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创新设计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1241宋明理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6创新设计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1241宋明理学

www.ks5u.com 第41讲 宋明理学 ‎1.(2015·广东十校联考)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  )‎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解析 题干提供的信息是“理学”的创新,这里应该理解为南宋朱熹融合了儒家思想以外的思想;A项是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排除;C项理学的作用也是儒家思想的共同作用,排除;D项并未说明理学的创新,故排除。‎ 答案 B ‎2.(2015·河北邢台调研)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哲理化的阶段。程颐、程颢是著名的理学大师,下列各项与其主张相符的是 (  )‎ A.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B.知善知恶便是良知 C.心即理也,此心此理,不容有二 D.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 解析 A项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B项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C项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三者都属于陆王心学家的观点,故A、B、C项错误;D项主张“格物致知”,符合程朱理学家的主张,故D项正确。‎ 答案 D ‎3.(2015·黑龙江哈尔滨测试)《朱子语类》中记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其要说明的是 (  )‎ A.良知即天理 ‎ B.理为宇宙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 C.格物以求理 ‎ D.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 据题干关键信息:“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说明朱熹认为理无处不在,存在于现实世界,是万物的本原,故选B。‎ 答案 B ‎4.(2015·黑龙江模拟)《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讲一位老秀才之女因其夫病故便欲“寻一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对此,老秀才言:“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挡你?”女儿死后,老秀才却心痛不已,“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作者此作意在 (  )‎ A.反映清代社会价值观的改变 ‎ B.赞扬老秀才之女的道德坚守 C.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 D.批判老秀才为名节逼死女儿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老秀才之女受封建礼教迫害而死,作者对该事情进行批判和揭露。故选C项。A、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 C ‎5.(2015·陕西渭南模拟)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演进的曲线图。与d点直接相关的是 (  )        ‎ A.孟子、荀子 B.董仲舒、主父偃 C.朱熹、王守仁 D.李贽、王夫之 解析 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西汉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B项错误;南宋朱熹、明朝王守仁分别是理学和心学的集大成者,故C项正确;明朝的李贽、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对宋明理学的弊端进行批判,故D项错误。‎ 答案 C ‎6.(2015·湖北黄冈模拟)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认为“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下列诗词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  )‎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D.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心之所发便是意”“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可知该哲学家强调理在心中、心外无物,B项最符合要求。A项主要描写自然环境清幽,C项主要表达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D项主要表达诗人夜雨候客的闲定心理,都与材料观点不符。‎ 答案 B ‎7.(2015·云南昆明模拟)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明朝统治者曾一度以‘心学’为‘诋毁先儒’、‘传习邪说’的‘向导’,而士子们则从王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思想启蒙。”其主要原因是王阳明 (  )‎ A.否定孔孟权威 B.否定“明天理,去人欲”‎ C.高扬人的主体地位 D.强调知行合一 解析 王阳明强调内心反省达到良知,凸显了人的主体地位,为后来追求平等的早期启蒙思想家所利用和发展,故C项正确。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以儒学为基础,并未否定孔孟权威,故排除A项;仍然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儒家伦理纲常规范行为,并未否定“明天理,去人欲”,故排除B项;“知行合一”强调道德实践,并不包含具有思想启蒙的内核,故排除D项。‎ 答案 C ‎8.(2015·北京东城普通校联考)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下列材料不能用作该论文论据的是 (  )‎ ‎①《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 ‎②《西游记》:“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 ‎③《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 B.②③ ‎ C.③ D.①②‎ 解析 程朱理学讲求的是忠孝节义的儒家伦理道德,而①②是对封建礼教的叛逆,不符合题意,③体现的是忠诚思想,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 答案 C ‎9.(2015·江苏苏州检测)(节选)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儒者以“六艺”(《诗》《书》《礼》《易》《春秋》《乐》)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少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易也。‎ ‎——汉初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材料二 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一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旧理想。‎ ‎——钱穆《国史新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儒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追求的政治理想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产生的原因。‎ 解析 第(1)问,注意从儒学的内容、儒学的作用角度归纳。第(2)问,结合材料即可回答“政治理想”;“原因”则要从统治的需要、宗教的冲击、科举的局限等角度回答。‎ 答案 (1)六艺卷帙浩繁,儒学太博而难以找到要点,用力多,而收效太少。儒学对于正君臣父子,别夫妇长幼的礼数,是任何一家都不能更改的。‎ ‎(2)理想:治国、平天下。‎ 原因:佛教、道教的冲击(宗教的冲击);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不能担当大任;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