‎)中。记录此时恒温箱内的温度和室温;‎ ④过适当的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三组(6只)小鼠体温。‎ ‎(2)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产生结果的原因:实验前后体温基本不变的小鼠是 ,因为 ;体温降低的小鼠是 ,因为 ;体温升高的小鼠是 ,因为 。‎ ‎(3)为了进一步确定氯丙嗪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有效浓度范围,请据此拟定一个相关研究的课题名称及研究中自变量、因变量的可行性操作方法。‎ 练习29(药物对动物调节的影响3):回答下列Ⅰ、Ⅱ两个问题:‎ Ⅰ阅读资料并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消失。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很快消失,肌肉细胞就会处于持续兴奋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 ‎(1)突触是由图乙中的 (填序号)构成。图乙①中的物质将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从而使突触后膜产生 。该物质的释放过程与细胞膜的 有关。‎ ‎ (2 与突触前膜相对的肌细胞膜形态具有明显特点,其生理意义是 。‎ ‎ (3)兴奋通过突触的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速度要慢得多 兴奋通过突触速度变慢的原因是 。‎ ‎(4)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补充完整。 ‎ 实验目的: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材料用具:两个相同的甲图装置、适宜的放电装置、有机磷杀虫剂、任氏液(青蛙专用生理盐水)、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两个装置编号l、2,并分别将装置中青蛙的“神经-腓肠肌”标本放入盛有等量任氏液的两个培养皿中。‎ 第二步:同时用电极分别刺激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指针都向左偏转,然后恢复。‎ 第三步: ‎ 第四步: ‎ 实验结果: ‎ 练习30(动物激素类实验1):现有 性别、日龄、大小相同的健康小鼠数只及有关的实验材料,提供良好的饲养条件等。同学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步骤1:将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编号为A组、B组;‎ 步骤2:A组切除甲状腺,B组做假性切除处理,每天饲喂等量且适量的饲料,连续饲养一段时间,使其生理状态稳定;‎ 步骤3:将A、B两组小鼠分别放入A、B两瓶中,待小鼠安静后塞紧胶塞,一段时间后记录两装置中液滴的移动情况。‎ ‎(1)该实验设计的装置有不当之处,请在不增加实验装置的情况下加以修改。‎ ‎ 。‎ ‎(2)该实验的基本原理是 。‎ ‎(3)预期修正后的实验的结果 。‎ ‎(4)有同学提出该实验设计还不够严谨,需加以补充,请在不增加实验装置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补充方案(注:试剂不受限制)。‎ ‎ ‎ ‎ ‎ 练习31(动物激素类实验2)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胰岛A细胞能分泌____,影响其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____,刺激Y可能是______。‎ ‎(2)在“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反射中,①结构称为___,②结构位 。‎ ‎(3)图示激素主要作用于_____,其引起的主要代谢变化及产生的生理反应是 。‎ ‎(4)靶细胞感受激素的“受体”的结构基础是______。结构③通过释放化学信息直接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该化学物质称为______。‎ ‎(5)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同时伴有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现给定以下材料,让你设计实验并探究糖尿病与胰岛素的关系。‎ 实验材料:两只健康且大小相同的狗、胰岛素、试管、斐林试剂及其他必需用品。‎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两只健康、大小相同的狗,将其中一只狗的胰岛切除,另一只狗不做任何处理。‎ 第二步:分别收集狗的尿液于两支小试管中,然后滴加斐林试剂并加热至沸腾,观察颜色变化。‎ 第三步:每天定时给切除胰岛的狗注射适量的胰岛素,然后收集尿液,用斐林试剂鉴定,观察颜色变化。‎ 请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①为上述实验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设: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步骤,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实验步骤中是如何设置对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32(动物激素类实验3)虽然蟾蜍的排卵按时有季节性的,但也可以通过想体内注射促性腺激素促进其排卵。为验证促性腺激素有促进蟾蜍排卵的作用,请利用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记录表。(注:蟾蜍排卵可通过检查泄殖腔开口处有无卵细胞作为观察指标:不考虑注射激素的剂量;注射激素后只要求观察1次)材料用具:发育成熟体重相同的雌性蟾蜍6只,注射器,饲养笼,适宜浓度的促性腺激素溶液,0.65%NaCl溶液(蟾蜍用生理盐水)。‎ (1) 实验步骤:‎ (2) ‎ ① ‎ ‎ ‎ ‎ ‎ ‎ ‎ ‎(2)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练习33(动物激素类实验4):在水产养殖上,使用人工配制的含适量激素的饲料来饲喂鱼虾,可以加快鱼虾的生长发育。有人担心经常食用这样的水产品,可能会引起儿童的性早熟。某校研究性课题小组为此进行实验探究,假设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提出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同种不同月龄的公鸡若干只;鱼虾A (天然鱼虾)、鱼虾B (食用过含激素饲料的鱼虾);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 ‎[注1:性成熟的公鸡表现出鸡冠发达、啼鸣等第二性征。]‎ ‎[注2:A、B鱼虾所含营养成分是完全相同的]‎ ‎(二)实验方法及步骤:‎ ‎(1)选材要求:为了完成这个实验,你应该对实验用的公鸡进行怎样的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实验步骤:‎ 步骤1:将所选的公鸡等分为甲、乙两组。‎ 步骤2:每天饲喂甲、乙两组公鸡时,分别 且 ‎ ‎ 。‎ ‎(3)在饲喂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并记录公鸡的哪些变化?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请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并作出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练习34(动物激素类实验5):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下图A表示反射弧和脊髓结构图,图B表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后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据图回答问题。‎ ‎(1)在图A中,①表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 ;在图B中,兴奋部位的是a、b、c中的 。‎ ‎(2)在图A中,神经信号在⑥处和③处的传导(传递)有什么不同? ‎ ‎④‎ ‎ 。 ‎ ‎(3)脊髓灰质炎病毒容易侵染小儿脊髓灰质,破坏控制下肢运动的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造成小儿麻痹症。请推测小儿麻痹症的症状。 。‎ Ⅱ、‎ 给你提供必要的实验用具,如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仪等。图中①②③为可利用的电刺激点或测量点。请设计实验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相邻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规律,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方法步骤 结果和结论 ‎②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方法步骤 结果和结论 练习35:高温可使唾液淀粉酶失活,那么,高温能否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活性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希望用蝌蚪和一些必要的实验器材来研究这个问题。请帮助完成该小组的实验设计方案,并对实验结果作出预测和分析。‎ 实验目的: ‎ 实验材料、用具:发育状况相同的蝌蚪若干,玻璃缸三只,池塘水,普通饲料,甲状腺制剂,用‎100℃‎热水处理1小时的甲状腺制剂 实验步骤:‎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二、植物生理调节类实验 练习36(植物激素类实验1)用乙烯利催熟香蕉的过程中,会出现下列生理现象:①出现一个呼吸速率迅速上升的阶段;②香蕉果皮由绿色逐渐变为黄色;③果肉甜味逐渐增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通风不良,催熟的香蕉会产生酒味,请解释原因.‎ ‎(2)在催熟的过程中每月取样,提取果皮中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色素带会出现什么变化?出现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果肉变甜是因为_________(A.果胶;B.多糖;C.可溶性糖)积累的结果,这种(类)物质是由什么物质转化而来的?是如何转化的?‎ 练习37(植物激素类实验2)回到下列问题: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距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1)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用喷壶分别将 和 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③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 。‎ ‎(2)预测实验结果: 。‎ ‎(3)上述试验中,如果A、B两组各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是否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什么?‎ ‎(4)该实验原理是: 。‎ 练习38(植物激素类实验3)研究表明,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细胞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对细胞伸长的促进作用。现利用黄花豌豆幼苗切段为实验材料,请设计实验验证乙烯对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抑制作用。‎ 实验器材:黄花豌豆幼苗若干、剪刀、刻度尺、培养皿、烧杯、5种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溶液(其中含最适浓度)、一定浓度梯度的乙烯、清水、滤纸等。‎ 实验步骤:‎ ‎①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标号为A、B、C、D、E的五只培养皿,分别加入相同的培养液和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将五组豌豆茎切段放入培养皿内,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再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从豌豆幼苗的同一部位切取等长的茎段若干段,平均分成五组 ‎⑤取标号为a、b、c、d、e五只培养皿,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豌豆茎切段分组放入培养皿内,将各组装置分别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中,并在与步骤②相同的条件下培养;3天后,测量茎切段长度,计算每组茎切段长度的平均值。‎ 练习39(植物激素类实验4):某小组同学查阅并学习了植物生长素的有关内容:“植物的向重力性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通常植物幼苗在水平放置时,根向地弯曲生长,表现为正向重力性;茎则背地弯曲生长,表现为负向重力性。植物的向重力性是由于重力引起根、茎器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而导致的差异生长。”随后,他们提出了问题:“植物的叶是否也有向重力性呢?”‎ 他们查阅了资料,获知“①葱、蒜等叶子剪去上部还能继续伸长,这是因为叶基部的居间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居间分生组织是位于成熟组织之间的分生组织。②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由此,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请你参与其中,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假设:植物叶片具有向重力性。 ‎ ‎(2)实验材料:葱叶。‎ ‎(3)实验步骤:‎ ‎① 选取葱叶并分组:选择保留基部的直的葱叶。‎ A组:葱幼叶 B组:未成熟叶(介于幼叶与成熟叶之间) ‎ ‎ C组:成熟叶 ‎② 固定:将A、B、C叶横放在同一表面皿中,叶基端放在表面皿中,叶尖端放在表面皿缘外,在叶中部用透明胶将叶固定在表面皿缘上。‎ ‎③ 加水:加清水于表面皿中,叶基浸入水中培养24小时。‎ ‎(4)分析思考:‎ ‎① 从实验假设和步骤来看,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 。‎ ‎② 上述实验还必须在黑暗条件下进行,为什么? 。 ③ 由于重力的作用,葱叶的生长素是如何分布的? 。(5‎ ‎)重复实验:重复多次。‎ ‎(6)实验结果:A组叶片向上弯曲,弯曲程度最大;B组叶片向上弯曲,弯曲程度较A组小;C组叶片几乎不弯曲;‎ ‎(7)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 。‎ ‎② 。‎ ‎(8)拓展实验: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在细胞水平上解释本实验中葱叶弯曲生长现象。(简要说明实验方法,并作出解释) 。‎ 练习40(植物激素类实验5):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光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现在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紫外光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步骤1 :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 步骤2 :给予甲组 光照,给予乙组 光照;‎ 步骤3 :观察两组幼苗的 并测量 的含量;‎ 预测实验结果: 。‎ 练习41(植物激素类实验6):大麦种子结构如图1(a)发芽时,胚产生赤霉素。有人推测赤霉素扩散到糊粉层,诱导合成淀粉酶,淀粉酶再分泌到胚乳中,使储藏的淀粉分解,为胚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有同学对此开展课题研究,假设你是其中一员,请根据课题研究要求,回答有关问题:赤霉素能否诱导淀粉酶合成。‎ 假设:赤霉素能诱导淀粉酶合成 实验供选材料:表面消毒的干燥大麦种子若干粒,将种子横切成两部分(X部分无胚,Y部分有胚),如图1(b)所示。‎ 供选试剂:①蒸馏水 ②适当浓度的赤霉素溶液 实验方法:请在下表空格内填入适当的材料.试剂和用于定量测定的物质名称。‎ 使用材料 加入试剂 测定物名称 实验组 对照组 结果:若假设成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将如图2中的__________ ______。‎ 练习42(植物激素类实验7):为了研究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是否对植物的开花具有影响,有人设计了以下实验:取20个水仙头,随机分成两组,一组10个不做任何处理,任其自然生长,作为对照;另一组10个水仙头均剥去部分鳞片叶,露出花芽,并用0.1mg/mL的萘乙酸处理。两组放在相同温度和湿度环境下培养。实验组的10个水仙头除2个死亡外,其他8个分别在6-9天时间内开花,平均比对照组早开花一个月。 ‎ ‎(1)据此得出萘乙酸可以促进水仙开花的结论。实验还有哪些不够严密的问题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2)若要完成本实验,请你重新进行设计合理方案。‎ 练习43(植物激素类实验8):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AaBB与aaBb的番茄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 种, 基因型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矮生黄果植株比例最高,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2)在AA×aa杂交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 ,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能是 。‎ ‎(3)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X和Y都是由控制株高的A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X的第二个密码子中第二碱基由C变为U,Y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与正常植株相比, 突变体的株高变化可能更大,试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原因: 。‎ ‎(4)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某基因在植物体内过量表达,也可以抑制某基因表达。假设A基因通过控制赤霉素的合成来控制番茄的株高,请完成如下实验设计,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 ①实验设计:(借助转基因技术,但不要求转基因的具体步骤)‎ a.分别测定正常与矮生植株的赤霉素含量和株高。b. 。 ‎ c. 。‎ ‎②支持上述假设的预期结果: ‎ ‎ ‎ ‎③若假设成立,据此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 ‎ ‎ 练习44(植物激素类实验9):成熟叶中含有较多的脱落酸而不含细胞分裂素。科学家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可知:脱落酸能抑制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促使叶片衰老。而细胞分裂素则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抑制叶片衰老。所以在生产中可利用细胞分裂素作保鲜剂。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实验原理:叶绿素逐渐丧失而失去绿色是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离体叶片很快就会出现衰老的特点,因此,可通过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证明。‎ 实验步骤:第一步:选取_______ _ ____________。‎ 叶片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标记为甲组、乙组。‎ 第二步: ‎ ‎ 。‎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实验结果预测: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实验结论: ‎ Ⅲ、生态类实验 练习45:某生物小组把调查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他们认真考察了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下面是该小组的部分调查内容及其感想和建议。‎ ‎(1)在稻田分蘖期间,农民下田拔草,捕捉稻苞虫,喷洒农药,目的是 ;‎ ‎(2)八月中旬,稻田不灌溉,还排放稻田积水,进行搁田(亦称“烤田”),发现从稻田中流入沟渠的水不久呈绿色,这可能是 的缘故;‎ ‎(3‎ ‎)稻谷收获之后,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请你对这种做法作出评价 并提出两项对秸秆的合理利用措施。 。‎ ‎(4)利用蜘蛛和杀螟杆菌对稻苞虫进行的防治称为 ,这种防治在生态学上的意义在于 。‎ ‎(5)小组还调查了该田中的其他生物,除了水稻、稗和以它们为食的稻苞虫外,还有稻苞虫的天敌蜘蛛和杀螟杆菌等,请以食物网的形式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相关生物的营养关系。‎ 练习46:请利用下面的材料和用品建立一个人工微型生态系统,并使其维持一定时间的运转。‎ 材料用品:小鱼、水蚤、池泥、大试管、橡皮塞、培养皿、吸管、小渔网、凡士林、水草和池水。‎ 请完成下列各步并回答问题:‎ ‎ (1)方法步骤;‎ ‎ 第一步:在试管底部铺上一层约‎10 mm厚池泥。‎ ‎ 第二步:沿试管加池水至管口‎40 mm处。‎ 第三步: ‎ ‎ 。‎ 第四步: ‎ ‎ 。‎ 第五步: ‎ ‎ 。‎ ‎(2)此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存在于 中。 ‎ ‎(3)在小鱼大小的选择上应选择体形 的,原因是 ‎ ‎ 。‎ ‎(4)该生态系统能建立起物质和能量的暂时平衡,原因是 ‎ ‎ 。‎ ‎(5)若要证明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何设计实验?‎ ‎ ‎ 练习47:为了实现燃料供应来源多样化,发展长期替代化石燃料的产品如燃料酒精、生物柴油、沼气等已经列入我国未来10年的发展计划。甘蔗是一种高光效的C4植物,单位面积产量很高,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目前已成为南方地区燃料酒精生产的重要原料。利用甘蔗生产燃料酒精的一般工艺流程为:甘蔗→榨汁(蔗糖)→酵母发酵→蒸馏→成品(燃料酒精)。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 甘蔗大规模快速繁殖可用________________技术进行。 ‎ ‎⑵ 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野生菌液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步骤2:制备选择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 ,并 ,再加琼脂后灭菌,制成固体平板。‎ 步骤3:将紫外照射后的菌液稀释涂布平板。‎ ‎ 步骤4:根据 筛选出突变菌。‎ ‎⑶ 上述步骤2和4的目的分别是:2: ;‎ ‎4: 。‎ 练习48: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假定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回答:‎ ‎(1)提出你们小组要探究的问题: ;‎ ‎(2)进行这类调查常采用 法,而不适用 法,原因是 ;‎ ‎(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 ,前者一般适用于 的群落;‎ ‎(4)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并打开40~60W的电灯,这样做的目的是 ‎ ‎ ,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 溶液中保存,也可以放入 中。‎ ‎(5)在观察和分类的基础上,若要用记名计算法对两类土壤中的动物进行统计和分析,请你设计一个数据统计表:‎ ‎(6)除了进行上述问题的探究外,你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请你再提出一个要探究的问题: 。‎ ‎ ‎ 练习49:中学实验室有柑橘60个、塑料桶若干个、松树叶适量、保鲜袋数个、医用APC(保鲜剂)、温度计、台秤或天平、量筒、空调机,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在室温‎25℃‎的条件下,研究松树叶是否具有保鲜作用?‎ 实验方案:‎ Ⅳ、科学发展史、方法论类实验题 练习50: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类比推理等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利用建立模型法,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利用类比推理,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孟德尔以黄色圆粒纯种豌豆和绿色皱粒纯种豌豆做亲本,分别设计了纯合亲本的杂交、F1的自交、F1测交三组实验,按照假说演绎法,包括“分析现象一作出假设一检验假设一得出结论”,最后得出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①孟德尔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提出的解释实验现象的“假说”是 。‎ ‎②孟德尔三组杂交实验中,在现象分析阶段完成的是 ;在检验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 。‎ ‎③请再举出一个类似孟德尔研究方法在遗传学上运用的实例。‎ ‎(2)模型主要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等,沃森和克里克所建立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 模型。包含有n个脱氧核苷酸的DNA分子片段,理论上最多可排列出 种脱氧核苷酸序列。‎ ‎(3)利用类比推理,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提出该假说的 。请你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推断基因与DNA长链的关系是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