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复习高三地理湘教版学案人文地理部分 人口与环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高考复习高三地理湘教版学案人文地理部分 人口与环境

第一讲 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合理容量 考纲解读 ‎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差异,掌握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分析不同地区的人口问题特点,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2.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知识导图 一、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 ‎(1)历史轨迹:在世界人口增长图中,表现为一条J型曲线。‎ ‎(2)数据表现: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3)影响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2.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 高—低—高模 模式(过渡型)‎ 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原始型 传统型 社会时期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发达国家自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中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 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基本特点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原因 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 产业革命使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粮食增产等 现代科学知识普及,医疗卫生技术进步,人类生活和文化水平提升,人们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变化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爆炸”:20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状况。‎ ‎2.环境的限制性——自然资源对人口的限制 产生的原因 ‎①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②‎ 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显著增加;③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资源问题的表现及后果 土地资源 ‎①人均土地大幅度下降,土地承受压力越来越大;②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显著减少 矿产资源 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 水资源 需求量增大,不合理利用及水体污染,导致短缺 森林资源 森林大面积毁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速度加快,大气污染程度加深,气候反常事件增多 限制性要求 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建立良性循环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3.人口的合理容量 ‎(1)人口容量: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具有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特点。‎ ‎(2)人口合理容量: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考点一 人口增长 ‎1.不同类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 过渡模式 ‎“三低”模式 特点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人口 增长 状况 速度 慢,波动较大 快,表现为前期加速而后期降速 慢,呈现出新的平衡状态 数量 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 急剧增加 达到人口高峰后,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原因 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卫生条件差 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提高 受经济、文化等的影响,人们的社会观念和家庭生育观念发生变化 ‎2.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 ‎①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②根据国家类型(空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全部属于现代型。‎ ‎(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高高低”模式 高(>2.5%)‎ 高(>2.5%)‎ 低(<1.0%)‎ 过渡模式 高(>2.5%)‎ 低(<1.5%)‎ 高(>1.0%)‎ ‎“三低”模式 低(<2.0%)‎ 低(<1.5%)‎ 低(<1.0%)‎ ‎(3)从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形特征判断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把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结合起来,它所体现出的人口增长特点和增长趋势可判断人口增长模式,具体如下所示:‎ 比较 项目 扩张型 ‎(“高高低”模式或 过渡模式)‎ 静止型 ‎(“三低”模式)‎ 收缩型 ‎(“三低”模式)‎ 示意图 ‎3.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 ‎4.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自然增长率水平 较低 较高 原因 经济发达,生活条件好;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 经济落后,生活质量较差,需要劳动力多;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受传统观念影响 人口 增长 特点 增长缓慢 增长很快 原因 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等因素影响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今后变 化趋势 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人口还会逐渐减少 许多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1.(2019·郑州质检)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是中国人口政策的又一次历史性调整。读我国1990~201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回答(1)~(2)题。‎ ‎(1)1990~2019年,我国人口(  )‎ A.死亡率低于自然增长率  B.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C.总量逐渐减少 D.总量持续增加 ‎(2)全面实施两孩政策(  )‎ A.有利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B.有利于缓解目前就业压力 C.将增加环境人口容量 D.将加速人口老龄化进程 解析: 第(1)题,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死 亡率,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知,1990—2019年,我国的人口死亡率一直稳定在8‰上下,而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在2019年之前缓慢下降,2019年以后基本保持稳定。2019年以后,人口死亡率一直高于人口自然增长率,A选项错误;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大于0,因此人口出生率一直高于人口死亡率,B选项错误;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大于0,我国人口总量不断增加,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第(2)题,全面实施两孩政策是我国针对现阶段人口现状所采取的计划生育政策,A选项正确;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将使人口出生率上升,不会增加或减少目前劳动力人口的数量,排除B选项;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将使人口出生率上升,导致人口数量增多,加大人口对环境的压力,资源的需求量增多,资源消耗速度加快,从而使环境人口容量减小,排除C选项;人口出生率上升将使老年人口比重下降,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排除D选项。‎ 答案: (1)D (2)A 考点二 人口问题 ‎1.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素质结构等。合理的人口结构会促进人口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不合理的人口结构会引发人口问题。‎ ‎(1)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常见的人口年龄失调有两种情况: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 项目 人口年轻化 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龄结构趋势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人口问题 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持续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给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费用的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 ‎(2)人口性别结构与人口问题 人口性别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构成中,新出生的男性或女性各占总人口的比例。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反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 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大思想教育等措施,严谨非医学鉴别胎儿性别。‎ ‎(3)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与人口问题 →→ ‎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人口问题比较特殊,既有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也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是因为虽然我国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增长速度较快。‎ 解决我国目前人口问题首要的任务是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而不是控制人口老龄化,因此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上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问题。‎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性别结构不合 理(男性比重偏高)‎ 严格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流动日趋活跃 积极发展交通,积极发展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就地就业机会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2.下图为我国2019~2034年份年龄段(0~14岁、15~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结构趋势图,图中①②③曲线代表不同年龄段。2019年9月,中国社科院发布报告称,2019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读图回答(1)~(3)题。‎ ‎(1)到2034年,我国0~14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分别达到(  )‎ A.58%、22%        B.19%、22%‎ C.22%、19% D.19%、58%‎ ‎(2)未来3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将最不可能导致(  )‎ A.人口死亡率较目前更高 B.国家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增大 C.国防兵源短缺问题凸显 D.电子装配业大量向我国转移 ‎(3)为应对老龄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可采取的最可行的措施是(  )‎ A.鼓励生育并从国外引进移民 B.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C.大规模向国外进行产业转移 D.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解析: 第(1)题,结合题意,不难判断出①表示15~59岁,②表示0~14岁,③表示60岁及以上,再依图读出数据即可。第(2)题,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防兵源不足以及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问题。老龄化严重地区一般不会成为劳动密集型的电子装配业的移入地。第(3)题,A项有悖于目前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B项无法缓解上述不利影响,而C项过于片面,不符合现有国情,只有D项符合题意。‎ 答案: (1)B (2)D (3)D 考点三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区别 参考角度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 限定因素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 自然、经济、社会 体现的意义 生存 发展 人口数量 大 小 共同点 制约的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及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较大。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3.(2019·重庆模拟)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④  ‎ C.①和③   D.②和③‎ ‎(2)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 B.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 C.③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 D.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 解析: 第(1)题,依据图中人口潜力指数数值可判断①处大于450小于500,②处大于400小于450,③处大于100小于150,④处大于150小于200。第(2)题,③地区位于美国西部干旱区,因缺乏水资源而人口潜力指数低。图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东北部最大、同时太平洋沿岸地区大于中西部干旱区;②地区因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而人口潜力大;④地区因气候条件和科技水平提高而人口潜力较大。‎ 答案: (1)C (2)C 考向一 人口增长 ‎(2019·全国卷Ⅰ)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下图,完成(1)~(2)题。‎ ‎(1)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A.①    B.②   ‎ C.③    D.④‎ ‎(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 ‎[关键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该国虽然移民数量在1950~1970变小,但是其占总人口的比例也相应变小,结合公式可得出答案。‎ ‎[听课笔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结合公式:移民占总人口的比例=移民总量/人口总量,可以计算该国的人口总量,进一步判断图①较符合。第(2)题,统计数据显示,1910年前后移民占全国人口比重较大;1950~1970年移民数量虽然下降,但变化不大,而移民占总人口比重却出现明显下降,该变化说明该时段人口自然增长快,人口总量增加最多。‎ 答案: (1)A (2)C 考向二 人口问题 ‎(2019·重庆联考)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城镇的情况下,农村老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数比例大于城市老年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数比例的现象。读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含预测)图,回答(1)~(2)题。‎ ‎(1)图中显示(  )‎ A.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变化不大 B.2020年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将改善 C.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一直比城市快 D.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速度先慢后快 ‎(2)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政策造成农村生育率低 B.受教育程度不同导致城乡生育率差异明显 C.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农村死亡率降低 D.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解析: 第(1)题,由图中曲线可知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变化很大;2020年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加剧;推测2040年后,城市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农村;城市人口老龄化速度先慢后快。第(2)题,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迁移,造成农村人口总数减少,加大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故选择D。‎ 答案: (1)D (2)D 考向三 人口容量 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 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城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读图回答(1)~(2)题。‎ ‎(1)有人口学专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中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① B.② ‎ C.③ D.④‎ ‎(2)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 A.①② B.②③ ‎ C.①④ D.③④‎ 解析: 第(1)题,结合理论人口容量公式,在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理论人口容量与b(熟制)呈正相关,纬度越低熟制越高,四地中④‎ 地纬度最低,故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第(2)题,四个城市中①和④的人均用水总量未超过人均水资源总量,即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 答案: (1)D (2)C 如何判断人口容量是否合理 衡量一个地区人口是否合理,并不是人口密度大就不合理,人口密度小就合理。要综合分析该地区的土地、气候、水源、矿产、交通、经济、科技、开放程度等因素,只有人口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相适应时,人口容量才是合理的。‎ ‎1.立足综合思维,考查人口增长 ‎(2019·河南测试)读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增长率趋势图,回答下面两题。‎ ‎(1)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大致是(  )‎ A.1963年 B.1984年 ‎ C.2019年 D.2030年 ‎(2)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速减慢的原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B.劳动人口的省际迁移增多 C.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D.工资水平增长缓慢 解析: 第(1)题,图示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在2019年以前大于0,说明该类人口数虽一直在增长,在2019年以后增长率小于0,说明该类人口数量开始减少,则最大值出现在2019年。第(2)题,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5~64岁人口,则该类人口数量增速减慢,与15年前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有关。结合图示,也可判断A项正确。‎ 答案: (1)C (2)A ‎2.立足地理实践力,考查人口问题 下图是我国人口相关数据统计图。出生人口性别比为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时期,我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医疗卫生条件下降 B.粮食供应缺口增大 C.老龄人口比重增大 D.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2)图示时期,我国(  )‎ A.人口总数先增加后减少 B.每年新增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 C.2019年与2019年新增人口数相同 D.2019年与2019年出生率相同 解析: 第(1)题,图示时期为2019~2019年,而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老龄人口增多会导致死亡率在一定程度上上升。第(2)题,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图中显示都大于0,因此虽然增长速度在减慢,但是人口总数一直在上升。2019年与2019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但是人口基数不同,所以新增的人口数肯定是不同的。出生率等于自然增长率加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相同,但死亡率不同,所以出生率肯定不同。图中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都是102.5以上,说明每年新增人口都是男性多于女性。‎ 答案: (1)C (2)B ‎3.立足综合思维,考查人口容量 ‎(2019·保定模拟)读某城市2019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城市2019年的人口容量为(  )‎ A.351万 B.105.6万 ‎ C.97.3万 D.85.4万 ‎(2)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 A.土地资源 B.市政 ‎ C.教育 D.劳动就业 解析:  第(1)题,由于“木桶效应”,该城市人口容量为最短板的人口容量。第(2)题,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最短板——劳动就业。‎ 答案: (1)C (2)D 高考常考的图表系列 析经典·悟真谛·知能提升 ‎(十) 人口金字塔图 人口金字塔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式条形图,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人口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口,下部代表少年儿童人口,中间为青壮年人口,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水平方向的长度表示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或各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 ‎[常考图示]‎ 图1 人口年龄金字塔图 图2 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判读技巧]‎ 人口金字塔的判读,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1.读构成 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和各年龄段的性别比。‎ ‎2.定类型 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高低高”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低低低”型的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处于减少阶段。‎ ‎3.析变化 ‎(1)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转变。其变化主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受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由“高高低”型→“高低高”型→“低低低”型转变。‎ ‎(2)特殊变化。下面图a表示青年男性人口所占比重异常偏小,这最可能是战争影响的结果;图b表示青少年人口所占比重较低,这是人口负增长的结果;图c表示青年女性人口的比重异常偏大,这可能是由于该地发展了服装、纺织等有利于女性就业的产业部门。‎ ‎[应用体验]‎ ‎1.甲、乙为目前世界上人口超10亿的国家;下图示意甲、乙两国2019年人口年龄结构。据此完成(1)~(3)题。‎ ‎(1)造成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差异大的原因主要是(  )‎ A.战争        B.自然灾害 C.经济发展水平 D.国家政策 ‎(2)缓解甲国人口问题的对策有(  )‎ A.控制人口增长 B.推动人口迁移 C.提升国民素质 D.鼓励生育 ‎(3)推测乙国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的影响为(  )‎ A.劳动力具有成本优势 B.劳动力数量增加、素质提高 C.促进技术创新,使新兴产业发展快 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解析: ‎ 第(1)题,因为甲、乙两国为目前世界上人口超10亿的国家,而目前世界上人口超10亿的国家只有中国和印度,所以甲、乙两国为中国和印度;再根据图中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可以判断,甲国为中国,乙国为印度。由图可知,中国和印度人口年龄结构差异集中表现为印度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远大于中国的,这表明两国人口出生率差异很大。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出生率下降,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而印度虽然实行了一定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所以人口出生率仍然很高。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甲国为中国,据图判断中国的人口问题突出表现为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而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措施。第(3)题,乙国为印度,从图中可知,印度人口年龄结构突出表现为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青壮年劳动力多,劳动力供应充足,因此,在竞争中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 答案: (1)D (2)C (3)A ‎2.(2019·武汉调研)2019年11月我国宣布放开“全面二孩”政策。图甲示意2019年我国人口金字塔,图乙示意1980—2019年我国人口出生数,据此完成(1)~(3)题。‎ ‎(1)如果我国仍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推测2019年之后我国出生人口变化趋势为(  )‎ A.缓慢持续增加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快速减少 ‎(2)目前,我国城市人口的生育率低于农村,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2019年后制约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 A.生育政策 B.城市化 C.育龄人口 D.资源状况 ‎(3)针对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政府今后可能不会采取的措施是(  )‎ A.实施全面自主生育政策 B.适度延缓退休年龄 C.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 D.大量接纳外来移民 解析: 第(1)题,2019年我国人口金字塔图中,20—24岁人口比重大于24岁以上和20岁以下年龄段,而一般生育年龄人口主要集中在24—30岁,故2019年以后,开始几年由于20—24岁人口增多而生育率有所升高,故出生人口先增加,但由于20岁以下人口较少,故再往后出生人口又会减少,则2019年以后我国出生人口变化趋势为先增后减。也可依据1980—2019年人口出生数图来分析。第(2)题,由题中信息可知,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快速上升、但城市人口生育率较低,导致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则今后制约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化。第(3)题,若我国生育率持续下降,今后可能实施全面自主生育政策,但中国人口总量大,不可能大量接纳外来移民;可发展机器人产业,以及适度延缓退休年龄,来缓解劳动力不足带来的问题。‎ 答案: (1)C (2)B (3)D 第二讲 人口迁移、地域文化和人口 考纲解读 ‎1.掌握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和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知识导图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1.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 ‎(1)人口变动的原因 ‎①人口自然增长,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数值大小。‎ ‎②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即迁入人口的增加值。‎ ‎(2)人口迁移 ‎①概念: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空间流动行为。‎ ‎②分类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1.根本原因:不协调的人地关系。‎ ‎2.具体因素 推力(排斥力)‎ 拉力(吸引力)‎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环境恶化、自然灾害 自然环境好和自然资源丰富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低 就业机会和成功机遇多 政治因素 政治迫害、战争 优惠的移民政策 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水平低、种族和民族矛盾 良好的教育环境,家庭婚姻 族和民族矛盾 良好的教育环境,家庭婚姻 三、地域文化与人口 ‎1.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2.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1)世界文化 ‎①婚俗 ‎②宗教:一般不反对人口增殖,易形成较高的出生率。‎ ‎(2)中国文化 考点一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气候 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并通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影响人口迁移 美国许多老年人退休后由东北部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 淡水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 土地 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的迁移 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新的土地而迁移 矿产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制造业的发展影响着人口迁移 伯明翰、大庆、攀枝花等矿业城市的形成 ‎2.经济因素 ‎3.社会因素 ‎(1)文化教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2)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3)政治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政策 可以起到鼓励或限制作用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社会 变革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 战争 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 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 我国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 时期 古代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80年代中期以来 影响因素 行政力量、战争、自然灾害 计划经济体制、户籍管理制度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特点 大批移民 有计划、有组织 自发的、流量大 流向 迁往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较好地区 从东部向中部;从东部、中部向西北、东北、西南 中部向东部,西南、西北向中部、东部 目的 逐水草而居,逃避战争、自然灾害等 开发工业基地、垦荒、支援边疆建设 务工、经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 意义 ‎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②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③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 [学法指导]‎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重具体:以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它们的原因和动力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1.(2019·湖北联考)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据统计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姓氏作为一种遗传印记,使我们可以追踪世系并理解现代中国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据此回答(1)~(2)题。‎ ‎(1)李姓人在历史上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使河南成为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造成这一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2)近30多年来,我国不少省份人口姓氏越来越复杂,下列省份中最典型的是(  )‎ A.甘肃省   B.河南省  ‎ C.四川省   D.江苏省 解析: 第(1)题,历史上,李姓人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主要是由于历史上河南处于中原地带,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甘肃高,从而吸收李姓人口迁移至此。第(2)题,一个省份人口迁入越多,不同姓氏的人口就越多,选项所列四个省份中,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水平最高,人口以迁入为主。‎ 答案: (1)B (2)D 考点二 人口迁移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 ‎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原因及影响 主要原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国家推出了允许农民进城的一系列政策 影响 积极影响 给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缓解了城市部分行业劳动力的供求矛盾 改变了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贡献 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城市的收入 促进了城市周边地区乳畜业的发展 为城乡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发展 消极影响 增加了城市公交、卫生、教育、环保、工商、税务、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压力 给城市的治安管理带来一些问题 ‎2.(2019·太原一模)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9年开始下降,至2019年累计减少1 300万人,2019年,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   B.地区之间差距缩小 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 D.外出务工时间过长 ‎(2)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 B.阻碍企业的转型升级 C.减缓经济的增长速度 D.降低人口老龄化程度 解析: 第(1)题,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就业和经济收入提高,据此可排除C、D两项;A、B两项中A项更直接具体,B项地区之间差距并没有缩小。故A正确。第(2)题,“双降”会使企业用工成本上升,从而减缓经济增长速度,故C正确;用工成本上升不利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会促使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升级,故A、B错误;社会中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即总人口增长变慢,会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故D错误。‎ 答案: (1)A (2)C 考点三 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1.文化背景与人口 文化背景 对人口的影响 婚俗 发达国家 初婚年龄偏大,出生率低,人口增长周期长;婚姻关系不稳定,降低出生率 发展中国家 初婚年龄偏低,出生率偏高;婚姻关系较稳定,提高出生率 宗教 为扩充实力,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 ‎2.中国文化与人口 表现 影响 传统文化观念及其成因 现代文化观念及其成因 生育 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早生贵子”“人丁兴旺”“成家立业”‎ ‎“先立业后成家”“晚婚晚育”‎ ‎。在人口相对不足的古代农业社会,早婚早育有利于劳动力增殖 ‎;在人口压力十分沉重的当代中国,晚婚晚育逐渐成为一种婚育文化时尚;人们学习时间延长,就业压力增大 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家庭获取财富的手段主要依靠扩大人口规模,尤其是增加男性劳动力 ‎“只生一个好”“男女都一样”;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完善 职业选择 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士”“农”“工”“商”是传统农业社会人们所推崇的职业选择顺序 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从事工商业的人口越来越多,形成了“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观念 人口流动 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父母在,不远游”的儒家孝道思想。定居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婚姻和工作的地域范围空前广阔;现代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 ‎3.2019年10月18日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招待酒会,欢迎采访大会的中外记者。各国记者欢聚一堂,通过交流了解到各自的家庭状况有很大不同。据此完成(1)~(2)题。‎ ‎(1)在泰国多数家庭中子女较多,并且没有男孩的家庭很少,而在日本、新加坡等国,许多年轻人结婚较晚,有的家庭不愿生育子女。对以上现象的解释,最可能的是(  )‎ A.地域文化不同造成的  B.家庭抚养能力的差异造成的 C.生育政策不同造成的 D.饮食结构不同造成的 ‎(2)在西亚国家的记者中,有许多是近年加入西亚国家国籍的,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西亚国家自然条件优越 B.受婚姻家庭影响 C.受政治因素影响 D.西亚国家经济水平高,有更大的发展机遇 解析: 第(1)题,泰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地域文化不同,导致生育观念差异较大,因而家庭结构差别较大。第(2)题,西亚国家近年来由于石油资源的开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使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较高,工作就业机会较多。‎ 答案: (1)A (2)D 考向一 人口迁移 ‎(2019·课标Ⅰ ‎)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 300万。据此完成(1)~(2)题。‎ ‎(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 A.美国    B.日本   ‎ C.俄罗斯   D.德国 ‎[关键点拨]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读懂示意图,然后由不同的人口年变化率推知该城市的人口变动情况。‎ ‎[听课笔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比较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人口变化率,可推知该城市总人口增长速度变慢,但总人口增长率仍大于零,故总人口数仍然在增加,因此排除A、B两项;90年代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80年代略有增加,所以C错;与80年代相比,该城市90年代国际、国内净迁移率都在下降,说明迁入该城市的人口减少,故D项正确。第(2)题,该城市自然增长率较高,且90年代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80年代有所增加。此外,该城市国际净迁移率也较高,说明对国外移民有较大的吸引力,由此可判断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美国,故选A;俄罗斯、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是负增长,故排除C、D两项;日本是个人口密集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国际净迁移率都较低,故排除B项。‎ 答案: (1)D (2)A 考向二 人口迁移的影响 ‎(2019·全国卷Ⅱ)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19~2019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2019~2019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19~2019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能从图中准确地把握迁出和迁入人口比重的数值。第(1)题,根据题意,迁出(入)人口=迁出(入)比重×人口总数。据图,贵州的迁出人口比重虽然略高于四川,但四川人口数量远多于贵州,所以四川的迁出人口数多于贵州,A项错误。上海虽然迁入人口比重高于广东,但人口总数远少于广东,故上海迁入的人口数少于广东,B项错误。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就自然增长率而言,浙江和江苏都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区,二者的自然增长率差别不大,从图上可以看出,浙江迁入人口比重远高于江苏,而迁出人口比重基本一样,故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C项正确。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故天津人口自然增长率应低于安徽,D项错误。第(2)题,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欠发达地区迁入相对发达地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从省级行政区域人口迁移看,皖、赣、黔三省属于欠发达省份,人口以迁出为主,且迁出的人口主要是青壮年,所以当地老龄化进程加快,沪、京、津属于相对发达的直辖市,人口以迁入为主,且迁入人口主要是青壮年,延缓了当地老龄化进程,故B项正确。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无论是人口迁出地区,还是人口迁入地区,城市化水平都会有所提高。‎ 答案: (1)C (2)B ‎ 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 ‎(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 ‎(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1.立足综合思维,考查人口迁移 ‎(2019·江西二模)读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完成下面两题。‎ ‎(1)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 A.①    B.②   ‎ C.③    D.④‎ ‎(2)③~④时期人口迁入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 B.该城市产业升级和转移 C.该城市房价增长快 D.该城市经济水平持续下降 解析: 第(1)题,人口增长率等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入率之和,图示③时期二者之和最大。第(2)题,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即经济收入和就业。图示③~④‎ 时期,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一般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迁入率下降,可能是该城市进行产业升级,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其他地区,该地对劳动力的需求有所减少。‎ 答案: (1)C (2)B ‎2.立足空间思维,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 ‎(2019·泉州一模)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趋势。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呈正相关。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2019~2019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 A.整体升高,东西差异扩大 B.西北升高,东部降幅小 C.西北升高,东西差异缩小 D.整体升高,东部升幅小 ‎(2)2019~2019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迁入 B.放开二胎 C.出生率持续较低 D.城市化水平提高 ‎(3)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会(  )‎ A.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 B.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 C.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 D.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解析: 第(1)题,比较两个年份的曲线,可看出东西向明显升高 ,南北向升高与降低呈相间分布,但波动不大;则整体上人口老龄化系数升高。同时2019年东西向曲线较2019年东西向曲线波动更大,说明东西差异扩大了。故A正确。第(2)题,图示东北老龄化系数2019年较2019年明显升高,说明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其原因是老年人口增加、老年人口以外的人口减少;结合选项可判断C正确,即出生率下降所致。第(3)题,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降低,一般表明该区域劳动力人口比重会增加;因有较充足的劳动力供应,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故B正确。‎ 答案: (1)A (2)C (3)B ‎3.立足区域认知,考查地域文化与人口 ‎(2019·河北二模)读我国91°E沿线地区人口密度随纬度变化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最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高寒 B.干旱 C.湿热 D.温湿 ‎(2)下列因素中,对M地人口密度影响较小的是(  )‎ A.科技 B.宗教 C.气候 D.政治 解析: 第(1)题,图示区域主要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典型的特征是“高”“寒”‎ ‎。第(2)题,图中M地位于29°N-30°N,为拉萨市,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在青藏高原地区,河谷地带地势低,热量条件好,气候条件优越,为青藏高原人口主要分布地区;拉萨市是西藏的行政中心,为人口密集区;同时拉萨市是西藏的宗教文化中心,吸引人口聚集;拉萨不是因科技而形成的城市,故科技对拉萨市人口密度影响较小。‎ 答案: (1)A (2)A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