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单元综合检测 鲁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单元综合检测 鲁教版

第11章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单元综合检测 ‎(时间:45分钟 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表示意我国干旱地区(祁连山)不同森林覆盖率与河流枯水期径流量的关系。据此完成1~2题。‎ 河流 流域面积 ‎/km2‎ 森林面积 ‎/km2‎ 森林覆盖率 ‎/%‎ 冬季径流量 ‎/mm 春季径流量 ‎/mm 天涝池河 ‎12.8‎ ‎8.435‎ ‎65.9‎ ‎78.13‎ ‎62.50‎ 寺大隆河 ‎109.7‎ ‎35.1‎ ‎32.0‎ ‎36.46‎ ‎61.97‎ 黑河上游下段 ‎2 557‎ ‎150.9‎ ‎5.9‎ ‎23.54‎ ‎12.20‎ ‎1.该表直接反映出干旱地区森林可以(  )‎ A.减少枯水期径流量 B.增加枯水期径流量 C.减少洪水期径流量 D.增加洪水期径流量 ‎2.针对黑河上游下段枯水期径流量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 A.兴修水利工程蓄水 B.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C.落实植树造林规划 D.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解析:第1题,对比天涝池河、寺大隆河和黑河上游下段的森林覆盖率、冬季径流量和春季径流量可以看出,森林覆盖率越低,冬、春季两个枯水期河流的径流量越小,说明干旱地区森林能增加枯水期径流量。第2题,由材料可知,黑河地处我国气候比较干旱的祁连山地区,其上游下段枯水期存在径流量较小的问题,为增加黑河上游下段枯水期径流量,应认真落实植树造林规划,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 答案:1.B 2.C ‎(2018·桐乡模拟)湿地的分布受气候、地形、水文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读黄河流域湿地分布与干燥度(干燥度是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之比)的折线图,完成3~4题。‎ 6‎ ‎3.关于该流域湿地与干燥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干燥度越小,流域湿地总面积越大 B.干燥度越大,湖泊湿地率越高 C.沼泽湿地率与干燥度相关性最强 D.河流湿地受干燥度影响最明显 ‎4.黄河下游流域的干燥度主要在1.5~3。有关黄河下游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上游来水量大小 B.上游来水量减小使沿海沼泽湿地面积扩大 C.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使河流湿地大幅扩大 D.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提高湿地率的有效措施 解析:第3题,从图中看湖泊湿地和河流湿地与干燥度并不呈正相关关系,全部湿地和沼泽湿地与干燥度呈负相关关系,沼泽湿地随干燥度的变化最明显。第4题,黄河下游湿地主要是河流入海口的沼泽湿地,上游来水量大,河口的沼泽湿地面积就大;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需要加强蓄水工程建设,以满足提水的需要,增加的主要是湖泊湿地;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紧张,不宜发展水稻生产,因此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并不是提高湿地率的有效措施。‎ 答案:3.C 4.A 下图为舟山市打造“资源型城市”的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舟山打造“资源型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交通        B.劳动力 C.自然资源 D.市场 ‎6.图示产业结构的优势在于(  )‎ A.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 6‎ B.降低了海水淡化成本 C.充分利用区域内外资源 D.加剧了海洋生态风险 解析:第5题,舟山“资源型城市”是以港口为中心,通过输入区域以外的自然资源,在港口附近进行生产加工,并将产品销往区域以外市场的一种产业模式,并非传统意义上在自然资源产地的“资源型城市”,故其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为交通。第6题,通过港口优势,从本区域以外调入各类自然资源,并发挥本地海盐资源的优势,建立资源产业,实现了对区域内外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建立循环利用模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但不会实现“零排放”;海水淡化的成本较高,不会因为资源输入而降低成本。‎ 答案:5.A 6.C 藏木水电站是雅鲁藏布江干流上建成的首座水电站。下图为藏木水电站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与印度相比,我国在图示河流干流建设水电站的优势是(  )‎ A.海拔高 B.水量大 C.落差大 D.河谷宽 ‎8.藏木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的主要意义有(  )‎ ‎①促进旅游业发展 ‎②减轻地质灾害 ‎③扩大耕地面积 ‎④提供电力能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7.C 8.D ‎(2018·德州模拟)‎2015年1月30日,中缅石油管道全线贯通。缅甸西南临印度洋,东北靠中国,在中部①地带种植小麦、棉花,南部及②地区种植水稻和黄麻。读缅甸区域图,完成9~11题。‎ 6‎ ‎9.修建图中输油管线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主要有(  )‎ ‎①多次跨越山脉、河流 ‎②地质条件复杂 ‎③多寒潮、洪涝等气象灾害 ‎④夏季多暴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关于①、②两地农业发展差异的自然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地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B.②地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C.①地降水相对少,日照较充足 D.②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11.中缅石油管道全线贯通有利于(  )‎ ‎①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运输渠道,保证石油运输安全 ‎②促进缅甸能源结构优化 ‎③从根本上满足我国能源需求 ‎④优化国家现有石化工业布局,推动西南经济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第9题,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中缅石油管道穿越大山大河,沿线地势起伏大,①对;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地质条件复杂,②对;属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④对。A项正确。第10题,图中①地地处西南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日照较为充足;②地地处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且位于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故选A项。第11题,修建中缅输油管道为我国建立了多元化的石油运输渠道,为石油运输安全提供了保证,也能够优化国家现有石化工业布局,带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故选C项。‎ 6‎ 答案:9.A 10.A 11.C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8·太原考前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京新高速公路(北京—乌鲁木齐)临白段始于内蒙古临河市,止于内蒙古和甘肃交界处的白疙瘩。临白段穿越数百千米的戈壁无人区和上百千米的移动沙丘,是在无水、无电、荒无人烟的“三无”环境下,建成的我国最高等的高速公路。它是阿拉善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和“向北开放”战略的重要保障。‎ 防风固沙是京新高速公路建设最先进的环保工程。施工人员专门设计了独特的防风沙袋,沙袋为有鳍沙袋,编织袋边沿都会留出来三厘米的穗子。将装满沙子的沙袋依次摆放到公路两侧,呈田字形交叉叠放,形成了一个个一平方米的小方格,连成一片(如图所示)。沙袋采用耐寒耐晒的材质,至少可以保持20年。下图示意京新高速公路沿线局部示意图。‎ ‎(1)说出建设京新高速临白段面临的生态问题。(10分)‎ ‎(2)说明鳍状防沙袋在防风固沙方面发挥的作用。(12分)‎ 解析:(1)从气候、植被、动物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2)从所给的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具体分析防沙袋所发挥的作用。‎ 答案:(1)干旱缺水;大风、扬沙、沙尘暴、流沙;干旱区植被的保护;野生动物迁徙过道建设;野生动物饮水点的保护等。‎ ‎(2)沙袋对沿线的沙土起压覆作用;鳍状防沙袋能减缓风速;交叉叠放的田字形网格可以把吹起的沙留在框格内,起到固沙作用;网格可以截留水分,利于沙漠地区的植物成活和生长;将流沙阻隔在公路外,减少流沙对公路的影响;使用时间长,可以在20年内发挥防沙作用。‎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我国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长期以来我国坚持“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油、气为重心”的能源战略,在消费的一次能源中煤炭长期占七成以上。近些年来严重的雾霾污染席卷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其中最主要的污染源正是利用煤炭和石油过程中排放的废气。‎ 材料二 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天然气水合物中甲烷含量占80%~99.9%,燃烧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小得多,而且储量丰富,但开采难度极大。我国南海海域可燃冰储量丰富。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 6‎ 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南海海域及周边国家图。‎ ‎(1)指出南海海域交通位置的重要性。(8分)‎ ‎(2)南海可燃冰开采作业区可能面临哪些恶劣天气?(4分)‎ ‎(3)评价我国南海可燃冰开发的市场条件。(6分)‎ ‎(4)说明未来大规模商业化开采可燃冰对我国的意义。(6分)‎ 解析:(1)描述一个地区交通位置的重要性主要考虑其所处的重要交通线路和所邻近的地区。(2)南海是热带海域,所以会出现台风灾害,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该海域还可能出现海雾等恶劣天气。(3)市场条件要从市场的需求量和可燃冰的利用前景等角度加以分析。(4)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大量使用煤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赖度很高,能源安全得不到保障,所以未来开发可燃冰可以调整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还可以缓解环境问题。‎ 答案:(1)是我国联系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及欧洲的重要海上通道;北部是我国大陆,西邻中南半岛,南邻马来群岛,东邻菲律宾群岛,周边相邻的国家众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狂风、暴雨、风暴潮、海雾。‎ ‎(3)我国能源需求量大;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环境污染严重,使用可燃冰可以减轻环境污染,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4)保障我国能源稳定供应,减少石油、天然气进口量,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利于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和石油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加快南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