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含解析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含解析2

‎2016年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运河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不属于人类必需微量元素的是(  )‎ A.O B.Fe C.I D.Zn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塞紧橡胶塞 C.‎ 测量溶液的pH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3.下列关于O2、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分子 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将O2转化成CO2‎ D.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铝:Al2O3 B.二个氮原子:N2‎ C.钠离子:Na+1 D.硫酸镁中镁显+2价: SO4‎ ‎5.下列说法种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发生改变 B.铵态氮肥与碱进行混合研磨一定会产生氨气 C.置换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6.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除去CO中的CO2‎ B.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收集 C.测定水的组成 D.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A.A B.B C.C D.D ‎7.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三种金属的硝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四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丁、丙、乙 C.乙、丙、丁、甲 D.丁、丙、乙、甲 ‎ ‎ 二、简答题 ‎8.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汽油和柴油主要是由      炼制的产品.‎ ‎(2)俗话说:“五谷杂粮壮身体,青菜萝卜保平安”,其中“萝卜青菜”富含的营养素是      .‎ ‎(3)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C15H21O5),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青蒿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同元素间的最本质区别是      ;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4)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高炉炼铁的反应原理      .‎ ‎9.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简便、快速的特点,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1)先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稀释需要经过计算、量取、      三个步骤.如果把50g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5%的过氧化氢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g;在稀释过程中,除了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数字序号).‎ ‎①量筒 ②药匙 ③试管 ④酒精灯 ⑤滴管 ⑥玻璃棒 ⑦漏斗 ‎(2)取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I.小烧杯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II.该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10.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分类信息如图1所示,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2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⑤⑥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实际生产中为防止反应④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有      .‎ ‎(4)反应②或③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一个)      .‎ ‎11.实验室有一瓶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氢氧化钠溶液,确认已变质.某学习小组展开如下探究,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并进一步制定回收方案.‎ ‎[提出问题1]该溶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作出猜想]通过分析,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I:已完全变质,该样品中只含碳酸钠;猜想II:部分变质,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实验方案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      溶液,并不断振荡.‎ 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II正确,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II.将步骤I反应后的混合物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2~3滴酚酞试液.‎ ‎      ‎ ‎[提出问题2]如何从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回收得到较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探究2]回收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查阅资料]在不同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 ‎1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64‎ ‎85‎ ‎138‎ ‎203‎ ‎285‎ ‎376‎ ‎[实验方案2]如图所示:‎ ‎[交流表达]请回答下列问题:‎ I.试剂x的化学式      ,操作y的名称为      .‎ II.根据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数据,系列操作z中②操作名称为      .‎ ‎[反思提高]实验方案1中的物质检验和试验方案2中的杂质提纯都将碳酸钠进行了转化,但二者的目的不同.‎ I.实验方案1中的目的是      .‎ II.实验方案2中的目的是为了除去产品中的杂质而将碳酸铵转化为产品氢氧化钠.‎ ‎ ‎ 三、计算应用题 ‎1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 ‎(1)合金中锌的质量为      g.‎ ‎(2)第二次加入50g14.6%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 ‎ ‎2016年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运河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不属于人类必需微量元素的是(  )‎ A.O B.Fe C.I D.Zn ‎【考点】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分析】根据人体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所包括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人体中的常量元素主要有: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微量元素主要有: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 A、氧属于人体常量元素,故选项正确.‎ B、铁属于人体微量元素,故选项错误.‎ C、碘属于人体微量元素,故选项错误.‎ D、锌属于人体微量元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A.‎ ‎ ‎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塞紧橡胶塞 C.‎ 测量溶液的pH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装配或连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注意事项解答;‎ B、根据把试管放入桌面,用手拿橡皮塞硬往试管口按,易使试管压破解答;‎ C、根据测定溶液pH的方法解答.‎ D、根据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解答.‎ ‎【解答】解:A、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应垂直悬空,故错误;‎ B、把试管放入桌面,用手拿橡皮塞硬往试管口按,易使试管压破,应左手拿试管,离开桌面,右手拿橡皮塞稍稍用力转动塞入;故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直接进入溶液会污染试剂,故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注入水,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不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好,故正确.‎ 答案:D ‎ ‎ ‎3.下列关于O2、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分子 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将O2转化成CO2‎ D.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元素组成、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氧气中含有氧分子,二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氧分子,不含有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O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C、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将CO2转化成O2,故选项说法错误.‎ D、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说明了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不能说明了氧气的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 ‎ ‎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铝:Al2O3 B.二个氮原子:N2‎ C.钠离子:Na+1 D.硫酸镁中镁显+2价: SO4‎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A、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解:A、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氮原子表示为:2N,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钠离子可表示为:Na+,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D、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硫酸镁中镁显+2价可表示为: SO4,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故选:A.‎ ‎ ‎ ‎5.下列说法种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发生改变 B.铵态氮肥与碱进行混合研磨一定会产生氨气 C.置换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考点】铵态氮肥的检验;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置换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D、根据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能采用的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铵态氮肥与碱进行混合研磨一定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由于由单质参加和由单质生成,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能采用的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由于温度不变,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 ‎ ‎6.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除去CO中的CO2‎ B.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收集 C.测定水的组成 D.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电解水实验;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分析】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B、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测定水的组成可选用电解水的实验,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应控制变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目的.‎ B、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图中收集二氧化碳时,集气瓶口不能加塞子,否则不能将空气排出,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目的.‎ C、测定水的组成可选用电解水的实验,根据生成氢气和氧气,能得出水的组成的结论,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目的.‎ D、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应控制变量,图中溶质和溶剂的种类均不同,不能确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C.‎ ‎ ‎ ‎7.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三种金属的硝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四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丁、丙、乙 C.乙、丙、丁、甲 D.丁、丙、乙、甲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根据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解答】解: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三种金属的硝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四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由关系可知,甲能与盐溶液反应生成丁,说明甲的活动性比丁强;丁能与盐溶液反应生成丙,说明丁的活动性比丙强;丙能与盐溶液反应生成乙,说明丙的活动性比乙强;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丁、丙、乙.‎ 故选:B.‎ ‎ ‎ 二、简答题 ‎8.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汽油和柴油主要是由 石油 炼制的产品.‎ ‎(2)俗话说:“五谷杂粮壮身体,青菜萝卜保平安”,其中“萝卜青菜”富含的营养素是 维生素 .‎ ‎(3)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C15H21O5),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青蒿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同元素间的最本质区别是 质子数不同 ;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90:11:40 .‎ ‎(4)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高炉炼铁的反应原理 Fe2O3+3CO2Fe+3CO2 .‎ ‎【考点】石油加工的产物;铁的冶炼;元素的概念;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 ;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分析】(1)根据石油炼制的原理及产物分析回答;‎ ‎(2)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3)根据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高炉炼铁原理分析;‎ ‎【解答】解:(1)汽油和柴油都是石油加工的产物,分离时,根据它们的沸点不同而制得的,故填:石油.‎ ‎(2)“青菜萝卜”中富含维生素,故填:维生素.‎ ‎(3)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填:质子数不同;90:11:40.‎ ‎(4)高炉炼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故答案为:Fe2O3+3CO2Fe+3CO2.‎ ‎ ‎ ‎9.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简便、快速的特点,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1)先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稀释需要经过计算、量取、 混匀 三个步骤.如果把50g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5%的过氧化氢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150 g;在稀释过程中,除了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①⑤⑥ (填数字序号).‎ ‎①量筒 ②药匙 ③试管 ④酒精灯 ⑤滴管 ⑥玻璃棒 ⑦漏斗 ‎(2)取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I.小烧杯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II.该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氧气 .‎ ‎【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氧气的制取装置;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根据溶液的稀释步骤、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溶液稀释需要经过计算、量取、将浓溶液和水混合均匀三个步骤;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则有50g×20%=(50g+x)×5%,x=150g,稀释过程中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滴管,故填:混匀,150,①⑤⑥;‎ ‎(2)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填:;‎ Ⅱ、该实验可以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故填:氧气.‎ ‎ ‎ ‎10.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分类信息如图1所示,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2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H2 .‎ ‎(2)反应⑤⑥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化合反应 .‎ ‎(3)实际生产中为防止反应④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有 刷漆、涂油 .‎ ‎(4)反应②或③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一个) NaOH+HCl=NaCl+H2O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根据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单质A、酸B、盐C都会生成氧化物D,所以A可以是氢气,B是盐酸,C是碳酸钠,D是水,水会转化成混合物E,所以E可以是铁锈,水会转化成F,所以F可以是硫酸,D会转化成碱G,所以G是氢氧化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单质A、酸B、盐C都会生成氧化物D,所以A可以是氢气,B是盐酸,C是碳酸钠,D是水,水会转化成混合物E,所以E可以是铁锈,水会转化成F,所以F可以是硫酸,D会转化成碱G,所以G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H2;‎ ‎(2)通过推导可知,反应⑤⑥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3)实际生产中为防止反应④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有刷漆、涂油;‎ ‎(4)反应②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故答案为:(1)H2;‎ ‎(2)化合反应;‎ ‎(3)刷漆、涂油;‎ ‎(4)NaOH+HCl=NaCl+H2O.‎ ‎ ‎ ‎11.实验室有一瓶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氢氧化钠溶液,确认已变质.某学习小组展开如下探究,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并进一步制定回收方案.‎ ‎[提出问题1]该溶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作出猜想]通过分析,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I:已完全变质,该样品中只含碳酸钠;猜想II:部分变质,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 ‎[实验方案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 氯化钙 溶液,并不断振荡.‎ 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II正确,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II.将步骤I反应后的混合物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2~3滴酚酞试液.‎ ‎ 酚酞试液变红色 ‎ ‎[提出问题2]如何从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回收得到较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探究2]回收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查阅资料]在不同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 ‎1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64‎ ‎85‎ ‎138‎ ‎203‎ ‎285‎ ‎376‎ ‎[实验方案2]如图所示:‎ ‎[交流表达]请回答下列问题:‎ I.试剂x的化学式 Ca(OH)2 ,操作y的名称为 过滤 .‎ II.根据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数据,系列操作z中②操作名称为 降温结晶 .‎ ‎[反思提高]实验方案1中的物质检验和试验方案2中的杂质提纯都将碳酸钠进行了转化,但二者的目的不同.‎ I.实验方案1中的目的是 防止对检验氢氧化钠产生干扰 .‎ II.实验方案2中的目的是为了除去产品中的杂质而将碳酸铵转化为产品氢氧化钠.‎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作出猜想]‎ 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实验方案1]‎ 氯化钙溶液显中性,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交流表达]‎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过滤能够把不溶于水的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 ‎【解答】解:[作出猜想]‎ 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故填:2NaOH+CO2═Na2CO3+H2O.‎ ‎[实验方案1]‎ 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 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II正确,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II.将步骤I反应后的混合物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2~3滴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变红色 ‎[交流表达]‎ I.试剂x的化学式是 Ca(OH)2,加入氢氧化钙时,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操作y的名称为过滤,通过过滤把碳酸钙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故填:Ca(OH)2;过滤.‎ II.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大,因此通过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可以得到氢氧化钠固体,因此系列操作z中②操作名称为降温结晶.‎ 故填:降温结晶.‎ ‎[反思提高]‎ I.实验方案1中的目的是防止对检验氢氧化钠产生干扰.‎ 故填:防止对检验氢氧化钠产生干扰.‎ ‎ ‎ 三、计算应用题 ‎1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 ‎(1)合金中锌的质量为 13.5 g.‎ ‎(2)第二次加入50g14.6%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析】(1)根据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铜不会与盐酸反应进行分析;‎ ‎(2)根据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依据题中加入的盐酸和剩余的固体进行计算.‎ ‎【解答】解:(1)合金中锌的质量为15g﹣1.5g=13.5g;‎ ‎(2)设第二次加入50g14.6%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质量为y,‎ ‎ Zn+2HCl═ZnCl2+H2↑‎ ‎ 65 136 2 ‎ ‎ 15g﹣2g x y ‎==‎ ‎ x=27.2g ‎ y=0.4g 第二次加入50g14.6%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4.2%.‎ 故答案为:(1)13.5;‎ ‎(2)第二次加入50g14.6%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