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安培力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安培力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安培力(左手定则)‎ 基础知识 ‎ 一、安培力 ‎1.安培力: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叫做安培力.‎ 说明:磁场对通电导线中定向移动的电荷有力的作用,磁场对这些定向移动电荷作用力的宏观表现即为安培力.‎ 实验:注意条件 ‎①I⊥B时 A:判断受力大小(由偏角大小判断)改变I大小,偏角改变;I大小不变,改变垂直磁场的那部分导线长度;改变B大小.‎ B:F安方向与I方向B方向关系:(改变I方向;改变B方向;同时改变I和B方向)‎ F安方向:安培左手定则,F安作用点在导体棒中心。(通电的闭合导线框受安培力为零)‎ ‎② I//B时, F安=0,该处并非不存在磁场。‎ ‎③ I与B成夹角时,F=BILSin (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夹角)。‎ 有用结论:“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反向电流相排斥”。不平行时有转运动到方向相同且相互靠近的趋势。‎ ‎2.安培力的计算公式:F=BILsinθ(θ是I与B的夹角);‎ ‎① I⊥B时,即θ=900,此时安培力有最大值;公式:F=BIL ‎② I//B时,即θ=00,此时安培力有最小值,F=0;‎ ‎③ I与B成夹角时,00<B<900时,安培力F介于0和最大值之间.‎ ‎3.安培力公式的适用条件:‎ ‎①公式F=BIL一般适用于匀强磁场中I⊥B的情况,对于非匀强磁场只是近似适用(如对电流元)但对某些特殊情况仍适用.‎ 如图所示,电流I1//I2,如I1在I2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则I1对I2的安培力F=BI‎2L,方向向左, ‎ I1‎ I2‎ 同 理I2对I1,安培力向右,即同向电流相吸,异向电流相斥.‎ ‎②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如果是磁体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则通电导体对磁体有反作用力.‎ 两根通电导线间的磁场力也遵循牛顿第三定律.‎ 二、左手定则 ‎1.安培力方向的判断——左手定则:‎ 伸开左手,使拇指跟其余的四指垂直且与手掌都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并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这时手掌所在平面跟磁感线和导线所在平面垂直,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2.安培力F的方向:F⊥(B和I所在的平面);即既与磁场方向垂直,又与通电导线垂直.但B与I的方向不一定垂直.‎ ‎3.安培力F、磁感应强度B、电流1三者的关系 ‎①已知I,B的方向,可惟一确定F的方向;‎ ‎②已知F、B的方向,且导线的位置确定时,可惟一确定I的方向;‎ ‎③已知F,1的方向时,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不能惟一确定.‎ ‎4.由于B,I,F的方向关系常是在三维的立体空间,所以求解本部分问题时,应具有较好的空间想象力,要善于把立体图画变成易于分析的平面图,即画成俯视图,剖视图,侧视图等.‎ 规律方法 1。安培力的性质和规律;‎ ‎①公式F=BIL中L为导线的有效长度,即导线两端点所连直线的长度,相应的电流方向沿L由始端流向末端.‎ 如图所示,甲中:,乙中:L/=d(直径)=2R(半圆环且半径为R) ‎ 如图所示,弯曲的导线ACD的有效长度为l,等于两端点A、D所连直线的长度,安培力为:F = BIl ‎②安培力的作用点为磁场中通电导体的几何中心;‎ ‎③安培力做功:做功的结果将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 ‎2、安培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判断 ‎(1)电流元法:即把整段电流等效为多段直线电流元,先用左手定则判断出每小段电流元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从而判断整段电流所受合力方向,最后确定运动方向.‎ ‎(2)特殊位置法:把电流或磁铁转到一个便于分析的特殊位置后再判断安培力方向,从而确定运动方向.‎ ‎(3)等效法: 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都可以等效成条形磁铁,条形磁铁也可等效成环形电流或通电螺线管,通电螺线管也可以等效成很多匝的环形电流来分析.‎ ‎(4)利用结论法:①两电流相互平行时无转动趋势,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反向电流相互排斥;‎ ‎②两电流不平行时,有转动到相互平行且电流方向相同的趋势.‎ ‎(5)转换研究对象法:因为电流之间,电流与磁体之间相互作用满足牛顿第三定律,这样,定性分析磁体在电流磁场作用下如何运动的问题,可先分析电流在磁体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然后由牛顿第三定律,再确定磁体所受电流作用力,从而确定磁体所受合力及运动方向.‎ ‎(6)分析在安培力作用下通电导体运动情况的一般步骤:‎ ‎①画出通电导线所在处的磁感线方向及分布情况 ‎②用左手定则确定各段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 ‎③)据初速方向结合牛顿定律确定导体运动情况 ‎(7)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若线圈面积为S,线圈中的电流强度为I,所在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线圈平面跟磁场的夹角为θ,则线圈所受磁场的力矩为:M=BIScosθ.‎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