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史专题 【王朝的沿革】 世袭制:夏朝(前21世纪—前16世纪,禹、启—桀) 内外服制:商(殷)朝(前16世纪—前1046年,汤—纣,殷) 封邦建国制: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周武王—周幽王,镐京) 东周: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形成和发展时期 秦:前221年 —前206年,嬴政,咸阳 西汉:前202年—8年,刘邦,长安 新:8—23年 东汉:25年—220年,刘秀,洛阳 分裂与民族融合时期 蜀汉 221-263刘备 东晋 宋 齐 梁 陈 东 魏 220-265曹丕 西晋 汉 吴 东魏 北齐 229-280孙权 十六国 北魏 西魏 北周 隋 繁荣时期 隋朝(581年-618年,杨坚,长安) 唐朝(618年-907年,李渊,长安) 民族融合加强与经济继续发展时期 辽 金 蒙古 916-1125 1115-1234 1206-1271 五代 北宋 (北金灭) 南宋 元 907-960 960-1127 1127-1279 1271-1368 西夏1038-1227(被元灭) 渐趋衰落时期 明朝(1368年—1644年,朱元璋,应天—北京) 清朝(1616年—1636年努尔哈赤建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1912年皇太极—宣统帝溥仪,沈阳—北京)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2.发展历程: 战国时期初步形成:商鞅变法建立县制,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 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分工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其下地方实行郡县制。 西汉巩固:汉武帝设立“内朝”和“外朝”。设立了刺史制度,颁布了“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 隋唐完善:创立三省六部制,是古代中央官僚机构形成了严密完整的体系。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提高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北宋加强:北宋初年,“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确立枢密院掌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的体制。(实行内重外轻的方针。中央设立禁军,地方设立厢军和乡兵。设立更戌法,解决兵权的问题;)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和军权收归中央。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明清达到顶峰(衰落): 明朝朱元璋时中央废中书省、丞相,权分六部,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时正式确立内阁制;地方实行更加严格的控制;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3. 评价: (一)双重作用 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如:秦朝、清朝前期维护国家统一。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如秦朝修筑长城、隋朝开凿大运河。 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又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如元朝的民族融合。 消极作用: ①专制容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如秦朝暴政。 ②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束缚了文化。如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文字狱”。 ③在古代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如明清时期。 (二)不同阶段作用不同: 在古代社会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古代社会后期,主要是消极作用。 【中国古代分裂与统一简表】: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春秋诸侯 割据混战、“战国七雄” 三个政治分裂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 五代、辽、宋、夏、金、元民族政权并立 秦:开创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西晋:短期的统一 四个实现全国统一的王朝 隋:重新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元: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两汉: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初步形成 五个延续统一的王朝 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进一步发展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1、科举制的创立:隋朝 (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为改变此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2)创立:隋朝开创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科目很多,常设明经、进士两科。(宋朝科举制进一步完善。) 3、科举制度的演变:(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4、科举制度的废除: 清朝末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戊戌变法废八股取士,清末新政废科举制度。 评价: 积极影响: 是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之后,科举制不断发展完善,一直沿用到清末。 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消极影响: 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人们思想,阻碍了科技和社会进步。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1、禅让制 2、世袭制 3、内外服制 4、分封制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5、中央集权制: (1)中央机构: 秦 三公九卿 隋唐 三省六部制 宋 设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通兵,皇帝总揽兵权, (建立禁军,厢军和乡兵,更戍法) 明太祖废中书省、丞相,权分六部,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正式确立内阁制。清初中央设置内阁,保留议政大臣会议,康熙时设立南书房,雍正时设立军机房,后固定为常设的军机处, 乾隆时进一步强化军机处的职能,取消议政大臣会议。 (2)地方机构: 秦朝设立郡县制,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汉武帝设立了刺史制度,实行“推恩令”,郡国制名存实亡。元朝时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明清时沿用行省制度。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军功爵制:秦 2、察举制:两汉 3、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 4、科举制: 【古代著名改革 】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时期 内容 作用) 【古代的治世盛世 】 四个治世盛世: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 强盛往往表现为: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繁荣)、社会秩序相对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民族团结、文化发达。 形成的原因大致有: ①农民战争的打击,使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部分地调整生产关系),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压迫,从而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发展(农民战争的积极作用就在于此); ②这一政策往往有连续性; ③最高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 ④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⑤统治者注意加强民族团结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⑥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⑦科技的进步; ⑧以较为发达的前代为基础等等。 其中,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最根本的因素。 盛世是相对的。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仍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农民仍处于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处境困苦,这是由古代社会的性质决定的。 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专题 【中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变化】 1、中国国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1)商周时期,我国的政治中心在河南、陕西一带 2)秦汉时期:经济中心在关中地区和中原地区 3)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 蜀汉诸葛亮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孙吴开发江南的举措 4)两晋南北朝时期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向南,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南北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农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 手工业比较发达 商业繁荣大城市出现 南方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接触,共同发展。 5)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别 6)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 7)两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 农业: 生产突飞猛进,水田农具的改进,农业耕作技术成熟,麦稻轮作推广。 耕地大量开垦;梯田、圩田、沙田。 水田面积增加,水稻成为全国粮食作物的首位。太湖粮仓,苏湖熟,天下足 。 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普遍。 养蚕中心移到南方。 手工业: 纺织:海南岛发展出较为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制瓷: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造船:造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商业贸易: 四川交子 2、经济中心南移的原因: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 南方统治者重视、鼓励。 江南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水资源充足。 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江南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 唐宋海外贸易发展。 【对外贸易 】 发展: 1、汉代: 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丝绸之路,连接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路通道,对东西间的商品贸易、政治往来、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2、唐朝: 对外贸易繁荣。设立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事务,保护交通顺畅基础上达到全盛。西域及大食,波斯、天竺的等国往来不断。粟特人成为沟通的重要的媒介。 东西方物品和中西方技术和思想文化交流,佛教传入中国。都城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 3、两宋: 南宋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政府在贸易港口设立市舶司,专管贸易事务,征收商贸。在一些港口设有番坊,有外商长期在此居住和用于番货交易的“番市”。中国的输出商品是丝织品、瓷器、茶叶等。输入商品以香料、珠宝为主。当代学者把宋的海上商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或“香料之路”。 4 、元朝:(元朝时非常重视内陆与海上交通的开辟和建设。在陆、海交通空前发达的基础上,中西交往盛极一时。西方使者多次来华,最著名的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 5、 明朝: 明太祖为了稳定王朝统治,实行海禁政策。 海外贸易唯一合法途径“朝贡贸易”。 6 、清朝: 清初,为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朝廷颁布“迁海令”,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康熙时,重开海外贸易,并在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设立海关,允许外国人海船前来贸易。康熙晚年对外贸易路线收缩,乾隆时实施更加封闭的政策,外国商船只能在广州一地通商,到了清朝中期对外商来华实施更加严格的限制,国门关闭的更加紧密。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五个特点: ①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 ②外贸政策由开放到闭关。 ③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主,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 ④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西亚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相继西传。 ⑤ 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不少波斯商人、阿拉伯商人在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在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商路的六次演变: ①秦汉时期,对外贸易主要以陆路为主。 ②隋唐时期,又开辟了海上商路,水、陆并进。 ③两宋时期,陆地商路中断,海外贸易发达,“海上丝绸之路”最终形成。 ④元朝时期,水、陆两条商路并进。 ⑤明朝,海运发达,远达东非和红海。 ⑥清初,闭关锁国,只准广州一地接待外商。 专题三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中国古代民族融合问题 】 1、民族融合的几次高潮: 第一次:(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民族融合并形成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 第二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蜀国坚持搞好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吴国汉族和山越族共同生产,开发江南;东晋时,匈奴、鲜卑、羯、氐、羌族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 第三次: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文化,在加速自身汉化进程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特别是元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2、民族融合的特点: 第一,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第二,友好交往是主流,中心是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 第三,中华民族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 第四,民族大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国家大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因此,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第五,落后民族在征服先进民族后被先进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识所同化。 第六,各民族的特点、优点,不断充实着中华民族统一体。 1. 西藏 ①唐朝: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吐蕃采取和亲方式,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通婚,加强了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②元朝: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③清朝:雍正时设驻藏大臣,直接监督西藏政务。乾隆时进一步提高驻藏大臣的职权。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实行金瓶掣签制。 ④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设立西藏自治区。 2、台湾 ①三国时,吴国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②元朝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 ③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④清朝初年,1661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⑤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⑥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刘永福、徐骧等领导反割台斗争。 ⑦抗日战争胜利后,日,台湾光复,回到祖国怀抱。 ⑧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退台湾.朝1945年10月25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为解决这一遗留问题,中共制定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方法 1、从革命任务来划分: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49——至今) 2、从政局变化的角度来划分: 清政府统治时期(1840——1912)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7)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1949——至今) 3、从政权性质来划分: 清朝后期(1840——1912)(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帝) 民国时期(1912——1949) 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至今) 清朝后期(1840——1912) 共2个单元、10课 天朝的危机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民国时期(1912——1949) 共4个单元、14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 中国的土地革命与抗日救亡运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至今) 共4个单元、12课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曲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 中国走向世界 专题一 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史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过程 (1)开始: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等的签订 (2)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的签订 (3)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4)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2、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3)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5)日本侵华战争(1931—1937—1945年,从局部到全面) 3、近代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清朝晚期: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日《马关条约》(中日甲午战争) 《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北洋政府时期:《二十一条》等 4、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割占(结合地图) (1)英国: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 (2)日本:割占台湾、澎湖列岛(1895年《马关条约》) (3)俄国:(19世纪50—80年代,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大约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5、列强在华强占的租借地和划分的势力范围 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 山东 俄国: 旅顺、大连 长城以北 英国: 威海卫、新界 长江流域 法国: 广州湾 两广、云南 日本: 福建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第五册P39) 6、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结合地图) (1)《南京条约》: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2)《天津条约》:牛庄(开埠时改在营口)、烟台、南京、镇江、九江、汉口、汕头、淡水等十口 (3)《北京条约》:天津 (4)《马关条约》:苏州、杭州、沙市、重庆 7、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表现 (1)走私鸦片 (2)对华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商品输出) (3)攫取海关管理权 (4)资本输出(提供政治性贷款、投资设厂、开矿筑路等) 8、列强对近代中国革命的镇压(表现) (1)绞杀太平天国运动 (2)绞杀义和团运动 (3)破坏辛亥革命 (4)破坏和镇压国民革命运动 (5)扶蒋反共,挑起内战 (6)干涉新中国内政 9、列强在华争夺权益的表现 (1)“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2)对中国铁路修筑权的争夺 (3)三国干涉还辽等 专题二 近代中国的抗争探索史 1、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1)禁烟运动:林则徐、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 (3)太平天国运动 (4)第二次鸦片战争:大沽之战等 (5)中日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林永升;威海卫战役中舰队爱国官兵的抵抗等 (6)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徐骧义军与刘永福驻台军联合作战 (7)义和团运动 2、近代前期不同阶级和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和主张 (1)地主阶级: ①开明派: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理论) ②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发动洋务运动(实践) (2)农民阶级: ①太平天国运动中先后提出《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②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3)民族资产阶级: ①早期维新派:主张政治上设议院,建立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兴办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进行商战;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 (理论) ②维新派:从公车上书到戊戌变法。(实践) ③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及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④激进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前期)——宣扬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 (4)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的传入,逐渐成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在中共领导下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指导思想: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③早期维新思想 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⑤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⑥民主、科学 ——> 马克思主义思想 3、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救国探索实践的特点 (1)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的,学习西方和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是紧密联系的。 (2)向西方学习的演变过程为:初期模仿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后来逐步领悟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上学习西方。从器物——制度——思想。 (3)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道路,其中最重大的选择是将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使中国有了最先进的革命指导思想。 (4)每一个新的探索都吸收了前面探索的得失而有所发展;每一个新的探索又为后面的探索提供了借鉴经验,都有继承和发展的联系。 专题三 中共对于革命和建设的探索 1、党的重要会议(时间、内容、影响等) (1)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会议: 中共“一大”:建党、通过党纲、成立组织 中共“二大”:通过最高、最低纲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中共“三大”:讨论、决定国共两党合作 “八七”会议:结束右倾错误,武装反抗反动统治,开展土地革命 遵义会议:纠正错误路线,确立正确领导,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瓦窑堡会议:决定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共“七大”: (2)建国后召开的重要会议: 中共“八大” 八大二次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二大 十三大 2、中共进行的武装斗争 (1)重要革命战争: 国民大革命时期(北伐战争)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2)军队建设: 北伐战争中的叶挺独立团 南昌起义等 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会师后)与红军的发展 八路军与新四军(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中改称至今)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期间) 建国后解放军的建设。 3、土地改革和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1)民主革命时期 ①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在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斗争。 ②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③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1947年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提出土地改革总路线。 (2)建国后的土地改革和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① 1950年,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1952年底全国基本完成土改。我国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彻底废除。 ②土改以后,政府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允许农民自由经营,并引导农民组织互助合作。 ③1953年开始,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参加农业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实行集体所有制,全国出现农业合作化高潮。1956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1958年,在“左”倾思想的指导下,中共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全国迅速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水平,农业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 ⑤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取消了人民公社。 4、对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探索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列主义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的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在这一路线的指引下,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 过程:开辟了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根据地的创建中,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说明了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全面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以及一系列具体方针和政策,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意义:突破了俄国十月革命以城市为中心的模式,提出了“农村中心”的杰出思想,开辟和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符合中国实际。 启示:(1)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具体国情出发,来确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2)要正确对待外国经验,不能照搬;(3)毛泽东创造性地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逐渐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5、新中国的外交活动 20世纪50年代: (1)新中国建立,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推进邻近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3)1955年,参加亚非万隆会议,倡导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 20世纪70年代: (4)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5)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订《上海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6)1972年,中日签署《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 改革开放以来: (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调整外交政策。“一国两制”方针的出台,以及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实行全方位外交,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于2001年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一)近代中国经济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最大特点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表现为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1、封建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也称小农经济,表现为农耕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己自足,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基本的生存条件。带有保守性和滞缓性,少有活力,排斥社会分工,抵制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是在外国经济侵略和本国资本主义等新的经济成分的冲击下逐步瓦解的。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在沿海地区逐步解体,但整体而言这是个长期过程,一直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完全建立起来,才有了彻底改变。 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是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自由、开放、充满活力。为了抢占市场和掠夺廉价原料,其扩张过程与军事侵略和殖民统治息息相关。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机器大生产,使其产品物美价廉,市场竞争能力强。 ①鸦片战争前后主要是鸦片贸易。 ②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主要以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为主,也有部分早期资本输出。 ③甲午战争后到一战前,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列强的经济侵略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④一战期间,由于列强忙于战争对经济侵略放松,使日本乘机扩大投资和侵略,一度形成独霸局面。 ⑤战后,列强卷土重来,门户开放政策下共同支配局面再度形成。 ⑥国民政府前期,列强一方面继续扩大经济侵略,另一方面在20世纪30年代向中国转嫁经济危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金融和财政。 ⑦抗战时期,沦陷区的日本殖民地经济形成,在“以战养战”目的下对沦陷区实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在国统区,美国经济扩张增强。 ⑧抗战胜利后,美国独占中国商品市场和投资市场。 ⑨ 新中国建立后,肃清了在华的经济侵略势力。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实行经济侵略和掠夺,压制和排挤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中国贫困和落后的根源,并使近代中国经济呈现半殖民地化的特征。同时也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近代化进程。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作用。但破坏性是主要方面。 3、洋务企业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基本是专制基础上的近代企业。70年代开始,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基本上是以利润市场和价值规律为基础,带有资本主义性质,但受清政府控制。 开始标志:中央为总理衙门成立;地方为安庆内军械所创办 代表人物:中央为奕、文祥;地方为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军事工业:以“自强”为口号,重点是“练兵制器”,旨在学习西方军官制造及科学技术,以增强军事力量。形式为官办。 最早是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最大是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 民用工业:以“求富”为口号,旨在解决军事工业在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及抵御外国经济侵略。形式为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 最早是李鸿章的上海轮船招商局。 建立新式海军:北洋、南洋、福建水师 培养新式人才:翻译人才 京师同文馆 广方言馆 专门技术人才 选拔留学生出国学习 幼童赴美留学 结果: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覆灭,标志洋务运动破产 影响:进步性 推动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局限性 只学器物不改政治体制 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发展过程: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 (3)短暂发展:一战期间 (4)日益萎缩: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5)获得新生:建国初期,在国营经济主导下获得恢复和发展。而后实现和平改造,民族工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解放后的中国经济 1、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2、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三)近代化(现代化)的含义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从过程上看,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及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四)实现近代化(现代化)与完成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近代史上,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与实现近代化的发展目标是相互交叉而又同步进行的,两者是双向互动的辨证关系。工业化的发展为近代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近代革命又为工业化的开拓前进扫清了道路。 历史证明:完成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进代化是完成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 中国人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过程中走过的三种道路 1、走西方人的路。 (1)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向英国、日本学习,通过改良,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结果失败。实践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旧中国行不通。 (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向美国学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以美国为榜样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也行不通。 (注意:鸦片战争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引导中国人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对后人有启迪作用,但不被人重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洋务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立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培养洋务人才,但以中体西用为指导,只学习西方的技术,最终失败。) 2、走俄国人的路。 (1)十月革命后,中国知识分子转向以俄为师,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立共产党,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 (2)1926年国共合作进行北伐,革命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收回了部分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但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中途夭折。 (3)1927年,中共先后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全部以攻打中心城市为目标,结果也失败了。事实证明,俄国的“中心城市武装起义”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 3、走自己的路——井冈山革命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实践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此后中共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建立根据地,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在经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之后,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实践证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 (2)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一度照搬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改革开放后逐渐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世界近现代史 专题一 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一)文艺复兴(四4) 1.背景:(资本主义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 2.性质:(公元14~16世纪欧洲发生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欧洲第一轮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人文主义) 在“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教会及其神学理论。 4.发源地:意大利 5、代表人物和内容: 在文学艺术和思想领域取得突出成就。 文学艺术家: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 思想家:马基雅弗利 6.意义: (打破了中世纪神学统治,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自然科学及各种学术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 (二)宗教改革 1.背景:16世纪,西欧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罗马教会维护封建秩序,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新兴的资产阶级和社会其他阶层将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掀起了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2.德意志宗教改革:西欧宗教改革最先爆发于德国,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①《九十五条论纲》:1517年教皇以修建教堂为名,印制赎罪券向教民出售。路德写出《九十五条论纲》批驳赎罪券的功效不足道,基督徒只有内心真诚悔罪,才能得到赦免。②“信仰得救”的思想:马丁•路德认为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人们可以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体现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3.宗教改革的发展: 瑞士宗教改革(加尔文教),英国宗教改革(英国国教)。 4.后果:形成天主教和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 5.对宗教改革的认识 宗教改革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直接打击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势力,动摇了西欧封建统治的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7、18世纪)】启蒙运动 专题二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的形成与发展 一、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 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1)经济根源: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 (2)社会根源:东西方贸易逆差,西欧市场普遍短缺用作货币的黄金白银。《马可·波罗行纪》使很多西欧人希望到东方“寻金”。 (3)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崛起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西欧人希望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 (4)(思想和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的热情,人文主义精神的推动,促使人们投身于浩瀚的海洋,寻求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5)条件:生产力的进步;葡萄牙和西班牙已经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权,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理知识的提高,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15、16世纪之交 (1)葡萄牙王室支持迪亚士绕过非洲最南端,克服了前往东方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之后,达伽马率领舰队驶抵印度,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 (2)西班牙王室支持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之后,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3.影响: (1)使世界开始逐渐结束了相互孤立的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2)全球贸易空前扩大和商品流通数量、品种急剧增加,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3)使东西方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4)欧洲国家开始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殖民扩张是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西欧早期殖民活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二、工业革命(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中叶)(四9、四10、七33) 概念:工业革命是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 1.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 (1)社会政治条件(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使英国政局长期稳定,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例如: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实施《垄断法》保护专利权,激励创新,最早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私人企业制度。 (2)物质技术条件: 劳动力条件: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圈地运动在剥夺农民土地的同时也引发农业革命性变化,农牧轮作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廉价的自由劳动力。 能源条件:煤炭资源的开发使英国获得有利于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能源条件。 资金条件:海外殖民地的拓展和奴隶贸易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在积聚资本、获取原料和开辟国外市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条件:17世纪的英国已是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其手工工场发展迅速,在分工、技术和熟练工人培养等方面为机器大工业打下良好基础。 (3)经济驱动力: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的商品需求是工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力。18世纪的英国确立了海上霸权,海外市场的扩大使得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2.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1)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 (2)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 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第一个水力纺纱厂,标志现代工厂的诞生。 (3)机器动力的革新: 1782年,瓦特研制了万能蒸汽机,解决了工业革命中关键的动力问题。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大的技术发明。 (4)煤炭和钢铁的生产与应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解决了新能源和新材料的问题。 (5)交通运输的重大变革:19世纪初,蒸汽轮船(1807年)和蒸汽机车(1814年)的发明,兴建铁路(1825年)。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6)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19世纪中叶,英国建成了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3.工业革命的影响: 对英国的影响: (1)使英国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为英国19世纪称霸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2)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 a.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缩小,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扩大。 b. 城市化进程开始: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c. 社会结构的变化:首先是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成为最主要的社会关系。贵族、乡绅社会影响力下降,资产阶级地位上升。农民减少,产业工人队伍壮大。 d.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规模缩小,教育逐步普及,生活质量总体上提高。 (3)负面影响:城市发展也带来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许多工厂成为残酷剥削工人的“血汗工厂”,劳资矛盾尖锐。(过度开发会造成环境破坏、资源枯竭问题) 对世界的影响: (1)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机器大工业需要更大的销售市场和更多的原料产地,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交通运输的变革也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 (2)使法、德、美等欧美国家也开始迈上了工业化的道路,形成工业化的浪潮。(四9、七34)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年以后):(四18、四19) 1.背景: (1)欧美主要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基本完成,政局相对稳定。 (2)欧美主要国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都实现了初步工业化,积累了资本。 (3)科学理论的突破和技术发明创新,为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的生产体系无法满足初步形成的世界市场的需求。) 3.影响: (1)推动社会生产力从蒸汽时代向电力时代发展。出现电力、汽车、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部门。 (2)推动生产规模日益扩大,资本集中程度不断提高,通过企业合并、联合形成垄断资本。新兴产业最早出现垄断。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成为帝国主义国家。 (4)美、德等国超过英法20世纪美国取代英国德 (5)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