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物理 力学实验二轮真题训练
第10讲 力学实验 1.用游标卡尺测得某样品的长度如图甲所示,其读数L=____________ m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该样品的外径如图乙所示,其读数D=________ mm. 解析: 本题考查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游标卡尺游标尺零刻度线所对主尺刻度为5 cm即50 mm,游标尺第17条刻度线与主尺对齐,故游标尺读数为0.05×17 mm=0.85 mm,因此样品长度为50.85 mm;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部分读数为4.5 mm,可动刻度部分读数为0.202 mm,因此样品外径为4.702 mm. 答案: 50.85 4.702(4.701~4.703均可) 2.(2013·浙江卷·21)如图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①和②,纸带上a、b、c…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 (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b、c两点间距离为________; (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纸带①和②上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①________②(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图中_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 A.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 B.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 C.纸带①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 D.纸带①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 解析: (1)由纸带①可读出b、c间距为2.10 cm,由纸带②读出b、c间距为2.40 cm(±0.05 cm,有效数字位数要准确). (2)由=,知t=0.04 s,xce=4.52 cm(纸带①)或xce=5.00 cm(纸带②),代入数据得,ce=1.13 m/s(纸带①)或1.25 m/s(纸带②),①<②. (3)由纸带①各点间距分析可知,小车做匀加速运动,从纸带②各点间距来看,小车开始做加速运动,一段距离后做匀速运动,故可知纸带①是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②是用装置乙实验所得,选C. 答案: (1)2.10 cm或2.40 cm(±0.05 cm,有效数字位数要正确) (2)1.13 m/s或1.25 m/s(±0.05 m/s,有效数字位数不作要求) 小于 (3)C 3.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断细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h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x.(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 (1)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________. (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 (3)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滑块的质量 b.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c.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 d.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 解析: (1)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为H=gt2,斜面上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为x=at2,所以= (2)mgsin θ-μmgcos θ=ma,其中sin θ=,cos θ=,解得μ=(h-). (3)从实验原理和理论计算结果看,引起实验误差的主要是c、d. 答案: (1) (2)(h-) (3)cd 4.如图甲所示,某组同学借用“探究a与F、m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相关实验思想、原理及操作,进行“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 (1)为达到平衡阻力的目的,取下细绳及托盘,通过调整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________运动. (2)连接细绳及托盘,放入砝码,通过实验得到图乙所示的纸带.纸带上O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0.1 s的相邻计数点A、B、C、D、E、F、G.实验时小车所受拉力为0.2 N,小车的质量为0.2 kg. 请计算小车所受合外力做的功W和小车动能的变化ΔEk,补填表中空格(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四位). O-B O-C O-D O-E O-F W/J 0.043 2 0.057 2 0.073 4 0.091 5 ΔEk/J 0.043 0 0.057 0 0.073 4 0.090 7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W=ΔEk,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 (3)实验前已测得托盘质量为7.7×10-3 kg,实验时该组同学放入托盘中的砝码质量应为________ kg.(g取9.8 m/s2,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 解析: (1)若已平衡摩擦力,则小车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2)从纸带上的O点到F点,W=F·=0.2×0.557 5 J=0.111 5 J,打F点时速度vF== m/s=1.051 m/s ΔEk=Mv=×0.2×1.0512 J≈0.110 5 J. (3)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vB== m/s=0.655 5 m/s 所以小车的加速度a== m/s2≈0.99 m/s2 小车所受的拉力F=(m0+m)(g-a),所以盘中砝码的质量m=-m0= kg-7.7×10-3 kg≈0.015 kg. 答案: (1)匀速直线(或匀速) (2)0.111 5 0.110 5 (3)0.015 5.“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的原理如图所示. (1)实验所需的器材有: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和复写纸、低压学生电源、小车、砝码、小桶、沙子、细绳、________和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要用细绳把装沙的小桶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B.平衡摩擦力后,如果改变了小车上砝码的数量,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C.要将小桶和沙子的总重力mg当做小车(质量为M)受到的细绳拉力,必须使M≫m D.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3)某学生保持小车及砝码的质量不变,测得5组小车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a-F图线. F(N) 0.20 0.30 0.40 0.50 0.60 a(m/s2) 0.10 0.21 0.29 0.32 0.49 ①该图线没有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②该图线的斜率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 解析: (1)测量长度时要用刻度尺,要知道小桶及沙子的质量,需要用天平.(2)平衡摩擦力以后,在后面的实验过程中,不需要再平衡摩擦力.要使小桶和沙子的总重力mg当做小车的拉力,应满足小车的质量M远远大于m.要能获得较多的纸带上的点,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3)a-F图象如图所示.①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 因是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②由牛顿第二定律知mg=Ma或mg=(M+m)a,得a=或a=,易知,a-F图线的斜率为或. 答案: (1)刻度尺 天平(带有一套砝码) (2)CD (3)a-F图线如图所示 ①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②小桶质量m(包括沙子质量)与小车质量M之和的倒数或小车质量M的倒数(两种结果写出任意一种均可) 6.(2013·江苏卷·11)某兴趣小组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倾斜的球槽中放有若干个小铁球,闭合开关K,电磁铁吸住第1个小球.手动敲击弹性金属片M,M与触头瞬间分开,第1个小球开始下落,M迅速恢复,电磁铁又吸住第2个小球.当第1个小球撞击M时,M与触头分开,第2个小球开始下落……这样,就可测出多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 (1)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电路中的电源只能选用交流电源 B.实验前应将M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 C.用直尺测量电磁铁下端到M的竖直距离作为小球下落的高度 D.手动敲击M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2)实验测得小球下落的高度H=1.980 m,10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6.5 s.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提出减小实验误差的两个办法. (4)某同学考虑到电磁铁在每次断电后需要时间Δt磁性才消失,因此,每个小球的实际下落时间与它的测量时间相差Δt,这导致实验误差.为此,他分别取高度H1和H2,测量n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1和T2.他是否可以利用这两组数据消除Δt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请推导说明. 解析: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h=gt2解决问题. (1)若电源选用直流电源,电磁铁可正常工作,选项A错误;实验时小球要撞击M断开电源,因此M应在电磁铁的正下方,选项B正确;小球下落的高度为电磁铁下端到M的竖直距离与小球直径的差,选项C错误;根据H=gt2,t可利用累积法,即从手动敲击M的同时开始计时,测量出落下n个小球的时间T,则一个小球下落时间t=,选项D正确. (2)根据H=gt2和t=,解得 g=== m/s2≈9.4 m/s2. (3)要减小实验误差,可以适当增大小球下落的高度,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根据题意,小球从H1、H2高处落下需要的时间t1=-Δt和t2=-Δt,根据H=gt2得H1=g2和H2=g2 解得g=,因此可以消除Δt的影响. 答案: (1)BD (2)9.4 (3)增加小球下落的高度;多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也可) (4)可以消除Δt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推导过程见解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