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21篇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21篇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未几,有诈冒事觉者 ②陛下忿选人之多诈 ③故欲杀之 ④天下无冤狱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②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③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4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何岳轶事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③;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① 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 ②利:贪图。③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其人感谢而去 ②俟他日来取 ③尝教书于宦官家 ④略不动心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用四个词概括文中写到的两件事,并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何岳第二次的行为比第一次更难能可贵呢?(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①,奔入伏焉。狼自苫②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③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注释】①行室:田间休息处。②苫:用草编成的遮蔽物。③豕:猪。 1.解释加点词语。(4分) (1)一屠暮行 ( ) (2)顾无计可以死之( ) (3)股直不能屈( ) (4)遂负之以归 ( ) 2.翻译句子。(6分) ①一屠暮行,为狼所逼。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顾无计可以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遂负之以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狼对屠的威胁,哪些词语写出了屠的机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事中的狼是凶残的,屠夫虽然只有一把“___________”的小刀,却用它战胜了狼,从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蒲留仙写书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①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②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③,中贮苦茗,具淡巴菰④ 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⑤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⑥。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⑦。故⑧笔法超绝。 【注释】①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②尤: 格外,十分。③罂: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④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⑤或:有时。⑥已:止,停止。⑦蒇(chǎn):完成。⑧故:所以,因此。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每临晨携一大磁罂 ②必令畅谈乃已 ③必强执与语 ④如是二十余寒暑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食贫自给,不求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笔法超绝与前文的哪些词句相照应?(2分)(原文回答)笔法超绝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于令仪诲人 曹州①于令仪者,市井人②也,长厚③不忤④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⑤,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⑥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 曹州:古地名,今山东曹县。 ② 市井人:做生意的人。 ③ 长厚:为人忠厚。 ④ 忤:触犯。 ⑤ 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 ⑥十千:即一万铜钱。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如其欲与之 ②既去 ③乃邻舍子也 ④恐为人所诘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 ②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 ③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3.从于令仪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文章揭示了什么现实意义?((4分) 六、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选自《列女传》 1、解释加点的斜体字 (4分) (1)既学而归 (2)孟母方绩 (3)孟母以刀断其织 (4)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2、翻译。(6分) (1)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 (2)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3)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3.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4分)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卖酒者传 魏禧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中有数聚饮平事①不得决者,相对咨嗟②。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③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④四百金。”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⑤。 客有橐⑥重资于途者,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⑦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 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平事,商量事情。②咨嗟:叹息。③侪:chái,同辈,同类的人。④子母:利息和本金。⑤责券:求取证据。⑥橐:tuó,口袋,名词作动词,“用口袋装”的意思。⑦酬,这里是“花费”的意思。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以善酿致富。 ⑵或遣童婢沽…… ⑶甲逾期不肯偿,将讼 ⑷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 ⑵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 ⑶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3.选文表现了卖酒者的哪些品行?请结合具体事例分条说明。(4分)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4分) 江乙对荆宣王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注释】①逆:违抗 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加点词语(4分) (1)子无敢食我也 (2)天帝使我长百兽 (3)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4)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 2.翻译句子 (6分) (1)子以我为不信 (2)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3.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 : (2分) 4.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2分) 九、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陶侃留客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①,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kuí)②素知名,举孝廉③,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qìng)④,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bì)⑤,卖得数斛(hú)米,斫(zhuó)⑥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cuò)⑦诸茬⑧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⑨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zhuó)、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注释】 ①酷贫:非常贫困。 ②范逵:人名。 ③举孝廉:被举荐为孝廉。④室如悬磬: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悬:挂;磬:乐器,中空。⑤下为二髲: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髲:假发。⑥斫:用刀斧砍。⑦剉:同“挫”,割。⑧茬:草垫。⑨其:指代陶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同郡范逵素知名 素:( ) ②悉割半为薪 薪:( ) ③明旦去 旦:( ) ④侃犹不返 返:( )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译文: ②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译文: ③路已远,君宜还。译文: 3.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4分) 答: 十、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咸不解其意 咸( ) (2)值积雪始晴 值( ) (3)听事前除雪后犹湿 犹 ( ) (4) 悉以作钉 以( )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陶公性检厉,勤于事。 译文: (2)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译文: (3)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译文: 3.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4分) 十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 (14分)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日:“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日:“善。”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 好:( ) (2)公使吏禁之 之:( ) (3)则外莫敢为也 莫:( ) (4) 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 逾:( )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公何以不使内勿服? (2) 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3)逾月,而国莫之服。 3.你从这则小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4分) 十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哀溺文 永①之氓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 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 【注释】永:唐代地名,今永州。 ②氓:民,百姓。 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 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 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永之氓咸善游 咸: ②中济,船破,皆游 济: ③有顷,益怠 怠: ④又摇其首。遂溺死 遂: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②何不去之! ③汝愚之甚,蔽之甚! 3.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 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4分) 鲍子难客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众客和之( ) ②亦在坐( ) ③天地万物与我并生( ) ④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 ) 2.翻译:(6分) ①天之于民厚矣 ②不如君言 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3.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为什么?你对鲍氏之子的话如何看待?(4分) 十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张之万之马 张尚书①之万,畜一红马,甚神骏,尝日行千里,不喘不吁。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固②请,之万无奈,遂牵而去。未几,马送回,之万怪之,询其故,曰:“方乘,遂为掀下,连易数人,皆掀坠。此乃劣马,故退之。”之万求之不得,遂退金收马。比公乘之,驯良如故,盖此马愿从主也。 【注释】①尚书:职官名称 ②固:坚持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 A.畜一红马( ) B.公不许 ( ) C.之万怪之 ( ) D.比公乘之 ( )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有军人见而爱之,遣人来买,公不许。 ②此乃劣马,故退之。 ③盖此马愿从主也。 3.韩愈的《马说》中认为,由于没有伯乐,所以千里马得不到重用,本文中的“军人”识马却驾驭不了马,这是为什么?说说你的理解。(4分) 十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韩魏公知北都①,有中外亲②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乃开醇召漕使显官,特设一卓④,覆以绣衣,⑴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⑵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⑶非故也,何罪之有?” 【注释】①韩魏公知北都:韩魏公担任北都的行政长官。②中外亲:表兄弟。③坏冢:荒墓。④卓:同“桌”。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云耕者入坏冢而得 云 得 (2)公以百金答之 答 (3)笑谓坐客曰 谓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__________________ ⑶非故也,何罪之有?_________________ 3.“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什么? 本文表现了韩魏公什么样的品质?(4分) 十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承拙斋家传 张惠言(清) 承君名任,字是常,自号拙斋先生。父兑,以孝闻,事在郡志。 拙斋学于宜兴杭生,通五经四子书,泛览百家,为诗、古时文,然以躬行为务。补学生员,九试于乡,不得举。以所学授生徒,终其身。作《爱吾庐记》以自述,其辞曰:“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破屋数椽,不蔽风日;方庭侷武①,无佳葩奇卉,可从娱目。有书数千卷,先生昼夜讲习其中。有四子一孙,各授一经,日与辨析疑义。使为歌诗文辞,点笔②以为乐。役使无童仆,客有至者,则延入,蔬食相对,与之论古圣贤,若晤之几席也。先生以致知格物为基址,以身体力行为堂奥,以惩忿窒欲为墙垣,以推己及人为门户,以书策吟咏为园囿。保吾墨,全吾真,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其指趣如此。常语学者曰:“文词小伎,于身心何所益,读圣贤书,如此尔耶?”子志,试礼部,濒行,命之曰:“行已有耻,立身之大端也。得失之际,慎之!”志兄弟皆恂谨力学,父之教也。著《四书质疑录》《拙斋集》若干卷,时文若干篇。年六十有六,嘉庆三年三月十五日卒。 【注】①侷武:空间逼仄、狭小。②点笔:圈画改订诗文。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九试于乡,不得举( ) ⑵客有至者,则延入( ) ⑶常语学者曰( ) ⑷于身心何所益( ) 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爱吾庐者,拙斋先生读书处也。译文 ⑵使为歌诗文辞,点笔以为乐。译文 ⑶处而安焉,入而自得焉,盖不足为外人道也。译文: 3.承拙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分条说明。 十七、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于令仪不责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② ,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③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市井:指做生意。②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③十千:指十贯铜钱。 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 (4分) ①诸子禽之 禽: ②汝素寡悔 素: ③问其所欲 欲: ④卒为良民 卒: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 ②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 ③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3.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并结合实际说说你的感悟。(4分) 十八、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书谢御史 吴敏树【清】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①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②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先生文章名一时,③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筇(qiǒ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莫敢诘 莫: ②先生文章名一时 名: ③汝敢笞我! 笞: ④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假: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 ②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③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 3.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谢御史的什么品格?(4分) 十九、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将三军 将:__________ ②吴起不悦 悦:__________ ③好用兵 好:__________ ④方是之时 方: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中的意思。(6分) ①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吴起是怎样的人?请结合上面的文言文简要阐述。(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孙叔敖纳言 孙叔敖为楚令尹①,一国②吏民皆为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④,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日:“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⑤。”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意益下⑥,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说苑·敬慎》) 【注释】①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 ②国:指都城。③吊:吊唁。④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⑤患处之:灾祸就隐伏在那里。⑥意益下:越发将自己看低。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有一老父衣粗衣 ②孙叔敖再拜曰 ③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 ④官益大而心益小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为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位已高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那位“老父”对孙叔敖提出治楚“三策”的内容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楚国令尹孙叔敖位高权重,可面对一普通“老父”却是先“正衣冠”后“再拜”,由此可见他是怎样一个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十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子产论政宽猛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①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②人于萑苻③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⑨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注释】①(服)使…服从。②〔取〕同“聚”。③〔萑苻〕读音huán、fú,芦苇丛生的水泽,代指强盗出没的地方。④〔汔〕读音qì,接近,差不多。⑤〔从〕通“纵”。⑥〔诡随〕放肆谲诈。⑦〔絿〕读音qiú,急,急躁。⑧〔遒〕迫近,聚集。⑨ (慢) 对上司无理。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故鲜死焉 ②疾数月而卒 ③不及此 ④盗少止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太叔为政,不忍猛而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末孔子称赞太叔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