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数学模拟测试
2013年模拟初三数学试卷36 一、选择题:(3*10=30分) 1.-6的倒数是( ) A.6 B. C. D. 2.PM2.5是大气中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细颗粒物,是表征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指标.2.5微米等于0.0000025米,把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3.右图所示的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 A.球 B.圆锥 C.圆柱 D.三棱柱 4.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8 B.6 C.5 D.3 5.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5个红球3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 A. B. C. D. 6.已知圆锥侧面展开图的扇形半径为2cm,面积是,则扇形的弧长和圆心角的度数分别为( ) A. B. C. D. 7.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比赛,他们5次射击的成绩(单位:环)如下表所示: 甲 7 9 8 6 10 乙 7 8 9 8 8 设甲、乙两人射击成绩的平均数依次为、,射击成绩的方差依次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 = 12,BD = 8,P是 A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EF∥BD,与平行四边形的 两条边分别交于点E、F.设CP=x,EF=y,则下列图象 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x,y),若规定以下两种变换: ①f(x,y) = (y,x):如f(2,3) = (3,2);②g(x,y) = (-x,-y):如g(2,3) =(-2,-3).按照以上变换有:f(g(2,3)) =f(-2,-3) =(-3,-2),那么g(f(-6,7)) =( ) A.(7,6) B.(7,-6) C.(-7,6) D.(-7,-6) D C B E A H 10.在直角梯形中,,为边上一点,,且.连接交对角线于,连接.下列结论:①;②为等边三角形;③;④ .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3*5=15分) 11.分解因式: . A B C D E F M N 12.在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13.计算:= . 14.如图,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B 落在CD上,落点记为E(不与点C,D重合),点A 落在点F处,折痕MN交AD于点M,交BC于点N. 若,则BN的长是 ,的值 等于 ;若(,且为整数), 则的值等于 (用含的式子表示). 15.如图,已知Rt△ABC≌Rt△DEF,∠C=∠F=90°,AC=DF=3,BC=EF=4,△DEF绕着斜边AB的中点D旋转, DE,DF分别交AC,BC所在的直线于点P,Q. 当△BDQ为等腰三角形时,AP的长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5+5+6+7+7+7+8+8+10+12=75分) 16. (5分)已知,求的值. 17. (5分)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013年模拟初三数学试卷36 一、选择题:(3*10=30分) 1.-6的倒数是( ) A.6 B. C. D. 2.PM2.5是大气中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称为细颗粒物,是表征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指标.2.5微米等于0.0000025米,把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3.右图所示的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 A.球 B.圆锥 C.圆柱 D.三棱柱 4.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8 B.6 C.5 D.3 5.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5个红球3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 A. B. C. D. 6.已知圆锥侧面展开图的扇形半径为2cm,面积是,则扇形的弧长和圆心角的度数分别为( ) A. B. C. D. 7.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比赛,他们5次射击的成绩(单位:环)如下表所示: 甲 7 9 8 6 10 乙 7 8 9 8 8 设甲、乙两人射击成绩的平均数依次为、,射击成绩的方差依次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 = 12,BD = 8,P是 A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EF∥BD,与平行四边形的 两条边分别交于点E、F.设CP=x,EF=y,则下列图象 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x,y),若规定以下两种变换: ①f(x,y) = (y,x):如f(2,3) = (3,2);②g(x,y) = (-x,-y):如g(2,3) =(-2,-3).按照以上变换有:f(g(2,3)) =f(-2,-3) =(-3,-2),那么g(f(-6,7)) =( ) A.(7,6) B.(7,-6) C.(-7,6) D.(-7,-6) D C B E A H 10.在直角梯形中,,为边上一点,,且.连接交对角线于,连接.下列结论:①;②为等边三角形;③;④ .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3*5=15分) 11.分解因式: . A B C D E F M N 12.在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13.计算:= . 14.如图,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B 落在CD上,落点记为E(不与点C,D重合),点A 落在点F处,折痕MN交AD于点M,交BC于点N. 若,则BN的长是 ,的值 等于 ;若(,且为整数), 则的值等于 (用含的式子表示). 15.如图,已知Rt△ABC≌Rt△DEF,∠C=∠F=90°,AC=DF=3,BC=EF=4,△DEF绕着斜边AB的中点D旋转, DE,DF分别交AC,BC所在的直线于点P,Q. 当△BDQ为等腰三角形时,AP的长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5+5+6+7+7+7+8+8+10+12=75分) 16. (5分)已知,求的值. 17. (5分)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表1 阅读课外书籍人数分组统计表 18. (6分)某校为了了解该校初二年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情况,随机抽取了该年级的部分学生,对他们某月阅读课外书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的结果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表. 分组 阅读课外书籍时间n(小时) 人数 A 0≤n<3 3 B 3≤n<6 10 C 6≤n<9 a D 9≤n<12 13 E 12≤n<15 b F 15≤n<18 c 阅读课外书籍人数分组所占百分比统计图 图2 阅读课外书籍人数分组统计图 图1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 这次共调查了学生多少人?E组人数在这次调查中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 (2) 求出表1中a的值,并补全图1; (3) 若该年级共有学生300人,请你估计该年级在这月里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不少于12小时的学生约有多少人. 19. (7分) 如图是某货站传送货物的平面示意图.为了提高传送过程的安全性,工人师傅欲减小传送带与地面的夹角,使其由45°改为30°.已知原传送带AB长为4米. (1)求新传送带AC的长度; (2)如果需要在货物着地点C的左侧留出2米的通道,试判断距离B点4米的货物MNQP是否需要挪走,并说明理由.(说明:两问的计算结果均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41,≈1.73,≈2.24,≈2.45) 20. (7分)已知:如图,在△ABC中, ∠ABC=90º,BD⊥AC于点D,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BE=AB,过点E作EF⊥BE,与BD的延长线交于点F.求证:BC=EF . x -1 1 1 O y A 21. (7分)为帮助地震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某校学生积极捐款.已知第一次捐款总额为9000元,第二次捐款总额为12000元,且两次人均捐款额相等,但第二次捐款人数比第一次多50人.求该校第二次捐款的人数. 22.(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3x的 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A(1, m).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点P在直线OA上,且满足PA=2OA,直接写出点的坐标. 23. (8分)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AB延长线上一点,点D在⊙O上,且∠A=30°,∠ABD=2∠BDC . (1)求证:CD是⊙O的切线; (2)过点O作OF∥AD,分别交BD、CD于点E、 F.若OB =2,求 OE和CF的长. 24. (10分) 如图1,矩形MNPQ中,点E、F、G、H分别在NP、PQ、QM、MN上,若,则称四边形EFGH为矩形MNPQ的反射四边形.在图2、图3中,四边形ABCD为矩形,且,. (1)在图2、图3中,点E、F分别在BC、CD边上,图2中的四边形EFGH是利用正方形网格在图上画出的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请你利用正方形网格在图3上画出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EFGH; (2)图2、图3中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EFGH的周长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请直接写出这个定值;若不是定值,请直接写出图2、图3中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EFGH的周长各是多少; (3)图2、图3中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请直接写出这个定值;若不是定值,请直接写出图2、图3中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EFGH的面积各是多少. A B C D E F 图3 M N P Q G H E F 1 2 3 4 图1 图2 G A B C D E F H 25. (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在x轴上,点D,E在y轴上,OA=OD=2,OC=OE=4,DB⊥DC,直线AD与经过B,E,C三点的抛物线交于F,G两点,与其对称轴交于点M.点P为线段FG上一个动点(不与F,G重合),PQ∥y轴与抛物线交于点Q. (1)求经过B,E,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Q,M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抛物线的顶点为N,连接QN,探究四边形PMNQ的形状:①能否成为菱形;②能否成为等腰梯形?若能,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某种微粒子,测得它的质量为0.000 067 46克,这个质量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保留三个有效数字)应为( ) A.6.75×10-5克 B.6.74×10-5克 C.6.74×10-6克 D.6.75×10-6克 5.某市5月上旬前五天的最高气温如下(单位:°C):28,29,31,29,33,对这组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均数是30 B.众数是29 C.中位数是31 D.极差是5 9.如图,直角梯形AOCD的边OC在x轴上,O为坐标原点,CD垂直于x轴,点D的坐标为(5,4),AD=2.若动点E,F同时从点O出发,点E沿折线OA-AD-DC运动,到达C点时停止;点F沿OC运动,到达C点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设点E运动x秒时,△EOF的面积为y(平方单位),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化简:_________. 某市初中毕业男生体育测试项目有四项,其中“立定跳远”、“1000米跑”、“掷实心球”为必测项目,另一项从“篮球运动”或“一分钟跳绳”中选一项测试.小亮、小明和大刚从“篮球运动”或“一分钟跳绳”中选择同一个测试项目的概率是__________. 已知:在△ABC中,AC=a,AB与BC所在直线成45°角,AC与BC所在直线形成的夹角的余弦值为(即cosC=),则AC边上的中线长是 ____________. 如图,已知Rt△ABC≌Rt△DEF,∠C=∠F=90°,AC=DF=3,BC=EF=4,△DEF绕着斜边AB的中点D旋转,DE,DF分别交AC,BC所在的直线于点P,Q.当△BDQ为等腰三角形时,AP的长为___________. 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 13.计算:. 1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m的值及方程的根. 15.已知,求的值. 16. 17. 18.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 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5分) 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AB=60º,AC平分 ∠DAB,BC⊥AC,AC与BD交于点E,AD=6, CE=,,求BC、DE的长及 四边形ABCD的面积. 20. 21. 22. 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第25题8分) 2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经过原点O, 点B(-2,n)在这条抛物线上.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将直线沿y轴向下平移b个单位后得到直线l, 若直线l经过B点,求n、b的值; x y 1 1 O (3)在(2)的条件下,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C,直线l与y轴交于点D,且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若P是抛物线上一点,且PB=PE,求P点的坐标. 24.已知:在△AOB与△COD中,OA=OB,OC=OD,. (1)如图1,点C、D分别在边OA、OB上,连结AD、BC,点M为线段BC的中点,连结OM,则线段AD与OM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位置关系是 ; (2)如图2,将图1中的△COD绕点逆时针旋转,旋转角为 ().连结AD、BC,点M为线段BC的中点,连结OM.请你判断(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3,将图1中的 △COD绕点 O逆时针旋转到使 △COD的一边OD恰好与 △AOB的边OA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点C落在OB上,点M为线段BC的中点. 请你判断(1)中线段AD与OM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2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已知矩形ABCD的两个顶点B、C的坐标分别是B(1,0)、C(3,0).直线AC与y轴交于点G(0,6).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点B运动.同时动点 Q从点C出发,沿线段CD向点D运动.点P、Q的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运动时间为t秒.过点P作PE⊥AB交AC于点E. (1)求直线AC的解析式; (2)当t为何值时,△CQE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3)在动点P、Q运动的过程中,当t为何值时,在矩形ABCD内(包括边界)存在点H,使得以C、Q、E、H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 10. 已知两直线、为正整数),设这两条直线与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则的值是( ) A. B. C. D. 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1=32o,那么∠2的度数是( ) A.32o B.58o C.68o D.60o 7. 4.若与|x-y-3|互为相反数,则x+y的值为( ) A.3 B.9 C.12 D.27 5.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7.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a+2a=3a2 Ba·a2=a3 C (2a)2=2a2 D(-a2)3=a6 14. 一个圆锥的母线长为4,侧面积为8,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是 . 如图,某一中学生耐力测试比赛中,甲、乙两学生测试的路程s(米)与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分别为折线OABC和线段O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科 A.乙比甲先到终点科网 B.乙测试的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大学科网 C.比赛进行到29.4秒时,两人出发后第一次相遇科网 D.比赛全程甲的测试速度始终比乙的测试速度快学科网 【答案】解:(1)∵点A(1,4)在函数y=的图像上, ∴4=,得m=4.……………………………2分 (2)∵点B(a,b)在函数y=的图像上,∴ab=4. 又∵AC⊥x轴于C,BD⊥y轴于D交AC于M,∴AC⊥BD于M ∴M(1,b),D(0,b),C(1,0) ∴tan∠BAC====,tan∠DCM==……………4分 ∴tan∠BAC =tan∠DCM, 所以锐角∠BAC=∠DCM,DC∥AB………………………………………………6分 说明:利用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易证△ABM∽△CDM,易得∠BAC=∠DCM.评分标准为证出相似得到4分,证出平行得到6分. (3)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AB∥CD,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或等腰梯形. ①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时,AC与BD互相平分, 又∵AC⊥BD,∴B(2,2) ∴,解得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6.………………8分 ②当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时, BD与AC相等且垂直,∵AC=BD=4, ∴B(4,1) ∴同理可求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5.…………………10分 23.(本题12分) 解:(1)∵抛物线y=ax2+bx+6经过点A(-3,0)和点B(2,0), 9a-3b+6=0 4a+2b+6=0 解得: a=-1 b=-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6.------------------4分 (2)∵把x=0代入y=-x2-x+6,得y=6. ∴点C的坐标为(0,6). 设经过点B和点C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mx+n,则 2m+n=0 n=6 解得 m=-3 n=6 ∴经过点B和点C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3x+6. ∵点E在直线y=h上, ∴点E的坐标为(0,h). ∴OE=h. ∵点D在直线y=h上, ∴点D的纵坐标为h. 把y=h代入y=-3x+6,得h=-3x+6. 解得x= ∴点D的坐标为(,h). ∴DE= ∴S△BDE= h ∴当h=3时,△BDE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4分 (3)存在符合题意的直线y=h. 设经过点A和点C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kx+p,则 -3k+p=0,p=6解得 k=2,p=6,故经过点A和点C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2x+6. 把y=h代入y=2x+6,得h=2x+6. 解得x=. ∴点F的坐标为(,h). ①若OF=OM,则整理,得5h2-12h+20=0. ∵△=(-12)2-4×5×20=-256<0, ∴此方程无解. ∴OF=OM不成立. ②若OF=MF,则解得h=4. 把y=h=4代入y=-x2-x+6,得-x2-x+6=4, 解得x1=-2,x2=1. ∵点G在第二象限, ∴点G的坐标为(-2,4). ③若MF=OM,则解得h1=2,h2=-(不合题意,舍去). 把y=h1=2代入y=-x2-x+6,得-x2-x+6=2. 解得x1=,x2= ∵点G在第二象限, ∴点G的坐标为(,2). 综上所述,存在这样的直线y=2或y=4,使△OMF是等腰三角形,当h=4时,点G的坐标为(-2,4);当h=2时,点G的坐标为(,2).------------------4分 如图,已知Rt△ABC≌Rt△DEF,∠C=∠F=90°,AC=DF=3,BC=EF=4,△DEF绕着斜边AB的中点D旋转,DE、DF分别交AC、BC所在的直线于点P,Q.当△BDQ为等腰三角形时,AP的长为 25 6 或 13 6 或 11 12 . 解 析解:(1)当BD=BQ, ∠C=∠F=90°,AC=DF=3,BC=EF=4,则AB=5, 过D作DM⊥BC与M,DN⊥AC于N,如图, ∵D为AB的中点, ∴DM=AN= 1 2 AC= 3 2 ,BD= 1 2 AB= 5 2 ,DN=BM= 1 2 AC=2, ∴BQ=BD= 5 2 ,QM= 5 2 -2= 1 2 , ∴∠3=90°- 1 2 ∠B, 而∠2+∠3=90°, ∴∠2= 1 2 ∠B, 又∵Rt△ABC≌Rt△DEF, ∴∠EDF=∠A=90°-∠B, 而∠1+∠EDF+∠2=90°, ∴∠1= 1 2 ∠B,即∠1=∠2, ∴△DQM∽△DPN, ∴PN:QM=DN:DM,即PN: 1 2 =2: 3 2 , ∴PN= 2 3 , ∴AP= 3 2 + 2 3 = 13 6 ; (2)当DB=DQ,则Q点在C点,如图, DA=DC= 5 2 , 而Rt△ABC≌Rt△DEF, ∴∠EDF=∠A, ∴△CPD∽△CDA, ∴CP:CD=CD:CA,即CP: 5 2 = 5 2 :3, ∴CP= 25 12 , ∴AP=3- 25 12 = 11 12 ; (3)当QB=QD,则∠B=∠BDQ, 而∠EDF=∠A, ∴∠EDF+∠BDQ=90°,即ED⊥AB,如图, ∴Rt△APD∽Rt△ABC, ∴AP:AB=AD:AC,即AP:5= 5 2 :3, ∴AP= 25 6 . 故答案为 13 6 或 11 12 或 25 6 . 分类讨论:当BD=BQ,由AC=DF=3,BC=EF=4,则AB=5,过D作DM⊥BC与M,DN⊥AC于N,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得到DM=AN= 1 2 AC= 3 2 ,BD= 1 2 AB= 5 2 ,DN=BM= 1 2 AC=2,可得到BQ与QM的长,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3=90°- 1 2 ∠B,易得∠2= 1 2 ∠B,又Rt△ABC≌Rt△DEF,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得到∠EDF=∠A=90°-∠B,则∠1= 1 2 ∠B,即∠1=∠2,则△CPD∽△CDA,然后根据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得到PN:QM=DN:DM,代值计算可得CP,从而求得AP; 当DB=DQ,则Q点在C点,易证△CPD∽△CDA,然后根据三角形相似的相似比即可得到CP,从而求得AP; 当QB=QD,则∠B=∠BDQ,而∠EDF=∠A,得到∠EDF+∠BDQ=90°,即ED⊥AB,易证Rt△APD∽Rt△ABC,然后根据三角形相似的相似比即可求得AP. 013年门头沟区初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 数学试卷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 题号 1 2 3[来源:学科网ZXXK] 4 5 6 7 8 答案 D C B A C A B D, 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说明:12题第一、二空各1分,第三空2分 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 13.计算:. 解: = …………………………………………………4分 = . ……………………………………………………5分 14.解:由题意可知D=0,即(-6)2-4(m-3)=0. ………………………………………………2分 解得m=12. …………………………………………………3分 当m=12时,原方程化为x2-6x+9=0. ……………………………………4分 解得x1=x2=3. ………………………………………………………5分 所以原方程的根为x1=x2=3. 15.解: = ························································ 2分 = = . ·················································································· 3分 当时,.··········································································· 4分 ∴原式==. ········································································ 5分 16.证明:∵,, ∴. ………………………………………………………1分 ∴. 又∵, ∴. ∴.………………………2分 在和中, ∴.……………………4分 ∴.………………………………5分 17.解:(1)∵ 点A(1, m)在一次函数y=3x的图象上, ∴m=3. ……………………………1分 ∴ 点A的坐标为(1, 3). ∵ 点A(1, 3)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 . ………………………………2分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3分 (2)点P的坐标为P (3, 9) 或P (-1, -3) . ……………………5分 未完,更多内容请看下页 18.解:设该校第二次有x人捐款,则第一次有(x–50)人捐款. ……………1分 根据题意,得. ………………………………………3分 解这个方程,得x=200. …………………………………4分 经检验,x=200是所列方程的解,并且符合实际问题的意义. 答:该校第二次有200人捐款. ………………………………5分 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5分) 19.解:如图,过点D作DF⊥AC于F. ∵∠DAB=60º,AC平分∠DAB, ∴∠DAC=∠BAC=30°. ∵, ∴∠AFD=∠ACB=90°. ∴,…………………………………………1分 BC= CE==4.………………………………………………2分 ∴. .……………………………3分 ∴.…………………………………………4分 ∴ ……………………………………………………………………5分 20.(1)证明:连结OD. ∵AB是⊙O的直径, ∴∠ADB=90°. …………………………………1分 ∵∠A=30°,∴∠ABD=60°. ∵∠ABD=2∠BDC, ∴∠BDC =. ∵OD=OB,∴△ODB是等边三角形. ∴∠ODB=60°. ∴∠ODC=∠ODB+∠BDC =90°. ∴CD是⊙O的切线.……………………………………… 2分 (2)解: ∵OF∥AD,∠ADB=90°, ∴………3分 ∵BD=OB=2, ∴. ∴.……………………………… 4分 ∵OD=OB=2,∠DOC=60°,∠DOF=30°, ∴,. ∴. ……………………………………5分 21.解:(1)这次共调查了学生50人,E组人数在这次调查中所占的百分比是%.……2分 (2)表1中a的值是15,………………………………………………3分 补全图1.……………………………………………………………4分 (3)54人.………………………………………………………………5分 22.解:(1)利用正方形网格在图3上画出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EFGH.……………2分 (2)图2、图3中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EFGH的周长是定值,定值是.…3分 (3)图2、图3中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EFGH的面积不是定值,它们的面积分别是16、12………………………………………………………………5分 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3、24题各7分,第25题8分) 23.解:(1)∵拋物线经过原点, ∴m2-6m+8=0.解得m1=2,m2=4. 由题意知m¹4, ∴m=2.……………………………………………………………1分 ∴拋物线的解析式为.…………………………………2分 (2)∵点B(-2,n)在拋物线上, ∴n=3.………………………………………………………………3分 ∴B点的坐标为(–2,3) . ∵直线l的解析式为,直线l经过B点, ∴. ∴.……………………………………………………………4分 (3)∵拋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直线l的解析式为y=-2x-1, ∴拋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C的坐标为(2,0), 直线l与y轴、直线x=2的交点坐标分别为 D(0,-1)、E(2,-5). 过点B作BG⊥直线x=2于G,与y轴交于F. 则BG=4. 在Rt△BGC中,. ∵CE=5,∴ CB=CE. 过点E作EH⊥y轴于H. 则点H的坐标为 (0,-5). ∵点F、D的坐标为F(0,3)、D(0,-1), ∴FD=DH=4,BF=EH=2,∠BFD=∠EHD=90°. ∴△DFB≌△DHE . ∴DB=DE. ∵PB=PE, ∴点P在直线CD上. ∴符合条件的点P是直线CD与该抛物线的交点. 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a. 将D(0,-1)、C(2,0)代入,得 解得 ∴ 直线CD的解析式为. ………………………………5分 设点P的坐标为(x,), ∴=. 解得 ,. ∴,. ∴点P的坐标为(,)或(,).…………7分 未完,更多内容请看下页 24.解:(1)线段AD与OM之间的数量关系是AD =2OM,位置关系是.………2分 (2)(1)的两个结论仍然成立. 证明:如图2,延长BO到F,使FO=BO,连结CF. ∵M为BC中点,O为BF中点,∴MO为的中位线. ∴FC =2OM. ………………………………3分 ∵∠AOB =∠AOF=∠COD=90°, ∴∠AOD =∠FOC . ∵AO =FO,CO=DO, ∴△AOD≌△FOC. ∴FC=AD. ∴AD =2OM. ………………………………………4分 ∵MO为的中位线,∴MO∥CF . ∴∠MOB =∠F. 又∵≌,∴=. ∵+=90°, ∴+=90°. 即. ……………………………………………………………………5分 (3)(1)中线段AD与OM之间的数量关系没有发生变化. 证明:如图3,延长DC交AB于E,连结ME, 过点E作于N. ∵OA=OB,OC=OD,, ∴. ∴AE=DE,BE=CE,∠AED=90°. ∴DN=AN. ∴AD=2NE. ∵M为BC的中点,∴. ∴四边形ONEM是矩形. ∴NE=OM. ∴AD=2OM. ………………………………………………………7分 25. 解:(1)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 ∵直线AC经过G(0,6)、C(3,0)两点, ∴ 解这个方程组,得 ……………………1分 ∴直线AC的解析式为.……………………………2分 (2)当x=1时,y=4. ∴A(1,4). ∵AP=CQ= t, ∴点P(1,4-t).……………………………………………3分 将y=4–t代入中,得点E的横坐标为x=. ∴点E到CD的距离为. ∴S△CQE=== ……………………………4分 ∴当t=2时,S△CQE最大,最大值为1.……………………………5分 (3)过点E作FM∥DC,交AD于F,交BC于M. 当点H在点E的下方时,连结CH. ∵,∴. ∵,∴. ∵四边形CQEH为菱形,∴. 在Rt△HMC中,由勾股定理得. ∴. 整理得 . 解得 ,(舍). ∴当时,以C,Q,E,H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 ……………7分 当点H在点E的上方时,同理可得当时. 以C,Q,E,H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 …………………………………………8分 ∴的值是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