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5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曲靖专版中考化学复习讲义
班级 目录 专题一 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 4 【考点1】初中化学常用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 4 【考点2】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6 【考点3】粗盐的提纯 9 【考点6】常见物质的性质 9 专题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10 空气和氧气 10 【考点1】空气的组成及用途 10 【考点2】空气成分的测定 10 【考点3】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11 【考点4】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1 自然界的水 11 【考点1】水的组成 11 【考点2】氢气性质、用途 11 【考点4】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13 【考点1】碳的几种单质 13 【考点2】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3 【考点3】温室效应及其危害 14 【考点4】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4 金属和金属材料 14 【考点1】金属材料 14 【考点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含义及应用 14 溶液 15 【考点1】溶液的形成 15 【考点2】溶解度 16 【考点1 】酸碱指示剂 18 【考点2】 浓盐酸、浓硫酸的性质 18 【考点3】 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和用途 18 由于盐酸、硫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相同的____________,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18 【考点4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19 【考点5】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碱的通性)和用途 19 【考点6】中和反应 溶液的pH 19 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20 【考点1】 常见的盐 20 【考点2】 化 肥 20 专题三 物质构成的奥秘 21 元素 物质的分类 21 【考点1】物质的分类 21 【考点2】元素 21 化合价 化学式 22 【考点1 】化学式 22 【考点2】化合价 23 【考点1】分子与原子 24 【考点3】离子 25 专题四物质的变化 26 【考点1】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6 【考点4】质量守恒定律 27 【考点5】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28 专题五化学与社会发展 31 燃烧和灭火 31 【考点1】燃烧和灭火 31 【考点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32 【考点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32 难点突破 34 【难点1】物质的鉴别和分离、除杂 34 【难点2】物质的推断 37 【难点3】科学探究 43 难点4】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46 难点5、图像类试题 49 附录一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写出化学式) 54 附录二化学之最(写出化学式) 54 附录三有关不同 54 附录四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写出名称和化学式) 54 专题一 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 【考点1】初中化学常用实验仪器及基本操作 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使用: 分类 名称 图形 主要用途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用 于 加 热 的 仪 器 ①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用于少量物质的溶解或收集少量气体或作简易气体发生装置 ①加热前应擦干试管外壁,先预热后加热,加热后不能骤冷;②加热时,试管夹或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③加热固体时,试管口部要 ;④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且管口应与桌面成45o角,试管口 。 蒸发皿 用于少量溶液的蒸发、浓缩和结晶 ①可耐高温,能直接用火加热;②热的蒸发皿应避免骤冷及被溅上水,以防炸裂;③用完之后立即清洗干净;④蒸发皿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注意及时搅拌 烧杯 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可用于加热 ①加热时,应擦干试管外壁并放在 上,以使其均匀受热;②溶解固体时,要轻轻搅拌 少量固体燃烧反应器 可以直接加热;硫磺等物燃烧实验应在匙底垫少许石棉或细砂 z加 热 仪 器 用于加热 ①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也不能少于1/3;②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③用酒精灯的 给物质加热;④不加热时,应用 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盛 放 物 质 的 仪 器 ①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②用于有关气体的化学反应 ①不能用于加热;②做物质在气体里燃烧的实验时,如有高温固体物质生成,应预先在瓶底铺一薄层细沙或装入少量的水 胶头滴管(滴瓶) 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 ①滴液时,滴管应 放在容器口正上方,不要接触容器壁,以免沾污滴管或造成试剂污染;②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③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橡胶乳头 计 量 仪 器 托盘 天平 用于粗略称量物质的质量,一般只能称准至0.1g ①称量前,将游码拨到标尺“0”处,调节螺母调节零点;②称量时, 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不能称量热物质;③称量物需放在纸、表面皿或烧杯中称量。易潮易腐蚀的放在表面皿或小烧杯中称量 度量液体体积 ① 不能 ;②不能用作反应容器;③不能 ② 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择适合的量筒;④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应与液体 仰视使读数 俯视 使读数 漏 斗 漏斗 用于过滤或向小口容器里加液体 过滤时要放在三角架或铁架台的铁圈上 用于注入液体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 ,形成液封避免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夹 持 仪 器 铁架台(含铁夹、铁圈) 固定和放置各种仪器 铁圈、铁夹方向应与铁架台底盘同侧;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 试管夹 夹持试管进行简单的加热实验 夹在试管中上部;从试管底部套入、取出;拇指不要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 夹持坩埚加热或夹持热的蒸发皿等 尖端向上平放在实验台上;温度高时应放在石棉网上 辅 助 仪 器 水槽 排水集气 水不要加满,防止实验时有水溢出 药匙 取用固体药品 每次用完及时用纸擦干净 玻璃棒 搅拌液体、引流、蘸取液体 搅拌时切勿撞击器壁,以免碰破容器。注意随时洗涤、擦净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①固体药品的取用:a.取用粉末、颗粒状药品应用 ,步骤:“一斜二送三直立”,即将试管倾斜,用药题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直立起来。b.取用块状药品或较大的金属颗粒应用 夹取,步骤“一横二送三慢竖”,即将试管(或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入试管(或容器)口以后,再把试管(或容器)慢慢竖立起来。②液体药品的取用:a.滴管吸取法:取少量液体时,可用 吸取。b.取用较多量时,可用 ,步骤:试管倾斜,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瓶口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 (2)物质的称量①托盘天平的使用程序天平调零—托盘垫纸(或小烧杯)—左物右码(从大到小)—平衡读数——砝码回盒—游码回零。 ②量筒的使用程序 量筒平放——倒入液体——平视刻度——准确读数——倒出液体——洗净量筒 ③物质的加热:a.加热前要将试管的外壁擦干,防止 ; b.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 ,防止 ; c.加热药品时先 ,再集中加热有药品的部位; d. 加热液体,试管与桌面成 角,管口不得 。 ④仪器的装备 实验装置的安排顺序从下到上,从左到右;制备气体时发生装置在左,收集装置在右,气流方向从左到右。⑤仪器的洗涤:少量水注入仪器中,经振荡或用试管刷轻轻刷洗,再用清水冲洗几次即可。如果内壁有油脂,可使用热纯碱或洗衣粉洗涤。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水膜均匀, 。 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如图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捂住容器,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松手后是否有水进入导管。 ⑦常见事故的处理 a.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先用干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并涂上3%~5%的 溶液;不慎将酸溅到眼中,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大量酸液洒到桌上,要加适量碳酸氢钠中和,然后用水冲洗,用抹布擦净; b. 浓碱液溅到皮肤上,用较多的水冲洗后,涂抹 溶液;大量碱液洒到桌上,要加适量醋酸中和; c. 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用 盖灭,不能用水泼灭。 【考点2】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1.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1)加热固体制备气体的装置(见上图①) u 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 u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将导气管的出口浸没在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如果水中出现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原理:气体的热胀冷缩) u 选择装置时,要选择带有橡皮塞的弯管。 (2)固液混合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见上图②) u 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中有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u 装置(b)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在导管出口处套上橡皮塞,用弹簧夹夹紧橡皮塞,从漏斗中加水,如果液面稳定后水面不下降,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u 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a)(b)(c)(d)四种装置。 装置(a)的特点:装置简单,装置(b)的特点:便于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装置(c)的特点: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装置(d)的特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希望停止反应时,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这时由于试管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试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u 如果使用长颈漏斗,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使用分液漏斗时无需考虑这个问题。 u 导管稍微伸出橡皮塞一点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u 选择装置时,要选择带有橡皮塞的直管。(a)装置使用单孔橡皮塞,(b)(c)(d)装置使用双孔橡皮塞。 u 固体药品通过锥形瓶口加入,液体药品通过分液漏斗加入。 1. 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 n (1)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见右图) u 适用情况:收集的气体不溶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u 注意事项:①集气瓶中应装满水不能留有气泡,否则收集到的气体 u 不纯。 ② 应当等到 再收集,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③ 在气泡连续均匀放出之前,导气管管口不应伸入到集气瓶口。如果瓶 ④ 口出现大量气泡,说明气体收集满。如果需要较干燥的气体,请不要使用 。 ⑤ 气体收集完毕后,要在水下把玻璃片盖在集气瓶口上,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⑥ 收集完毕后,如果收集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集气瓶应 在 ⑦ 桌面上;如果收集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集气瓶应 在桌面上。 (2)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见右图) 适用情况: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且不与空气中 的成分反应。 要求:导管伸入集气瓶底,以利于排净空气。 (3)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见右图) 适用情况: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 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要求:导管伸入集气瓶底,以利于排净空气。 密度和空气接近的气体,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 3.多功能瓶 收集装置 注意事项 此装置既可用收集密度比空气大气体,也可以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①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时应该 即气体从 端进去,空气 端排出。②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时应该 即气体从 端进去,空气从 端排出。 此装置可用于测量气体体积也可用于排水收集气体 ①用此装置收集气体相当于 法收集气体,应该 ,即气体从 端进去,水从 端排出。(水始终与导管接触)②用此装置测量气体体积时,气体从 端进, 端连接量筒,量筒中水的体积就是气体的体积 4、初中常见气体的制取 (1)氧气的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属于 变化,工业制取氧气属于 变化(分离液态空气法)。 (2)氧气的实验制法 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l 反应原理: l 发生装置:由于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所以选择加热固体制备气体的装置。 l 收集装置:由于氧气 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 收集气体的装置。 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 收集气体的装置。 l 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A.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装: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并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C.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D.点:点燃酒精灯,试管均匀受热后,就使酒精灯固定在试管底部加热。E收:根据所选的收集装置来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F 离:把导管移出水槽。G 熄:熄灭酒精灯。 l 验满:(用排水法收集)如果集气瓶口有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 放在集气瓶 ,如果 ,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l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 ,如果带火星的木条 ,说明是氧气。 l 注意事项:停止反应时,应先把 ,再 ,防止 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 ,防止高锰酸钾被吹入导管,使导管堵塞。 ②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l 反应原理: l 发生装置:由于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选择固液混合不加热型制取气体的装置。 ③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l 反应原理: l 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①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A.不选碳酸钠是因为:碳酸钠是粉末状药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太快,来不及收集;B.不选硫酸是因为: 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C.不选浓盐酸是因为: 浓盐酸用容易挥发,挥发出氯化氢气体(HCl),使制的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 ; ②反应原理: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③发生装置:(固体+液体不加热型) ④收集装置: (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⑤检验方法:把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 的试管中,若石灰水 ,则证明生成的气体是CO2。 ⑥验满方法:将 木条放到集气瓶 ,如果 则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4)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CO2↑ (5)氢气的实验室制法①药品:锌粒、稀硫酸;②反应原理:Zn+H2SO4ZnSO4+H2↑ ③发生装置:(固体+液体不加热型);④收集装置: (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或 (因为氢气难溶于水)。 ⑤验满方法: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管口向下移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爆鸣声表示不纯,若发出轻微的“噗”声,表明已纯。 ⑥注意事项:a.不能用镁:反应速度太快;b.不能用铁:反应速度太慢;不能用铜,因为不反应;c.实验前必需 ;d.点燃前应先 。 【考点3】粗盐的提纯 1.原理:分离可溶物和不溶物用过滤法,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用蒸发结晶法。 2.仪器:滤纸、药匙、滴管、小烧杯、 玻璃棒、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 漏斗 3.步骤:① :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② :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③ :玻璃棒的作用是: 。 【考点4】气体的干燥与净化 在实验室制备的各种气体中,常含有少量的酸雾、水蒸气和其他气 体杂质,需经过净化和干燥后才能得到纯净的气体。 1.实验装置常用的干燥及净化装置主要是:洗气瓶(如图) 2.气体的干燥 选用干燥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和干燥剂的性质而定,其原则是干燥剂只 能吸收气体中的水分,而不能与气体发生反应。常见气体的干燥剂: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NH3)、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干燥CO2、SO2) 【考点5】铁的冶炼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1)装置图: (2)反应原理:Fe2O3+3CO2Fe+3CO2 (3)实验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为 ,澄清的石灰水 ,尾气点燃产生 火焰。 (4)实验注意事项:(通、点、停、通)①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后,发生爆炸;②实验完毕后要继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直到玻璃管冷却,一是防止高温下的铁与空气接触,被氧化为氧化铁,二是还可防止澄清石灰水倒吸;③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尾气要收集或点燃,以防止直接排放污染空气。 【考点6】常见物质的性质 1.常见物质的保存方法 ①易见光分解的物质,需放入棕色瓶中,置于冷暗处。如双氧水,硝酸等; ②碱性溶液应用橡胶塞,而不用玻璃塞。如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等; ③氢氧化钠、氧化钙、浓硫酸、浓盐酸需 保存; ④白磷(少量保存在水里)⑤浓HCl、浓HNO3具有 ,放在空气中质量 。 ⑥浓H2SO4: ,放在空气中质量 。 ⑦粗盐(因含有CaCl2、MgCl2杂质而潮解),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 ⑧NaOH固体(白色)能 而潮解,又能与空气中的 反应而变质,所以NaOH必须 保存。放在空气中质量 为 。 ⑨无水硫酸铜(无水CuSO4)白色粉末:能吸水(检验水的存在)。 ⑩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O Ca(OH)2 Ca(OH)2+CO2 CaCO3↓+H2O 专题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空气和氧气 【考点1】空气的组成及用途 1.(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0.94% 0.03% 0.03% 2、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1)氮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小。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一般情况下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供给动植物呼吸。 【用途】① 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这一点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氮气); ② (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灯泡充氮延长使用寿命、食物充氮防腐);③ 医疗上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④ 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条件下显示超导性能。 (2) (氦、氖、氩、氪、氙的总称) 【物理性质】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所以稀有气体又叫做惰性气体。 【用途】① 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灯泡中充入稀有气体使灯泡耐用); ① 用作光源(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等); ③ 用于激光技术;④ 氦气可作冷却剂;⑤ 氙气可作麻醉剂。 【考点2】空气成分的测定 1、实验原理:利用可燃物消耗密闭容器中的 ,使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 ,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且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 2、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弹簧夹关闭。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3、 实验步骤:① 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 4、 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③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① ;② 放热;③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 的 。 5、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6、实验结论:① 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②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7、注意事项:①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量结果会偏小。 ②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测量结果会偏小。③ ,否则测量结果偏小。④在集气瓶底加水的目的: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同时防止集气瓶底炸裂。⑤不要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原因:木炭和硫燃烧尽管消耗气体,但是产生了新的气体,气体体积不变,容器内压强几乎不变,水面不会有变化。⑥如果预先在集气瓶内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就可以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考点3】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1. 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是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源包括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三大有害气体 ,还包括工业废气等方面。 1. 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 。空气污染的危害:造成世界三大环境问题 、损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等。 2. 防治空气污染: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禁止露天焚烧垃圾等。 【考点4】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 氧气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略大于空气(收集方法: );不易溶于水,(收集方法: )。 2.【化学性质】: 总体描述: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 和 ,常作氧化剂; 【氧气的特性】能使 复燃;(用于检验氧气或区分氧气与其他气体)。 (1)木炭燃烧实验: 【实验现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持续红热,无烟无焰;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后,澄清的石灰水变 。 【化学方程式】C+O2CO2 (1) 硫燃烧实验: 【实验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色火焰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色火焰。生成一种有 气味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S+ O2SO2 【注意事项】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或水,可以 。 (2)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实验现象】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 【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 【注意事项】集气瓶里要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上一薄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灼热的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瓶底炸裂。 3、【氧气的用途】 供给呼吸(医疗急救、登山、潜水等)、支持燃烧(炼钢、金属切割等) 自然界的水 【考点1】水的组成 电解水(牢记: ) (1)试管①中的气体是 ,用 来检验。 (2)试管②中的气体是 ,用 来检验。 (3)A是电源的 极,B是电源的 极。 (4)由此实验得出的有关水组成的结论是 (5)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考点2】氢气性质、用途 1. 氢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 2.氢气的化学性质: (1) 。它在空气中能燃烧,发出 色火焰。 ①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的氢气遇到明火会发生 。所以在点燃可燃性的气体之前,一定要 。 ②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是: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试管口向下,靠近火焰移开手指。如果听到 表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 表示氢气较纯净。 ③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H2 + O2点燃 2H2O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⑵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氧化铁、四氧化三铁)①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图 实验现象为 ,化学方程式:H2 + CuO △ Cu + H2O ②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步骤: 通、点、停、通(H2 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A.通氢气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氢气混有空气受热发生爆炸) B.点燃酒精灯加热氧化铜 C.当黑色粉末全变成红色后停止加热(即熄灭酒精灯) D.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还原得到的铜又被氧化) 注:氧化铜为黑色粉末状固体 3.氢气的用途:① ,② , 4.氢气作燃料的三大优点是: 无污染、热值高、 来源广。 【考点3】水的净化 1、纯水与天然水 纯水是无色、无味、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属于 ,天然水(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里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常呈浑浊,属于 。 2.用水不方便的地区可以用 来净化水,它是通过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来吸附水中的杂质,使杂质 沉降 出来。 3. 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投药消毒是 变化。 4. 沉淀、吸附、过滤、蒸馏是常见的净化水的方法,其中净化水的程度最高的是 。 5.过滤是一种分离 难溶固体和 液体的一种操作,是物理方法。 (1) 过滤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写出图中所标仪器的名称 ① 、② 、 ③ 、 ④ ;除了以上四种仪器外,过滤时还需要 。 (2)过滤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贴: ; 二低: ① ② 。 三靠:① 烧杯口紧靠玻璃棒、② ③漏 斗下端管尖紧靠烧杯内壁 。(3)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 。 (4)如果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有:① 、② 、 ③ 仪器不干净 。可采取的措施是 。 6. 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操作后,浑浊的水变澄清了,所得的水 纯水。(填“是”或“不是” ) 7.简易净水器由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等物质组成,其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作用是 ,活性炭的起 作用。 8.硬水和软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 ,不含或含有较少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 。 9.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 ,软水中 有大量泡沫 ,硬水中 无泡沫或有较少泡沫 。 10.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用 的方法,实验室用 的方法。 【考点4】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1.爱护水资源的途径:(1)一方面要 。①生活上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一水多用、使用节水龙头等;②农业上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③工业上 通过新工艺、新技术重复用水;(2)另一方面要 。水体污染的来源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①工业污染是指工业废水、废渣未经处理任意排放 ②农业污染是指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③生活污染是指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生活垃圾随意堆放。2.水体污染的危害:①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② 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③ 直接危害人体健康。3.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①工业上: 通过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②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③生活上: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证质量守恒定律。 碳和碳的化合物 【考点1】碳的几种单质 性质 用途 金刚石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研磨后有璀璨夺目的光泽。 经仔细琢磨后,成为装饰品──钻石 自然界中存在 的物质,熔点高 划玻璃、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等 石墨 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磷片状固体 铅笔芯 电极 滑腻 润滑剂 备注:1.同种元素(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包括: ; 2、一种元素不可能组成化合物 ,可以组成混合物、单质、纯净物; 3、碳单质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 ; 4、几种无定形碳: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 5.用途:a作吸附剂,除异味、吸附色素活性炭还能吸附毒气(木炭和活性炭); b冶金工业(工业炼铁)(焦炭) 【考点2】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 ; 溶于水;二氧化碳的固体形式叫 ; 2、化学性质: a、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 燃烧,也不 燃烧; 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 ;化学方程式:CO2 + H2O H2CO3; 备注:利用 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二氧化碳能与高温的碳反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C+CO2高温2CO 3、用途:灭火 、供植物光合作用 、制汽水等碳酸饮料 、作制冷剂、人工降雨、舞台上创造云雾缭绕的景象、作气体肥料、化工产品的原料等。 【考点3】温室效应及其危害 1、概念: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太阳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起到了对地球的保温作用,这种现象叫做 ,又叫做全球气候变暖; 2、温室效应主要由 等物质引起; 3、危害有:①导致两极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城市;②使土地沙漠化,造成农业减产;③引起暴雨、洪水等极端气候;④影响自然生态态系统,改变生物多样性。4、防治的措施:①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燃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②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④倡导低碳生活 ; 【考点4】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 略小 ,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a、具有 ;写出化学方程式:2CO + O2点燃 2CO2;可以作为 ; b、具有 。一氧化碳中毒原理: 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中毒。 c、具有 (可以还原氧化铜、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等)。 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1】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包括 和 。1.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都具有 光泽、具有良好的 、 、 等。2.金属的特性: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但 呈紫红色, 呈黄色),在常温下大多数为固体(但 呈液体)。3.合金是由金属在加热中熔合某些金属 或非金属,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4.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抗腐蚀性更好,硬度更大,用途更广泛,熔点更低。5.常见的两种铁的合金: (含碳量2%-4.3%) 和 (含碳量0.03%-2%) 【考点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含义及应用 1.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K Ca Na Mg A1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2.应用: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 。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且金属位置越靠前,与酸反应就越 。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 能把位于 从它们的 盐溶液里 置换出来(K、Ca、Na除外)。 【考点3】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 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红色)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等 ③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4)而铝 ,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①防止金属腐蚀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合理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 将等质量的Mg、Al、Fe分别放入三份浓度(即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给信息,作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 B. 铝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最大 C. 镁一定过量,铝、铁可能反应完 D. 镁和铁一定过量,铝可能反应完 溶液 【考点1】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碘酒中溶质是碘(I2),溶剂是酒精。盐酸溶质是HCl,石灰水溶质为Ca(OH)2,食盐水溶质为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Ca(OH)2, ,医用酒精中溶质为乙醇C2H5OH。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 液体为溶剂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有水,水为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 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方法:看有无不溶溶质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以下转化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固体物质) ①增加溶剂②升温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① 增加溶质②降温③恒温蒸发溶剂 注:由于温度的影响,①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②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 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 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①溶解吸热:如硝酸铵(NH4NO3)溶解;②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生石灰(CaO);③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考点2】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 某固态物质在 里达到 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例: (1)t3℃时A的溶解度为 ;( 2)P点的的含义 (3)N点为t3℃时A的 溶液 ,可通过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 (5)从A的饱和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注意:理解溶解度曲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曲线上的任何一点表示的都是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曲线上以及曲线上方的各点表示的都是某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③曲线下方的各点表示的都是某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④曲线上升: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并且曲线越陡,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宜采用降温结晶(即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上图的A);⑤曲线下降: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并且曲线越陡,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如上图的C);⑥曲线平缓: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宜采用蒸发溶剂结晶;(如上图的B) △⑦交点: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对应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两分数相等。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 ②温度( )③压强( )。 1.农业上常用饱和的食盐水选种。在室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对此过程的描述,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2.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65 g中含有溶剂50 g B.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的方法 D.在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3..右图中M、N分别表示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 中曲 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等质量M、N的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l℃升高到 t2℃后, 所得溶液质 量N>M B. M、N两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2℃降到tl℃时, 析出的晶体N>M C.t2℃时150gN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l℃,则析出晶体30g 。 D. 同处A点的相同质量的M、N两种溶液,当温度从 t2℃降到tl℃后, 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4.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B.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 ℃时,100 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 g D.40 ℃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 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5.根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1)曲线上满足A点指标的溶液在升高温度后会产生的现象是: ,此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若向曲线上满足A点指标的溶液中加入生石灰,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将 (选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6.下图是小梅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包括广口瓶、玻璃棒、 和____________。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mL(10mL或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3】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1、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 × 100 ℅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①步骤: ; ②仪器: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①步骤:计算、量取、稀释 ②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常见的酸和碱 【考点1 】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 酸性 碱性 紫色石蕊溶液 色 色 无色酚酞 色 色 [注意] ①指示剂遇到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时,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②根据指示剂颜色的变化,能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但不能确定此溶液一定是酸或一定是碱。因为有的盐溶液可能会显酸性或碱性,如Na2CO3溶液显碱性。 【考点2】 浓盐酸、浓硫酸的性质 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能形成 ,有腐蚀性。 2.浓硫酸易溶于水,具有 、脱水性、腐蚀性。 [注意] ①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 沿着器壁慢慢倒入 中,并不断搅动,原因是浓硫酸溶于水时会 大量的热量,会使液体向四周飞溅,发生危险。 ②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在实验室用作 。 ③敞口盛放的浓盐酸和浓硫酸,浓盐酸因 而使其质量 是物理性质,浓硫酸因 ,而使其质量 ,是物理性质,所以它们都要 。 【考点3】 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和用途 由于盐酸、硫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相同的____________,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化学性质 盐酸(HCl) 稀硫酸(H2SO4) 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 无色酚酞________ 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 无色酚酞______ ②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③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④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⑤跟某些盐的反应 用 途 化工产品、除锈;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化工原料;生产化肥、农药、火药;除锈、精炼石油 【考点4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热量。易吸收水分而 ,有强的 。 氢氧化钙: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有腐蚀性。 【注意】①氢氧化钠固体不仅 潮解,而且还能与空气中的 反应,使氢氧化钠转变为 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必须 保存,氢氧化钙也同样要 保存。②氢氧化钙可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此反应能 大量的热。 反应方程式是:CaO + H2O Ca(OH)2 【考点5】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碱的通性)和用途 由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相同的 ,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化学性质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 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 无色酚酞变______ 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 无色酚酞变______ ②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③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④与某些盐反应 用 途 制肥皂、造纸、纺织和印染;生活中可除油污 常用于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 【考点6】中和反应 溶液的pH 1.中和反应的概念和对反应实质的探究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注意]①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为了防止加入的酸过量或不足,使反应恰好完全中和,就需在碱溶液中加入 试液,使溶液变 红 。在滴加酸的过程中,溶液里红色刚刚变为无色时,说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②发生中和反应时,要 热量。③中和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2.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处理工厂的废水、中和过量的胃酸、减轻蚊虫叮咬引起的痛痒等。 3.溶液pH的概念及测定方法: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表示,范围为 。 pH<7,显 性,pH越小,酸性越 ; pH=7,显 性;pH>7,显 性,pH越大,碱性越 。测定方法:用 蘸取被测液,涂在试纸上;或用胶头滴管吸取被测液,滴在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比较。注意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 ,也不能伸入待测溶液中,测气体的PH时需要润湿,PH试纸只能准确到 。 5.[辨析]酸碱性与酸碱度 酸碱性:表示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用指示剂的变色来表示。 酸碱度:不仅表示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而且还反映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用pH表示。 6.pH在工农业生产和医疗上的意义:[①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②不能用氢氧化钠中和胃酸,因它有很强的腐蚀性,会损害肠胃。 7.正常雨水的PH为 ,酸雨的PH 。 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考点1】 常见的盐 1.氯化钠的用途很广,日常生活里用于调味和防腐剂。生理盐水是0.9%的 溶液。误食工业用盐会引起人体中毒,主要是因为工业用盐为 有剧毒。 2.碳酸钠在工业上叫做 ,其水溶液呈碱性性。 3.碳酸氢钠俗称 ,其用途有:①在灭火器中,它是产生 的原料之一;②在食品工业上,它是的一种 主要原料;③在医疗上,它是治疗 过多的一种药剂。4.碳酸钙是 、 的主要成分,白固体,难溶于水,是重要的 、 。 【考点2】 化 肥 1.化肥的种类及作用:植物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是 。 (1) 【含有氮元素(N)】:使植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产量提高。 (2) 肥【含有磷元素(P)】:使植物茎秆粗壮、 、 。 (3) 肥【含有磷元素(K)】:使植物根系发达,增强 和 的能力。 (4) 肥:能同时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成分。【含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元素】。 2.铵态氮肥(1)含有 的氮肥叫做铵态氮肥。 (2)铵态氮肥不能和 一起混用,因为它们之间能够发生反应,产生 ,使肥效降低。 (3)检验铵态氮肥的方法:与 一起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 常见化肥的区分 利用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初步区分常见化肥的方法: 氮肥 钾肥 磷肥 看外观 色晶体 色晶体 粉状 加水 全部溶于水 全部溶于水 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加熟石灰 有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放出(尿素除外) 无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放出 14.海洋是丰富的化学资源宝库。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含少量泥沙的粗盐。实验室为了得到纯净的NaCl(不考虑可溶性杂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操作①、②、③的名称依次是 、 、 。 (2)操作①、②、③中都用到玻璃棒,在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 (3)操作③中看到 时,即停止加热。 专题三 物质构成的奥秘 元素 物质的分类 【考点1】物质的分类 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氧气,高锰酸钾等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如空气、溶液、海水等 3.化合物:组成中含有 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 如氯酸钾(KClO3)(填化学符号)等。 4.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 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如过氧化氢(填化学符号)(H2O2)等。 5.单质:由 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如氮气(填化学符号)(N2)、氢气(H2)等。 6.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是单质(填“一定”或“不一定” )。 7.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但氧化物 是含氧化合物(填“一定”或“不一定” )。 8.酸、碱、盐 ①酸是解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 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②碱是解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 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③盐是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9.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的除外),如:甲烷( )、乙醇( ) 【考点2】元素 1、元素的定义:元素是指 (即 )相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①元素的种类由 决定;②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前五种元素是 、 、 、 、 ;③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 、 、 、 ;④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2、元素周期表中前二十号元素的名称和符号:(横着背) 氢( ) 氦( ) 锂( ) 铍( ) 硼( ) 碳( ) 氮( ) 氧( ) 氟( ) 氖( ) 钠( ) 镁( ) 铝( ) 硅( ) 磷( ) 硫( ) 氯( ) 氩( ) 钾( ) 钙( ) 3、常见的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锰( ) 锌( ) 银( ) 钡( ) 铂( ) 铅( )溴( ) 金( ) 汞( ) 碘( ) 铜( ) 铁( ) 锡( ) 4.书写: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例如:钙 Ca ,钠 Na ,镁 Mg ,铝 Al 等。 5.元素的分类:(1) :“钅”旁,如:铁、铜、锰等,特殊的:汞、金。 (2) :“石”表示非金属固体;如:硅、碳、磷等; “氵”表示非金属液体; 如:溴等 “气”表示非金属气体。如:氧、氟、氢等 (3)稀有气体元素: 、 、 、氪、氙、氡。 6.元素和原子的本质区别 元素 原子 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 只讲 ,不讲 。 既讲 ,又讲 。 使用范围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 组成。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 构成。 举例 如:水是由 和 组成的。 如:水由 构成;水分子由 和 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 和 构成的。 7.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 ;(2)表示 。 (3)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 、 ),其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 。例如:H ①表示 ;②表示 Cu ①表示 ;②表示 ;③表示 。 (4)规律总结:元素符号前有数字只表示微观的意义(几个某原子)(一个意义) 如 3H 表示 。 5N 表示 8.、元素周期表 1. 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 性质,把他们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 2、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 ,每一个纵行叫做 (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3.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 (即 )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 原子序数。 4.单元格的构造: ( ) 或( ) 或( ) ( ) ( ) ( ) 8 O 氧 16.00 化合价 化学式 【考点1 】化学式 1.化学式的写法、读法规则 金属单质、固体非金属单质 、 稀有气体单质的化学式习惯上用元素符号表示。 2.化学式的意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的意义有4个。 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③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④ 表示该物质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 如化学符号H2O表示的意义有:① ;② ; ③ ;④ 。 3.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分子中含有几个某原子。如 H2O中“2” 表示 ;2NH3中“3”表示 。 4.化学符号中各数字的含义 ①如果要表示几个分子就在化学式前加上数字,如3个水分子 ,2O2表示 ; ②如果要表示几个原子就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如3个氢原子 , 4N 表示 ; ③如果要表示几个离子就在前离子符号加上数字。如5个镁离子 , 3Fe2+ 表示 。 ④.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离子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或负电荷。 如3SO42-中“2-”表示 ; Mg2+中“2+”表示 ⑤.元素符号或原子团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在某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 如O2中“+4”表示 。 【考点2】化合价 1.化合价的标注: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 标出正负和数字,正负在前,数字在后。(注意:标注化合价时“1”不能省略) 如2O5,、O2 、 等。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合物里) (1)氢锂钠钾银显 价;(2) 钙镁钡锌 显 价;(3)铁铝显 价,氧通常显 价;(3)+1(亚铜)、 +2 铜,+2(亚铁)、 铁;(5)硫有-2、 +4 、+6; (6)+4、 +4、 +6、 +7 锰;(7)氟、氯、溴、碘常显-1价(也有其他化合价) 3.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根的名称 根的符号 化合价 根的名称 根的符号 化合价 铵根 氢氧根 - 硫酸根 碳酸氢根 - 碳酸根 磷酸根 硝酸根 高锰酸根 4.化合价的应用 (1)元素的化合价有正有负,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 (2)单质里,元素化合价永远为 。(3)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 价,非金属元素显 价。(4)一些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以显示不同的化合价,(5)一些元素在同种化合物中可以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5.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①写。写元素符号,正价写在左边,负价写在右边。②标。标化合价③化简。把正负化合价的绝对值约到最简整数比。④交叉。将正负化合价绝对值十字交叉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⑤检查。检查化学式,当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时,化学式才是正确的。 分子、原子、离子 【考点1】分子与原子 1、物质是由 和 、 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分子与原子的联系与区别 分子 原子 定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 ,如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性质 ①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 ②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③分子之间有间隔 ; 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相同 ,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①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②原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③原子之间有间隔 ; ④同种原子化学性质 相同 ,不同种原子化学性质不同。 区别 3.分子由 构成,有些分子由 原子构成,如由一个氧分子是由 构成;有些分子由 原子构成,如一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 4.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 , 重新组合成 。 6.在化学变化中 的种类发生变化而 的种类和数目不会发生变化。 7、物质间三态的变化主要由于 发生改变;气体比较容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不容易被压缩,其原因是气体的分子间间隔较大固体分子间间隔较小;酒精和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原因是 ;向盛有水的烧杯中滴一滴品红溶液,不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红了,这说明 。 8.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 ①物理变化 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间隔改变了 ; ②化学变化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③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④纯净物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④单质: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 ; ⑤化合物:由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 【考点2】原子的结构 二、原子的结构 (一)原子的构成 2、一般情况下,构成原子的粒子有 、 、 ,但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如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而没有中子。3、粒子的电性:呈正电的粒子: 、 、;呈负电的粒子: ;呈电中性(不带电)的粒子: 、 、 。 4、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原子核与电子所带的电荷数相等,但电性相反。 5、在原子中,质子数 = = = 核外电子数 6、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 7、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公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是个 ,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有单位,单位是“ ”,通常省略不写。 9、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公式:相对原子质量≈ 。 10.三决定:①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② 决定原子的质量的是 , ③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即 )。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元素的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最少有1层,最多有7层;第一层不超过个 2 电子,第二层不超过 8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 8个电子(只有1个电子层的最外层不超过2个电子)。2.原子结构简图各部分的意义: 3.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具8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时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4.元素性质与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元素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倾向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8个(He为2个) 不易得失、相对稳定 稳定 金属元素 一般 4个 易 电子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一般 4个 易 电子 不稳定 5. 元素的周期数等于原子的 。 6.元素的化学性质由 决定,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相似。但要注意当稀有气体元素(2号氦,10号氖,18号氩等)出现时,如果不全是稀有气体元素则化学性质不相似。 【考点3】离子 (三)离子 1.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 电原子或原子团叫做阳离子,带 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阴离子。2.在离子中:质子数 = = 原子序数 3.离子形成的本质:原子得失电子。4.离子与原子的关系 5.离子的符号表示: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 标出电荷数及电性 离子 阳离子Xn+ 阴离子Xn- X表示元素符号或原子团,n表示所带电荷数,“+” “-”表示电性 6.离子符号及其意义(数字“2”的意义)。 注:如果要表示几个离子就在离子符号前加上数字;同样,离子符号正前方的数字就表示几个离子。 7.常见离子及符号 (1)带一个单位正电的离子(氢锂钠钾银) 氢离子 锂离子 、钠离子 、钾离子 、银离子 (2)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钙镁钡锌亚铁铜): 钙离子 、镁离子 、钡离子 、锌离子 、亚铁离子 、铜离子 (3)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铁铝): 铁离子 、铝离子 (4)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氟氯溴碘):氟离子 、氯离子 、溴离子 、碘离子 (5)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氧硫) : 氧离子 、 硫离子 (6)带3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氮磷): 氮离子 、磷离子 8.常见的原子团 (1)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 铵根离子 (2)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 硝酸根离子 、氢氧根离子 、碳酸氢根离子 (3)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 硫酸根离子 、碳酸根离子 (4)带3个单位负电荷的 :磷酸根离子 专题四物质的变化 【考点1】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延展性、吸附性等。2.化学性质: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酸碱性、助燃性、毒性、腐蚀性、毒性、活泼性等。 3.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 决定 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 体现 物质的性质。4.性质与变化的区别:在描述性质时一般有“能”“会”“可以” “易” “难”等字眼,而变化在描述上没有上述字眼。这种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区分性质与变化。例如“硫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性质,“水在受热时能变成水蒸气”是物理性质,而“硫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水在受热时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 【考点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指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根本区别 不产生其他的物质 产生了其他的物质 现象区别 一般只发生形状或状态变化 一般有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微观区别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变 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 举例 水结成冰,石蜡熔化等 木柴燃烧,铁生锈等 联系 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注意] ①不能根据现象来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例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②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例如,锅炉的爆炸、车胎的爆炸是物理变化。 考点3】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1、概念: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2、特点:一变二不变;3、理解:(1)催化剂只能改变 ,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产量。(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 不改变。 (3)不同的化学反应有不同的催化剂,同一化学反应也可能有几种催化剂。生物体内的酶属于催化剂。 4、注意:二氧化锰不一定是催化剂,在过氧化氢和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作催化剂。在其他反应中可能是反应物,也可能是生成物; 第7讲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 【考点4】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使用范围: (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 变化,不适用于 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指“ ”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体积等。 (3)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和非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质量 (“能”或“不能”)计入“总和”中。 3.验证实验:当有气体参加反应或反应有气体生成时,该反应必须在 容器内进行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不变 宏观 元素的 不变 不变 六不变 原子的 不变 微观 原子的 不变 原子的 不变 宏观:物质的 改变 二改变 微观:分子的 改变 两可能变: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 本质原因 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质量 ,生成物的质量 质量不变的可能是 。 【考点5】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一.化合反应:【定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型之一。【特点】 。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 2CO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 2CO2 11.二氧化碳与水:CO2 + H2O H2CO3 12.生石灰与水:CaO + H2O Ca(OH)2 13.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碳反应:C+CO2高温2CO 14.氧化钠与水:Na2O + H2O 2NaOH 15.三氧化硫与水:SO3 + H2O H2SO4 .16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H2SO3 二. 分解反应:【定义】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特点 。 17.过氧化氢分解(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2H2O2MnO2 2 H2O+ O2↑(实验室制取氧气) 18.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9.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实验室制取氧气) 20.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取氧气) 21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 22.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H2O + CO2↑ 23.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 2CuO + H2O + CO2↑ 三.置换反应:【定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特点】一单换一单 24.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ZnSO4 + H2↑(实验室制取氢气) 25. 铁和稀硫酸 Fe + H2SO4 FeSO4 + H2↑ 26. 铁和稀盐酸Fe + HCl FeCl2+ H2↑ 27.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FeSO4 + Cu 28.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Cu(NO3)2 + Hg 29.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 + 2AgNO3 Cu(NO3)2 + 2Ag 四.复分解反应:【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之一。【特点】AB+CD_ _AD+CB 双交换,价不变。【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 放出或 生成或 析出。注意:中和反应是指 _和 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中和反应 基本反应类型,属于能量变化中的 反应。 30.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盐酸除去铁锈) 31.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Fe2(SO4)3 + 3H2O(硫酸除去铁锈) 32.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NaCl +H2O 3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AlCl3 + 3H2O 34.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35.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苏打、纯碱与盐酸反应) 37.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AgCl↓ + HNO3 38.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AgCl↓ + NaNO3 39.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40,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Cu(OH)2↓ + Na2SO4 41.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Fe(OH)3↓ + 3NaCl 42.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Mg(OH)2↓ + 2NaCl 43.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Cu(OH)2↓ + 2NaCl 44.碳酸钠和氯化钙:Na2CO3+ CaCl2 CaCO3↓+2NaCl 45. 碳酸钠和和氯化钡:Na2CO3+ BaCl2 BaCO3↓+2NaCl 46.硫酸钠和硝酸钡:Na2SO4+Ba(NO3)2 BaSO4↓+2 NaNO3 其它反应 47.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Na2CO3 + H2O 48.炼铁的原理 Fe2O3+3CO2Fe+3CO2 49.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 CO2 + 2H2O(天燃气燃烧) 50.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点燃 2CO2 + 3H2O 51. .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CaCO3 ↓+ H2O(检验CO2的原理) 专题五化学与社会发展 燃烧和灭火 【考点1】燃烧和灭火 知识点 内 容 说 明 燃烧定义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 灭火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质隔离 2、隔绝空气或氧气 3、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可燃物的着火点是不会改变的,不能说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只能说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灭火实例 灭火方法 分析灭火原理 油锅着火 可用锅盖盖灭 使可燃物 与空气隔离 纸箱着火 可用水浇灭 降温,使可燃物 与空气隔离 森林着火 可将大火蔓延前方的树木砍掉 清除可燃物 图书档案着火 用二氧化碳灭火 隔绝空气, 降低温度 燃烧条件 1、 2、 3、 (4)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① ② 。 (5)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如: )、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如: );可燃性粉尘(如: )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考点2】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 ( 均为混合物、均为 再生能源) ①煤:被称为“ ”(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 (引起酸雨)、CO、烟尘等。②石油:被称为“ ”(主要含碳、氢元素); ③天然气主要成分: ,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①沼气的主要成分: ,甲烷的化学式: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甲烷的化学性质: CH4+2O2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②乙醇(俗称: , 化学式:C2H5OH);化学性质: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注意: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5) 是最理想的燃料: 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一些图标 化学与生活 【考点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1.蛋白质 (1)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牛奶、奶油、鸡蛋、瘦肉、大豆、花生等。 (2)用 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甲醛对人体 ,甲醛会是人体中的蛋白质变质,进而危害人体健康。 2.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富含糖类的食品:面条、玉米、米饭、馒头、洋芋、白糖、冰糖、红塘。 ①淀粉(C6H10O5)n : ②葡萄糖C6H12O6 ( 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③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3.油脂(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油 动物油脂呈固态称为脂肪) 富含油脂的食品:花生、油、肥肉。 4..维生素 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1)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等 (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VA: 缺VC : 注意:①成人每天需蛋白质60-70g,需要油脂50g-60g,②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约释放出18 kJ的能量; 每克葡萄糖完全氧化约释放出16 kJ的能量;每克油脂完全氧化约释放出39.3 kJ的能量 【考点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①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等;②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是: ;③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Hg、Cr、Pb、Ag、Ba、Al、Cu等。2.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 ;老年人缺钙会发生 。 3.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元素 对人体的作用 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的影响 Fe 血红蛋白的成分, 能帮助氧气的运输 缺铁会引起 Zn 影响人体发育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Se 有防癌、抗癌作用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如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I(碘) 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 缺碘会引起 ,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过量也会引起 F(氟) 能防治龋齿 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考点3】材料 1.有机化合物(同时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的除外)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甲烷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2H5OH(乙醇,俗名:酒精)、 CH3COOH(乙酸,俗名:醋酸)、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 2.有机合成材料 (1)有机高分子材料 ①分类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如: 等。 其中 属于天然纤维(吸水性和透气性好)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塑料 (受热时会熔化)如聚乙烯塑料、 (受热时不会熔化)如电木】。 ②(三大合成材料) 合成纤维: (强度高、弹性好、耐磨和耐化学腐蚀但吸水性和透气性差) 合成橡胶 注:可以用 的方法来区别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3)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 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4)鉴别羊毛、蚕丝与棉花 点燃,产生 气味的是羊毛、蚕丝,;无气味的是棉花 非金属材料 如陶瓷、普通玻璃 3.无机材料 金属材料如金属(镁、铝、铁、铜)、合金(铝合金、生铁、钢、不锈钢、钛合金、黄铜) 4. “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1)危害: ①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 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2) 解决途径: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3)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难点突破 【难点1】物质的鉴别和分离、除杂 特殊离子鉴别原则;操作简便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不用化学方法。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现象明显: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比度较大防止干扰:鉴别Cl-和SO42-时,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气体鉴别: 气体 鉴别方法及步骤 现象 O2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木条复燃 CO ① 通过灼热氧化铜,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② 将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小烧杯,再将烧杯正放,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①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粉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小烧杯很干燥,无水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通过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H4 点燃,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再将烧杯正放,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烧杯内壁有水雾,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H2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小烧杯。 氢气燃烧,有淡蓝色火焰,在小烧杯壁上有小水珠出现。 H2O蒸气 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白色粉末) 白色粉末变蓝色 NH3 用无色酚酞试液润湿的滤纸 变红 固体、液体鉴别:一看颜色,二看气体,三辨沉淀。 常见离子鉴别 H+ ①指示剂;②活泼金属;③CO32-盐。 OH- ①指示剂;②某些盐:Fe3+、Cu2+盐。 Cl- 用Ag NO3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AgCl沉淀 SO42- 用Ba(NO3)2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 BaSO4沉淀;或用HCl和BaCl2 CO32- 用HCl能产生使Ca (OH)2变浑浊的气体 Fe3+ 用OH-能生成红褐色沉淀 Cu2+ 用OH-能生成蓝色沉淀 NH4+ 用OH-能生成NH4OH,不稳定,分解出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Mg2+ 用OH- 能生成白色沉淀 Ca2+ 用CO32- 能生成白色沉淀 (3)盐酸、硫酸、碳酸盐的鉴别方法 盐酸鉴别: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硫酸鉴别:滴加氯化钡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碳酸盐的鉴别:滴加稀盐酸,生成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物质的除杂 一.物理方法: ①溶解、过滤,倒如:粗盐的提纯;②蒸馏 二.化学方法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三原则;三要领;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三要领:①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②确定除杂质方法;③选择适宜试剂。 五种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如盐酸中混入少量,加溶液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如中混入,加HCl 除去。 (3)置换法:利用置换反应的原理将杂质除去。加入足量的铁粉 (4)转纯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如中混有少量CO,用还原CuO的方法,将CO转化为。 (5)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提纯。如CO中混有少量,可用溶液吸收。 在掌握了以上除杂质的原则、要领、方法后,解答题目时要审清题目要求,分析理顺思路且与题目要求吻合,才能准确解题。①除去混合气体中 ——一般用灼热的铜网、铁丝网等除去。 ——一般用灼热的氧化铜粉末除去。 ——一般用碱液吸收或用灼热的炭粉与之反应转化成CO。 CO——一般用氧化铜粉与之反应转化为再除去。 ②从混合物中除去 ——用可溶性碱液与之反应转化为沉淀。 ——用硝酸银与之反应转化为沉淀。 ——用可溶性钡盐与之反应转化为沉淀。 ——用酸与之反应转化为气体。 ③从金属混合物中提纯或除去某种金属(应用) A.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能和酸反应,除去或提纯相应的金属。 B.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的溶液中置换出来,而用相应的盐将某种金属转化而除去或提纯。 如:a. 通过浓氢氧化钠溶液(或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b.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 滴加适量的稀盐酸 1.下列各组中所选鉴别试剂正确的是( ) 待鉴别物质 鉴别试剂 待鉴别物质 鉴别试剂 A Zn Fe MgCl2溶液 B HCl溶液 H2SO4溶液 Zn C KOH溶液 Ba(OH)2溶液 Na2SO4溶液 D K2SO4溶液 BaCl2溶液 Cu(OH)2溶液 2.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气体 CO气体 通入氧气,点燃. B Na2SO4溶液 Na2CO3溶液 滴入适量稀硫酸至无气泡产生. C C粉 CuO粉 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D 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加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物 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A NaCl溶液 Na2CO3 过量盐酸,加热 B CuO Cu 灼烧 C KCl KClO3 MnO2,加热 D O2 H2O 浓硫酸,干燥 3.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用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4.鉴别BaCl2、AgNO3、Na2CO3三种无色溶液时,应选用的试剂是( ) A、盐酸 B、硫酸 C、NaOH溶液 D、NaCl溶液 6.利用无色酚酞试液可以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 A、BaCl2、H2SO4、HCl B、NaOH、KOH、HCl C、K2CO3、Na2CO3、HCl D、NaCl、NaOH、HCl 7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氢氧化钠、氢氧化钡、稀盐酸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碳酸钠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无色酚酞试液 D、紫色石蕊试液 8.用水作试剂,不可能区分开的一组物质是( ) A、生石灰、食盐、烧碱 B、汽油、酒精、浓硫酸 C、无水硫酸铜、碳酸钙、碳酸钠 D、氯化钾、硝酸钠、硫酸钾 9.能将Na2CO3、NaNO3、Ba(NO3)2三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 A、石蕊试液 B、稀盐酸 C、稀硫酸 D、氯化钙溶液 10.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①Ba(OH)2溶液②K2CO3溶液③KCl溶液④FeCl3溶液。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将它们鉴别开来的合理顺序是( ) A、④①②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 11.下列各组物质中,中用稀H2SO4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 A、Ba(NO3)2、K2SO4、Na2CO3 B、KCl、K2CO3、K2SO4 12.下列各组溶液中,不加其他试剂就可区分开的是( ) A、Na2CO3、HCl、H2SO4、NaNO3 B、K2CO3、H2SO4、HNO3、BaCl2 C、HCl、AgNO3、HNO3、NaCl D、NaOH、FeCl3、MgCl2、BaCl2 13.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2SO4、BaCl2、KNO3、NaCl B、Na2SO4、K2CO3、BaCl2、HCl C、NaOH、Na2SO4、FeCl3、BaCl2 D、CuCl2、AgNO3、NaNO3、HCl 14.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是( ) A、KOH、Na2SO4、CuSO4、MgCl2 B、K2CO3、BaCl2、Na2CO3、HCl C、Na2SO4、BaCl2、KNO3、NaCl D、NaNO3、AgNO3、KNO3、NaCl 15.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 )。 A、NaCl、Na2CO3、KNO3、HCl B、Na2SO4、K2CO3、KNO3、Ba(NO3)2 C、CuSO4、NaOH、NaCl、Ba(NO3)2 D、FeCl3、NaOH、KCl、Na2SO4 16.下列各组物质中,仅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 A、Cu粉 Fe粉Fe2O3粉 B、Na2CO3 BaCl2 KNO3 C、NaCl固体 CuSO4固体 CaCO3固体 D、 (NH4)2SO4 KNO3 NaNO3 17.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 A.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 淀,则该溶液一定含有稀盐酸 B.FeCl3、Na2SO4、KCl、Ba(OH)2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一定可将它们鉴别开来 C.某无色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 成,则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Ca2+ D.某固体中滴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的气体,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难点2】物质的推断 找突破口 集锦一 以物质的颜色为突破口 1. 固体的颜色 ①白色固体:白磷、P2O5、MgO、CaO、NaOH、 Ca(OH)2、KClO3、 KCl、Na2CO3、NaCl、无水CuSO4、NaHCO3。 ②银白色:镁条、铁丝、锌粒(汞为银白色液体)。 ③黑色固体:Fe(粉)、C、CuO、MnO2、Fe3O4。 ④红色固体:Fe2O3、红磷。 ⑤紫红色:Cu。 ⑥暗紫色:KMnO4。 ⑦淡黄色:硫。 ⑧绿色: Cu2(OH)2CO3。 ⑨蓝色:CuSO4·5H2O。 集锦二 以物质的用途为突破口 1.可以灭火的是 _______ 。 2.可以做消毒剂的是酒精、硫酸铜。 3.可以做食品保护气的是 _______ 。 4.可以做高能燃料的是_______ 。 5.可用于冶炼金属的是 C H2、CO。 6.可用于建筑材料的是 Ca(OH)2 。 7.可做补钙剂的是 _______。 8.胃液的主要成分,能帮助人消 化的是_______ 。 9可做干燥剂的是氢氧化钠固体、 、 10.能治疗胃酸过多的是碳酸钙、氢氧化铝、 碳酸氢钠。 11.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 。 12.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 。 四 以特殊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CO+金属氧化物(一般022为CuO或Fe2O3)金属+CO2 H2+金属氧化物金属+H2O ;C+金属氧化物金属+CO2 ⑦A(单质)+B( 化合物) C( 单质)+D( 化合物)则该反应为置换反应,有以下可能:金属+酸 盐+氢气;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 氢气(或碳)+金属氧化物 金属+水(或二氧化碳) ⑧A+O2CO2+H2O;A一定含C、H,可能含O ⑨A+BC+D+E,有如下两种可能 a.碳酸盐(或碳酸氢盐)+酸盐+水+二氧化碳;b.铵盐+碱盐+水+氨气 1. (2010·桂林)将Ba(NO3)2、NaOH、H2SO4、K2CO3四种无色溶液编号甲、乙、丙、丁,并两两混合,现象如下表所示: 甲 乙 丙 丁 甲 沉淀 - 气体 乙 沉淀 - 沉淀 丙 - - - 丁 气体 沉淀 - 下列选项中物质的排序符合表中甲、乙、丙、丁排序的是( ) A、Ba(NO3)2、NaOH、H2SO4、K2CO3 B、H2SO4、K2CO3、Ba(NO3)2、NaOH C、NaOH、Ba(NO3)2、H2SO4、K2CO3 D、H2SO4、Ba(NO3)2、NaOH、K2CO3 2.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由CaCO3、Na2SO4、KNO3、Cu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果: (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为无色; (2)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并有无色气体产生。据此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Na2SO4、BaCl2 B.该粉末中一定不含有KNO3、CuSO4 C.该粉末的组成中可能含有KNO3 D.该粉末中一定含有Na2SO4、KNO3、BaCl2 3.下列各组物质中,在通常情况下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铁与硫酸铜溶液 B. 氢氧化镁与稀盐酸 C.碳酸钠与稀硫酸 D. 氮气和氧气 4.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KCl → KNO3 B.Fe(NO3)2 →AgNO3 C.SO3 → Na2SO4 D.H2→Cu 5.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 A.FeCl3、CuSO4、NaCl B.BaCl2、Na2SO4、NaOH C.CaCl2、Na2CO3、AgNO3 D.K2SO4、NaNO3、NH4Cl 6.(2015·湖北荆州)如图所示,处于连线两端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组别是 甲 乙 丙 甲 丙 丁 乙 丁 A C O2 H2SO4 CuO B Fe H2SO4 CuCl2 NaOH C NaOH CO2 KOH CuCl2 D Na2SO4 Ba(OH)2 HCl Ba(NO3)2 7.在化学实验室,对某种化合物的溶液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入适量K2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②另取少量该溶液加入适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 的物质一定是( ) A.BaCl2 B.CuCl2 C.Na2CO3 D.Ba(NO3)2 8.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和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未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2)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依据上述 实验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可能含有氯化铜 B.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C.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氯化铜、氯化钾 D.一定含有碳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硫酸钠、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9.一混合溶液是由稀硝酸、碳酸钾溶液、稀硫酸、氯化铜溶液中的两种简单混合而成(两种溶液不反应),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1)该溶液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溶液混合(填化学式);(2)请写出a→b段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3·红河州)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 A.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一定含有稀盐酸 B.FeCl3、Na2SO4、KCl、Ba(OH)2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一定可将它们鉴别开来 C.某无色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Ca2+ D.某固体中滴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1.A、B、C是三种常见氧化物,常温下,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是无色无味的液体,C、D、F是白色固体, F是建筑材料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向E、D中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E中石蕊呈红色,D中石蕊呈蓝色。B和C化合生成D时,放出大量 的热,右图是相关物质的转化关系。试回答: (1)用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 B ;C ; E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⑤ 。 2.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右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能是 。 根据右图反应关系,任意写出其中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 3.A、B、C、D、B、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D为难溶于水的蓝色固体,F为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固体,其余均为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D ; E 。 (2)写出上述关系中D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 4.A、B……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是一种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试推断: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D 、E 、H 5.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4所示。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 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6.(2008年宜昌市)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C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1)写出A、B、C的化学式:A ;B ;C 。 (2)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7.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试回答 (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浅绿色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大面积的冰雪灾害,在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小佳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请你根据以上设计过程,完成下列空白: (1)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 (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 ,可能含有 ; (2)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9.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D为混合物。他们之间有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1)用化学式表示D的组成 、 (2)F→G的反应类型 (3)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 (4)指出B的一种用途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需加入的物质是 ,分离所得混合物的方法是 。 (2)步骤③中:需加入的物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某同学认为经过步骤②后所得固体就是纯净的银,不需要进行步骤③,你认为是否合理? , 10.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4所示。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1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OH)2、KNO3、FeCl3、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得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②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1) 据此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一定不含有 . 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12.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B在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和C的物质类别相同,它们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由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邻的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其中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D物质是 ; (2)若C是一种不溶性的固体,则C可能是 ; (3)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3.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 ① 乙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甲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若乙是一种还原性气体,则甲是_______(填化学式)。 A C B D E F G X溶液 过量稀硫酸 红色固体 浅绿色溶液 无色气体 O2加热 Y高温 ① ② ③ ④ 14.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物质A的化学式是 ;写出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E的化学方程式: 【难点3】科学探究 1.纯碱(Na2CO3)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化学工业中用途极广。工业上通常用氨碱法来生产。小红同学为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进行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请你帮助她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猜想一:Na2CO3溶液显碱性 取少量Na2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振荡 溶液显碱性 猜想二:能与酸反应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然后滴加稀盐酸 有大量气泡产生 化学方程式 猜想三:能与Ca(OH)2反应 向盛有少量Na2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猜想四:能与BaCl2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Na2CO3+BaCl2=BaCO↓+2NaCl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交流与反思] 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是否与猜想二相同? (填“是”或“否”)。 2013连云港市)“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A.燃烧的条件 B.铁钉生锈的条件 C.证明CO2与NaOH反应 D.分子运动的现象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 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 洗的方法,铁制品除锈时 (填“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 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其中盐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填反应类型)。 2.(2014·云南)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 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2 猜想三:NaOH、Na2CO3 猜想四:NaOH、Na2CO3、Ca(OH)2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 【实验验证】 实 验 现 象 结 论 实验一: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 不成立 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猜想三成立 【反思与拓展】 ①若向NH4Cl的浓溶液中加一定量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 ②登山运动员常用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 。 3.(2013·包头市)小明同学在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完毕后,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明同学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1)小明同学取少量废液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后,酚酞不变色。于是小明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你认为小明同学的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_ ________。 (3)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 __________。 【拓展与应用】(1)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要想处理废液只得到氯化钙溶液,你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以上探究,如果该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交流与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 ___。 4.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酸性,还可能呈中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无色酚酞试液变 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溶液呈 【分析与思考】 ⑴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 (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 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 ⑵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5.(2015·山东滨州)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你补上猜想四。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H2SO4和NaOH 猜想四: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⑴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 ⑵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Na2CO3溶液、BaC12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的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1 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反思评价】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⑵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如下两处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点4】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用x,Y等字母表示); 2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找:求出有关物质间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和或相对分子质量和),并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边; 把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质量比的下边; 4列:列出比例式,求未知数; 6答:简明写出答案。 1. 刘彬同学的姑父从三峡搬迁到我们家乡后,准备兴建一 座碳酸钙精粉厂。为检测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他在实验室用6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与1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22.8g。 求: (1)依椐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 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取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3,6g,与质量为73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4.4g,计算: (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6分) 小华想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其铜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___合金; (2)小华取该合金的粉末32.5g,与足量该盐酸充分反应 经测定,产生了0.4g气体请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3) 若想测出该盐酸的质量分数,你认为实验时必须提供 和测出的数据是_________ A.参加反应的合金质量 B.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体积和密度 D.产生气体的质量 4.将某氯化镁和氯化钡的混合物10g加水配制成50g溶液,该溶液恰好与50g硫酸镁溶液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4.66g沉淀。求:(计算结果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1)原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 (2)求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向盛有22.3 g 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216.1 g稀盐酸恰好反应,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连同药品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烧杯连同药品的起始质量为300 g。 回答下列问题:(1)当固体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 全反应时,所需时间约为 S。 (2)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质量 g。 6.】某同学为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参与反应),向6克石灰石样品中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消耗稀盐酸96.2克,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2.2克,试计算:(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7.取某碳酸钠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95.8g水充分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解答问题:(1)当加入196g稀硫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 g。 (2)计算加入的稀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试通过计算求出加入98g稀硫酸即A点)时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8.2015·山东滨州)向10g CaCO3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其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10gCaCO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为 g。(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9.向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硫酸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克。 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们取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序 号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质量(g) 5.5 m 1.2 1.2 请计算:(1)8g的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 (2)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上表中的m的数值应为多少? (4)要得到280Kg的CaO,需要质量分数为 80%的石灰石多少千克? 11.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方便以后使用,他对其浓度进行了测定。取20.0g此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并随时对反应后的溶液用pH计(一种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表: 加入稀盐酸 的质量/g 9.6 9.8 9.9 10.0 10.1 溶液的pH 12.4 12.1 11.8 7.0 2.2 试回答: ⑴ 当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为9.8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计算所测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2.)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 m 4.4 4.4 试求: (1)m的值为 g(1分) (2)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 g(2分) (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3分)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难点5、图像类试题 一、选择题 pH 7 c 0 t/s a b 例1:(2015· 湖北宜昌)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解析】分析图像信息可知,曲线起点pH>7,所以属于酸入碱, 即将硫酸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图中c点所示的溶液 pH<7,溶液显酸性,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pH>7,碱剩余,因此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故A、B、C均错误;b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的反应,所以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D正确。 【答案】D 1.(3分)(2015•湖南岳阳)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滴加水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2.(2015·甘肃兰州)下列对课本中的图表、数据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知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B.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查找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 C.根据“酸、碱和盐溶解性表”,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D.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该物质在某一温度时溶解度 3.(2015•山东东营)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剩余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 pH 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 D.相同质量的 Mg、Fe 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3.(2015·福建厦门)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常温下,稀释KOH溶液 B.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 C.足量粉末状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4.(2015·江苏无锡)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图①表示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 B.图②表示探究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C.图③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图④表示20℃时,向一定量的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5.(2015·广东揭阳)下列图像有关量的化趋势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 A B C D A、在一定量的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B、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 6.(2015 •湖南郴州)下列各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B.电解水. C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的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 D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7. (2015·山东烟台)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常温下向pH=10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入水稀释 B.向等质量的Mg和MgO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C.向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铁粉 D.向一定量的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8. (2015•广东佛山)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①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NaOH溶液B.②向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Zn粉 C.③加热KClO3与MnO2固体混合物 D.④向一定量Na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 9.(2015·湖北孝感)向一定量黄铜(铜锌合金)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10.(2015•广东)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生石灰 B.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一定量的烧碱溶液中加入盐酸 D.向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MnO4固体 11.(2015•湖南益阳)下列图像与对应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 B.向pH=1的溶液中加水 C.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O2 D.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 12. (2015·内蒙古呼和浩特)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C.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1310.已知:2KMnO4 K2MnO4 +MnO2+02 ↑。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KMnO4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4.(2015•江苏盐城)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B.向等质量的锌、铁中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向一定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15.(2015·上海)向一定量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2015·山东泰安)16. 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A.肥皂水 食盐水 醋酸 大 常见物质溶液的pH B. H2S S SO2 H2SO4 高 硫元素的化合价 C. H C Na Mg 大 部分元素原于序数的关系 D. 硝酸铵 氯化钠 氢氧化钠 高 形成溶液时的温度 17、(2015•河南)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向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水 B.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铝 C.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 D.向一定里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18.(2015·湖北咸宁)下列实验过程与如图所示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 ) A.①表示水的电解B.②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C.③表示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在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D.④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19.(2015·黑龙江龙东)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 A. 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 分数大小关系是:a>b>c B.某温度下将一定量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分 C.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由图像可知,金属M比金属N活泼 D.向一定量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 附录一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写出化学式) 1. 俗称食盐; 2. 俗称纯碱,苏打, 3. 俗称小苏打; 4. 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 5. 俗称生石灰 6. 俗称:酒精 7. 俗称干冰 8. 俗称:水银 9.乙酸(CH3COOH) 俗称醋酸 10. 俗称双氧水 11. 俗称:熟石灰,消石灰(石灰乳 附录二化学之最(写出化学式)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 7、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 。 PH=14时,碱性最强 ,酸性最弱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 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17、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 ;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 ;硬度最高的金属是 ;熔点最低的金属是 ;熔点最高的金属是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密度最大的金属是锇 18、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 。19.、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21.最常用的溶剂是 。 22、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 ,我国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 。 附录三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 。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 。 5、元素化合价、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附录四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写出名称和化学式) 1.空气的主要成分: 2.煤气的主要成分 3.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4.生铁、钢的主要成分: 5.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 6.铁锈的主要成分: 7.澄清石灰水(石灰乳)的主要成分: 8.沼气、天然气、瓦斯的主要成分是 9.赤铁矿石主要成分: 10.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 ;12.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 1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