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状元历史学习方法
高考状元历史学习方法 黄澍捷(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陕西省高考第十名): 高一、高二我的历史成绩一直都是班上乃至年级数一数二的.从未下过90分.今年我的高考成绩历史又是最好的,我也引以为荣。很多人问我学好历史的“秘诀”是什么,我告诉他们,只有六个字.就是“下功夫,动脑筋”。历史中的很多是需要大量记忆的.诸如时间、地点、人名、事件等等都要记得清清楚楚一字不差,而记这些又非一两遍就能记住的,需要多次反复记忆。我统计过,这一年的复习,历史课本从头至尾共复习过八九遍。可以说没有“吃得苦中苦”、“铁杵磨成针”的精神,历史是学不好的。 下功夫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动脑筋。历史是有很多巧合的,利用这些巧合去记忆,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公元前200年“白登之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再如383年淝水之战,494年北魏迁都洛阳;1234年蒙古灭金; 1919年4月13日,发生了阿姆利则惨案和巴伐利亚共和国建立。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多动脑筋,便能寻找到更多的巧合.还有一种方法去记忆,就是编些顺口溜或歌谣。记宋、齐、梁、陈建立者的先后顺序可用一句顺口溜:留(刘裕)下一个小(萧)导(道成)演(衍),陈霸先。记南北朝时期十六国名及其建国的民族,死记硬背很容易记混淆和忘记.我自己编了一首诗去记它,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它们牢牢记住。诗如下:汉建前(凉)西凉北燕,氐建前秦后凉(成)汉。前燕后燕加南燕,西秦南凉属鲜卑。后赵后秦羯羌建,前赵北凉夏匈奴。记唐朝手工业情况也编了一首歌谣:定益扬,织绫锦,花乌纹绵色最绚,邢州白瓷越州青,巩县三彩很著名;宣州益州造纸浆,益州麻纸名远扬。”多动脑筋,学习历史便会轻而易举,得心应手。 历史学习经历了一个“死去活来”的过程,也就是先要掌握一些硬性知识,然后灵活运用。 ——2008年宁夏自治区高考文科状元 陈溢辉 【状元寄语】要想学好历史,背书是王道。认真读书,大字细背,小字细看。建议第一遍学习时配备一本同步参考书(此时不建议配备总复习型的参考书,太广太空,抓不住细节),每一节背一遍后关上书看参考书,不管是参考书上的知识结构填空,或是例题讲解,请细细品位,之后再做题,大题也请写出答案,不要光做选择。将重点用勾线笔勾出,在经典的题上画上醒目的符号。进入总复习后,分段学习的效果更好。进入正式总复习后,每次的考试都只会规定这次考哪几本书,而不像以前考哪几个单元或一本书。此时,就应自己做好安排,写出计划。我一般是考试前两周开始背历史,安排好每一天的量,合理分配时间,这样就不至于到最后考试时还背不完。在课堂上,老师会有自己的讲课安排,那么你在课下也应有自己的复习安排。每天坚持和遗忘作斗争! 历史复习如何联系社会现实,关注社会热点 社会焦点、热点问题永远是高考文科综合命题的主旋律。在考前的历史复习中,要注意从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寻找切入口,选取大量新颖的素材,反映最新的部分研究内容与成果。 ——2008年山东省高考文科状元 荣秋艳 【状元寄语】作为考生,在复习中首先要比较系统地掌握社会热点问题,对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思考。一般顺着这样的顺序思考:问题的提出——现状—— 原因——发展状况——国家政策措施——意义等。如“关注公共安全问题”:为什么现在特别重视——实际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的表现——为什么会产生重大的安全事故——国家采取了哪些政策——采取这些政策有什么意义。而每个方面都可以从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地理等角度分析;意义还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等角度分析。只有实现由教材知识到热点与由热点到教材知识的双向通道,真正做到教材知识实际生活的融会贯通,切实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试能力。 其次,要善于对历史问题进行现实思考和对现实问题进行历史反思。历史的发展本身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因果链条,现实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历史根源,而历史发展又给当代人以经验或教训。 再次,要积累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归纳性评价术语和热点名词,并明确热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如建设节约型社会与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相联系;科学的发展观与以人为本、关注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依法治国相联系。在这一阶段,应该对自己所掌握的热点名词做一个总结。尤其是在回答主观题的时候,不要忘记将相关的热点名词融合到自己的答案中。 最后,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热点问题进行思考。如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辩证的观点、比较的观点、阶级分析方法、逻辑推理方法等。 应该如何回归教材? 历史学科是所有学科中最有可能大幅度提升分数的,因为在考前看了一眼的知识点都有可能是考试的大题。在知识掌握方面,我们的目标是要形成必需的知识串,尽快建立和熟悉系统的知识体系。其中,对于重要的概念、规律必须烂熟于胸。 ——2008年福建省高考文科状元 何润夏 【状元寄语】考前历史回归教材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重视地图。因为有时空观念的问题,认真的看看历史书上的重要的地图,那么地图怎么看?这有四个要点,第一个要看地图的标题,这个地图的主导思想说什么。第二个要看地图的图例。第三个要看图注,咱们历史学科不同于地理学科,下面往往有好多图注,比如古今地图的对照,这样也有很多的历史信息,如果考试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组织成知识点出来,这些是咱们同学平时忽略的。最后一个要注意地图上的关键信息。所以大家要会看地图,四看,一看标题,二看图例,三看图注,四看关键词,这是咱们同学现在要注意的。 第二,重视彩图、插图。现在高考体现一个读图时代的特点,所以我建议大家回去看教材要看得有意义,有兴趣,要把书上的彩图、插图,一些重要的咱们好好的看一遍。去年高考出了一个咱们彩页上的图,有好多同学都答错了,我觉得现在我们就要查漏补缺,看看地图。 第三,建议大家看看教材上的注释。教材应该说是我们最经典的学习的资料,看看教材上的注释,原来我们特别强调新情景,给同学看的都是没看过的材料,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给同学你见过的材料,然后看你能分出什么新东西。 周松平(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湖南省高考历史单科状元): 高中历史内容繁多,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大块,仅教材就有近百万字,教材背后还有数不胜数的人类诞生以来发生过的事实。学好高中历史,考好高中历史,需要一定的方法,下面是我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 首先,背目录。任何一本书都有目录,教材尤具有比较完善的目录系统。要相对对付高考,你必须有意无意地熟悉课本目录。目录是课本内容纲要,熟知目录,也就是熟知了课本的主要内容。目录系统本身就展示了教材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熟知目录,答综合性题目,就能根据事实间的内在联系组织材料。背目录要从大到小。先从总体上分清人类历史的几大分期。再进入各章,背出各章的标题,要做到对各章的题目如数家珍,一字不漏。按顺序背出各章标题后,再记下各章里的小节。此后,再进入各节里面的子目录,这一般是黑体字或方框里的字。做到这一步,整个高中历史的总体和大多数重要史实已按其应处的位置进入你的脑海,线索清楚,脉络清晰,为你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接着,仔细阅读课本,认真作记号。这样,真正使教材所有的内容在你的脑中都留有一 点印象。在这个过程中,要仔细作记号,写前后总结于书内,比较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等历史的中心要素。记号要有点系统,不要乱画,一般地,重要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在看完第一遍后都要留下记号。记号也不必太多。作记号应是为了便于复习、记忆,不是为 了作记号而做记号。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圈掉以后不必再看的内容。历史教材不是字字必须 牢记于心的。 此后,就不必每次都一字不漏地看书了。看第二遍、第三遍的速度应该是第一遍的几倍。所以,这时的学习方法应是快速翻书法。究竟快到什么程度?一两周可以把全部教材看完一遍即可。快速看书有利于你联系前后史实,不会因为时间久的原因而看了后面记了前面。或者,你也可以像古龙的武侠小说一样“无剑胜有剑”,靠回忆来联想和加深记忆。想不起哪个子目录下有何内容时,再去翻书补充。这种离开书本回忆的方法最好是放在晚上躺在床上时,在脑袋里一页一页地翻着书,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另外,我认为有效的方法还有:以课本的纸张为参照系,记住内容在纸张上的相对位置 来增强记忆效果;对不好理解或不好记住的东西翻一些背景资料等等。还需要做一些题目,做题目留给你的印象是很深刻的,是仅仅泛泛看书所不可企及的。做多选题,比较分析题所得的效果尤佳,它们会让你注意看书时根本没法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 陈强(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学生,高考历史满分): “读史使人明智”,但前提是要熟悉各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中学的历史课本体系庞 杂、内容极其丰富,而高考的涉及面又是无所不至,所以对广大的考生是个极大的挑战。当 然最主要的是记忆的难关,但如果把握了记忆的方法也就“智者不难”。 首先是反复记忆,持之以恒。这是学习历史这种记忆性强的课程的总的方法。现在历史 高考试题的考查是细而全,要求考生全面牢固地掌握书本上的每一点内容。人记忆是有一定 周期的,记忆也都是靠不断的反复才取得的,不要希求一次、两次就能记住历史课本那么繁 多的内容,而只能靠反复记忆的方法。比如说计划用两个月将所有的课本内容看一遍,那就 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看完一定的量,这样完成一遍后你只能记住很少的部分,但是你进 行第二遍的时间肯定要缩短很多。这样一遍一遍地过滤记忆,最终就能全面掌握。当然,这 种反复记忆不是单纯的机械重复,而要不断的变换角度,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第一遍是中 国史、世界史的顺序,第二遍不妨将二者结合起来,按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顺序复习。 其次是提纲挈领,把握全局。即清晰地把握课本内容的章节线索,时间范围。如中国古 代史的复习,首先要掌握它有几个大的分期,各个分期中经历了几个朝代,每个朝代里又讲 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然后再充实具体内容。这样才能做到层次分明、概念清晰、统观全局, 记忆的东西才更加系统、牢固。首先抓住记忆的框架,然后填充具体的内容,这是一条捷径。 第三是全面细致、重点突破。这是掌握课本基本内容的最起码的方法。高考试题尤其是 选择题所涉及的范围无所不至,所以看书必须全面、细致、周密,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而 对于重要的、内容较多的知识点则要集中精力重点记忆。当然这些都不是一遍、两遍所能解 决的,要想牢固掌握还是需要反复的记忆,这里仅是说在同一遍复习中亦有主次之分。 第四是古今纵横、中外结合。在掌握了基本内容以后,变换一下记忆的角度既可以克服 复习的千篇一律,又可以加深对基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将同一性质或同一时期的中 外历史事件、人物联系起来看,进行归纳和比较。这样就完全打乱了课本的章节顺序,用另 外一条全新的线索将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使知识更加系统条理化,又由于是自己思考归纳总 结的结果,便于理解记忆,掌握的就更加牢固。 第五是限定范围、有的放矢。这是在做题尤其是做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时应注意的方法, 若有疏忽则会造成大面积的非智力因素的失分。解题时首先要看懂题目的意思,切忌所答非所问。解题前还要列一个提纲,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当然,这些都要靠在平时的练习和检测中不断培养。 刘春东(北京大学法律系学生) 下面说一下历史的学习。 先说课内,第一就是要熟悉教材。我当时把教材精读了数遍,一般是逐字逐句地读,不放过课文的注释和插图。然后要背教材,各个知识点都不能放过。背的时候我通常是先读一遍要背的内容,然后边写边记忆。过一段时间后,再在脑子里如放映电影一样地重过一遍。由于记忆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其间伴随着遗忘,所以在进行下一步的时候,有必要再对前边的内容简略地重复一下。我的记忆就是这样在迂回中不断前进的,效果还不错。在记忆过程中也有多种方法,如记理论性的知识时,要注重理解性的记,通常是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或是引出具体的实例,这样有助于使干瘪的理论的种子在大脑中萌发出芽。如记忆过程性的知识时,可以将自己置于当时的环境中,即幻想出一个场面,而自己是其中的一员,这也算是一种联想式记忆法吧。对于章节的安排,可以按照教材顺序去记忆,然后再分成各个专题来记忆,还可以以时间为顺序,古今中外结合在一起来记忆。总之,要把教材内的知识分割成若干个小点,通过排列组合成若干个块,再排列组合成若干个面,这样才能做到融会贯通。 历史的课外阅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可以浏览一下比较有名的史学家的观点,找到与我们的学习联系紧密的部分,加以分析掌握,是大有好处的,尤其对问答题来说。特别要说明的是应该掌握唯物史观,懂得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加以运用。 浙江文科状元谈历史学习方法 徐语婧 历史是一个知识点非常多的学科,既要求细致的记忆,又要求从整体上把握各知识点的 内在联系。学历史最主要的还是看书,以前看书的时候感觉特别容易疲劳,可能看了一两节 课之后就不想看了,就想把书给扔掉。而且,时间一长,可能记忆会发生一些错乱,把这个 朝代的事记到那个朝代去了。后来我发现有的同学看书老是翻着看,可能前面看的是第一页、 第二页,过几分钟他就看到第三四十页了。我特别奇怪,说你怎么看得这么快啊,他就告诉我他是分类看的,我就试了试,发现效果真的非常好。 历史的知识点虽然多,但是它的知识点都能够根据时间,或者是其他的分类方法把它串成一个链条。比方说像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史,这是一个大类,然后经济发展史又可以分成货币发展史、商品发展史,等等。又比如历朝历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举措,就可以从战国的初步确立,然后秦朝、西汉、魏晋南北、隋唐、北宋、明清等各个朝代这样整理下来,这就是一个专题。把历史按专题归类整理,条理就非常清晰了,记忆也会很深刻,而且因为是打乱了书本的顺序看,能够有一种新鲜感,能够克服看书过程中的疲劳。结合考试来说,考题肯定会有一个切入点,进行归类整合后,答题就非常轻松了。比方说今年高考考了新中国的外交,如果平时你看书的时候就按照顺序来看新中国的外交史,从建国初期、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到改革开放以后,各个时期的外交政策都是不同的,那么应付今年的高考题就能够得心应手了。 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必须抓住课本做文章。老师一般都会提醒同学,该把书看一看了,大部分同学也会看个一两遍的。可是怎么个看法,这里面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如果单纯地把书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也是未尝不可的,但是这么做,往往看完了还是感觉没条理,而且会觉得很疲劳。如果按照不同的类别,把书本原有的顺序打乱了看,就可以把知识串成一根根链条,直至形成一个网络。你也可以边看书边作一些记录,简单地写个提纲,看完书后就对着提纲默默地回想一遍,这样学习效率可以大大提高。 你可以整理出很多历史专题,如古代政治史、经济发展史、中古科技史、教育文化史、民族关系史、对外关系史、党的重要会议等。像经济又可以分成农业、商业、手工业等。其中农业就要考虑到农产品的种类,土地问题,生产工具,等等;商业则涉及货币、交易场所、时间,以及国家的商业政策等。又比如民族关系,那就涉及民族融合的特点、民族融合的原因、民族融合的本质等问题,此外还有中央和一些民族地区的关系、中央在民族地区设置了哪些机构、民族地区的官员是怎么委任的等。 北大清华高考状元谈历史学习-杨诚彬 刚刚走出中学大门的我,回顾高三一年来的历史学习,多少可以总结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体会。首先必须端正对历史科的态度,不能让历史戴“副科”帽子。历史在文科高考中与语、数、外、政有同样的分值,与其它4科享受同等待遇,每位文科学生都应充分重视,并保证其必要的学习时间。而且,由于高考历史题往往较难,不易得高分,因而历史得分对高考总分有特殊的作用。 仅仅做到重视历史科仍然不够,还应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不妨在学习时进入“角色”:学习一个王朝的兴衰时,不妨把自己设想为一位睿智的历史学家;学习一场战争时,不妨把自己想象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进入“角色”后,你可以探索历史规律,体会历史人物,就会感到历史学习的巨大乐趣,也才能学习历史的真谛—— 学历史不只是为了知道过去,更重要的是要“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至于高三历史学习的具体方法,我想无非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课堂听讲,二是笔记,三是课后复习。 上课认真听讲,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强调,对于高三尤为重要。高三课堂的特点就是容量大、速度快,在此情况下,上课时间哪怕走神一秒,也会给自己的知识体系造成残缺。而且由于高三的课余时间很紧,不可能分配太多的时间用于历史,因而课堂认真听一遍可留下深刻的印象,为课后复习奠定基础。 记历史笔记,有些同学觉得似无必要,反正该记的都在书上。其实不然。课上老师的板书是课本的提纲挈领,抄下来有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性认识,也利于日后的疏密相间的复习。此外我在记历史笔记时,不仅抄下板书,还在笔记本的每页留下一处专门记录老师课上口述的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历史知识,或将易混淆的历史知识点记在一起,这样做,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通过对比记忆更准确地掌握了历史知识。 高三的主要任务是复习所学知识,为高考做准备,掌握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十分重要。复习方法因人而易,就我个人而言主要有几点感受。 首先,功夫在平常,注意每日的积累。正如前面所说,必须保证历史科每天的学习时间,每天所学内容、所记笔记必须当日复习,“趁热打铁”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另外,要主动思考一些历史难题,尤其是问答题,还要多与老师辩疑,这样可以帮助自己锻炼综合运用历史知识解答和掌握答题的思路、逻辑性。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前面提到的“疏密相间”的复习。课前预习、课上的认真学习以及课后当日的及时复习构成了我们对知识的较“密”的一次掌握。有此前提,就可在一段时间后(如一个月)进行一次“疏”的重复——以笔记为纲对知识进行有重点的复习。此后再隔一段时间,又可以书本为主再进行一次密集的“地毯式轰炸”。如此疏密相间,不断反复,既可保证对重点知识的重点掌握,又可防止对基础知识的遗漏。 此外,每次进行阶段复习时应有重点,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可在这次重点复习中国古代史,下次重点复习世界近现代史,再下次重点复习中国近现代史……如此古今中外交错可以避免复习时的单调,使大脑始终处在接受新鲜事物的兴奋状态。必须明确,高三学习历史不能靠死记硬背。高考考的是能力不是记忆,一定量的基础知识储备固然是必要的,但若只是背得几个年代、事件、人物是远不够的。佛家讲求“悟”,不妨借用一下——高三历史也要学“悟”。这种悟性就是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就是对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领悟。要培养这种悟性就需要平时试着对历史进行大时间跨度和大空间跨度的深入思考,并联系实际,想想“为什么”、“将怎样”。一旦能够“悟”懂历史,就可以自如地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各种问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