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生物总复习 特色专题对位训练图像图表类
2019年高考生物总复习 特色专题对位训练--图像图表类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过多会导致死亡),数小时后,取出称重,重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种A比马铃薯更耐干旱 B.在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蔗糖酶,在最初一段时间,其中的马铃薯幼根细胞液浓度将减小 C.物种A在与马铃薯根细胞液等渗的完全培养液中不能正常生长 D.当马铃薯根细胞在乙蔗糖溶液中重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渗透作用依然进行 2.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 正确的分析是 ( )[来源:Z+xx+k.Com]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3.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环状结构 B.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 C.核膜由2层磷脂分子组成,蛋白质、RNA大分子可以穿过核膜进出细胞核 D.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与复制的场所 4.如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A是蛋白质,B是磷脂分子 B.二氧化碳和氧气通过膜需要A的协助 C.构成细胞膜的A与B大多数可以运动 D.适当提高温度,能使A和B的相对运动加快,透性增加,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5.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在AB段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生长速率快 B.出现CD段变化的原因是细胞质分裂 C.该细胞中,在BC段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 D.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CD段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活动非常活跃 6.如图代表人体胰岛细胞中发生的某一过程(AA代表氨基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能给该过程提供遗传信息的只能是DNA B.该过程合成的产物一定是酶或激素 C.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反密码子与之对应 D.该过程中有水产生 7.某农科所通过如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B.a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C.a过程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只作用于萌发的种子 D.b过程需要通过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8.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 )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来源:Z。xx。k.Com] ① R 蛋白质 R型 ② R 荚膜多糖 R型 ③ R DNA R型、S型 ④ R DNA(经DNA酶处理) R型 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9.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 ) “杂合”噬菌体的组成[来源:1ZXXK] 实验预期结果[来源:1ZXXK] 预期结果序号 子代表现型 甲的DNA+乙的蛋白质 1 与甲种一致 2 与乙种一致 乙的DNA+ 甲的蛋白质 3 与甲种一致 4 与乙种一致 A.1、3 B.1、4 C.2、3 D.2、4 10.如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的一个阶段,下列各项叙述 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 B.C3生成(CH2O)需要[H]、ATP和多种酶 C.提高温度一定能促进(CH2O)的生成 D.无光条件有利于暗反应进行 11.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减缓 B.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的多 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O2速率相同 D.在18:30时,玉米既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 12.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细胞核中能发生E~G的过程 ②细胞质中能发生G~B的过程 ③B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可能导致生物膜的功能不同 ④E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是因为B的排列顺序不同 ⑤E是人类的遗传物质 A.①②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3. 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 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 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C.③处缺失碱基对A-T 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 14.如图表示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两条曲 线表示健康人两种激素的变化趋势,另一条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变 化趋势,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曲线b表示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 B.在曲线c上升时,人体下丘脑还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肾上腺素 的分泌 C.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 D.人体通过a、c激素的协同作用,可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15.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做遗传实验,得到的F2的部分基因型结果如下表(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配子 YR Yr yR yr YR 1 2 YyRr Yr 3 yR 4 yr yyrr A.表中Y、y、R、r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表中Y、y、R、r基因的载体有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C.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大小为3>2=4>1 D.F2中出现的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是3/8或5/8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6.分析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资料,回答问题。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mg/(100 cm2叶·小时)]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0 cm2叶·小时)] A植物 1 3 11 5.5 B植物 3 9 30 15 (1)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________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B植物光合速率________,造成这种现象的实质是________跟不上________________反应。 (3)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________[mg CO2/(100 cm2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________[mg CO2/(100 cm2叶·小时)]。 17.图1表示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图,图2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某阶段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的细胞Ⅱ名称是________,正常情况下,该细胞核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有__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 (2)图2应对应于图1中________(填①或②或③),该细胞染色体组成异常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产生细胞③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18.下图所示是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食物网含________条食物链,猫头鹰占有的营养级是______________,属于 ______________级消费者。 (2)兔与鼠的关系是__________,蟾蜍与蜘蛛的关系是__________。 (3)由于某种原因鼠突然死亡,短期内蛇和蟾蜍的数量变化情况依次是____________。 19.中国寓言中有“火中取栗”的故事:猫从火中拿取板栗时,因火烧爪而快速缩回, 虽然板栗拿到了,但爪子还是被烧了,而偷到的板栗却被猴子吃了。假设下图为“火中取栗”的反射弧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要确定这个反射弧中E是感受器还是效应器,可用电刺激的方法进行测定。测定与判断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用实验,可据图判断E是感受器还是效应器,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3)假设E是猫爪中的感受器,写出猫“火中取栗”时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用有关字母与箭头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你提供必要的实验用具,如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仪等,请设计实验方案,以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在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并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a.验证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 方法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探究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方法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解析:由图示马铃薯与物种A在同一种蔗糖溶液中的重量变化可看出,物种A的根细胞液浓度小于马铃薯的根细胞液浓度,故物种A在与马铃薯根细胞液等渗的溶液中不能正常生长,马铃薯较物种A更耐旱。在甲溶液中加入蔗糖酶后蔗糖水解,溶液浓度升高,马铃薯根细胞液浓度因细胞失水而增大。当处于乙蔗糖溶液中的马铃薯根细胞重量不再发生变化时,由于细胞失水过多,导致细胞死亡,故不再发生渗透作用。 答案:C 2.解析:恒温动物维持体温需要消耗较多的有机物,因而④/③值一般低于变温动物;10%~20%是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而不是同化量和获取量之间的比值;圈养动物产量的提高依赖于同化量的增加,即③/②的比值提高;植物性食物中含有哺乳动物不能利用的物质多于动物性食物,因而食肉动物的③/②值高于食草性哺乳动物。 答案:C 3.解析:①是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链状结构。②是核仁,它与核糖体的形成以及某种RNA的形成有关。核膜由2层生物膜构成,即4层磷脂分子组成,蛋白质、RNA大分子可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答案:D 4.解析: 题图中,A为蛋白质分子,B为磷脂分子;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适当提高温度后,组成细胞膜的分子运动加快,透性增加,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二氧化碳和氧气都是小分子气体,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答案:B 5.解析:AB段一条染色体中的DNA数目由1条变为2条,表示的是DNA的复制。出现CD段的原因是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又只含有一个DNA分子。BC段每条染色体上始终有2个DNA分子,说明始终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CD段为有丝分裂后期,而不是末期,末期时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活动才开始活跃。 答案:C 6.解析:翻译的直接模板是mRNA而不是DNA,A项错误;翻译的产物是多肽,经过加工后形成蛋白质,而酶与激素不都是蛋白质,B项错误;终止密码子不与氨基酸对应,所以没有与终止密码子对应的反密码子,C项错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D项正确。 答案:D 7.解析:从图中可看出a表示的是单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表示的是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b过程需要通过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答案:D 8.解析 1944年艾弗里和同事的实验表明,只有加入S型细菌的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DNA是转化因子,而蛋白质、荚膜多糖等物质不是转化因子,但不能说明荚膜多糖有酶活性,故A、B错误。③、④可组成对照实验,由实验结果与自变量的对应关系可知: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实验①~④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故D错误。 答案:C 9.解析:以DNA为遗传物质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体外,DNA注入细菌中,指导合成相应噬菌体的蛋白质。因此当甲种DNA+乙种蛋白质的重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子代表现为甲种噬菌体的性状;当乙种DNA+甲种蛋白质的重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子代应表现为乙的性状。 答案:B 10.解析:图示的光合作用阶段为光合作用暗反应,该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该过程在有光、无光的条件下均可进行,该过程的物质变化为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其中C3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此外还需要多种酶的参与。温度通过影响该过程中酶的活性影响(CH2O)的生成,因此,在最适温度以上,提高温度不能促进(CH2O)的生成。 答案:B 11.解析:结合题干信息分析题图,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夏季晴朗的白天在该段时间内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强,导致花生叶片的气孔关闭,使花生吸收的CO2量减少,由此引起暗反应速率下降,故A正确;比较11∶00~12∶30之间花生与玉米单位面积有机物积累量可以看出,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少,故B错误;从题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在17∶ 00时,玉米和花生单位叶面积净光合速率相同,因此二者释放O2的速率相同,故C正确;从题图中可知18∶30时玉米的净光合速率为零,此时,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故D正确。 答案:B 12.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E为DNA,G为RNA,B为蛋白质。E~G过程为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G~B为翻译过程,主要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进行;生物膜的功能主要与其中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密切相关;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DNA是人类的遗传物质。 答案:B 13.解析:由题干可知在WNK4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而赖氨酸的密码子为AAA、AAG,谷氨酸的密码子为GAA、GAG,因此可能的变化为密码子由AAA→GAA或者为AAG→GAG而在基因的转录链对应的变化为TTT→CTT或者是TTC→CTC,由题干中WNK4的基因序列可知,应为TTC→CTC,因此基因应是由A-T替换为G-C,故应选B。 答案:B 14.解析: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将使血液内胰岛素含量上升,胰高血糖素含量下降,故a为正常人进食后胰岛素含量的曲线,c为正常人进食后胰高血糖素含量的曲线,b为糖尿病患者进食后胰岛素含量的曲线;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人体血糖平衡过程中是拮抗作用。 答案:D 15.解析:叶绿体、线粒体中遗传物质的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纯种亲本的基因型有两种YYRR、yyrr或YYrr、yyRR。因此F2中出现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是3/8或5/8。 答案:B 16.解析:本题考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相关知识。(1)根据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不同,将植物分为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阴生植物对光照强度要求低。分析图表可知,在光饱和时B植物所需的光照强度远大于A植物,A为弱光下生长的阴生植物。(2)分析图表,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B植物的光合作用达到饱和,此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主要限制因素是CO2的浓度,从而使暗反应固定的CO2不足以满足光反应的需要。(3)图中B植物在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CO2的吸收量为30 mg/(100 cm2小叶·小时),即净光合速率为30 mgCO2/(100 cm2叶·小时),由于黑暗下CO2的释放量(即呼吸速率)为15 mg/(100 cm2叶·小时),则此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30+15=45[mgCO2/(100 cm2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A植物的CO2吸收量为11mg/(100cm2叶·小时),黑暗条件下,A植物的CO2释放量为5.5 mg/(100cm2叶·小时),则在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A植物固定的CO2量为11+5.5=16.5[mg/(100 cm2叶·小时)];而B植物在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CO2的固定量为15 mg/(100cm2叶·小时),故二者的差值为1.5 mgCO2/(100cm2叶·小时)。 答案:(1)弱 A植物在光饱和时的光照强度低于B植物(A植物在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低于B植物) (2)不再增加 暗反应 光 (3)45 1.5 17.解析:(1)细胞Ⅲ与Ⅱ是卵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子细胞,细胞Ⅱ为次级卵母细胞。因该细胞中染色体已经减半(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故细胞中只有1个染色体组,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2)图2细胞进行均等分裂,故对应为极体②。该细胞中又出现了同源染色体,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A与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所以③细胞中含有2个B基因的染色体。 答案:(1)次级卵母细胞 1 8 (2)② 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A与a所在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移向了同一极 BB 18.解析:⑴该食物网共有7条食物链。由于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以多个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导致了其所占营养级的级别和消费者的级别有多个。从植物开始为第一营养级,由此推知,猫头鹰可以是第三、四、五、六营养级。从植食动物开始为初级消费者,由此推知,猫头鹰可以是次级、三级、四级、五级消费者。 ⑵兔与鼠均为第二营养级,以植物为食,属于竞争关系。蟾蜍与蜘蛛有两层关系,一是蟾蜍以蜘蛛为食,属于捕食关系;二是二者同时以食草昆虫为食,属于竞争关系。 ⑶鼠突然死亡,猫头鹰因捕食种类较多,数量影响不大,但蛇因食物来源减少而出现下降。蟾蜍成为蛇的唯一食物,其数量因蛇的过度捕食逐渐下降,蟾蜍下降也导致了蛇数量的下降。 答案: (1)7 三、四、五、六 次、三、四、五 (2)竞争 竞争和捕食 (3)下降、下降 19.解析:感受器、效应器的确定方法 答案: (1)用电刺激E端,如A有反应,则E为感受器 (2)因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传导到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从突触的结构分析,E是感受器 (3)E→D→C→B→A (4)a.电刺激①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②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A有反应,且②处电位改变,证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先电刺激①处,测量③处有无电位变化;再刺激③处,测量①处有无电位变化 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