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集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苏教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集合

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 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 1、 自然界是由 有生命的物体 和 无生命的物体 组成的。‎ 2、 有生命的物体叫做 生物 。‎ ‎3、生物 植物: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 50多 万种。‎ 动物:种类最多,约有 150 多万种。‎ 微生物 病毒 细菌 真菌 ‎4、生物的生命现象:(6点)‎ ‎1)、生物有一定的结构 。除 病毒 外,生物都是有 细胞 构成的;细胞 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 基本单位 。‎ ‎2)、生物体能 由小长大 。(既生长发育)‎ ‎3)、生物体具有 新陈代谢 现象。从外界不断的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的代谢废物等排出体外。‎ ‎4)、生物体具有繁殖,遗传 和 变异现象 。‎ ‎5)、生物体具有 应激性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反应。‎ ‎6)、生物能 适应一定的环境 ,也能 影响环境 。‎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 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 ‎2、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阳光、水分、温度、空气、土壤等。‎ ‎ * . :‎ ‎ | /‎ ‎ . ____ .‎ ‎ --- / --- .‎ ‎ . | ~ ~ | .‎ ‎ --- __O_/ --- ‎ ‎ ... / ‎ ‎ |‎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适应:生物的生存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生物都有适应环境的形态特征和生活方式。‎ 比如:①、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的散失;②、蚯蚓的刚毛有助于它在洞穴中运动,身体表面的黏液有助于它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 ‎2)、影响:生物的生存也会影响环境。‎ 比如:蚯蚓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 4、 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第三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1、 我们把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做 生物学 。‎ 2、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世界人口剧增 、资源匮乏 、能源危机 、粮食短缺 、环境污染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日益恶化。心血管疾病 、癌症、艾滋病 等,也严重威胁者我们人类的健康,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生物学 的发展。‎ 3、 生物学对农业、医药、卫生等方面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第二章探索生命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 一、 ‎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物镜、目镜:放大物象 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调焦距 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 转换器:调换物镜 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反光镜:是光线射入镜筒 通光孔:光线通过的孔道,位于载物台中央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 二、显微镜使用步骤:‎ ‎ 1、取镜安放: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放在偏左方、距实验台边缘约‎5cm,从镜箱里取出目镜和物镜,分别安装在镜筒和转换器上。‎ ‎ 2、对光:选最大光圈 和 低倍物镜 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直到整个视野呈 雪白色 为止。(即可看到一个白亮的圆形视野)‎ ‎ 3、放置玻片标本: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中心。‎ ‎ 4、观察:①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缓 慢顺时针 方向转动 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下降、知道物镜距离玻片标本2‎-3mm为止;‎ ‎ ②再 逆时针方向 转动 粗准焦螺旋 是镜筒上升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 ‎ ③再微调 细准焦螺旋 ,使物像更加清晰。‎ ‎ 5、收放: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标本。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是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方(即两个物镜偏向两旁),将镜筒降至最低处。‎ 三、注意事项:‎ ‎ 1、判断污点:‎ ‎ ①旋转目镜、若污点不动,则污点不在目镜;若动则在目镜上。‎ ‎ ②再移动玻片标本,如果污点不动则是在物镜上,若动则在玻片标本上。‎ ‎ 2、视野白亮但无物像原因:‎ ‎ ①物像没有正对通光孔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的速度过快 ‎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目镜 ‎ 4、物镜有螺纹,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从低倍物镜转为高倍物镜,视野变暗 ‎ 5、高倍镜下物像特点:‎ ‎ 细胞体积大,细胞数目少,视野亮度变暗,视野清晰度变模糊 6、 显微镜里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要注意三个方向:物像所在方向、物像移动方向、玻片移动方向)‎ 7、 显微镜用纱布擦拭,目镜和物镜用擦镜纸擦拭。‎ 8、 光线明暗应调节遮光器选择不同的光圈和调节反光镜选择平面镜或凹面镜。‎ 光线调暗应选择小光圈和平面镜 光线调亮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 要使模糊物像变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 四、 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① 擦:用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 ② 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 撕:用镊子撕去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清水中 ④ 展:用解剖针将表皮展平(防止细胞重叠)‎ ⑤ 盖:用镊子夹取盖玻片,使其一边接触液体、然后缓慢地盖下去(防止产生气泡)‎ ⑥ 染:先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再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对侧引流 五、制作并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①擦:用纱布把载玻片的盖玻片擦干净 ‎②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生理盐水 (滴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③刮:先用清水漱口(清除口腔中的食物碎屑),用消毒牙签粗的一端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④涂: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 ‎⑤盖:用镊子夹取盖玻片,使其一边接触液体、然后缓慢地盖下去(防止气泡产生)‎ ⑦ 染:先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碘液,再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对侧引流(先滴后吸)‎ ‎1、显微镜 是常用的探究器具。‎ ‎2、显微镜里呈现的是 倒立的虚像 。‎ ‎3、其它常用的探究器具:根据 功能的不同 分为 ‎ ①、观察器具:放大镜 ‎ ②、解剖器具:解剖盘、解剖剪、镊子、刀片。‎ ‎ ③、计量器具:量筒、天平。‎ ‎ ④、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 ‎ ⑤、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硏钵、滴管、药匙。‎ ‎4、在探究过程中,常常需要制作用于临时观察的玻片标本,这些标本被称为临时玻片标本。‎ 2、 临时玻片标本制作的过程:擦(载玻片)、滴(水)、撕、展(表皮展开)、盖(盖盖玻片)、染。‎ 3、 用于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必须 薄而透明 。‎ 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 ‎1、科学探究的方法包括: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实验 ④得出结论 ⑤表达交流 ‎ ‎2、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因素都相同。‎ ‎3、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试验。‎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 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叶绿体: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能量转换器。‎ ‎ ‎ ‎ . ____ .‎ ‎ --- / --- .‎ ‎ . | ~ ~ | .‎ ‎ --- __O_/ --- ‎ ‎ ... / ‎ ‎ |‎ 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能量转换器。‎ ‎1、植物细胞 细胞核:遗传信息的中心。‎ ‎ | /‎ ‎ . ____ .‎ ‎ --- / --- .‎ ‎ . | ~ ~ | .‎ ‎ --- __O_/ --- ‎ ‎ ... / ‎ ‎ |‎ 细胞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 ‎ | /‎ ‎ . ____ .‎ ‎ --- / --- .‎ ‎ . | ~ ~ | .‎ ‎ --- __O_/ --- ‎ ‎ ... / ‎ ‎ |‎ 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 ‎ ‎ . ____ .‎ ‎ --- / --- .‎ ‎ . | ~ ~ | .‎ ‎ --- __O_/ --- ‎ ‎ ... / ‎ ‎ |‎ 细胞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具有。 ‎ ‎ | /‎ ‎ . ____ .‎ ‎ --- / --- .‎ ‎ . | ~ ~ | .‎ ‎ --- __O_/ --- ‎ ‎ ... / ‎ ‎ |‎ 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其中含有细胞液,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 ‎ . | ~ ~ | .‎ ‎ --- __O_/ --- ‎ ‎ ... / ‎ ‎ |‎ ‎2、科学研究表明,各种植物细胞的结构 基本相似 。‎ ‎3、观察植物细胞结构实验的步骤:‎ ①、 以紫色洋葱鳞片 为材料。‎ ②、 撕取紫色的鳞片叶外表皮 。‎ ③、 用 碘液 染色。‎ 1、 如果把一个植物细胞看成一个完整的现代化的“工厂”,则这个工厂的“围墙”和“门卫”相当于植物细胞的 细胞壁 ;工厂的“管理和调控部门”相当于植物细胞的 细胞核 ;工厂的“动力车间”相当于植物细胞的 线粒体 ;工厂的“生产产品的车间”相当于植物细胞的 叶绿体 。‎ 第二节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 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与植物细胞的结构基本相似,也有 细胞膜 、 细胞质 和 细胞核 。‎ 2、 与植物细胞相比:人和动物细胞都没有 细胞壁 ,其细胞质中也没有 叶绿体 和 中央大液泡 。‎ 3、 人和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在功能上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细胞质中的线粒体也与呼吸作用有关。‎ 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 ‎4、人和动物细胞 细胞核:遗传信息的中心。‎ ‎ | /‎ ‎ . ____ .‎ ‎ --- / --- .‎ ‎ . | ~ ~ | .‎ ‎ --- __O_/ --- ‎ ‎ ... / ‎ ‎ |‎ 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物质与结构。‎ ‎ ‎ ‎ . ____ .‎ ‎ --- / --- .‎ ‎ . | ~ ~ | .‎ ‎ --- __O_/ --- ‎ ‎ ... / ‎ ‎ |‎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起保护作用。 ‎ ‎ | /‎ ‎ . ____ .‎ ‎ --- / --- .‎ ‎ . | ~ ~ | .‎ ‎ --- __O_/ --- ‎ ‎ ... / ‎ ‎ |‎ 4、 2、 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细胞核 中。‎ 3、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 蛋白质 。‎ 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能 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控制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 。‎ 2、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 ‎①、用牙签在 口腔内侧壁上 轻轻刮一下。‎ ‎②、用的是 0.9%的生理盐水 。‎ ①、 用 碘液 进行染色。‎ 第三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1、 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 两个 细胞的过程。‎ 2、 细胞数目的增多是 细胞分裂 的结果。‎ 3、 细胞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 形态 、 结构 和 功能 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 4、 那些 形态相似 、 结构相同 、具有一定功能 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5、组织有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和人体的基本组织。‎ 基本组织:具有营养作用,如叶肉、果肉等属于基本组织。‎ ‎6、植物体的主要组织 分生组织:具有分裂能力,如茎的顶端属于分生组织。‎ ‎ | /‎ ‎ . ____ .‎ ‎ --- / --- .‎ ‎ . | ~ ~ | .‎ ‎ --- __O_/ --- ‎ ‎ ... / ‎ ‎ |‎ 疏导组织:具有疏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作用,如根、茎、叶内的导管和筛管属于疏导组织。‎ ‎ ‎ ‎ . ____ .‎ ‎ --- / --- .‎ ‎ . | ~ ~ | .‎ ‎ --- __O_/ --- ‎ ‎ ... / ‎ ‎ |‎ 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如叶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 ‎ | /‎ ‎ . ____ .‎ ‎ --- / --- .‎ ‎ . | ~ ~ | .‎ ‎ --- __O_/ --- ‎ ‎ ... / ‎ ‎ |‎ 结缔组织:具有营养、连接、支持和保护的功能,如血液。‎ ‎7、人体的基本组织 神经组织: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等功能,‎ 如脑和脊髓主要是由神经组织构成的。‎ ‎ | /‎ ‎ . ____ .‎ ‎ --- / --- .‎ ‎ . | ~ ~ | .‎ ‎ --- __O_/ --- ‎ ‎ ... / ‎ ‎ |‎ 肌肉组织:具有运动等功能,如遍布全身的骨骼肌 ‎ ‎ ‎ . ____ .‎ ‎ --- / --- .‎ ‎ . | ~ ~ | .‎ ‎ --- __O_/ --- ‎ ‎ ... / ‎ ‎ |‎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吸收功能,如皮肤的表皮。 ‎ ‎ | /‎ ‎ . ____ .‎ ‎ --- / --- .‎ ‎ . | ~ ~ | .‎ ‎ --- __O_/ --- ‎ ‎ ... / ‎ ‎ |‎ ‎8.细胞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 的平均分配,对生物的遗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 生物体通过细胞的不断 分裂 和 体积增大 而由小长大。‎ 细胞核分成两个(出现染色体等结构)‎ 最后在原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细胞壁 细胞质分成两份 ‎10.细胞分裂过程;①、‎ ‎ ②、染色体的变化:细胞分裂前已复制加倍,分裂时平均分配,分裂后两新细胞染色体形态数目相同。‎ ‎11.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 组织 。‎ ‎12.分生组织的细胞通过分裂,一部分分化形成 保护组织 、 疏导组织 和 基本组织 ,另一部分 继续保持分裂能力 。‎ ‎ 第四章 生物体的组成 ‎ 第一节 单细胞生物 1、 草履虫 是一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2、 草履虫的:‎ ① ‎、结构:只有一个细胞构成。‎ ‎②、生活环境: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池塘和污水中。‎ ‎③、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底,全身布满纤毛。‎ ‎④、形态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 细胞核 食物泡:具有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 | /‎ ‎ . ____ .‎ ‎ --- / --- .‎ ‎ . | ~ ~ | .‎ ‎ --- __O_/ --- ‎ ‎ ... / ‎ ‎ |‎ 细胞质 ‎ ‎ . ____ .‎ ‎ --- / --- .‎ ‎ . | ~ ~ | .‎ ‎ --- __O_/ --- ‎ ‎ ... / ‎ ‎ |‎ 表膜(细胞膜):具有呼吸和排泄的功能。 ‎ ‎ | /‎ ‎ . ____ .‎ ‎ --- / --- .‎ ‎ . | ~ ~ | .‎ ‎ --- __O_/ --- ‎ ‎ ... / ‎ ‎ |‎ 伸缩泡:具有排泄废物的功能。‎ ①、 运动方式:纤毛的摆动。 ⑥、食物:细菌和单细胞藻类。‎ ‎⑦、生殖: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生殖。 ⑧、作用: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能力。‎ ‎ ⑨、应激性: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3、 常见的单细胞动物有:草履虫、变形虫、小瓜虫、喇叭虫、带藻、甲藻等。‎ 第二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 1、 多细胞植物体大多是由多种 器官 组成的。‎ 2、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3、 绿色开花植物 是常见的多细胞植物。‎ 4、 绿色开花植物由根 、茎 、叶 、花 、果实 和种子 六大器官组成。根 、茎 、叶 与植物的营养有关,都是 营养器官 ; 花 、 果实 、 种子 与植物的生殖有关,属于 生殖器官 。‎ 细胞 器官 组织 个体 5、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 器官 组织 系统 个体 ‎6、人体的结构层次:‎ ‎7、人体的不同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结构叫做 系统 。‎ ‎8、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等系统在 神经系统 和 内分泌系统 的调节下,密切配合、协调统一,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 ‎2、种子的结构 大豆种子 玉米种子 子叶(2片)提供营养——消失 胚根——根 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芽——茎和叶 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芽——茎和叶 胚根——根 子叶(1片)——消失 胚乳——提供营养 种皮 胚 种皮 胚 ‎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大多数是由 种子 萌发形成的,。‎ ‎3、双子叶植物:有两片子叶, 营养贮存在子叶 中,叶脉为网状脉,大多为直根系。如大豆、葵花、果树、花生、番茄等 ‎4、单子叶植物:有一片子叶,营养贮存在胚乳 中叶脉多为平行脉,大多为须根系。如小麦、玉米、水稻、高粱、蒜、百合等 ‎5、种子萌发的条件 ‎(1)必要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 ‎(2)外界条件,足够的水 、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因为种子中含有的淀粉、蛋白质等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转变为被胚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 ‎6、胚 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第二节、植物根的生长 ‎2、根尖的 分生区细胞 ,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地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它是根生长的关键部位 。‎ ‎3、伸长区的细胞能够迅速的伸长,致使根尖的长度不断增加。‎ ‎4、根的生长主要是 分生区细胞的分裂 和 伸长区细胞的伸长 的结果。‎ ‎5、根冠具有 保护 作用。‎ ‎6、成熟区 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7、根生长的特性:向地生长 、向肥生长 和 向水生长 。‎ 第三节、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1、植物生长需要水:①水是植物细胞的主要成分,②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都需要水,③水有助于维持植物体一定的姿态。水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 ‎2、不同的植物需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期的需水量也不相同。‎ ‎3、根是吸水的主要器官,根尖是吸水的主要部位,在根尖中成熟区的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因此,成熟区的吸水能力最强。‎ ‎4、外界溶液浓度是直接影响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5、细胞吸水:土壤溶液浓度<根细胞细胞液浓度时 ‎6、细胞失水:土壤溶液浓度>根细胞细胞液浓度时,也就是烧苗现象的原因。‎ ‎7、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 ‎8、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是枝叶长得繁茂。‎ ‎9、含磷的无机盐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花的开放、果实和种子的成熟。‎ ‎10、含钾的无机盐能促进糖类的形成的运输,是茎秆健壮。‎ ‎11、植物生长还需要含钙的、含锌的、含硼的无机盐等。‎ 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1、茎是多数植物地上部分的枝干,连接着根和叶。‎ ‎2、芽是未展开的枝或花。将来发育成枝或叶的芽,称为枝芽;将来发育成花的芽,称为花芽。‎ ‎3、枝芽的结构和茎的结构:‎ ‎4、木本植物的茎从外到内一般由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四个部分组成。‎ ‎5、树皮的外侧部分起保护作用,内侧部分是韧皮部,其中含有起输导作用的筛管。向下输送有机物。‎ ‎6、木本植物的茎之所以坚硬,主要是由于木质部有很强的支持力。‎ ‎7、木质部中有导管,向上输送水和无机盐。‎ ‎8、髓位于茎的中央,具有贮存营养的功能。‎ ‎9、形成层位于木本植物的树皮和木质部之间,形成层的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因此,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 ‎10、草本植物没有形成层。‎ ‎11、茎的功能:支持、输导、贮藏和生殖。‎ 第五节植物的开花与结果 ‎1、花的结构 ‎2、花的主要部分是 雄蕊 和 雌蕊 ,它们与 果实 和 种子 的形成有关。‎ ‎3、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指什么?‎ 麻屋子是指 ,由 发育的;‎ 红帐子是指 ,由 发育的;‎ 白胖子是指 ,由 发育的;‎ 1、 绿色开花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 果实 种子 种皮 胚 果皮 子房 胚珠 珠被 受精卵 子房壁 ‎ 子房 发育成 ; 子房壁 发育成 ;‎ ‎ 胚珠 发育成 ; 珠被 发育成 ;‎ ‎ 受精卵 发育成 ; 受精极核 发育成 ;‎ ‎ 5、小麦、玉米的子粒是果实,西瓜、葡萄 黄瓜也是果实。蚕豆、绿豆、西瓜子、杏仁、芝麻也是种子。‎ 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 第一节光合作用的发现 ‎ ‎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公式:‎ 叶绿体 光能 氧气+有机物 水+二氧化碳 ‎ ‎3、范.海尔蒙特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4、18世纪,普利斯特莱的实验: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②植物的光合作用会释放氧气。‎ ‎5、实验证明:只有在有光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第二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1、叶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是也得主要部分。‎ ‎2、绿色植物的叶片一般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肉三个部分。‎ ‎3、识图题 根据叶片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图中各结构的名称。‎ ‎②叶片的叶肉部分是指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有许多小颗粒,叫做_________________, 的细胞排列紧密,其中含 最多的是___________。 的细胞排列疏松,,含有较少的 。‎ ‎③叶脉除具有疏导_________________功能,还起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④表皮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⑤表皮上有一对肾形细胞细胞,叫做 ,它们之间的空隙叫做 。 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4、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5、叶片的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又含有绿色的叶绿素。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6、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是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7、叶子的结构 表皮 表皮细胞 扁平、无色透明,外有无色透明、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保卫细胞 成对存在,半月形,含有叶绿体 气孔 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叶肉 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 细胞呈圆柱形,排列紧密而整齐,叶绿体较多 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 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叶绿体较少 叶脉 起支持和运输作用(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张开、失水时气孔关闭 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有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和保卫细胞 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 ① 表皮细胞、角质层无色透明有利于透光;‎ ② 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含叶绿体较多(有利于多吸收光)‎ ③ 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有利于气体在叶内自由移动)‎ ④ 叶脉能有效的运输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导管为光合作用运来水,筛管为光合作用运走有机物)‎ ⑤ 表皮上有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 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①暗处理:将盆栽天竺葵放到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消耗 ‎②选叶遮光:形成对照 ‎③光照处理:让植物充分接受光照 ‎④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直到变成黄白色;‎ ‎ 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隔水的目的是防止酒精燃烧 ‎⑤清水冲洗 ⑥滴加碘液 ⑦清水冲洗 ⑧观察 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色,未遮光部分呈深蓝色 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2、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①将银边天竺葵、斑叶植物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置于大烧杯中水浴加热 ‎②清水冲洗,滴加碘液;再冲洗后观察 现象:绿色部分变蓝,白色部分不变色 结论: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 3、验证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 实验现象: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 ‎4、总结:‎ ‎(1)、文字表达式:‎ ‎ 光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 叶绿体 ‎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 ‎ 5、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 ①物质转变: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转变成复杂的有机物 ‎ ②能量转化:把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6、光合作用的意义: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食物来源、能量来源、氧气来源(维持了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7、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其它绿色部分也可以 ‎8、光合作用的意义: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食物来源、能量来源、氧气来源(维持了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9光合作用的应用 ‎①合理密植 ②立体高效种植(目的都是增大单位空间的叶总面积,提高光能利用率)‎ 1、 提高作物产量的方法:①充加二氧化碳 ②充分光照 ③保温 2、 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其它绿色部分也可以 第四、 五 节植物的呼吸作用 1、 概念:绿色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 意义: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动力)‎ 3、 植物的所有器官都有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强,干燥的种子呼吸作用微弱 4、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原料 水、二氧化碳 氧气、有机物 产物 氧气、有机物 水、二氧化碳、能量 条件 光 (白天)‎ 有光、无光均可(白天和黑夜)‎ 部位 有叶绿体的细胞 活细胞(线粒体)‎ 本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关系 互相对立、互相依存 5、 应用 储存食物粮食,要一直呼吸作用,可采用:①增加二氧化碳 ②增加氮气(稀释氧气浓度)③低温(抑制呼吸)④晒干 ⑤真空包装(低温少氧)‎ ‎6、农作物的生长 ‎ A:松土、排涝的目的是增加氧气,促进呼吸作用 ‎ B:昼夜温差大(降低晚上温度,抑制呼吸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第七章 绿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 1、 常食用的根有:萝卜、胡萝卜、甘薯(块根)。‎ 2、 常食用的茎有:马铃薯(块茎)、大蒜、洋葱、百合(鳞茎)、慈姑、姜。‎ 3、 人类和动物的食物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绿色植物。‎ 第二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1、 生物圈 是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环境的总称。‎ 2、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影响氧循环,使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处于 相对平衡 。‎ 3、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A:绿色植物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为所有的生物生存和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和能量。‎ B: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碳—氧平衡)‎ C: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植物通过跟吸收水分,再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4、 蒸腾作用:绿色植物根部吸收的水,主要通过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 散失到空气中,‎ 5、 每株植物都像一台“抽水机”,能够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其中约90%的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只有约1%的水参与了光合作用和其它的生命活动。‎ 6、 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促进了根对水的吸收和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 ②、促进了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 ③、在蒸腾作用中,水变成水蒸气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从而降低了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强光照射而灼伤叶片。(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原因)‎ 7、 水循环的动力主要是 光能 。‎ 8、 绿色植物通过 蒸腾作用 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9、 ‎“绿色食品”是无污染、无公害的食品。‎ 第三节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 1、 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我国的“植树节”。‎ 2、 ‎1984年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3、 常见的具有环保作用的树种有:‎ 女贞:对二氧化硫、氯气、 氟化氢的抵抗能力较强。‎ 海桐:抗二氧化硫、氯气、臭氧的能力较强。 ‎ ‎ . ____ .‎ ‎ --- / --- .‎ ‎ . | ~ ~ | .‎ ‎ --- __O_/ --- ‎ ‎ ... / ‎ ‎ |‎ 法国梧桐:对二氧化硫、氯气、 氟化氢的抵抗能力较强。 ‎ ‎ | /‎ ‎ . ____ .‎ ‎ --- / --- .‎ ‎ . | ~ ~ | .‎ ‎ --- __O_/ --- ‎ ‎ ... / ‎ ‎ |‎ 槐树 ‎4、常见的草坪植物有:高羊茅、酢浆草、狗牙根。其中高羊茅、酢浆草、用于观赏;狗牙根用于草坪。‎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8章 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精卵结合孕育新生命 1、 男性生殖系统由 睾丸 、 输精管 、 前列腺 、 阴茎 等器官组成。‎ 2、 ‎ 睾丸 是男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生殖器管。‎ 3、 男性生殖系统的功能:①、产生精子 。②、分泌雄性激素 。③、把精子输送到女性的生殖器官中 的功能。‎ 4、 女性生殖系统由 卵巢 、 输卵管 、 子宫 、 阴道 等器官组成。‎ 5、 ‎ 卵巢 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生殖器官。‎ 6、 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①、产生卵子 。②、分泌雌性激素 。③、接受精子以及为受精卵和胚胎提供发育环境 。‎ 7、 人的睾丸产生精子的活动 没有明显的周期性 ;人的卵巢产生卵子的活动具有 周期性 且每个周期只有 一个 卵子发育成熟。‎ 8、 ‎ 精子 成熟后的排出路线:‎ 输精管 前列腺 尿道排出体外 由睾丸产生 ‎ ‎ 9、 卵子 成熟后的排出路线:‎ 输卵管 子宫 阴道排出体外 由卵巢产生 ‎10.人的生殖细胞包括: 睾丸产生的精子 和 卵巢产生的卵子 。‎ ‎11.一般只有 一个 精子与卵子结合。‎ ‎12.卵子和精子结合的过程叫做 受精作用 。‎ ‎13.由精子和卵子结合而成的细胞叫做 受精卵 。‎ ‎14. 结扎输卵管或输精管 能有效阻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既能达到计划生育的目的,又不影响睾丸和卵巢的正常生理功能,是常用的节育方式之一。‎ ‎15.受精卵是在 输卵管 内形成的;胚胎在 子宫 内发育。‎ ‎16.受精卵在经 输卵管 移入 子宫 的过程中,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最初的 胚胎 ,植入子宫后,胚胎细胞在 子宫 内继续分裂。‎ ‎17.胚胎发育过程中,胎儿通过 胎盘 从母体吸取 氧气 和 养料 ,排出 二氧化碳 等代谢废物。‎ ‎18.胎儿在子宫中发育约需 280 天,故有“十月怀胎”的说法。‎ ‎19.胎儿发育成熟后,通过母体的 阴道 产出的过程称为 分娩 。‎ ‎20.胎儿出生后称为 婴儿 。‎ ‎21.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的场所是 输卵管 。‎ 第二节 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1、 人的生长发育从 受精卵 开始。‎ 2、 人的生长发育经过:婴儿期(0~1岁)、幼儿期(2~6岁)、童年期(7~11岁)、青春期(12~23岁)、成年期。‎ 3、 一般的说,男生从 10~14岁 、女生从 10~12岁 开始进入青春期。‎ 4、 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 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和 第二性征的发育 。‎ 5、 男女第二性征分别是在 雄性激素 和 雌性激素 的刺激下表现出来的。‎ 6、 男性第二性征包括胡须生长 、喉结突出 、声音变粗 、声音较低 等。‎ 7、 女性第二性征包括乳房增大 、声音变细 、声调较高 等。‎ 8、 第三节 人体概述 ‎1、细胞 和 细胞间质 组成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2、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和 神经组织 。‎ ‎3、骨骼 与 肌肉 共同组成运动系统。‎ 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 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 ‎4、骨的成分 ‎5、骨的煅烧实验中,燃烧剩下的是 钙盐 ,说明骨中含有 无机物 ;‎ 骨的脱钙实验中,剩下的是 蛋白质 ,说明骨中含有 有机物 。‎ 9、 人体的八大系统:‎ ① 消化系统 :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 ② 呼吸系统 :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③ 循环系统 :运送氧气和养料、运走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 ④ 泌尿系统 :排出代谢废物和体内多余的水。‎ ⑤ 神经系统 :调节作用。‎ ⑥ 内分泌系统 :调节作用。‎ ⑦ 生殖系统 :生殖。‎ ⑧ 运动系统 :运动、支持、保护。‎ 第九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第一节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1、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 、糖类 、脂肪 、维生素 、水 和无机盐 。其中蛋白质 、糖类 、脂肪 是有机物,水 和无机盐 是无机物。‎ 1、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 2、 三大类营养物质的对比:‎ 功能 食物中的来源 蛋白质 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是保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 瘦肉、鱼、蛋、豆、奶 糖类 人体进行运动、呼吸等生命活动的供能物质 小麦、玉米、高粱等谷类;甘薯马铃薯、藕的根或茎;淀粉属于糖类;甘薯、甜菜、蜂蜜 脂肪 保持体温和防止机械损伤 猪肉、羊肉、蛋、大豆和花生 3、 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 、维生素B 、维生素C 、维生素D等。‎ 4、 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位物质,成人体内的水占体重的60%~70% .人体失去体内的全部脂肪和半数的蛋白质,还能勉强维持生命,但若失水达到体内含水量的20% ,很快就会死亡。‎ 5、 水的作用:调节体温、排泄废物 6、 钙 和 磷 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 7、 人体内的无机盐约占体重的 5% 。‎ ‎9、缺乏症:‎ 名称 缺乏症 来源 维生素 A 皮肤粗糙、夜盲症 肝、蛋、奶、胡萝卜 B1‎ 神经炎、脚气病 谷物的种皮、豆类、蛋类、酵母菌 B2‎ 口舌炎症 肝、绿叶蔬菜 C 坏血病 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D 佝偻病 肝、蛋、奶 E 抗氧化、延缓衰老 植物油、绿叶蔬菜 K 参与合成凝血因子 肝、绿叶蔬菜 无机盐 钙 儿童佝偻病,老人骨质疏松 奶、蛋、豆类 铁 贫血 动物的肝、肉、蛋、豆类 碘 地方性甲状腺肿 海带、紫菜、带鱼 ‎10、除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外,纤维素也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之一,人体长期缺乏纤维素,肠癌、胆结石、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将会提高。粗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 第二节人体的消化和吸收 1、 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要依靠消化系统进行消化和吸收。‎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胰腺、胃腺、肠腺。‎ ‎2、消化系统的组成 3、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端。口腔中舌的搅拌和牙齿的咀嚼,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 消化道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5、 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是重要器官。‎ 6、 成人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 7、 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 8、 如果我们不注意口腔卫生,就可能患龋齿。‎ 9、 龋齿形成的原因:‎ ‎ 口腔内的细菌能将糖类变成酸液,酸液慢慢腐蚀牙齿表层的牙釉质,牙釉质受到腐蚀会逐渐变软、变色,当腐蚀由牙釉质发展到牙本质时,会逐渐形成龋洞,最后龋洞深入到牙髓腔,引起牙痛。‎ ‎10.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也称生物催化剂。‎ ‎11.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咀嚼和搅拌的过程是物理消化;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的过程是化学消化。‎ 唾液淀粉酶 肠液、胰液 ‎12、淀粉 麦芽糖 口腔 小肠 葡萄糖 初步消化 胃 胃蛋白酶 氨基酸 肠液、胰液 小肠 ‎13、蛋白质 脂肪微粒 甘油和脂肪酸 小肠 肠液和胰液 ‎14、脂肪 ‎15.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吸收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这一过程称为吸收。‎ ‎16.小肠的内表面具有皱襞和绒毛,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仅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因此,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是重要器官。‎ ‎17.小肠吸收大部分的甘油、脂肪酸;胃吸收大部分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 第三节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的体重;吃清淡少盐的膳食;如果饮酒,应限量;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2、一日三餐的热能:早餐30%、午餐40%、晚餐30%。‎ ‎3、不吃霉变和已过期的食品,不滥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强化食品。‎ 第十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应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1、 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血液不停的在人体内循环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2、 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溶液,为了防止血液凝固。‎ 血细胞 血浆:占血液总量的55%,其中90%以上是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3、血液 血小板 白细胞 红细胞 ‎4、‎ 大小 数量 颜色 有无细胞核 功能 红细胞 最多 红色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 运输氧气 白细胞 最大 最少 白色 有 吞噬侵入体内的细胞 血小板 最小 微红 无 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的凝固 ‎5、红细胞中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因而血液呈红色。‎ ‎6、当血液里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时,人就会出现贫血。‎ ‎7、血液凝固后,血块周围出现的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就是血清。‎ ‎8、‎ 数量 症状 红细胞 ‎3.5×1012~5.5×1012‎ 少了易患贫血症 白细胞 ‎5.0×109~10.0×109‎ 多了易患白血病 血小板 ‎1.5×1011 --3.5×1011‎ 少了血液不凝固 血红蛋白 ‎110~160‎ 少了易患缺铁性贫血 ‎9.一般情况下,人体一次失血如果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约400mL),对身体无碍,超过30%(1200mL)就有生命危险。‎ ‎10.人的血型是遗传的,最常见的是ABO血型。‎ ‎11.血型可以分为:A型、B型、O型、AB型。‎ ‎12.输血时,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出现凝集反应。‎ ‎13.输血时应输同型血为原则;只有在你、没有同型血且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入 异型血。O型血可以输给各类型的病人,AB型血的病人也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 ‎14.《中国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15.‎6月14日为世界献血日。‎ 第二节 血液循环 ‎1、血管包括 毛细血管: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 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的血管。即身体各部分心脏 ‎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即心脏 身体各部分 ‎2、‎ 管壁 弹性 流速 管腔 动脉 较厚 富有弹性 快 小 静脉 较薄 小 慢 最大 毛细血管 最薄 最小 最慢 最小 ‎ ‎ 1、 人体皮肤下的一条条“青筋”就是分布在浅层的静脉。‎ 2、 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3、 心脏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形状像倒置的梨。‎ 4、 心脏的作用就像一台水泵。‎ 5、 心脏的内部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 6、 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由此可见,心室与动脉相连,心房与静脉相连。‎ 7、 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瓣膜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 ‎10.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心率。‎ ‎11.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 ‎12.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13.体循环:‎上下腔静脉 全身的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 右心房 主动脉 左心室 ① 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细胞发生物质交换将运输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给细胞利用,同时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② 在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处,氧与血红蛋白分离,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14.肺循环:‎ 肺动脉 右心室 肺部的毛细血管网 左心房 肺静脉 ① 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② 在肺部毛细血管处,氧与血红蛋白结合,血液变成动脉血。‎ ‎15.血液中含氧较多,血液呈鲜红色,这种血液叫做动脉血。‎ ‎16.血液中含氧较少时,血液呈暗红色,这种血液叫做静脉血。‎ ‎17.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叫做血压。‎ ‎18.如果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18.7/12Kpa,则认为是高血压。‎ ‎19.在体循环中,运来氧气和养料,运走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这样,从左心室射出的鲜红色的动脉血经过体循环变成暗红色的静脉血;‎ ‎ 在肺循环中,排出二氧化碳而获得氧气,这样,从右心房射出的暗红色的静脉血经过肺循环变成鲜红色的动脉血。‎ ‎20.动脉血的特点是含氧多,血液鲜红;静脉血的特点是含氧少,血液暗红 ① 贫血:指血液里红细胞数量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过少,贫血患者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事物 ② 炎症:身体某部分收到病菌感染时,局部出现红肿、发热的现象叫发炎。此时白细胞数目明显增多,白细胞可以做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壁去吞噬病菌。(白细胞吞噬病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③ 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21.瓣膜:房室瓣(防止血液由心室倒流回心房)、动脉瓣(防止血液由动脉倒流回心脏)‎ 第三节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肺 ‎1、呼吸系统包括 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1、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从空气中吸收氧气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2、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3、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 4、 鼻腔内有鼻毛和黏膜。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5、 咽既是空气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而喉部仅是空气的通道。‎ 6、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7、 在细支气管的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肺泡外面都缠绕着许多毛细血管,有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8、 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状态有关。‎ ‎ 10.吸气与呼气过程;‎ 吸气 呼气 肋间肌 收缩 舒张 肋骨 向上向外运动 向下向内运动 胸廓 容积增大 容积缩小 膈肌 收缩 舒张 膈顶 下降 上升 肺 扩张 收缩 空气 进入肺 排出体外 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 人体进行呼吸时,吸入的气体中,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分别约为78%、21%、0.03%;呼出的气体中,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分别约为78%、16%、4%;‎ 2、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3、 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氧气可以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并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 二氧化碳 氧气 血液 肺泡 4、 5、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指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当动脉血流经组织细胞之间的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氧便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则扩散到血液里,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血液 氧气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6、‎ 第五节人体能量的供给 1、 人体由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身体各处。‎ 储存在人体内。‎ 细胞的分裂与生长,转变成人体的组成物质。‎ ‎2、营养物质 ‎3.人体产生的部分能量用于维持体温。体温是人体内部的温度,可用体温计来测量,测量的部位一般是腋窝、口腔、直肠三处。并且直肠的温度最接近人体的体温。‎ 第11章 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 第一节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1. 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2.泌尿系统的功能:形成和排出尿液。‎ ‎3.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位于腰部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肾大约有100万个肾单位。‎ ‎4.肾的结构:肾皮质、肾髓质和肾盂 肾单位 肾小管:细长而曲折,最终汇集成集合管,与肾盂相连。‎ 肾小囊:一端包裹着肾小球,另一端连着肾小管。‎ 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其终端汇合成一条出球小动脉 ‎6.肾单位结构图,请写出下列名称。‎ ‎ 7、输尿管:是输送尿液的器官。输尿管是细长的管道,长度约26.5厘米,管壁有较厚的平滑肌,其节律性的蠕动可使尿液不断流入膀胱。‎ ‎8、膀胱: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 ‎9、尿道:是尿液从膀胱排出体外的通道。尿道由括约肌环绕,控制尿液的排出。‎ ‎10、P69自我评价、1、2‎ 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 1、 尿液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 :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2、 滤过作用:(形成原尿的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液中的其他成分都能透过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内,形成肾小囊内液,这就是原尿。‎ 3、 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的过程)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所有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剩下的便是尿液。‎ 4、 尿液从肾小管流入集合管汇集到肾盂内,再经过输尿管进入膀胱。‎ 5、 尿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人体每天摄入的水量和由其他途径(出汗)排出的水量。‎ 6、 肾能够自动调节尿液的成分。例如,大量饮水后,排出的尿液中,水的含量高;饮水量少时,排出的尿液中尿素的浓度就会升高。当一个人的排尿量少于500毫升时,体内的废物就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会伤害身体。‎ 7、 人体的排废方式:排泄和排遗。‎ 8、 排泄的主要器官:肾、肺、皮肤,‎ 肾排出尿液,肺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皮肤排出汗液(水、无机盐、少量尿素)。‎ 1、 排遗器官:大肠和肛门,主要排出粪便。‎ 第十二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的激素调节 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也受激素调节 一、 腺体类型:‎ 1、 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有导管排出。如唾液腺、汗腺、肠腺、肝脏 2、 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周围的毛细血管,有血液循环运到全身各处。 如垂体、甲状腺、胰岛、性腺等 二、 各内分泌腺的功能 1、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还可分泌各种促激素,调节其它腺体的活动,如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器官的活动)是“内分泌腺之首”‎ 2、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3、 胰岛:分泌胰岛素 4、 性腺: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子、分泌雌性激素 5、 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有促进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的增强的作用 6、 胸腺:分泌促淋巴细胞生成作用的物质 ① 各激素的功能及异常疾病: 既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的是胰腺。‎ ② 既是内分泌腺,又是生殖器官的是睾丸和卵巢 ③ 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是甲状腺 ④ 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是垂体 ⑤ 世界糖尿病日:11月14日 激素 腺体 功能 异常病 生长激素 垂体 幼年时分泌不足→侏儒症(身材矮小 智力正常)‎ 幼年时分泌过多→巨人症 成年时分泌过多→肢体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事物中的 碘 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 甲状腺 ‎①促进生长发育 ‎②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分解 ‎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成年时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 幼年时分泌不足→呆小症(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 饮食中缺碘,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不足→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治疗:食用盐加碘或多吃海产品 胰岛素(加速血糖的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原)‎ 胰岛细胞 ‎(分布于胰腺中)‎ 调节糖的代谢(即促进血液中的糖进入组织细胞,降低血糖浓度)‎ 分泌不足→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过高,有一部分葡萄糖从尿中排除,形成糖尿)‎ 治疗:注射胰岛素试剂 神经系统 脑和脊髓发出的、遍布全身的神经 脑,位于颅腔内 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 周围神经系统 ‎ 中枢神经系统 ‎ 第二节 神经调节 ‎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请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神经元 细胞体 突起 轴突——较长,分支较少,能够传导细胞体发出的神经兴奋。‎ 树突----较短,分支较多,接收其他神经元出来的神经兴奋,并传给细胞体 ‎3、轴突和树突称为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细小的分支称为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于全身各处。‎ ‎4、许多神经纤维集成一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5、在脑和脊髓中,神经元的细胞体集中的部分色泽灰暗,称为灰质 ‎6、神经纤维集中的部分色泽亮白,称为白质。‎ ‎7、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中央呈蝴蝶状的是灰质,周围是白质。‎ ‎8、脊髓的灰质内有活动中枢,控制着一些简单的低级的活动,如人的排便、排尿。‎ ‎9、有脊髓发出的神经称为脊神经,它们主要分布于人体的躯干和四肢。‎ ‎10、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11、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控制身体的右半部的活动,还负责语言及逻辑思维,如科学、数学和棋艺等。‎ ‎12右脑控制身体的左部分的活动,还负责艺术思维、如绘画、舞蹈、音乐等。‎ ‎13、人脑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 成为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 ‎14、大脑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位于表层,又叫大脑皮层。‎ ‎15、大脑皮层上有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运动中枢等,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16、大脑的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这些神经纤维在大脑的两个半球、小脑、脑干和脊髓之间传输信息。‎ ‎17、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它们绝大部分分布在人体的头部。‎ ‎18、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的平衡,是运动协调准确。‎ ‎19、脑干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管理着人的心跳、血液循环和呼吸等生命活动。‎ ‎20、反射:人和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接收的信息作出的反应。‎ ‎21、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22、人一生下来就会做的某些事情,如哭、眨眼、呼吸、吃奶。这些生来就有的反应叫做非条件反射。‎ ‎23、条件反射是在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条件反射是一种后天性的反射。‎ ‎24、人类特有的反射: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等信息的发生反应。‎ 第三节、人体感知信息 ‎1、请写出眼的各部分的名称。‎ ‎2、角膜:有聚光作用;脉络膜,富含血管;视网膜有感光作用;晶状体,折射光线,使光线到达视网膜上。‎ ‎3、虹膜会自动调节瞳孔的大小,以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光线暗,瞳孔放大,进入眼内的光线多,从而看清物体。光线强,瞳孔缩小,进入眼内的光线少,保护视网膜不受强光的刺激。 ‎ ‎4、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 瞳孔晶状体 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物象视神经视觉中枢产生正立的像 ‎5、近视眼: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凸度过大,使远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做近视眼。‎ ‎6、假性近视:晶状体的凸度过大造成,注意用眼卫生,坚持做眼保健操是可以恢复视力的 ‎7、真性近视: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需要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8、耳的结构: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9、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作用。中耳主要由鼓膜、鼓室、咽鼓管和听小骨组成。鼓膜位于外耳和中耳之间,可随声波振动。鼓室位于内侧。咽鼓管连通鼓室和咽部。中耳内有三块听小骨。鼓膜和听小骨均有传导和放大声波的作用。内耳中的耳蜗里有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信息。‎ ‎10、听觉的形成:声波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 耳蜗 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1、 皮肤上有分布着多种感受器,能感知多种信息的刺激。一般认为,皮肤感受器主要有四种,即触压觉、痛觉、冷觉和热觉。感觉的灵敏性取决于感受器在皮肤上的多少。皮肤的感觉具有保护性,能使人体避开有害的刺激。‎ 第13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 ‎ 第一节关注生物圈 ‎1、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遭破坏、温室效应增强、水污染、噪声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等都和人类活动有关。‎ ‎2、酸雨:在工业生产中燃烧煤和石油等会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它们在空气中被氧化进而形成硫酸和硝酸,随着降雨落到地面。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3、酸雨的危害:①对人的眼和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②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减产。③落到河流、湖泊中,使水呈酸性,影响鱼类和水生植物的正常生长。④腐蚀建筑物、雕塑。‎ ‎4、臭氧层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紫外线辐射,会导致皮肤癌,也会伤害人眼。‎ ‎5、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能阻挡从地球表面辐射到宇宙中的热量,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温室效应会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增多、物种灭绝等 ‎6、水污染是指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等直接白如水中。‎ ‎7、噪声指交通噪声、工厂噪声、施工噪声、社会活动噪声和家庭生活噪声等。‎ ‎8、土壤污染是指农药污染了土壤。‎ ‎9、P103自我评价.1、2.‎ 第二节 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 ‎1、保护生物圈,应该从我们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2、垃圾处理方法,主要采用焚烧、填埋、堆肥等方法。‎ ‎3、有些生活垃圾对我们有用,可以被回收再利用。‎ ‎4、生活垃圾分为三类: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危险有害垃圾。‎ ‎5、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和废玻璃等 ‎6、不可回收垃圾包括果皮、菜叶、剩饭菜等 ‎7、危险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费灯管和过期药品等 ‎8、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问世,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法制阶段。‎ 第14章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一节 ‎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⒈藻类植物 特征: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结构比较简单,大都生活在水中。‎ 分类 多细胞藻类:紫菜、海带。‎ 单细胞藻类:衣藻、硅藻;‎ ‎。‎ 应用:饵料、食用、中药材。‎ 危害:赤潮。早春河水变绿。‎ ‎ ⒉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⑴苔藓植物 特征:一般只有矮小的茎和又小又薄的叶,没有根, 茎、叶中没有疏导组织。‎ 种类:葫芦藓、地钱。‎ 应用:检测空气污染,水土保持。‎ ‎ ⑵蕨类植物(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植物)‎ 特征:不仅有真正的根、茎、叶,而且在体内还具有疏导组织,能较好适应陆地生活。叶片背后有孢子囊(孢子是生殖细胞)。‎ 种类:石松、蕨、桫椤。‎ 应用:能源(煤和石油)、药用、饲料、肥料。‎ ⑶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都离不开水。‎ ‎ ⒊种子植物 ①、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的生殖过程不需要水。‎ ②、 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 ③、 裸子植物的种类:松、杉、柏以及银杏、苏铁。‎ ④、 被子植物在现存植物中占据对优势。是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 水生:体内有气道 陆生:根系发达 被子植物 ⑤、 ‎ ‎ ‎ ‎ ①、 中国有“裸子植物的故乡”美称。‎ ②、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的一个植物类群;也是植物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类群;‎ ⒋我国的珍稀植物 珍稀植物:一般是指由于自然条件的变迁或人为破坏而处于绝灭边缘的植物。‎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水杉、金花茶、珙桐。‎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荷叶铁线蕨、龙棕、红桧。‎ 第二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 ⒈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 ⒉无脊椎动物 ⑴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种数的95%,在整个动物界都占绝对优势。包括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等。‎ ⑵环节动物 特征:身体由体节组成。体节促进了环节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进一步发展。‎ 种类:蚯蚓、蚂蝗(水蛭)、沙蚕。‎ ⑶软体动物 特征:身体腹面有块状的肌肉足,靠贝壳保护身体。‎ 种类:鲍鱼、蜗牛。‎ ⑷节肢动物(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 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体表有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分节的附肢。‎ 分类:甲壳纲,如,虾;蛛形纲,如,蜘蛛;‎ 多足纲,如,蜈蚣;昆虫纲,如,蝗虫。‎ ⑸螯虾,身体有头胸部和腹部组成。‎ ⒊脊椎动物 ⑴脊椎动物代表着动物界中的高等类群,主要包括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 ⑵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鱼类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身体两侧大多有侧线,能感知水流的方向。代表动物有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 ‎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群。两栖动物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两栖动物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代表动物:蛙、大鲵 ‎ 爬行类由于具有较为发达的肺而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爬行类体表覆盖鳞片或甲,在陆地产卵,卵的表面具有坚硬的卵壳。 代表动物有蟒蛇、扬子鳄、壁虎。‎ 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有: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前肢变成了翼,体表被覆羽毛等。我国是世界上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哺乳动物的体表一般有体毛,胚胎发育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幼体依靠母乳作为营养物质。‎ 我国珍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除了被誉为“活化石”的大熊猫外,还有蒙古野驴、金丝猴、白鳍豚、丹顶鹤、朱鹮、扬子鳄等。‎ 第三节、神奇的微生物 ⒈病毒 观察方式:电子显微镜。‎ 结构: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 生活方式:寄生。‎ ‎ ⒉细菌 观察方式:高倍显微镜。‎ 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物质、荚膜(保护作用)、鞭毛(助于运动)。‎ 生活方式:寄生或腐生。‎ 分类:球菌、杆菌、螺旋菌。‎ 应用:利用黄色短杆菌制造味精。‎ ‎ ⒊真菌 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生活方式:营腐生或寄生。‎ 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出芽生殖)或有性生殖(孢子)。‎ ‎ ⒋沼气发酵:利用厌氧微生物甲烷细菌。‎ 有无细胞结构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有无叶绿体 营养方式 代表生物 病毒 无 ‎——‎ 无 寄生 爱滋病病毒、禽流感病毒 细菌 有 无 一般无 腐生或寄生 结核杆菌、甲烷菌 真菌 有 有 无 腐生或寄生 酵母菌、木耳、霉菌 第四节 生物的分类 ‎⒈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 ‎⒉生物分类的等级 ‎ ⑴、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 ⑵、种,又叫物种,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生态分部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 ‎⑶、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同种生物的有性生殖可以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 ‎⑷、在生物分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越近。反之-----‎ ‎ ⑸、在生物分类等级中,最高和最低的分类单位分别是界、种。‎ ‎ ⑹、如果增加“亚科”这一分类单位,应处于科与属之间。‎ ‎15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 1、 生物多样性概念:简单的说,就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确切的说,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种内基因组成的多样性。又称基因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及其所生存的环境类型的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包括 ‎3.对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就是 物种多样性 。‎ 直接价值:①为人类提供食物②中药材的种植 间接价值: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潜在价值:提取新药物、改良新品种 ‎4、生物多样性价值 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第二节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 物种灭绝速度的加快 人为破坏活动的加剧 向自然界无节制的索取 ‎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危威胁 2、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 物种灭绝速度的加快 。‎ 3、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①人口的快速增长,乱砍滥阀、乱捕滥杀②环境污染③外来物种入侵。‎ 4、 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包括: 就地保护 和 迁地保护 ,同时还应 加强教育 和 法制管理 。‎ 5、 ‎ 就地保护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拯救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手段。‎ 6、 ‎ 自然保护区 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 7、 ‎ 迁地保护 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8、 ‎ 植物园 、 动物园 、 水族馆 和 基因库 的建设时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 第十六章 生命的起源 第一节生命的诞生 ‎1.地球的年龄大约是 46 亿年,生命出现距今约 36 亿年.‎ ‎2原始大气中含有 。‎ ‎3.1953年, 米勒 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 ‎ ‎4.生命诞生的三部:第一步:原始大气 有机小分子(氨基酸等)‎ ‎ 第二步:有机小分子 有机大分子(蛋白质、核酸)‎ 第三步:有机大分子 原始生命(能生长、生殖、遗传 ) 原始单细胞生物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1. 化石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2.化石是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的遗体(如   )、遗物(如 )、遗迹( )。‎ ‎3.1861年,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就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4按时间先后排序:古代的爬行类 辽西鸟 始祖鸟 孔子鸟 ‎5.越简单 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低等的化石则出现在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6.科学家们还通过比较解剖、细胞研究等方法找到了是生物进化的其他证据。‎ ‎7.植物进化的历程:单细胞藻类 多细胞藻类 原始的苔藓植物 原始的蕨类植物 原始的种子植物 ‎8.动物进化的历程: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腔肠动物(水螅) 扁形动物(涡虫) 线 形动物(蛔虫) 环节动物(蚯蚓) 软体动物(蜗牛) 节肢动物(昆虫、虾蟹、‎ 蜈蚣、蜘蛛) 古代鱼类 原始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和哺乳类 ‎9.生物进化的规律:从单细胞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来源:Z*xx*k.Com]‎ ‎[第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 1. 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 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但是由于食物和生存空间等条件的限制,因而生物会为争夺食物和生活空间进行生存斗争,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 ‎ 3. 自然选择、生存斗争、遗传变异 是生物进化的因素。‎ 1. 达尔文 地雀的进化表明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存在着变异现象。‎ 2. 现代综合进化论:他们认为变异是生物进化的材料,通过自然选择保留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就可能产生心得生物。‎ 3. 分子进化中性论:侧重从分子水平阐述生物是如何进化的。‎ 4. 澄江动物群是指保存在澄江县及其周围地区距今大约5.3亿年的寒武纪早期泥浆中的大量栩栩如生的动物化石群,被国际上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5. 我国科学工作者发现的海口虫化石将脊椎动物起源的地质年代推前到寒武纪早期,被赞誉为人类重塑地球生命史单位一项惊人成就。‎ 6. 第四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 林奈:首先把人归入哺乳纲灵长目,认为人是灵长目中最高等的动物。‎ 2. 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了人、猿同祖德观点。‎ 3. 人猿同祖德证据:埃及发现的古猿头骨化石、云南禄丰县发现的古猿化石。‎ 4. 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名称 生活年代 脑容量 特征 南方古猿 距今约700万年 能人 距今约250--150万间间 直立人 距今约150---20万年间 智人 距今约20—1万年间 源:学科 第十七章 动物的运动 ‎ 第一节 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1. 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动物能够通过运动,主动的、有目的地迅速的改变其空间位置。‎ 2. 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是行走、奔跑、跳跃和爬行。‎ 3. 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通过运动适应环境的特征,从而提高了生存能力,‎ 4. 动物通过运动还能迅速迁移到更为适宜的栖息地和生殖场所,从而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5. 动物运动的意义: ①寻找充足的食物 ‎ ‎ ②寻找适宜的生存空间 ‎ ‎ ③有利于生殖。‎ 第二节 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1. 草履虫依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变形虫靠伪足运动。‎ 2. 蚂蚁等昆虫的足分节,依靠足部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分节的足产生运动。运动时,一般是以一侧的前足、后足和另一侧的中足为一组,进行交替运动。‎ 3. 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4. 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骨骼是动物体形的基础,它为肌肉提供了附着点。骨连接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结构。‎ 5. 肌肉是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神经的支配下,肌肉收缩或舒张,牵拉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接为枢纽,产生运动。‎ 6. 人和脊椎动物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有一块骨骼肌单独完成。‎ 7. 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8. 人和脊椎动物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 9. 动物的运动要消耗能量,能量的来源是食物,食物被消化吸收,营养成分进入细胞并转化为各类有机物。‎ 10. 人和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ATP.‎ 食物 ‎ (消化、吸收)‎ ‎ ‎ 细胞 ‎ (呼吸作用) ‎ 动物运动 ‎(释放能量 ) ATP 能量 热能 第十八章 动物的行为 第一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1、 动物的行为:在自然界中,动物多种多样的活动,如豹的奔跑,鱼的游泳、蛇的爬行、鸟的飞行等,以及动物的体态、发声和其他所有的外部可以识别的变化,都是动物的行为。‎ ‎3.动物的社群行为:①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的行为。‎ ‎ ②特点: 个体之间不是简单地聚集在一起,而是群体内的成员有明分工。 ‎ ‎ ③举例,蚂蚁群体,蚁后,专职产卵;工蚁,建筑蚁巢,喂养幼蚁;兵蚁,保卫蚁穴 。‎ 第二节 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 ‎1、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也称本能行为)。‎ 例如,蚂蚁采蜜、蚂蚁筑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 ‎2、后天性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动物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如鲸或海豚的顶球、转圈、跳舞等就是在人的驯养下形成的后天性行为。‎ ‎3、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能大大地提高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4、后天性行为主要与神经系统中的大脑皮层有关,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 ‎5、动物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6、动物的行为主要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7、动物越高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择:温度的影响;激素的调节)‎ 第19章 生态系统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 1、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里,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分解者:微生物和蚯蚓 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 生物成分 ‎2、生态系统 消费者:动物和人 生产者:绿色植物 ‎3.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 取食 与 被取食 的关系。‎ ‎4.食物链:生物之间通过 取食 的关系而互相联系形成食物链。‎ ‎5.食物网:许多食物链经常互相交错,形成一张无形的网,这种复杂的 食物关系 被称为食物网。‎ ‎6.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 ‎7.生物富集常常伴随 食物链 而发生。‎ 第二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 能量最初来自于 太阳 。‎ 2、 能量流动一般是从 生产者 开始的。‎ 3、 每一个食物链都是从 生产者 开始的,生产者为 第一营养级 ,依次为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第N营养级。‎ 4、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就是从 第一营养级 开始的,沿着食物链向后 逐级递减 传递。‎ 5、 能量的4个用途:①呼吸消耗②生长、发育和繁殖③遗体、落叶、排泄物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分解④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6、 ‎ 二氧化碳 是碳参与物质循环的形式之一 第20章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一节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分为森林、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分类 1、 ‎ 生物圈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 大气圈的下层 、 水圈 和 岩石圈 的上层。‎ 2、 生物圈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的内部不断进行着 物质循环 和 能量流动 。‎ 3、 生态平衡: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4、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5、 生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6、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7、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越多 ,食物链和食物网越 复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 越强 。‎ 8、 ‎ 农田生态系统 是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 9、 生态农业是一种处于生态平衡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合理的利用了自然资源,协调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加工业等的综合发展。‎ 10、 生态农业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有限途径之一,有利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比然选择。‎ 11、 P101自我评价:1、2‎ ‎13、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了 可持续发展战略 。该战略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使当代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又要 保护环境 ,不对人类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 第二十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 生物的无性生殖 ‎1.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 (举例:水螅、酵母菌)‎ 嫁接 营养生殖 扦插 压条 芽接 枝接 无性生殖 ‎2、‎ ‎ ‎ ‎3、营养生殖是由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4、营养生殖的特点:①、能够保持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②、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 ‎5、嫁接成活的关键:接穗和砧木的 形成层 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6、植物组织培养: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 7、 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①、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批植物,②、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 第二节植物的有性生殖 1、 植物的有性生殖:一般是指由亲代产生生殖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 传粉:植物开花后,雄蕊花药中的花粉通过不同的途径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3、 传粉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4、 有性生殖的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受到黏液的刺激,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柱头、花 5、 柱,到达子房里的胚珠,精子被释放出来,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 6、 受精: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胚 花柄 花托 花瓣 花萼 雄蕊 柱头 花药 花丝 雌蕊 胚珠 子房壁 花柱 子房 果实 珠被 受精卵 果皮 种子 种皮 发育成 ‎7、花的结构 发育成 发育成 ‎ ‎ ‎8、果实和种子的传播:豌豆的种子弹射出去;蒲公英,虞美人的果实随风飘散;仓儿的果实附着在人或动物的身上。‎ ‎9、P12自我评价:1、2、3。‎ ‎10、子房发育成 ;子房壁发育成 ;‎ ‎ 胚珠发育成 ;珠被发育成 ;‎ 受精卵发育成 ;受精极核发育成 ;‎ ‎(二)读图分析题 ‎1、下图是桃花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雄蕊有 (填序号)组成,雌蕊有 ------(填序号)组成;产生花粉的是[ ] ;将来发育成[12] 的是[ ] ;发育成[11] 的是[ ] ,开花前有保护作用的是[ ] 和[ ] 。‎ ‎(2)结构[6]的颜色鲜艳,有一些散发芳香气味的细胞,其意义 。(3)[10]内有将来与精子结合成受精卵的 。‎ 第三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 以“缫丝养蚕”著称于世的国家是中国。‎ 2、 家蚕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除了家蚕外,还有蚊、蝇、蜜蜂、蝴蝶。‎ 3、 蝗虫的一生经历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除了蝗虫外,还有蟋蟀、蟑螂、蝼蛄。‎ 4、 家蚕的一生蜕4次皮,蝗虫的一生蜕5次皮。‎ 5、 消灭菜粉蝶和蝗虫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期。‎ 第四节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 1、 两栖类动物约有2500种,他们是由 水生 过渡到 陆生 的脊椎动物。蛙 是常见的两栖类动物,大多生活在水边的潮湿地带 。‎ 2、 蛙的生殖与发育在 水中 进行。‎ 3、 体外受精:像蛙这样,受精作用发生在体外的受精方式。‎ 4、 蛙的发育过程:蛙的幼体叫 蝌蚪 。刚孵化出的蝌蚪,用头部两侧的 外腮 呼吸,不久,蝌蚪的 外腮 消失,长出 内腮 ,经过40多天,蝌蚪先后长出 后肢 、 前肢 , 尾 和 内腮 逐渐消失, 肺 逐渐形成,蝌蚪发育成幼蛙,幼蛙离水登陆发育成蛙。‎ 5、 蛙的发育一般经历 受精卵 、 蝌蚪 、 幼蛙 和 成蛙 四个时期, 蝌蚪 和成蛙 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有显著的不同,这样的发育称为 变态发育 , 蟾蜍 、 蝾螈 、 大鲵 也属于变态发育。‎ 第五节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1、 体内受精:像鸟这样,受精作用发生在体内的受精方式。‎ 2、 鸟属于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3、 鸟卵产出以后,由于 外界温度低于雌鸟的体温 ,胚胎就暂停发育。‎ ‎ ‎气室:提供氧气 卵壳膜:保护作用 卵黄膜:保护作用 卵白: 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部分的营养物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 卵壳:有气孔,也有保护作用 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4,鸟卵的结构 5、 鸟卵的生殖行为有:占区、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6、 早成鸟有:鸡、鸭、鹅、大雁;晚成鸟有:家鸽、燕子、麻雀。‎ 第二十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 遗传:生物亲代与子代、子代个体之间想似的想象,叫做遗传。‎ 2、 遗传信息的中心是细胞核。‎ 3、 每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一般还成对出现。‎ 4、 犬,39对;猫,19对;小鼠,20对;人,23对。‎ 5、 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 6、 从结构上看,DNA分子是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 7、 基因: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8、 P31自我评价‎1.2.3‎.4‎ 第二节 人的性状和遗传 1、 遗传性状:可以遗传的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2、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4、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5、 隐形性状: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6、 如果体细胞内的这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则表现出显性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如,Dd,则是有耳垂。‎ ‎1、在人类中,能卷舌由显性基因决定,用R表示,不能卷舌由隐性基因决定,用r表示 子女可能的 基因组成是:‎ 如果父母亲都能卷舌,请在横线上写出子女可能的基因组成和相应的性状。。‎Rr 父亲 母亲 Rr R 精子 卵细胞 r R r RR ‎ ‎ ‎ ‎ ‎ ‎ ‎ 性状是: 能卷舌 ‎ ‎2、人类皮肤正常由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病基因由隐性基因(a)控制,请据下图的遗传图解,回答问题:‎ ‎(1)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母亲的基因组成是 。‎ ‎(2)父亲能产生 种精子,其基因型是 。‎ ‎(3)母亲能产生 种卵细胞,其基因型是 。‎ ‎(4)这对夫妇所生小孩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 ,正常的可能性为 ,白化病孩子的基因型为 。‎ 第三节 人的性别决定 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 ‎1.染色体 ‎ ‎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男性:XY 女性:XX ‎ ‎ ‎2.染色体的数目:‎ ‎①人类:23对 22对+XY或22对+XX ‎ ② 男性:22对+XY ‎ ③女性: 22对+XX ‎ ④受精卵:22对+XY或22对+XX ‎ ⑤精子:23个 22个+X或22个+Y ‎ ⑥ 卵细胞:23个 22个+X ‎ ⑦生殖细胞:(精子和 )2个+X或22个+Y ‎ ⑧体细胞:23对 22对+XY或22对+XX ‎3.男性可以产生两种精子: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一种是含有有Y染色体的精子。‎ ‎4.女性只产生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 ‎5.男性精子中的X染色体或Y染色体决定了后代的性别是男还是女。‎ ‎6性别决定方式和人一样的有:鱼类、两栖类、哺乳类动物。‎ 第四节 遗传病和优生优育 1. 遗传病: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2. 常见的遗传病有:先天智力障碍、血友病、色盲、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等。‎ 3. 近亲结婚所生子女的遗传病患病率九远远高于非近亲结婚所生子女的遗传病患病率。‎ 4. 禁止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等近亲的人结婚。‎ 5. 优生,就是让每个家庭生育出健康的孩子。‎ 6. 优育、就是让每个出生的孩子健康的成长。‎ 7. 优生优育的措施: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产前诊断。‎ 8. 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9. 遗传咨询又叫做“遗传商谈”“遗传劝导”。‎ 10. 产前诊断又叫做出生前诊断,是指医生在胎儿出生前采用羊水检查、B超检查、或先进的基因诊断等方法,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1. 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总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2. 变异根据能否遗传可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 可遗传变异:指生物体可以遗传给后代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而引起的。‎ 4. 不可遗传变异:指生物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这种变异由于没有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因此一般只表现在当代而不会遗传下去,是由环境条件变化引起的。‎ 5. 变异根据能否对生物自身有利可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6. 如果生物不发生变异,就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同样,如果没有可遗传的变异,就不可能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7.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才使得生物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地进化发展。‎ 第二十三章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⒈发酵技术:‎ ‎ 发酵现象产生原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⒉食品生产 酒酿和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都是酵母菌发酵的结果,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是醋酸菌发酵的结果,使牛奶变成酸奶、蔬菜变成有酸味的泡菜的细菌是乳酸菌。‎ ‎3、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这种现象称为发酵。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4、 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 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就会利用发酵技术酿酒、制酱、制醋。‎ ‎ 5、目前,发酵技术 己进入到按照人的意愿创造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物,以生产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 ‎6、利用发酵技术可生产化工产品(酒精、柠檬酸、乳酸、香料等)、生产医药产品(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等;维生素)、生产食品和饮料(酱制品、酒类、饮料)。‎ ‎7、酒酿实验——步骤、微生物、条件[温度] 以及画酵母菌的结构图 步骤:①清洗容器 ②蒸熟糯米(灭菌) ③用凉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 ④将酒曲均匀地与糯米混合 ⑤装入容器内,在中间挖一个洞(增加氧气)后盖上盖子⑥置于‎25℃‎~‎30℃‎的环境中 微生物:酵母菌 条件[温度]:‎25℃‎~30℃‎ 第二节 食品保存 ⒈食品腐败的原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⒉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采用一定的方法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 ‎⒊食品保存方法 ‎ 传统: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 ‎ 现代: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 目前:广泛利用酶。对人体无害。如,利用溶菌酶对水产品进行保存。‎ ⒋高温灭菌后的食品置于真空环境中最不易发生腐败。‎ 第二十四章 现代生物技术 第一节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⒈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 ‎⒉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 ①、 基因工程是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方法,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移花接木”式改造的重组技术。应用于农业、医药、环境保护等。‎ ②、 转基因技术:外援基因可以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并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技术。被导入外援基因的动植物称为转基因动植物。‎ ③、 应用及实例:①1982年美国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转入小鼠受精卵中培育出“巨型小鼠”。②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毒素基因成功转入烟草中。‎ ④、 ‎“巨型小鼠”的诞生是利用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烟草采用的是转基因技术。‎ ‎⒊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无性生殖)‎ ①、 细胞工程是在细胞水平上,有计划的改造细胞的遗传结构,培育人类所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等的技术。‎ ②、 克隆羊多利的诞生标志着细胞工程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克隆羊多利的诞生 母羊A:提供乳腺细胞(体细胞)中的细胞核 母羊B:提供卵巢中的去核卵细胞(细胞膜和细胞质)‎ 母羊C:提供胚胎发育的场所 ① 多利羊和A羊几乎一样,是因为多利获得了母羊A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② 多利羊的克隆成功,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一个体细胞培育出这一动物几乎相同的生命体。‎ ③ 克隆:不经过受精作用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 ④ 克隆是无性生殖,试管婴儿是有性生殖。‎ 第一节 关注生物技术 ‎⒈生物技术引发新的技术革命 ⒉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 三、16、下图是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来源:学科网ZXX ‎(1)从遗传角度看,“多莉”与母羊 的性状表现相同。‎ ‎(2)在克隆“多莉”的过程中,母羊A、母羊B、母羊C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第二十五章 疾病与免疫 第一节传染病 1、 传染病是指由 病原体 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 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3、 传染病的特性:传染病具有 传染性 和 流行性 。‎ 4、 常见的传染病:‎ 传染病类型 常见的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 消化道传染病 蛔虫病、蛲虫病、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 血液传染病 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乙型肝炎、丝虫病 体表传染病 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破伤风、淋病 传播途径 :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饮用水、食物、接触)‎ 易感人群 :对传染病缺乏抵抗能力而容易感冒的人群 传染源 :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1、 传染病传播和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2、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性传播 、 血液传播 、 母婴传播 。‎ 3、 HIV是艾滋病的病毒;AIDS为艾滋病患者,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4、 世界艾滋病日: 12月1日 ‎ 5、 预防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控制传染源 、 切断传播途径 和 保护易感人群 。‎ ‎10传染病在 发病前 就有了传染性。‎ ‎11发病初期 ,病原体在病人体内大量繁殖,传染性 最强 。‎ ‎12对传染病病人应尽可能做到 早发现 、 早报告 、 早隔离 、 早治疗 。‎ 第二节 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 1、 心血管疾病是由 心脏 和 血管 的病变引起的疾病。‎ 2、 冠状动脉的作用:可以给心脏的肌肉运来 氧气 和 养料 ,同时运走 代谢废物 。‎ 3、 冠心病: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如动脉硬化、官腔变窄等导致心脏的肌肉缺血,这种病变就叫冠心病。‎ 4、 心绞痛:心脏的肌肉暂时性缺血,可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心绞痛。‎ 5、 心肌梗死:如果冠状动脉被凝血堵塞,血液不能流通,就会引起心肌梗死,严重时可能会危机生命。‎ 6、 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有: 高脂肪饮食 、 缺乏运动 、 吸烟 、 高血压 。‎ 7、 预防冠心病的有效方法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提高防治意识 。‎ 8、 凡是有心绞痛的病人,应随身携带 硝酸甘油 、 麝香保心丸 等药品。‎ 9、 癌症又称 恶性肿瘤 。‎ 10、 人体除了头发、指(趾)甲外,几乎所有的组织、器官都可能发生癌变。‎ 11、 在城市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是 肺癌 ;在农村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是 胃癌 ;在青少年和儿童中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是 白血病 。‎ 化学致癌因子:如亚硝酸盐、黄曲霉素 病毒致癌因子 :如乙型肝炎病毒、疱疹病毒 疱疹病毒 物理致癌因子 :如X射线、电离辐射 ‎12、致癌因子 ‎13, 预防 是降低癌症发病率的主要措施。‎ ‎14、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是 外科疗法 (手术切除肿瘤)、 化学疗法 (使用抗癌药物)和放射疗法 (向癌变部位施放放射线)、 基因疗法 。‎ ‎15、威胁当代人类健康的疾病主要是 心血管疾病 和 癌症 。‎ ‎16、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是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有效措施。‎ 第三节免疫 ‎1、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人体内的具有吞噬作用的细胞 第三道:免疫细胞产生抗体。‎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非特异性免疫 生来就有的,不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不具有选择性或特异性,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具有非专一性 特异性免疫 后天获得的,通常只对某种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具有专一性 ‎2、当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数量多、毒性强时,人体就需要依靠 免疫器管 和 免疫细胞 来消灭病原体。‎ ‎3、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 脾 、 扁桃体 和 淋巴结 等。‎ ‎4、免疫细胞主要是 淋巴细胞 。‎ ‎5、抗体:某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受到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 ‎6、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 ‎7、计划免疫:有计划进行的预防接种就是计划免疫。‎ ‎8、四苗免疫:对一岁以内儿童接种 卡介苗 、 骨髓灰质炎疫苗 、 百白破三楼疫苗 和 麻疹疫苗 。‎ ‎9、 计划免疫 可以提高人体对相关传染病的抵抗力,是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措施。‎ ‎10、我国将每年的 ‎4月25日 定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第二十六章 珍爱生命 第一节远离烟酒 ‎1、酗酒会使人的 中枢神经系统 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引起酒精中毒(俗称“醉酒”)。‎ ‎2、酗酒的危害:‎ ‎①引起神经衰弱、智力减退等。‎ ‎②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疾病等。‎ ‎③引起急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 ‎④引起胃酸过多、胃出血、消化道肿瘤等。‎ ‎⑤引起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 ‎3、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 3000 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包括 40多种致癌物质,尼古丁就是其中的致癌物质之一。‎ ‎4、烟雾中的三种有害物质: 尼古丁 、 焦油 、 一氧化碳 。‎ ‎5、长期大量吸烟能引发 气管炎 、 支气管炎 、 肺气肿 、 肺癌 等呼吸系统疾病。‎ ‎6、吸烟对人的 循环系统 、 消化系统 、 神经系统 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而且容易引发 高血压 、 冠心病 等疾病。‎ ‎7、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 ‎5月31日 确定为“世界无烟日”。‎ 第二节拒绝毒品 ‎1、毒品主要是指 鸦片 、 海洛因 、 冰毒 、 吗啡 、 大麻 、 可卡因 等,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 麻醉药品 和 精神药品 ,‎ ‎2、鸦片是以 罂粟 为原料制成的毒品,有 镇痛 和 麻醉 作用。‎ ‎3、鸦片中含有 吗啡碱 ,可进一步提纯为 吗啡 。‎ ‎4、“虎门销烟”中的烟指的是 鸦片 。‎ ‎5、目前,我国政府重点监控、查禁的毒品是 海洛因 ,它是用 吗啡 提炼而成的一种白色粉状物,俗称“白粉”。‎ ‎6、吸毒会使人的 免疫力 下降,严重损伤 大脑 ,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 的调节功能,影响心血管 和 呼吸系统 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正常的 生殖能力 ,‎ ‎7、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如果 非法获得 、 占有 、 出售 或 使用 毒品就构成犯罪。‎ ‎8、吸毒后,人为什么会上瘾?‎ ‎ 吸毒后,外来的 吗啡 肽进入人体,减少并抑制了体内 吗啡肽 的分泌,最终使 类吗啡肽 完全停止分泌,只能靠摄入外界的 吗啡肽 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一旦停止吸毒,人的生理活动就会出现紊乱,产生剧烈的痛苦,只有继续吸毒供给吗啡肽,才能解除痛苦,这就是所谓的“上瘾”。‎ ‎9.世界禁毒日 ‎6月26日。‎ 第三节关注健康 外用药:包括酒精、红药水、碘酒、创可贴、风湿止痛膏、风油精、眼药水等 内服药:包括阿司匹林、板蓝根、云南白药、乘晕宁 黄连素等 医用器具:包括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刻度服药杯、纱布、绷带、酒精棉球、镊子、小剪刀等 ‎1、家庭药箱内主要存放 ‎2、在家中自行用药还应该分清 处方药 和 非处方药 (OTC )。‎ ‎3、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长期服用 非处方药 。‎ ‎4、 人工呼吸 就是一种有效的急救措施。‎ ‎5、人工呼吸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使病人的 胸廓 有节律的扩大或缩小,逐步恢复呼吸作用。‎ ‎6、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是 “口对口吹气法” 。‎ ‎7、在遇到急症病人时,在急救的同时,还应拨打“‎120”‎急救电话。‎ ‎8、健康包括 躯体健康 、 心理健康 、 社会适应良好 和 道德健康 四个方面。其中 躯体健康 是一个人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