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选对点训练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读红海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示区域的地壳( ) A. 以水平张裂作用为主 B. 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 C. 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 D. 以垂直下降运动为主 2.下图中示意某岛国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依图示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该岛国东、西部的板块分别是( ) A. 太平洋板块 大西洋板块 B. 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C. 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D.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3.东非裂谷带被誉为“地球的疤痕”,其形成原因是( ) A. 河流切割作用而形成 B. 岩层断裂作用而形成 C. 冰川的刨蚀作用而形成 D. 风力的侵蚀作用而形成 4.日本多火山地震主要是由于该国位于哪两个板块的交界处( ) A.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 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C. 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D.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5.2019年4月2日智利发生8.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智利西部海岸地区至少有10万人疏散。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随后发布海啸传播时间预测图。预测图显示,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最快18小时后抵达澳大利亚,21小时后抵达日本。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此次地震的成因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6.某探险协会组织“火山主题探险旅游”,目的地分别为下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半岛或岛屿上的火山。完成下题。 图中某一地火山附近的板块边界类型与其它三地不同,它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7.图甲为板块运动示意图,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在图甲所示板块边界区域,可能形成的地表形态为( ) A. 东非裂谷 B. 海岸山脉 C. 大西洋 D. 喜马拉雅山脉 8.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 A. 沿经线方向发育 B. 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 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D. 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9.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K岛处于( ) A.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10.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P地位于( )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11.“黑烟囱”是指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溶解了周围岩层中的金银等金属后又从地下喷出,这些金属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沉积在附近的海底,像“烟囱”形状一样堆积而成。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黑烟囱”区域主要位于( ) ①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②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③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④非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2.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会产生高压环境,能够形成某些种类的变质岩。下列能够广泛出露这类变质岩的区域是( ) A. 喜马拉雅山区 B. 日本太平洋岩区 C. 新西兰南北岛屿 D. 冰岛火山带 读日本东部海域相关地质构造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3.海底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冰状结晶物质,常分布于槽形的深海沉积物中,图中四地中可能大量蕴藏此种矿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4.研究发现,日本每次经历地震后,邻近岛屿都将发生位移,根据板块性质及所学知识,若本州岛发生大地震,一般情况下多数( ) A. 岛屿西移 B. 岛屿下沉 C. 岛屿抬升 D. 海岸线上移 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的机理。 15.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地区,一般出现的地壳运动现象是( ) A. 地震和火山 B. 火山和断裂 C. 地震和断裂 D. 火山和褶皱 16.2亿年前的海洋板块不全在俯冲带下沉消熔,部分随地壳抬升变为陆地,其证据包括( ) ①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岩浆岩 ②古老大陆地壳中有大量沉积岩 ③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 ④部分沉积岩中有海洋生物化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下图示意我国吉林长白山的天池。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7.与该湖泊的形成具有很大相关性的是( ) A. 河流 B. 冰川 C. 火山 D. 夏季风 18.长白山的形成与哪一板块相关( ) A. 非洲板块 B. 亚欧板块 C. 南极洲板块 D. 美洲板块 下图是某海域海底岩石年龄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9.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甲处类似的是( ) A. 冰岛 B. 日本列岛 C. 安第斯山 D. 阿尔卑斯山 20.要研究海底岩石年龄分布状况,并推测大洋地壳运动规律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GPS B. RS C. GIS D. BDS(北斗导航系统) 21.张家界景区群峰林立,山体陡峭、险峻,其主要岩石类型是( ) A. 石灰岩 B. 片岩 C. 板岩 D. 石英砂岩 22.下图为某板块边界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相邻板块的运动方向。由于板块的相对运动,边界处可能形成( ) A. 甲、乙之间——裂谷、海洋 B. 甲、丙之间——海沟、海岭 C. 甲、丁之间——海沟、岛弧 D. 甲、戊之间——褶皱山脉、高原 23.某同学画了一幅地理素描图,且该地常年风由海洋吹向大陆。据此,完成下题。 图中山地可能( ) A. 由火山喷发形成 B. 由板块张裂形成 C. 由地壳垂直运动形成 D. 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24.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Ⅰ、Ⅱ B. Ⅲ、Ⅳ C. Ⅰ、Ⅲ D. Ⅱ、Ⅳ 25.读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甲和丙 26.下图中1~5表示不同的沉积岩地层。读图,完成下题。 据图推测,该地经历的内力作用一定有( ) A. 变质作用 B. 地壳运动 C. 岩浆活动 D. 沉积作用 27.盐丘是地下岩盐受挤压喷涌溢出而成。岩盐是化学沉积的矿物——石岩组成的岩石。读图回答下题。 关于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盐丘形成顺序为T2—T1—T3 B. 图中岩盐层的年龄较新 C. 油气不可能在盐丘下部聚集 D. 盐丘形成主要受内力作用 28.下图为某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地质或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 A. ①泥沙沉积 B. ②岩层断裂 C. ③侵蚀作用 D. ④水平挤压 29.下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 搬运作用 B. 地壳运动 C. 变质作用 D. 风化作用 30.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下图为王娟同学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据此完成下题。 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 A. 火山活动 B. 溶洞塌陷 C. 地壳下陷 D. 岩石崩塌 31.读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题。 图中表现内力作用的主要有( ) ①固结成岩 ②褶皱 ③沉积作用 ④岩浆侵入 ⑤断层 ⑥侵蚀作用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32.黄山有著名的“天狗望月”景观。“天狗”是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翘首望月。据此回答下题。 “天狗”的岩石类型及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下图中的( ) A. c ① B. a ② C. c ③ D. d ④ 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3.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 A. 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 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 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 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34.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 A. 地热能 B. 风能 C. 水能 D. 太阳能 下图表示某地区多次地震的震中到海岸线的距离与震源深度的关系。图中纵坐标为震源深度,横坐标表示震中到海岸线的距离,其中0表示的是海岸线位置,—800表示震中位于海岸线以西800 km,200表示震中位于海岸线以东200 km,图中的点表示各次地震的震源位置。阅读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35.对这种震源分布特征的合理解释是( ) A. 大洋板块发生了张裂运动 B. 大陆板块内部发生了张裂运动 C.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D. 大洋板块俯冲至大陆板块之下 36.符合这种震源分布特征的板块活动可发生在( ) ①太平洋西部岛弧 ②北美大陆西海岸 ③北美大陆东海岸 ④南美大陆东海岸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下图是某大洋海底示意图,N为板块的边界,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37.图中N( ) A. 为大洋中的消亡边界 B. 最可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沿海 C. 两侧岩石年龄呈对称分布 D. 为海陆交界地带的海沟 38.图中N区域表面最常见的岩石类型和岩浆的来源是( ) A. 沉积岩 地壳 B. 喷出岩 软流层 C. 侵入岩 岩石圈 D. 变质岩 软流层 2019年9月,位于南亚的巴基斯坦发生了强烈地震,地震导致瓜达尔地区海岸处出现一个山状小岛(如下图),岛上溢出的气体可以点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9.巴基斯坦附近海域出现“地震生岛”奇观的原因可能是( ) A. 板块之间张裂位移 B. 板块之间互相挤压 C. 地壳发生断层陷落 D. 人类活动的影响 40.岛上溢出的可燃气体可能来自( ) A. 岩浆 B. 岩浆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41.“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 A. 流向 B. 含沙量 C. 汛期 D. 流量 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下图为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完成下列问题。 42.“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 ) A. 水平错断 B. 褶皱凹陷 C. 断裂陷落 D. 水平张裂 43.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 A. 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 B. 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 C. 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 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 2019年初,群岛国家汤加附近洋面形成了一个新岛屿。读汤加位置与新岛形成图,完成下面两题。 44.该国( ) A. 地震、火山频发 B. 位于印度洋东部 C. 各岛日期不一致 D. 受赤道低压控制 45.该新岛( ) A. 因地壳抬升而形成 B. 物质主要源于地幔 C. 主要由石灰岩组成 D. 有丰富的淡水资源 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46.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于下列哪个地质时期( ) A. 古生代前期 B. 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 C. 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 D. 新生代后期 4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处岩石为变质岩 B. 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 C. 丙处岩石由外力作用形成 D. 丁岩层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下面两题。 48.甲景观图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 A. 地壳的水平运动 B. 地壳的垂直运动 C. 剧烈的火山活动 D. 外力的强烈侵蚀 49.乙图中地质构造及出露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 B. 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 C. 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 D. 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由图示地区为红海,根据板块分布可知为世界板块生长边界,板块在水平张裂。 2.【答案】B 【解析】从图示轮廓和经纬度分析,该岛为冰岛,东部的板块是亚欧板块,西部的板块是美洲板块。 3.【答案】B 【解析】东非裂谷地处板块张裂带,是岩层断裂作用而形成的,与外力作用无关。 4.【答案】D 【解析】日本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带,太平洋板块不断的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在两大板块边界形成岛弧带。 5.【答案】D 【解析】明确“3S”技术的应用是关键,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板块边界类型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因此不同边界类型,地震成因有所区别,智利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故属于陆-洋板块碰撞形成。由于大洋板块相对较重,插入大陆板块下面,在碰撞部位地壳抬升会形成海岸山脉。 6.【答案】B 【解析】板块的边界类型有两种: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生长边界主要表现为张裂,一是分布在大西洋中部,由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发生张裂就形成了一个大洋中脊(海岭);二是大陆板块内部发生张裂,如东非大裂谷,由非洲南部的赞比西河口一直延伸到红海地中海。而消亡边界主要表现为挤压,主要分布在太平洋的周缘和亚欧板块南缘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根据经纬度可知:甲位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半岛,乙位于冰岛,丙位于新西兰的北岛,丁位于日本的九州岛上。乙位于大西洋海岭穿过的地方,属于生长边界,其他三地都位于太平洋周边。 7.【答案】B 【解析】甲图表示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可能形成海沟,而大陆板块向上抬升可能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 8.【答案】C 【解析】安第斯山脉位于板块交界处,是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因此其南北狭长的形状和走向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的。 9.【答案】C 【解析】由经纬度可知,K岛位于印度尼西亚,结合板块分布知识可知该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10.【答案】A 【解析】P地位于日本附近,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相关知识可知,P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 11.【答案】D 【解析】结合六大板块分布图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12.【答案】A 【解析】喜马拉雅山区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交界处,是两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会产生高压环境,能够形成变质岩;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和新西兰南北岛,分别是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区,但太平洋板块的位置相对低,会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所以不会形成高压环境;冰岛火山带属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张裂区。 13.【答案】A 【解析】由题干可知,可燃冰常分布于槽形的深海沉积物中,根据图中本州岛、东京等的位置,结合日本群岛轮廓可以推测图中等值线可能为等深线,甲处位于海沟附近,海水较深,且等深线呈带状分布,形成槽形地貌,因此该处符合可燃冰的形成条件。 14.【答案】C 【解析】日本群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带,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方,导致亚欧板块边缘隆起,形成海岸山和岛屿(岛弧),因此若本州岛发生大地震,可能会导致岛屿抬升。 15.【答案】C 【解析】板块张裂处易形成地震和火山活动,板块碰撞挤压易形成地震、断裂及褶皱。 16.【答案】C 【解析】海洋是接受外力沉积的环境,构成海洋板块的岩层表层往往形成较厚的沉积物堆积进而形成沉积岩。这些沉积岩中含有大量海洋生物化石。沉积岩在地壳深处受高温高压作用可转化为变质岩或在高温下重熔再生转化为岩浆。 17.【答案】C 【解析】长白山天池为一火山口湖,其形成与火山喷发有关。 18.【答案】B 【解析】长白山是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过程中,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19.【答案】A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图中海底岩石年龄中间新,两侧老,由此判断,图中中间为生长边界,类似于海岭或大洋中脊,冰岛位于生长边界上,而其他选项位于消亡边界。 20.【答案】C 【解析】获取大洋地壳运动变化的影像和监测大洋地壳的形态变化主要利用RS技术;推测分析大洋地壳运动变化规律主要利用GIS技术。 21.【答案】D 【解析】石灰岩形成的峰林,山体较小;片岩的沉积层较薄,不会形成陡峭、林立的群峰;板岩为变质岩,该区不具备大面积形成变质岩的高温和高压的环境条件;而石英砂岩硬度较大,在外力风化、侵蚀作用下,形成该地貌景观。 22.【答案】C 【解析】读图,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相对的箭头是消亡边界,背离的箭头是生长边界。甲、乙之间是消亡边界,形成的是山脉、岛弧、海沟;甲、丙之间是生长边界,形成的是裂谷、海洋;甲、丁之间是消亡边界,形成的是海沟、岛弧;甲、戊之间是生长边界,形成的是裂谷、海洋。 23.【答案】D 【解析】读图,该山地位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交界地区,最可能是由板块的碰撞挤压而形成的。 24.【答案】D 【解析】根据图例判断,Ⅰ处是河流沉积物,是外力作用。Ⅱ处是断层,内力作用形成。III是沉积岩,外力作用形成。Ⅳ处是岩浆岩,内力作用形成。 25.【答案】D 【解析】火山喷发为地下岩浆喷出地表的现象,属于内力作用;峰林为喀斯特地貌,因流水溶蚀作用而形成,属于外力作用;褶皱为地壳的水平运动使岩层弯曲变形而形成,也属于内力作用;“V”形谷由河流侵蚀作用而形成,属于外力作用。 26.【答案】B 【解析】图中地层发生了弯曲变形,即有褶皱分布,且有明显的断层存在,这些都是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 27.【答案】D 【解析】盐丘是地下岩盐受挤压喷涌溢出而成,说明其形成受内力作用影响。 28.【答案】D 【解析】图中①山峰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②洞穴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③岩层断裂形成的断层面,④岩石弯曲是受水平挤压形成的。 29.【答案】B 【解析】图中岩层弯曲变形,是一个大型褶皱,其成因主要是地壳运动。 30.【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岩石具有气孔状,为岩浆岩,是岩浆喷发冷凝形成的,故长白山天池是火山活动后,形成的火山湖。 31.【答案】B 【解析】内力作用主要有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其中地壳运动形成褶皱和断层。 32.【答案】A 【解析】根据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运用尝试填图法确定a为喷出岩,b为岩浆,c为侵入岩,d为变质岩,e为沉积岩。使用尝试填图法时,要先根据图中已知信息确定b为岩浆,e为沉积岩,再根据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判定其他内容。“天狗”为花岗岩,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对应图中c,相应的地质作用为①,即侵入作用。A选项正确。 33.【答案】D 【解析】从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太平洋的西岸。 34.【答案】A 【解析】从图例和注记可以判断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 35.【答案】D 【解析】图示为多次地震地区,即位于地壳运动活跃的板块交界处。图示为海陆交界处剖面图,图示右下部分的大洋板块位置较低,俯冲到图示左上部分大陆板块下面,形成陆块和洋块碰撞边界。 36.【答案】A 【解析】太平洋西部岛弧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方形成;北美大陆西海岸的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下方形成。南北美大陆的东海岸均位于美洲板块内部。 37.【答案】C 【解析】N处板块张裂运动,为生长边界;亚欧大陆东部沿海为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因此,N处不可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沿海;板块张裂处地壳薄弱,易出现岩浆活动,岩浆喷出后冷却凝固,随板块运动向两侧张裂,因此两侧岩石年龄呈对称分布;此处多形成海岭。 38.【答案】B 【解析】从上题分析可知,此处多形成喷出型岩浆岩,其岩浆的来源是软流层。 39.【答案】B 【解析】板块之间张裂位移形成的是裂谷,不是小山形状;板块之间互相挤压,大陆板块被抬升,露出海面形成岛屿;地壳发生断层陷落不会形成露出海面的小岛;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岛屿成因。 40.【答案】C 【解析】岩浆、岩浆岩、变质岩形成过程都离不开高温环境,不可能存在可燃气体。可燃气体只可能分布在沉积岩层中。 41.【答案】A 【解析】内力作用使地壳隆起和凹陷,形成地表起伏,从而影响河流流向,使河流从高海拔地区流向低海拔地区。河流含沙量主要受植被覆盖状况和流域降水特征的影响,汛期和流量均主要受流域气候的影响。 42.【答案】C 【解析】断层是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形成断层。断层一侧的岩层下降会形成谷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根据图中的城市区域定位是我国的黄河流域的渭河平原。所以渭河平原是岩层断裂凹陷而形成的断层谷。 43.【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渭河的水源主要来自其南侧的秦岭,由于秦岭植被逐渐破坏,水源枯竭。 44.【答案】A 【解析】图片显示该新岛为火山喷发而成,再结合位置,可判断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火山频发。汤加各岛位于180°以东,即位于国际日界线的同一侧,故日期一致。 45.【答案】B 【解析】火山喷发的物质是岩浆,而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为岩浆岩;小岛地表径流少因而淡水资源少。 46.【答案】C 【解析】图中断层切断了含有恐龙化石的岩层,但未切断。还有大型哺乳动物化石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于这两个岩层之间,即中生代和新生代之间。 47.【答案】B 【解析】甲处岩层侵入沉积岩层中,为侵入型岩浆岩;乙下面的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岩层)表面有侵蚀的痕迹,说明在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反生过地壳抬升;丙岩层形成于侵入岩周围,属于变质岩;丁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属于沉积岩,是由外力作用所形成的。 48.【答案】B 【解析】由甲图可知,景观悬崖壁立(是我国著名的华山景观),突出反映了地壳岩层沿断裂面相对上升形成的地貌。 49.【答案】A 【解析】由乙图可知,岩层受挤压形成褶皱,褶皱一般埋藏在地下,只有经外力侵蚀或地壳上升后才出露地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