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复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复习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复习 ‎1 .你有没有引燃蜂窝煤炉的经验?它一般要经过下列几个步骤:‎ ‎(1)把炉子移到庭院中,在炉膛中按自下而上的顺序把引火材料和蜂窝煤球放好。‎ ‎(2)点燃最底下的引火材料。‎ ‎(3)等到火燃烧起来以后,再在炉子的上方加一个拔火筒。‎ ‎(4)看到引火材料基本烧完,蜂窝煤球微微被烧红以后,取下拔火筒,把炉子的进风口关小一点,并把炉子转移到较为温暖、避风的场所。直到炉火烧得旺旺的,你的工作才告成功!‎ ‎ 说说看,为什么要经过这样一些步骤?这个过程应用了哪些关于燃烧的知识?‎ ‎ ‎ ‎ 。‎ ‎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通常食醋中约含3%~5%的醋酸。醋酸的化学式为CH2COOH,在温度高于16.6OC时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溶于水,醋酸具有酸的性质。‎ 材料二:钙是人体中的一种常量元素,人们每日必须摄入一定量的钙。动物骨头中含有磷酸钙,但磷酸钙难溶于水,却能跟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钙盐 ‎(1)在10OC时,醋酸的状态是 ;‎ ‎(2)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食醋? ,原因是 ;‎ ‎(3)人们在熬骨头汤时,常常会加入少量食醋,这样做的理由是 。‎ ‎3.小芳同学从超市购买了一瓶维生素C泡腾片。下图是维生素C泡腾片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小芳同学根据使用说明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一杯水中,发现维生素C泡腾片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片刻后变成为一杯鲜甜的橙味饮品。小芳同学感到很好奇,产生的气泡是什么呢?‎ 请参与小芳同学的探究:‎ 我的猜想 我的实验方案 气泡的成分是 ‎ 理由是 ‎ ‎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我的结论 根据维生素C泡腾片贮藏条件,请说明保存时要低温和防潮的原因是:‎ ① ‎ 、‎ ‎② 。‎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的酸、碱、盐,请写出下列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常用的建筑材料熟石灰 ; (2)汽水中含有的碳酸 ;‎ ‎(3)明矾中含有的硫酸铝 ; (4)家庭做馒头必须使用的纯碱 ;‎ ‎(5)建筑塑雕用的大理石 ; (6)中和胃酸用的药物氢氧化铝 。‎ 以上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酸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 ‎5.请你在家庭的环境中解决以下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在表格内按要求填空。‎ ‎ (1)配制l5%的  ‎ ‎ 食盐溶液‎1000g 只使用家用弹簧秤,筷子和洁净的小桶,你的配制方法是:‎ ‎ 。‎ ‎(2)检测食醋或肥皂水的酸碱性 你准备使用 检测,它的来源是 ‎ ‎ 。‎ ‎6.小远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牙膏的主要成分。他将一定比例的碳酸钙粉末和食盐倒入小烧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甘油(保湿剂)、甜味剂和香精等,搅拌均匀后制得牙膏。‎ ‎(1)牙膏是 (填纯净物、混合物);‎ ‎(2)小远测定自制牙膏及其他清洁用品的pH,记录如下:‎ 物质 自制牙膏 洁厕灵 油污净 pH ‎8‎ ‎2‎ ‎12‎ 自制牙膏显 (填酸性、碱性、中性),洁厕灵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 。‎ ‎(3)牙膏中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提高洁齿效果。这种碳酸钙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浆制得的。请写出 以石灰石和水为原料制取这种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 ‎ ; ; 。‎ ‎7.某服饰公司生产的“天仙”牌服饰以其美观大方、舒适被消费者喜爱。该品牌衬衫的布料成分为“75%苎麻,25%棉”,请问:‎ ‎(1)制作该衬衫的纤维种类属于 (填“天然纤维”还是“合成纤维”);‎ ‎(2)要检验某服装是否用涤纶制成的该品牌衬衫的假冒产品,简便的方法是: ‎ ‎ 。‎ ‎8.食品保鲜可以防止食品腐坏,保持食品的营养和味道。食品保鲜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剂、充填气体、放置干燥剂和脱氧保鲜剂等。‎ ‎(1)包装熟食制品常加入防腐剂。丙酸钠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化学式为C3H5O2Na,丙酸钠是由 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 ‎(2)小包装糕点类食品常采用充气包装,氮气是常用的充填气体。请你根据氮气的性质写出选用氮气的主要原因是 ;‎ ‎(3)生石灰和硅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常用的干燥剂。生石灰和二氧化硅都属于 (填序号);‎ ‎①酸 ②碱 ③盐 ④氧化物 ‎(4)某脱氧保鲜剂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利用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来吸收包装袋中的氧气,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该脱氧保鲜剂中活性铁粉的质量为‎1.4 g,计算该脱氧保鲜剂最多能够吸收氧气 g。‎ ‎9. 随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探测火星已成为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远景目标,但要把人类送上火星,还有许多航天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如何提供在往返路程中航天员呼吸所需要的氧气和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已知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年要呼吸空气‎6570000L左右,而目前的飞船飞往火星来回一趟需两年的时间,如果在飞船发射时携带所需的氧气,则质量很大,将大大提高发射的成本和难度。‎ ‎ (1)若飞船上有三名航天员,请计算来回火星一趟,理论上需要氧气 kg。(氧气的密度是‎1.43g/L,答案取整数)‎ ‎ (2)有人提出在飞船上供氧的两个方案: ①通过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流来电解水。‎ ‎ ②通过下列化学反应产生氧气:2Na2O + 2CO2 === 2Na2CO3 + O2↑ 从减少飞船发射质量和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角度,请你评价这两个方案最主要的优缺点(各写一点)。‎ ‎ ‎ ‎ (3)也有科学家提出研究使航天员人工冬眠的技术或加快飞船速度,缩短航行时间来减少氧气的携带量。你是否有较好的方案,请举一例: 。你提出该方案的简要理由: 。‎ ‎10.(1)为了降低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尾气中的CO与氮氧化物(NO)反应,转化为空气中含有的两种气体(其中一种为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与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它作为“绿色环保溶剂”的原因之一是能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有机溶剂;之二是 。‎ ‎11.环境问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温室效应被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抑制全球范围内气候持续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1)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只填2种):‎ ‎ ; 。‎ ‎(2)为减缓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的趋势,有科学家提出大胆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生物,甚至会溶解掉部分海床,同时气候变化也可能改变海洋环流,把海底的二氧化碳又带回海面,另外把二氧化碳压入海底所消耗的能源可能会再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 ‎①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将会 能量(填“释放”或“消耗”);‎ ‎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 ③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 ,原因是 。‎ ‎(3)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440℃‎和800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最大达‎1.2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 ‎① 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请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分析,金刚石与水相比谁更宝贵? ‎ 理由是: 。‎ ‎12.某食品防腐剂是一种酸的钠盐,其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为:C:58.33%,H:3.47%,O:22.2%,Na:16.0%。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至少为 ( )‎ A.144 B‎.72 C.36 D.54‎ ‎13.酸、碱、盐三种化合物中:‎ ‎(1)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 、可能含有氢元素的是 ;‎ ‎(2)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 、可能含有氧元素的是 ;‎ ‎(3) 可能含有两种元素、 一定不可能含有两种元素。‎ ‎14.混盐一般是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如:Ca(NO3)Cl。漂白粉中有一种混盐CaOCl2(其中钙元素化合价为+2,氧元素化合价为-2)。(1)请将该混盐改写成如Ca(NO3)Cl的形式,其化学式表示为 。(2)该混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15.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H2O、H+、SO42-)能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下图I、II、III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 ‎(1)你提出的假设是 。‎ ‎(2)通过实验I可以证明 。‎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Ⅱ和Ⅲ,‎ 在Ⅲ中应该加入 。‎ ‎(4)探究结果为 。你认为除实验Ⅱ和Ⅲ所用试剂外,还能够溶解氧化铜的一种常见物质是 。‎ ‎16.理性推测是化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C是正盐,已知:A+nB =C +H2O (方程式已配平),n为化学计量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n=1时,B是一种常见的酸,其相对分子质量是98,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则B的化学式为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经推测A的化学式为 。‎ ‎(2)当n=2时,请各列举出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若A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 ;若A是一种金属氧化物 。‎ ‎17. 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 ‎18.判断含氧酸(含有氧元素的酸)酸性强弱的一条经验规律是:含氧酸分子的结构中含非羟基(羟基为—OH)氧原子数越多,该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1)根据以上信息可知,上表中X== 、Y== ;‎ ‎(2)按照下列要求,请从不同的角度比较磷酸和硫酸:‎ ①相同分子数时,物质的质量:磷酸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硫酸;‎ ②溶液的质量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相同时溶液的pH:磷酸溶液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硫酸溶液。‎ ‎19.小明学习了盐酸、硫酸后,知道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由此他联想通过实验探究食醋中的主要成分醋酸的化学性质(实验室能提供小明所需的各种仪器和药品)。请推测,他通过实验能得到有关醋酸化学性质的哪些结论?(至少说出三点)‎ ‎20.某学生为证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和碳酸具有不稳定性,设计了如下实验:‎ ‎(1)将石灰石和浓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来证明浓盐酸的挥发性。‎ ‎(2)将上述已变红的石蕊试液加热煮沸.就可证明碳酸已分解。试分析实验设计的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实验(1) 。 ‎ 实验(2) 。‎ ‎21.复分解反应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 ‎① 单质 ② 氧化物 ③ 酸 ④ 碱 ⑤ 盐 A、①② B、②④ C、③⑤ D、①‎ ‎22.下列各级物质,能在酸性溶液中人量共存,且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是( )‎ A.Na‎2C03,MgS04,NaCI、K2S04 B.CuS04、 KCI、NaN03、 CaCl2‎ ‎23.如何证明某化肥样品为硫铵?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4、现有Cu、Cu0、Cu(0H)2、CaC03、AgN03溶液、盐酸,各取少量两两混合,则可以发生的化学反应共有 个;其中有 个反应可以生成水;有 个属于置换反应。‎ ‎25、酸碱反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关系。‎ ‎⑴由于人的胃里有 ,因此胃液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病,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 物可缓解病痛。其治疗的化学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⑵ 做馒头发酵面团时,会产生乳酸等有机酸,蒸馒头前需加进适量的纯碱或小苏打等 碱性物质,它们相互作用产生了 气体(填化学式),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若加入的碱性物 质过多,可向面团或蒸锅中滴加少许含 (填化学式)的酸性调味料,否则蒸出的馒头会变涩,‎ 颜色发黄。‎ ‎⑶ 未成熟的水果大多具有涩味,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鞣酸。脱涩的方法之一是:先用 物质 A B C D 肥皂水 食醋 牙膏 食盐水 pH ‎10‎ ‎3‎ ‎9‎ ‎7‎ 少量的水将生石灰化成石灰乳,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然后把它用清水稀释,‎ 取上层清夜,浸泡水果5至6天即可除去涩味。‎ ‎⑷ 人被昆虫叮咬后皮肤红肿起泡 ,这是由于昆虫 在皮肤内注入了少量甲酸所致。把少许右表所列的 生活常用品 或 (填 编号)涂在被咬的皮肤上,痛痒便会消失。‎ ‎⑸ 请你再举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利用酸碱的例子 。‎ ‎26.有如下试剂:①pH试纸②酚酞溶液③稀HCl④Na2CO3溶液⑤石蕊试液。其中能将水、稀硫酸、澄清石灰水三种无色液体一次性鉴别开来的是 。‎ ‎27.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各种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Na2CO3、H2SO4、HCl、KNO3 B.CuSO4、KOH、NaCl、NaOH C.Na2SO4、Na2CO3、BaCl2、HNO3 D.NaNO3、MgCl2、KCl、Ba(OH)2‎ ‎28.某校实验室在搬迁时,不慎把三瓶无色溶液的标签损坏了,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盐酸、BaCl2溶液和Na‎2C03溶液。甲、乙、丙三位学生各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都取得了成功。 已知:Na‎2C03溶液显碱性,BaCl2溶液呈中性。‎ ‎(1)请你写出下表中三位学生所用试剂的名称:‎ 鉴别溶液 鉴别方法 试剂名称 盐 酸 甲:一种指示剂 BaCl2溶液 乙:一种酸溶液 Na‎2C03溶液 丙:一种钾的正盐溶液 ‎(2)丁学生认为不用任何试剂即可鉴别,请你简要叙述他的鉴别过程(一种方法即可):‎ ‎ 。‎ ‎29.某瓶盐溶液标鉴已被腐蚀,只知其可能是NaCl溶液、也可能是Na2CO3溶液。请你对这瓶溶液进行鉴定,以确定是NaCl溶液,还是Na2CO3溶液。‎ ‎(1)鉴定该溶液可用两种不同类别的试剂(任选两种) 、 。‎ ‎(2)简述其中一种鉴定方法(包括步骤、现象及结论)。‎ ‎30.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稀盐酸和氯化钠。某兴趣小组设计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区分它们。请回答有关问题:‎ ‎(1)化学方法 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下,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写。所选试剂须属不同物质类别(物质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等)。‎ 所选试剂 判断方法 方法一(例)‎ 锌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锌粒反应,有气体产生的原样品是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的是氯化钠溶液。‎ 方法二 方法三 ‎(2)物理方法 ‎ 同学小王仅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简要叙述操作方法及判断方法) 。‎ ‎31.某工地的仓库里有三包标签已磨损的白色粉末,分别是生石灰、熟石灰和碳酸钙粉末。请你设计一个简便的方法进行鉴别,并完成该实验报告。‎ 操作步骤 现象与结论 ‎32.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均为纯净物),已知它们可能是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某学生的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 步骤1:取A、B、C、D四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2 mL,振荡后静置。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只有盛放A的试管中液体呈蓝色,其他均呈无色。‎ 步骤2:继续向盛放B、C、D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只有D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他均无明显变化。‎ 步骤3:将步骤2盛放B和C的试管中固体滤出后,向滤液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 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与该学生预测的“只有一支试管中有固体存在,其他试管中均为澄清溶液”的现象不同,其原因可能是 。‎ ‎(2)步骤3中,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3)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请选择下列①或②中的一个问题回答:‎ ‎①四种白色粉末均已一一鉴别出来,分别是 ‎ ‎ (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②四种白色粉末只能部分被鉴别出来,分别是 (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对尚未鉴别出来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进行确定,并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33.除去NaCl溶液中的杂质Ba(OH)2,若只准加入一种试剂,则这种试剂是 。‎ ‎34.分离NaCl、FeCl3和BaSO4的混合物,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 ‎ A. H2O、AgNO3、HNO3 B. H2O、NaOH、HNO3 ‎ C. H2O、NaOH、HCl D. H2O、KOH、HNO3 ‎ b a ‎35.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SO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5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 ①④②⑤③ B. ④①②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⑤②④①③‎ ‎36、右图所示的装置有多种用途。根据实验需要,气体既可从a导入也可以从b口导 入。瓶中既可加入其他物质,也可以加入不同的液体或固体颗粒等。请根据要求将相 关内容填入下表,然后结合物理知识回答问题:‎ 用途 气体入口(a或b)‎ 瓶中物质 ①收集H2‎ ②排气法收集CO2‎ 空气 ③排水法收集O2‎ 水 ④除去H2中的杂质HCl气体 ⑤干燥CO2气体 ⑥验证CO气体中含有CO2杂质并除去 结合物理知识,简述在表内第③项中,排水法收集O2操作成功的原理       。‎ ‎37、为除去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杂质Na2CO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适量)进行实验。请你对他们所选用的试剂进行评价:‎ 学生 选用试剂 评价(是否可行,并简述理由)‎ 甲 乙 H2SO4‎ 丙 Ba(OH)2‎ ‎38、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Internet网上资料得知: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3。他们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准备将其中的银以单质的形式回收。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活动:‎ ‎ (1)[设计方案] ①加入比银活泼的金属单质 ②除去金属混合物中的杂质 ‎ (2)[小组讨论] ‎ ‎①选择加入的金属 甲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铜;‎ 乙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铁。你认为 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其原因是 。该方案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除去银粉中混有的金属 向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试剂是 ,化学方程式为 。‎ ‎ (3)[进行实验] 过程如下:‎ ‎ 请回答:操作a是 ,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 (4)[产品验证]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法验证得到的银中是否含有铁粉,方法是 ‎ ‎ 。‎ ‎39.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展示了一套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化学反应都完全,氧化铁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查阅资料:草酸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H‎2C2O4 CO↑+CO2+H2O 通过讨论,同学们对这套装置有了多种认识。‎ ‎(1)第一小组同学说:从实验安全和实验操作程序看,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先加热___(填A或D)处,实验结束时,应_____(填先或后)停止D处的加热;从环保的角度讲,在E装置后还应对尾气进行处理,其方法是: 。‎ ‎(2)第二小组的同学说:用该实验装置可以检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产物,其中B装置的作用_______ ;E装置的作用___ ;‎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_ _。‎ ‎(3)第三小组的同学说:利用这套装置还可以测定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他们的测定方法是:称量氧化铁样品的质量‎10.0 g,样品与玻璃管的总质量为‎60.0 g,完全反应并冷却后再称量玻璃管与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57.6 g。计算实验测得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 ‎(4)第四小组同学说:利用这套装置还有另外测定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的方法:先称量氧化铁样品的质量,再分别称量E装置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即可计算求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但按此方法实际实验测定结果却偏大,分析造成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 ‎40.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 问题:如何鉴定孔雀石[Cu2(OH)2 CO3]加热分解的产物?‎ 假设:假设孔雀石加热分解的产物是H2O、CO2和CuO。‎ 设计实验:实验①:按右图进行实验,证明分解产物中有H2O和CO2 。‎ 该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接 , 接 ;按此顺序连接的理由是: ‎ ‎ 。‎ 实验②: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孔雀石完全分解后,试管中剩余的黑色固体是CuO(用图示或文字说明均可): ‎ ‎ 。‎ 现象和结论:实验①中:U形管中的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证明产物中有 ;证明产物中有CO2的现象是 。实验②中(你设计的):因为有 现象,所以黑色固体中有铜元素;因为有 现象,所以黑色固体中有氧元素;由此可得到结论:产物中有CuO。 ‎ ‎41.将一块光亮的纯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表面变黑。对黑色物质的来源,提出你的二个预测(假设),并设计一个或几个实验来证明你预测的正确性。‎ 预测序号 实验步骤和方法 现象和结论 预测1:可能来源于 ‎ 预测2:可能来源于 ‎ ‎42.实验室可以选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混有氯化氢、水蒸气)和进行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如果要证明制得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应把A装置与E装置连接,E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如果要验证制得的气体是二氧化碳,除A装置外,还应选用上述装置中的 (填装置序号,下同)。‎ ‎(4)如果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从上述各装置中选择适当的装置进行连接,连接顺序是 ,其中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43.为验证Fe、Ag、CU的活动性顺序,小红同学用了三种试剂(其中只有一种盐溶液)进行实验,小朗同学用了与小红完全不同的三种试剂(其中有两种盐溶液)进行实验,她们都取得了相同的实验结果。请写出两位同学在实验中所用的试剂的化学式:‎ ‎(1)小红同学 ;(2)小朗同学 。 ‎ ‎44.课堂上同学们利用甲图装置做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时,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于是老师加了一个u形管,如乙图,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 请回答:‎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用乙装置后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2)中推测的原因,请你设计一个新的改进装置(可用图示或用文字叙述改进要点)。‎ ‎45.我国青海湖地区素有“夏天晒盐,冬天捞碱”之说,其中捞出的碱主要是碳酸钠和少量氯化钠的混合物。小王同学以捞出的碱作为样品,并用以下一套装置对样品进行分析,根据量筒中收集到的液体的体积(相当于二氧化碳的体积)来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已知:HCl+NaHCO3===NaCl+CO2↑+H2O;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 ‎(1)在A和B 两套装置中,哪一套装置更合理________(选填“A”或“B”)。‎ ‎(2)准确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锥形瓶中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是否有明显影响? ______(填“有”或“没有”)。‎ ‎(4)若实验中用的盐酸是浓盐酸,则测得的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与实际值相比会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5)在实验过程中,对取用样品的量的多少有一定要求,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小红发现松软的面包、酥脆的饼干内部都有许多小孔。为探究这个问题,她从面点师那里了解到:此类食品制作过程中常 加入膨松剂,碳酸氢钠就是一种常用的膨松剂。小红从超市买来一袋膨松剂(碳酸氢钠),按照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对其进行探究。‎ ‎ ①阅读使用说明:一使用时与面粉混合均匀,加水拌和,成型后直接焙制;②观察到样品为白色粉末状物质; ③取少量样品加入水,发现其完全溶解;④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 pH = 11;⑤取少量样品,向其中加人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⑥取适量样品放人试管加热,产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l)请你通过以上实验判断,形成小孔的气体应该是 。你猜测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有 。‎ ‎ (2)将少许面粉加人水中 取上层液用H试纸测量,显中性,由此你认为碳酸氢钠能使食品膨松的主要原因是 。‎ ‎ (3)请你通过以上探究活动,总结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 。‎ ‎(4)请你写出你所了解的碳酸氢钠的其他用途 。‎ ‎47.小刚为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锌锰干电池,做了以下探究:他打开一节废电池,观察到如下现象:黑色碳棒完好无损;电极周围充满黑色粉末;里面有少量无色晶体;金属外壳明显破损.‎ 小刚查阅了资料:锌锰干电池的结果如图所示,它以中心的碳棒(石墨)做正极,外围的锌筒做负极,锌筒与碳棒之间填满用氯化铵溶液(做电解质)拌湿的二氧化锰和石墨,石墨不参加化学反应,仅起导电作用,在电池的使用中,锌逐渐变成了氯化锌。请你根据初中学习的知识和小刚的探究活动,填写以下空白。‎ ‎(1)用碳棒做电极主要利用了石墨的____性。(2)干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____。‎ ‎(3)以氯化锌为例,写出证明废电池中含有氯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 ‎(4)用简单的方法证明黑色粉末中含有石墨,写处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 ‎ ‎ ‎ ‎(5)通过回收废旧锌锰电池可得到的物质有 (至少答2种).‎ 答案要点 ‎(1)认真读题、理解条件;(2)联系课本、缜密思维;(3)领会要求、分析解答。‎ ‎1. [分析]物质要发生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必须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3)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把引燃蜂窝煤炉几个步骤和燃烧条件加以对照,就不难解答有关问题。‎ ‎[答案]引火材料的着火点较底,易于点燃,燃烧的过程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达到煤球的着火点以上,引燃煤球,并提供足够的氧气,使煤球能够持续燃烧。‎ ‎2. [分析] 阅读材料一便可了解10OC时醋酸的状态;醋酸也是一种酸,它和盐酸、稀硫酸一样能够和铝等活泼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由材料二可知,熬骨头汤时加入少量食醋能使其中难溶的磷酸钙变为易于人体吸收的可溶性的钙盐。‎ ‎[答案](1)固态;(2)不能,铝制品和食醋能发生反应,使其受到腐蚀;(3)将骨头中含有磷酸钙溶解变为可溶性的钙盐,以利于人体吸收。‎ ‎3. [分析]根据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说明此时产生了气体;结合标签上的“碳酸氢钠”这一比较熟悉的碳酸盐以及“酒石酸晶体”中的“酸”字,将思维定格于碳酸盐与酸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碳这一基础知识,一切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 ‎[答案]气泡成分:CO2 理由:碳酸氢钠与酸性物质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步骤: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实验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我的结论:气体是CO2‎ 低温原因:维生素C对热不稳定 防潮原因:维生素C泡腾片遇水发生反应而变质 ‎4.(1)Ca(OH)2 (2)H2CO3 (3)Al2(SO4)3 (4)Na2CO3 (5)CaCO3 (6)Al(OH)3 (2)、(1)(6)、(3)(4)(5)‎ ‎5.(1)用弹簧秤在小桶中称取‎150 g食盐,加水至除小桶外重‎1000 g 用筷子搅拌至食盐完全溶解 ‎ (2) ①紫卷心菜汁(或其他花青素类花汁) 购买紫卷心菜自制 ① pH试纸(或石蕊试液) 购买(或在化学实验室经教师同意取得) (本题有多种可能的答案)‎ ‎6.(1)混合物 (2)碱 ,红色 (3)CaCO3CaO+CO2↑;CaO+H2O==Ca(OH)2;CO2+Ca(OH)2====CaCO3↓+H2O ‎7.(1)天然纤维 (2)取面料少许灼烧,燃烧时纤维卷缩,灰烬为黑褐色硬块的是假冒产品;取面料少许灼烧,燃烧快、灰烬少,呈浅灰色的是真品。‎ ‎8.(1)4 96 (2)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④ ‎ ‎(4)4Fe + 3O2+6H2O=== 4 Fe(OH)3 0.6‎ ‎9.【分析】题目提示要从两方面去考虑问题。从CO2的循环处理来看,方案②要优于方案①,但通过计算可知,产生同质量的O2,方案②消耗原料质量大,发射成本高,从这点看,方案①要优于方案②。我们最熟悉的CO2与O2之间的循环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了,它与人的呼吸作用过程恰好相反,且成本低,简单易行。‎ ‎ 【答案】(1)11838(按氧气体积分数为21%计算)(2)方案①:优点是产生同质量的氧气,飞船发射时质量较小;缺点是不能同时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方案②:优点是产生氧气的同时能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缺点是产生同质量的氧气时飞船发射质量较大。(3)在飞船内种植光合作用效率高的植物。 二氧化碳和氧气循环利用,既能减轻飞船发射的质量又能同时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 ‎10.(1); ‎ ‎(2)CO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 ‎11.(1)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石燃料的使用或提高燃料的利用率。(2)①释放; ②CO2+H2O=H2CO3;③大;深海中,压强大,温度低。(3)① 3CO2+4Na2Na2CO3+C; ②水更宝贵; 以人为本,水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水,一切生物将无法生存。‎ ‎12.[分析]盐中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若该钠盐的酸根用X表示且化合价为—n,则其化学式为NanX,其中n的最小值为1,根据此值可求出该盐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最小值:23/16.0%==144‎ ‎[答案]A ‎13. [分析]解决该问题可把有关概念作为思维的“原点”,把“化抽象为具体”作为分析的一种方法。以问题(1)为例:根据酸和碱的概念发现其中无一例不含有氢元素;通过在熟悉的物质中寻找含有与不含有氢元素的盐,便可知道盐中是否一定含有氢元素。‎ ‎[答案](1)酸和碱 盐 (2)碱 酸和盐 (3)酸和盐 碱 ‎14.[分析]CaOCl2中钙元素化合价为+2,氧元素化合价为—2,钙、氧两种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其中氯元素定有正、负两种化合价且分别为+1、—1。依据Ca(NO3)Cl的化学式可知含有Ca2+、NO3—、Cl—,则CaOCl2中含有Ca2+、ClO—、Cl—。‎ ‎[答案](1)Ca(ClO)Cl (2)+1、—1‎ ‎15. [分析]此题应用对比实验确定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H2O、H+、SO42-)能使氧化铜溶解,对比实验就是控制变量实验。本实验涉及H2O、H+、SO42-三个变量,实验I通过控制H+、SO42-不出现,能得出H2O不能使氧化铜溶解的结论;由于II中同时出现了H2O、H+、SO42-三个变量,因此实验III中一定要控制H+不出现但SO42出现-或SO42-不出现而H+出现。‎ ‎[答案](1)溶液中的H+使CuO溶解 (2)H20不能使CuO溶解 (3)盐酸(或硫酸钠溶液) (4)溶液中的H+可以使CuO溶解,H20、SO42-不能使CuO溶解 ‎ 稀硝酸(或盐酸)‎ ‎16.(1)H2SO4、40、MgO (2)CO2+2NaOH=Na2CO3+H2O(或SiO2、SO3、SO2等+2NaOH或KOH等)CuO+2HCl=CuCl2+H2O(或CaO、BaO、MgO等+2HCl或HNO3等);‎ ‎17.B ‎18.(1)1、2 (2)①等于 ②大于 ‎19.(1)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2)能和某些金属单质发生置换反应;(3)能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5)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5)能和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0.(1)不合理,因为CO2 通人紫色石蕊故液,试液也能变红,故不能直接验证浓盐酸的挥发性。(2)不合理,因为加热煮沸不能除尽氯化氢.故不能直接验证碳酸的不稳定性。 ‎ 提示;对化学实验的现象分析要关注有没有干扰因素的存在。‎ ‎21 . 【分析】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根据关系图解读可知,可以是盐和水、酸和盐、碱和盐、盐和盐,其中易分解的酸又生成氧化物和水,如H2CO3,可分解成CO2和H2O。‎ ‎【答案】 D ‎22.【分析】解答本题时应特别注意题中的附加条件“酸性溶液”和“无色、透明溶液”。A中Na‎2C03不能在酸性环境中存在故排除:B中CuS04为蓝色,故B错误;C中Na2S04和BaCl2‎ 可发生复分解反应,即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止确。‎ ‎【答案】 D ‎23.【分析】硫铵即硫酸铵,它的化学式为(NH4)2S04,由NH4+和SO2- 4构成,因而需用化学方法分别或同时证明两种离子的存在。‎ ‎【答案】有两种方法:①加两种试剂:Ca(OH)2和BaCl2‎ ‎(NH4)2SO4+Ca(OH)2=CaS04+2NH3 1+2H20‎ ‎(NH4)2S04+BaCl2=BaS04+2NH‎4C1‎ ‎②用一种试剂;Ba(OH)2‎ ‎(NH4)2S04+Ba(OH)2=BaS04↓+2NH3↑+2H20‎ ‎24、5,3,1‎ ‎25、(1)胃酸(或盐酸),3HCl + Al(OH)3 ===AlCl3 + 3H2O (2)CO2,CH3COOH ‎(3)、CaO + H2O ==Ca(OH)2 (4)A ,B (5)略 。‎ ‎26. [分析] 此题属于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其解题思路为:一般根据溶液的酸碱性、溶解性、阴阳离子的不同特征选择试剂。从溶液的酸碱性来看,三种被鉴溶液分别显中性、酸性、碱性,用pH试纸或石蕊试液能将它们鉴别开来;从溶液的组成来看,稀硫酸中含有H+,澄清石灰水中含有Ca2+,若向其中分别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的现象依次是出现气泡、生成白色沉淀。‎ ‎[答案] ①④⑤‎ ‎27.[分析] 此题属于不外加试剂鉴别多种物质,其解题思路有两种:(1)“一看”——通过观察将被鉴物中颜色特殊的甲物质首先鉴别出来、“二反应”——将被鉴别出来的甲物质作试剂并将其加入到其余物质中,将有特征反应现象的乙物质鉴别出来,再将乙物质作为试剂并将其加入到其余物质中,将有特征反应现象的丙物质鉴别出来,依次类推。(2)“两两混合、统计现象”——将被鉴物质通过两两混合,将其中的反应现象作统计,若被鉴物质产生不同的现象,则可通过此方法加以鉴别。‎ 相互反应是通过两两混合得以实现的。A组物质通过两两混合,Na2CO3两次产生气体可被鉴别,而H2SO4、HCl均产生一次气体,因现象相同无法鉴别;B组物质通过观察有一溶液呈蓝色为CuSO4,将CuSO4作为试剂加入到其它溶液中,因KOH、NaOH均产生蓝色沉淀无法鉴别。按照上述原理可对C、D两组物质作同样的分析。‎ ‎[答案] C ‎ ‎28.[分析]鉴别不同物质一定要分析被鉴物在组成和性质上的差异,要以出现不同现象为最终目的,确定所用试剂和实验方法。盐酸显酸性,Na‎2C03溶液显碱性,BaCl2溶液呈中性,若用酸碱指示剂加以鉴别,只能使用紫色的石蕊试液;由于BaCl2溶液含Ba2+,Na‎2C03溶液中含有CO32-,若用酸来鉴别,可用稀硫酸(产生沉淀的为BaCl2溶液,产生气泡的为Na‎2C03溶液,无现象的为盐酸);若用一种钾的正盐溶液来鉴别,可用K‎2C03溶液(产生气泡的为盐酸,产生沉淀的为BaCl2溶液,无现象的为Na‎2C03溶液)。在不用任何试剂的前提下,可将三种被鉴溶液两两混合,根据现象的不同即可鉴别。‎ ‎[答案](1)甲:紫色的石蕊试液;(2)乙:稀硫酸;(3)丙:K‎2C03溶液。‎ ‎(2)分别取三种物质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并作两两混合,产生沉淀的为BaCl2溶液,产生气泡的为Na‎2C03溶液,无现象的为盐酸。‎ ‎29. (1)酚酞试液、石蕊试液、稀HCl、Ca(OH)2溶液、BaCl2溶液等 (2)只要答案合理 ‎30. (1)方法二 氧化铜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氧化铜粉末反应,氧化铜溶解并能得蓝色溶液的原样品是盐酸,氧化铜不溶解的是氯化钠溶液。‎ 方法三 碳酸钠 ‎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碳酸钠反应,有气体产生的原样品是盐酸,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溶液。‎ ‎(或氢氧化铜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氢氧化铜反应,氢氧化铜溶解并能得蓝色溶液的原样品是盐酸,氢氧化铜不溶解的是氯化钠溶液等。)‎ ‎(2)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玻璃棒上有固体留下的是氯化钠溶液,没有的是盐酸。(或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是盐酸,无气味的是氯化钠溶液。)‎ ‎31. ‎ 操作步骤 现象与结论 方法一:分别取少量粉末(或样品)于容器中,加入适量水,搅拌、静置。再分别取另外两种粉末的上清液,通过饮料管向液体中吹气 反应剧烈且伴有大量热量放出的是生石灰,无放热现象的是熟石灰和碳酸钙粉末。‎ 吹气后混合液无变化的的是碳酸钙粉末,混合液变浑浊的是熟石灰。‎ 方法二:分别取少量粉末(或样品)于容器中,加入适量白醋或盐酸。‎ 另取另外两种粉末少许(或样品)于容器中,加入适量水,搅拌、静置。‎ 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钙粉末,无气泡产生的是熟石灰和生石灰。‎ 加入水后反应剧烈且伴有大量热量放出的是生石灰,无放热现象的是熟石灰。‎ ‎32. 解法1:(1)取用固体过多(或加水量较少,或固体未能完全溶解)‎ ‎(2)B(或C)的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沉淀,C(或B)的试管中出现少量白色沉淀 ‎ (3)① A是CuSO4 B(或C)是K2SO‎4 C(或B)是KCl D是CaCO3‎ 解法2:(1)取用固体过多(或加水量较少,或固体未能完全溶解)‎ ‎(2)两支试管中均出现白色沉淀 (3)② A是CuSO4 D是CaCO3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取少量B、C的粉末分别放入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足量水,充分振荡后,观察 ‎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 两支试管中均为无色澄清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的原物质是K2SO4;仍是澄清溶液的原物质是KCl ‎33. 【答案】 CuSO4或Fe2(SO4)3或H2SO4‎ 除杂方法的几个优化原则 ⑴若同时有多种方法能除去杂质,要选择那些简单易行、除杂彻底的方法。‎ ⑵应尽量选择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增加保留物质的方法,即“一举两得”。‎ ⑶先考虑物理方法,再用化学方法。‎ 拓展延伸 一、气体的净化与干燥 ‎1、气体净化的几种方法 ⑴吸收法:用吸收剂将杂质气体吸收除去。如,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可先用浓NaOH溶液吸收CO2,再用浓硫酸等干燥剂除去水蒸气。‎ 常见气体吸收剂见下表:‎ 吸收剂 吸收的气体杂质 吸收剂 吸收的气体杂质 水 可溶性气体:HCl、NH3等 NaOH固体 CO2、HCl、H20‎ 无水CuSO4‎ H2O 碱石灰 CO2、HCl、H20‎ 灼热的铜网 O2‎ NaOH溶液 CO2、HCl 灼热的CuO H2、CO 浓硫酸 H20‎ ⑵转化法: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气体转化为所要得到的气体。如,除去CO2中的少量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CuO,CO + CuO Cu + CO2。‎ ‎2、气体的干燥 气体的干燥是通过干燥剂来实现的,选择干燥要根据气体的性质,一般原则是:酸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碱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干燥装置由干燥剂状态决定。‎ ⑴常见的干燥剂 干燥剂 可干燥气体 不可干燥气体 干燥 装置 名称或化学式 酸碱性 状态 浓H2SO4‎ 酸性 液态 H2、N2、O2、CO2、HCl、CH4、CO等 NH3‎ A 固体NaOH 生石灰 碱性 固态 H2、O2、N2、CH4、CO、NH3等 CO2、SO2、HCl B或C 无水CaCl※‎ 中性 固态 除NH3外所有气体 NH3‎ B或C ⑵常用干燥装置如下:‎ 注意:选择吸收装置时,要注意进、出气体导管的连接方法,若用“洗气瓶”,要注意“长进短出”,若用干燥管要注意“大进小出”。先除去气体中含有的其他杂质,干燥除去水蒸气的操作放在最后。‎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主要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或原理 举例 物理方法 过滤法 ①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②可溶性固体与不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粗盐的提纯 结晶法 蒸发 ①分离溶质与溶剂 ②除去易挥发的杂质 从含有HCl的NaCl溶液中分离出固体NaCl 降低温度 可溶性固体溶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小不同 分离NaCl与KNO3的混合物 续表 方法 适用范围或原理 举例 化学方法 化气法 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而除去 除Na2SO4中Na2CO3,可加适量稀H2SO4:Na2CO3+ H2SO4=Na2SO4+ CO2↑+ H2O 沉淀法 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 除去NaCl中的Na2SO4,可加适量的BaCl2:Na2SO4+ BaCl2==BaSO4↓+2NaCl 置换法 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而除去 除Fe SO4中的Cu SO4,可加过量的铁粉,再过滤:CuSO4+Fe==Cu+Fe SO4‎ 溶解法 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而除去 除C粉中的CuO粉,可加适量稀硫酸,再过滤:CuO+ H2SO4==CuSO4+ H2O 加热法 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 除CaO中的CaCO3可加热:CaCO3CaO+ CO2↑‎ 转化法 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主要成分 除CO2中的CO,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CO+CuOCu+CO2‎ 在实际解题时要因题而解,也可以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几种方法。‎ ‎34.【分析】此题中,因NaCl 、FeCl3均溶于水,BaSO4难溶于水,所以先用水溶解,利用溶解性差异过滤分离,然后用NaOH溶液与滤液反应,NaCl未变化,FeCl3被转化为Fe(OH)3↓,通过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和沉淀,将滤液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NaCl,将沉淀与HCl溶液反应,可使转化为Fe(OH)3的FeCl3得以复原。在分离操作中同样要遵循不能引入新杂质的原则,所以选C。‎ ‎【答案】C ‎35.【分析】除去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为了保证将杂质除尽,所加试剂必须过量,因此为了不引进新杂质,后面加入的试剂要能除去前面加入的试剂。本题加入试剂及顺序是:a加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SO42-;b加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Mg2+;c加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Ba2+、Ca2+;d过滤,除去生成的沉淀(CaCO3、BaCO3、Mg(OH)2和泥沙);e加适量的盐酸,除去过量的CO32-和OH-,由于b和a顺序互换,不影响除杂目的,所以前两步操作顺序可颠倒。‎ ‎ 【答案】C、D。‎ ‎36、①b,空气;②a;③b;④a,NaOH溶液或AgNO3溶液或水;⑤a,浓H2SO4;⑥a,澄清的石灰水或Ba(OH)2溶液 ‎37. 甲:不行,除去Na2CO3的同时又引入了新杂质NaCl。乙: 行,除去Na2CO3的同时增加了Na2SO4,而且没引入新杂质。丙:不行,除去Na2CO3的同时了也除去了Na2SO4,并引入了新杂质NaOH 。‎ ‎38.(2)① 乙 铁粉比铜粉更易被除去(或更易得到、更经济)。 2AgNO3 + Fe ===Fe(NO3)2 + 2Ag ② 稀盐酸(或稀硫酸) ‎ Fe + 2HCl == FeCl2 + H2↑ (或Fe + H2SO4 == FeSO4 + H2↑)。(3)过滤 漏斗 FeCl2 (或FeSO4)。(4)用磁铁接触,看银粉是否被磁铁吸引(或取少量滴入稀盐酸或稀硫酸,看是否有气泡放出)。 ‎ ‎39. [分析]本题较好的体现了“理在书中,题在书外”,掌握好书本知识是解题的基础;利用化学计算的某些原理对实验中出现的数据进行处理是该题提出的能力要求;能否根据实验的具体情景对某些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体现了同学们思维的境界。本题(1)、(2)两问的思维原点为课本中重点出现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这一重要的化学实验;解答第(3)问,须运用“反应前固体的质量之差==参加反应的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解答第(4)问需要考虑装置E和空气相连通这一具体的实验情景。‎ ‎[答案](1)A 、先 、点燃或用气球收集 (2)除去CO2;检验CO与Fe2O3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3CO+Fe2O32Fe+3CO2 (3)80% (4)原装置中空气含有的二氧化碳被E装置吸收 ‎40.[分析]熟悉各套装置的功能、知道混合气体中各种成分检验的方法及实验的先后顺序、灵活运用有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此类问题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或能力。要对混合气体中的各种成分进行检验须遵循“先验水,后验其它”的原则,其中检验水用无水硫酸铜,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 ‎[答案]设计实验:①d e b (或e,d,b) 必须先通过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否则,因澄清石灰水中水的挥发或冷凝作用而干扰原产物中水蒸气的检出;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时须遵循长进短出的原则。 ②待反应后的试管冷却,拔下橡皮塞,用一根长导管向黑色固体通氢气,一会儿,加热试管,当看到黑色固体变红,试管口有水珠时,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氢气(本问题是开放的:用图示、或其他合理解答均可) 现象和结论:①H2O(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试管中黑色固体变红色 试管口有水珠出现 (解答要与设计实验②相匹配)‎ ‎41. ‎ 预测序号 实验方案 结论和解释 预测1:由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 将铜片放入试管中加热,观察现象。‎ 若铜片上仍有黑色物质出现,说明预测1正确。‎ 预测2:由酒精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碳 ‎ ‎(可能的实验方案还有:(1)用酸或H2、CO等,检验预测假设的成分;(2)冷却后,用软布轻擦黑色物质。)‎ 提示:黑色物质有可能与铜本身有关(氧化铜),也可能来源于酒精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黑。‎ ‎42.(1)CaCO3+2HCl==CaCl2+H2O+CO2↑(2)出现白色沉淀,AgNO3+HCl==AgCl↓+HNO3 (3)E、C (4)A、E、B、D,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或吸收CO2中的水分) ‎ ‎43.(1)Fe、Cu(NO3)2、Ag;(2)Fe(NO3)2、Cu、AgNO3‎ ‎△‎ ‎44.(1)2H2O2===2H2O+O2↑(2)氧气中含有的较多的水蒸气得到冷却 ‎(3)可将产生的气体通过浓硫酸(或氧化钙或无水氯化钙或烧碱固体或碱石灰)进行干燥。‎ ‎45.(1)A (2)取出导管,量筒平放,视线与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切 ‎ ‎(3)没有 (4)偏大 (5)因为样品量太多会使液体外溢或气体外逸导致测量不准;太少会导致气体量太少,产生的气压不够,造成较大误差 ‎46.【分析】通过对题中事实与实验现象的归纳得出:碳酸氢钠含碳酸根,产生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是二氧化碳,再根据研究物质的方法,得出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参考答案】(1)二氧化碳;一是此类食品在制作过程中经过发酵,产生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二是碳酸氢钠在加热过程中分解放出二氧化碳。(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使食品内部形成许多小孔。(3)白色固体,能(易)溶于水。(4)制取二氧化碳、治疗胃酸过多、作干粉灭火器中的药品等。‎ ‎47.(1)导电(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略(4)将黑色粉末放在金属片上加热,黑色粉末燃烧(有火星)(5)碳棒(石墨)、锌、二氧化锰、氯化锌、氯化铵(任意两个)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