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酸碱盐知识总结与专题练习有答案
酸碱盐知识点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1、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3)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碱 + 酸 → 盐 + 水 (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 (3)酸+碱 → 盐+水 (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 ΔCuO +H2O 2Fe(OH)3 ΔFe2O3+3H2O ②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3↓ CaCO3↓ 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中考演练: 一、 选择题 1.能一次性鉴别NaCl、BaCl2 Na2CO3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 A.稀硫酸 B.盐酸 C.石灰水 D.硝酸银溶液 2.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 A.发明黑火药 B.创造湿法冶金 C. 改进纯碱的生产 D.发现了新元素 3.现有①Ba(NO3)2溶液、②KCl溶液、③K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 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 4.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 ) A.1种 B.2种 C 3种 D 4种 5.CuCI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 A.Zn B.Cu C.Zn和Cu D.Cu和Mg 6.不符合“酸和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的反应是 ( ) A.盐酸和硝酸钠溶液 B.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C.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 D.硝酸和碳酸钙 7.某工厂排放的五色废水经测定PH=2,为治理废水,需将此废水的PH调至7~8,为达此目的,并采用经济可行的方法,需在此废水中加入( )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铁粉 D.盐酸 8.分别取少量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FeCI3 、Ba(OH)2、KNO3, B.Na2CO3、CaCl2、Zn(NO3)2 C.CuS04、KCI、NaCI D.MgCl2、NaN03、Na2S04 ACDBC AAD 9.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中的部分实验及现象记录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C 序号 实验 现象 甲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固体受潮,逐渐溶解 乙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丙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氯化钠生成 丁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氢氧化铝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能与稀盐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OH)3+NaOH═NaAlO2+2H2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氢氧化铝属于氧化物 B. 在NaAlO2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 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铝,发生中和反应 D. 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来白色沉淀又消失 11.某溶液由NaOH、HCl、H2SO4和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Cl和H2SO4一定存在 B. NaOH、H2SO4和MgCl2一定不存在 C. HCl和MgCl2一定存在 D. HCl一定存在,NaOH、H2SO4一定不存在,MgCl2可能存在 1.从图像可以看出:氢氧化钡溶液刚加入并没有立即产生沉淀,所以,原混合液中没有稀硫酸;同时可以获知,原溶液显酸性,则必然有稀盐酸; 2、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后来产生沉淀,说明原来溶液中有MgCl2,同时可以排出氢氧化钠 以上是推断出原来溶液的组成:有盐酸和MgCl2 请记住:若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只要加入钡离子,就会立即产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即:图像会从 0 开始产生沉淀的. 12.(2014•上海)碱石灰是NaOH与CaO的混合物,取一定量露置于空气中部分变质的碱石灰,加水充分搅拌后过滤,所得物质成分可能是( ) 选项 A B C D 滤液中的溶质 NaOH、Ca(OH)2 NaOH NaOH、Na2CO3 Na2CO3 滤渣 CaCO3、Ca(OH)2 Ca(OH)2 CaCO3、Ca(OH)2 CaCO3 A. A B. B C. C D. D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会变质,氧化钙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变质生成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由于是部分变质的碱石灰,加水后,氧化钙全部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又可以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①当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反应,溶液中只有NaOH,滤渣中只有CaCO3;②当碳酸钠过量,溶液中有NaOH和Na2CO3,滤渣中只有CaCO3;③当氢氧化钙过量,溶液中有NaOH和Ca(OH)2,滤渣中只有CaCO3(或CaCO3、Ca(OH)2,因为Ca(OH)2微溶); 故选:A 13.在滴加了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A. 红色﹣蓝色 B. 蓝色﹣红色 C. 红色﹣无色 D. 无色﹣红色 14.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 A. 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 B. 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C. 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 D. 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A、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如果盐酸过量也不会有沉淀的生成.故A错误; 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酚酞试液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均不显色,故B错误; C、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当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故C正确; D、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只要滴入稀盐酸,Cl-都会和Ag+生成沉淀,不管是过量还是恰好完全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5.有关酸碱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工业上常用稀硫酸除铁锈 B. 水壶中的水垢常用食盐水来清洗 C. 炉具清洁剂中的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D. 碳酸钠俗称纯碱,常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的生产 硫酸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所以工业上常用稀硫酸除铁锈,故A正确; 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不能食盐水反应,所以不能用食盐水来清洗水垢,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C正确; D、碳酸钠俗称纯碱,常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的生产,故D正确. 故选:B. 16.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 )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稀硫酸和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B 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C 澄清石灰水 碳酸钠溶液 D 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A. A B. B C. C D. D 17.(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如图所示,打开活塞,注入稀硫酸,发现稀硫酸未能与有孔塑料板上的锌粒接触,但此时已无稀硫酸可加,则下列溶液中,最适宜从长颈漏斗添加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碳酸钠溶液 C. 硫酸钠溶液 D. 澄清石灰水 18.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 如图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B. 如图向一定量pH=2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 C. 如图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 如图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氧化钙 A、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时,稀硫酸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能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因此能马上产生沉淀,当硝酸钡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大,该选项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 B、稀释盐酸时,酸性减弱,pH升高,但是无论怎样稀释,溶液的pH始终小于7,不可能大于或等于7,该选项图象与对应的叙述不符合; 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时,一段时间后,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随着试管中固体质量的减小,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增大,当氯酸钾完全分解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再增大,该选项图象与对应的叙述不符合; D、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氧化钙时,氧化钙和氢氧化钙溶液中的水反应,时氢氧化钙溶液中的溶剂减少,反应是放热的,温度升高会降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溶剂减少,溶质因为析出也减少,所以氢氧化钙溶液的质量减少,该选项图象与对应的叙述不符合. 故选:A.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 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溶液中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D. 不用任何试剂就可以把KOH、HNO3、CuSO4、MgCl2四种溶液鉴别出来 20.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观察到化学反应发生的是( )A A. B. C. D. 21.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如图曲线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A、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随着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pH升高,当稀盐酸和氯化铜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显碱性,pH大于7,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B、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时,溶液质量增加,当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时,溶液质量减小,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质量增大,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C、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开始不产生沉淀,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D、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开始不产生沉淀,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产生沉淀,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沉淀,该选项描述正确. 故选:D. 22.下列有关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取一定量粗盐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 23.某些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NaH+H2O═NaOH+H2↑,则CaH2与足量Na2CO3溶液之间发生反应的产物是( ) A. CaCO3、NaOH和H2 B. Ca(OH)2和H2 C. NaOH和Ca(OH)2 D. Ca(OH)2、CaCO3和H2 24.已知:Ca(HCO3 )2CaCO3+CO2↑+H2O.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Ca(HCO3)2 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该过程的CaCO3不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A、加热碳酸氢钙反应后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固体质量减少,当碳酸氢钙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故A正确; B、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故B正确; C、加热碳酸氢钙达到分解温度才开始分解,反应开始后,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增大,但当碳酸氢钙完全分解后,质量分数不再变化,故C错误; D、加热碳酸氢钙达到分解温度才开始分解,反应开始后,二氧化碳的体积增大,但当碳酸氢钙完全分解后,二氧化碳气体不再变化,故D正确; 由于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 二、实验题 1. 为探究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小鸣和同学们通过测定了反应后溶液的pH,得到了如图所示的pH曲线,请回答: (1) 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 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实验过程中,小鸣取了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却忘了作标记,请你设计不同的方案(不再用测定pH的方法),探究三种样品分别属于哪处溶液。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探究过程】 ①分别取少量样品于三支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观察到其中一支试管内出现 的现象。结论:该样品是a处溶液。 ②为进一步确定b或c处溶液,又设计了以下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另取余下样品少量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足量的Na2CO3溶液 该样品为b处溶液 该样品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阳离子有 【反思评价】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之外,还要考虑 。 2. 某班同学用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 甲同学实验操作如下: 在烧杯中加入约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 色。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再用玻璃棒 ,发现溶液为无色,于是甲同学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结论提出了质疑,并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NaCl和HCl 猜想三:NaCl和NaOH 以上猜想中,你觉得不合理的是 。 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Na2CO3溶液 猜想二成立 【反思交流】 实验结束后,废液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倒入下水道 B.倒入废液缸 C.带出实验室 3.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由甲、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1) 甲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资料查阅】CaCl2、NaCl的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 (填“酸”或“碱”)性。 【实验探究一】确定甲、乙同学上述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 (2) 取甲所得溶液少许,加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甲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3) 取乙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实验探究二】 (4) 甲、乙同学把上述实验所得溶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气泡,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 (写化学式)。 【讨论交流】丙同学提出:若将上述废液缸中物质取出,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哪些物质呢?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一定含有NaCl,可能含有CaCl2,盐酸和Na2CO3中的部分物质。 【实验探究三】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可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归纳总结】该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 (写化学式)。 【探索与拓展】有一份有Na2SO4、NaCl两种物质组成的固体样品。为确定其组成,上述小组同学将样品全部溶于蒸馏水中配制成119.3g溶液,再往其中加入104gBaCl2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23.3g白色沉淀和一定质量的滤液。经测定,该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9%。试计算:(均需计算过程) (5) 所用Ba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 所得样品的质量。 1.(1)稀盐酸 (2) 【探究过程】 ①溶液变红 ②只有白色沉淀产生 先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又有白色沉淀产生 Ca2+、H+ 【反思评价】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2.(1)红 搅拌 (2)【实验探究】猜想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有气泡产生 【反思交流】 B 3.(1) 【资料查阅】 碱 (2)CaCl2、HCl (3)Na2CO3 、NaCl (4)CaCO3 【归纳总结】Na2CO3 (5)20% (6)20.5g 解:(1)甲同学实验是氢氧化钙与稀盐酸的反应;Na2CO3溶液显碱性; (2)取甲所得溶液少许,加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所以甲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CaCl2和HCl;(3)取乙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所以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NaCl和Na2CO3;(4)甲、乙同学把上述实验所得溶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aCl2=CaCO3↓+2NaCl,所以白色沉淀是CaCO3;【归纳总结】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可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有碳酸钠,该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 解:设所用BaCl2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设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为z,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Na2SO4+BaCl2=BaSO4↓+2NaCl 142 208 233 117 z x 23.3g y x=20.8g y=11.7gz=14.2g (5)所用BaCl2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 (6)假设样品的质量为W,则×100%=9% 所以W=18.25g 故答案为:(1)Ca(OH)2+2HCl=CaCl2+2H2O;碱性;(2)CaCl2和HCl; (3)NaCl和Na2CO3;(4)CaCO3;Na2CO3;(5)20%;(6)18.25g.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