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198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198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 ‎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在下列各数中,已表示成三角形式的复数是(  )‎ ‎ ‎ A.‎ B.‎ C.‎ D.‎ ‎ ‎ ‎2.(3分)函数y=(0.2)﹣x+1的反函数是(  )‎ ‎ ‎ A.‎ y=log5x+1‎ B.‎ y=logx5+1‎ C.‎ y=log5(x﹣1)‎ D.‎ y=log5x﹣1‎ ‎ ‎ ‎3.(3分)极坐标方程表示(  )‎ ‎ ‎ A.‎ 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 B.‎ 一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 ‎ ‎ C.‎ 一个圆 D.‎ 一条抛物线 ‎ ‎ ‎4.(3分)函数是(  )‎ ‎ ‎ A.‎ 周期为的奇函数 B.‎ 周期为的偶函数 ‎ ‎ C.‎ 周期为的奇函数 D.‎ 周期为的偶函数 ‎ ‎ ‎5.(3分)给出20个数:87,91,94,88,93,91,89,87,92,86,90,92,88,90,91,86,89,92,95,88它们的和是(  )‎ ‎ ‎ A.‎ ‎1789‎ B.‎ ‎1799‎ C.‎ ‎1879‎ D.‎ ‎1899‎ ‎ ‎ ‎6.(3分)(2004•重庆)已知p是r的充分不必要条件,s是r的必要条件,q是s的必要条件,那么p是q成立的(  )‎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 ‎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 ‎7.(3分)如果方程x2+y2+Dx+Ey+F=0(D2+E2﹣4F>0)所表示的曲线关于直线y=x对称,那么必有(  )‎ ‎ ‎ A.‎ D=E B.‎ D=F C.‎ E=F D.‎ D=E=F ‎ ‎ ‎8.(3分)在正方形SG1G2G3中,E、F分别是G1G2及G2G3的中点,D是EF的中点,现在沿SE、SF及EF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四面体,使G1、G2、G3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G,那么,在四面体S﹣EFG中必有(  )‎ ‎ ‎ A.‎ SG⊥△EFG所在平面 B.‎ SD⊥△EFG所在平面 C.‎ GF⊥△SEF所在平面 D.‎ GD⊥△SEF所在平面 ‎ ‎ ‎9.(3分)在下列各图中,y=ax2+bx与y=ax+b(ab≠0)的图象只可能是(  )‎ ‎ ‎ A.‎ B.‎ C.‎ D.‎ ‎ ‎ ‎10.(3分)当x∈[﹣1,0]时,在下面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 A.‎ B.‎ ‎ ‎ C.‎ D.‎ ‎ ‎ 二、解答题(共13小题,满分90分)‎ ‎11.(4分)求方程的解.‎ ‎ ‎ ‎12.(4分)已知的值.‎ ‎ ‎ ‎13.(4分)在xoy平面上,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坐标依次为(0,0)、(1,0)、(2,1)及(0,3)求这个四边形绕x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几何体的体积.‎ ‎ ‎ ‎14.(4分)求.‎ ‎ ‎ ‎15.(4分)求展开式中的常数项.‎ ‎ ‎ ‎16.(4分)已知的值.‎ ‎ ‎ ‎17.(10分)如图,AB是圆O的直径,P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任一点,求证:平面PAC垂直于平面PBC.‎ ‎ ‎ ‎18.(12分)当sin2x>0,求不等式log0.5(x2﹣2x﹣15)>log0.5(x+13)的解集.‎ ‎ ‎ ‎19.(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y轴的正半轴(坐标原点除外)上给定两点A、B试在x轴的正半轴(坐标原点除外)上求点C,使∠ACB取得最大值.‎ ‎ ‎ ‎20.(10分)已知集合A和集合B各含有12个元素,A∩B含有4个元素,试求同时满足下面两个条件的集合C的个数:(1)C⊂A∪B且C中含有3个元素,(2)C∩A≠∅(∅表示空集).‎ ‎ ‎ ‎21.(12分)过点M(﹣1,0)的直线L1与抛物线y2=4x交于P1、P2两点记:线段P1P2的中点为P;过点P和这个抛物线的焦点F的直线为L2;L1的斜率为k试把直线L2的斜率与直线L1的斜率之比表示为k的函数,并指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单调区间,同时说明在每一单调区间上它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 ‎ ‎22.(12分)已知x1>0,x1≠1,且,(n=1,2,…).试证:数列{xn}或者对任意自然数n都满足xn<xn+1,或者对任意自然数n都满足xn>xn+1.‎ ‎ ‎ ‎23.附加题:‎ ‎(1)求y=xarctgx2的导数;‎ ‎(2)求过点(﹣1,0)并与曲线相切的直线方程.‎ ‎ ‎ ‎198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在下列各数中,已表示成三角形式的复数是(  )‎ ‎ ‎ A.‎ B.‎ C.‎ D.‎ 考点:‎ 复数的基本概念. ‎ 分析:‎ 复数的三角形式是r(cosθ+isinθ),观察所给的四种形式,只有一种形式符合要求,注意式子中各个位置的符号,可得结果.‎ 解答:‎ 解:∵Z=r(cosθ+isinθ),‎ ‎∴Z=2(cos+isin),‎ 故选B 点评:‎ 复数的代数形式和三角形式是复数运算中常用的两种形式,注意两种形式的标准形式,不要在简单问题上犯错误.‎ ‎ ‎ ‎2.(3分)函数y=(0.2)﹣x+1的反函数是(  )‎ ‎ ‎ A.‎ y=log5x+1‎ B.‎ y=logx5+1‎ C.‎ y=log5(x﹣1)‎ D.‎ y=log5x﹣1‎ 考点:‎ 反函数. ‎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及反函数的求法,利用指对互化得到反函数的解析式y=log5(x﹣1)即可选择答案.‎ 解答:‎ 解:根据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由y=(0.2)﹣x+1解得x=log5(y﹣1)‎ x,y互换得:y=log5(x﹣1)‎ 故选C 点评:‎ 本题小巧灵活,很好的体现了指数是与对数式的互化,抓住选项特点,求出反函数的解析式就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不必求出反函数的定义域等.‎ ‎ ‎ ‎3.(3分)极坐标方程表示(  )‎ ‎ ‎ A.‎ 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 B.‎ 一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 ‎ ‎ C.‎ 一个圆 D.‎ 一条抛物线 考点:‎ 点的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 专题:‎ 选作题;转化思想.‎ 分析:‎ 首先由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系的转换公式,把极坐标转化为直角坐标系下的方程,然后再判断曲线所表示的图形.‎ 解答:‎ 解:由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系的转换公式,‎ 可得到X=即是一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 所以答案选择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的转化,以及公式的应用.计算量小题目较容易.‎ ‎ ‎ ‎4.(3分)函数是(  )‎ ‎ ‎ A.‎ 周期为的奇函数 B.‎ 周期为的偶函数 ‎ ‎ C.‎ 周期为的奇函数 D.‎ 周期为的偶函数 考点:‎ 二倍角的正弦. ‎ 分析:‎ 逆用二倍角的正弦公式,整理三角函数式,应用周期的公式求出周期,再判断奇偶性,这是性质应用中的简单问题.‎ 解答:‎ 解:∵y=sin2xcos2x=sin4x ‎∴T=2π÷4=,‎ ‎∵原函数为奇函数,‎ 故选A 点评:‎ 利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式可以化简三角函数式.化简的标准:第一,尽量使函数种类最少,次数最低,而且尽量化成积的形式;第二,能求出值的要求出值;第三,根号内的三角函数式尽量开出;第四,尽量使分母不含三角函数.把函数化为y=Asin(ωx+φ)的形式再解决三角函数性质有关问题.‎ ‎ ‎ ‎5.(3分)给出20个数:87,91,94,88,93,91,89,87,92,86,90,92,88,90,91,86,89,92,95,88它们的和是(  )‎ ‎ ‎ A.‎ ‎1789‎ B.‎ ‎1799‎ C.‎ ‎1879‎ D.‎ ‎1899‎ 考点:‎ 收集数据的方法. ‎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本题要求求20个数字的和,数字个数较多,解题时要细心,不要漏掉数字或重复使用数字.‎ 解答:‎ 解: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求和问题,‎ ‎87+91+94+88+93+91+89+87+92+86+90+92+88+90+91+86+89+92+95+88=1799,‎ 故选B.‎ 点评:‎ 本题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考查的是数字的加法运算,这样的题目若出上,则是一个送分的题目.‎ ‎ ‎ ‎6.(3分)(2004•重庆)已知p是r的充分不必要条件,s是r的必要条件,q是s的必要条件,那么p是q成立的(  )‎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 ‎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考点:‎ 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由题设条件知p⇒r⇒s⇒q.但由于r推不出p,所以q推不出p.‎ 解答:‎ 解:依题意有p⇒r,‎ r⇒s,‎ s⇒q,‎ ‎∴p⇒r⇒s⇒q.‎ 但由于r推不出p,‎ ‎∴q推不出p.‎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公式的合理运用.‎ ‎ ‎ ‎7.(3分)如果方程x2+y2+Dx+Ey+F=0(D2+E2﹣4F>0)所表示的曲线关于直线y=x对称,那么必有(  )‎ ‎ ‎ A.‎ D=E B.‎ D=F C.‎ E=F D.‎ D=E=F 考点:‎ 圆的一般方程. ‎ 分析:‎ 圆关于直线y=x对称,只需圆心坐标满足方程y=x即可.‎ 解答:‎ 解:曲线关于直线y=x对称,就是圆心坐标在直线y=x上,圆的方程x2+y2+Dx+Ey+F=0(D2+E2﹣4F>0)中,D=E.‎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圆的一般方程,对称问题,是基础题.‎ ‎ ‎ ‎8.(3分)在正方形SG1G2G3中,E、F分别是G1G2及G2G3的中点,D是EF的中点,现在沿SE、SF及EF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四面体,使G1、G2、G3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G,那么,在四面体S﹣EFG中必有(  )‎ ‎ ‎ A.‎ SG⊥△EFG所在平面 B.‎ SD⊥△EFG所在平面 C.‎ GF⊥△SEF所在平面 D.‎ GD⊥△SEF所在平面 考点:‎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 分析:‎ 根据题意,在折叠过程中,始终有SG1⊥G1E,SG3⊥G3‎ F,即SG⊥GE,SG⊥GF,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易得SG⊥平面EFG,分析四个答案,即可给出正确的选择.‎ 解答:‎ 解:∵在折叠过程中,‎ 始终有SG1⊥G1E,SG3⊥G3F,‎ 即SG⊥GE,SG⊥GF,‎ 所以SG⊥平面EFG.‎ 故选A.‎ 点评:‎ 线线垂直可由线面垂直的性质推得,直线和平面垂直,这条直线就垂直于平面内所有直线,这是寻找线线垂直的重要依据.垂直问题的证明,其一般规律是“由已知想性质,由求证想判定”,也就是说,根据已知条件去思考有关的性质定理;根据要求证的结论去思考有关的判定定理,往往需要将分析与综合的思路结合起来.‎ ‎ ‎ ‎9.(3分)在下列各图中,y=ax2+bx与y=ax+b(ab≠0)的图象只可能是(  )‎ ‎ ‎ A.‎ B.‎ C.‎ D.‎ 考点:‎ 函数的图象与图象变化. ‎ 专题:‎ 压轴题;数形结合.‎ 分析:‎ 要分析满足条件的y=ax2+bx与y=ax+b(ab≠0)的图象情况,我们可以使用排除法,由二次项系数a与二次函数图象开口方向及一次函数单调性的关系,可排除A,C;由二次函数常数项c为0,函数图象过原点,可排除B.‎ 解答:‎ 解:在A中,由二次函数开口向上,故a>0‎ 故此时一次函数应为单调递增,故A不正确;‎ 在B中,由y=ax2+bx,则二次函数图象必过原点 故B也不正确;‎ 在C中,由二次函数开口向下,故a<0‎ 故此时一次函数应为单调递减,故C不正确;‎ 故选D.‎ 点评:‎ 根据特殊值是特殊点代入排除错误答案是选择题常用的技巧,希望大家熟练掌握.‎ ‎ ‎ ‎10.(3分)当x∈[﹣1,0]时,在下面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 A.‎ B.‎ ‎ ‎ C.‎ D.‎ 考点:‎ 反三角函数的运用. ‎ 专题:‎ 压轴题;阅读型.‎ 分析:‎ 利用三角函数的运算法则,以及几何意义对选项一一验证,可求正确选项.‎ 解答:‎ 解:当x在(﹣1,0)x∈[﹣1,0]内变化时:由于0<1﹣x2<1,‎ 每一个关系式的右端均为锐角.每一个关系式的左端均为两项,第一项均为π;‎ 考查第二项,由于arccos(﹣x)和arcsin(﹣x)均为锐角,‎ 所以π﹣arccos(﹣x)=钝角,(A)不正确.‎ π﹣arcsin(﹣x)=钝角,(B)不正确.‎ 由于arcsinx为负锐角,所以π﹣arcsinx>π,(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反函数的运算,考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档题.‎ ‎ ‎ 二、解答题(共13小题,满分90分)‎ ‎11.(4分)求方程的解.‎ 考点:‎ 指数函数综合题. ‎ 分析:‎ 将方程两侧化成以5为底数的指数式,由同底数的指数式相等必有指数相等即可解.‎ 解答:‎ 解:∵===‎ ‎∴‎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解指数方程的问题.注意方程两侧可都化成同底数后再求解.‎ ‎ ‎ ‎12.(4分)已知的值.‎ 考点:‎ 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 ‎ 分析:‎ ω的值是1的一个立方虚根,ω2+ω+1=0是它的性质.‎ 解答:‎ 解:由==0‎ 点评:‎ 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是基础题.‎ ‎ ‎ ‎13.(4分)在xoy平面上,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坐标依次为(0,0)、(1,0)、(2,1)及(0,3)求这个四边形绕x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几何体的体积.‎ 考点:‎ 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 ‎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画出图形,旋转后的几何体是一个圆台,去掉一个倒放的圆锥,求出圆台的体积,减去圆锥的体积即可.‎ 解答:‎ 解:在xoy平面上,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坐标依次为(0,0)、(1,0)、(2,1)及(0,3),这个四边形绕x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几何体是:底面半径为3,高为2,上底面半径为1的圆台,去掉一个底面半径为1,高为1的圆锥,‎ 所以几何体的体积是:=.‎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是基础题,考查旋转体的体积,旋转体的图形特征,棱锥的体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是常考题型.‎ ‎ ‎ ‎14.(4分)求.‎ 考点:‎ 极限及其运算. ‎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当x→∞时,分子、分母都没有极限,不能直接运用上面的商的极限运算法则.本题中,可将分子、分母都除以3n,再利用商的极限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解答:‎ 解:原式=,又.‎ 则原式=.‎ 故答案是.‎ 点评:‎ 在求此类分式极限式时,注意到常用的技巧,分子分母同时除以3n.即可完成极限计算.‎ ‎ ‎ ‎15.(4分)求展开式中的常数项.‎ 考点:‎ 二项式定理. ‎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出二项展开式的第r+1项,令x的指数为0求出常数项.‎ 解答:‎ 解:展开式的通项Tr+1=(﹣1)r25﹣rC5rx15﹣5r 令15﹣5r=0得r=3‎ 所以展开式的常数项为﹣22C53=﹣40‎ 点评:‎ 本题考查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解决二项展开式的特定项问题.‎ ‎ ‎ ‎16.(4分)已知的值.‎ 考点:‎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运用. ‎ 分析:‎ 先对sinθ﹣cosθ=两边平方得到sinθcosθ=,再由sin3θ﹣cos3θ=(sinθ﹣cosθ)(sin2+sinθcosθ+cos2θ)‎ 可得答案.‎ 解答:‎ 解:∵sinθ﹣cosθ=,∴∴sinθcosθ=‎ sin3θ﹣cos3θ=(sinθ﹣cosθ)(sin2+sinθcosθ+cos2θ)‎ ‎=×(1+)=‎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已知关于三角函数的等式求3次三角函数值的问题.这里要注意三角函数的变形应用.‎ ‎ ‎ ‎17.(10分)如图,AB是圆O的直径,P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任一点,求证:平面PAC垂直于平面PBC.‎ 考点:‎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 专题:‎ 证明题;综合题.‎ 分析:‎ 要证明平面PAC垂直于平面PBC,直线证明平面PBC内的直线BC,垂直平面PAC内的两条相交直线PA、AC即可.‎ 解答:‎ 证明:连接AC ‎ ‎∵AB是圆O的直径 ‎∴∠ACB=90°即BC⊥AC ‎ 又∵PA⊥圆O所在平面,且BC在这个平面内 ‎∴PA⊥BC 因此BC垂直于平面PAC中两条相交直线 ‎∴BC⊥平面PAC∴△PBC所在平面与△PAC所在平面垂直.‎ 点评:‎ 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基础题.‎ ‎ ‎ ‎18.(12分)当sin2x>0,求不等式log0.5(x2﹣2x﹣15)>log0.5(x+13)的解集.‎ 考点:‎ 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由sin2x>0得到x取值范围;再接对数不等式,又得到x取值范围,最后将得到的这2个范围取交集即得原不等式的解集.‎ 解答:‎ 解:满足sin2x>0 的x取值范围是 ,(1)‎ 而由log0.5(x2﹣2x﹣15)>log0.5(x+13),‎ 得 解得:﹣4<x<﹣3,5<x<7,(5)‎ 由(1)、(5)可知所求解集为(﹣π,﹣3)∪(2π,7).‎ 点评:‎ 本题考查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 ‎ ‎19.(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y轴的正半轴(坐标原点除外)上给定两点A、B试在x轴的正半轴(坐标原点除外)上求点C,使∠ACB取得最大值.‎ 考点:‎ 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 ‎ 专题:‎ 计算题;函数思想.‎ 分析:‎ 首先题目给定y轴的正半轴上的两点A、B,求x轴的正半轴上点C,使∠ACB取得最大值.故可以设A的坐标为(0,a)、点B的坐标为(0,b),C的坐标为(x,0)记∠BCA=α,∠OCB=β,.然后根据三角形角的关系,求出tanα的值再根据基本不等式求出其最大值,因为在内tanα是增函数,即所得的角为最大角.‎ 解答:‎ 解:设点A的坐标为(0,a)、点B的坐标为(0,b),0<b<a,又设所求点C的坐标为(x,0).‎ 记∠BCA=α,∠OCB=β,则∠OCA=α+β.显然,.现在有 tanα=tg[(α+β)﹣β]==.‎ 记,那么,当时,y取得最小值2‎ 因此,当时,tanα取得最大值.‎ 因为在内tanα是增函数,所以当时,∠ACB取最大值.‎ 故所求点C的坐标为(,0).‎ 故答案为(,0).‎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基本不等式在求最值问题中的应用,题中涉及到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有一定的技巧性,属于中档题目.‎ ‎ ‎ ‎20.(10分)已知集合A和集合B各含有12个元素,A∩B含有4个元素,试求同时满足下面两个条件的集合C的个数:(1)C⊂A∪B且C中含有3个元素,(2)C∩A≠∅(∅表示空集).‎ 考点:‎ 子集与交集、并集运算的转换. ‎ 分析:‎ 集合韦恩图求出A∪B中元素的个数,再利用排列组合知识求解即可.‎ 解答:‎ 解:因为A、B各含12个元素,A∩B含有4个元素,因此 A∪B元素的个数是12+12﹣4=20‎ 故满足题目条件(1)的集合的个数是C203,‎ 在上面集合中,还满足A∩C=∅的集合C的个数是C83‎ 因此,所求集合C的个数是C203﹣C83=1084‎ 点评:‎ 本题考查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子集个数以及排列组合知识,难度不大.‎ ‎ ‎ ‎21.(12分)过点M(﹣1,0)的直线L1与抛物线y2=4x交于P1、P2两点记:线段P1P2的中点为P;过点P和这个抛物线的焦点F的直线为L2;L1的斜率为k试把直线L2的斜率与直线L1的斜率之比表示为k的函数,并指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单调区间,同时说明在每一单调区间上它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考点:‎ 抛物线的简单性质. ‎ 专题:‎ 综合题.‎ 分析:‎ 先设直线L1的方程是y=k(x+1),然后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去y,得到两根之和、两根之积,将直线L1与该抛物线有两个交点转化为△=(2k2﹣4)2﹣4k2•k2>0且k≠0,进而可得到k的范围,设点P的坐标为,可以得到直线L1、直线L2的斜率,记,则可以得到,再由,可以得到,再分析单调性即可.‎ 解答:‎ 解:由已知条件可知,直线L1的方程是y=k(x+1)①‎ 把①代入抛物线方程y2=4x,‎ 整理后得到k2x2+(2k2﹣4)x+k2=0②‎ 因此,直线L1与该抛物线有两个交点的充要条件是:(2k2﹣4)2﹣4k2•k2>0③‎ 及k≠0.④‎ 解出③与④得到k∈(﹣1,0)∪(0,1)‎ 现设点P的坐标为,‎ 则直线L1的斜率,而直线L2的斜率,‎ 记,则 今记L1与抛物线的两个交点P1与P2的横坐标分别为x1和x2,‎ 由韦达定理及②得 ‎,由此得到,‎ 定义域是(﹣1,0)∪(0,1)‎ 显然,1﹣k2在(﹣1,0)内递增,在(0,1)内递减 所以,在(0,1)内为增函数,在(﹣1,0)内为减函数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抛物线的综合问题.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题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要着重复习.‎ ‎ ‎ ‎22.(12分)已知x1>0,x1≠1,且,(n=1,2,…).试证:数列{xn}或者对任意自然数n都满足xn<xn+1,或者对任意自然数n都满足xn>xn+1.‎ 考点:‎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数列递推式. ‎ 专题:‎ 证明题;压轴题;归纳法.‎ 分析:‎ 首先,,故xn与xn+1,的大小关系取决于xn与1的大小,猜想分两类:x1<1和x1>1,最后利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即可.‎ 解答:‎ 证:首先,,‎ 由于x1>0,由数列{xn}的定义可知xn>0,(n=1,2,…)‎ 所以,xn+1﹣xn与1﹣xn2的符号相同.‎ ‎①假定x1<1,我们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xn2>0(n∈N)‎ 显然,n=1时,1﹣x12>0‎ 设n=k时1﹣xk2>0,那么当n=k+1时 ‎,‎ 因此,对一切自然数n都有1﹣xn2>0,‎ 从而对一切自然数n都有xn<xn+1②若x1>1,‎ 当n=1时,1﹣x12<0;‎ 设n=k时1﹣xk2<0,那么当n=k+1时 ‎=,‎ 因此,对一切自然数n都有1﹣xn2<0,‎ 从而对一切自然数n都有xn>xn+1‎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属于中档题.‎ ‎ ‎ ‎23.附加题:‎ ‎(1)求y=xarctgx2的导数;‎ ‎(2)求过点(﹣1,0)并与曲线相切的直线方程.‎ 考点:‎ 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导数的运算. ‎ 专题:‎ 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 ‎(1)根据(uv)′=u′v+uv′,(arctgx)′=,根据复合函数求导数的法则求出即可;‎ ‎(2)根据()′=求出y′,把x等于﹣1代入y′的值即为切线的斜率,利用切点的斜率写出切线方程即可.‎ 解答:‎ 解:(1)y′=(xarctgx2)′=x′arctgx2+x•(arctgx2)′‎ ‎=arctgx2+x•2x•=arctgx2+;‎ ‎(2),‎ 而点(﹣1,0)在曲线上,y'|x=﹣1=1,‎ 所以所求的切线方程为y=x+1‎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利用导数求曲线上过某点切线方程的斜率,灵活运用求导法则求函数的导数,是一道中档题.‎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