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襄阳市中考语文质量分析贾严贞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2襄阳市中考语文质量分析贾严贞

‎2012年襄阳市中考语文质量分析 贾严贞 李书武 王凯 王黎 一、试题分析 ‎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12年我市中考语文命题严格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2012年襄阳市中考说明》的要求,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和考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 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的原则,既注重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又加强考查考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既体现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又充分体现中考的选拔功能。做到学科特点鲜明、试题科学简约、难易程度适中,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 ‎(二)试卷结构及分值 全卷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共四大题27小题。四大题中,“积累与运用”分值为20分,“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分值为10分,(其中“口语交际”2分,“综合性学习”8分),“阅读与欣赏”分值为40分(其中“古诗词赏析”4分,“文言文阅读”10分,“现代文阅读”26分),“写作与表达”50分。试题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及题量,各个水平层次的占分比例见“语文命题双向细目表”。‎ ‎2012年中考语文命题双向细目表 知识点 积累 理解 分析 运用 综合 分值 积 累 与 运 用 汉字 ‎2‎ ‎2‎ 语音 ‎2‎ ‎2‎ 词语 ‎1‎ ‎1‎ ‎2‎ 句子 病句辨析 ‎1‎ ‎1‎ ‎2‎ 标题拟写 ‎2‎ ‎2‎ 名著 ‎1‎ ‎1‎ ‎2‎ 默写 ‎1‎ ‎2‎ ‎2‎ ‎3‎ ‎8‎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口语交际 ‎2‎ ‎2‎ 综合性 学习 ‎2‎ ‎2‎ ‎2‎ ‎2‎ ‎8‎ 阅读 与 欣赏 古诗欣赏 ‎2‎ ‎2‎ ‎4‎ 文言文 ‎2‎ ‎2‎ ‎2‎ ‎4‎ ‎10‎ 记叙文 ‎5‎ ‎4‎ ‎2‎ ‎2‎ ‎13‎ 议论文 ‎4‎ ‎5‎ ‎2‎ ‎2‎ ‎13‎ 写作与 表达 作文 ‎50‎ ‎50‎ 合 计 ‎6‎ ‎18‎ ‎17‎ ‎14‎ ‎65‎ ‎120‎ ‎(三)试题特点 ‎1、传承创新,适当调整变化。‎ 为保持试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今年中考试题结构形式沿用以往的“积累与运用、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阅读与欣赏、写作与表达”四大板块,‎ 并保持了去年新增的“病句修改”、“古诗文综合性默写”“文言虚词理解”等新考点;变 “提取信息”为“给新闻拟标题”,文言文继续采用“比较阅读”的考查形式,并加大了对文言文句子的考查范围。现代文采取“记叙文阅读+议论文阅读”的形式,在原有基础上大胆革新加入选择答题和材料拓展的方式。整张试卷共设27个考点,覆盖面广、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能科学、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学业水平和文化素养。‎ ‎2、考查全面,检验双基能力。‎ 试卷突出了“基础考查全面、能力考查深入”的特点,同时将基础与能力考查有机结合,如基础内容中的“改错并抄写、结合语境注音、成语运用、病句辨析、给新闻拟标题、仿写、名著导读、古诗文默写”等考点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考查了考生基本的辨析、运用、迁移、归纳等能力,还有阅读欣赏中的“实词理解” “句子翻译” “整体感知” “句子品析 “阅读体验”等既考查能力,又考查素养,给语文教学于积极明确的导向。‎ ‎3、得法课内,着重提倡读书。‎ 本套试卷文言文、综合性学习、诗词曲等材料全部来自课本,另外,两篇现代文阅读材料的10个考点,如“整体感知”“人物评价”“品味词语妙处”“论证方法的作用”等大部分都在课内,都能从课本材料中找到答案的依据,都能从教材文本的阅读训练中找到答题技巧。真正做到了“取材课外,得法课内”。‎ 试卷还突出倡导“读书”。综合性活动“好读书,读好书”和“文言文比较阅读”, 共赋分值为18分,共同反映一个信息——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另外文言文考查读书感受,名著阅读考查考生对《昆虫记》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理解,又体现了以古为鉴和对西方文化的兼容并包的思想。‎ ‎4、关爱教育,体现人文关怀。‎ 整套试卷体现了“关爱教育”。口语交际考查中,倡导考生加入志愿者,去乐于助人;记叙文阅读《那些未曾感谢过的人》教育考生要能记住那些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人并向他们学习;议论文阅读《让雷锋精神在我们的时代发扬光大》教育我们要学习雷锋精神,无私奉献关爱社会。这些题目让考生在思考作答的同时也经历了一次次爱的洗礼。‎ ‎5、关注家乡,激发自豪情感。‎ 本套试题还充分体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如第1小题改错别字的句子“看荆楚翻天覆地,数襄阳焕然一新”让考生感到家乡的变化;第2小题注音“荟萃、浓墨重彩”选自“襄阳好风日”地方教材,对考生进行了乡土教育;第5小题新闻标题拟写提炼出现的“襄阳姑娘张丽婷入选国家女篮大名单备战奥运”;第8小题口语交际的“襄阳志愿者18.2万人”等,均给考生亲切感,拉近了试题与考生的距离,激发了考生的家乡自豪感。另外关于张文驰、“文化襄阳”、“雷锋精神”等热点的关注,也让襄阳试题带着襄阳特色走向了社会,具有更高层次的审美价值。‎ ‎  6、放飞个性,倡导专注执著。‎ 今年中考作文仍是“二选一”形式,给出半命题作文《_ 自己》和命题作文《赢在专注》供考生选择。两个题目给予考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容易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和热情,勾起他们的回忆和曾经精彩的瞬间。题目对考生品质的关注和倡导也是显而易见的。半命题作文使考生能够反思自我,加大自我认识力度,促进对“自我”、“真我”的认知与把握,对考生的成长意义不言而喻;命题作文针对成人成才的必备要素进行了强调,引导考 生专注生活与学习,锲而不舍追求理想目标,增强了考生把握人生、赢得成功的信心。‎ 从整体来看,整套试卷文从字顺,简洁优美,指向明确,没有歧义。试题以“读书、成长、阳光”为主旋律,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在关爱、鼓励中传达着求真求善、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信息,使全卷保持了一种轻松明快、昂扬喜悦的和谐,对陶冶考生的情操,具有积极意义。‎ ‎ 二、考试成绩 表一:语文各题得分情况统计表 题号 平均分 得分率 难度 ‎1‎ ‎1.76‎ ‎0.8824‎ ‎0.88‎ ‎2‎ ‎1.77‎ ‎0.8840‎ ‎0.88‎ ‎3‎ ‎0.33‎ ‎0.1627‎ ‎0.16‎ ‎4‎ ‎1.69‎ ‎0.8430‎ ‎0.84‎ ‎5‎ ‎0.70‎ ‎0.3492‎ ‎0.35‎ ‎6‎ ‎1.18‎ ‎0.5907‎ ‎0.59‎ ‎7‎ ‎6.69‎ ‎0.8363‎ ‎0.84‎ ‎8‎ ‎1.28‎ ‎0.6388‎ ‎0.64‎ ‎9(1)‎ ‎1.33‎ ‎0.6630‎ ‎0.66‎ ‎9(2)‎ ‎1.61‎ ‎0.8025‎ ‎0.80‎ ‎9(3)‎ ‎1.75‎ ‎0.8770‎ ‎0.88‎ ‎9(4)‎ ‎1.10‎ ‎0.5504‎ ‎0.55‎ ‎10‎ ‎1.43‎ ‎0.7171‎ ‎0.72‎ ‎11‎ ‎1.43‎ ‎0.7159‎ ‎0.72‎ ‎12‎ ‎1.63‎ ‎0.8138‎ ‎0.81‎ ‎13‎ ‎1.55‎ ‎0.7734‎ ‎0.77‎ ‎14‎ ‎1.40‎ ‎0.6975‎ ‎0.70‎ ‎15‎ ‎1.24‎ ‎0.6202‎ ‎0.62‎ ‎16‎ ‎1.60‎ ‎0.8023‎ ‎0.80‎ ‎17‎ ‎1.57‎ ‎0.5238‎ ‎0.52‎ ‎18‎ ‎1.24‎ ‎0.4150‎ ‎0.42‎ ‎19‎ ‎1.68‎ ‎0.8417‎ ‎0.84‎ ‎20‎ ‎1.15‎ ‎0.3840‎ ‎0.38‎ ‎21‎ ‎1.30‎ ‎0.6517‎ ‎0.65‎ ‎22‎ ‎1.67‎ ‎0.8345‎ ‎0.83‎ ‎23‎ ‎0.92‎ ‎0.3066‎ ‎0.31‎ ‎24‎ ‎1.98‎ ‎0.6614‎ ‎0.66‎ ‎25‎ ‎1.05‎ ‎0.5268‎ ‎0.53‎ ‎26‎ ‎0.69‎ ‎0.2308‎ ‎0.23‎ ‎27‎ ‎31.81‎ ‎0.6363‎ ‎0.64‎ 总计 ‎76.55‎ ‎0.6379‎ ‎0.64‎ 从表一可以看出:27个考点中第3小题“成语运用”得分率最低,仅有0.1627;得分率最高的是第1小题“改错书写”, 得分率为0.8824,这说明考生 基础能力存在一定的偏向,需要教师重视基础的广泛性及其运用的灵活性。作文的得分率为0.6363,说明作文的难易程度是适中、科学的。另外,第5小题“给新闻拟标题”是今年的新增题型,得分率为0.3492,说明考生在能力的灵活运用方面存在欠缺,今后要加强相应指导和训练。从整体上看,20、23、26三个考点的得分率普遍偏低(分别为0.38、0.31、0.23),由此再次说明:现代文,尤其是议论文阅读的教学亟待加强,考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升仍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表二:一分一段统计表 分数 人数 累计人数 分数 人数 累计人数 ‎108‎ ‎1‎ ‎1‎ ‎53‎ ‎184‎ ‎35686‎ ‎107‎ ‎1‎ ‎2‎ ‎52‎ ‎187‎ ‎35873‎ ‎106‎ ‎2‎ ‎4‎ ‎51‎ ‎163‎ ‎36036‎ ‎105‎ ‎8‎ ‎12‎ ‎50‎ ‎164‎ ‎36200‎ ‎104‎ ‎8‎ ‎20‎ ‎49‎ ‎147‎ ‎36347‎ ‎103‎ ‎17‎ ‎37‎ ‎48‎ ‎122‎ ‎36469‎ ‎102‎ ‎22‎ ‎59‎ ‎47‎ ‎135‎ ‎36604‎ ‎101‎ ‎44‎ ‎103‎ ‎46‎ ‎115‎ ‎36719‎ ‎100‎ ‎76‎ ‎179‎ ‎45‎ ‎104‎ ‎36823‎ ‎99‎ ‎118‎ ‎297‎ ‎44‎ ‎111‎ ‎36934‎ ‎98‎ ‎158‎ ‎455‎ ‎43‎ ‎87‎ ‎37021‎ ‎97‎ ‎230‎ ‎685‎ ‎42‎ ‎79‎ ‎37100‎ ‎96‎ ‎296‎ ‎981‎ ‎41‎ ‎70‎ ‎37170‎ ‎95‎ ‎412‎ ‎1393‎ ‎40‎ ‎76‎ ‎37246‎ ‎94‎ ‎502‎ ‎1895‎ ‎39‎ ‎55‎ ‎37301‎ ‎93‎ ‎660‎ ‎2555‎ ‎38‎ ‎66‎ ‎37367‎ ‎92‎ ‎765‎ ‎3320‎ ‎37‎ ‎62‎ ‎37429‎ ‎91‎ ‎908‎ ‎4228‎ ‎36‎ ‎48‎ ‎37477‎ ‎90‎ ‎1029‎ ‎5257‎ ‎35‎ ‎46‎ ‎37523‎ ‎89‎ ‎1178‎ ‎6435‎ ‎34‎ ‎45‎ ‎37568‎ ‎88‎ ‎1320‎ ‎7755‎ ‎33‎ ‎25‎ ‎37593‎ ‎87‎ ‎1324‎ ‎9079‎ ‎32‎ ‎35‎ ‎37628‎ ‎86‎ ‎1447‎ ‎10526‎ ‎31‎ ‎43‎ ‎37671‎ ‎85‎ ‎1428‎ ‎11954‎ ‎30‎ ‎24‎ ‎37695‎ ‎84‎ ‎1524‎ ‎13478‎ ‎29‎ ‎28‎ ‎37723‎ ‎83‎ ‎1486‎ ‎14964‎ ‎28‎ ‎27‎ ‎37750‎ ‎82‎ ‎1481‎ ‎16445‎ ‎27‎ ‎26‎ ‎37776‎ ‎81‎ ‎1408‎ ‎17853‎ ‎26‎ ‎23‎ ‎37799‎ ‎80‎ ‎1403‎ ‎19256‎ ‎25‎ ‎24‎ ‎37823‎ ‎79‎ ‎1321‎ ‎20577‎ ‎24‎ ‎23‎ ‎37846‎ ‎78‎ ‎1248‎ ‎21825‎ ‎23‎ ‎35‎ ‎37881‎ ‎77‎ ‎1247‎ ‎23072‎ ‎22‎ ‎20‎ ‎37901‎ ‎76‎ ‎1072‎ ‎24144‎ ‎21‎ ‎24‎ ‎37925‎ ‎75‎ ‎1004‎ ‎25148‎ ‎20‎ ‎20‎ ‎37945‎ ‎74‎ ‎994‎ ‎26142‎ ‎19‎ ‎20‎ ‎37965‎ ‎73‎ ‎891‎ ‎27033‎ ‎18‎ ‎21‎ ‎37986‎ ‎72‎ ‎851‎ ‎27884‎ ‎17‎ ‎12‎ ‎37998‎ ‎71‎ ‎778‎ ‎28662‎ ‎16‎ ‎23‎ ‎38021‎ ‎70‎ ‎739‎ ‎29401‎ ‎15‎ ‎21‎ ‎38042‎ ‎69‎ ‎646‎ ‎30047‎ ‎14‎ ‎10‎ ‎38052‎ ‎68‎ ‎612‎ ‎30659‎ ‎13‎ ‎13‎ ‎38065‎ ‎67‎ ‎508‎ ‎31167‎ ‎12‎ ‎17‎ ‎38082‎ ‎66‎ ‎524‎ ‎31691‎ ‎11‎ ‎7‎ ‎38089‎ ‎65‎ ‎474‎ ‎32165‎ ‎10‎ ‎19‎ ‎38108‎ ‎64‎ ‎401‎ ‎32566‎ ‎9‎ ‎16‎ ‎38124‎ ‎63‎ ‎400‎ ‎32966‎ ‎8‎ ‎16‎ ‎38140‎ ‎62‎ ‎375‎ ‎33341‎ ‎7‎ ‎14‎ ‎38154‎ ‎61‎ ‎351‎ ‎33692‎ ‎6‎ ‎12‎ ‎38166‎ ‎60‎ ‎325‎ ‎34017‎ ‎5‎ ‎19‎ ‎38185‎ ‎59‎ ‎311‎ ‎34328‎ ‎4‎ ‎10‎ ‎38195‎ ‎58‎ ‎258‎ ‎34586‎ ‎3‎ ‎13‎ ‎38208‎ ‎57‎ ‎251‎ ‎34837‎ ‎2‎ ‎10‎ ‎38218‎ ‎56‎ ‎242‎ ‎35079‎ ‎1‎ ‎10‎ ‎38228‎ ‎55‎ ‎211‎ ‎35290‎ ‎0‎ ‎102‎ ‎38330‎ ‎54‎ ‎212‎ ‎35502‎ 从表二可以看出:今年中考全市最高分为108分;100分以上的有179人;优生(96分及以上)的有981人;及格(72分及以上)的有27884人。从分数段来看:80~90分之间的人数相对集中,有近1.4万人,占全部考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强,由此说明考生成绩的分布相对是正常、科学的。‎ 表三:分段人数及比率 高分人数 >=96‎ 高分率 及格人数 >=72‎ 及格率 低分人数 <=24‎ 低分率 平均分 难度系数 ‎981‎ ‎2.56%‎ ‎27884‎ ‎72.75%‎ ‎495‎ ‎1.29%‎ ‎76.55‎ ‎0.64‎ 从表三可以看出:今年中考成绩无论是高分率还是及格率,以及人平分(76.55)与难度系数(0.64)都在2012年《中考说明》确定的范围之内(“试题难度控制在0.6-0.65之间”),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更好地评价了考生的语文水平,全面反映了考生的语文素养。‎ 三、卷面分析 第一板块:积累与运用。‎ ‎1、改错并书写。此题满分值为2分,平均得分为1.76分。本题有两个要求:一是改正错别字,二是将整个句子用正楷字抄写在田字格内。整体完成情况较差,有的误改了“荆、数”等字,有的找到了错字却把“复”改为“履”,还有抄写时把正确的字抄错的现象如“荆、襄”。另外还有部分考生书写不规范、不整洁、不美观的问题。‎ ‎2、汉字注音。此题满分值为2分,平均得分为1.77分。大部分考生能正确答题,出现的问题一是知识未掌握:部分考生不会读这两个字,因而未能正确注音造成失分;二是书写不规范:部分考生汉语拼音与英语字母不分,还有的考生声调标注不规范,第四声写得像一声,平翘不分,多音字辨识不清的情况。‎ ‎3、成语运用。此题满分值为2分,平均得分为0.33分。本题得分情况十分不理想。失分主要原因是不理解成语的意思及使用语境、对象导致误选。‎ ‎4、病句辨析。此题满分值为2分,平均得分为1.69分。有部分考生对病句常见病因掌握不牢固,不能准确判断语病出现的句子而失分。‎ ‎5、给新闻拟标题。此题满分值为2分,平均得分为0.70分。本题失分情况严重,考生缺乏一定的答题技巧和方法。题目看似和平时训练差不多,只需要在导语的基础上进行压缩,但此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使题目有了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需要考生认真审题才能写出正确答案,错误情况有:漏人物、事件等现象,句子不通顺现象等,更有部分考生完全没读懂,答案与标答南辕北辙,相去甚远。‎ ‎6、名著导读。此题满分值为2分,平均得分为1.18分。不少考生由于错别字丢分严重,如把“史”写成“吏”;另外还有颠倒顺序和加字现象,更有些考生张冠李戴,不着边际。‎ ‎7、古诗文默写。此题满分值为8分,平均得分为6.69分。绝大多数考生能按要求默写出诗文名句,但本题得满分的考生并不多。失分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错别字现象严重,如把“阑”写成“澜”;把“俱”写成“具”;把“士”写成“仕”;把“赢”写成“嬴”;二是写字不规范,字迹潦草,卷面模糊,涂改严重;三是理解不透,掌握不牢,在理解默写部分,很多考生对《出师表》中的两句答成了“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把《破阵子》中的写成了描写军旅生活的句子;四是背诵不扎实,有些考生知下句不知上句,只能填写下句不能填写上句。‎ 第二板块: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8、口语交际。此题满分值为2分,平均得分为1.28分。有三分之一的考生能得满分,这些考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审题到位,有称呼,语言得体,理由充分。失分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审题不准,题意为邀请或劝说同学们和“我”一起加入志愿者队伍,而不少考生理解为“我”个人想加入志愿者队伍;二是表述不准,题目是加入志愿者队伍,但是考生却表述为参加公益活动或是献爱心等;三是无称呼或指代不明,如称呼应该是“同学们”,考生却写成“大家”“你们”“父老乡亲们”等各种称呼。‎ ‎9、综合性学习。此题满分值为8分,平均得分为5.79分。第1小题续写宣传标语,很多考生在做题时没有认真读题,没有根据划线句去续写后半句,自己随意立句,与前半句语意不相关或字数不相等;答题不能从划线句中提取关键词与上句形成对应,如“常读书获益终身”。第2小题得分情况较第1小题好。但也有部分考生不注意审题,将活动形式和活动步骤相互混淆或自己随意写活动形式,如“开展主题班会”,另外还有活动形式没有扣住读书这一主题,如“举行襄阳文化名人演讲比赛”。第3小题人均得分在1.75分,问题有两点:一是审题不清,未根据划线句仿写;二是主题不统一,未能围绕读书益处来写;三是搭配不当,句式不统一。第4小题人均得分1.10分。问题一是有部分考生审题失误,未围绕如何读书作答;二是信息提炼不完整,多数考生只能答出其中一点就是“选择”;三是语言啰嗦,不能准确表达意思。‎ 第三板块:阅读与欣赏。‎ ‎10~11.诗歌赏析。此题满分值为4分,平均得分为1.43分。第10题失分的原因是考生不能正确解读题目,问的是字却写成短语,如“卷平冈”;另外分析原因错误严重,许多考生避重就轻,更有答非所问现象。第11小题较灵活,考生可分析诗句的思想感情、可解释诗句含义、可分析表现手法及其表达作用。失分原因主要是对思想感情把握不够准确,两点只答一点;对诗句含义理解不当,断章取义现象频频;还有考生背记混乱,与其它诗句混为一团。‎ ‎12~16.文言文阅读。此题满分值为10分,平均得分为7.42分。第12小题文言实词、虚词的解释不准确,部分考生暴露出不理解,死记硬背的情况,如“乃”解释为“于是,就,才,开始”等。第13小题,很多考生选A项,说明对虚词“而”掌握不到位,对虚词的用法不明确。第14小题,还是有错译、漏译现象,如考生将“余”解释为“他”,“岂、欲”则完全漏译,反问语气直接译成陈述语气等。第15小题,一是出现的错别字特别多,语言概括不准确,不精练,答题时不能抓住关键词,如第二空中关键词“艰难”能写到的较少。第16小题存在语言无序,表述不规范现象,部分考生答案与《伤仲永》混淆,从而偏离主题。‎ ‎17~21.记叙文阅读。此题满分值为13分,平均得分为6.94分。第17题,考查文章的整体理解,询问线索并概括事件,主要问题是主次人物不分,事件概括不全面,语言啰嗦,泛泛而谈无法做到简洁准确,更有部分考生根本没读懂问题的要求。第18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词语的使用和理解。部分考生未按要求做题,不填序号导致不必要的失分,在说明理由时不能做到规范全面,甚至断章取义。第19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考生审题马虎,不按题中要求第一人称来写,甚至有的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第一人称,还有部分考生理解为分析描写人物心理作用,部分考生语言过于消极,口语化严重,更有甚者抄原句敷衍了事。第20题,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部分考生对人物的评价过于消极,与文意不符,在概括归纳时表述词语不准确,还有出现本地方言的现象。第21题,此题是一道拓展题,考查考生对文本的领悟。主要问题一是在于考生对文本解读不明,中心把握不准,文章要歌颂“无私奉献的精神”“乐于助人不求回报”,但很多考生却理解为“同学情”“师生情”或是“善意的谎言”“宽容之心”;二是审题不准,解题不明答非所问;三是语言表达不完整,表述不明,啰嗦而不知所云。‎ ‎22~26.议论文阅读。此题满分值为13分,平均得分为6.31分。第22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心论点的把握,得分较好,错误原因多是考生心浮气躁马虎导致,在抄写句子时出现错抄漏抄。第23题,失分较重,一是文体知识掌握不牢,混淆不清,关键词使用不当;二是缺乏筛选信息抓关键信息的能力;三是审题不清,问论证思路却答成论证方法。第24题考查的是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作用,本题共3分,得2分的居多。本题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论证方法表述不准确,有答成“举例子”说明方法的;二是考生无法找到准确的论证观点,大都直接写中心论点;三是答题不规范,关键词使用不当,知识点混淆。第25题,考查考生的知识积累,在答题中很多考生无法列举出典型事例,或是列举了名人事例却又不能证明本文的观点。第26题,表面看来本题属开放类试题,但由于提供了材料,就有了要求和限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考生没有认真审题,题中要求说除了奉献精神外还有什么精神,考生却还是答奉献精神;二是考生不能灵活应对,死学死套,平时训练句子理解时,总是强调先分析手法,再 解释内容,最后谈精神或主题,考生按这个思路答题,结果可想而知,不能举一反三,灵活应变。‎ 第四板块:写作与表达。‎ 今年仍沿用了去年的写作形式,这几年的作文题均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但命题的侧重点有变化,去年《 越来越好》和《一言一行总关情》两题重在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学会感恩,今年《 自己》和《赢在专注》两题重在引导考生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把自己“塑造”得更完美。从评卷过程中看,大部分考生能联系生活实际,结合社会现实,展开联想和想像,说真话,诉真情。总体呈现以下优点:‎ 一是审清题意,补题巧妙。如题一拟出了《写给自己》、《用爱浸润自己》《芬芳伴自己》等新颖独特的题目,自然就吸引了阅卷教师的目光,而且题目充满了情感,读来余香满口,展示了一定的作文能力,得到阅卷教师青睐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二是巧联妙想,选出新材。如有一篇《战胜自己》作文写到了因敬佩张文驰战胜自己对高考的担心毅然去北京献血而在上学路上战胜对迟到的担心,毅然帮助一个受伤的小孩。读了这篇习作,让我们不得不感叹今天的中学生绝非像某些人所说的“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死读书者。还有联想到近两年新闻报道的学生自杀的事例等。《赢在专注》一文的论据出现了很多时新的素材,比如李娜、刘伟、萨顶顶、钱学森等。三是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语言富有诗意,如《挑战自己》一文,设计了三个板块,乍看之下觉得普通,但诗意的小标题“春天的花朵”、“夏天的蝴蝶”、“秋天的落叶”使文章顿然生色。有一篇《赢在专注》,就用了三个小标题:书声漫教室、星光照寝室、笔声在考场,小标题对仗很工整,全文结构也很清晰,还如一考生的习作《赢在专注》赞美的是南唐后主李煜不爱江山爱文学创作,虽然最终沦为亡国之君身死他乡,但是他赢在对文学创作的专注,留下了“千古词帝”的美名,不论他对史实评判的正误,单是它巧妙的构思就让人为之赞赏。四是内容新颖,感人至深。“文为时而作”,不少考生能以中学生特有的眼光去捕捉生活的精彩瞬间,体现了考生对生活的感悟。例如有位考生写《看重自己》,开头运用排比句引出中心,中间先是刻画以前“我”自卑的形象,然后写到老师巧妙地递张纸条鼓励“我”,让我终于看重自己,不再自卑,树立了信心,最终有了转变,获得成功。让人读来倍备受鼓舞。五是个性鲜明,光彩照人。个性鲜明的文章往往能激起阅卷老师的兴趣。如一考生的习作《欣赏自己》,写到她欣赏自己的狂放——既有今人独特个性,又有古人豪壮之风……;她欣赏自己的好学——既有对流行文化的追逐,又有对古典文学的痴迷……,她欣赏自己的乐观——既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又有迎接挑战的勇气……。文中形象鲜明的她也使这篇习作脱颖而出。六是细腻描摹,亮出精彩。作文最能打动人的是真情和细节。如《请管住自己》一文感情真挚,描摹细腻传神,比如同学上课玩小镜子一事,从老师身上的光圈写起,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但在阅卷中也发现考场作文存在很多“失分文”。造成失分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审题不清,材料雷同、叙述不生动、结构不清晰、错别字多、引用不当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语文基本功不扎实。有的考生书写不规范,马虎潦草;有的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甚至一逗到底;有的考生错别字很多,语句不够流畅、语言表现力不够强。二是偏离主题,游离题目。本次考试有部分考生私自改动题目或偷换概念,如“赢在专注”一题不少考生都写成了“赢在关注”,而“专注”与“关注”应是两个有差别的概念。三是选材雷同,没有新意。低龄化、幼稚化例子复苏。写“超越自己”、“战胜自己”、“相信自己”三个题目都不约而同地以爬山为内容;写“赢在专注”大多涉及居里 夫人、爱迪生、贝多芬等名人,如此反复,让阅卷教师阅读疲倦。四是语言干瘪,缺乏感情。没有情感,文章就没有血肉,丰富的语言与情感是不可分割的,然而考生们却钟爱大白话,真正能打动人引起读者共鸣的文章,可谓凤毛麟角。五是书写潦草,版式杂乱。作为中考作文,潦草的书写,错误的标点随处可见,文章分段不合理,屡屡出现“大头”“巨腹”“长尾”这些不科学的版式。六是形式单一,技巧不足。写作中大量堆砌式的片段作文,让人失去欣赏的欲望;有的文章想套用题记,结果一个题记就一百多字,还和内容没有联系,徒有其形而无神。‎ 四、教学建议 ‎ 1、培养基本素养,从听说读写开始。‎ 培养基本素养就是要落实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当今语文教学,一部分教师忽视了“双基”的落实,导致考生在答题中频繁出现错别字,古诗词默写错误,文学常识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弱等问题。因此,语文教学要改变现状,必须从写字规范、减少错别字抓起,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抓起,简单说就是从听、说、读、写抓起。即指要一“听”,听老师讲,重“听”知识,听同学讲,重“听”理解,听周围的人讲,重“听”运用,从“听”中去学习去体会;二“说”,回答老师的提问,与同学家长和其他人交流,从说中锻炼表达能力;三“读”,读课文,读课外名著,读佳作范文,通过大量读书增加阅读量,增强理解能力;四“写”,写字,大量听写,做阅读训练,作文训练,用“写”来检验听、说、读的成果。在此基础上还要重点培养考生良好的“五种习惯”:培养多听多记的课堂习惯,培养清楚流畅的朗读习惯,培养认真仔细的阅读习惯,确立规范表达的语言习惯,保证审题清楚地答题习惯。‎ ‎2、培养阅读能力,从文本解析入手。‎ 近年来我市的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的阅读材料均取自课外,所以大部分教师都不愿在教材文本上下功夫,这种思想直接导致文本阅读枯燥乏味,敷衍了事。而课外阅读训练又重在文体练习,范围狭窄,结果让阅读训练单调无聊,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了无生趣而疲于应付。“教材无非是例子”, “文本”就是我们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模本”,我们只有善于解析文本,充分挖掘模本的示范作用,举一反三,学生才能掌握阅读技巧,形成基本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我们还应抓好“课外读”。有计划有序列地为学生推荐优秀阅读材料,用大量阅读,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拓宽知识面,培养阅读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教师还应作好定期的展示和交流,为学生注入鲜活的动力。当然,在积累过程中教师要监督所读内容,要纠正一些考生由于信息泛滥所带来的不良信息。要注意的是,在现代文阅读训练中,不能以题海战为唯一手段,要学会多一点精讲精练,少一点答案的生搬硬套;多一点过程的引导和方法的指导,少一点格式的反复抄记;多一点培养考生审题能力,少一点对错题的重复反馈;多一点对思维的培养,少一点呆板的问答。相信灵活多样的课堂,生动适量的训练,必能让考生乐于阅读,并在阅读中提高和发展。‎ ‎3、做好“三个训练”,提高写作水平。‎ 一是尊重体验的认知训练。多关注考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考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尊重考生的认知和理解,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于课堂,使他们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可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让学生在自我回顾、感知、揣摩、深思的基础上写出个性化的东西,鼓励学生说真话、写真事,让他们敢说敢做敢写。‎ 二是小处着眼的细节训练。对学生应有一整套完整的训练系列,从基本功开始,多写日记,从描写一个表情,一处风景,叙述一个场面,一个事件开始,都有做到一线贯之,以点带面,以面挂点。三是深入思考的思维训练。要打开学生思路,开阔学生视野,就要进行相应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会横向和纵向思考的习惯,善于联想和想像的习惯,积累和灵感一触即发的习惯等等,用活思维、多点发散思维,学生在考场上就不会抓耳挠腮,长期训练的结果也让学生能够写出思想深刻、纵横捭阖的文章。‎ ‎ 4、注重修改,加强互助,以改促写。‎ 应引导学生明白:好作文是什么样的;如何改好作文;如何自改及他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明确文体基本要求。学生应该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确定文体。写记叙文,要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要学会描写,做到详略得当,内容具体;写议论文,要努力做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要把握好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切忌写成四不像的文章。二是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要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三是鼓励互评互改。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5、构建序列,加大反思,及时实践。‎ 作文教学绝对不能陷入盲目或“望天收”的误区,必须首先构建作文教学序列,依据课标学段作文能级要求并与新教材编排体系同步,紧扣学生作文发展规律并切合中考作文命题与考核要求构建作文教学序列,依据“序列”拟定详细的学期作文教学计划,最大限度减少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进度计划要细化到周作文教学安排,做到周周有具体的训练内容,次次有明确的评讲主题,做到计划周密,内容具体,主题鲜明。二是加强作文教学案例整理与教学反思活动。语文教师要及时整理作文教学课堂实录撰写教后反思。通过对优秀作文教学案例的整理,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通过作文教学反思,不断深化对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操作能力。三是及时投入教学实践,通过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通过个人班级的实验活动,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鉴别活动等等,认证基本成熟后,及时投入实践检验,固化反思成果,形成作文教学理论,提升个人作文教学能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