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2专题目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高考复习题目18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民版必修2专题目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高考复习题目18

‎2014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单元测试18 人民版必修2‎ 一 选择题 ‎1.《韩非子》中有一个故事:“鲁人善织屦(麻等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①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人手工业 ②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③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 ④手工业者受到歧视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关于西周“工商食官”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行雇募制度 B.工匠世代为官府劳作 C.官府统一提供衣食 D.官府统一经营管理 ‎3 “再涝地熟,旱亦保泽”。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量大,严重影响了播种和农作物生长。为解决这一难题,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了 A.水稻育秧移栽技术 B.耕耙耱技术 C.代田法 D.筒车 ‎4 下列有关于中国古代冶铸技术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西周时期:开始出现铁制农具 ‎ ‎ 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把煤作为冶炼燃料的明确记载 ‎ C.南北朝时期灌钢技术使兵器更加锋利 ‎ ‎ D.秦汉时期开始用淬火技术处理铸铁 ‎5.明朝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苏杭地区丝织业 ‎ A.民营作坊兴盛 B.已采用大机器生产 ‎ C.实行工官制度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6.中世纪中国财产继承主要实行均分制,据记载“今(南朝宋时)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入家而五矣”,“至清代……大江南北其子有余财而不养父,弟有余财而不养兄者比比也”,上述材料主要反映当时中国家庭 ‎ A.家庭结构比较复杂 B.一度严重缺乏道德责任感 C.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限 D.具有很强的再造和裂变能力 ‎7.以下为青铜文物、文物上的拓片(钟鼎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已达很高水平 ②钟鼎文是一种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 ‎ ‎ ②拓片部分内容涉及到西周王朝建立 ④现存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全部为礼器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8.(东汉)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 ‎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 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 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9.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 A.天津地区 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 ‎10.宋朝时期,棉花种植与棉纺织技术首先推广到( )‎ A.长江流域     B.淮河流域     C.江南地区   D.闽粤地区 ‎11.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徽人在苏州镇抚司衙门之前兴建徽郡会馆,后又在阊门外上塘街建新安会馆。同治年间,在南显子巷再建安徽会馆。苏州府属各城镇还有一些徽人的会馆。据此可知 A.清朝时期徽商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商帮 ‎ B.徽商的形成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果 ‎ C.苏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太平天国运动使徽商为躲避战乱大量移居苏州 ‎12.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这句民谚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什么特点( )‎ A.分散性 B.自给自足 C.相对稳定性 D.精耕细作 ‎13.《乔家大院》、《晋商》、《徽商》等电影、电视作品使明清的“商帮”走入人们的视野,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商业群体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政府大力支持 B.具有地域性 C.长途贩运活动为主 D.白银广泛流通为条件 ‎14.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记载“(江贼)水劫不便,逢遇草市,泊舟津口,便行陆劫。……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便,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有 ①民间集市在江淮出现 ②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 ③草市税是国家重要收入 ④交易者财货缺乏安全保障 A.①② B. ③④ C.①④ D.②③‎ ‎15.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在第19章20节写道“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仪为指南,但他们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每个商人有三种秤,一种是买进用的重秤,一种是卖出用的轻秤,一种准确的秤,这是和那些对他有戒备的人们交易使用的。”对此段话论述不正确的是 A.孟氏以偏概全 B.18世纪的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有负面形象 C.孟氏所述中国的事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 ‎ D.孟氏的论述为中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提供依据 二、非选择题 ‎16.(2012年12月广东省六校高三联考题)(26分)佛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现辖禅城、南海、顺德、高明和三水等五区。佛山是著名侨乡,常住人口近600万,祖籍佛山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达140万人。 2009年佛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814.5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达12743亿元,是广东省经济实力第三强的城市。‎ 阅读以下关于佛山的历史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佛山原名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历史悠久。唐宋年间,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已十分繁荣。明清时,更是发展成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四大聚”,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鼎盛南国。‎ 问题(1)秦汉时期佛山所在的季华乡应属于以下(A、南越王 B、南海郡 C、岭南道D、广东省)哪一机构管辖?(2分)‎ ‎ 明清时期佛山的手工业、商业与汉唐以前比较有那些新的特点?(4分)‎ 答案 ‎1.D ‎2.B      ‎ 解析:青铜器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商朝青铜器冶铸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如;四羊方尊,它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 3.B      ‎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一种精耕细作的技术,后来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此技术一直沿用到今天。耙用于碎土,耱用于平整土地。通过耙耱,在地面上形成一层松软土层,起到保护抗旱作用。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4.C ‎5.A      6.D      ‎ 解析:本题综合性强,难度大,考查阅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能力。小农经济下,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一个家庭的男丁成家以后,“兄弟异计”,那么就会分家,“十家而七矣”,脱离原先的集体,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家庭单位。“大江南北其子有余财而不养父,弟有余财而养史者比比也”明显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宗族社会里,家庭具有很强的再造和裂变能力,这是由小农经济决定的,选择D项。B项不符合两宋理学成为主流的史实。 ‎ ‎7.A      8.A      ‎ 解析:分析材料可了解到张安世虽为公侯,食邑万户,但仍创办了规模很大的纺织作坊,积累起庞大的财富,富裕程度超过当时的大将军霍光。联系教材有关知识点,BCD三项说法材料中未体现,B项出现在明代;C项与材料不符;D项与所学不符,本题应选A项。 ‎ ‎9.D      ‎ 解析:从词中可见,亦农亦商、亦工亦商已成风尚,市场、价格、交易等等也已成为人们的日常话题。至于经商贸易,当然也是广州人竞趋的职业。 这是易中天的文章,从这里可以清晰的看出,这里应该指的是珠江三角地区。 ‎ ‎10.D      ‎ 解析:要识记重大历史事件。宋代,棉花种植与棉纺织技术在闽粤地区得到了推广。 ‎ ‎11.A      12.C      ‎ 解析:民谚反映古代人民看重农业生产,轻视商业。ABCD四个选项都是古代中国农业的特点,但与题意相符的只有C项。正是因为农业的相对稳定性,利于生活相对安定,使人民重农业而轻视商业。 ‎ ‎13.A      ‎ 解析:重农抑商政策使政府传统的经济政策,故A错误 ‎ ‎14.C      ‎ 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经观察直接概括有:草市和水贼劫杀,故此C项正确。(②发生在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而杜牧生于是晚唐诗人,前后矛盾;③与唐朝主要税收来自茶税不符。) ‎ ‎15.D      ‎ 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开始推行。孟氏的论述实际是宣传自由平等思想。 ‎ 二、非选择题 ‎16.季华乡应属于:B、南海郡管辖。(2分) 新的特点:手工业方面首先是民营(或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 地位;其次是出现了以雇佣劳动为主的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 芽。(2分)商业方面坊和市的界限已经被打破,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 打破,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监控。(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