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物理实验与探究命题的规律和创新
继承和创新 ——实验与探究的命题特点 为了了解学生学习物理的情况,把物理学分成电磁学、力学和运动学、机械波和光学、物理实验等四部分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对900余名学生的统计结果表明:42%的同学认为电磁学最困难;39%的同学选择了物理实验;10%选择了机械波和光学;9%的同学选择了力学和运动学。可见学生对物理实验与探究明显有困惑。为此研究实验与探究的命题规律,了解创新的途径,寻找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案迫在眉睫。 一、安徽省物理实验与探究考什么 根据《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安徽省理综物理的实验与探究包括八个力学实验和四个电学实验,按照实验类型可以划分为:测量性实验、验证性试验、探究性实验。测量性实验涵盖: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打点计时器、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天平、弹簧测力计等。要求理解仪器的结构原理、规格、参数,灵活地使用仪器,能正确的读数(估读、有效数字等)。验证性实验涵盖: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等。这类实验要求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已归纳、总结的结论,从而加深对物理规律适用条件和结论的理解。探究性的实验包括: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探究动能定理、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探究单摆的运动等。此类实验需要学生可以根据题给背景和条件自行建立实验方案、确定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器材、能采集实验数据并能处理分析,确定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并揭示所包含的物理规律。探究性实验具有很强的创新空间。 根据对2008年到2013年的高考统计表明,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和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未曾考察,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于2008年和2010年考查两次,其余均已考查一次。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于2008年、2009年、2013年考查三次,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于2010年、2012年考查两次,练习使用多用电表2009年、2011年考查两次,测定金属的电阻率于2013年考查一次。游标卡尺于2010年考查了20分度,2013年考查了10分度。螺旋测微器于2010年和2013年考查了两次。多用电表于2009年,2011年考查了两次。刻度尺、秒表等未曾考查。 实验与探究三年设置两小题考查,一题考查力学实验,一题考查电学实验。三年设置三小题考查,基本上以一道测量仪器的使用,一道力学实验,一道电学实验的模式。 二、安徽省物理实验与探究怎么考 图2 结合近六年的全国部分高考真题、模拟题和今年的考试说明发现实验与探究的命题具有以下特点: 打点计时器 纸带 橡皮筋 图1 1.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从近六年命题情况发现几乎所有实验与探究均来自于教材。如:2009年Ⅲ.探究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2010年Ⅲ.利用图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每年的电学实验几乎全部来自于教材原有的实验方案。半偏法、替代法、电桥平衡法、补偿法等均未曾考查。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如:2012年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用砂和砂桶代替了钩码,从而让拉力可以在更小的范围内调节;2013年螺旋测微器的调零问题,让实验更具有实际效果;2013年“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用定值电阻角色转换为电流表。 图3 2.力求创新。高于教材是命题者的追求,创新更是命题者的梦想。力学的创新集中在(1)研究对象的改变。如:2008年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利用系统代替单个物体,如图3所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可以选择小车、钩码作为系统为研究对象。(2)测量工具的创新。如测量速度可以采用打点计时器,也可以利用光电门、频闪照片、传感器等。(3)实验原理的创新。如利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天宫一号进行质量的测量,也可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测动摩擦因素。(4)实验目的的创新。探究动能定理可以改为利用动能定理测动摩擦因素。(5)实验环境的创新。利用气垫导轨代替长木板,利用自由落体代替匀加速直线运动等。(6)电学实验围绕器材的角色转换展开,如:定值电阻角色转换为电流表或电压表;电流表角色转换为电压表;电压表角色转换为电流表等。(7)背景材料的创新。如2010年第Ⅱ题的背景: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绿色”能源。在我国上海举办的2010年世博会上,大量利用了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在有光照时,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在没有光照时,可以视为一个电学器件。某实验小组根据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方法,探究一个太阳能电池在没有光照时(没有储存电能)的I-U特性。 3.体现做与不做实验的区别。通过实验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力求体现做与不做实验的区别。如:2008年验证机械能守恒的第(2)和(3)问: 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小组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 ①绳的质量要轻: ②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 ③尽量保证物块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 ④两个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小. 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_________。(在答题卡上对应区域填入选项前的编号) (3)写出一条上面没有提到的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的第II题.螺旋测微器的调零;第III题.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图线坐标原点的建立和图线的拟合。 以下几个方面同样也可以较好的体现做与不做实验的区别: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点迹留在哪条纸带的哪个面?“测金属丝的电阻率”时如何测金属丝的长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若a和m2成正比,构建怎样的图像?如何校对弹簧测力计? 4.体现实验与探究综合性。一道实验题包含多个实验目的,体现学科内的综合以及扩大考查的知识点的范围。如:2008年第Ⅱ题包含电压表改装、测电阻、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等。 三、安徽省物理实验与探究怎么复习 结合实验与探究的命题规律和2014版《考试说明》对实验与探究的复习有以下建议: 1.2014版《考试说明》对于实验与探究部分未作任何改动,因此命题将维持以前风格,复习过程中重点回归教材,掌握各个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步骤、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分析、操作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减小误差等。 2.重点关注上海、江苏、全国卷等。考试说明关于实验与探究的题型示例涵盖上海3题,全国3题,江苏2题,重庆2题等。这些题型示例充分体现创新思想,所以力求创新、变通是今年的命题努力的方向。《考试说明》未出现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而且2013年已经考查。多用电表出现了三次,刻度尺出现一次。 3.重点关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和“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发挥集体的力量思考该实验如何改进和创新,并要求学生能熟练完成此实验。 4.复习过程可以“化整为零”。所有的实验除了安排学生统一进行以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琐碎的时间,如:开放实验室;或每周安排一个实验,把器材搬到班级以便于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进行操作;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实际操作过程尤为注意细节的把握。 5.众多试验进行合理的归类“化多为少”。如:力学实验围绕打点计时器展开,电学实验不管是“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描绘小灯珠的伏安特性曲线”还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都围绕如何“测电阻”展开。 6.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集思广益”。如:实验如何创新和改进,同一个实验可以达到哪些不同的实验目的。 高考是一门科学,只有掌握其规律,才能有的放矢的复习。高考一门艺术,只有懂得欣赏,才能青出于蓝。高考是一门创新,只有胸有成竹,才能拿捏自由。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