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一轮复习钠镁铝铁铜知识点总结
高考命题方向 1.从钠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和的对比,与比较;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比较。 2.Mg、Al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试题在高考中不断增多,在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书写及其正误判断、物质鉴别和推断、实验和化学计算不断出现。 3. Al3+ 、Al(OH)3 、AlO2- 的相互转化及图像分析时,一是要明确反应原理,掌握反应规律;二是要弄清图像中的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及水平线的意义;三是要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充分结合起来。 4.复习铁及其化合物性质时,要将铁的变价性质、Fe(OH)2的颜色变化、Fe3+的检验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其他元素化合物知识结合起来综合分析。 知识点1: 钠、镁 1、物理性质 钠:钠是银白色金属,密度小(0.97g/cm3), 镁:镁是银白色金属,质较软,密度1.74g/cm3, 熔点低(97℃),硬度小,质软,可用刀切 是轻金属,硬度小。 割。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2、原子结构 +12 8 2 2 +11 8 2 1 钠 镁 3、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氧气、氯气、硫、氮气) 常温:4Na + O2 == 2Na2O, 2Mg + O2 == 2MgO 加热:2Na + O2 Na2O2; Mg + Cl2 MgCl2 2Na + Cl2 2NaCl; 2Mg+CO2 2MgO+C 2Na + S Na2S 3Mg + N2 Mg3N2 (2)与水的反应 2Na + 2H2O == 2NaOH + H2↑ Mg + 2H2O(沸水)== Mg(OH)2 + H2 ↑ 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在水 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 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 酞,溶液变红。 (浮、熔、游、响、红) 结论:从反应条件的难易判断出 金属性/还原性:Na>Mg (3)与酸反应 2Na + 2HCl == 2NaCl + H2↑ Mg + 2HCl == MgCl2 + H2↑ Na放入稀盐酸中,是先与酸反应,酸不足 与非强氧化性酸反应:是酸中的H+与Mg反应, 再与水反应。因此Na放入到酸溶液中Na 有H2放出。 是不可能过量的。同时Na与H2的物质的 与强氧化性酸反应:如浓H2SO4、HNO3 量比始终是2:1。当然反应要比钠与水的 反应比较复杂,但是没有H2放出。 反应剧烈多。 (4) 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钠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钠是直接与水反应。 Mg + 2FeCl3 == 2FeCl2 + MgCl2 反应后的碱再与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如钠投入 Mg + FeCl2 == Fe + MgCl2. 到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式: Mg + CuCl2 == Cu + MgCl2. a.2Na + 2H2O == 2NaOH + H2↑ b.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 总:2Na + CuSO4 + 2H2O == Cu(OH)2 ↓+ Na2SO4 + H2 ↑。 4、制取 贝壳(CaCO3) 煅烧 生石灰 水 石灰乳 海水 盐酸 MgCl2·6H2O 一定条件 MgCl2 电解 Mg(OH)2 Mg 工业制钠:电解熔融的NaCl 2NaCl(熔融) 2Na + Cl2↑。 工业制镁: 主要反应:MgCl2 + Ca(OH)2 == Mg(OH)2↓+ CaCl2, 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MgCl2·6H2O MgCl2 + 6H2O , MgCl2(熔融) Mg + Cl2↑。 5、用途 钠的用途: 熔融 ①在熔融的条件下钠可以制取一些金属,如钛、锆、铌、钽等; TiCl4 + 4Na ==== 4NaCl + Ti ②钠钾合金是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③钠蒸气可作高压钠灯,发出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 镁的用途:镁主要是广泛用于制造合金。制造的合金硬度和强度都较大。 因此镁合金被大量用火箭、导弹、飞机等制造业中。 6、钠的氧化物(氧化钠、过氧化钠) 钠在空气中的变化:银白色的钠变暗(生成了氧化钠)变白(生成氢氧化钠)潮解 变成白色固体(生成碳酸钠)。 名称 过氧化钠(Na2O2) 氧化钠(Na2O) ① 氧的化合价 -1 -2 ② 颜色状态 淡黄色固体 白色固体 ③ 与水反应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 Na2O + H2O == 2NaOH ④ 与CO2反应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 Na2O + CO2 == Na2CO3, ⑤ 类 别 过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⑥ 漂白性 具有漂白性 无 ⑦ 用 途 常做供氧剂,具有强氧化性,有漂白作用。 7、钠的化合物(碳酸钠、碳酸氢钠) 名 称 碳 酸 钠 碳 酸 氢 钠 化学式 Na2CO3 NaHCO3 俗名 苏打、纯碱 小苏打 颜色状态 白色粉末 白色晶体 水溶性 均溶于水;同温度下Na2CO3 的溶解度大于NaHCO3 热稳定性 稳定,加热不分解 不稳定2NaHCO3 Na2CO3+CO2↑+H2O 与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 CO2↑+H2O NaHCO3+ HCl === NaCl+ CO2↑+H2O 与碱反应 NaOH NaHCO3+NaOH=== Na2CO3+H2O 与CO2反应 Na2CO3+CO2+H2O====2 NaHCO3 与CaCl2反应 Na2CO3+CaCl2===CaCO3↓+2NaCl 用途 用于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洗涤剂 发酵剂.灭火剂,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相互转化 +( CO2+H2O) 加热/+NaOH (一)怎样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加热固体,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的是碳酸氢钠 2.溶解度大小比较法。 3.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剧烈的是碳酸氢钠。 4. 溶解,加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碳酸钠。 (二)注意几个实验的问题: 1、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足量的CO2有晶体NaHCO3析出。 2、Na2CO3溶液与稀HCl的反应①向Na2CO3 溶液中滴加稀HCl,先无气体,后有气体,如果n(HCl)小于n(Na2CO3)时反应无气体放出。发生的反应:先①Na2CO3 + HCl == NaCl + NaHCO3,后②NaHCO3 + HCl == NaCl + H2O +CO2 . ②向稀HCl中滴加Na2CO3溶液,先有气体,反应是: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如果用2mol的Na2CO3和2.4mol的稀HCl反应,采用①方法放出CO2是0.4mol;采用②方法放出CO2为1.2mol。希望同学们在解题时要留意。 3、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鉴别:取两种试液少量,分别滴加CaCl2或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的原取溶液为Na2CO3,另一无明显现象的原取溶液为NaHCO3。 4、侯氏制碱法 反应式:NaCl + NH3 + CO2 + H2O == NaHCO3 ↓+ NH4Cl. 注意:在生产中应先在饱和的NaCl溶液中先通入NH3,后通入CO2,NaHCO3晶体析出过滤,在滤液中加入NaCl细末和通NH3析出NH4Cl晶体为副产品。NH4Cl晶体析出后的母液进行循环试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知识点2: 铁、铜 (一)铁 1、单质铁 (1)物理性质:铁是一种可以被磁铁吸引的银白色金属,纯铁的熔点较高(1535℃),防腐能力强。密度7.83g/cm3,是电和热的良导体。但是通常炼制的铁中含有碳等杂质,使铁的熔点降低,防腐能力大大下降。 (2)化学性质:铁是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形式,如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等。 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3Fe + 2O2 Fe3O4(Fe2O3·FeO), 2Fe + 3Cl2 2FeCl3 2Fe + 3Br2 2FeBr3 Fe + I2 FeI2 Fe + S FeS。 ②高温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Fe3O4 + 4H2↑。 ③与酸反应:强氧化性酸: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使铁钝化。加热时,与强氧化性反应,但无氢气放出。 非强氧化性酸:铁与酸反应有氢气放出。 ④与某些盐反应:如Fe + CuSO4 == Cu + FeSO4 , Fe +2 FeCl3 == 3FeCl2等。 2、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Fe2O3·FeO) 铁元素的价态 +2 +3 +2、+3 俗称 铁红 磁性氧化铁 色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类别 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复杂氧化物 水溶性 难溶 难溶 难溶 稳定性 不稳定 稳定 稳定 主要化学性质 有一定的还原性易被氧化为三价铁的化合物 与酸反应生成三价铁盐 化合物中+2的铁有还原性,易被氧化。 3、铁的氢氧化物 Fe(OH)2 Fe(OH)3 主要性质 白色难溶于水的沉淀,不稳定,易被氧化成氢氧化铁,颜色变化为:白色-灰绿色-红褐色。 反应式: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因此在制备时常采取措施:除溶液中的氧;加有机溶剂封住液面;胶头滴管要伸入到溶液中。 红褐色难溶于水的沉淀,受热易分解。2Fe(OH)3 Fe2O3 + 3H2O 能溶于强酸溶液,生成相应的盐。 4、Fe2+、Fe3+的检验: 离子 Fe2+ Fe3+ 常见方法 ①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氯水,溶液变血红色; ②直接观察溶液是浅绿色; 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沉淀的颜色变化是:白色-灰绿色-红褐色。 ①直接观察溶液是黄色; 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③滴加KSCN溶液,有血红色溶液出现。 5、铁三角: ①:Fe与弱氧化剂反应,如H+、Cu2+ 、I2 、S等; Fe Fe + I2 FeI2 Fe + S FeS ②:用还原剂如H2 、CO等还原FeO或用Mg、Zn、Al等还原Fe2+盐溶液。 Fe2+ Fe3+ CO+FeO==Fe+CO2 Mg +FeSO4 ==Fe + MgSO4 ③:铁与强氧化剂反应如Cl2、Br2、浓H2SO4 、浓HNO3等。 2Fe +3Cl2 == 2FeCl3 ④:用还原剂如H2 、CO等还原Fe2O3或用足量Mg、Zn、Al等还原 Fe3+的盐溶液。 CO+ Fe2O3==Fe+CO2 ⑤: Fe2+遇强氧化剂的反应如Cl2、Br2、O2、浓H2SO4、浓HNO3、 H2O2、Na2O2、HClO等。 FeCl2+2Cl2== 2FeCl3 ⑥:Fe3+遇某些还原剂的反应如Fe、Cu、SO2、I-、H2S等以及少量的Zn、Mg、Al等。 Fe +2 FeCl3 == 3FeCl2 6、铁的冶炼: 原料:铁矿石(提供铁元素)、焦炭(提供热量和还原剂)、空气(提供氧气)、石灰石(除去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杂质)。 设备:高炉。 主要反应:C + O2 CO2 , C + CO2 2CO (这两个反应是制造还原剂并提供热量) 3CO + Fe2O3 2Fe + 3CO2 ,CaCO3 CaO + CO2↑ ,CaO + SiO2 CaSiO3. 从高炉中出来的铁含有2-4.5%的碳,我们称之为生铁,性能差,需进一步的炼制得到性能较好的钢(含碳量0.03%~2%)。高炉的尾气常含有CO有毒气体,常采取净化后循环使用的方法。 (二)铜 1、铜的性质 (1)物理性质:铜是紫红色的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广泛用作导线,密度8.9g/cm3 ,是重金属。铜是较不活泼的金属,自然界中有少量的单质铜存在,大部分是化合态如黄铜矿(CuFeS2),孔雀石(CuCO3·Cu(OH)2)等。 (2)化学性质: ①与非金属单质 2Cu + O2 2CuO(黑色),Cu + Cl2 CuCl2 (有棕黄色的烟),2Cu + S Cu2S(黑色) ②与强氧化性酸 Cu +2 H2SO4(浓) CuSO4 + SO2↑+ 2H2O , Cu + 4HNO3 (浓) == Cu(NO3)2 + 2NO2↑+ 2H2O 3Cu + 8HNO3 (稀)== 3Cu(NO3)2 + 2NO↑+ 4H2O . ③与某些盐反应 Cu + 2FeCl3 == 2FeCl2 + CuCl2 ,Cu + 2AgNO3 == Ag + Cu(NO3)2. 2、铜的冶炼: 工业上是高温冶炼黄铜矿得到粗铜,然后用电解方法精练得到纯度很高的精铜,电解中将粗铜连在电源的正极,精铜连在电源的负极,用可溶性的铜盐做电解液。这样通电一段时间后,粗铜上的铜就不断溶下,在精铜表面析出。 (99.95%~99.98%) (99.5%~99.7%) 黄铜矿 粗铜 精铜 电解 1.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2.火法炼铜: 【练习】 1、Na、Mg、Al、Fe四种金属中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2 g,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H2 0.5 g,则混合物中必定含有的金属是 ( ) A.钠 B.镁 C.铝 D.铁 2、有一块铝铁合金,将其溶解于足量盐酸中,再加入过量溶液,在空气中静置至红褐色沉淀不再增加时,将沉淀滤出再灼烧至恒重,得到残留物的质量与原合金质量相同,则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是 ( ) A.22.2% B.30% C.75.5% D.80.6% 3、向某晶体的水溶液中加入Fe2+的溶液后,无明显变化,当滴加几滴溴水后,混合液出现血红色。那么,由此得出下列的结论错误的是 ( ) A.该晶体的水溶液中一定含有SCN- B.Fe3+的氧化性比Br2的氧化性强 C.Fe2+被Br2氧化为Fe3+ D.Fe2+ 与SCN-不能形成血红色的化合物 4、2 mol/L的盐酸和硫酸各100 mL,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反应结束后,所生成的气体质量比为2∶3,则往盐酸中加入铁粉的质量是 ( ) A.2.8 g B.5.6 g C.8.4 g D.11.2 g 5、有一种铁的“氧化物”样品,用5摩/升盐酸140毫升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吸收标况下0.56升氯气,恰好使其中Fe2+全部转化成Fe3+,该样品可能的化学式是 ( ) A..Fe2O3 B.Fe3O4 C.Fe4O5 D.Fe5O7 知识点3: 铝 (一)铝 1、铝的制备 铝土矿(Al2O3 、Fe2O3等) NaOH 溶解: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过滤:除杂,得到NaAlO2 提 CO2 (过量) 酸化:NaAlO2 + CO2 + 2H2O = Al(OH)3↓ + NaHCO3 纯 过滤:得到Al(OH)3↓ 高温 灼烧:2Al(OH)3 ==========Al2O3+3H2O 通电 冰晶石 电解:2Al2O3========4Al+3O2↑ 2、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用途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质地较软,延展性好 密度小、熔沸点 易加工成各种形状, 包装、装饰工艺, 铝箔、铝丝、银粉涂料 导热性能好 铝锅、铝壶等加热器具 导电性能较好 铝芯电线、电缆 3、化学性质: 原子结构: Al 铝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三个电子,这三个电子很容易失去变成铝离子,因此铝很活泼 点燃 (1) 与非金属单质(O2) 4Al+3O2====2Al2O3 现象: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2) 铝能与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氢气。 2Al+6HCl = 2AlC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3)常温下,铝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 (4)与盐溶液反应2Al+3CuSO4=3Cu+Al2(SO4)3 (5)铝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 高温 2Al + Fe2O3====2Fe + Al2O3 4、用途 易加工成各种形状,包装、装饰工艺,铝箔、铝丝、银粉涂料,铝锅、铝壶等,加热器具铝芯电线、电缆 5、铝与人体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体每天的摄铝量不应超过每千克体重1毫克,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每天摄取的铝量绝不会超过这个量,但是,经常喝铝盐净化过的水,吃含铝盐的食物,如油条、粉丝、凉粉、油饼、易位罐装的软饮料等,或是经常食用铝制炊具炒出的饭莱,都会使人的摄铝量增加,从而影响脑细胞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迟钝。 (二)、氧化铝Al2O3 1.氧化铝的主要性质: (1)物理性质: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熔点很高。(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成分) (2)化学性质:① 不与水反应 ② 和碱反应: Al2O3 + 2NaOH =2NaAlO2 + H2O Al2O3 + 2OH- =2AlO- + H2O (Al2O3表现了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③和酸反应: Al2O3 +3H2SO4 =Al2(SO4)3 + 3H2O Al2O3 + 6H+ =2Al3+ + 3H2O (Al2O3表现了碱性氧化物的性质) 两性氧化物:既可以跟强酸,又可以跟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主要用途: ①作耐火材料:制耐火坩埚、耐高温的实验仪器等。 ②冶炼铝的原料。 ③耐磨材料。 (三)、氢氧化铝Al(OH)3 1.氢氧化铝的主要性质: (1)物理性质:白色胶状物,几乎不溶于水,但能凝聚水中悬浮物,并能吸附色素。 (2)化学性质:①不与水反应 ②和碱反应:Al(OH)3+ NaOH =NaAlO2 + 2H2O Al(OH)3+OH- = AlO2- +2H2O ③和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Al(OH)3+3H+ = Al3+ +3H2O 两性氢氧化物:既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2.实验室制氢氧化铝的方法: (1).利用AlCl3等可溶性铝盐与氨水等弱碱反应制取; AlCl3 + 3NH3·H2O = Al(OH)3↓ + 3NH4Cl (2).利用NaAlO2等偏铝酸盐与碳酸等弱酸反应制取 NaAlO2 + CO2 + 2H2O = NaHCO3 + Al(OH)3 ↓ (3).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X) AlCl3 + 3NaOH = Al(OH)3↓ + 3NaCl Al(OH)3+ NaOH =NaAlO2 + 2H2O 3.主要用途 (1)净水剂 明矾的净水原理 KAl(SO4)2==K+ + Al3+ +2SO42- Al3+ +3H2O = Al(OH)3(胶体) +3H+ Al(OH)3(胶体) 具有吸附能力,使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沉降. (2)医学上-----中和胃酸(斯达舒、胃舒平) (四).偏铝酸钠(NaAlO2)的性质 (1) NaAlO2通入CO2气体 NaAlO2 + CO2 + 2H2O = Al(OH)3↓+ NaHCO3 (2) NaAlO2与HCl反应 NaAlO2 +H2O+HCl= Al(OH)3 ↓+NaCl NaAlO2 +4HCl= AlCl3+ 2H2O+ NaCl (五)铝三角 【练习】 1.把Al和Fe3O4粉配成铝热剂,分成两等份,前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完全反应,然后将生成物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一份直接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之充分反应,前后两种情况下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1︰3 B 9︰8 C 3︰4 D 4︰3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硫酸铝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B、氢氧化铝跟盐酸反应:2Al(OH)3+6H+ = 2Al3++6H2O C、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 = BaSO4↓ D、偏铝酸钠溶液与适量稀硝酸反应:AlO2-+H++H2O = Al(OH)3↓ 3.甲、乙两烧瓶中各盛有100mL 3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向两烧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测得甲、乙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2∶3(相同状况),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 A 2.7g B 3.6g C 5.04g D 4.05g 4.将a molNa和a molAl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 dg·㎝-3,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 82a /(46a + m)% B 8200a /(46a + 2m)% C 8200a /(46a + m)% D 8200a /(69a +2 m)% (六)图像题 ① 向一定量的AlCl3 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 见 图(a) 有关离子方程式为: Al3+ + 3OH- = Al(OH)3 ↓ Al(OH)3 +OH - = AlO2― +2 H2O 例1. 向30毫升1 mol/L的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4 mol/L的溶液,若产生0.78克白色沉淀,则加入的溶液的体积可能为( ) A. 3mL B. 7.5mL C. 15mL D. 27.5mL 解析:已知,由沉淀的物质的量小于氯化铝的物质的量可推知此题可能有两个答案:一氢氧化钠不足,二氢氧化钠过量。 由两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知: 当碱的量不足时: 当碱过量时: 故此题答案为:B、D。 例2. 向含有的溶液中加入含的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1)a mol (2)b mol (3) (4)(5)0 mol (6) A. (1)(2)(4)(5)(6) B. (1)(4)(5)(6) C. (1)(2)(3)(5)(6) D. (1)(3)(5) 解析: (1)当时,或。 (2)当时,。 (3)当时, 答案:B 例3. 等体积的和两种溶液混合后,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和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1)1:3 (2)2:3 (3)1:4 (4)2:7 A. (1)和(2) B. (1)和(3) C. (2)和(4) D. (3)和(4) 解析: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可以是或。故当溶液中与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当溶液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 答案:C 【练习】 将3 mol/L 溶液滴入到25 mL一定浓度的溶液中。图2是整个过程的数学分析曲线。其中横轴表示加入的物质的量,纵轴表示产生的沉淀物质的量。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2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B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2)当C点从O点向A点运动时,表示随的不断加入,沉淀量逐渐___________。OA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是____________,由此可得A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当C点从A点向B点运动时,表示____________。AB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为____________,由此可得B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3)由上述分析,可求得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 (4)由上可知:生成沉淀的量随加入的的量而改变,可以把它们表示成函数的关系。若以加入的的物质的量x为自变量,以生成的沉淀的物质的量y为因变量,当C点处于OA段时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带定义域);当C点处于AB段时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带定义域)。 (5)利用上述所得结果,填写表1。 表1 加入溶液的体积/mL 5.0 10.0 12.0 产生的沉淀的质量/g 二、向强碱溶液中滴入铝酸盐溶液,先无沉淀,当全部转化为时,再加入铝盐溶液,则偏铝酸盐与铝盐溶液发生了相互促进水解的反应,产物都是。 如图3所示: 图3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O~A段: A~B段: 例3.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能鉴别开的是( ) A. 和B. 和 C. 和D. 和 解析:从图1与图3的图像差别上不难看出当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现象是先产生白色胶状沉淀,随碱液的加入沉淀又不断消失;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铝溶液时,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来出现白色胶状沉淀。故此题答案为C、D。 三、向铝盐溶液中滴入氨水或向氨水中滴加铝盐溶液 (I)向铝盐中滴加氨水时,当氨水增加到时,产生最大沉淀量如图4所示。 图4 (II)向氨水中滴加铝盐溶液时,开始时氨水过量,如图5所示,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图5 由图4与图5不难看出,氢氧化铝沉淀是不溶于弱碱氨水中的。 四、I:向偏铝酸盐溶液中滴入强碱 当时,产生最大沉淀量,继续滴入强酸,沉淀逐渐溶解。如图6所示。 图6 II:向盐酸中滴加偏铝酸盐溶液至过量 滴入的偏铝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沉淀,继而马上被盐酸溶解,反应方程式为: 继续滴加的则与发生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沉淀量的变化可用图7表示。 图7 五、向溶液中通入 由于产生的沉淀不溶解在碳酸中,产生的沉淀不消失,如图8所示。 图8 六、向溶液中滴加溶液 现象是先产生沉淀,继续滴加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图9 例4. 现有200 mL 和的混合溶液,其中,,要使转化为,并使与分离开,至少需要4 mol/L的溶液的体积为( ) A. 140mL B. 120mL C. 100mL D. 80mL 解析:由题意 需 则需 答案:D 例5. 将一定质量的Mg、Al合金投入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中,合金全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5 mol/L的溶液至过量,生成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10所示。求: (1)原合金中Mg、Al质量各多少克。 (2)物质的量浓度。 图10 解析:由图10可知,11.6g是沉淀的质量,是的质量,当时,中和,无沉淀生成。 (1) 24g 58g m(Mg) 11.6g (2)当时,此时全部以沉淀的形式存在,则溶液中,所以。 答案:(1)Mg:4.8g;Al:2.7g (2) 例6. 图11是向混合液中依次加入M和N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M和N的体积关系图(M、N各表示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 混合溶液中 B. 混合液中 C. V之前加溶液,V之后加盐酸 D. 这种盐酸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图11 解析:依所学知识,很容易判断C是正确的。设物质的量为1 mol,则生成为 1 mol,AB段溶解过程消耗NaOH也是1 mol(据反应式),由图推知OV段每等份相当于NaOH量为1 mol,那么OA段生成消耗NaOH应是3 mol,即3等份,则余下两等份即2 mol应生成所消耗NaOH量,故为1 mol,也应是1 mol,由此可判断A也是正确的,则B错误。对于D选项,可分析图像AB,BC两段,前者消耗沉淀后者生成沉淀,从而有关系式:,故可推知,又两段消耗溶液体积相等,因此不难得出结论:D选项也是正确的,错误选项只有B。 七、向明矾溶液中滴加溶液 当向明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时,在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的同时生成硫酸钡沉淀,现象是先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部分消失,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当溶液中的完全沉淀时: 当溶液中的完全沉淀时: 其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碱的体积关系如图12和图13所示。 例7. 向明矾溶液里滴加溶液,当恰好完全沉淀时,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 A. 一部分为沉淀,一部分以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B. 一部分为沉淀,一部分以形式存在溶液中 C. 全部为沉淀 D. 几乎全部以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解析:从上图不难看出,当完全沉淀时,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故此题答案为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