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作文素材—医患关系
2012年高考作文素材—医患关系 1、一场八毛与十万元的战争:怎样改革才能重建医患信任 8月19日,他在深圳出生。仅仅两天后,就因为腹胀进入深圳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在一段后来被转发了接近5万次的微博视频链接里,一个穿着红色衬衫的电视台女主持人叙述着这个孩子的故事: “(他)被深圳市儿童医院照了十几次X光,做了100多项检查,甚至要花十多万元来做手术。婴儿的家人不得已抱着孩子到广州看病,结果,只花了8毛钱就看好了。” 这条微博点燃了人们的愤怒。一个浙江女孩直呼:“恐怖!黑心!”也有深圳人叹息:“现在的医生只知道要钱,别的什么都不要。”一家公司的总经理甚至愤怒地呼吁:“人肉这个丧良心的医生!砸掉不良医生的饭碗!” 可是,事情并没有在愤怒声中画上句点。 9月12日,中秋节早上,新闻报道中已被8毛钱治愈的小婴儿再次入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接诊医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起,当时小孩肚子胀得厉害,鼓鼓的,连腹膜经脉都凸现出来了,“当时孩子表现的症状确实比较严重,而且还影响到呼吸不畅。”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一直在网络上关注着这件事的进展。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廖新波指出,人们在“被一些媒体道德绑架”。他质疑道,在面对医疗纠纷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不能以事论事,然后再去挖根源呢?” 但这显然并不是一场“愈辩愈明”的讨论,人们发现,在这起“8毛门”风波中,“病人、医院、公众,没有谁从中获利,每一方都是输家。”香港医务行政学院理事、中国医院协会学术委员庄一强则认为:“归根结底,这是社会对医疗不满意的结果,更是这个社会彼此不信任的结果。” 2、过度依赖高尖仪器 一些医生只看病不看人激医患矛盾 据介绍,目前我国城市大医院的CT、磁共振、PET/CT等大型尖端仪器的拥有量,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的城市大医院。以南京为例,目前全市5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几乎家家都有CT,而整个德国只有70多台CT。病房条件“升级换代”也很快,其速度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比如,在新加坡公立医院,病房没有单人间,6人共用的病房即使炎热的夏季也没有空调;日本医院同样没有单人病房。而在南京等地大医院,家家医院都有单人间、双人间、高干病房等,没有空调的病房几乎难以找到。 医疗条件变好了,技术先进了,可是医院医患纠纷却逐年增多。据有关方面透露,在南京,各家大医院每年发生的医患纠纷大大小小在2000起左右,而且每年还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许多医院不得不设立警务室等应对“医闹”。 “机器检查代替了医生检查,不恰当使用、过度使用医疗仪器,是造成医患隔阂的重要原因之一。”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无锡市第二医院院长易利华认为,尖端仪器让病人受益的同时,也拉大了医患之间的心理距离。有的医生,只看病不看人、只相信机器检查的数据不听病人主诉。他说,曾有个病人肚子不舒服,著名外科专家裘法祖院士仔细地对患者腹部进行触摸检查,病人顿时感觉好多了,居然情不自禁地哭了——他去过6家医院看过10多位医生,可是,没有一人愿意为他触摸检查。 医生对先进设备的盲目崇拜与滥用,致使本来可以通过经验判断就可以处理的疾病,逐渐发展到需要靠CT、磁共振等先进仪器检查诊断的地步。有的医生,病人来了先埋头给开出一堆检查单子,甚至连基本的体格检查、听诊器都不用,给患者造成身体上和经济上损失,从而进一步激化矛盾。 3、人民日报:医患关系再也“伤不起” 2012-03-27 来源: 人民日报 一起恶性的医患冲突事件,让许多人无法享受周末的轻松。3月23日,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持刀行凶,致一死三伤。遇害的实习医生刚刚接到香港一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 舆论一片唏嘘。骂行凶者丧心病狂者有之,叹医生没有沟通技巧、不谙患者心理者有之,怨医生已成低收入高风险职业者有之,盼医生有尊严地活着者有之,忧未来病无所医者亦有之……甚至竟有零星的叫好声,让行医者更添痛楚,身心受伤。 尽管我们大力提倡医患和谐,但医患冲突在近年来依然时有所闻,医患关系紧张的忧虑依然挥之难去。“医者父母心”,中国传统曾最受人尊敬、并与人伦至尊父母相提并论的职业,屡屡因冲突事件受伤,令人深思。 其实,不管在哪个国家,总有病重不治者、铤而走险者,也总有缺乏沟通技巧的医者,医患冲突何以在今天令人震惊?这次哈尔滨被杀的医生,和凶手并无直接接触,受伤的医生在替谁挨刀? 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在社会保障事业方面积累了不少欠账,而“教育”和“医疗”就是被拖累的两个大户。今年,我们终于有望实现一个承诺近20年的目标——教育投入占GDP的4%。然而,政府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也是一个长期低迷、至今仍未引起重视的指标。2011年,我国政府的医疗卫生支出仅占GDP的1.35%,低于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而发达国家的政府卫生支出占GDP比例一般为6%—8%,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2%—6%。 投入偏低,造成医疗保障水平偏低,城乡与东西部医疗资源配置失衡,医药不分家带来的“以药养医”、大处方等乱象,医药市场监管不力带来的医托作祟、假药横行……这一切恰与国民物质生活的日渐富裕形成反差。百姓在温饱之后,健康长寿的欲望激增,求医问药时却殚精竭虑。人命关天,一些非理性患者便将怨气宣泄到了一线临床医生头上。 医务工作者的道德水准绝不会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相反大多数都是医者仁心。对13亿人而言,这是接触最多、依赖最深、受益最大的职业之一。绝大多数医生护士,都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支撑着13亿人的健康大业,为了治病救人,他们拿着低工资,“白加黑”地工作,承受着超乎常人想象的心理压力,以及被一些无良同行倒出的、泼向这个职业的污泥浊水,甚至还得挨上虽然个别、却令人痛心的无妄之刀,承受直接伤害。 医生和患者,本该是同一战壕的战友,携手迎击共同的敌人——疾病。处于对立的两极,只会两败俱伤。因此,请将手术刀对准制度之弊,请像提升教育投入一样,为提升医疗投入而呼吁努力。 这,才是让医生再不挨刀的治本之策。 4、实习医生命丧患者刀下医患冲突何时休 来源:青年导报网 2012-3-27 3月23日下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一起患者在医院内刀捅医生的恶性伤害事件。一名来该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男患者,在看病后因对医生医疗建议不满,手持水果刀闯进医生办公室,造成一人死亡、三人受重伤。(03月25日《广州日报》) 又是一起患者在医院内刀捅医生造成一死三重伤的恶性伤害事件。3月23日下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名来该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男患者,在看病后因对医生医疗建议不满,手持水果刀闯进医生办公室,造成一人死亡、三人受重伤,这恐怕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新闻。然而,这样的悲剧却时常是我们的生活中上演,为此,笔者想问:是谁让我们这个社会布满了“戾气”?又是谁让患者走极端将怒火撒在医生的身上?这背后到底是谁惹的祸?是医院、医生太“黑”,逼患者过度防御丧失理性,还是我们的社会风气和医疗体制要需要反思? 说实话,看过这则报道后,只能说是这位患者太不理性了,做出如此非理性的暴行,实在是让人痛心!要知道,你这样针对医生个体的非理性的暴行,只能是挫伤年轻一代医生服务病患的热情,最终受损的还是普通公众,因为咱百姓的健康最终还是要托付给有尊严感的医护人员。但是,如今“医患冲突”事件的频发,总还是事出有因的!曾几何时,在我们的记忆里,医生和病人之间是那么的融洽,而今天,造成年轻医生王浩之死的原因,不仅是患者的极端自私,可以说也是国内医疗体制改革不健全带来的恶果。 针对此案的发生,可以说是医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信任惹的祸。大家也知道,人类在社会的交往中,做任何事情70%靠交流,就更不要说“医患之间”了。如今在医患之间的纠纷中,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医患缺乏沟通造成的。医生和患者可能就差了那么一句话,这句话可能是一句解释,可能是一句安慰,也可能是一句道歉……然而有很多的医生觉得医学知识很复杂,很难也没必要向患者解释得太清楚。正是由于医患信息间的不对称,再加上一些医生高高在上的态度,让病人及其家属对医生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 另外,医患冲突还有着复杂的经济和社会根源。笔者在网上看到,有专家针对此事的总结:“如今的医疗服务提供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之间存在矛盾;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要求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之间存在矛盾;医学技术发展的有限性与患者期望值的无限性之间存在矛盾;医疗行业的高风险性与缺乏有效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之间存在矛盾;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的不完善与人民群众的诉求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些矛盾的日积月累,才造成今天“医患矛盾”紧张的局面! 其实,医患关系的实质应该是“利益”的共同体,是共同对抗病魔的朋友,而不是敌人。大家知道,我们到医院看病既要靠医生精湛的医术,又要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积极配合。但现在医患为何水火不容?多年来“医疗市场化”的体制改革,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不足,把医院推向市场,医生要创收谋利,而病人看病也从以前的“政府全包”变成“自己掏钱”,医患的利益冲突越来越直接,矛盾冲突也就越来越突出。笔者认为,要改变现状,就必须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和监管,让医生不再为创收苦恼,让病人看病基本能报销,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医患矛盾。 由此看来,这次事件的发生,虽说尤其偶然性,但事实上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他暴露出社会公德与法律的欠缺,事实上患者不能以牺牲医生的身体来换回自己的利益。同时,笔者认为,社会各界关注当前严峻的医患矛盾和医院工作者严峻的职业环境。院方和患方都有自己的合法权利可以维护,院方有正常工作不受干扰的权利,医护人员有身体和健康不受侵犯的权利;患方对治疗方案、可能发生的后果以及医疗事故的处理规定享有知情权和选择权。但是,不管哪一方都应采取合法的方式和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我们在为这28岁年轻的生命逝去感到悲痛的同时,我们的社会是不是需要彻底反思?究竟是谁惹的祸?如今,在这“医患冲突”中,年仅28岁的实习医生,能否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唤醒社会的良知?医患之间的和谐之风何时能吹到?我们翘首以待…… 5、哈医大医患冲突酿命案65%网友“高兴”怜悯心何在? 2012-03-27 | 来源:福音时报 核心提示:黑龙江某医院发生了一起医患冲突恶性伤害案件。案发后,行凶者自杀未遂,被赶到的警察抓捕当场。消息传出举国震动,主流媒体均对悲剧中逝去的年仅28岁的实习医生表示哀悼,亦对该未成年人行凶杀人的行为给予谴责。 (福音时报) 3月23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了一起医患冲突恶性伤害案件:一名年仅17岁未成年患者因不满医生的治疗建议,持刀闯入医生办公室砍人,最终造成1死3重伤的惨烈后果。案发后,行凶者自杀未遂,被赶到的警察抓捕当场。消息传出举国震动,主流媒体均对悲剧中逝去的年仅28岁的实习医生表示哀悼,亦对该未成年人行凶杀人的行为给予谴责。 然而主流之下暗藏逆潮,某网调查,6000多人次参与,竟有4000多人次选择“高兴” ;23日下午悲剧发生,当晚23点多有网友发帖“应该举国欢庆啊,喝点小酒,放起鞭炮……”而3万多人参与此帖评论,转发量5000多次。 知名节目支持人白岩松对此几欲掉泪,表示“这社会病重了”。 著名音乐人李光平先生对此沉痛地说:“哭吧,没有信仰的社会,让我们永远不知道什么叫对生命的尊重、爱与宽恕;只有仇恨、凶狠与残忍!” 诚然当前我国社会在医患冲突中有紧张之处,这是国家和民众都在努力改变的一个事实。只是在本案之中,舆论不当成为扩散仇恨的道具,人之所以为人,就当有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无论是死去的,还是活着的生命,都当有一种本能的敬畏之心。 生命因爱而存在,若是失去了爱,那么我们就算社会再如何的发展完善,人活着什么意义呢?对于失去的年经医生,每一个国民都当秉承良心表达自身的哀伤,这不是一种强加于众的情绪,乃是同为人者的一种同悲之情。缺乏这样的心者,谈何去解决处理其他的现实问题! 古人说“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对于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自有历史来进行最终评议,我们要确信的是都有其解决的时候时期,无须把自我一时的情绪宣泄在个别事件之上以表达自己对整个现实社会的不满,这是非常不明智和不可取的作为。当问题出现,不是情绪表达的时候,而是在信心和爱的层面上,我们的理性要真正发动起来的时候,这样才有利于推动并更快更好的解决问题。 没有慈悲心的人和社会最终只能走向毁灭与倒退。圣经劝勉世人说:“你们要慈悲,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圣经•路加福音》6章)” 一网友为此呼吁说:只求主怜悯这世代,他们所做的他们不知道,他们所说的他们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不是足够让他们知道谁是真理和生命呢?悔改吧,耶稣是神! 6、南方日报:没有权利保障,医患都是弱者 洪 丹 3月23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患者捅死1人、致伤3人事件,一名前程似锦的实习医生无辜惨死于患者手中。这是一起让人悲哀的事件,但更悲哀的在于,腾讯网转载的此事件新闻报道后面,竟然有4018人次在网站设置的“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的投票中选择了“高兴”,占到所有6161投票人次的65%。 很多人都认为把这起事件归结为“医患矛盾”是不正确的。确实,在这起悲剧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当事医生太多的过错,而受伤死亡的医生亦非就诊医生。我们不能排除有些人性格偏执、冲动易怒,恰如那个拿着尖刀胡乱挥斩、完全丧失理智的17岁少年,残忍夺人性命只因为自认为医生“故意刁难”自己。但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加震惊,如今的医患关系到底对立到了何等地步?一个萍水相逢的人竟成了紧张医患关系下的牺牲品,实在让人诚惶诚恐。而这种让平常人感到惶恐的新闻,居然成就了某些人心中的“高兴”,幸灾乐祸之情溢于言表,让人震惊! 一些医生收回扣、收红包、开大处方、过度检查等黑幕早已被轮番曝光,莫说一些精神偏执的人容易走向极端,就是普通人来到医院、见着医生,对于医生开出的各种处方用药检查,都总不免作出戒备、以疑惑之心看待。钟南山院士日前公开批评一些医务人员“连基本的道德底线都没有”,网上支持者众。许多医疗纠纷表面上看是患者对就诊医生不满,但实际上已超出对具体医疗人员的意见,他们是对医疗行业、相关政策和制度甚至整个社会体制不满意。于是,那些“没有基本道德底线”的医务人员咎由自取,即便医患间信息严重不对称,但患者也绝不是傻子,任你摆布;而另外那些心怀医德的医务人员就为这些害群之马的恶行以及整个不完善的医疗制度埋单,甚至付出血的代价,成为“替罪羔羊”。 医患矛盾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双方都“抢着” 表明自己是弱势一方。站在专业知识的层面上,医生一方无疑是占领高地的,正因此,一些无良医生才有可能凭借各种大处方大赚昧心钱。这就涉及医生群体自律与他律的问题,包括医生真正济世救人、心怀父母心,主动排除各种金钱利益的干扰;也同样包括监管部门对这种黑暗现象决不姑息,遇一例严厉查处一例,坚决把害群之马清除出医疗队伍。目前看来,一些医院与监管部门对于一些“没有道德底线”的医务人员仍然睁只眼闭只眼,放任、纵容甚至同流,大有大贪,小有小贪。 事实上,没有相应的权利保障,医生与患者注定都是体制下的弱者。要做一个有医德的医生,意味着必须恪守清贫、耐住寂寞。在现有体制下,医生的专业能力与知识处于一种被严重低估的状态,因此,一些医生才会耍各种小动作,自甘堕落。除了政府对于医疗系统加大投入以改变现状之外,医疗费用的合理性、医疗行为的安全性、医疗流程、医疗事故的鉴定、赔偿都应该有规范的法律体制来保障,而这些同样是政府责任。目前看来,政府所做的仍不足够。但如果任由医患关系紧张,必然导致弱者继续相残,最终结果便是“丛林规则”——谁拥有暴力,谁“赢”。 7、看得见的屠刀与看不见的良知 据报道:3月23日,哈医大一院杀医案:未成年患者砍死硕士实习医生,哈医伤害医务人员案 致1死3伤 哈医大一附院发生的医生一死三伤并不多么让人震惊,在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国度里,目前紧张的群体关系中不仅仅只有医患关系。贪富分化、官场腐败、政策不公会让社会人群之间的对立关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冲击、流血、伤亡每一刻都会发生。但一则更加令人震惊的消息摆在了我面前:在对此事进行的网上民调中,不足六千个人的投票人,点击“高兴”者人数竞然有四千多,达到百分之六十五。 呜呼!国人历来同情弱者,而今“万箭齐发”却射向了事件中的弱者、受害者------医生,并任其穿心而过,震惊之余,紧接着让我想到一个词:幸灾乐祸! 人一生必须有四个经历:生老病死。在这四个经历中,始终陪伴你的不是父母而是医生。我相信,在点击投“高兴”票的人群中,几乎都是在母亲怀着望子成龙的期望、忍受十月怀胎的艰辛才来到世上的,而迎接他们的第一双手就是医生。那一刻人们也许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这双手上。对母子(女)来说,医生就是他们的恩人。你病了,母亲流的是泪,医生流的是汗,母亲付出的是担心,而医生付出的是精心加慧心,什么金钱权力、功名利禄在面对“生老病死”时显得多么苍白。有人说:生命之重重于泰山,而托起泰山的人就是医生。也正因为此,他们被称为生命的守护神,人类的白衣天使。医生,在你人生过程的每一次灾难病苦中都坚守和保护了你的平安! 我呜呼,是因为我看不到这些人应具有的最起码的心:感恩之心! 如果说:看病难、看病贵、活不了、死不起也怨医生的话,你太高估医生的能力了。医生只是社会众多行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任何行业都有不尽人意的环节。当你有幸进入医院时,你看到的他们除了忙碌还是忙碌,除了疲惫还是疲惫。你可以看到政府公务人员朝九晚五上下班,但医生却从来没有:有哪个医生一天值班少于十二个小时的?一天值十六个小时班对他们来说也是家常便饭,甚至回到家都不能休息,他们在电话中还要随时应对患者的咨洵、求助…… 如果说幸灾乐祸,医生最有希望成为这样的群体,这是因为他们的职业决定了他们必须而且能夠天天面对灾祸,而且都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他们天天面对的就是别人的生老病死。联想一下:假若他们要幸灾乐祸,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医患矛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因素,并不是医生本身能够解决的------尽管他们也渴望! 都说:医者父母心,是期望,也是肯定! 而今,在屠刀下他们伤亡了,这么多人真的能这样幸灾乐祸吗? 我希望感恩…..更呼唤良知 8、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 医生为何成为高危职业? 来源: 人民日报 2010年 医生流汗又流血 近十年间,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医生普遍感到执业中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 今年以来,医患暴力冲突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忧虑。 9月15日,北京同仁医院发生一起惨烈血案,43岁的女医生徐文被一名患者连刺17刀,倒在血泊中。此后一周,又有一名眼科医生被患者打伤。 9月21日,湖北武汉协和医院发生一起暴力冲突。一名七旬患者因病情复杂,抢救无效死亡,家属因不认同医院的结论,纠集数十人持械冲击医院。 8月23日,江西南昌市第一医院发生一起血腥械斗。上百人手持棍棒、渔叉、钢管到医院闹事,与保安发生冲突。 8月16日,广东东莞市长安医院发生恶性伤害事件,一名男子因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持菜刀冲入诊室,致医生一死一伤。 5月30日,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发生医患冲突事件,一患者家属纠集近百人封堵医院,一名医生下肢被打残。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医患关系发生了剧烈变化,医疗纠纷不断增加,医生执业环境持续恶化。尤其是近十年间,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医生普遍感到执业中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医生成为一个高危职业。 2010年8月,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文章——《中国医生:威胁下的生存》。文章称:“中国医生经常成为令人惊悚的暴力的受害者”,“医院已经成为战场,因此在中国当医生便是从事一种危险的职业”。 不久前,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第四次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显示,48.51%的被调查医师对当前的执业环境不满意。82.64%的被调查医师认为,目前医患关系紧张主要是由于体制造成的,主要包括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医疗保障制度、法律法规等因素。 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邓利强认为,不让医生流汗再流血,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谴责医院场所的暴力行为,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一名网友写道:“当医生受到暴力侵犯时,整个社会应该和医生站在一起。我不是在偏袒医生,而是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离不开医生,更离不开好医生。” 9、 反思医患关系,舆论要突破“摇摆律” 2011年09月19日 来源: 中国青年报 9月15日下午,一名就诊男子在北京崇文门同仁医院将耳鼻咽喉科主任徐文砍伤。据称,伤者双臂被砍十余刀。卫生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强烈谴责伤害医务人员的暴力犯罪行为,卫生部要求北京市卫生局组织专家全力救治受伤女医生,密切配合有关部门严惩凶手。(9月18日卫生部网站) 这起残忍的伤医行为,在舆论界和业界都激起强烈震动。许多医务工作者在悲哀于同行被伤害的同时,都表达了发自肺腑的寒心;而时常发生的这种伤害事件,不仅摧毁着他们的自尊,也动摇着他们对这个职业的信仰。 借着这起恶性的伤害事件,很多医生都在表达很久以来被压抑的职业郁闷:他们的身心不仅在日常行医中遭遇“医闹”的伤害、威胁、骚扰和羞辱,而且还要承受来自舆论的精神暴力:舆论总体上站在批评医风医德的那一边,借助一些个案,将一个群体污名化和妖魔化。 对于同仁医院女医生的被残忍伤害,我注意到,在血淋淋的事实面前,舆论这次站到了医生那一边,跟医生一起谴责凶手的暴行。一位媒体研究者的反思很有代表性:想想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终将有一天会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医护人员,看看这位大夫发出的悲凉,也许我们应该知道我们目前的医患关系有多么紧张和多么危险了——消弭当下从当年的“鱼水” 走向“水火”的医患关系,需要这样深刻的反思。 这样深刻的反思,让我注意到一种现象,就是舆论在反思医患关系时的摇摆。当发生一起患者被伤害的事件后,舆论会高举道德大棒,把医生当成敌人,一边倒地站到患者那一边,严词谴责医德的堕落和医风的败坏。而过段时间发生一起医生被伤害、被羞辱的事件后,舆论又会站到同情医生的那一边,谴责患者的蛮横、偏执和极端。关于医患关系的舆论风向,随着这些极端的个案,不断发生着周而复始的情绪化摇摆:患者被伤害了,就同情患者,谴责医生;医生被伤害了,就批评患者,同情医生。 10、“录音门” :医患暗战“步步惊心” 2011年11月02日 来源: 西安晚报 因对医生不信任引发的“八毛门”事件刚刚平息,另一宗同样反映医患关系的“录音门”事件又在广州浮出水面。今年9月21日,患儿小涵因患手足口病,被送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治疗,随后经历治疗、回家、重新返院治疗一系列波折。此期间,患儿父亲因对医生的做法产生质疑,要求全程参与专家会诊讨论并进行录音。(11月1日《广州日报》) 诚如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所言:医学是一门不确定的科学。正因为医学的“不确定”,患者往往更愿意选择大医院,往往会选择多家医院看病。因此,回头来看“八毛门”,患儿家长的心态其实非常正常。是的,正因为医学的“不确定”,使患者会对医生的水平抱有基本的怀疑——毕竟生命是自己的,而且不可以重来。 于是,我很能理解“录音门”中的患儿家长。他是做煤炭生意的,医药费恐怕不是大问题;40岁生下儿子,恐怕也是掌上明珠。更何况,在复印了病历给广州的其他儿科医生看,也找北京的专家咨询之后,被问到的医生专家都说“病情没那么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患儿家长处处小心谨慎,甚至录音以防意外,在情理之中。现在来看,他的谨慎还是有道理的:9月29日,医院建议出院继续康复治疗;10月8日,患儿的病情却迅速恶化。 倘若家长听了医院的建议已经出院,医院还会负责吗?这是第一个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医院工作人员疏忽,搞错了患儿的用药知情同意书(是用旧模板写成的),上面显示患儿“巨细胞病毒阳性”,还有“应家长强烈要求”等字眼。后来才知弄错了,用了别的孩子的模板。倘若家长一不小心签了字,万一医生用错了药,后果谁负责? 更让人悲观的是,不仅医学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一些医生的医德同样也“不确定”。我们看到:8月31日凌晨,一名沈阳病人在医院内上吊自杀,而值班医生两次在距离事发地不到2米的地方打卡,“视而不见”。当然也有好医生:去年,江苏常州一位市民在市内一家医院给孩子看病时,医生开出了一毛钱的处方,孩子的病就痊愈了,这个处方被病人家属誉为“最便宜的处方。” 是的,医学的不确定性容易引发质疑,而医德的不确定性则加剧了这种“不信任”。而要让医院与医生取得患者信任,信息公开与接受监督,无疑至关重要。遗憾的是,“录音门”事件,却让不少医务工作者感到压力。一位学医的网友说,“如果你干活时旁边有人在录像,你能安心干活吗?”某医院的一位副院长则称,他已经告诉自己的儿子,“以后做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当医生。”医生确实需要尊重与信任,但尊重与信任不是天然的,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与积累才能获得。(刘义昆) 11、医生成了“医患矛盾”的“替罪羊” 不到30岁,学业有成,前途似锦……本人看到报道之后,试问假如是自己的亲人、朋友遭此不幸,那会是何等的悲痛与惋惜啊!即便做为一个局外人,内心不会像他的亲人、同事那般的沉痛,但也确实对受害人是感到一丝惋惜,风华正茂的年龄却不幸遇难!毕竟我们做为外人来说,这只是万千事件中的又一个不幸,除了仅有的惋惜之外,只是在生活中多了一点谈资,一点思考! 不论媒体网络上是怎么评论的此事,但我想对事件“拍手叫好”感到“高兴” 的人其实是决不会存在的!因为,我相信没人会为不相识的人逝去而高兴的!“拍手叫好感到高兴”的并不是针对医生个人而言,是对现在医患关系不满,又无法得到解决的一种发泄而已! 不论该此事件事实上到底有没有“医患”矛盾的存在都不重要,只不过已经演变成了对医患矛盾的一种探讨。即便双方没有医患矛盾只是一般的“刑事伤害”案件,但所有的矛盾都从上到下都已经上升到了如何解决现在社会存在的“医患”矛盾的焦点问题上了!已经远远不是某个医生受害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引起“医患”矛盾的原因到底在哪呢?是医院?医生?还是患者?或者上升为所谓的制度?利用排除法来说,肯定不是患者的原因。因为患者是永远的患者,几千年来没有变,全世界的患者也都一样——那就是身体有病花钱请医生给治,并希望能治好,当然最好是经济不用太担心!我想没有人会没病找病,花钱找医生来给开刀的!那医患关系的紧张,就只能是医院、医生、或者是所谓的制度缘故了!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医患关系的紧张这顶帽子永远不能扣在患者的头上。 那医院和医生是否是引起医患关系中原因呢?这个真的很难说,医生做为社会上的一个普通人,我想十之八九的还是有良心、讲道德的!也只是从事一份工作,赚取自己应得的报酬!完全合情合理!但医生本身又做为一个特殊的职业,他又不同于普通人,而且面对的也都是特殊的人,所以又特别重视医生的一个“德”字!但在社会市场经济的今天,根本不可能单单让“医生”来独善其身,不问物质经济,一心济世救人。那问题就出来了,在追求经济的同时如何来兼顾医德。这样的大事应该就是医院或者是社会政府来解决的问题了,我想按二八定律来说,只要有八成的医院做的可以,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拍手叫好”感到“高兴”的人了! 由此看来,人们对医患矛盾的不满:只是觉得医院及医生太过重于经济利益,而政府对此又没有采取有力措施解决而存在不满!那矛盾得不到解决时,只有依靠这些特殊的事件来发泄一下自己的心情吧!那在该事件中只不过是一位无辜的医生当了一次“替罪羊”而已! 12、医患纠纷根源何在? 中国近30年的医改,追根溯源的话,始于1979年元旦时候前卫生部部长钱信忠的一句话:“卫生部门也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正式启动医改,则是在1985年,其核心思路在于“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对医院进行财政定额补贴,同时下放定价权。然而在当时百废待兴的大背景下,医疗卫生并没有被放在首要位置考虑,改革的手段从最初就十分明确——“给政策不给钱”,政府的直接投入逐步减少。以江苏省为例,省财政补助占医院工资总额比例,1985年为60.39%,1988年降至31%。 把时间线拉长范围放大,财政医疗支出同样逐步减少。统计表明,1980年,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1/3,到1990年降为1/4。而到目前为止,公立医院的预算中,财政“定额补贴”的比重已经缩减到10%左右。于是,随着卫生总费用的逐年扩张,财政补贴的逐年减少,医院“创收”热情高涨,增加医疗卫生投入的沉重负担被转移到医疗服务的消费者身上。早在医疗改革初期,就开始出现一系列乱相,医生走穴、药方里开出电饭煲等,成为当时议论的热门话题。 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的需求逐渐膨胀,改革开放以前那套原有的医疗体系确实已经无法适应,因此很多人将此后出现的种种医疗问题归结为医疗的市场化。然而,当时政府所主导的和此后所做的完全是“伪市场化”。绝大多数医院的院长任命权,集中于政府之手。如果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的数目不够,需要新设,一律经由卫生行政当局审批。医生和护士虽然差不多都是聘任制,但合法行医的资格都要由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审查和批准。其中,公立医院(包括国有和政府办医院)扩大执医人员的数量,还要受到政府人事编制的严格限制,即使技术上合格,没有编制也不行。 而无论是成百上千种的医疗服务,还是药品和用品的供应价格,在体制上都仍然由政府实行价格管制。医疗服务体制尽管表面上呈现出“市场化”甚至“过度市场化”的样子,但本质上仍然是由政府主导。政府管制医疗服务的权力依旧,但政府的卫生预算比例却下降了不少。1978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中来自政府预算的比例为32.16%,到1996年却下降为17.04%。缺乏“市场准入”的伪市场化下,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能力无从谈起,医院的地位和状况十分尴尬,“看病贵看病难”并没有因医改而缓解。 1989年,卫生部、财政部、国家物价局联合发文,提出全面实施医疗机构承包制,医疗机构实行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自主支配财务;允许医疗卫生人员和医疗机构从事各种有偿服务。自此,中国医疗机构的经费来源只剩3个:地方财政拨款、医疗服务收入以及药品差价收入。由于地方基层财政负债累累,医疗服务收入又被物价局价格限制,无论是护理费、手术费还是诊疗费都远低于家政小时工的费用,不得已之下以药养医成为现实。 由于医疗服务定价普遍明显偏低,使得医院仅靠医疗服务收费根本不能弥补其经营成本。因此政策上明确允许医院以15%的药品进销差价来弥补亏空,这就是通常所讲的‘以药补医’的补偿机制。这一机制使得医院获得了通过卖药获得盈利的合法权力。使得药品销售与医院、医务人员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在这样一种补偿机制下,药价越高,医院的盈利越多,医院工作人员的收入也就越高。此口一开,医院自然会充分利用这一政策谋取收入。近几年在医院的总收入中,药费收入占60%以上,卖药成为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 尽管医院可能因为专业化人才而形成诊疗服务的自然垄断,但在分工高度发展之后,现代医院在药品零售商不可能获得自然垄断地位,目前国内医院在药品零售商的垄断完全是行政垄断,罪不在医院而在于医疗体制的弊端。按照国家现行政策确定的药品特别是处方药零售体制,公立医院控制了绝大多数处方药的零售,并且公费医疗及医保定点单位几乎全部是公立医院,因此现阶段公立医院控制了80%以上的药品零售份额。而面对患者,医院处于卖方垄断地位,患者更没有什么讨价还价能力。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基本没有选择权,只能接受医院的垄断高价。 在医疗服务价格管控和以药养医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公立医院虽名为非营利性医院,但几乎所有医院都变成了从药品销售中获利的营利性机构。在药品的使用上,基本是哪种药品给医院带来的净收入多,医院购进和销售这种药品的积极性也就越大。开大处方、开高价药以获取药品销售利润,成为一些医院的通病。据官方数据显示,2000年到2011年间,无论是门诊费用还是住院费用,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份额均维持在44%的水平之上,一些中小型地方医院甚至高达70%。 2000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数易其稿的《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实行医药分开,试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然而实施起来,医药分开阻力重重,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却一路畅通,或许利益才是主要原因。各地卫生行政部门纷纷成立招标办,收取“进门费”,而药企仍然需要对医院进行二次公关。这种逆市场的行政干预、垄断经营,生出诸多怪像:同品种、相同质量的药品报价最低的未中标,中标的都是价格较高的;标底过低,企业除非假冒伪劣,否则无法接受。 政府集中招标的过程不是降低药品费用的过程,不是减少返利回扣等不正之风的过程,而是相关政府部门参与药品利益分配的过程。原本希望在药品采购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透明度降低药价,但结果不仅坚冰未打破,医药也未分开,反而是"药品政府招标采购"催生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厂商、各级代理商、医保部门、物价部门、药品招标采购部门、医院(医生)均拴在一起。而真正用钱买药的患者只能坐视药价攀升。可以说,医疗体制中医院在药品零售市场上的双边垄断地位是导致药价虚高的根本原因,医疗服务价格低估导致的“以药补医”机制赋予医院这样做以合理性和合法性,收益率管制进一步诱导医院进销高价药,过于宽松的新药审批加上单独定价制度为药厂提高药价、医院购销高价药提供了便利。这些问题的出现根源于政府管制措施的失当。 在1985-2005年间城乡居民家庭的各项消费开支当中,城镇家庭交通和通讯的消费开支平均增长了69倍,农村家庭平均增长了44倍半,分别是同期医疗保健开支增长幅度的一倍,但人们的反应却不如在医疗问题上激烈。主要原因在于,医疗资源需求膨胀、价格高涨的同时,相应的医疗资源并没有增长。1978-2005年期间全国的医院数目仅增加了101.3%,门诊部所增加了119.8%,医院卫生院床位增加了43.5%(同期人口增加了35.8%,所以每千人床位只增加了21.3%);同期全国医护人员的增加数,医生87.6%,医师155.2%,护士多一点,也不过231.9%。相对于卫生总费用增长77倍、个人卫生开支增长197倍,所有医疗卫生供给方面的变化,最高是护士增加了2倍多,医师增加1倍半,其余包括医院、诊所、床位和医生数目的增加,增加皆不到1倍。 既然有需求,为什么不增加医疗资源?如果是在自由市场,资源配置和市场逐利下医疗资源的增加是必然的。然而在管办不分和政府主导的医疗体制下,作为医疗行业监管者的卫生行政部门同时又是公立医疗机构的慈父,根本无法正常行使职能。如果要政府多办医院,则预算不够,多聘医生,有没有编制。医院的上帝是政府官员,而不是消费者。 改革开放至今已经三十多年,中央政府也曾提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的政策,但医疗体制之弊让这些政策更像是纸上谈兵。允许私人行医,是早在1980年国务院文件就提出的政策。可是直到2005年,全国获合法行医资格的城乡私营诊所不到14万家,平均每万人口1.07家而已。在行政垄断下,民营医院准入只能依赖关系而非技术水平。高行政壁垒的医疗行业“管办不分”,导致民营医疗机构至今仍少得可怜弱的可怜,无法与公立医疗机构竞争,也因此无法为消费者提供降低医疗成本的次优选择。 “民营非赢利医院”是另一个例子。本来该政策意在动员民间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可是出台多年,应者寥寥——2005年全国非营利性医院不到3000家,占全部医院的15.8%,拥有的床位不到总床位数的5%。原因在于,非营利医院的税收与一般工商业企业无异,这对新进入者而言负担偏重。加上在全盘公医制下诞生的政府公立医院,从来没有向出资人提供投资回报的问题。民营医院要与之争锋,高举营利性旗帜肯定不是上选。但是按非营利医院处理,投资方没有获取投资收益的合法渠道,这当然妨碍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办医院。 长期以来,医生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相去甚远。纵观历次医疗体制改革,医生并没有多少话语权。在医疗“伪市场化”和以药养医的大背景下,医生的收入与医院的经济考核体制息息相关,多开药多检查虽然令人反感,医生也的确从中获利,但对比医生培养的高投入,工作的高强度和职业的高风险,其工资所得的确与付出不相符合。中国医生的平均工资仅是社会平均工资的1.19倍,而在其他国家,医生算相对高收入人群。相比更加合理的“以医养医”制度,“以药养医”的模式将医生推到了医患纠纷的前线,媒体对一些医患纠纷的偏向性报道,同样让医生成为众矢之的。 在一份杂志的“职业声望排行榜”上,医生被称作“最受人非议的职业”。另外两个被提名的职业是警察和保安。医生价值得不到相应的尊重,以及恶劣的执业环境,让更多医护人员面临执业选择的困惑。一项医师执业状况吊唁显示,78.01%的医师不希望自己的儿女从医,支持、肯定从医的父母仅占6.83%。以2005年为例,全国医生总数193.8万人,不但低于历史最高水平,而且比1997年的数量还减少了46595人。尽管在患者看来,医生的形象早已充满负面色彩,但或许,医患之间本不应为敌,他们都是医疗体制的牺牲者。 13、大医精诚 医者仁心 东方早报对上海申诚医院骨科专家田建军教授做了《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专题报道,道出了田建军教授仁爱敬业的职业品质,展现了勇攀高峰,造福患者的光辉形象,反映出中国当代医生的光辉形象! 四十年前 他仅仅是 一个平凡的临床骨科医生 凭着认真、钻研 他以一个骨科医生的妙手仁心 推动了椎间盘微创治疗领域里程碑式的进展 见证了椎间盘治疗“针”孔时代的来临 拥有了不平凡的人生他,就是 ——著名的微创骨科专家田建军教授 一位专家成就微创骨科医疗水准 近日,在上海由中国健康管理促进会主办,中国医师联合会协办的“2011中国微创骨科技术交流年会暨颁奖典礼”活动,一百多位国内、国际顶尖的骨科专家,汇聚一堂。上海申诚医院在众多同行医院中脱颖而出,成为2011年度中国骨科技术领域贡献最为突出的医院之一,凭借独家的“PLDD+O3光氧联合椎间盘消融术”获得了“科技进步奖”,能获此殊荣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申诚医院拥有这样顶尖级的专家田建军——著名微创骨科之父、PLDD+O3消融术第一人.。 一位来自镇江的郝女士,腰疼不止,医院一查,原来是长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咳嗽一声诱发,奔波了几个月,保守疗法试遍了也没啥效果,手术不敢做,听人介绍来到上海申诚医院,找到田教授。 根据病人情况,田教授决定给郝女士实施“光氧联合消融术”。该技术避免了传统手术创伤大、恢复慢、风险大的缺点,在无需动刀的情况下实现根除病变的目的。手术过程中,田教授只在患者腰部切开0.2cm的小孔,不到半个小时就顺利完成。患者无痛感,出血少,术后当天病人就能下地行走。田教授嘱咐其以后工作生活时一些注意事项,第二天就放她出院了,据说休息了几天就能正常上班。 田教授表示,如果采取传统手术方法,切口将超过6-7厘米,手术最少需要两个小时以上,出血量可能在400~500毫升以上。最重要的是,患者术后需要卧床两周甚至几个月,根本无法实现在术后短短时间就独立行走。这也是他一直非常推崇骨科微创疗法、而患者也广为接受的主要因素。 苦心专研近40年 万例手术0事故 田教授从医近40年,苦心研究微创骨科诊疗20年,期间看过无数痛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笼罩在患者及其家庭婚姻的愁云惨淡,让田教授每每感觉重任在肩、不敢懈怠,给每一位患者做哪怕一次小小的早期治疗,他都慎之又慎,对患者叮嘱了又叮嘱! 田教授说,这么多年来,最引以为豪的不是他所获得的国内外的各项荣誉,而是他让10000余位患者告别了椎间盘疾病的折磨,重新过上美好的生活。而且这10000余例手术,没有发生一例医疗安全事故,许多权威专家赞叹“简直是个奇迹”! 2003年,田教授成功完成了华东第一例“光氧联合消融术”,帮助病患彻底解决了脊椎不稳、椎体易滑脱、易复发的医学难题,标志着田教授从医生涯又攀登上另一个高峰,从此骨科界流传着他“神刀手”的美名。 14、诚信中山医院榜上有名 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是每一个行业都应遵循的生存法则,也是行业长久发展的基本准则。如何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对于行业来讲尤为重要。医院是否能够以诚待人,以信服人,真真切切地治病救人,不虚抬药价,不乱开处方,一直以来都是是老百姓极为关心的问题。今年3.15期间,市消费者协会等部门联合发起“诚信单位”评比活动,针对镇江市的诚信服务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一个月的明察暗访,采访了上千名百姓,最终汇总的调查结果显示,镇江中山医院获得了大部分百姓的认可。因此,几大部门联合下文,授予镇江中山医院“诚信推广企业”称号,各大媒体也纷纷走访中山医院,为百姓展开镇江中山医院的真实风采。 患者信任 中山荣耀“患者的信任是我们最大的荣耀。”当镇江中山医院院长陈家梁见到记者在参观挂在医院各诊室墙上的锦旗时开门见山地说到。确实,一家医院除了拥有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服务外,最值得骄傲的应该是患者的信任了。中山医院自建院以来,一直遵循“一切为了患者”观念,要求医务人员善待每一位患者,做到让男性朋友有病时第一个想到的是中山医院。这一观念迅速得到了全院的认可并具体落实到工作之中,很多患者在中山医院痊愈出院后,对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来自丹徒的陈先生,因为早泄而到处求医问诊。后来,通过亲戚介绍来到了中山医院,在详细的了解后,最终选择留在该院做了手术。当记者采访他时,他正准备出院,提及为何选择中山医院做手术时,他颇有感慨地说:“虽然听亲戚说过中山医院好,可以前我一直有点不相信,这次我自己到中山医院治疗,才觉得这里确实不错,还是值得信赖的。对于我来说,治疗费用是我最关心的,我在之前咨询过,同样的治疗在其他同等医院大概的花费要比中山医院高一倍。而且中山医院的服务也让我真正感受了什么叫“患者就是上帝”,在这里,就像家里一样方便。这次选择中山医院,没选错!” 平价 惠民助民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诚信为本,积极减轻患者痛苦是镇江中山医院为患者诊病治疗的首要原则。 陈家梁院长表示,合理收费、合理治疗是一个诚信医院的起码本份,重视医德、端正医风是一个诚信医院每个医生、都应该遵守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患者治疗疾病,解除患者的痛苦。“我们从建院开始,就坚持走平价路线。”陈家梁院长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老百姓真正看得起病,放心看病。 在中山医院,“平价”,绝不仅仅只是个口号,从药价公示屏幕,到医生开的处方,再到检查、治疗、诊断的费用,所有的一切都是公开、透明的,医院所有药品降低40%,比药店价格还低。治疗费、化验费、检查费等收费标准只相当于同级医院的一半。 专家云集 质量为先中山医院不论是从就医环境、质量,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态度,还是从低价收费来说,在镇江都是走在同级医院的前列。但是,如果医务人员没有过硬的技术,那诚信就成了一句空话。正因为如此,狠抓质量是中山医院坚持不懈的重点工作之一。 “质量是我们的立院之本,我们医院云集了大批的、知名的专家,在这支队伍里,有学科领域取得辉煌业绩的学科带头人,有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奖的专家教授,有省市医院退休的主任医师、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骨干……”陈院长如数家珍的把医院强大的技术力量向记者一一道来。 确实,中山医院在人才的培养上、在技术的更新上,一直在追求精益求精,记者从各个诊室一台台国际领先的设备中看出了中山医院的努力和决心,从悬挂在医院各个科室里一面面的锦旗里看到了患者的满意和称赞。 “三不”原则 诚信为本 记者了解到,中山医院一直以来,坚决推行“三不”原则:不需要做的检查,坚决不让患者做;不需要用的药,坚决不让患者买;不需要进行的治疗,坚决不让患者白花钱、白受罪。坚决杜绝了无故使用昂贵药物、无关检查等违规现象,始终坚持“诚信为本”,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放放心心治疗。 陈家梁院长也强调:“我院一直以来,把‘诚信为本’作为我院的行为准则,重视医护人员的医德医风建设,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获得了百姓的认可。” 医德高尚 医患情深中山医院建院以来,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中山医院来说,每个日日夜夜,包含了太多数不清的感动!当你在别家医院遭受白眼、冷漠的时候,这里的温馨的微笑,轻松的问候让人感动;当你在别家医院面对复杂的楼层分布,而找不到检验科、门诊、甚至是挂号处的时候,这里的全程导诊让你感动;当你在别家医院忍受着刺鼻的药水味、面对白得让人发冷的墙壁时,这里的清新气味、温馨的格调让你感动。 以小见大,折射出了中山医院博大的医德。事实上,中山医院默默无闻,不求回报的事迹已经感染了很多人,“诚信推广企业”称号当之无愧。 后记:生命珍贵,健康无价。目前市场鱼龙混杂,而体制改革需要一个过程,这就给一些利欲熏心的人以可乘之机,个别非正规机构为获取利润,“奇招”频出,坑害患者,医患矛盾层出不穷,行业的可信度遭受严重质疑。面对求医的迷茫和市场的混乱,患者一定要擦亮眼睛,对于 “免费”、“药费大优惠”等种种活动,要多方打听,识别真伪,了解,且莫因贪小便宜吃了大亏。 15、一切为了患者 白剑峰《 人民日报 》( 2011年09月15日 01 版) “到了协和,也就到头了,治好治不好都心甘了!”在很多患者的心中,北京协和医院是一座“医学圣殿”。 今年初,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了“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北京协和医院位居榜首,妇产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名列“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榜首。 “看病人不是修理机器”,这是著名医学家林巧稚说过的名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是医学泰斗张孝骞留下的财富;“一切为了患者”,这是新一代协和人坚守的信念。 90年来,一代又一代协和人秉承“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院训,坚持“待病人如亲人,提高病人满意度;待同事如家人,提高员工幸福感”的理念,领跑在现代医学前沿,创造了无数生命奇迹。 让病人早日看上病,医师出诊率纳入绩效考核;让病人早日做手术,手术不准时开台张榜公布. 北京协和医院的挂号“长龙”,历来被称为“东单一景”。怎样才能让病人挂得上号、看得上病、住得进院?在医改大潮中,协和医院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着力破解这道难题。 推出“银医卡”,患者可以在银行网点自助终端预约挂号。9月8日,医院率先与中国工商银行联手,推出具有预约挂号及诊间缴费功能的“银医卡”。“银医卡”先在西院区试运行,投放号源占到西院区诊疗号总量的30%。试点成功后,东院区诊疗号也将逐步投放银行网点。此举将大大缩短患者排队挂号时间,简化就医流程。 出台医师停诊管理办法,将医师出诊率纳入绩效考核。任何一名医师停诊,首先要取得科主任同意并签字,然后必须到门诊办公室备案,同时由科主任协调安排其他医师替诊,或由本人择期补诊。如果一个科室里医师停诊率达到5%,全科室将被扣分。 开设夜间门诊、节假日门诊,激励医生多出门诊、多看病人。骨科门诊率先向社会承诺:主治医师不限号。只要在下午4点之前来医院就诊,保证每一位患者都能挂上骨科主治医师号。如果患者较多,超过当天主治医师的工作量,科室随时增加医生出诊。遇到疑难杂症,主治医师可以将患者转到专家门诊,为患者开辟“绿色通道”。 建立疑难病会诊中心,减少病人往返多科间就诊现象。2010年5月以来,胰腺病组、胸部疾病组、血液淋巴瘤组先后开诊,采用单病种疑难病会诊模式,集中多位国内顶尖专家,为疑难病患者制定最佳诊治方案。一年来,会诊中心共接待239名患者,提高了诊治质量,降低了医疗成本。 实行“首问负责制”,创立“导诊单制度”。医生在开具化验单时,必须就患者所需做的检查项目和地点画钩。患者交费后,同时拿到一份打印的“导诊单”,清晰地告诉患者检查项目在几楼、何时做检查、何时出结果。 为了让病人早日住上院,各检查科室合理调配人员,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年以来,放射科常规CT检查做到了“零预约” ,除做须肠道准备的病人外,基本实现当天开单当天完成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当天完成的比例由原来的7%提高到49%。检验科基本做到生化、免疫、临检等检查,90%当天发报告。2011年上半年,病人平均住院日下降为9.5天,较2010年缩短0.8天。 为了让病人尽早做手术,该院规定第一台手术8时30分准时开台,否则张榜公布。这就意味着沿袭多年的早查房制度,必须提前半个小时进行。医务处算了一笔账:每台手术间早开台1小时,相当于全院33个手术间每天多工作33小时,也就相当于医院扩建了4个手术室。按照每间手术室日均4台手术计算,全年就能增加5000台手术,也就意味着一年内又有5000名病人能及时做上手术。 经过不懈努力,协和日均门诊量达1万人次以上,最高单日门诊量高达1.27万人次,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的就诊需求。院长赵玉沛说:“病人需要什么,我们就考核什么。要让绩效考核成为指挥棒,破解效率、质量与服务难题。” 安全是“1”,其他是“0”;每开一台手术,就像起飞一架飞机 党委书记姜玉新说,日常工作中,协和人对于安全的管理理念是:安全是“1”,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是“0”。拥有安全,后面的一切都是成绩;失去安全,后面的一切就无从谈起。 8时刚过,麻醉科交班会结束,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分头扎进自己主管的手术室,开始了一天的紧张工作。一名女病人被推进3层手术室第八号间,她因患左侧甲状腺癌将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这时,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和巡回护士一齐走到病人床边。麻醉医师拿着一张表格开始提问,内容涉及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等,手术医师逐一回答,巡回护士对照病历逐项核对后也一一回答。 2009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手术安全核对制度,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病人离室前三个时间点,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三方共同进行手术过程中重要环节的核对,保障病人的手术安全。 在国际上,手术安全核对起源于航空业飞机起飞前的安全核对,能够有效规避安全隐患。北京协和医院根据国际惯例制定了本土化的“手术安全核对表”,并提出一个新理念:每开一台手术,就像起飞一架飞机。 麻醉科主任黄宇光教授说,北京协和医院在手术安全管理方面有严格的制度。但是,这些制度不够简洁,尤其是缺乏手术医生、麻醉科医生和手术护士三方的有效沟通,容易出现互相依赖和推卸责任,存在漏洞和隐患。新制度的最大特点是,既保障了病人安全,又方便了临床操作。 让医护人员主动报告自己的差错失误,这听起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可是,在北京协和医院,主动报告不良事件已经成为一项例行制度。2009年4月,医院要求:对可能因诊疗行为造成病人明显损伤后果的不良事件,实行强制报告制度;对可能转化为不良事件的安全隐患,实行自愿报告制度。对于积极报告医疗过失差错的当事人,不仅不处罚,还要给予奖励。 制度运行两年来,全院报告的不良事件达1200多件。 院长赵玉沛认为,如果将每家医院“吃一堑”摸索出来的经验,让全国医疗行业都“长一智”,就可以避免患者为同样错误而付出代价。 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是协和人的主流价值观;关爱,是医生给病人开出的第一张处方 在老一辈协和人中,流传着很多医患情深的佳话。林巧稚和病人交谈时,总是拉着她们的手;查房时,总是细心地为患者掖掖被角。如今,这种人文关怀精神依然在传承。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已经成为协和人的主流价值观。这正如妇产科主任郎景和教授所言:关爱,是医生给病人开出的第一张处方。 一名患者家属曾这样写道:“ 7月初,我带着不幸患上淋巴瘤的侄女到血液科求助。我们挂的是沈悌专家的号,等到就诊时,已到了下班时间。我内心很着急,生怕因是下班时间,影响了医生给孩子的看病效果。但是,我走进治疗室,看到高龄的沈悌医生,举止儒雅和善,在他脸上丝毫也看不出整个下午出诊的疲倦和不耐烦情绪。他非常细致耐心地问诊。当看完放射片和有关化验单后,沈医生很耐心地说:不要怕,这类疾病治愈率很高,要有信心。随后,沈医生又非常仔细地开始为她做全身检查,包括腿部、胳膊等部位,细细地询问是否有痛的感觉。正在这时,门被打开,走进一位沈医生熟悉的老朋友。但沈医生并没有放下检查,而是温和地对那位朋友说:有事请等到我下班后再说。沈医生的言行,让我内心很受感动。沈医生在结束所有检查后,和蔼地告诉我们,要抓紧时间办理住院手续,争取尽快做治疗。他还说,如果实在办住院有困难,可以再来找他,他会帮助解决。我和侄女是怀着希望和信心走出协和医院的。当我看到大门口的‘协和’两个字时,眼睛湿润了。协和医院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医德高尚的医生,才能百年不衰!” 内科主治医师吴东曾遇到一位来自河北的病人。患者是一位长途卡车司机,患肺炎后在当地治疗没有效果。吴东接诊了这位患者后,一直苦于查不清患者是什么细菌造成的感染。有一天,他考虑到病人的工作性质,请其家人离开病室,通过耐心开导,患者说出自己曾在跑长途中有过不洁性史。听到这里,吴东高度怀疑他是艾滋病患者。检验结果证实了他的判断,患者是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后来,吴东只使用了几角钱的磺胺,就控制住了患者的肺炎症状。在他看来,协和医生之所以能治好许多疑难病人,不仅是靠尖端的仪器,而是舍得花时间和患者耐心交流,仔细问诊。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但协和精神没有变。在张孝骞、林巧稚等巨星陨落之后,协和依然群星闪耀。新一代协和人继承了忠于人民的奉献精神和忠于科学的事业精神,在医学的高峰上奋勇攀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