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模拟测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模拟测试地理试题

‎2014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模拟测试地理试题 ‎728地理工作室 第Ⅰ卷 ‎ ‎ 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 我国第30次南极考察队已在南极地区建立了第四座科考站──泰山站(海拔高度‎2621米),它位于中国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80°25'S, 77°07'E)之间, 南距昆仑站约‎715千米,与昆仑站的经度相差不大。泰山站的建立可为中山站通往昆仑站考察提供物资及应急保障的中继支撑。据此并读图1,完成1~3题。‎ ‎ ‎ ‎ ‎ ‎1.据提供信息可知,泰山站的纬度应最接近 ‎ ‎ A. 77°40′S             B. 75°32′S ‎ ‎ C. 73°51′S             D. 71°15′S  ‎ ‎ ‎ ‎2.泰山站主体为高脚式的灯笼状建筑,采用该式建筑主要是 ‎ ‎ A.利于防寒保暖           B.通风防暴雪堆堵   ‎ ‎ ‎ C.防紫外线辐射           D.利于天文观测 ‎ ‎ ‎3. 泰山站为度夏站,在使用期间有可能 ‎ ‎ A.主要盛行偏西风         B.平均气温高于中山站  ‎ ‎ ‎ C.冰雪的厚度加大         D.正午太阳高于昆仑站 ‎ ‎ 采摘节是乡村地区依据某一独特的农产品举行的一种集田园风光、趣味活动、休闲娱乐等系列精彩活动。图2为山东省某地培育的优质“大樱桃”采摘区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 ‎ ‎ ‎ ‎4.该地生产的“大樱桃”与普通樱桃相比,具有早熟、个大、色艳等特点。形成此鲜明特点的主导因素为 ‎ ‎ A.科技投入                B.交通便利    ‎ ‎ ‎ C.水源丰富                D.光热充足 ‎ ‎ ‎5.为适应采摘节的需要,欲在该地建一个“农家饭店”,最佳的选址为 ‎ ‎ A.甲       B.乙         C.丙         D.丁 ‎ ‎ 图3示意为某区域中心城市不同年代的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的变化。读图完成6~7题。‎ ‎ ‎ ‎ ‎ ‎6.读图可分析该城市制造业的空间变化,与其变化不相符的是 ‎ ‎ A.制造业集聚中心逐步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 ‎ ‎ B.在城区周边形成多个集聚区;      ‎ ‎ ‎ C.集聚中心呈现出沿高速公路向外扩展的趋势      ‎ ‎ ‎ D.制造业重心有向北迁移的趋势 ‎ ‎ ‎7.图中显示出的变化,说明城市制造业 ‎ ‎ A.在区域社会经济进入高水平时期就业比重将大幅度增加        ‎ ‎ ‎ B.空间集聚与扩散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 ‎ ‎ C.空间格局演化与区位通达度及政策引导关系不大              ‎ ‎ ‎ D.在区域产业发展的结构中资源密集型企业始终为主体 ‎ ‎ 图4是我国某河流干流区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读图完成8~9题。‎ ‎ ‎ ‎ ‎ ‎8.据图示信息可推测,该河流 ‎ ‎ A.冬季无结冰现象            B.以雨水补给为主      ‎ ‎ ‎ C.水位季节变化小            D.下游径流量最小 ‎ ‎ ‎9.与1985—2000年对比,该流域2000—2010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主因是 ‎ ‎ A.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     ‎ ‎ ‎ B.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大 ‎ ‎ C.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       ‎ ‎ ‎ D.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 ‎ 读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及河流分布图(图5),完成10-11题。‎ ‎ ‎ ‎ ‎ ‎10.已知图中a与b的温差为‎5℃‎,b等温线的气温数值为 ‎ ‎ A.‎0℃‎       B.‎5℃‎        C.‎10℃‎         D.‎15℃‎ ‎ ‎ ‎ ‎11.沿海城市甲在当地时间‎2月7日20:14举办体育赛事并向全球直播,此时距离太阳直射点位置最近的城市是 ‎ ‎ A.中国的海口(20°N,110°E)      ‎ ‎ ‎ B.美国的洛杉矶(34°N, 118°W)  ‎ ‎ ‎ C.巴西的圣保罗(23°S,43°W )‎ ‎ ‎ D.澳大利亚的悉尼(34°S,151°E )‎ ‎ ‎ 第Ⅱ卷 ‎ ‎ ‎12.(22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 ‎ 分布在亚洲甲国境内的R湖是H河流域最大的湖泊,通常年份中的水位季节变化十分显著。生活在a城市一带的居民每年在11月中旬前后,都要欢度当地的传统节日──“送水节”,其实该节日的确立与当地的水文现象密切相关。‎ ‎ ‎ ‎ ‎ ‎(1)推测R湖水位季节变化大的原因。(8分)‎ ‎ ‎ ‎(2)“送水节”期间,在a城市可观察到:H河水流向R湖?还是R湖水注入H河?请判定,并简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10分)‎ ‎ ‎ ‎(3)列举“送水节”过后,在该地区适宜从事的主要农事活动。(4分)‎ ‎ ‎ ‎13.(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 ‎ 文化创意产业是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或灵感,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它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图7是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数量分布图,图8是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图。‎ ‎ ‎ ‎ ‎ ‎ ‎ ‎(1)指出图中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数量居前三位的省级行政区,并简要说明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区位共同优势。(8分)‎ ‎ ‎ ‎(2)从文化创意价值链角度,分析中西部省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数量相对较少的原因。(8分)‎ ‎ ‎ ‎(3)简述我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意义。(8分)‎ ‎ ‎ 请考生在第14、15、16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 ‎ ‎14.(10分)旅游地理 ‎ ‎ 读图9“北京西北方向约‎230千米的某滑雪场”,回答问题。‎ ‎ ‎ ‎ ‎ 简述该地开发滑雪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 ‎ ‎1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 ‎ 读图10“某群岛国家的地理位置”,回答问题。‎ ‎ ‎ ‎ ‎ 指出图示国家每年重点防范的气象灾害,并简析该国此类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 ‎ ‎16.(10分)环境保护 ‎ ‎ 读图11“华北某城市平原区地面沉降分布(数值单位:cm)”。回答问题。‎ ‎ ‎ ‎ ‎ 简要说明该城市平原区局部地面沉降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为防止地面沉降应采取的措施。‎ ‎ ‎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 ‎ 评分说明:‎ ‎ ‎ ‎1.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 ‎ ‎2.考生答案中,中国地名出现错别字一般不给分;外国地名应以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为依据评分,若出现同音字可酌情给分。‎ ‎ ‎ 第Ⅰ卷  选择题(44分)‎ ‎ ‎ ‎1.C          2.B        3.D        4.A       5.C ‎ ‎ ‎6.D          7.B        8.D        9.B      10.A ‎ ‎ ‎11.C        ‎ ‎ ‎ 第Ⅱ卷 非选择题(56分)‎ ‎ ‎ ‎12.(22分)‎ ‎ ‎ ‎(1)位于(中南半岛的柬埔寨)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靠雨水补给的河流,其流量季节变化大;(4分)(图示地区)这里每年11月到第二年5月主要盛行东北风,为降水较少的旱季,湖泊水位低;(2分)6月到10月主要盛行西南风,为降水充沛的雨季,湖泊水位高。(2分)‎ ‎ ‎ ‎(2)R湖水注入H河(2分) 6-10月雨季时,H河流上、中游的来水量很大,河道水位高于R湖水位,河水流入湖泊;(4分)进入11月随着盛行风向的转变降水减少,即进入旱季,H河水位逐渐低于R湖水位,到11月中旬R湖水注入H河,即“送水” 。(4分) ‎ ‎ ‎ ‎(3)R湖水产捕捞,农田水稻种植等(4分)‎ ‎ ‎ ‎13.(24分)‎ ‎ ‎ ‎(1)北京、上海、广东。(顺序不限,3分)(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多高校与专业人才,信息技术发达,资金有保障,市场广阔。(应答3点即可,5分)‎ ‎ ‎ ‎(2)资金缺乏,融资困难;创意、技术、营销、渠道经营、管理、研究领域的人才不足,没有形成完整的人才体系;技术落后,导致特色的原创作品少;经济欠发达,市场狭小;企业间在开发、生产和营销等环节上缺乏密切的协同和合作;缺乏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应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4方面即可,8分)‎ ‎ ‎ ‎(3)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文化创新与产业升级;扩大内需,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可提高经济效益与生活品质。(应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8分)‎ ‎ ‎ ‎14.(10分)‎ ‎ ‎ 距最大客源地北京较近,且交通便利;冬季较寒冷,积雪累积厚度大、存雪时间较长;(5分)山地滑道坡度适当;森林茂密生态环境比较好。(5分)‎ ‎ ‎ ‎15.(10分)‎ ‎ ‎ 台风(热带风暴,2分)该国地处太平洋西部热带海域的热带季风气候区;(3分)距台风形成源地近,是台风主要移动路径的必经区域。(5分)‎ ‎ ‎ ‎16.(10分)‎ ‎ ‎ 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地下矿产开发及建筑规模加大。(4分)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限制高耗水的产业规模,提高水价);节约用水,雨季回灌等。(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