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4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文言文翻译汇编
新课标1译文: ①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者 答案:我只知道我们的君主可以称帝统治中原这片土地,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立即死去。 关键点:“唯”,只;“帝”,名词做动词,统治、称帝;“苟”,如果;“当”,判罪,这里是判自己去死的意思;“之”代指前面的事情。 ②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答案:金人即使不索求我(这个人),我也应当与太子一起前往(同行),请求拜见两位敌军将领酋长并当面斥责,也许万一可以实现成功呢。 关键点: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宾语前置句“不吾索”,要翻译成“不索吾”;“虽”,即使;“俱”,一起;“面”,名词做状语,当面;“庶或”,或者;“济”,实现、成功。 新课标11 ①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答案:皇上您发动军队,百姓容易生出咨嗟怨怒,皇上车驾巡游,恐怕很不合适。(关键词:兴、咨怨、游幸、非宜,全句大意) ②不能肃淸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答案:我不能够肃清凶恶的叛逆,以至于让王室到了这种地步,只能抱恨于黄泉,还能再说什么呢!(关键词:凶逆、令、抱恨泉壤、何言,全句大意) 分析:题中,第⑴句中的“兴”是发动之意;“咨怨”是怨恨、叹气之意;“游幸”即游赏;“非宜”就是不恰当,不适宜。第⑵句中的“凶逆”指凶恶的叛逆;“令”是“让”的意思;“抱恨泉壤”即抱恨九泉;“何言”即(能再)说什么呢。 安徽 ①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译文: 答案:(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了自己。(关键词:“誓”发誓,“以”,因为) ②诸子酒酣耳熟,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 译文: 答案:众人酒兴正浓时,辩驳问题纷然并起,人人凭恃义气不肯服输。(关键词是:“诸子”,各位先生。“蜂”,象蜜蜂一样。“负气”,凭恃义气) ③吾惧夫三蠢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译文: 答案:我担心这三蠢问题会成为子孙后代的祸患,所以不敢啊。(关键词是:“忧”,忧患) 北京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答案:日月照耀万物而不偏私,四季运行而不偏私。天地、日月、四季都是依据德而行,所以万物能够顺利生长。 福建 ①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3分) 答案:居于岩穴之中和观览流水,心中没有任何牵挂。 ②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3分) 答案:虽然顶风冒雪,进入旅馆(旅途劳累),也不敢有一刻荒废时光。 湖北 (1)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3分) (2)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3分) (3)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 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 9.(3分)D 10.(3分)B 11.(3分)C 12.(9分) (1)(3分)如果舍弃了不足以成就名声,而得到了不足以构成罪行,那么他对锥刀尖般的微利也必定有所算计。 (2)(3分)供养于自身的(东西)俭薄,所以他们依赖于外物的(程度)就轻微。 (3)(3分)既然这样,那么了解郭侯的人就没有谁先于我了,我怎么能不说说呢? 江苏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人纯实不欺 欺:欺骗 B.不治科举文词 治:研究 C.要必申其意 申:施展 D.召君问其制 问:询问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2)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8.(1)胡瑗掌管太学,人称大儒,用法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 (2)欧阳发担任官职无论大小,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来的人不能更改。 四川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汉氏失御 御:控制。 B.未见久学而渝者也 渝:违背。 C.夫工人之染 染:着色。 D.朝士敬而叹之 叹:赞叹。 【答案】B 10.把第1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4分) (2)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4分) 【答案】 (1)学习的人,不必忧虑才能不够,而应忧虑志向不立,所以说,希望成为千里马的马,会成为千里马那样的马,希望成为颜渊那样的那类人,也会成为和颜渊一类的人。(2)然而积累每一勺水来形成江河,积累微小的灰尘来形成崇山峻岭,没有志向,没有勤奋,按理说没有理由成功。 天津 9.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墨子闻而悼之 悼,哀悼 B.于是乃偃兵 偃,停止 C.如审有机关 审,确实 D.赍物具千数谢之 赍,赠送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3分) (2)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3分) (2)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2分) 【答案】 9.A 10.B 11.B 12.A 13.(8分) (1)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 (2)如果木鸾机件、枢纽完全具备,和木车马相同,就一直飞翔不会落下来。 (3)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 浙江 (1)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 (2)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4分) (一)(19分) 16.B 17.C 18.B 19.(3分) 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20.(7分) (1)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 (2)当初王侯来时,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随后又把战争作为忧患。 湖南 A.古人常有是训矣 训:斥责 B.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 牧:治理 C.相时度力,敝者葺之 相:观察 D.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 愈:更好 【答案】A 【解析】劝说、说教、教导 (1)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3分) 译文: (2)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4分) 译文: (3)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3分) 译文: 【答案】(1)污秽的要使它清洁,堵塞的要疏通它,缺少的要补足它。 (2)做官的人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皆是因为家里人喜好奢侈才导致这样的。 (3)假使为了子孙而这样做(贪污受贿),那么子孙不能救我。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考生要注意落实重点字词,结合文本内容来翻译。 重庆 把第三大题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日,是医于误,而且巫之晚也。 (2)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而止。 (1)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 (2)(只要)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一句有价值的(医学)见解,必定携重金不远数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 以上为 2015文言文翻译 湖南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缙绅大夫游与西山,必造其庐焉 造:建造 B.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 尚:推崇 C.今又济之以雪 济:加上 D.以屋名雪,讵不韪欤 韪:正确 【答案】A.、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4分) 译文: (2)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3分) 译文: (3)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3分) 译文: 【答案】(1)(房屋)已经建成,天上正好下起了雪,于是用“雪屋”给它命名 (2)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作诗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 (3)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 【解析】(1)句中的“既”“适”“雨雪”“遂”共四个采分点;(2)句中的“缙绅”“……之……者”“征”共三个采分点;(3)句中的“处”“颠”“雨雪”“病”共三个采分点。这些采分点要保证翻译到位。 江苏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且求中以益己 益:充实 B.吾子无以韩责我 责:指责 C.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 攻:加固 D.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 爱:吝啬 【答案】B 【解析】“指责”,是望文生义的解释,“无以韩责我”句,是由前文“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而来,释为“要求”。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译文: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⑵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也。 译文: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 【解析】第⑴句中的“乃”“薄世”“脆”“当”“也”是翻译中的难点,翻译时要当心:乃,这样;薄世,浅薄的世人;脆,脆弱;当,担当,承担。第⑵句中的“亟”“谋”“于”“知道”“考诸古”是难点,而且句子中有两处特殊句式:亟,急迫,迫切;谋,商量;于,跟,向;谋于,于……谋;知道,懂得学问道理;考诸古,考之于古,于古考之,在古代(典籍)中考证它。 【评点】翻译虽然比以往高考减少了一句,但要把此两句翻译好,是比较困难的,因为里面的考查点太多。 注:“若乃名者”,译为“像这样名称的”,应该是正确的。 江西 众鸡闻而曹奔于粟,既来而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 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彼众鸡得非幸其所呼而来耶?又奚为既来而恶所呼者而迫之耶? 吾心既伤之,遂志之,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 (1) 译文:(众鸡)拖拽(它)驱赶(它)使它出去,随后(又)争相回去啄食那些粟粒。 (2) 译文:那些鸡难道不是得益于它的呼唤而过来的吗?又为何已经来了却一起憎恶(那只)呼叫(它们)的鸡并且逼走它呢?(众鸡)又为何已经来了却一起憎恶(那只)呼叫(它们)的鸡并且逼走它呢? (3) 译文:将用(它)来警示我自己,并且可以把(它)作为世人的一面镜子。 湖北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3分) ⑵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3分) ⑶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3分) 【答案】 ⑴有的乡民拉着吴德基(南康丞)的衣襟与他你我相称,他也不斥责。 ⑵百姓不懂道理,当众羞辱我,你却放了他们,为什么(怎么能)轻视我到这种地步? ⑶当官的人应该广施恩德,泽被百姓,替百姓解除疾苦,难道应该在意少了几匹驴吗?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辽宁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张敌万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 (2)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光世讫不行。 (一)(19分) 4.(3分)A 5.(3分)A 6.(3分)B 7.(10分) (1)(5分)盗贼张敌万在这中间建造巢穴,赵立坚决不跟他往来,所以楚州运粮的道路更加阻塞。 (2) (5分)五次用书信催促(刘)光世聚集军队,光世最终没有执行。 全国大纲卷 (1) 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 译文: (2) 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译文: (1) 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 译文:吃着丰厚的体禄,连死都不敢顾惜,更何况圣明时代肯定不会死人呢? (5分) 译出大意给2分;“厚禄” “顾” “必”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 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译文:近期职权较轻,所以任用你以加重这一官位,还是不要推辞吧! (5分) 译出大意给3分;“重” “毋”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山东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5分) (2)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不问。(5分) 【试题答案】(1)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艺不废弃就行了,(你)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 (2)皇帝读了奏表,说:“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罪。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解析】翻译文中句子注意标准(信、达、雅)和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1)句重点把握关键词:“故”,本来;“市”,买卖货物,可翻译为“做生意”; “业”,名词活用作动词,继承手艺;“游”,交往。(2)句重点把握关键词:“孰谓”,谁说; “是”,指示代词,这;“问”,审讯、追究。 四川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有居郎署者 居:任职 B.以母忧去职 忧:忧虑 C.老而弥笃 笃:执着 D.身为四代之史 身:亲自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实词理解能力。“忧”在文中的意思是“丁忧”,即遭遇直系亲属去世(包括父母和祖父母)。如果考生了解一定的文化常识,这个词就容易理解正确。乃至后面理解主人公因守丧自我毁伤的内容也就自然不成问题。这是四川文言文考查注重人文性的一个侧面,也可以说是高考改革走向的一个伏笔。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 【解析】本句翻译关键点有:辞宗、咨嗟、以为、逮。 【答案】尚书令沈约,是当时的文坛宗师,每当看到王筠的文章,赞叹吟诵玩味,认为(自己)赶不上(王筠)。 天津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以科兄弟 科:分摊 B.全活甚众 全:全部 C.其女字君从子 字:许嫁 D.纠里中壮士为守御 纠:聚集 【答案】B 【解祈】全,使动用法,使……保全。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3分) (2)乡里人皆欷欽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2分) (3)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3分) 【答案】(1)徐君逐条列举了赋税中的弊端呈给巡抚张公,张公看了打着拍子赞赏说:“这是真正的读书人。” (2)乡里的人都叹息流泪说:“这个人死了,我们这些人没有依靠的人了。” (2) 所以乡邑中有好的义士,足以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宰相和相关官员的缺失,对老百姓有功劳。 2013年 全国1 (1)日待哺于东南之特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 译文: (2)兄为君则君之,已为君则兄之可也。 译文: 8.A 9.B 10.D 11.(1)每天等着吃从东南地区运来的军粮,浙地人民已经困乏,要解救这一患难不如屯田。 (2)兄长为国君时就用国君礼待他,自己为国君时用兄长礼节对待他就可以了。 全国卷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除著作郎,不就 就:赴任 B.与从弟球俱诣高祖 诣:拜访 C.乃能屈志戎旅 乃:于是 D.若但如民,门户何寄 但:只是 .把第I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 (2)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 8、C 9、B 10、B .把第I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 (2)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 8、C 9、B 10、B 天津 1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 译文: 。 (2)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 译文: 。 (3)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译文: 三、11.B 12.A 13.B 14.C 四、15. (1)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饿得面有黑黄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子能这样做。 (2)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 (3)这样有什么困难呢?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的缘故。 上海卷 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力不足,死焉,职也。 (2)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20.杨氏对胥吏百姓的一番陈词使得“众皆泣”,原因是 。(2分) 21.联系全文,概括杨氏的性格特点。(2分) (五)(8分) 17.4分(1)坚守,固守(2)成功(3)一起(4)防守,登 18.2分 B 19.6分(1)(抵抗的)力量不够,死亡在这件事情上(这里)(1分),也是(1分)你的职分(1分)。(2)即使(1分)这样,任职期满就离开了(1分)不像差役、百姓这样(1分) 20.2分杨氏设身处地为胥吏、百姓考虑(1分),激发出众人保卫家园的志气(1分)。 21.2分深明大议(1分)、有勇有谋、热爱国家(答对任意一点得1分) 昔吾先君桓公出游赌饥者之一,疾者与之财,使令劳力籍敛不费民。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君举幸游吾乡子?’今子寒途,据四十里之,禅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相望,而君不问,失君道矣。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 (2)翻译: ①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背相望。(4分) ②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4分) (1)用尽财物不能够完成赋税,费尽体力不能够完成劳役,老百姓饥寒交迫,冻饿而死的尸体到处都是。 (2)无视小民百姓的忧伤,却博取身边近臣的高兴,那么国家也就没有什么希望了。 安徽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 译文: (2) 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 译文: 三 8。D 9。A 10。C 四.11(1)刺史倘若了解到百姓困苦却不救助,怎么能执政呢?即使获罪,也是心甘情愿的。 (2)罪轻的人尚且不被宽容,罪重的人竟然放过而不问,如果陛下不放逐程伯献,我就不能接受召令。 福建卷 ①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3分) 译: 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3分) 译: (2)根据以上两段内容,简要谈谈孔孟二人的处世态度。(4分) 答: 二、(9分。每小题3分) 3.A 4.B 5.B 三、(32分) 6.(1)①任用我,我就推行自己的主张;不任用我,我就退隐。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样吧! ②(如果)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就)和天下百姓一起实行自己的抱负;(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就)走自己的路。 (2) 孔子和孟子都希望通过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孔子认为,如果自己不被国君任用,就韬光养晦,安贫乐道;而孟子认为,如果自己不得志,就独自践行,守道不屈。 广东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②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 5.C(A应为“赈济”;B应为“抓获、扣留、收监”;D应为“高兴地降服”) 6.A(A于是、就;趁机。B跟、同。介词。C来、用来。连词。D到。介词。) 7.B(“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8.C(A“厉武将军”是丁乾的官名,而非元帝所封周访的官名。B文中“被皇帝赏识”并非因“蒙冤不会忍气吞声”,文中指的是“帝不罪之”。D把“采纳”误解为“收集粮食等军需品”。) 9.访练兵简卒 / 欲宣力中原 / 慨然有平河洛之志 / 善于抚纳士众 / 皆为致死 / 闻敦有不臣之心 / 访恒切齿 / 敦虽怀逆谋 / 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翻译(1)当时陶侃担任闲官,周访举荐他做主簿的官职,与他结为好友,并把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 (2)人们往往有一些优点,很少不自己称赞自己的,你的功劳那么大,却没有说一句,这是为什么呢? 10.(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宁夏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2) 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诺驰诣行在所。 二、(36分) (一)(19分) 4. (3分)D 5. (3分)D 6(3分)C 7.(10分) (1)(4分)谥号是用来流传后世永不磨灭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号,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号。 译出大意给2分:“所以”、“大名”两外,每译对一外给1分。 (2)(6分)不久朝廷又有北伐之举,征召嵇绍。嵇绍因为天子流亡在外,受诏令奔赴天子所在的地方。 译出大意给3分:“寻而”、“蒙尘”、“承诏”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湖北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3分) (2)石华、象溪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3分) (3)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己以自私。(4) 10B 11D 12C 13.(10分) ⑴与交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甚远,有的达到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的,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3分) ⑵在石华、象溪两地再设立别的私塾,用来教育陈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3分) ⑶章君的子孙们应当时时刻刻把继承(章君的)志向(办好义塾)作为自己的事业,不要只使自己富足而自私自利。(4分) 湖南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3分) (2)石华、象溪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3分) (3)章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己以自私。(4) 10B 11D 12C 13.(10分) ⑴与交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甚远,有的达到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的,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3分) ⑵在石华、象溪两地再设立别的私塾,用来教育陈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3分) ⑶ 章君的子孙们应当时时刻刻把继承(章君的)志向(办好义塾)作为自己的事业,不要只使自己富足而自私自利。(4分) 江苏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D 7.B 8.C 9.(1)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 (2)近来告诫你千条万项,为什么临事却又背离、错乱! (3)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江西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闻忠善以报怨,不闻作威以防怨。(3分) 译文: (2)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4分) 译文: (3)子产而死,谁其嗣之?(3分) 三、(12分,每小题3分) 9、C 10、B 11、C 12、A 四、(24分) 13、(10分) ①我听说过用忠诚善良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威仪来防止怨恨。 ②我喜爱他,(他)不会背叛我。让他去那里学习(为政之道),他就更加懂得治理(封邑)。 ③子产如果死了,还有谁能继承他呢? 辽宁 第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陈人欲战,蛮奴撝之曰:“老夫尚降,诸君何事!”众皆散走。 擒厉然顾之,突厥惶恐,不敢仰视,其有威容如此。 8.A 9.D 10.B 11、(10分)(1)(5分)陈国人想要应战,任蛮奴挥手呵斥说:“我尚且投降了。各位要做什么!”众人都四散逃跑。译出大意给3分;“何事”、“走”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5分)韩擒严厉地瞪着他,突厥使者恐惧,不敢抬头看他,韩擒就是这样极有威容。 译出大意给3分;“厉然”“惶恐”两处,每译对译出给1分。 山东 1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 2曰:“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5分) (1)哥哥说:“且不说弟弟不能砍柴,纵使能砍柴,还是不能去做。”于是让张诚赶快回家。 (2)“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5分) (2)“我的弟弟,不同于众人的弟弟,况且(他)是为我死的,我怎么还能活着呢!”(张讷)于是用斧子砍自己的脖子。 四川 1.把第互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分) (l)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云。 译文:—————————————————————————————— 三、(9分,每小题3分) 8.A 9.A 10.C 四、(23分) 11.(10分) (l)(4分)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2) (6分)使者到来,打开看到的全是经史书籍,丢下另一半未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为是崇高品行感应的结果。 浙江 1.把第互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分) (l)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为至行所感云。 译文:—————————————————————————————— 三、(9分,每小题3分) 8.A 9.A 10.C 四、(23分) 11.(10分) (l)(4分)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2)(6分)使者到来,打开看到的全是经史书籍,丢下另一半未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为是崇高品行感应的结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华盛顿邮报》做了次有趣的实验,请著名小提琴家乔舒亚贝尔在地铁站卖艺。在43分钟里,贝尔拉了6首名曲。期间1097人经过,只有7人驻足聆听;27人给了钱,但多数是边走边扔给他的。而贝尔的演奏会,票价上百美元,并且总是座无虚席。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自定角度,自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黑龙江哈尔滨第四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三条毛毛虫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一条河的岸边,河对面开满鲜花,它们准备到对面采食花蜜。第一条毛毛虫说:“我们应该搭一座桥,抢在别人之前尽情享受花蜜。”第二条毛毛虫说:“我们应该造一条船,会更快到达。”第三条毛毛虫说:“ 我觉得,还是等咱们长出翅膀再过河。”前两条毛毛虫怕错过时机,就各自按自己的计划行动。第三条毛毛虫爬上大树,找一片宽阔的绿叶,在阳光下美美地睡了两天,睁眼一看,自己已长出翅膀,化成美丽的蝴蝶。只一会儿工夫它就飞到了河对岸,享受丰盛的早餐。它到处寻找自己的两个伙伴,可怎么也找不到。后来才知道,第一个伙伴搭桥时累死了,第二个伙伴,被河水冲进了大海。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甘肃张掖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巨型小黄鸭是由荷兰艺术家霍夫曼2007年创作的,它的足迹遍及荷兰、美国、巴西、日本、澳洲等地。作为和平的象征,它环游世界,散播快乐与爱;所到之处均引来“粉丝”们的热烈追捧。5月2日,一只巨型黄色橡皮鸭出现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湾,它的出现令香港一时间沸腾了,无数人前去围观并合影,众多明星也纷纷捧场。美薇一家也不例外。 爷爷说:看到大黄鸭我就想起了我的童年,没有玩具只有一只可爱的小鸭子陪着我! 妈妈说:真是太感谢霍夫曼和制作的那三名工人师傅了,是他们用智慧、血汗带给了我们快乐! 爸爸说:看到大黄鸭我就想起了那1992年因风暴而落水漂流了三年数万公里的鸭子,它们给人类带来了勇气和信心! 弟弟说:我长大后也要像大黄鸭一样走遍世界! 美薇说:大黄鸭让我看到了人们的笑脸!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专题二十五 构思布局 1.(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高三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苹果公司的徽标是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这个图案引发了人们各种各样的联想。 有人说,要想知道苹果的滋味,就要咬一口尝尝。 有人说,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有人说,残缺也是一种美。 有人说,原本平凡无奇的苹果图案,有了“咬掉一口”的创意,就格外引人注意了。 有人说,咬第一口只是个开始。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海南三亚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996年春,瑞典的克洛普和其他12名登山者一起攀登珠峰。在距离珠峰峰顶仅剩下300英尺时,他毅然转身独自下山。在离峰项近在咫尺之处,克洛普为什么转身而返?原因在于他预定返回的时间是下午2点。虽然仅需45分钟就能登顶,但那样他会超过安全返回的时限,无法在夜幕降临前下山。而与克洛普同行的另外12名登山者,大多数登上了峰顶,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不过他们都因错过了安全返回的时间,葬身于暴风雪。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广东六校联合体2011~2012学年度高三联考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面对女童坠楼危急时刻而伸手一接;在沈阳,七旬夫妇面对街头井盖被汽车轧碎而竖起警示牌;在佛山,拾荒阿姨作为第19位路人抱起女童悦悦;他们接的、竖的、抱的,首先都是自己的良心。在我们共同生存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应当守候自己的良心。这种守候,不把是非、善恶、得失、成败作为前提条件,只问自己行了多少善,能够做多少善…… 请以“守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联系社会实际,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专题二十六 作文升格 阅读下面的文章,根据【点评】及【升格点拨】所提示的内容进行相应修改,使文章升格。 【升格训练一】 华丽与朴实(原稿)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东西外表华丽却华而不实;有的东西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实际上却朴实有用,能派上较大的用场。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森林中最漂亮的蘑菇,总是有毒;群花中最娇艳的玫瑰,却满身是刺;夜空中最耀眼的星星,却始终无法照亮大地;老虎额上最能显示其威势的“王”字,却是它最致命的命门所在。 被誉为“金童”的梅西是近几年来绿茵场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他曾多次复制“球王”马拉多纳的高难度动作,球迷将它视为马拉多纳的继承人。人们总津津乐道于梅西过人的球技,却很少有人知道梅西和他弟弟的故事。梅西的弟弟叫卡塞,从小跟哥哥踢球,球技非同一般。可不知为何,卡塞渐渐喜欢上了花式足球,这种对花式足球的沉迷使卡塞不再常随梅西练球。面对哥哥的劝说,卡塞充耳不闻,一意孤行。结果,梅西在17岁时入选阿根廷青年队出征世青赛,并在该届比赛中独揽金球奖、金靴奖,一举成名,被豪门巴塞罗那相中,直到今天成为队中的当家球星。而卡塞却仍然是一个属于街头卖艺者的小角色。是华而不实的“花球”使卡塞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否则,以他的天赋,绝不会比梅西差。 当跳高运动刚刚兴起时,普遍被人们接受的是“跨越式”起跳。这种起跳姿势优美,可人们运用这种姿势,最高只能越过一米七。曾有人断言,人类已经达到跳高极限了。但美国人路易斯用“翻滚式”起跳,一举突破一米九大关。人们这才知道,“翻滚式”起跳动作虽然不好看,不优美,却将人们的跳高纪录一下子提高了20厘米左右。 原来,多数情况下,华丽的外表往往掩饰了内在的丑陋和空虚;而朴实的外表虽然看起来不那么吸引人,却往往蕴藏着真正的大智慧。须知,静水深流,不显不露,很多表面看似一般的东西,其实大多蕴藏着无限的潜力。 华丽,有时如同皇帝的新装;朴实,大多正是将军的铠甲。皇帝的新装只是虚假的辉煌,而将军的铠甲却是杀敌制胜的宝贝。让我们丢弃毫无用处的皇帝的新装,找到自己的适用的铠甲,做一个实在的、朴实无华的人吧。 【点评】本文列举的事例较多,但对证明论点却都有“隔靴搔痒”之感。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扣题语句,散点概述,泛泛而谈,没深入挖掘材料,因而显得层次较浅。 【升格点拨】建议在确立中心(“不能盲目追求华丽外表”)后,删除多余事例,集中笔墨叙写卡塞的变化,充实卡塞在“华”和“实”方面发生变化的内容,并适时用紧扣中心的语句加以评析,注意段落的过渡和照应,强化结尾的收束性。 【升格训练二】 五月粽香(原稿)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磁带在转,很旧的歌了,但仍喜欢这种老老的味道。外面下雨,打湿了西关的石板街,落入了珠水,朦胧了荔枝湾,敲响了竹叶…… 前几天外婆已经忙着包粽子的事,每年她都很乐的,说到一家子包粽子便乐得总露出两颗板牙,可爸妈都忙呀!表弟正和电脑中的怪兽争个你死我活,哪有心思包粽子呢?结果空荡荡的大屋子里就只有我跟外婆忙里忙外的。洗叶子、捣糯米、蒸咸蛋什么的。年老的外婆用手搓着和了油的米又唠叨着说:“这蛋黄可是六爷爷卖的,他的准是好。唉!可今年价高,就这么点花肉了……知道吗?你舅舅就爱这花的肉,小时候净争吃的……呵呵!”外婆笑得很欢,似乎眼睛都成线了。每年都这么说,似乎是个没完的故事。“外婆,你就不累吗?年年做。”我洗着绿豆回头说。“累啥!你外婆这老骨头做这个最棒了,你外公特爱的。可这一年下来,你们都忙,想起一家子吃粽子可乐了!呵呵!”外婆用食指、拇指纯熟地按着粽叶边说着边裹了起来,时而又停了停,像在想事。是那些很老的故事吗? 空气中传着粽香,传着米香。传递着古老味,婆婆味和浓浓的情。“哎!表姐,帮我叫个比萨,要芝士味的!”表弟的这一声喊似乎把东西都打碎了,传着的东西似被断去,断得七零八落。“你这小子,有粽子呢!还吃那鬼东西。”外婆有点生气,我也有点不情愿,那以后的时间似乎再找不到先前的感觉。 粽子包好了,那天晚上就我一个人。爸妈仍在忙,我却陷入了深思。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给了社会很多,同时又似乎在不断地打断某些东西的传递。 雨仍在下,淅淅沥沥。我吟唱着楚辞,时而又是一曲儿时童谣,眼中起了雾水…… 【点评】作者以童年的端午节日印象同现在与外婆一起包粽子的情景对比,由此深思如何传承我们传统的文化的问题, 立意可算高远。文章的细节刻画也比较成功。一个明显的缺点是,开头未紧扣材料,未起到总揽全篇的作用;题目《五月粽香》也未能紧扣文章中心;结尾处没有回到原作文题所规定的话题“传递”。 【升格点拨】建议作如下修改:(1)换个更加贴近话题的标题;(2)在文章的关键处加强扣题,比如开头、结尾以及过渡衔接之处;(3)适当引用几句名言警句或俗语谚语,以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 专题二十七 打造亮点 1.(云南昆明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调研测试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书画艺术家黄永玉,有一年,带着他饱经沧桑的心灵和撼人魂魄的画作来到北京,住在京新巷“芥末”故居。这是一间搁置了许多年头的房子,四壁连一扇窗户都没有,一走进去就有种压抑的憋闷感。然而,黄永玉并没有厌弃这间小屋。他笑哈哈地拿出一张洁白的画纸贴在墙上,然后信手在上面画了一扇窗户,画得如同真窗。他顿时感觉屋外的阳光像流水一样涌入小屋,屋内的一切立刻显得无比生动。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宁夏银川一中2014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带路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机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他们得唤回自己。 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与体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专题二十四 审题立意 【考点集训】 1.【提示】此题材料虽然简短,但含义发人深思。乔舒亚贝尔是著名的小提琴家,他的演奏会虽然票价上百美元,却座无虚席;然而他在地铁卖艺却只有极少人欣赏。个中原因,耐人寻味:是演奏地点的不恰当?是坐地铁的人艺术欣赏水平不高?是一些人只用金钱来炫耀自己的欣赏水平?“美”难道因为地点场合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价值?我们应当怎样才能发现“美”?等等,从中任选一点立意都可构思作文。 2.【提示】本题审题时,要善于抓住关键性的描述词语展开联想。如第一条毛毛虫的目“抢先”;第二条毛毛虫的“求快”;第三条毛毛虫的“等待”。这一“抢”一“快”一“等”之间,有无限的意蕴含于其中。本材料可从以下方面立意:①做事要善于把握时机,等待时机成熟,不能急功近利;②不具备条件的蛮干注定会失败,欲速则不达;③做事要根据自身条件,认清自己的优势劣势,做到扬长避短;④遇到困难、挫折时,一味靠蛮劲往前冲,反而适得其反,不妨养精蓄锐、蓄势待发,更好地迎接挑战,到达心中的彼岸;⑤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⑥成功需要长期的积蓄和足够的准备;⑦等待也是一种美丽。 3.【提示】从材料中看,小黄鸭给美薇一家带来的主观感受是不一样的,但不一样的感受之中又有相通的东西。爷爷难忘的童年,弟弟美好的未来,爸爸谈的信心、勇气,妈妈谈的智慧、血汗,美薇看到大家的笑脸,都是人类身上最美好最宝贵的精神,都是一种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可以确定“美好的东西能使人产生心灵的共鸣”这个主题。另外,小黄鸭带给人的难忘、美好、信心、勇气、智慧、勤劳还有笑脸,都是人类所追求的东西,所以又可确定“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这一主题。小黄鸭带给人的这些感受也传递着一种积极美好、乐观向上的精神,所以又可确定“美好的事物能给人传递一种正能量”这个主题。 专题二十五 构思布局 【考点集训】 1.【提示】写作本文,应先读懂材料。材料首先指出苹果公司的徽标是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然后写出几种人对此徽标的联想。根据这些联想可以得到几点启示:①勇于尝试,为前行披荆斩棘;②承认瑕疵,缺憾也是一种美;③咬掉平凡,大胆创新天地宽。在这些启示中任选一点进行立意都是可以的。必须指出的是,立意时要尽量避免以下误区:①观点绝对,如一味说只有残缺才能创造美等;②入题太慢,开头冗长、啰唆、不切材料等;③例证叙述过多,而议论文字太少,挖掘不深。 2.【提示】根据题目所给的材料,可从两方面立意。(1)正面赞扬克洛普的做法。克洛普能脱离危险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他能主动放弃,围绕“放弃”一词认真地审视材料,注意材料的倾向性,进行辩证思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①放弃是一种智慧;②成功也要学会放弃;③放弃是一种明智的选择;④要获取必须放弃。(2)正面赞扬牺牲者的勇敢精神。围绕“勇敢、不怕牺牲”等词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立意:①要实现梦想,必须不怕牺牲,勇于拼搏;②敢拼才会赢;③半途而废,必难取得成功;④生命的意义在于拼搏。 3.【提示】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所以,不一定太拘泥于材料引言。审题时应先弄懂 “守候”的意思。“守候”的含义有:①看护,护理;②等候;③在某个地方或以某种心情,守着来等候,即坚守、等候。然后再想:“守候”是个动词,可以写“守候”什么,如良心、亲情、梦想、友谊、成功、认可等,也可以写为什么而“守候”,比如因为东西美好,怕失去,所以要“看护”;因为东西美好,要努力去争取,所以要“等候”;因为美好的东西不在眼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出现,或者也许永远不出现,只因为其美好,所以要在某地、某时坚守等候等等。写这类作文要扣住话题,关键处有两点,一是话题的具体化,即守候什么,谁在守候,如何守候等。二是要重视过程性的分析,解析为什么守候。若能把这两点写清楚,基本上就可以切题了。 专题二十六 作文升格 【考点集训】 【升格训练一】 被“卡掉”的卡塞(改稿) 当人们津津乐道于巴萨球员梅西超人的球技时,却很少有人知道梅西还有一个弟弟。这个弟弟叫卡塞,从小跟着哥哥梅西踢球,球技原本也非同一般。当梅西的球技日渐成熟时,卡塞也被阿根廷国内的众多媒体看好,被人们寄予厚望。可惜的是卡塞不知为何却渐渐迷上了花式足球。 花式足球是一种表演性质的足球比赛,主要通过身体的头、肩、背、膝、脚等部位控制足球,完成一些赏心悦目、眼花缭乱的动作,这种足球通常用于舞台表演或者街头表演。由于没有身体对抗,缺乏竞技性,所以职业球员只是将其作为业余休闲。但对于花式足球的沉迷使卡塞不再跟随梅西一起踢球,而是独自一人练习花式足球。 梅西对于卡塞的变化,甚是忧虑,多次劝说,有时甚至强行将卡塞从舞台表演中拉到足球场。然而,此时的卡塞已经不是从前的卡塞,当他与其他队员发身体碰撞时常会摔倒,遇到别人抢断时多会丢球。梅西对弟弟的表现大为失望,真心希望弟弟能放弃花式足球,转入对竞技足球的训练。 面对哥哥的劝说,卡塞丝毫不为所动,一意孤行。为此,兄弟之间没有少发生争吵。梅西告诉弟弟,只有激烈对抗的竞技足球才能更好地展现足球的魅力,才能为国家争来荣誉。而卡塞却说,竞技足球越来越“野蛮”,球员不得不忍受经常性的伤病痛苦;花式足球没有对抗,只有个人随心所欲的表演,当精彩的表演赢得阵阵掌声时,那才是人生中最美妙的时刻。这次争吵使兄弟俩不欢而散。梅西继续他的竞技足球,在实战对抗中不断历练自己,球技日渐成熟;卡塞继续他的花式足球,忙碌于舞台或街头的表演,外秀的“球技”越发“华丽”。 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果不言而喻,卡塞最终沦落为一个街头卖艺的小角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本来很有希望的卡塞,为什么中途被“卡掉”了呢?原来,他是由于沉溺于华而不实的“花球”,因不能自拔而被“卡”,如果他及时放弃对徒有外表的“华丽”的追求,以他的天赋,一定会在绿茵场上有所作为的。 【升格训练二】 五月粽香传千古(改稿)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很旧的歌了,但我仍喜欢这种古老的味道。外面下雨,打湿了西关的石板街,落入了珠水,朦胧了荔枝湾,敲响了竹叶……而这种气息究竟能传承多少代呢?它能生生不息吗? 五月龙舟还没下水,但前几天外婆已经忙着包粽子的事。每年她都很乐呵,说到一家子包粽子便乐得露出两颗板牙。可爸妈都忙呀!表弟正和电脑中的怪兽争个你死我活,哪有心思包粽子呢?结果空荡荡的大屋子里就只有我跟外婆忙里忙外地洗叶子、捣糯米、蒸咸蛋什么的。年迈的外婆用手搓着和了油的米又唠叨着说:“ 这蛋黄可是六爷爷卖的,他的准是好。唉!可今年价高,就这么点花肉了……知道吗?你舅舅就爱这花的肉,小时候争抢那个样……呵呵!”外婆笑得很欢,似乎眼睛都成线了。每年都这么说,似乎是个没完的故事。“外婆,你就不累吗?年年做。”我洗着绿豆回头说。“累啥!你外婆这老骨头做这个最棒了,你外公特爱的。可这一年下来,你们都忙,想起一家子吃粽子可乐了!呵呵!”外婆用食指、拇指娴熟地按着粽叶边说着边裹了起来,时而又停了停,像在想事。是那些很老的故事吗? 空气中传着粽香,传着米香。传递着古老味,婆婆味和浓浓的情。“哎!表姐,帮我叫个比萨,要芝士味的!”表弟的这一声喊似乎把东西都打碎了,传着的东西似被断去,断得七零八落。“你这小子,有粽子呢!还吃那鬼东西。”外婆有点生气,我也有点不情愿,那以后的时间似乎再找不到先前的感觉。 粽子包好了,那天晚上就我一个人。爸妈仍在忙,我却陷入了深思。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赋予了社会很多,同时又似乎在不断地打断某些东西的传递。“忙”似乎成为了人的隔膜,情被阻了,几代同堂围在圆桌四周的机会似乎少了很多。而外来的文化又打断了传统的传递,人们似乎热衷于成为耶和华的儿女了,让那屈原变得有些孤单。五月粽香究竟能传几代呢?这很远很远的味道会飞入发黄的史书吗?然而这毕竟是可悲的。 万物于传递中绵延不已,而我们呼唤着我们的文化,在骚体的诗赋之间,在五月,渴求那文明传承。雨仍在下,淅淅沥沥。我吟唱着楚辞,时而又吟起一曲儿时的童谣,眼中起了雾水…… 专题二十七 打造亮点 【考点集训】 1.【提示】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讲述的是这样一件事:一间有压抑、憋闷感的房子,在由画家画了一扇逼真的窗户后,竟然立刻显得无比生动。对于这件事,既可从窗子作用(重在比喻义)的角度立意,也可从小事的大影响的角度立意,当然还可从笑对困难等角度立意。 2.【思路点拨】对于题中材料,可以作如下思考:①为什么要唤醒自己?②唤醒自己的意义是什么?③怎样唤醒自己?④唤醒自己的什么?在此基础上,可从如下方面立意:唤回或唤醒自己的本真、自尊、爱心、责任、善良、良知、潜能、科学精神、民族魂等。 2012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 (山东卷)三、(12分,每小题3分)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躬:弯腰 B.犹称所长而达之 称:称赞 C. 兴叩头流涕,固让曰 固:坚决 D. 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 能 和睦 【答案】A 【分析】躬:亲自。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4分) 【答案】光武帝亲临的地方,(阴兴)总是事先进入清理(或“清查”)宫室,很受亲近信任。 (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3分) 【答案】光武帝称许阴兴的谦让,没有改变他的心愿。 (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3分) 【答案】最真挚的语言发自肺腑(或“内心”),使左右的人都感动了(或“感动了身边的人”),光武帝就答应(或“听从”)了他。 (安徽卷)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值母病笃 笃:严重。 B.向者,通判监修 向:先前。 C.君奉委巡察 委:委派 D.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 度:打算 4. 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根据上下文语境,都推测许曾裕应当为朝廷重用。度:推测。 5. 7.把原文中画线的兔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6. (1)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7.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答:百姓都称道欢舞,认为这是几十年来所没有的事情,于是就在河岸边立了石碑来记录此事。 9. (2)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为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 10.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答:即使这样,把许曾裕的施政(功绩)与当世那些地位显赫、凭其权利足以有所作为的官员相比,(许曾裕的)难道比他们少吗? 12.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 以为:认为。因:于是。以:来。 (重点词语翻译准确,语句通顺)(2) 虽然:即使这样。以:把。施设:施政。为足有为者:凭其权利足以有所作为的官员。句式:岂其有歉于彼邪?难道比他们少吗? 13. (北京卷) 14. 6.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5. A.闻君义甚高,愿假榻 假:借用 16. B.景淳竟死 竟:居然 17. C.反赆以货,遗归 赆:赠送 18. D.人用是多疑名 多:称赞 6、【答案】B 【解析】此处“竟”应该是表示结果的副词“终于”“最终”“终究”,而并不表示出乎意料,因此不可能是“竟然”。 (全国大纲卷) 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译文 【答案】我在任时就听说警事,担忧夏人一定会乘机侵犯边境,希望挑选将领设防。 (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译文 【答案】郭浩召集逃亡流落在外的人,开辟耕地,将自己的规划安排发布各地。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达、雅”。第(1)题注意实词“盗:侵占”,古今异义“ 设备:设置守备”的翻译;第(2)题注意实词“辑:安抚”,“ 规置:所作所为”,虚词“以:把”的译法。 (福建卷)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杳无穷极 杳:深远 B、修篁干霄 干:冲 C、延坐后堂 延:延请 D、履苍莽中 履:鞋子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解析】需要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A、B、C三项符合均符合原文意思;D项“履”在本句中应该解释为动词“踏”而非名词“鞋子” 。本题的误区在于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把握过于僵化,不能和语言环境结合起来理解,而误认为D项正确。 【答案】D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3分) 译: (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3分) 译: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文从句顺。 【解析】第(1)题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下”是名词作状语“向下”;“庖”是翻译难点,但如果考生能从“庖丁解牛”中作引申,就可以得出“庖”为“厨房”的意思;另外本题还应注意补足省略的成份,句子方能完整。第(2)题,注意关键字“斯”假借为“此”“这,这个”的意思。联系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不难理解。本题要点是“信足乐矣”,如果考生能联想到《兰亭集序》中的“信可乐也”,也就能准确翻译了。 【答案】(1)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 (2) 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 (3) (4) (广东卷) (5)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6) A.陶澍就擢巡抚 擢:提升 (7) 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 豁:免除 (8) 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举:推举 (9) 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 卒:最终 (10) 【答案】C (11)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做题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并结合语境来确定实词义项,力求做到“信达雅”。举,兴起,发动。 (12)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3) (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4分) (14) (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3分) (15) (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3分) (16) 【答案】(1)收成不好(就把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赈灾,等到丰年再捐出粮食,此法大略像“社仓法”,但是去除了“社仓法”的弊端。 (2) (2)(陶澍)创作编辑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忠臣孝子节妇烈女,以此来勉励人们崇尚好的风气和沿袭好的习俗。 (3) (3)(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有能实施这政策。 (4)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翻译时要结合上下句读懂大意,抓住古汉语特殊句式及重点实词和虚词等。(1)“歉”,粮食歉收;“乐岁”,丰年;“去”,除去;(2)“旌表”,用表彰;“以”,目的连词,用来;翻译时需要补充被省略主语;(3)“已”,后来,“风”,中风,“竟”,完成。此句中“于淮南”句为倒装句,翻译时需要调整到正常语序。 (5) (6) 湖北 (7)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8) A.不觉懔然,心形俱肃 肃:恭敬 (9) B.绝难乘,少能骑者 绝:非常 (10) C.唯当就蚁封耳 就:留下 (11) D.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 谓:评价 (12) 【答案】C (13) 【解析】就:是动词,靠近,接近意。考察学生对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以及《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就”字知识的迁移。 (14) 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5) (1)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3分) (16) (2)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3分) (17) (3)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3分) (18) 【答案】 (19) (1)(3分)王湛于是和王济一起谈论《周易》,(王湛)分析精微,王济从来没听说过,感叹(叔父)深不可测。 (20) (2)(3分)王浑问他这样说的缘故,王济感慨地把此事如此这般详尽地叙述(一遍)。 (21) (3)(3分)武帝每次见到王济,总是拿王湛来调侃他。 (22) (23) (24)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及解析 (25) 一、(大纲卷) (26) (27)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8) 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长:执掌。 (29) 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 结:聚合。 (30)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 延:招聘。 (31) 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赞:辅佐。 (32)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3) (1)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34) (2) (2)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3) (4) 参考答案: (5) 1、c 邀请、延请 (6) 2、d ①反映的是主人公辞官不就的品德,②是主人公说的话,说的是朝廷命令御史查察,④反映主人公判案迅速,都与题目要求不合,故选d。 (7) 3、c 解析:迁走的是方氏的伪官悍将;释放了梅镒,将情况上奏皇帝,皇帝回复照此执行。 (8) 4、(1)熊鼎到任,上奏罢免了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部贪官污吏得以肃清。(2)皇帝派遣使者慰问他,赐给他裘皮帽子,又派遣中使赵成召回熊鼎。 (9) (10) 课标卷 (11)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2) a.辽人常越境而汲 汲:取水。 (13) 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 迎:面对。 (14) 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敛:躲藏。ks5u.com (15) 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 彻:穿透。 (16)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7) (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18) (19) (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20) (21) (22) 参考答案: (23) 1、c 敛,退缩,收缩。 (24) 2、d ①敌人还是侵犯了边境;②是有时;④是奏章的内容。 (25) 3、d 何灌没有阻止溃退,而是望风溃败。 (26) 4、(1)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注意“整弓、中、诵叹、劳之”的翻译和整句句意。 (2)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注意“乞入见、控守、西隅”的翻译,补充出“不许”的省略和整句句意。 (27) 湖北卷 (28)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9) a.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 离:遭受 (30) b.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 迫卒:急促 (31) c.物故流离以十万数 物故:死亡 (32) d.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 顾:回头 (33) (34) 请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35) (1)古之葬者, 厚衣之以薪 葬之中野 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36) (37) (38) (2)其后牧儿亡羊,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 (39) (2) (3) (3)孝文皇帝去坟,以俭安神,可以为则。 (4) (5) (6) 参考答案: (7) 1、d 只是 (8) 11、b a项中前一句是写棺椁之葬的起始;c项两句都写厚葬;d项后一句不是写厚葬。 (9) 3、a a中“假如有的王陵被人觊觎,即使陵寝修建得十分坚实,终会被人盗挖开”。这句话不是文帝最终薄葬的理由。 (10) 4、(1)古代埋葬死人,用柴草厚厚地把他包裹起来,将其葬于山野之中,既无封土堆,又不树立墓碑,后世的圣人用棺椁来替代这种情况。 (11) (2)在这之后牧童丢失了羊,羊进入了墓室的通道,牧童拿火把照着寻找羊,不小心失火烧了始皇的棺椁。 (12) (3)孝文皇帝放弃了筑坟的礼节而简单地埋葬,用节俭安定神明,可以把这作为准则。 (13) 安徽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5) a.先生欲豫焉 豫:参与。 (16) b.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 援:引用。 (17) c.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 爽:差错 (18) d.先生赎而归之 归:归还。 (19)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 (1)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 (21) (22) (2)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23) (24) (25) 参考答案: (26) 1、d “归”的对象是人,不是物品,本应该是“返回”的意思,但这里作使动用法,“让……回家”的意思。 (27) 2、c c项的两个“以”,都是介词,相当于“把”;a项的第一个“之”是代词,这里指代先生,第二个“之”,是用在主谓之间,不要翻译;b项第一个“因”是副词,相当于“于是,就”,第二个“因”是介词,相当于“通过,经由”;d项的“乃”是副词,第一个相当于“才”,第二个相当于“竟然”。 (28) 3、a 选项中的“常跟兄长们讨论学问,引起父兄重视,被送入私塾读书”错,“引起父兄重视,被送入私塾读书”是由于先生的文章。 (29) 4、(1)长兄突然听到他这样说,感到很吃惊,说:“既然这样,那么我要考考你。” 句中的关键词“骤”、“骇”、“然则”、“试”,分别翻译为“突然”、“感到吃惊”(意动用法,把……当作惊讶的)、“既然这样,那么”、“考试、测试”。 (2)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 句中的关键词是“以(弃运走)”、“道”、“死事”、“退”,分别翻译为“因为”、“在路上”(名词作状语)、“为公事而死”、“让……退下”(使动用法)。 (2) 重庆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 籍:登记 b.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趣:通“趋”,前往 c.使者采木且及柳 且:将要 d.公仰视木顾使者曰 顾:回头看 4、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辈迫饥寒为盗, 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而。 ②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曲线的部分断句。 君 子 之 于射 也,内 志 正 外 体 直 持 弓 矢 审 目 而 后 可 以 言 中 故 古者 射 以 观 德 德 也 者 得 之 于 其 心 也。 明)王守仁《观德亭记》 参考答案: 1、b 趣,催促。 2、:b ①是说江皋生性聪明;⑤是江皋故意对使者说的话,写他以身殉国的精神。 3、a 解析:是前任县令中有三个因此受到牵连,其中一个还因为受牵累死去,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让前县令离去,让牵累死去的县令的妻儿回了家。 4、(1)①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解析:注意“迫”、“抚”、“走”、“藉”的翻译。 ②(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解析:注意“斥止”、“斩以徇”“由是”“肃然”的翻译。 (2)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目/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解析:标点: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翻译:君子射箭的时候,内心态度端正,外表身体站直,拿着弓箭瞄准,这样以后才可以射中靶子。所以古人通过射箭来观察一个人的品德。品德,是从内心中体现出来的。 江西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屋比延烧,不足忧也 比:并排。 b.臣请妇节,伏矫制之罪 矫:假托。 c.责大指而已 指:意旨。 d.亦不能夺之矣 夺:强取。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以数切谏,不得留内,迁为东海太守。 (2)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 (3)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 参考答案: 1、d 夺:改变 2、b前一个为连词,表因果,翻译成“因而”。后一个连词,表转折,翻译成“却”。a.均为介词,表目的c. 均为介词,替d. 均为介词,在。 3、c(在古文言文中,省略宾语应较省略主语频繁。在句读时特别要注意。c项里上,既可为主语,亦可为宾语,划入后作主语,还是划入前作宾语。显然,将上视作主语语势更畅) 4、(1)他多次强硬进谏,(因而)不能够留在朝庭内任职,被贬为东海太守(注意“数”、“内” “迁”的用法,每字1分,大意1分)。 (2)三公、九卿及以下官员都对卫青卑身奉承,唯独汲黯用平等的礼节对待卫青。(“奉”、“亢礼”各1分,“与”省略“之”对待他。1分,大意1分)。 (3)越发觉得汲黯贤明,多次向汲黯请教国家和朝廷的疑难大事,对待他比平日更为尊重(贤:意动用法1分,所疑:的疑难大事1分。加:更,1分。大意1分)。 辽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仍充岭南采访使 充:代理 b.庆礼躬至其境 躬:亲自 c.遂罢镇兵五千人 罢:撤去 d.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 乖:背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语。(10分) (1)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 (2)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 参考答案: 1、a “充”是“担当”“充任”的意思。因为“仍”是“依然”的意思所以不会原来就“代理岭南采访使” 因此“充”是“担当”“充任”的意思 。乖方是“违背法度”,乖:背离。 2、a ③是在皇上下诏命庆礼在柳城筑营州城,。⑤是为政清严,⑥是为政清严的结果 3、b 不是另址再建营州城,是原址再建。 4、(1)然而喜爱大兴工程劳役,又多有变动,评论的人都讥笑他不切合实情。 译出大意给2分;关键字“功役"、“嗤”、“切事”三处,每译对一处给l分。 (2):宋庆礼做人坚守节操,是国家的功臣,一去边境任职,就是三十来年。 译出大意给3分;关键字“苦节”、“所”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苦节,谓俭约过甚,后以坚守节操,矢志不渝为“苦节”。“所”表大概数目,翻译左右 山东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泽命不渝,信也 渝:坚持 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参考答案: 1、b、 渝,改变、违背。 2、c 表条件,那么。 a、介词,在;介词,跟。 b、表修饰,连接状语;表转折。 d、取独;的。 3、a. ①体现了。②不是。③是。④为官吏立法令,不是。⑤很直接,是。⑥是。 4、c 以退为进,错误。 5、(1)(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阻止百姓。 (2)(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意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 (3)国君你想要称霸诸侯成就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根本的事情做起。 福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舟次彭泽 次:排列 b.芜秽充斥 秽:杂草 c.乃相与怃然而去 怃:失意 d.起佐郡 起:起任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 (2)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 参考答案: 1、a 次,停留。 2、d ①句写的是作者到临川的目的,意在引出下文,与新修一柱峰亭没有关系;②句表现的是作者登山的感受。⑥句介绍的是李侯的胸怀与气魄,虽说与新修一柱峰亭有关系,但非直接关系。③④⑤涉及新修一柱峰亭的原因、契机和发起人,故有直接关系。 3、b从原文“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可知是因为牧羊亭破败不堪,在场的彭泽县令认为是自己失职所致,羞得无地自容。作者在此并无任何指责彭泽县令失职之语,故b项信息乃无中生有。 4、(1)我为你新修那座这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可以吗? 要注意“新”是形容词作动词“新修”;“更”是动词“重新”,“题”也是动词为“命名或题名”的意思;“可乎”表反问语气,也要体现出来。 (2)(我)体察李维肃给新亭命名的用意,也能据(此)约略看出他的为人。 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主语“我”。 “以”在这里作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借,可译为“凭、根据”等。“少”为通假字通“稍”,可译为“约略、大概”等。 天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 齿尊: 年长受尊崇 b.请者必当其人 当:充当 c. 有累三四序而不者矣 累: 累积 d、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 漫漶:模糊不清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 (2)今吾与足下并生今世。 (3)皆汲汲于名,而唯恐人之不吾知也。 参考答案: 1、b 当应为相等,相当之意。 2、a 副词 连词,尚且。 3、c ①②是告诉一个事实,非作者观点 4、d 误解了“自古序其文者,皆后世宗师其人而为之”的含义 5、(1)那个人也一定要考虑(或审视)自己没有可以推让的人然后再作序。(2)现在我和你共同生活在当今时代。 (3)都急切地追求名声,而唯恐人们不知道我。 广东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 痛苦 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 腾跃 c.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 做官 d.抵关适断,船不能行 碰到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 ②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 参考答案: 1、c a.为……所苦,苦于……,使困苦,困于。 b.释放;放走。 d.到达,抵达。 2、b 凭,介词/相当于“而”,表顺承。 a.他的,代词。 c.他,代罗提督。 d.将,将近,副词。 3、b ①叙述他曾经率兵到南山。④叙述他投身行伍。⑥叙述他跟妻子商量卖身以求钱治病事,这点勉强可算是。 4、d “让他人提醒自己,引以为鉴,再也不做违法之事”无依据。 5、(1)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标点如下】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补充注释】 ①鬻,本义为“粥”,引申为“卖”。鬻文(为人撰写文章而接受酬劳,即“卖文”),鬻技(出卖技艺以谋生),鬻歌(卖歌,以歌唱谋生),鬻爵(出卖官爵)。成语“卖官鬻爵”,形容政治腐败,统治阶级靠出卖官职来搜刮财富。 ②训,典式,法则。成语“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③糟糠,酒糟糠皮,是穷人赖以生活的食物。后常用“糟糠”形容穷困共患难。“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知心朋友,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 ④道里,指道学家主张的法则、规律。 ⑤磊磊落落,一一分明的样子,也形容胸怀坦荡。 ⑥绳,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绳墨,准绳,绳正,绳之以法。 (2)① 罗提督招募善于游水(或:泅渡)的人(或:士兵/勇士),(让他们)拿着锋利的锯子隐藏(或:躲藏/藏匿)(在)上游的江水中。 ②(罗提督)还(或:并且)邀请(或:延聘)文人(或:读书人)详细地(或:清晰地)记载他(做贼)的事情,(这种胸襟),确实是个非凡(或:异乎寻常/奇特/奇异)的男子汉啊。 【补注】洵,诚然,确实。 参考译文: 江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县大耸 耸:震惊。 b.以公少年易之 易:更换。 c.甲不能戟士 戟:约束。 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 蠲:免除。、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⑵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⑶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参考答案: 1、b. 易,动词,据上下文,应解释为“轻视,看不起”。解析:原文中“老吏曾腆侮法粥(同‘鬻’,卖)狱”,而且陈希亮刚到任,所以“易”解释为“更换”为错误解释。 2、d “严而不残”是就陈公弼的仁慈而言的,是言其“威严而不残忍” ,说白了,这是他“恩威并施”的做法,由此,答案就不难选择了。②句言其禁巫之事,不能体现“严而不残”;③句从侧面言其治军之事,亦不能体现“严而不残”;⑤句言说的是“虎翼军士”,而非陈公弼。 3、c “安排他到鄂州做官”,这并非陈公弼所做之事,他只是“表其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所以朝廷才“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4、(1)(陈公弼)拆毁几百处惑乱人心的祠堂,强制巫师务农的人有七十多家。 翻译此句关键在于理解“淫”“勒”两词的意思,“淫”解释为“迷乱”“惑乱”比较好。 (2)(陈公弼)亲自处在队伍的前列,命令士兵把弓箭拉满但不要射出。 把握“前行”“居”“持满”,这些都得根据上下文语境来作出正确的译解。 (3)(陈公弼)饶恕了他并流放了他,把其余的士兵全部交给公府左右使令,并且用他们来把守仓库。把握“贷”(严惩不贷)“流”和句式以及语顺。 浙江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 (2)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4分) 参考答案: 1、d 方:比拟,相当 2、b 均表承接,于是。 a、所字结构/表被动; c、表并列/表修饰; d、在/到。 3、d 不是“贬谪”,而是“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是升官。 4、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5、(1)至于你的才华,没有什么不能干好,哪里需要用赠物(的方式来警策) (2)我愿意去安抚他们,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产生怨愤。隋朝的教训离今天不远,(我们)不能不省察。 四川 (节选自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隐逸》)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至庭前 徐:缓慢 b.安可厕诸君子间 厕:置身 c.惠之谷 惠:赠送 d.刺船而去 刺:乘坐 把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一日,携褚币谐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 ⑵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徽之乎?” 参考答案: 1、d 刺,划,撑。 2、d a.表转折,却/表修饰; b.那,那个/一定,表祈使语气;c.哪里/什么; d.拿 3、b 解析:“众人见他衣着寒酸就嘲笑侮辱他”错。 4、(1)一天,{吕徽之)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他。采分点是,要补出省略的主语;楮币,纸币;易,交换,买;弗之顾,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则前置,应为“弗顾之”。(2)陈治中骑着跛驴,当时还是平民,看到吕先生风采神韵高洁简淡,就问道:“莫不是吕先生吧?”采分点是,策,鞭打,骑着;蹇,跛,行走困难;布衣,代指平民百姓;“得非……乎?”固定结构,译为“恐怕……吧”“莫不是……吧?” 湖南 ①浼(měi):玷污。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 病:批评 b.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 拔:拔除 c.远绍绝学,流风未远 绍:继承 d.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 加:超过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 (2)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 (3)则余亦迂甚矣哉! 参考答案: 1、b “拔”应是“超出”之义。 2、c a.那个,指示代词; b.他,人称代词,作小主语;c.他的,人称代词,作定语,与题干例句相同;d.一定,副词。 3、a 注意“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暗含两种倒装句式的考查:主谓倒置和定语后置。把握到这一点,再运用对称法,才能选准a项: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4、因为严祺先的文章:①命意立论,卓尔不群,不被世间平庸的人所理解而受到讥笑;②说理叙事,明白晓畅,严峻犀利。(只答“恂恂儒者而笔能杀人”或“文辞之工如此”也可)(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注意文章包含内容和形式两个要点,不能遗漏。此题最好用原文回答。) 5、(1)韩文公的文章,振起了八个朝代以来的衰颓(文风)。 (2)所以我曾经说写文章的事情,不说别的,必须首先去除它的俗气才行。 (3)那么我也迂腐得厉害啦!(三个句子,难度不大。考生一定坚持“直译为主”,找准采分点:“之”“起”“衰”,注意“衰”形容词作名词;“谓”“其他”“去”“其”“可”,注意“其他”古今同义;“甚矣”“哉”,一定要译到位。) 北京 注释:①誳:弯曲。②河上:黄河边,这里指黄河边的平地。③涔:积水。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难成而易败者 败:毁坏 b. 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 易:平坦 c. 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 反:返回,这里指收回 d. 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 略:简略 大体的、主要的 5、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熹 窃 观 古 昔 圣贤 所 以 教 人 为 学之 意 莫 非 使 之 讲 明 义 理 以 修 其 身 然 后 推 以 及 人 非 徒 欲 其 务 记 览 为 词 章 以 钓 声 名 取 利 禄 而 已 也 今人之 为 学 者 既 反 是 矣 然 圣 贤 所以 敬 人 之 法 具 存 于 经 有 志 之 士 固 当 熟 读 深 思 而 问 辨 之 (取材于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参考答案: 1、d 略是“简要”的意思 2、c 均为假使。 a 转折,却/顺承,就;b 介词,给,替/动词,做;d名词活用作动词,以…为臣,把…当作臣子/名词,臣子 3、d “然”应为“却”,表示转折关系。 4、b “在曹子得到印证”错。周公、齐桓两例说明的是评价人物要从大美处着手,忽略他的小过。“今以人之小过掩其大美,则天下无圣王贤相矣。”曹子、管仲两例说明的是评价人物要从远处着眼。另“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脱离语段主题,语段是谈“评价人物要着眼于大处和长远,而不能仅看一时的成败和小的污点”。 5、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 / 莫非使之讲明义理 // 以修其身 / 然后推以及人 / 非徒欲其务记览 // 为词章 // 以钓声名// 取利禄而已也 / 今人之为学者// 既反是矣 / 然圣贤所以敬人之法 / / 具存于经 / 有志之士 // 固当熟读// 深思而问辨之 (单斜线为必断句处,双斜线处为可断可不断处。) 附参考译文:熹私下里体察古代圣哲用来教导人读书学习的用意,无非是为了使人明白礼义道理,来修养身心,然后推己及人,并不是只为了记览、词章,来沽名钓誉,追求利禄。今天的一些学子,已经违背了圣者的教导。然而圣哲用来教育人的法则,都记载在经典中,有志向的人,本来应当熟读,深入地思考,并且审问明辨它。 上海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秋冬则劝民山采 (2)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3)市令曰:“三月顷。” (4)令数下,民不知所从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政缓禁止 b.庄王以为币轻 c.如此几何顷乎 d.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 (2)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参考答案: 1、(1)鼓励 (2)以……为乐 (3)左右(指时间) (4)听从什么 2、b 3、(1)虞丘相向楚庄王推荐孙叔敖来代替自己。(进、以、“于楚庄王”倒装各1分。)(2)楚庄王同意了他的请求,过了半年,百姓全部自己增高了他们的车子。 4、自信 5、恢复币制,不干扰市场秩序,体现了孙叔敖安民策略;不依靠颁布命令而是通过增高门槛来达到增高车子的目的,体现了孙叔敖化民策略。(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3分。)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10年全国卷Ⅰ)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答案:B 解析:宠:以……为宠,把……作为宠信。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9、答案:B 解析:②是一个比喻;④是编修《元史》,文采好;⑤劝说梁王归顺的话。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答案】D 【解析】他先是晓谕梁王,迅速归顺,不然朝廷的征讨很快到来,又对梁王说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11、【答案】 (1)适逢元朝派遣脱脱征集粮饷,拿故意吓人的话威胁梁王,一定想要杀死王祎。 (2)上天已经要终结你们元朝的命,我们明朝确实要取代你们。你们(元朝)就像火把将要烧完,怎么敢和太阳月亮(一样的明朝)争夺光明呢! 【解析】(1)注意“会”“遗”“必”“胁王以危言(状语后置)”的翻译。(2)注意“既”“讫”“实”“馀烬”“敢与日月争明”的翻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执行直译的原则;找准得分点:重点实词、活用词、句式特点、重要虚词、通假、偏义复词;保持译句流畅通顺让,译句和原文语境吻合。 10年全国卷Ⅱ) .把(选择题) 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译文: (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 译文: 答案: 8、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及”在文中的意思是“到了,等到”,故选A。 9、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①说康保裔筛选精兵出征,②说身边人劝康保裔逃跑,⑥是说张凝、李重贵作战的情形。故选D。 10、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在康保裔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率领军队策应他,没有与他共同抗敌。故选D。 11、(1)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几个重点词语:贷,借;劳,犒劳;“没”通“殁”,死亡;鬻,卖;以,目的连词,来。故译为: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 (2)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几个重点词语:议,建议;上,上奏;状,情形;吾曹,我们;面目,脸面。故译为: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记:“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 (10年北京卷)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善药 居:聚积,搜集 B.积券如山 券:借据,欠条 C.未尝诣取直 诣:前往 D.终不复言 复:回答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孟子曰:“仁者如射,发而不中,反求诸身”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诸身,手持权衡,足蹈规矩,四肢百体,皆有法焉,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 (取材于苏轼《仁说》) 6、D 7、D 8、A 9、B 10、(10分)略 11、(5分) 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也/幸也。 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 (10年广东卷) .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 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②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 答案: 5、B委 放置,丢弃 A语,说C识,明白,知晓,动词D恙,病,担忧。 6、B 利为彼有,为,二解。其一,介词,表被动。其二,判断动词,不译。 宜为报仇 为+动词,判介词,省小宾。译:给,替 A代词且皆为居庸关 C表被动,为…所结构 D方位地点 7、D 排除法。1句,地势之要,2句,喻证地势之要,皆与形势分析无关。 8、C 敌方间谍,错。原文中,“获贼间谍”,其人为宋忠部下。 9、 (1)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 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2) 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翻译: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丢失。 赋分:授予,古今异义1分,省略句1分,大意1分。 ②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 皇上指挥军队度过黄河,呐喊(着)直接冲击宋忠的军阵。 赋分:麾,1分,河,1分,大意1分。 (10年山东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人濒行 濒:临近 B.客州人刘翁廷传所 客:寄居 C.遽薄京师 薄:逼近 D.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卒:步兵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4分) (2)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3分) (3)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3分) 答案: 9、【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卒,通“猝”,仓猝。 【高考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易错提醒】考查重点实词“卒”的通假情况,一定在原文中理解。 【备考提示】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10、【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A代词,代指“八阵图”;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都是介词,表对象,译为“向,对”; C介词,凭……的身份;介词,因为。D代词,他,代指申甫;语气副词,大概。 【高考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易错提醒】C项意义在翻译上有略微不同,但属于同一义项。 【备考提示】要把文言虚词翻译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能翻译成同一个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备考需要夯实课本中的基本篇目中重点实虚词的含义。 11、【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②④是说权贵人。⑥是申甫死后。 【高考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易错提醒】④是侧面表现,如果不看清题干,容易误选。 【备考提示】要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要注意从离中心最远的开始排除。必须注意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证关系。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注意主人公、关键词、“正面”、“侧面”等词语。 12、【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应该是被皇帝召见后,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皇帝立刻授予申甫京营副总兵的官职。 【高考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易错提醒】认真将题肢与原文对照,注意时间的前后顺序。 【备考提示】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 有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 13、【参考答案】(1)申甫进入(隐居)嵩山,又遇到了过去小孩子时见到的道人,(向他)请求(学习)那本领,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2)申甫屡次凭借他的本领干谒各位公卿,一直不被听从信任。(3)在这时掌权的权贵争着责怪申甫,并且批评刘公、金公不能识别人(的优劣)。 【试题分析】(1)注意 “复”,“故”,“乞”名词用作动词,“师”名词作状语。注意全句的文意。(2)注意“数”“以”,“见”表被动。(3)注意“于是”古今异义,“咎”“讥”。 【高考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易错提醒】“故”原来的,过去的。“见”表被动。“于是”在这时。 (10年江苏卷)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二十以归吾 归:出嫁 B.其平居语言容止 容止:形貌 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著:彰显 D.庶几以慰其魂 庶几:希望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耶? 答案: 5、B 【解析】B.容止:仪容举止(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止”即有“居住、止息”意,所以此词不单指“形貌”。 6、B 【解析】②表现其妻之贤惠,④表现其妻子之贤、明事理,⑥表现其妻把文章看的很重。 7、C 【解析】“西兵未解”、“盗贼暴起于江淮”指西部边境战争威胁未能解除、江淮地区盗贼作乱,并非指“西兵进攻江淮地区”。 8、(1)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人棺,我的喷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2)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3)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 【解析】(1)要点:殓、介宾结构后置、主谓倒装句式、甚 (2)要点:使、累其心、抑(副词。表示语气。相当于或许、或者。)、判断句。 (3)要点:所交、一时、邪(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反问) (10年湖北卷)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相与笑之曰:鄙 鄙:卑鄙 B.场功甫毕 甫:刚刚 C.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畜:通“蓄” D.籍之以为厢兵 籍:登记 【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鄙,见识浅薄。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3分) (2)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3分) (3)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3分) 【参考答案】(1)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 (2)耕种的人不再督责尽力耕种,消费者不再更具收入确定支出。 (3)只知道他们一时不去做盗贼,却不知道他们一生都在骄横懒惰窃取衣食。 【试题分析】(1)为吏、然、簿书听断;(2)督、用者、计其出入;(3)苟知、而、窃食 【高考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易错提醒】簿书听断,词类活用。 天津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乃易其敝衣 敝:破旧 B.女角遽反 遽:急忙 C.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 具事: 陈述事实 D.至社卒叛时,将发以嶦军 发:发放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儒” A. 因泣下霑矜 ,与武诀去 忽有人被发粗衣 ,自天而降 B.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 C. 斧斤以时入山林 一夕,为海潮所沦 D.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有向池呼鱼。 (2)母归,但见女抱挺树眠,亦不之虑。 (3)陀汗于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拷掠之,竞不知所从来。 答案: 8 D 9 A 10 D 11 C 12.(8分) (1)后母慢慢穿上它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2)后母回来,只见女儿抱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 (3)陀汗王猜测那个洞人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得到鞋的,于是拘禁并拷打他,最终也不知鞋是从哪里来的。 (10年重庆卷)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鳜尺许以馈 馈:进献 B.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 治:追究 C.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 第:住宅 D.贫甚,质女婢于人 质:人质 1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的部分断句。(3分) 子厚前时少年,用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行予时也。 (取材于韩愈《柳予厚墓志铭》) (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3分) ②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4分) 答案: 8、【答案】:D质:典当、抵押或译为:把……抵押给,是名词活用动词。 9、【答案】:B(A对亲之孝使两川者所为;C都是对亲友仗义疏财乐于相助;D亲族对查道的资助不偷取他人佳枣) 10、【答案】:C(“即使有人犯法也能宽恕”有错,应是“有人冒犯自己也不会计较”,古代“犯人”一般是“囚”字,“犯”并非是“犯人”,而是“冒犯”,有成语“有犯不较”作证,加上前边有“道性淳厚”,说明其非常厚道。此处属望文生义,话说回来,如果C项正确,那么查道就是没有原则的昏官了,这与整个文段内容有矛盾,聪明的学生应该会想到这个问题,这正说明了此题有极高的区分度) 11、(1)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行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 (2)【参考译文】:(查道)于是不穿官服独自骑马带几名仆人,连短刀也不拿,辗转山林沟壑百来里,径直奔向贼寇的住地。 湖南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 敌:敌人 B.故常伺孔明之开阖 伺:窥探 C.仲达出兵拒之 拒:抵御 D.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 见:现成的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A.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B.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C.宥过无大刑/散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D.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4分) 译文:寄身于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的人的臣子罢了 (2)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3分) 译文:诸葛亮不敢据守渭水,这容易对付啦 (3)引军而济,背水为垒。(3分) 译文:率领军队渡河,背靠渭水筑下营垒 (10年福建卷)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未及属稿 属:写 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 具:完备 C.遂大困,寻死富阳 寻:不久 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 贾:商人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2分) 译: (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4分) 译: 5、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文从句顺。 第(1)题翻译时要注意“传”是动词,为其做传的意思;“遗”是动词留给的意思。 第(2)题翻译时要注意“肆”“饮食”“俟”“资”“遣”的翻译。肆,是名词店铺;饮食,在句中是动词供给饮食的意思;俟,翻译成等待;资,是动词资助;遣,为动词,遣送,在这里可翻译成安排回家。 误区警示:本题的答题误区在于对重点字词错译、漏译;再就是翻译的辞不达意做不到文从句顺。 参考答案:(1)所以为他做了传,以便留给后来修志的人(作参考) (2)前后几天救了若干人,(并)留在店铺中供他们吃喝,等到洪水平息,资助安排他们回家。 (10年安徽卷)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 家:定居 B.远近蛮夷,莫不款附 款:款待 C.是岁,大有年 年:收成 D.诏祥与宇文贵总兵讨之 总:统领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祖初入关,祥与晋公护俱在晋阳,后乃遣使迎致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是重往,百姓安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试题答案】B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试题解析】D项的“款”在中学文言文中是个不常见的多义词,而且在高考常见的120个实词中也没有这个词(包括家、年、总在120实词中均没有)。命题者可能是想考学生的在语境中理解和推断词语的意思,考有些学生好犯以今律古的毛病。“款”的意项有“诚恳、器物上刻的字和书画信件头尾上的名字式样、法规条文里分的项目、经费、敲打、至、留、缓慢”等义项,本题考查 “款”的本义“诚心、真诚、诚恳”义。由于语境不难,大多数学生还是能推断出该词的意思的。 5、【试题答案】B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试题解析】解答此题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中限定筛选范围短语(“全部”),明确筛选的方向,再确定筛选的信息点是“惠民业绩”。然后推敲个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要求相符合。其中②是其“巡境内,观得失”的调研活动,与“惠民”无关。③句式说为官者的要求和对下级官员的批评,属于“惠民语言”不属于“惠民业绩” ⑤是说他“清素”的性格。 6、【试题答案】A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试题解析】此题四个选项分别概括原文语段的某个要点,考试需对照选项与原文,概括分析比较,找出概括不准确的的地方得出答案。此类试题常错在个别词句的理解上。A项中“教自己”,不准确。原文是太祖多方请儒生教贺兰祥学习诗书经传等在内的典籍。 7、【试题答案】 (1)、周太祖刚入关时,贺兰祥与晋公护都在晋阳,后来(周太祖)才派遣使者接他们到身边来。 (2)、到这次重新往来,老百姓因他的到来而感到安心。 (3)、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试题解析】(1)、关键字:“初”刚刚之意;“致”送达之意; (2)、关键字:“是”代词,此次;“安“意动词,感到心安; (3) 、关键字:“通好”是互通友好之意;“行李”指使者。 (10年江西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乱而继迁薄我,必败 薄:轻视 B.除福州观察使 除:授予官职 C.继迁兵相随属 属:连接 D.公愀然日:孔中丞岂害某者乎 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军人敢挟诏以干军制,后不可复治。(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以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机密,在上左右。(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骄人。(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9、答案:A、薄,迫近,引申为进攻。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薄”的确有鄙薄、轻视的意思,但判断实词是否使用正确一定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10、答案:C代之所得俸禄;指示代词,这。(A、连词,都表承接B介词,都译为“在”D助词,都可译为“啊”)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要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在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这题一般多考查“相同”,今年考查“不相同”,重在审题。 11、答案:A(B、第一句是说王德用勇挑重担C、第二句是说王德用谦逊的美德D、人们对王德用放的态度;士大夫对王德用的态度。显然不切题。)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要看清题目要求,一句一句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符合的,排除部分选项。要注意从离要求最远的开始排除。必须注意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形成对应关系。 12、答案:B.太后并没有赞赏王德用。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 (10年辽宁卷)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未尝干人荐举 干:请求 B.初以荫为泰宁主簿 荫:功绩 C.分宁,江西剧邑,俗尚哗汗 尚:盛行 D.取民之敦孝者,身亲尊礼之 身:自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 (2)众犹环守不去,良淳大呼曰:“尔辈欲为乱邪?”众涕泣出,复投缳而死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荫,指因祖先有功劳或官职而受封得官。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①是赵良淳对百姓为盗的态度,②是赵良淳对百姓为盗原因的分析,⑥是富人们的反应。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D项让士兵逃走的是进城的敌兵,不是赵良淳。 7、(1)答案:赵良淳见吴国情绪激昂地高谈阔论,料想他可以任用,向朝廷请示后,留下他来防守安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译出大意给2分:“大言”、“意”、“戍”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答案:众人仍守在四周不走,赵良淳太声呼喊说:“你们想作乱吗?”众人流着泪出去,他再次上吊而死。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译出大意给2分;“环守”、“尔辈”、“投缳”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0年浙江卷)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尠有屈焉 屈:屈辱。 B. 鸠率僧旅 鸠:聚合。 C. 将加大辟 大辟:死刑。 D. 遗其珍物 遗:赠送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其唯《易》乎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 拂衣而出 倚歇而和质 C. 遂得免焉 风雨兴焉 D.复还焉蜀 且贰焉楚也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2)吾为德请,财何为也? 17.A 解析:屈:屈服。例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8. B 解析:而:皆为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19.D 解析:“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尹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与原文“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不合。 20. 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未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 21. (1)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认出。 (2)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 (10年上海秋季卷)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少而所与亲旧 (2)终身不造其门 (3)素号难治 (4)乃徙公治之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饥民赖以全活 以吾一日长乎尔 B.至则决滞狱百余事 他植者则不然 C.去其桎梏而饮食之 恍惊起而长嗟 D.决狱之术多如此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1)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2)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20.第①段中“公笑曰”的“笑”反映了欧阳晔怎样的心理? (3分) 21.本文表现了欧阳晔口口、口口和口口的品质。(3分) 17.(1)交往 (2)到 (3)一向 (4)调任 18.C 19.(1)陈尧咨暗示转运使让欧阳公离开,不让(他)留在州府。 (2)桂阳有争船而互相斗殴至死的人,(这个)案件长久没能判决。 20.对僧人贿赂不以为然,对处理好此事自信从容,安抚僧人。 21.廉洁 爱民 正直 睿智 四川 令辟:砖块。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长安中奸猾浸多 浸:逐渐。 B.悉籍记多 籍:凭借。 C.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 内:里面。 D.赏所置其魁宿 置:放置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B项“籍”的意思是“造册登记”;C、“内”,通“纳”,是……进入;D、置,处置。故选A。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以郡更察廉为楼烦长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久之乃得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得赤丸者斩武吏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疾病且死 不出,火且尽 答案:B 解析:A项都是介词,凭……的身份。B项前一个是副词,才;后一个是副词,于是,就。C项都是……的人;D项都是副词,将要。故选B。 11.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城中薄墓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4分) 译文: (2)一坐软弱 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6分) 译文: 答案:(1)(长安)城里傍晚时尘土飞扬,(为非作歹之徒)抢劫往来行人,死伤的人横七竖八躺在道路上,击鼓的声音不断。 (2)一旦因为软弱不能胜任(职务)而被免官,就会终身被弃置不用,没有宽免的时候,这种羞辱比犯贪污罪还要严重,千万不要这样!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注意几个词语:薄暮:靠近傍晚;横道:横躺在路上;枹鼓,名词作动词;注意省略。(2)注意几个词语:一:一旦;坐:因为;胜:胜任;废弃:被弃置不用;甚于:比……还重要;然,这样。故译为: (1)(长安)城里傍晚时尘土飞扬,(为非作歹之徒)抢劫往来行人,死伤的人横七竖八躺在道路上,击鼓的声音不断。 (2)一旦因为软弱不能胜任(职务)而被免官,就会终身被弃置不用,没有宽免的时候,这种羞辱比犯贪污罪还要严重,千万不要这样! 陕西 【注】偾军:溃败的军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杖:拿着 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 翼:保护 C.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趣:归顺 D.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 徇:掠取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B。A项比较容易,现在也经常组词“仗剑”。B项如果考生能联系《鸿门宴》“常以身翼蔽沛公”即可知晓为“保护”意。C项回上下文语境可知为“攻打、掠取”,D项回到语境应可知应是“赶快”意。实词理解既需要考生做好知识迁移,还需要词不离句,必须回到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更好的做出判断。如B项考生可能会“望文生义”。 【答案】D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1)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 (2)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 (2)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B。(1)需注意“以”,“乘”,“堞”和整个文句的通顺。(2)需注意“浮”和省略。 (1)句主要是文句的语义通贯,考生往往对“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不甚明了,这需要多从上下文理解。(2)主要是省略部分,考生翻译时往往不知补充而导致失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