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作文天津解析
2018高考作文天津解析(带范文) 一.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2018高考天津卷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60分)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二.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审美情趣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 实践创新:技术运用 三.审题 限制性 (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选择角度不宜贪多求全。 (2)“文体特征鲜明”,写记叙文要像记叙文,写议论文要像议论文,写抒情散文要像抒情散文,不能四不像。 (3)对“器”要进行概念厘定,不可天马行空。 开放性 (1)从物质层面: ①器能盛纳万物; ②器能助人成事; ③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 ④国之重器(物质,如“东风”系列导弹)。 (2)从精神层面: ①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 ②国之重器; ③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④大国要有大“器”(精神,如“一带一路”之“计利当为天下计”的胸襟)。 四.解题 2018天津卷作文立足于“立德树人”,着眼于大视野,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希望莘莘学子能“盛纳万物,内外兼修;有情怀,有大国工匠之器;有器量,兼容并包,进而成为‘国之重器’”,与祖国共命运同发展。作文材料介于新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审题难度较小,有很广泛的写作空间。 材料中“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开宗明义,告诉我们,器的多样性,实质也就告诉我们可选择内容的多样性。“器能盛纳万物”是从用途上来说,这不禁让人质问:什么样的“器”可盛纳万物呢?这些“物”是实指还是虚指呢?由此可展开思维纵横驰骋。 “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是从外形来说的,同样可以让人产生遐想:“美的形制一定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吗?”“不美的形制可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吗?”等问题。当功能与外形结合起来,写作的内容已经十分丰富了。 “器能助人成事”是从功能上来说的,这个“成事”当然也有积极面和消极面。如一柄宝剑,当正义之人以其斩杀妖邪时,是成人之美;当奸佞之徒以其滥杀无辜时,是助纣为虐。如洲际导弹,可谓国之重器,在霸权主义者的手中,是欺凌列国的帮凶;在热爱和平者的手中,是维护一方平安的瑰宝。故“器”本身无好坏之分。 “有一种‘器’叫器量”,这是从内涵上来说的,“器量”越大,胸襟越开阔,反之则逼仄。“器量”大的人可以兼容并包,由此可提及集体,国家;构成个人-集体-国家的递进态势,由此及彼,由个及众,增加文章广度的同时增加文章的厚度。 还有一种“国之重器”专指人,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如歼20总师杨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青蒿素的创始人屠呦呦等,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他们肩负荣光,成就梦想……但有一点很值得注意,题干中“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中的“……”则意味着国之重器还有许多其他的功能,足够思维丰富的学生任意驰骋。 总而言之,这则材料对于考生来说应该是比较了解的,是符合考生这个年龄层次的认知水平的,有足够的思考空间给考生发挥。 五.参考立意 1.内外兼修; 2.“器”之自述; 3.匠心铸利器; 4.有“容”乃“大”; 5.大国要有“大器”; 6.有一种“器”叫器量”; 7.做“盛纳万物”之“器”; 8.有一种梦想叫“肩负荣光”; 9.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 10.有一种“荣光”叫“国之重器”; 11.计利当为天下计,铸器当铸国之重器。 六. 范文展示 57分 “国之重器”赞 天津考生 “国之重器”是什么? 支撑一个国家存在或变强的物或人,就是“国之重器”。前两天在报纸上读到题为《国之重器,人才为要》的评论,不由沉思:看我煌煌中华,可称“国之重器”者谁? 想到了小个子巨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震聋发聩的吼声过后,改革开放的大幕訇然中开,古老的中国开始了走进新时代的匀加速接力。你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那握紧百姓的手紧紧握住的是江山锦绣;你看,两个一百年的构想,正谱写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胸怀使命,热血担当,高瞻远瞩,东方巨轮在领航人的挥手中不断破浪乘风。 想到了那一张张智慧的面庞。为寻找最合适的安放地,“天眼之父”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跋涉在中国西南的大山里;为提取青蒿素,屠呦呦40年如一日,历经近200次的失败最终取得成功;黄大年以超负荷的付出,填补了我国在深部探测关键领域的技术空白。超凡的智慧,置于为国争光的平台辅以执着的努力,才成就了张贴着国家符号的重器干城。 想到了那一个个正直的名字。在身缚各种各样“绳索”的大环境下,顾准保持着头脑的清醒;在举国上下皆疯狂的时代,张志新坚持真理发出泣血的质疑与呐喊;在经济利益高于一切的大潮下,有固守良知正义、敢于向一切不合理挥刀的坚强女性王选,有媒体人白岩松、柴静,有“公知”代表崔永元……他们是这个民族的脊梁。 又想到了那一双双舞动的手。地动山摇过后,洪水肆虐之时,绿色的方阵瞬时现身,他们用血肉之躯撑起倾斜的天柱,以紧密相连的手为百姓搭起安全的环岛;炎热的烈日下,凛冽的寒风中,有身着各色工装的身影,他们手中的铁钳、瓦刀、方向盘,像极了舞台上的各种形制的乐器;还有润物无声的教师、加班加点的医生、走街串巷的快递员、扮美城市的清洁工……每个人用各有所长的双手,推动着社会的优雅徐行。 领袖、智者、思想者、士兵、普通劳动者,每个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诠释着“国之重器”的具体内涵,丰富着这一词汇的色彩与蕴涵。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得深沉,所以竭力;爱得深沉,所以尽心。竭力尽心,方成“国之重器”! 【标杆解读】 开篇设问解题,明确国之重器就是“支撑一个国家存在或变强的物或人”,然后借报纸上评论的题目,告诉读者自己要从“人”的角度切入。习作主体部分从四个方面对可称“国之重器”者做了具体的展开与礼赞:领袖的高瞻远瞩、智者的创新、思想者的敢言、普通人的奉献,这些人“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国之重器’的具体内涵”。尤其是第6段,作者想到了众多普通人,对“国之重器”的含义进行了别样的解读。最后点明“竭力尽心”乃成为“国之重器”的基本条件,实际上是启发读者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升华得很自然,绝无故意拔高之嫌。全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内容充实具体,语言流畅大气,是一篇很有特点的考场习作。 美器不必满 容纳其他物体,比如液体和固体的东西,被叫做什么? 答案有很多。容纳水的是茶杯和脸盆,容纳酒的是酒瓶和高脚杯,容纳沙石的是斗车和土簸箕。 但这些容具,都无法配上一个隽永对称的汉字,那就是“器”。器是什么?器是一种整齐端庄的存在,用足够完美的自己来盛容其他一些东西。 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后母戊鼎,可以被称作“器”。岁月刻下的青铜锈痕,遮不住精雕细琢的千年遗风。静静望着这尊与人同高的器具,就能想到彼时它满载贡物,金光辉煌地出现在祭祀典礼上的骄傲。 今年初成功试运行的中国核聚变反应堆“人造太阳”,可以被称作“器”。这是国之重器,虽然它使用的时间,只有强磁约束激活时的短短剧聚变一瞬,可即便是空置的机器,也从未褪去任何一分一毫的价值。 容具和重器的区别,就在于能否在不同的环境下,保持自己的本来意义。 一只简单的玻璃杯,装上茶水就成了茶杯,倒入白开水就成了水杯,盛满啤酒,就又成了觥筹交错的酒杯。它的用途和价值,跟随所容纳的液体产生变化。 但重器是不一样的。例如两千年前,后母戊鼎内可能盛放的只是牛羊肉而已,随之被埋入地下,黄土填纳其中;直至现代,清理整洁的后母戊鼎,再也不会被放入任何东西,可它本身,已经成为了价值和历史的代名词。 做器如此,做人亦如此。 人的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结构,我们每个人都如同大海中的游鱼,被浸泡在纷扰的大千世界里。金钱、荣誉、地位,有太多的坐标系,在规定着一个人是怎样的人。 大部分人追求一生,只是为了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拥有金钱者,在商业圈里呼风唤雨,得到他人的拥戴;向往荣誉者,在名利场上前赴后继,只为他人的几句客气;觊觎地位者,甚至贪赃枉法,无非想要他人的处处逢迎… 可是,当把这些“他人”去掉以后,我们还剩下什么?如果我们也是一件容器,当把这些“液体”倒出以后,我们又是什么? 美器不必满,而大才不必寄于他人。 我不否认在凡尘中追求价值的积极意义,但也希望我们都能够寻求到一份自我世界的宁静。古往今来,多少诗人骚客,都是在生活的逆境中,离世独处,羽化独立,最终留下了不朽的千古名篇。晋陶渊明独爱菊,而后人独爱陶渊明,无非是爱他身上那一点儿自由气。 古人云,君子慎独。我想,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放空自己的机会。或许是在下班回家的深夜,或许是游赏公园时的小憩。我们应当倒出体内的一腔滚滚浊世,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又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 从来没有哪一件美器,是不经历阵痛和雕琢而生的。愿你成为更好的自己,能够容纳天地而不满,俯察草木而不骄,栉风沐雨而不危,行路百里而不忘初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