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济南市2012年春季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济南市2012年春季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2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日子越来越称心,大家都想做个称职的公民,这样的社会称得上和谐社会。 B.他是教坛宿将,常为学生三天两宿加班,终于实现培养出高考状元的宿愿。 C.咽喉疼得厉害,连一滴水都咽不下,急得她直呜咽。 D.他自以为能把所有人哄得团团转,孰料一开口就有人起哄,然后大家就一哄而散了。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不应该怨天由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检点自己! B.他们不愿再墨守成规,更不愿满足于既往的成就。他们不为旧的创作框框所囿,立志要在艺术的天地里自由驰骋。 C.一个成功的人,他们一旦认准了目标就雷厉风行,在困难面前绝不一愁莫展,而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D.这些造型多样、五光十色的铜镜,已经不光是梳妆的用具,还作为相互聩赠的礼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阳光虽然为生命所 ,但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却有扼杀原始生命的危险。 ②我国青瓷工艺的成就, 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辉。 ③我最近在 去年所写的杂文,拟将被删削的、被禁止的全部加进去,另行出版。 ④ 不相信自己注定就是平庸, 要试着把自己投入到铸就辉煌的惊心动魄之中。 A.必需 闪烁 收集 既然 就 B.必须 闪耀 收集 只有 才 C.必须 闪烁 搜集 只有 才 D.必需 闪耀 搜集 既然 就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与括号里成语不能替换的一项是( )。 A.营销专家告诫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否则一旦有变,企业就可能因此元气大伤。”(孤注一掷) B.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 经验,需要提倡“拿来主义”精神,但如果脱离国情,盲目照搬,就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画蛇添足) C.老王笑着说:“你在这些人面前显什么能啊,他们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啊!”(见多识广)。 D.双方有点矛盾,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总这么针尖对麦芒、寸土不让的,对哪方都没有好处。(针锋相对)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你不该饭前吃东西,”她说:“你吃饭会没胃口的。” B.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 C.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D.(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6. 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规划周密、准备充分,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成为奥运会中历届参赛国最多、开幕式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好评如潮。 B.教师节快到了,老师希望同学们别送礼品送祝福。 C.每天早晨他都迟到,我们不能不认为他这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态度是不正确的。 D.考试有三忌:一忌考前不能过度紧张;二忌考中不能心浮气躁;三忌考后不可置之不理。 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李清照纪念堂是座古色古香的庭院, ① :“大明湖畔, ② ,故居在垂杨深处; ③ ,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读后顿然唤起人们对这位婉约词家的怀念。 A.①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 ②漱玉词中 ③趵突泉边 B.①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 ②趵突泉边 ③漱玉词中 C.①郭沫若撰题了纪念堂的门联 ②趵突泉边 ③漱玉词中 D.①纪念堂的门联为郭沫若撰题 ②漱玉词中 ③趵突泉边 8.一位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去一家公司应聘,公司老总问他:你喜欢团队合作吗?你觉得下列四种说法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 A.我觉得大多数人都高估了团队合作的效能。只有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有助于提高组织效能。 B.我不排斥团队合作,不过我发觉自己在独立工作时会有比较好的工作效率。 C.我比较倾向于独立作业及独立思考,不过我也不会反对团队合作。 D.我喜欢团队合作。虽然太多人参与计划有时也会降低工作效率,但我想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集众人之智慧往往能够成就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9.下列诗句中的内容,不属于咏秋的一项是(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桂绿时。 10.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商河县人民医院2012年工作计划》的落款中可以略去计划的制定日期。 B.“司机一滴酒,亲人千行泪”是一则公益广告。 C.贺信要概括出对方取得的成绩,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作出评价,提出希望。 D.转发性的通知,要在标题中表明“批转”和“转发”的字样。 1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文人四友”指琴、棋、书、画。 B.古时乘车,站在车内右边侍卫的人叫做“参乘”。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C.莫泊桑,19世纪法国作家,重要作品有《项链》《最后一片叶子》等,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 D.《成长》是有当代“马克·吐温”之称的美国作家拉索尔·贝克的长篇小说。 12.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A.第一行中的“你”是欣赏风景的主体,风景是客体。作者在第二行中作了一个快速的转换——“你”成了风景的一部分,被楼上的一个“看风景人”在看着。 B.第三、四行诗给第一、二行诗以情境的补充。“明月”“窗子”“梦”这些非常情调化的意象,用“装饰”一词连接起来,使全诗在“意”和“境”上,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C.这首诗的主旨重在“相对”上,“你”看风景,“你”也是风景,这种相对是广泛的,连绵不绝的。短短四句诗,包含了一个深奥的哲理。 D.这是一首四行诗,四行诗在句式上不很讲究,本诗句长短不一,句与句之间不紧密相连,但在思维上却非常严密。 二、(24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20题。 (一) 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②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③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④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⑤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⑥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⑦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⑧ 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13.下列对第一段写作目的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点明山屋一体,突现小屋独具情趣的自然美。 ②点明小屋所处的位置,为描写小屋作铺垫。 ③运用对比,突现小屋的小巧玲珑。 ④运用烘托,突出小屋的艺术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下列对第③段中画线文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化静物为情思,表现小屋的朦胧美。 B.寄情于景,表现小屋的生动气韵。 C.变抽象为具体,表现小屋的情调。 D.化静为动,表现小屋的空灵飞动之趣。 15.下列对文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首先是立足山外远观全景,然后立足山上看局部,最后将立足点移到远远的山下仰望远观。 B.作者在第③段将“山”比作“一望无际的水面”“辽阔无边的天空”“单纯的底色”,将“小屋”比作“风帆”“飞燕”“灵动的色彩”,这是用博喻的修辞手法,赋予山和小屋以动感和灵气。 C.作者在第⑥段用“动”与“静”、“高大”与“小巧”这些互相对比的词语组成两相对应的句子,让读者从比较中去发现把握事物的特点,进而领略其中蕴含的哲理。 D.作者在第⑧段中说“小屋”“形式上”“像小鸟一样,蝶一样”,是因为“小屋”在建筑上外观与“小鸟”和“蝶”的外形相似。 16.下列对文段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二) 作为人体的最大器官,皮肤功能强大。可是其重要性却远没有被人们充分意识到,我们通常只是把它当作包裹在肌肉外部的一层皮,其实这是低估了它。人类自己从未造出过比它更好的保护罩、传感器和通报器。 皮肤是一个很好的保护罩。它的最外层——表皮非带薄,能抗污和防水。编织紧密的表皮细胞形成了坚固的屏障;能保留水分,而把不必要的水挡在外面。死去的和脱落的细胞在表面紧凑地排列好,使皮肤更坚韧,就像一层透明的装甲衣。皮肤的智能连军队都羡慕不已,一旦需要的话,由干细胞组成的表皮就会加固皮肤。生产色素的黑素细胞能够抵御皮肤的头号敌人——阳光,这东西对皮肤的中间一层——真皮的伤害特别大。 真皮含有大量的胶原质,它能紧致肌肤,随着胶原质被不断降解,就会产生皱纹和皮肤松弛。真皮下面就是皮下脂肪,它能软化皮肤质地。分布在皮肤中的还有血管、毛囊、汗腺和产油腺。大量的神经忙碌地穿梭其中,把大脑的信息传递给其他器官。接收良好的感觉神经末梢,则睁大眼睛仔细观察并细心处理遇到的情况:我们爱抚玫瑰的柔软花辨,却因为害怕被它的刺扎而退缩。 皮肤是在思想、身体和外界之间强有力的分界面。神经——免疫——皮肤——内分泌的网络把皮肤当作一个独立自主、难以驯服的智者。它会告诉我们很多它主人的情况。想想看,如果一不小心泄露了心里的秘密,你就会脸红;有什么东西出毛病时,皮肤会起鸡皮疙瘩发出警告;收缩的皮肤透露出你的害怕。它作为内分泌器官也有充实的生活,为身体的其他部分制造像维生素D这样的激素,以及自己用的类固醇和甲状腺激素等,虽然不大清楚为什么,但是很多大脑里发现的神经传递素也是由皮肤制造的。 另外,皮肤还是免疫系统重要的前哨。它有专门的白细胞,能够吃掉入侵的微生物,并引发全身的免疫反应。因为皮肤在这方面功效卓著,所以研究人员要挑战古老的试验,把牛痘疫苗直接注射进缺乏这种免疫力的肌肉里,与传统方式相比,这样可以减少接种牛痘疫苗的痛苦,效果好象还不错。 17.根据文意,下列给“皮肤”所下的定义,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皮肤是身体最大的功能强大的器官。 B.皮肤是身体表面包裹在肌肉外部的功能强大的器官。 C.皮肤是身体最好的传感器、防护罩和通报器。 D.皮肤是在思想、身体和外界之间强有力的分界面。 18.下面对“皮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皮肤的最外层叫表皮,它具有抗污、防水的作用。 B.真皮下面就是皮下脂肪,它能软化皮肤质地。 C.真皮含有大量的胶原质,缺少真皮就会产生皱纹和皮肤松弛。 D.皮肤是免疫系统重要的前哨,它的白细胞能够吃掉入侵的微生物。 1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皮肤中灵敏的感觉神经末梢可将受到的刺激及时传递到大脑并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 B.皮肤主要分为表皮、真皮、皮下脂肪、血管、毛囊、汗腺和产油腺等组成部分。 C.皮肤还可以为身体其他部分制造维生素D、甲状腺激素、神经传递素等。 D.为了减少接种疫苗的痛苦,人们将牛痘疫苗直接注射进缺乏免疫力的肌肉里。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能充分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是( )。 A.可是其重要性却远没有被人们充分意识到。 B.皮肤是一个很好的保护罩。它的最外层——表皮非带薄,能抗污和防水。 C.但是很多大脑里发现的神经传递素也是由皮肤制造的。 D.所以研究人员要挑战古老的试验,把牛痘疫苗直接注射进缺乏这种免疫力的肌肉里。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4题。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而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2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敛赀财以送其行 同“资”,资财,钱财 B.抶而仆之 使……倒下 C.颜色不少变 脸色 D.卒与尸合 死后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为之声义 B.然五人之当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徒以吾两人在也 D.谈笑而死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23.下列句子中,与“谁为哀者”一句句式相同的是( )。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C.何以知之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4.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苏州市民反暴斗争的导火索是“缇骑”的责问。 B.作者并未孤立地写五人,而是将他们放到轰轰烈烈的苏州群众斗争中来表现。 C.第二段追叙了五人临危不惧、慷慨就义的情景,突出了五人的浩然正气。 D.文段议论随叙事而入,饱含深情,激昂尽致。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四、(20分) 25.写出下面语段中空缺的名句。(任选五句)(5分) 滚滚长江,滔滔黄河,牵动多少伟人名士的情思,引发多少人生世事的感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曾站在河边慨叹“(1) ,不舍昼夜”;痛饮狂歌的李白高唱“(2) ,奔流到海不复回”;南唐后主李煜哀婉地低吟“问君能有几多愁,(3) ”;诗豪刘禹锡则豪迈地吟诵“九曲黄河万里沙,(4) ”。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爱国词人辛弃疾“(5)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道出的是绵延不尽的愁思感慨;谪居黄州的苏轼则用“(6) , ,千古风流人物”表达了岁月沧桑的悲壮苍凉;畅游长江的毛泽东用“不管风吹浪打,(7) ”抒发了搏击风浪的从容豪迈。 26.仿照下面的示例,从“待价而沽”“孤注一掷”“买椟还珠”中任选一个成语,为它写一段新解。 要求:①解说合理,富有新意;②语言准确,观点鲜明;③句式和字数不要求和示例相同。(3分) 示例:①画饼充饥:饥饿难耐之时,不妨画一张饼,虽不能食,但能给自己带来活下去的勇气。 ②高谈阔论:只要有足够的信心,只要有独特的见解,勇敢地站出来,高谈阔论一番,你的惊人才华才能为世人所知晓。 27.把下面三句话,扩展成80~100字的一段话。(4分) 石缝中的花是单薄的,悬崖上的松是孤独的。不过,这种单薄与孤独也是风景。人,也是如此。 28.指出下列条据在内容和格式上的不当之处。(4分) 领 条 XX派出所: 我收到本人丢失的票夹1只,内有本人工作证1张,单位介绍信1份和500元钱。 王怀德 不当之处: (1) (2) (3) (4) 29.我国每个节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下面几个节日中任选两个,各用一句话表现它们的特点。(4分) 例: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 清明节: 端午节: 植树节: 中秋节: 五、(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0~35题。 司马祠 ①一说到韩城,自然会想到司马迁。地以人传,由于崇敬司马迁,而对韩城心仪已久。在这次的游览的历程中。韩城的地势之高,城廓之阔,田园之丽,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韩城南边是一个有别于周围山原的盆地,绿树葱茏,良田万顷,疑是到了江南仙境。从这里流入黄河的芝水,使芝川有着天赐的好风水。与司马迁结缘的汉武帝,曾想长生不死,那些方士官宦之流投其所好,竟在这一带挖到了灵芝。汉武帝喜得瑞药,却也没能活到今天,只是由此将原名陶渠水的这条河更名为芝水了。过小石桥,穿木牌坊,踏上石砌的古道,便开始了仰望中的登攀。 ③脚下的古道是用宽大厚实的石条铺成的,粗砺坚硬,历经数千年而牢固如初。古道始建于春秋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继续开凿了这条悬崖上的交通要道。楚汉之争,韩信经这儿运过兵;汉武帝祭祀后土,经这儿往返行宫;隋唐末年,李世民经这儿攻入长安;明末李自成经这儿渡龙门,直捣燕京。这条巨石铺砌的古道,缘于不易更改,万年不朽,是另一部书写在石头上的史记。太史公之前之后,这里上演过的金戈铁马的历史活剧,都被载入了有形无形的史册中。而这座历尽沧桑的司马祠,也正是在有形无形之中负载着史圣无形的精神内涵。 ④“高山仰止”,是《诗经》里的名句,嵌在这头顶的牌坊上,正好合了拜谒者的心情。这时,你的脚步已踏入了神道,登九十九级台阶,就可以抵达祠顶了。这条险峻的山脊,是后人垫沟筑起的,砖石砌成的九十九级台阶,用意取之于《易经》中的释义,九为数之极,九九则至高无上了。皇上的祖祠称九庙,官衔不算高的太史令却有九十九级的神道,确乎有造祠者藐视皇权之意,更具寓义的是说司马迁经受了多么坎坷曲折的磨难,才登上史圣之巅峰。他“以天地为量,不计小耻”,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光照后世。 ⑤攀至最高层的祠院,地势开阔了。殿内有若干碑碣,奇妙的是那一块梦碑,说唐朝褚遂良于同州梦见一女子自称司马迁之侍妾,叫随清娱,迁遇难后忧伤而死,褚遂作此墓志铭。是实录还是虚幻,莫衷一是。造于北宋的司马迁泥塑像,不是宫刑后无胡须的“妇人像” ,是据芝川乡间寻访到的太史公壮年线描画像塑造的,相传画像出自司马夫人之手,泥塑像面稍北望,是在想念苏武和李陵吧?传说司马迁去世后,是其夫人柳倩娘和子女,将太史公的骨骸运回故地,掩埋在这高岗上的。有种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得之天地,不能有丝毫损伤,司马迁受了宫刑,有辱祖先,不能埋入祖茔。这是谁的悲哀呢?我宁可认为,此处枕家山,临大河,气宇轩昂,一览众山小,是史圣最佳的长眠之处。寝宫后是司马迁圆形砖砌墓冢,为元世祖敕命建造的蒙古包状八卦墓,“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非大智大慧者莫属。墓顶一柏分为五指,人称五子登科,形若颤抖的五指,傲指苍穹。 ⑥这是天问!我听见史圣在歌唱。这歌声穿越古今,扬善弃恶,与大河一起歌舞。天空有雄鹰飞过,它读圆的墓冢,读方的祠院,读直的牌坊和山门,再读弧形的古石坡和小桥大路,这竟然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30.第②段中,“仰望中的登攀”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31.文章侧重描述了司马祠哪些“有形”的部分?这些“有形”的部分各自负载着什么与司马迁有关的“无形内涵”?(4分) 32.文章第⑥段,四个“读”字的运用,有什么丰富而深刻的含义?(3分) 33.结尾一句“这竟然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问号”,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原文作答。(3分) 3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汉武帝之所以与司马迁结缘,是因为在太史公的故乡挖到了投其所好的灵芝草。 B.作者在文章中叙写韩城的人文历史和地理风貌,凸显的是史圣家乡的人杰地灵。 C.在作者看来,受了宫刑的司马迁死后不能埋入祖茔,这构成了史圣最大的悲哀。 D.类似于褚遂良的梦,本文的行文也呈现出一种虚虚实实、扑朔迷离的写作风格。 E.文章融历史想象与现实感怀为一体,为这篇游记增添了几分厚重感与文化内涵。 35.按照下列句式,更换表述主体仿写句子:(3分) 这是天问!我听见史圣在歌唱。这歌声穿越古今,扬善弃恶,与大河一起歌舞。 这是 ,我听见 。这 穿越 ,与 一起 。 六、(50分) 3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里去,他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当他想把手收回来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放弃榛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不禁伤心地哭了起来。一个旁边的人对他说:“你知足些吧!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小一些,那么你的手就可以很容易地拿出来了。” 生活中,有时候只有放弃才能得到,但许多人却不明了二者的辩证关系,一味地想要获得,不想放弃,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 根据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