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 第5.3周
2018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5.3周 今天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考点一、古代商业的发展 【名师点睛】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1)从城市功能看:唐代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和市的界限,如晓市、夜市的出现。 (3)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 (4)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转移关系密切,明清时,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在江南地区。 古代商业发展的影响 (1)经济:①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②客观上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③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2)政治:①封建社会前期,有利于专制统治加强,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②封建社会后期,冲击了专制制度。 (3)文化:①逐渐改变市民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冲击重农抑商观念、反封建的思想和文学艺术出现);②推动市民文化兴起和发展,促使文化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如宋词和风俗画、明清小说、京剧)。 【试题演练】 1.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尖锐的挑战,“工商皆本”的学说被广泛提出。促使社会上出现这一思想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对外贸易相当发达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 - 5 -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 考点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名师点睛】 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①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②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③有利于社会安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④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的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⑤从根本上来讲,它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必然产物。 (2)目的: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3)主要表现:①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②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③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④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 (4)影响: ①积极影响: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保护了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政治的发展和稳定,巩固了封建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消极影响:封建社会晚期,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和封建制度的解体,阻碍了社会进步,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人为割裂农、工、商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工商业发展,农业发展也受到限制,导致经济结构过分单一;为扩大耕地面积,人为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导致了环境恶化;抑商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 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清朝前期实行的一种经济和外交政策,它严格限制对外交通、对外贸易和对外交往。 (2)原因: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担心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②受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③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扩张,侵扰我国东南沿海;④根本原因是由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所决定的。 - 5 - (3)后果:虽然在一定时期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但隔断了中西方正常的贸易往来,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隔绝中国与世界科技文化的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4)启示:中国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发展进步,才能赶超世界先进国家。 1.《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当时( )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出现上下相背倾向; 【答案】D 【解析】 我要练习 1、(2015年新课标Ⅰ卷文综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答案】D - 5 -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的阶段特征·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申报》的评述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近代中国阶段特征的理解。考点是高考的冷点,初中教材讲到了,但高中教材没有涉及,解答就要靠考生的基础功底了。做题能力强调考生能够根据材料中的“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等信息猜出答案。本题说明高考从来不回避冷点,因此我们复习备考,特别是一轮复习时不能留下死角,尽量要复习全面;中国近现代史一定要关注阶段特征。 2、(2016年北京卷文综17)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9和图10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 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 - 5 -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是图片类历史选择题,解读此类题目目时要最大要从图片(包括图片的标题、内容、出处)最大程度获取有效信息,将所得信息融入课本相关知识,并综合题干的要求分析判断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如本题要将广告中的广告词和辛亥革命等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大胆地排除掉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3、(2017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答案】B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渡江作战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能力要求很高,它不仅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备选项内容的分析甄别能力。如果学生的记忆准确,本题可以通过排除法答对,但如果有一个知识点的时间记忆出错,就会出现失误。本题容易错选D项,这也是出题者为学生设置的一个陷阱,D项与材料内容有很高的相似度,但通过时间可以把其排除。 - 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