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如何应对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

如何应对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知识梳理】‎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是历年高考试题中文学色彩最为浓郁、能力要求最为高难、选拔区分最为明显的一类题型。2002年高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的重大改革之一,便是将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由客观型变为主观型,考查方式由判断选择变为独立笔答,综合性增强,难度加大,对考生的素质要求更高——不仅能感受美,还要能言说这种美。‎ 为了帮助考生们恰如其分地言说古诗的意与美,我们分两个层次对近年来的古诗鉴赏高考题作一番例析,其中“[相关链接]”涉及后面的部分强化练习题,希望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问题。‎ 一、阅读理解层——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这个层次集中在对作品意义的理解上,主要解决作品的“定性”问题,包括:作品的题材是什么?作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什么?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对这些“是什么”的解答,是进行古诗鉴赏的前提,任何高深的问题都是建筑在对“是什么”的理解基础之上的。‎ 对作品意义的理解,解决作品“是什么”的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语言问题 作为一首古诗,我们要了解它的大意,这就非得弄清楚词句的含义不可。虽然诗歌很难翻译,但为了理解诗意,我们又不得不对其进行译解,这就不能回避语言问题。处理古诗的语言问题,至少有两项工作可做:一是对诗句进行串讲;二是认真体会诗中重要词句的作用。这样才可能真正把诗意读懂。‎ 对古诗语言的理解涉及解词与解句。‎ ‎1.解词 ‎[示例]对贾岛《题李凝幽居》一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1998年高考全国试题)‎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比,幽期不负言。‎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相关链接] ★李商隐《韩冬郎为诗相送寄酬》一诗中,对末句的“清”怎样理解?★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一词,“彩笔”与“断肠”有何意味?‎ ‎2.解句 ‎[示例]对刘禹锡《望洞庭》和雍陶《题君山》这两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1997年高考全国试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明明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同样,这种理解往往基于对作品内容的把握。刘诗、雍诗的相同点之一,是均为远眺所作。这一点可从刘诗“白银盘里一青螺”、雍诗“一螺青黛镜中心”表现的山水关系中得到证明。既然都是远眺,如果在晚上,是分不山水色与山影“碧色全无翠色深”的。所以说雍诗中“烟波不动”一句描绘了“月下之景”,是无法讲通的。故答案为B,对句意的理解失当。‎ ‎[相关链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杨巨源《城东早春》二诗的核心诗句分别是什么?在思想内容方面有何异同?★温庭筠《商山早行》一诗,表现主题的诗句是什么?★刘辰翁《柳梢春》(“铁马蒙毡”)一词,末尾三句表达了怎样的意味?‎ 准确解词,恰当解句,妥善处理好语言问题,我们才有希望走入诗境。否则,古诗的阅读对我们而言,始终在门外徘徊,犯错误更是难免——甚至在一开始就错了。‎ ‎(二)内容问题 渡过了语言关,便是对作品内容的把握。理解一首古诗的内容,至少有两个问题应该确认:第一、这首诗的题材是什么?第二,这首诗的立意是什么?‎ ‎1.确认题材。题材是针对作品表现生活的不同方面而言的,比如说这是一首边塞诗,那是一首田园诗,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那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等等。确认作品题材,有助于我们对这首诗所写的内容,特别是所抒发的感情作出大致的判断。‎ ‎2.确认立意。立意即作品的中心思想。它可以抒发一种情感,可以讲明一个道理,也可以表达一种志向。确认一首古诗的立意,至少应当力求弄懂以下两个问题。‎ ‎(1)无论言情、言理、言志,这情、这理、这志到底是什么。以常见的抒情诗为例。“情”有性质上的不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一种感情(亲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一种感情(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一种感情(友情);“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一种感情(爱国情);“飞流直下三千尽,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一种感情(热爱自然之情)……不同诗中抒发的不同感情,应该是很具体的,应该是属于“这一首诗”的。我们无法想像用一顶帽子扣在任何一个人头上的情形,同样,面对浩如烟海的优秀作品,也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情感模式。世间情感百千种,我们正面对的这首诗,抒发的情感属于哪一种?‎ ‎[示例]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全国试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关键”之处(即“诗眼”)的理解。一首诗的“诗眼”当然是抒发感情方面的最强音,最亮点,最得力之处。因此,这首诗抒发的是怎样一种感情,则是问题的根本。本诗抒发的感情为“故园情”,即思乡之情。这个问题确定了,再联系“折柳”的寓意便可作答。‎ ‎[相关链接] ★杜甫《旅夜抒怀》一诗,抒发了怎样一种感情?★‎ 杨炯《从军行》一诗,抒发的是怎样一种感情?★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一词,说明了怎样一种人生哲理?‎ ‎(2)无论是言情、言理还是言志,作品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立意、表达思想感情的。这里所说的“凭借”,也无非是下面四种情况。‎ 第一,写人。‎ ‎[示例]秦韬玉《贫女》一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怀?‎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①。‎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注]①检梳妆:“俭妆”即“险妆”,是唐代风行的时妆,以怪异为时尚。‎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思想感情的分析。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人物形象,即贫女。诗人以贫女来自况,借贫女的心境来表达自己的感怀。全诗表面写贫女的自伤,发也青春空逝的感叹,发出勤劳俭朴的美德不为世人年识的感叹。实际上,通过贫女的口吻,诗人表达了一种怀才不遇的哀怨情绪。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特点及社会意义,相关问题便可得到解释。相关链接] ★杜荀鹤《山中寡妇》一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王维《观猎》一诗,塑造民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一词,塑造了下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第二,叙事。‎ ‎[示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一诗,表现了诗人对世事怎样的态度?‎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②。‎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注] ①陆漩六十二风的春天,宋孝宗召他从山阴(今浙江绍兴)来到临安(今杭州)。不久,便在延和殿被接见,并被任命为严州太守。这首诗就是他在临安等候召见时所作。②分茶:宋人以沏茶为戏的一种巧艺,其法已不可详知。‎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这首诗共四联:首联交代客异京城的原因;颔联写雨后花红的西湖美景;颈联写客居生活的悠闲无事;尾联则表现对世俗的不满。诗中明确表现诗人态度的当属首句“世味年来薄似纱”,含蓄表达自己心志的则有尾联“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诗中流露出对官场生活乌烟瘴气的厌恶、淡漠以及对清淡、悠闲生活的喜爱之情。对于皇帝召见并赐予官职一事,诗人所持的态度是洁身自好,恬淡起逸的。体察诗人的志越情致,并联系其创作背景、生平经历,相关问题便可得到解释。‎ ‎[相关链接]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一诗,通过登山吊古这一事件,抒发了怎样的个人感怀?★张旭《山行留客》一诗,通过劝客人留步观景这件事,说明了怎样一个道理?‎ 第三,绘景。‎ ‎[示例]畅当《登鹳雀楼》一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002年高考北京试题)‎ 登鹳雀楼 畅当 迥临飞鸟一,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后废毁。‎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思想感情的分析。作为一首“状景”诗,畅当的《登鹳雀楼》属于登临之作中最为基本的范式,即先虚后实,重在描绘实景。“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以一种夸张的笔法来表现所处的位置。首句中“迥临”二安,极言鹳雀楼之高——飞鸟难及,大有高耸入云之感。二句“高出世间尘间”,便不止于表现楼高了,更有一种“高品位”“高心志”“高境界”在内。前二句虽未“状景”,却于“虚境”中流露出作者的独特心绪。“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这便是作者眼中之“实景”:中条山脉西接华山,连绵的群山形成一种的态势,似要围住无际的原野;而奔腾咆哮的黄河却向着断开的山口激荡而去,势不可挡。作者在勾勒山河形势的同时,亦显示出其开阔的胸襟与奔放的豪情。至此,我们再回过头来体会“高出世尘间”一句况味,便可体察到作者超拔的心志与超然的心态了。把握绘景诗的意境,体司文字背后的东西,相关问题便右得到解释。‎ ‎[相关链接] ★司马光《客中初夏》一诗,通过描绘初夏的风光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朱熹《水口行舟》(之一)一诗,通过昨夜今朝自然景物的变化,阐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中,词人的“愁”是缘何而起的?又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 第四,咏物。‎ ‎[示例]王冕《墨梅》一诗,借助画梅花表达了怎样一种人生态度?‎ 墨梅 王冕 我空洗砚池头树②,朵朵花开淡墨③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 ①墨梅:指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晋代书法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树:这里指梅花。③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有淡墨、浓墨、焦墨等。‎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思想感情的分析。这种思想感情在这首咏物诗中具化为诗人的人生态度。梅花是坚贞的象征,本诗中更有“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诗句明示了诗人的这种志向——即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咏物诗,物往往是一个寄托的媒介,它与诗人的心境、志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找到这些联系,体会其背后的意味,相关问题便可得到解释。‎ ‎[相关链接] ★李贺《马诗》一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杜甫《咏怀古迹》(之三)一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怀抱?★骆宾王《在狱咏蝉》一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通过上面的讲解,我们应该看到,只有循着一条合适的途径去把握住一种具体真实的情感(或道理、志趣),才可能步入一首诗的内核,才可能完全地真正地理解一首作品。‎ 从这种意义上讲,弄清作品“是什么”,是诗歌阅读鉴赏的一第一步,它无异于一种阅读上的“寻根”活动。‎ 二、鉴赏评价层——解决“怎么样?”的问题。‎ 这个层次集中在对作品的品味与评价上,主要解决作品的“定价”问题,即对作品的种种“妙处”作出认识与分析,当然,也包括对作品可能存在的不足进行指认与批评。评价作品“怎么样”,是一种更高级的审美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心理活动。但是,无论怎样“高级”,怎样“创造”,都不能违背作品的基本内容、主要意义、总体情调,换句话说,评价“怎么样”是以理解“是什么”为根基的。违背了这一原则,我们所有的鉴赏与评价便极有可能失真、失色,最终失去价值。‎ 对于一首诗的审美评价,大致有这样一些方面值得分析、咀嚼。‎ ‎(一)品味语言:即分析、评价作品在语言表达(遣词造句)方面的妙处。‎ ‎[示例]品味语言:元稹《菊花》一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点?(1994年高考全国试题)‎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语言的鉴赏,属于一种综合评价,既包括词,也包括句。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对于作品语言运用的综合评价,往往与其风格联系在一起,如典雅、华丽、含蓄、平易、清新等等。‎ ‎[相关链接] ★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杜甫《江村》一诗,语言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李白《长相思》一诗,“孤灯不明思欲绝”一句“孤”字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上有青冥之高上,下有渌水之波澜”两句,“青冥”即“高天”,“波澜”即“渌水”,用语是否重复?★温庭筠《商山早行》一诗,“鸡声”“人迹”二句表现出怎样的意境?在构句方面有何特点?★杜甫《兵车行》一诗,在语言方面有何特点?‎ ‎(二)体会作法:即分析、评价作品为突出主题而运用的一系列艺术手法。‎ 品味艺术手法,指对一首作品美学追求的鉴赏。艺术手法,是实现作品立意、强化作者感情的最有效且最富于创造力的表现方法,包括作品的表现手法、组织手法、修辞手法、用典手法等方面的内容。‎ ‎(1)表现手法 ‎[示例]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一诗,是一首写送别的诗,但主要篇幅却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此景中。后面几首写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2001年高考全国试题)赋得暮雨送李胃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①。‎ ‎[注]①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A.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B.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C.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 D.满酌劝僮仆,好随郎马蹄。春风慎行李,莫上白铜 。‎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艺术表现手法的鉴赏,具体而言是对“寓情于景”手法的分析与理解。A项诗句是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重在表达怀古之情,作品再现荆轲上路情景时以写人的情态为主,易水只是点出送别地点,并非眼前实景。C项诗句是贾至的《送夏侯参军赴广州》,重在强调路途遥远,讯息难通,表达送别时对于永无见期的伤感,并无景物描写。D.项诗句是朱庆馀的《送陈标》,由离别饯行入笔,发出声声叮咛,愿对方一路珍重,重在表达牵挂之情,也无景物描写。而B.项诗句——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竹林、古寺、钟声、斜阳、青山、有声有色,意境和谐,离别的眷恋之情寄寓其中。这便是正确选项。将问题中涉及的理论在具体作品中找到落脚点(对于本题而言即何处是景、何处言情),才能得到可靠的结论。‎ ‎[相关链接] ★杜甫《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一诗中,为表现诗人对新生事物的期待,运用了怎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尾联为营造意境,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李煜《望江南》一词中,为表现词人当前的处境与心境,运用了怎样的艺术表现手法?‎ ‎(2)组织手法:指作品在结构布局方面的富有创造性的作法,即诗句内部关系、作品整体性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 ‎[示例]杜甫《漫成一首》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面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突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蹄。‎ C.迟晶江山丽,春风花鸟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 ‎[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艺术组织手法的鉴赏,表现形式为用一种给出的结论来分析具体作品。A.项作品,前二句写景,后二句写人,不合要求。B.项作品,前二句写景,后二句议论与补叙,不合要求。D.项作品,前二句写景,后二句写人,不合要求。而惟有C项,四句均写景,看似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组合为一体,与题目给出的结论相一致。组织,是一种艺术的经营,诗歌要在极短的篇幅内增强表现力,所谓“尺水兴波”,就非得在组织方面下功夫,许多大诗人在章法方面的追求不亚于语言,就是这个道理。鉴赏组织手法,须在恰当把握作品总体情调的前提下,确认诗句之间的关系,体察诗人的创作动机与构思技巧,相关问题便可得到解决。‎ ‎[相关链接] ★郎士元《柏林寺南望》一诗,在诗句结构布局的组织手法方面,是如何不同于一般的?★王维《观猎》一诗,分析其章法方面的特点。★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一词中,结构安排有何特点?★李白《将进酒》一诗,在章法方面有何特点?★杜甫《兵车行》一诗,在章法方面有何特点?‎ ‎(3)修辞手法 ‎[示例] 对下列四首诗中加点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1993年高考全国试题)‎ 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C.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艺术手法的鉴赏,侧重点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效果。A项的说法显然是失当的,“合”“斜”并非人才能有的情态,所以根本不是拟人写法。赏析是要有一定的知识和理论作为依据的。作为较早的鉴赏题目,我们可以看到,还是比较注重知识积累的。‎ ‎[相关链接] ★王禹 《村行》一诗中,诗人出色地绘制乡村的美景,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一词,分析其末三句比喻手法的运用。★李白《将进酒》一诗,前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 ‎(4)用典手法 ‎[示例] 前人在评论李白《春夜洛城闻柳》一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 ‎“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全国试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考点解析] 本题一连三问,考查对作品思想感情的分析、对作品艺术手法的鉴赏。这个综合性很强的题目,不但需要了解典故的意义,还要能分析它在具体作品中发挥的作用。《春夜洛城闻笛》抒发的是“故园情”,即思乡之情。折柳,又有惜别怀念的意味。这个典故在“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的学习中,我们已然熟知。将这个典故的意味与整首诗的情调结合起来,相关问题便可得到解决。‎ ‎[相关链接] ★李白《塞下曲》一诗中,两个典故的运用,有何作用?★严蕊《如梦令》一词中,运用的典故是什么,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意味?★李白《将进酒》一诗,举“陈王”为例,有何用意?‎ ‎(三)认识作品风格:即分析、体会通过作品体现出来的作者较为稳定的、鲜明的个性特征。由于这里面涉及一些诗学上的名词,如冲淡、典雅、旷达、含蓄、雄浑、绮丽等,对于中学生来说,难度过大。如果问及风格,一般也只是教材中涉及的名家名作的典范性质的个性特征。‎ ‎[示例] 阿鲁威《蟾宫曲》这首元曲,表现出怎样的风格?与我们熟悉的哪些作家的风格相近似?(1996年高考全国试题)‎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考点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风格的鉴赏。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苏轼“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积累一些我们接触过的作家作品风格的知识,又能结合具体作品作实事求是的比照、分析,相关问题才能得到解释。‎ ‎[相关链接]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诗,较好地表现诗人洒脱、飘逸的个人风格,请任选作品中的一处试作分析。★辛弃疾《清平乐》(茅檐低小)一词,如何表现俞平伯白评的“客观”二字。在前面的讲解与分析中,我们对近年高考古诗鉴赏试题作了条理化的阐释。古诗鉴赏,作为高考试卷中能力层次最高、综合性最强、区分度最明显的题目,始终沿着符合文学自身的规律、符合中学语文教育实际状况、符合选拔考试的根本目的这三个方面稳步推进。古诗鉴赏的命题改革,体现了“稳中求变”的原则。有些东西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即前面我们分析的基本考查点,如词语、句子的理解,思想内容的分析,情致意味的分析,表达方式的赏析,艺术特色的赏析等。有些东西正在发生转变,如命题的形式由客观性试题变为主观性试题,使考查更为合理、更为全面。‎ 为了使广大考生能够尽快适应新的形势,特提出三个目标:‎ ‎(一)懂诗:即能够正确理解“是什么?”能够恰当评价“怎么样?”从而使古诗鉴赏的过程更加理性,方法更加科学。‎ ‎(二)懂题:即明确题目的实质。题目变化多端,题干的表述也不尽相同,但无非也就是上面我们说的“是什么?”“怎么样?”那些东西,有些题目或者只是变一种说法来问。因此,在面对新问题时,应力求准确理解题目的意思,而不出现答非所问的失误。‎ ‎(三)懂自己:即对于一些具有一定开放性、可以任选角度的题目,知彼的同时也要知己,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方面作答。‎ 希望考生朋友们增强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与理性思考,沉着应战,最终驶向成功的彼岸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