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 专题四微专题15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
微专题15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考试要求 考试内容 加试要求 1.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b) 概述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特征 2.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a) (2)产生地表不同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b) 3.主要陆地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其特征(b) 4.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b) 1.气候类型分布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b级特别提醒 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分布基本一致,但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对应同一种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两种自然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与表现 (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7 (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3.垂直分异规律 (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所在纬度 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海拔 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2)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形成因素分析 地表景观随高度变化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差异是基础。 ①热量因素:随海拔升高气温下降与从赤道向两极气温下降相类似,所以有如下规律。 a.山麓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b.同一自然带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如下图: ②水分因素: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些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③坡向因素:一般来说,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海拔高于阴坡,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多于阴坡自然带数目。 (3)判读雪线高度 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 温度(热量 或纬度)因素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降水因素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即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17 地貌因素 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越高 季节因素 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低,雪线下降 自然环境变迁、 人类活动因素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 气候、地貌等 因素综合作用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b级特别提醒 雪线和林线不同。雪线是指全年积雪最下限,林线是指森林植被的最上限。一般情况,雪线的海拔高于林线。 4.地方性分异规律判断及主要地方性分异现象主导因素分析 地区 成因 主导因素 南美大陆西岸3°S~30°S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地形、洋流 南美大陆南端形成的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荒漠)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 地形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草原景观 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地形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信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暖流增温增湿 地形、洋流 南半球缺少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南半球相应纬度是海洋,缺少陆地分布 海陆分布 荒漠中的绿洲,如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 地形、水分 四川盆地的紫色土 富含钙磷钾的基岩风化形成 岩性差异 尼罗河谷地的绿洲 尼罗河水的灌溉 水分 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 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作用使其狭窄,沿岸的洋流使其绵长 地形、洋流 各大洲的高山和高原地区 地势高,水热条件差 地形 洋流 17 欧亚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纬度高,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 欧亚大陆西岸为暖流,增温增湿,东岸为寒流,降温减湿 真题设问 1.(2018·4月浙江选考)从我国内蒙古东部到西部的天然植被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2.(2017·11月浙江选考)从兰州到重庆,图中看到秦岭南北自然植被类型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3.(2017·4月浙江选考)从气候特征的角度,分析②地自然带的成因。 4.(2016·10月浙江选考)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5.(2016·10月浙江选考)形成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考向和规律 1.考向:自然带的类别、数量及简单的成因分析。 2.命题规律: 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是本专题主要的考查题型。 材料与设问特征:以区域图或某区域内气候或景观的差异为背景资料,直接设问区域自然带数量特征、分异规律并联系相关的气候知识分析其成因。 选项或答案特征:结合材料,利用已学知识,分析、判断自然带数量及分异规律,结合区域地理特征及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产生的原因。 例1 (2017·11月浙江选考)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全线通车。乘车从兰州到重庆,可看到沿途植被景观变化明显。下图为“兰渝铁路示意图”。完成下题。 17 从兰州到重庆,途中看到秦岭南北自然植被类型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B.土壤C.水分D.热量 答案 D 解析 秦岭南北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两地热量不同,导致自然植被类型差异明显。 例2 (2017·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及图中①②③地的气候统计资料。说出影响①②③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从气候特征的角度,分析②地自然带的成因。 17 答案 降水。 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降水集中在6月~9月(10月~4月降水稀少),年内有明显的干湿季;全年高温,气温在24℃以上,形成热带草原带。 解析 图中的①②③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主要是气候、植被等差异,是由于降水量不同导致的。不要错误理解成“纬度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热量”。第二小问,②地是热带草原带,围绕“热带”“草原”(注意草原的茂盛和枯黄的季节变化)两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另外,准确使用图中的纬度位置、年降水量数值等信息。 例3 (2016·10月浙江选考)下图中甲地森林茂密,有“林海雪原”之称,乙地草原丰美,可见“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观。完成(1)~(2)题。 (1)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2)形成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 A.海拔B.热量C.土壤D.水分 答案 (1)C (2)D 17 1.(2017·浙江模拟)温带森林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答案 D 2.(2017·浙江省名校联考)塔里木盆地内部沙漠广布,盆地边缘常分布着许多绿洲,这反映的是( ) A.地方性分异规律 B.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答案 A (2017·浙江湖州期中)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完成3~4题。 3.从地理学角度看,古诗描述的是(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从平原到山地的地域分异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4.从塞北到江南,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 答案 3.C 4.B 5.(2018·浙江台州检测)下图为“我国土壤水平分布模式图”。该图反映了我国土壤的分异规律,主要是( ) A.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B.纬度地带性和地方性 C.垂直地带性和地方性 17 D.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答案 D 解析 根据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可知,东部地区自南向北由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棕壤等体现纬度地带性规律,自东向西由黑土一直到灰漠土,体现经度地带性规律,故选项D正确。 下图为“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理论上的对应关系图”。读图完成6~7题。 6.与图中④甲所代表的自然景观类型分布相一致的地区是( ) A.我国华北地区 B.巴西高原地区 C.西伯利亚地区 D.我国江南丘陵地区 7.下列诗词最能体现①~④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才从塞北踏雪来,又向江南看杏花 C.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D.夏秋天水一色,冬春草洲无边 答案 6.C 7.B 解析 第6题,读图可知,甲为亚寒带针叶林;④地的基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故该题应选C项。第7题,图中①~④水平自然带由热带雨林带渐变为亚寒带针叶林带,体现的是纬度地带性规律;B选项反映的是因热量不同而导致我国南北方自然景观的差异,体现了纬度地带性规律。 8.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7 (1)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____(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 (2)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_______带。 (3)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带。 (4)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_______地带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地带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答案 (1)西风带 画图略。(西南风) (2)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3)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风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4)纬度 热量 干湿度 水分 9.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数码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自然带从⑤~①表示的是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__规律和_______________规律。 (3)自然带②在南半球的同纬度有无分布?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是沿46°S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A的自然带与图1中的________(填序号) 17 自然带相符;图中B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寒带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或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纬度地带分异 垂直地域分异 (3)无 南半球该纬度内绝大部分是海洋 (4)③ 温带荒漠带 位于山地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 解析 读图可知,①~⑤分别为寒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或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雨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南半球无分布。根据46°S以及图示的海拔高度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南美洲,A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处受地形的影响降水较少,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 28、29加试加练 10.(2018·浙江磐安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7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 材料二 下图为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 (1)2017年3月,中国某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由森林带依次过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景观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 (2)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温不同。试比较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3)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游客继续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温哥华属__________气候,这里降水较多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森林草原、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 干湿度地带 (2) 17 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量较少(温尼伯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大;年降水量较多)。 落基山东麓地区频繁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焚风效应)。 (3)山地针叶林带、灌丛草甸(草甸)带、冰雪带 (4)温带海洋性 常年盛行西风;暖流增湿;地形抬升 解析 (1)从温尼伯到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随着距海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小,降水就越少,植被越来越矮小、稀疏,呈现出由森林带向森林草原、草原的过渡。其变化主要受水分的影响,故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2)气候特征的描述,主要从气温(气温的高低、温差)、降水(降水量、降水的季节变化)方面分析。同一纬度的两地,分析冬季气温差异,主要从越过落基山的下沉气流分析。(3)垂直自然带谱的变化规律与该地向较高纬度的水平自然带谱变化相似。该地处于50°N,山麓自然带是针叶林带,向较高海拔依次分布灌木带、草甸带、高寒荒漠带、冰雪带。(4)40°~60°的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成因是常年受西风控制。降水多的原因主要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方面分析。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林木线,简称为林线,亦有人称之为“森林界线”。该线是指分隔森林因气候、环境等因素而能否生长的界线。在该线以内,森林植被可正常生长;然而一旦逾越该线,大部分森林均会因水分、气温或其他气候原因而无法生长。林木线有时也会受地形影响。 材料二 高山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下面为我国高山林线海拔等值线分布图及阴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单位:米)。 (1)描述图中90°经线以西林木线的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甲地为阴山,分析阴山南北坡林线高度差异及其成因。 答案 (1)大致呈东西走向;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即林线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或纬度或热量)。 17 (2)南坡林线高(或北坡林线低、或南坡林线高于北坡)。南坡为向阳坡,获得热量多,气温偏高;南坡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偏多。(或:北坡为阴坡,获得热量少,气温偏低;北坡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偏少。) (2018·浙江稽阳3月联考)下图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降水差异示意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丙地的自然带是( ) 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甲—乙—丙三地的自然植被变化,体现了( ) A.地方性分异 B.垂直分异 C.纬度地带分异 D.干湿度地带分异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草原自然带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降水量较少,约250~450mm/年。丙地降水量为200~400mm,植被类型为草原。第2题,在同一纬度地带内,降水量往往从沿海向内陆逐步减少,从而出现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这种由于水分条件不同而导致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的差异,为干湿度地带分异。据图可知甲—乙—丙自然植被的变化是由降水的差异引起的。 读“内陆某地景观示意图”,完成第3题。 3.图中草地为天然草地,它的出现体现了( ) A.垂直分异规律 B.干湿度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 D.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答案 C 17 解析 读图分析可知,该地的草地分布在沙地中,且呈零星分布,主要是受局部水分条件的影响,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故答案选C项。 4.“畎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技术,对耕地采用“上田弃亩(垄)”(图甲),“下田弃畎(沟)”(图乙),该耕作方式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 A.地方性分异规律 B.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答案 A 解析 “畎亩法”是利用土地在很小尺度上的差异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故属地方性分异规律。 5.(2018·浙江义乌群星外国语学校检测)读“1981~2006年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水平地域分异特征示意图”,图中Ⅰ、Ⅱ、Ⅲ、Ⅳ植被类型有显著差异,Ⅲ(草甸为主)、Ⅳ(针叶林为主)植被类型的变化体现了( )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 答案 A 解析 图中Ⅰ、Ⅱ、Ⅲ、Ⅳ植被类型有显著差异,Ⅲ(草甸为主)、Ⅳ(针叶林为主)植被类型的变化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即干湿度地带分异。 (2018·浙江丽水段考)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17 6.该山地垂直自然带谱①②③④中,可能出现( ) A.针阔混交林带 B.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热带雨林带 7.该山地南坡永久冰雪带下限的海拔比北坡低,是因为( ) A.南坡植被茂密,地面昼夜温差小 B.南坡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 C.北坡气温较低,地面辐射强度小 D.北坡降水较少,积雪量少于南坡 答案 6.A 7.D 解析 第6题,图中四个数码位于永久冰雪带和常绿阔叶林之间,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限制,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位于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位于大陆的西部,因此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常绿硬叶林带均不可能出现。第7题,由山脉海拔可判断出该山为我国的喜马拉雅山脉,其南坡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水汽较北坡充足,雪线低;北坡降水少,雪线较高。 (2018·浙江龙湾检测)乌拉尔山脉绵延2000多千米,植被差异显著。读“乌拉尔山脉东坡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8~10题。 8.乌拉尔山脉东坡海拔400米以下自然景观变化体现出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 ) A.地方性分异 B.干湿度地带性 C.纬度地带性 D.垂直分异 9.乌拉尔山脉东坡垂直带谱最复杂处的纬度是( ) A.66.5°B.62.5°C.56.5°D.54.5° 10.与54°N附近云杉林相比,63°N附近云杉林分布海拔更低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不足B.海拔较高C.降水丰富D.光照较弱 答案 8.C 9.D 10.A 解析 第8题,“海拔400米以下”说明是水平自然带差异,结合图形信息,可判断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第9题,根据图形信息可判断54.5°自然带谱最复杂。第10题,根据信息“与54°N附近云杉林相比,63°N附近”可判断,63°N附近纬度更高,热量不足,云杉林分布海拔更低。 17 下图为“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中①~⑧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R/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⑤自然带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热带雨林带 12.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B.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垂直分异规律 C.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D.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答案 11.C 12.D 解析 第11题,从图中信息可知,自然带⑤热量收入较高,干燥指数偏低,应为热带草原带。第12题,自然带①~④均属于湿润自然带,热量条件差别较大,反映了自然带的纬度地带分异规律;③⑥⑦⑧之间的热量条件基本没有差别,水分条件差别较大,反映了自然带的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13.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角马、蹬羚等食草野生动物在赛伦盖蒂和马赛马拉国家公园之间进行大迁徙。图a为该区域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 17 材料二 图b为图a中甲山的自然带谱。 (1)归纳图a野生动物迁徙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解释其迁徙的原因。 (2)与低纬高山完整的垂直带谱相比,在海拔3000~4500米处甲山缺少了________带,试推测其主要原因。 (3)近年来,乙国日益重视野生动物的保护。简述该国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意义。 答案 (1)特征:6月开始北迁,11月开始南迁;路线大致呈环状(或圈状)。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导致这里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野生动物为了寻找充足的水源和食物而进行迁徙。 (2)高山针叶林 海拔3000~4500米处降水偏少,难以生长落叶松、冷杉等针叶林,只能生长草原、草甸等。 (3)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4.(2018·浙江松阳检测)读“非洲气候分布图及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1)简述非洲自然带的分布特点。 (2)A、B两地纬度相差很大,但属于同一自然带,分析其原因。 (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其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坡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 (1)非洲自然带以赤道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 (2)A、B两地同属于热带雨林带。原因:A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终年高温多雨;B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且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3)乞力马扎罗山所处的纬度低(赤道附近);海拔高,相对高度大。由于乞力马扎罗山南坡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水分条件要优于北坡,因此乞力马扎罗山的森林带和草原带分布的海拔上限南坡高于北坡。降水量和气温是影响雪线的重要因素,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低于北坡。 解析 (1)由非洲气候分布图可以看出气候对称分布,则自然带也必然对称分布。(2)A地受大气环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带;B地热带雨林的形成是“地形雨+洋流”作用的结果。(3)注意本题实际上是三个问题:自然带完整、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北坡高度差异、雪线高度南北坡差异的原因,运用相关知识回答即可。 1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